facebook pixel code

小麻吉的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舌頭破洞好痛~再ㄑ看西醫

2008年10月25日
公開
46

晚上,BB一直吵著舌頭好痛好痛,雖然吃了中藥,感冒及破洞都有改善,燒也退很多了,但不忍看BB一直痛著. 於是媽咪趕在診所打烊前請爸比趕緊先跟附近的西醫診所掛號,然後馬上一起帶BB過去看診,就算BB不肯吃西藥,看看是否能打個針或者有噴ㄉ抹ㄉ藥粉或藥水可隨時使用也好. 結果,醫師一看,告知那不是腸病毒造成的庖疹性咽峽炎,而是庖疹病毒造成的庖疹性齒齦口腔炎. 後來,醫師說會給一直吵著不要吃西藥的BB"最甜"的藥水,還給BB三小罐可隨時使用的滴藥. 庖疹性齒齦口腔炎V.S.腸病毒庖疹性咽峽炎 最近署立豐原醫院小兒科門診出現了幾例小朋友發生高燒不退、口腔黏膜多處水泡破皮,導致無法進食,疼痛哭鬧,口水直流。家屬誤以為是腸病毒而焦慮不安,反覆求診,後來到院就醫檢查發現,是因為由第一型單純庖疹病毒所引起的口腔感染,造成庖疹性齒齦口腔炎,經住院給予靜脈點滴注射補充水份電解質和抗病毒藥物後,幼童病情很快獲得改善而康復出院。 腸病毒感染的季節,常有父母親帶小孩至門診,訴說小孩嘴巴破又發燒,是不是感染腸病毒呢?經過醫師檢查,發現是單純庖疹病毒引起的齒齦口腔炎,並不是腸病毒感染。 單純庖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可分兩型,第一型以感染腰部以上皮膚及黏膜為主,偶爾引起腦炎及侵犯眼睛,第二型以感染生殖器及新生兒為主。庖疹性牙齦口腔炎為第一型所引起,感染後潛伏期平均約6天。傳染途徑可由直接接觸患者的皮膚傷口或唾液而傳染。 庖疹性牙齦口腔炎好發年紀為1到5歲,典型症狀包括發燒、口腔黏膜多處水泡破皮,多位於口腔前半部,水泡甚至會長到嘴唇周圍,因潰瘍疼痛不敢吞嚥而口水直流,有時痛到晚上無法入睡,常合併口臭、牙齦發炎腫脹出血,偶有頸部淋巴腺腫大。發燒可持續5~7天,甚至更久,水泡需10~14天左右才能痊癒。 庖疹性牙齦口腔炎在發病初期有時難與腸病毒區分,典型腸病毒引起的庖疹性咽峽炎有高燒,但口腔破洞多位於後半部,破洞相對較小,可由腸病毒A型克沙奇病毒引起,少見口臭、牙齦發炎紅腫出血及侵犯嘴唇周圍,常常一觸碰牙齒牙齦就會導致出血。另手、腳掌有合併紅疹水泡時,可能為腸病毒71型引起的手口足症。 庖疹病毒的傳染途徑是直接接觸到有傳染力的唾液或口腔黏液。若成人若單純庖疹正在發作,可能無症狀或出現口腔潰爛等症狀,親吻小孩或用餐時使用自己的筷子或湯匙邊吃邊餵食孩童,很可能把病毒傳染給小孩。 正常孩童感染庖疹性牙齦口腔炎後,除可能引起脫水或低血糖外,不常有嚴重擴散的併發症。單純庖疹最嚴重可能演變成庖疹性腦炎,先天免疫力有缺陷的小孩由於可能擴散到其他器官,更應加以注意。目前並無疫苗可預防,平日應多注意口腔衛生,多喝水,少給小孩直接接觸成人口水的機會。 治療方面,首先要注意個人口腔清潔。對於口腔疼痛,可以考慮使用口腔噴霧止痛劑或口服止痛藥。因進食量下降及發燒消耗水分,所以需補充水分及糖分,飲食以冰涼流質為主,布丁、果汁、飲料、牛奶均可,甚至冰淇淋都可嘗試。抗病毒藥物Acyclovir在發病72小時內服用,可以改善發燒天數與疾病嚴重度,但需自費使用。 當有高燒不退,小便減少、嘴唇乾裂、沒有眼淚、嬰兒前囪門凹陷等脫水情況;虛弱、嗜睡、活動力明顯降低等情形,精神活動力變差,甚至抽筋等其他症狀,怕有脫水或其他神經合併症,應儘速就醫。 ~~豐原醫院小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