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vonne)

愛上學的秘密--城鄉裏在家教育

2008年05月02日
大愛電視之愛上學的秘密--城鄉裏在家教育 看不一樣的天空

邊走邊改的教育方針、搖擺不定的風向球,讓很多家長忐忑不安,選擇自救,拿回教育的發球權,自己當孩子的老師。民國八十八年,台灣「在家自學」正式合法化,選擇在家教育的人數逐年增加。根據統計,台灣在家教育的人數,已經達到722人,但大多還是分布於重點都市,台北縣市、台中和高雄。

而這兩個家庭的孩子,一個在都市,另一個在教育資源較為貧脊的後山花蓮,看他們如何透過在家教育,看見不一樣的學習天空。

郁琳,小學六年級,在百人英語聚會中唯一輸人的,是年紀和身高。

不上學,郁琳走的是在家教育,這讓她有充分時間發展自己對英文的興趣,但不到學校上課,也曾讓郁琳感到孤單。

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不盲從主流價值,這也是父母希望郁琳能夠有的獨立思考。

在家裡,一天的開始,是和爸爸的心靈對話,從小學二年級就談人生。把品格擺在成績之上,郁琳不覺得自己特別優越,而是以另一種學習方式來成長。

根據統計,台北縣市有366人選擇在家教育,台中市有43人,高雄市44人。相較於重點都市的教育資源豐富,後山花蓮做在家教育的僅僅7人,還被當地視為特立獨行,辛苦且孤單。

同學們口中的那個他,是張睦宣。儘管是在家教育,但為了花蓮縣教育局的規定,睦宣還是必須定期到學校考試,鑑定學習能力,每次都是全校第一名。

如何打破這道無形的牆?睦宣的爸爸媽媽帶著兩個兒子走入大自然,更用謙卑的心貼近原住民部落,在同一片土地,看見不同的天空。

睦宣的弟弟睦懷,12歲已經像本活植物百科,小學二年級時,就成為生態導覽員。課本知識的紙上談兵,早已滿足不了兄弟倆,攀登玉山、雪山、單車環島,以及成功橫渡日月潭,兄弟倆用行動來上課。

這個家也打破一般人認為,父母必須高學歷,才能讓孩子在家教育的迷思。兄弟倆的爸爸是水電工人,媽媽是幼教老師,沒有高學歷,有的是對教育的堅持和對孩子的愛,在家教育這條路,走了八年不退縮。

採訪撰稿:劉芳瑜
攝影剪輯:余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