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安琪 (亮亮&騰騰の媽)

關於賞鯨的問題...

2011年07月01日
網路追追追�賞鯨船造成鯨豚擱淺? 專家說不
賞鯨船所發出的噪音,將會造成鯨豚彼此溝通的超音波失靈,並因此擱淺死亡。真的嗎?中央研究院動物系鄭明修教授表示,沒有這回事啦!賞鯨船的馬達聲,對鯨豚而言,確實是讓他們不舒服的噪音,但不會因此造成擱淺或死亡。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曾永平則表示,真的會干擾,但影響不至過大,比較大的問題其實是在「低頻聲納」,以及國內賞鯨業者應該有規範,並共同保護鯨豚。(圖�花蓮賞鯨船�陳志東攝影)



網路上近來流傳一封主旨為「Discovery 宣導大家不要再去參加賞鯨活動」的電子郵件,並指出「賞鯨這種新興觀光行業,為花蓮、台東帶來不少就業機會,促進地方繁榮,但是這直接導致鯨豚擱淺在海灘上。因為,鯨豚彼此溝通的方式是透過「超音波」,但是,賞鯨船的推進馬達及引擎發出巨大的聲響,使得鯨豚聽不清楚彼此溝通的「超音波」,因此導致它們迷路、甚至擱淺,以及整個鯨魚家族的死亡。」

郵件中也指出,「在乘坐賞鯨船時,常常只看到海豚比較多,為什麼呢?除了海豚的數量上比鯨魚多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當賞鯨船在海面上開動的時候,會激起原本在海底的許多浮游生物,而這些浮游生物就引來許多的魚蝦,因此,海豚就被大量的魚蝦給吸引來了(這也是為什麼行駛中的船邊會出現海鷗的原因)」

郵件中強調,「奉勸大家,如果真的喜歡鯨豚,也希望它們能夠延續生命,請不要再支持這種只讓少部份人獲利的活動,卻犧牲了美麗地球的寶貴資源。」

針對這封郵件,長期研究海洋生物的中央研究院動物系教授鄭明修表示,鯨豚非常聰明,如果會擱淺,一定是身體出了問題。其原因通常是年老、生病或受傷,賞鯨船的馬達聲對鯨豚而言,只是讓他們不舒服的噪音,但不會因此造成他們擱淺。

鄭明修表示,鯨豚的「超音波」,具有測量物體形狀、距離等覓食功用,也有溝通功能,但這功能與他們的聽覺功能全不相干。賞鯨船的馬達聲所產生的噪音,會讓他們的聽覺系統感覺不舒服,也確實會影響到部分超音波功能,但影響不大。

如果影響真有那麼大,鯨豚根本不敢靠近船隻,但實際上,鯨豚卻經常會會靠近船隻與人群,主動邀攬嬉戲或飆船競速。其原因也並非網路謠言所指「賞鯨船激起海底浮游生物並引來魚蝦」,鄭明修說,確實船隻會激起浮游生物,並引來海鳥跟隨覓食,但這些激起的浮游生物與小魚蝦,並非海豚的主要食物來源,海豚不會因此被吸引前來靠近,他們會靠近,是基於好玩、好奇,以及容易親近的天性,而最具備這種天性的,就是瓶鼻海豚與飛旋海豚,也因此,他們就是最常被觀察到的海豚。(圖�飛旋海豚�版權: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陳志東翻拍)

比較大的問題主要是在聲納,特別是直接由正上方打下來的聲納。鄭明修表示,聲納通常用來測量水深與魚群,而這種直接由上方打下來的聲納,會產生極大壓力並造成傷害,因此,潛水人員通常不會在港口地區潛水,而鯨豚也早就都躲得遠遠,因此賞鯨船的賞鯨活動,也不至於直接造成鯨豚傷亡。

如果要討論鯨豚家族集體擱淺,目前比較清楚的是老鼠的集體自殺。鄭明修表示,以前,老鼠只要數量過多,就會大家手牽手相約去跳海,好留給下一代更好的生存環境與足夠的資源,這是老鼠集體自殺的理由,但關於海豚的集體擱淺,到底是自殺,或是意外,目前還沒有答案。雖然學界傾向於解釋為「領航鯨豚的導航系統出問題」,但這也僅是推測。不過,應該不是賞鯨船的馬達聲所引起。

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同時也是花蓮多羅滿賞鯨公司的曾永平也表示,會對鯨豚造成傷害的,是低頻聲納,不是賞鯨船的馬達聲。曾永平表示,美國海軍經常會使用低頻聲納偵測海底沉船,前陣子西班牙海軍也使用此一方法,並因此造成8隻領航鯨集體擱淺。(圖�短肢領航鯨�版權: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陳志東翻拍)

至於賞鯨船的馬達聲,確實會對鯨豚造成影響,但影響不至過大,頂多讓鯨豚探出頭來瞧瞧發生了什麼事,或是激起的波浪讓鯨豚一下子分不清方向,會東繞繞西繞繞,兜點圈子,或是引發其好奇心,靠近來瞧瞧,這通常都是過一下子就好了。

特別現在的賞鯨船都是使用一般傳統的動力引擎,與一般漁船的馬達無異。曾永平指出,如果要探究馬達聲對鯨豚的影響,其實,比較會造成傷害的,應該是遊艇,特別是使用高速馬達的遊艇,當其在瞬間啟動時所引發的噪音,才比較會對海洋生物產生傷害。

曾永平表示,不管無何,賞鯨一定會對海洋生態造成影響,就如同漁船捕魚、貨輪運貨,也都會有影響,但可以討論的是,這樣的影響,是否利大於弊?台灣的賞鯨活動,實際上是將台灣民眾的生態教育視野由陸地拓展到海洋,利弊相衡,賞鯨活動確實有其意義。

鄭明修與曾永平表示,其實,現在最要規範的,是賞鯨業者的行為。例如,國外的賞鯨船規定距離鯨豚50公尺外就一定要熄火,並等鯨豚主動靠近,或是規定要乘坐無動力的船隻,如竹筏、橡皮艇﹔然而,國內業者卻未遵守此規範,甚至有衝撞、耍特技、驚嚇鯨豚等行為,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至於郵件中指稱此訊息源自Discovery,由於Discovery節目內容豐富,殊難求證,加上所言訊息缺乏可信度,且提及台東、花蓮賞鯨,與Discovery節目風格不符,因此推測為誤植或僅借用Discovery名銜增加其郵件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