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unshiny

【內灣半日遊】

2003年06月15日

內灣半日遊


從以前我對火車就蠻有興趣的,尤其是一些小車站,總覺得都很有懷舊的風格,又有漂亮的景色。

新竹的內灣車站就是我很想造訪的其中一個景點,只是都沒有找時間前往。

於是上個天氣晴朗的星期六,決定帶著全家一起去那兒一遊。

因為是第一次帶Eric出門去玩,因為天氣很熱,又因為有一堆東西要帶,所以我們不考慮搭火車,決定要開車前往。

 



上了北二高,一路看著手中的旅遊指南,好不容易看到了內灣,第一眼看到的感覺跟烏來很像。

一路先看到一排的攤販,繞了一圈之後要開始找停車位,只見路的兩旁停滿了車,剛好有一台車要出來,趕緊擠了進去,解決了最麻煩的停車問題。

走進人來人往的內灣街道,熱情的太陽晒的讓人頭昏,只想趕緊找個地方休息。

剛開始Eric還乖乖的坐在推車上,後來大概因為天氣又熱,又看到那麼多人跟車會怕,一直哭,只得把他抱著走。


【內灣半日遊】_img_1【內灣半日遊】_img_2

走了一段路終於到了「山中傳奇」,雖然之前因為看到這裡的老闆不經原作者同意就把網路文章節錄下來當廣告的事,所以對這邊的印象實在不太好,可是看到一些對這邊的「牛浣水」還有「牛奶麻糬」的介紹,還是真的很好奇。店內滿滿的都是人,於是店員領我們穿過大廳,再穿過廚房到最後面的座位去,雖然沒有冷氣,不過還不會太熱。點了一份「牛浣水」跟「牛奶麻糬」,一份100元。一般麻糬都是以糯米製成,這邊的麻糬除了用糯米外還加入鮮奶,外表鮮白,吃起來質感柔嫩,聞起來還有一股香濃的鮮奶味道呢!熱呼呼又白綿綿的麻糬沾上花生粉果然很好吃,又很有奶香味,雖然有點兒貴,不過口感真的很綿密。

牛浣水,就是指將麻糬放入薑汁水中的點心,因為其形狀就好像早期農閒老牛在水塘中佯倘之模樣,故取其名。也就是麻糬加上甜薑湯,還有花生米,很特別,吃起來也很清涼,看看週邊的客人們大概也都是點這兩樣來品嘗。




我們在這裡休息了一會兒,因為走的也累了,又想說躲一下正中午的太陽。還幫Eric戴太陽眼鏡,本來以為他會不會自己拿下來不戴哩,沒想到他可喜歡的很哩,這小子還真愛美哩!

吃完之後看到一旁重新整修過的「內灣戲院」,外頭畫著李小龍的電影招牌動作,探頭一看,裡面人山人海的,也不知道是在賣些什麼,因為帶著Eric也不方便,所以也就沒有進去看了。

吃完點心之後,就該是吃午餐了,只見街上到處都是客家合菜的店面,不過人也是都好多。而且天氣熱,實在也吃不太下,後來就到一家客家粿條的店吃麵。媽媽跟老公都點了乾粄條,爸爸則是點了控肉飯,本來我是吃不下的,結果等到他們的乾粄條上桌後,聞到香香的味道也忍不住點了一碗麵來吃,這兒的米粄條真是又Q又有彈性呢!

吃飽之後買了幾杯現榨的西瓜汁,決定早早回家去,也別在逛了,因為天氣實在太熱了,不單大人受不了,Eric也在抗議了。到了內灣,當然要買幾顆有名的「野薑花粽子」回去啦!

說到野薑花粽子,最有名的當然是循古法的范阿嬤嚕,她把野薑花根部研磨成野薑花粉,與糯米、香菇、蝦米、籮蔔乾等各種材料,做了最完美的結合,再以野薑花葉子,包裹一顆顆又香又Q的野薑花粽。不過街上每一家都說自己是正牌的,也都有跟各家明星或是報導合照的「證據」。(好像只要有一家出名了,之後大家跟進了都說自己是正牌的一樣。)所以就隨便找了一家看起來蠻乾淨的店,買了10顆回家吃。

內灣線鐵路的築造,起始於二次世界大戰,共歷時近六年。第一階段起是建造新竹至竹東段,民國三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開工到了民國三十六年十一月五日通車。第二階段,於民國三十八年七月十日開工,新建竹東至內灣段,直至民國三十九年十二月十二十七四完工。延路風光明媚,鐵路的兩旁更栽種許多美麗樹種,如楓樹、梅花等等…各車站。

內灣車站外,有一堆遊客在拍照,因為看到那麼多人,所以我們只是遠遠拍了張照片就走了。

進到車內,簡直跟蒸籠一樣熱,車子還沒開走,後面就已經有車子在等車位了,看看後面還一堆車子要進來,而且Eric已經熱到受不了了,開始抗議了,
還是快點回家休息比較好。

野薑花粽子回家後也沒有蒸過,就直接吃了,米好Q,又好香呢!雖然料不多,也沒有肉,可是特別的香味跟好吃的米,都很棒,真可惜只買了10顆,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再去那兒走走。

後來看到朋友在說,內灣那邊因為遊客一下子湧入太多,內灣吊橋竟然已經出現螺絲鬆動的情形。而且說真的,那麼多人,完全都沒有休閒的感覺,還是得人擠人,到處找車位~~也看到內灣這邊現在多了很多民宿呢,不過或許下次得找個非假日時間,再好好來看看內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