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樂樂的媽

用詞的差別

2007年07月31日
馬來西亞是個多元種族的國家,族群融合
這裡的華人除了本身的方言以外,還會說英文和馬來語.
因此華人小朋友上學基本上都要學會三種語言(華語、英語、馬來話)

正因為語言跟種族一樣多元的緣故,相對在這裡說話很多方言都參雜在一起
一句話裡頭往往都夾雜英文或馬來話,有時跟當地人說話得仔細聽才能明白意思
記得當初認識樂爸時,他常說我"兔子"飽了.現在想想都覺好笑
你肚子裡頭藏了隻兔子啊?
其實想寫這篇關於如何教樂用詞的日記好久了,只是一直拖拖拖…拖到現在看多少約略紀錄一下囉^^

因為種族多元的緣故,這裡的華人語言能力很強,
反之我要說的是強但用詞不同的差異
在這住了一年多後,發覺這裡很多說法跟台灣的用詞很大差異,有時變得我都不知要怎麼教樂樂嚕
怕樂樂以後跟同學溝通上會有所差異咧
舉幾個最簡單的例子好了(前為當地華語,後為台灣說法)
紙袋=塑膠袋、塑膠帶=橡皮筋、還錢=付錢、水草(不知是不是這樣寫)=吸管
洗掉=拿掉、草場=操場、雪櫃=冰箱、升降梯=電梯、巴剎=市場˙˙˙˙˙˙等等

在我們大人可以理解這些用詞的不同,可是小孩子能知道多少呢?
會不會混亂啊?還是我太杞人憂天想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