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小瓶蓋&小飯糰のmami☆

小寶寶也會缺鐵性貧血喲

2006年06月18日
血液中的血紅素是運送養分及氧氣至人體各處,以供各部位細胞利用的小小搬運工,而「鐵質」正是構成血紅素的核心元素。女性由於每月都有好朋友的來訪,因此容易造成鐵質流失,如果沒有適當的補充,便很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的生理現象。而當「缺鐵性貧血」的現象發生在幼兒身上時,甚至可能影響兒童的腦力、智力等發展,因此鐵質的適當攝取與補充,是維持寶寶正常生長發育的重要環節!
發生缺鐵性貧血的常見原因

貧血的定義,依世衛組織標準認定,6個月到6歲的寶寶,若是血紅蛋白低於11〈ug/dl〉就稱為貧血。而當這樣的貧血是因寶寶缺鐵所造成時,就稱為「缺鐵性貧血」,寶寶會有疲倦、不安、臉色蒼白、頭暈等表現,若長期嚴重貧血,甚至可能導致心臟衰竭。寶寶缺乏鐵質可能是由下列因素所導致:

來自母體的鐵儲備不足

寶寶自胎兒時期便開始從母體吸收大量的鐵並儲存在自己體內,一般足月出生的寶寶,體內幾乎都能夠貯存足夠的鐵質以供利用,但若是媽咪懷孕時有嚴重貧血,或者是非足月生下的早產寶寶,都可能因未儲備足夠的鐵質而發生貧血現象。

鐵質攝取不足

豐富的鐵質蘊藏在各類的食物當中,因此偏食的寶寶容易有缺鐵的現象發生;新生兒由於多以奶類為主食,若其中含鐵量不高,便可能會有缺鐵的情形;而寶寶對一般嬰兒配方奶所含的鐵質吸收不佳,因此市售配方奶為了滿足寶寶對鐵質的需求,多在配方奶中加入較高含量的鐵質,也使得喝配方奶的寶寶會將多餘的鐵質排至糞便中而呈現綠便,大多是正常的。而母奶當中雖然含鐵量不多,但進入人體的吸收率高,因此能滿足初生的寶寶利用。

鐵的流失與消耗

當寶寶有長期的腸胃疾病,例如慢性腹瀉者,容易因腸胃功能不佳導致鐵質的吸收不良或者流失;患有腸胃道出血的寶寶也會使鐵質流失造成貧血。

搶救缺鐵性貧血─鐵質的補充

鐵質雖存在於攝取的食物當中,但是缺鐵性貧血無法在短期內依靠食物中的鐵質獲得治療,因此患有缺鐵性貧血的寶寶,應就長短期來進行完整的改善:

短期:補充鐵劑

鐵劑是治療缺鐵性貧血的特效藥,但是在服用時,一定要遵照醫師指示的用量,而為了避免鐵劑刺激腸胃,在飯後服用會較為適當,也應避免和牛奶一起食用;長期服用過量的鐵劑亦可能造成其他不良的影響,因此以飲食做長期的改善才是解決缺鐵性貧血的根本之道。

長期:食物攝取

藉由日常生活食物的補充是最健康而最長久的治療之道,含鐵的食物包括了瘦肉〈紅肉〉、蛋黃、葡萄乾、海藻、花椰菜等深綠色蔬菜等等,而維生素C與蛋白質則可促進鐵質的利用吸收,因此除了要注意含鐵食物的攝取,蛋白質及其他維生素的補充更可以幫助鐵質的吸收。另外寶寶從四個月開始補充副食品起,就應該注意含鐵食物的攝取,如菠菜泥等,並培養均衡的飲食習慣。

叮嚀

人體就像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當某些枝葉的養分缺乏時,便會產生萎縮或病變;缺鐵性貧血便是當人體內的鐵質有所缺乏時,所造成的營養不均疾病,可見「充足、均衡的營養」,才是保持人體健康的根本,因此家長們在日常中就要注意小寶貝的飲食是否有所偏失,全方面保持營養的供應,才能讓小寶貝快樂成長、健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