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fanny(kitty)

嬰幼兒常見的出疹疾病(一)-水痘

2010年06月03日
春暖花開的時節,也是水痘開始流行季節,門診常常開始見到許多受到感染而前來就醫的小朋友,水痘是嬰幼兒十分常見且具高傳染力的疾病。水痘好發於冬季以及早春,潛伏期約2∼3週,可傳染期由出疹前5天起到水疱結痂之後為止,在病人出現水痘疹子早期的傳染力最高。

水痘的前驅症狀包括微燒(37.5∼39°C)、腹痛、肌肉或關節酸痛約2∼5天。之後皮膚上出現斑丘疹,多由臉、頭皮往軀幹以及四肢延伸,全身性的皮疹快速出現,隨後變成水疱,最後結痂。皮疹很癢但通常不會留疤;皮膚表面有遮蓋處較暴露處的病灶多,皮疹可能出現於頭皮、腋下、口腔、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結膜。皮膚可以同時看到各階段的皮疹變化,皮膚病灶也可能因數目太少而被忽略。

每個孩子一定會長水痘嗎?
水痘好發於 3∼9歲的兒童,占60%;15歲以前即有90%以上的人感染過水痘,輕微不典型的感染也可能會發生。所以家長可以讓孩子接種水痘疫苗來預防水痘感染。

水痘疫苗為活性減毒疫苗,接種後約有95%的人可以產生抗體,抗體可維持至少7年以上。而成人仍有部份於接種疫苗後感染水痘,但感染後的症狀較為輕微。幼兒接種劑量為出生滿12個月至未滿13歲接種一劑,13歲以上接種二劑,間隔4∼8週。從2004年1月1日起,政府就已開始免費提供2003年1 月以後出生,且年滿12個月以上的幼兒接種水痘疫苗。但是免疫功能差的人、孕婦、預定在三個月內有可能懷孕之婦女、未經治療的開放性肺結核病患以及對疫苗成分曾有過敏反應者等,均不適宜給予水痘疫苗接種。

水痘易感染他人,染病切記多休息
對於健康的成人或孩童羅患水痘,只需要多休息、均衡營養、做好退燒處理並避免引起續發性的細菌性感染等症狀治療即可,而且避免去公共場所,病程約7~10天。也可以使用抗病毒藥物來治療,不過最好在病發48小時內使用,效果比較好。

未被感染過的人皆可能會被感染,二次感染的機率很小(通常發生在一歲之前就得到水痘感染的小病人);水痘是最具傳染性的疾病之一,傳染方式主要是經由人與人之間皮膚直接接觸或經由飛沫的傳染,接觸到帶狀?疹的水?也可以造成傳染。此外也可經由被水?液和黏膜分泌物污染的器物間接傳染,如果水?已經結痂則不具有傳染性。

同一家庭內的傳染率大於85%,水痘帶狀?疹病毒在水痘復原之後會終身潛伏於寄主的神經節中,當宿主免疫力減弱時,病毒便會活化並沿著其分布的神經皮節散佈而造成帶狀?疹,俗稱皮蛇。

水痘的致死率相當低,其致死原因在成人以肺炎,小孩以敗血症和腦炎最常見。但是對於某些特殊的患者,如白血病孩童和新生兒,致死率會高達 5∼10%。併發症的危險群為小於5歲、大於20歲以及免疫不全者。孕婦如於懷孕20週以前感染水痘,有可能會發生「先天性水痘症候群」,嬰兒會出現先天性畸形。

懷孕期間若曾感染水痘,胎兒即有可能會得到「嬰幼兒期帶狀?疹」,即除了分佈在神經皮節的帶狀?疹外,身體其他部位也會出現像水痘的皮疹。孕婦如果在生產前5天到生產後2天這段期間發病,剛出生的寶寶很有可能會出現全身性水痘,致死率也可高達30%,胎兒出生後必須馬上治療。雷氏症候群也可能伴隨在水痘感染之後發生。

出現皮疹應停學、減少出門,需多注意傷口感染
當皮疹一出現後至少應該停止上學5天,或是停止上學直到水痘結痂為止。避免患者與可被感染者接觸;在醫院為防止感染免疫不全的病人,應實施絕對隔離;感染水痘患者,應避免至公共場所及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如捷運、火車及公車等)。也要消毒被鼻腔、喉嚨和水?液污染的器具。小朋友出現水?以後,可能會很癢,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用手去抓傷口,以免抓破水?之後引起續發性的細菌性感染。可以給予一些抗組織胺類的藥物(包括口服以及局部使用)來止癢。如果出現傷口局部紅腫熱痛的續發性的細菌性感染(蜂窩性組織炎),就要趕快帶到醫院做進一步處理跟治療。

文/新竹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盧英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