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fanny(kitty)

學前幼兒該學什麼?

2011年12月27日
學前幼兒該學什麼?
•文�陳珮雯
•未來,家長走進幼兒園不太會看到「課程表」,而是「作息表」。為什麼?《幼兒教育與照顧法》上路後,「以幼兒為主體」的新課綱將帶來三種改變,而幼托園所又該做好哪些準備?


關乎幼兒教育品質的《幼兒教育與照顧法》(簡稱幼照法)草案四月中在立法院一審通過,預計民國一○一年一月一日上路。幼托整合後,未來幾年內將大幅影響幼兒教育的生態與內涵。



究竟上小學前的幼兒教育,該學些什麼?什麼才是學前教育應該重視的「關鍵能力」?



因應幼托整合,教育部的幼教新課綱草案也早已出爐,預計透過五年的推廣計畫,逐步落實到全台幼托園所。新課綱總召集人、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幸曼玲強調,新課綱目前透過園所申請實驗的方式走了兩年,至今共有八十一家幼稚園、托兒所參與實驗;今年預計再加入六十九所實驗園。實驗的目的,是希望發現新課綱在教學現場落實的可行性;透過修正,在幼托整合後,可交付給全台七千兩百家幼托園所。



家長想要vs.幼兒需要

目前打著雙語、全美語、才藝、品格等各式各樣招牌的幼兒教育服務,充斥的是「家長的想要」,而不是「幼兒的需要」。



新課綱的精神是「以幼兒為主體」。學習的內容與活動,是從孩子的興趣、生活經驗、階段發展的能力出發,不是以老師的角度來安排課程。



新課綱一旦落實,將對台灣約四十萬名、兩歲至六歲幼兒的教育帶來三大重要改變。



改變一:打破「上對下」的教學

這是參觀幼稚園時最常見的景象:

二、三十位小朋友排排坐,看著前方的老師口沫橫飛、又唱又跳,不時拿著字卡、圖片貼在白板上。上腳踏車主題課程,老師費力的用各種圖片,甚至搬了一台腳踏車進教室,指著輪胎、齒輪、煞車、椅墊……各種零件,向小朋友解釋腳踏車的構造。



這是幼稚園最常展現的教學成效:

花了兩、三堂課的時間,老師認為小朋友應該都了解腳踏車長什麼樣子,於是請小朋友畫腳踏車;或用隨手可取得的回收資源─牛奶盒、筷子等,做出腳踏車。成品完成後,腳踏車的主題課程形同結束,孩子就帶著畫紙或廢物利用做的腳踏車回家交代學習成果。



「我們老師以前念的是教材教學法,」北市教大附小附設幼稚園園長黃瓊秋說,老師很會運用教材設計活動,主導著活動的方向和流程。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的主角─幼兒卻不見了。孩子對腳踏車有沒有興趣?對腳踏車的理解該到什麼程度?想展現自己心中的腳踏車,孩子想用什麼方式?畫畫、口述,還是找素材製作成品?



幸曼玲認為,腳踏車有輪子、把手和椅墊,這些只是腳踏車的知識,是學習的結果;但幼兒教育不該直接傳達知識,而要重視孩子探究結果的過程。因此,必須打破從前「老師在上面教、幼兒在下面學」的上課方式。對腳踏車的認識,可先從孩子的經驗開始:透過騎腳踏車的經驗,每個孩子眼中的腳踏車不會長得一模一樣,腳踏車對每個孩子的意義也會不同。



幸曼玲指出,以幼兒為中心的學習,目的是培養孩子「做學問」的基礎能力。在變動快速的社會,知識隨時在更動,懂得如何探究知識、有能力獲取知識,才是孩子帶得走的能力。



改變二:統整課程取代分科學習

在目前的課程標準下,美術課就做勞作,母親節畫媽媽、父親節畫爸爸;數學課就數一到十;語文課就讀繪本。每個領域擁有各自的學習內容與進度,幼兒的學習也被切割得很片段。「這種剪貼式的學習,孩子看不到知識的全貌,能力的累積也沒有連續性,」幸曼玲說。



因此,新課綱以「統整」取代「分科」。顯而易見的差別就是:幼兒園將沒有「課程表」,改為「作息表」。



現在參觀幼稚園,家長最常看到的課表是:早上寫著「主題活動」或「角落時間」;下午則每天有不同的分科課程─音樂、體能、美勞、語文、數學。新課綱則僅提供每日作息表,中午前所謂的課程是「團體討論」、「主題活動」、「角落學習區」;下午午休、吃點心之後,是孩子自由活動時間。



新課綱尤其強調幼兒的「自由活動」時間。正在研擬《幼照法》子法「教保服務實施準則」的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林佩蓉說,新法將以條文明確規範,幼兒每日自由活動時間至少三十分鐘。



對幼兒來說,最佳的學習方式是自由遊戲,讓孩子自己選擇想玩的遊戲;自己在團體裡尋求玩伴;自己解決過程中的衝突。自由遊戲也呼應了新課綱「以幼兒為學習主體」的精神,老師的角色是從旁觀察、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新課綱規劃幼兒應具備六大能力:身體動作、認知、語文、社會、情緒和美感。每項能力之下分齡訂有學習指標,例如,情緒領域兩歲至三歲的學習指標有「有負向情緒時能表達出來」、「能辨認自己在生活中常出現的情緒狀態」……。六大領域每個分齡約有五、六十項學習指標;從兩歲至六歲,六大領域的學習指標共約兩百個。



所謂「統整」課程,就是在一個主題課程中,讓孩子「經驗」新課綱中的學習指標。例如「走!去逛街」的主題課程,透過「逛街會做什麼事」、「分享逛街時的感覺」兩個單元的活動設計,就有可能讓孩子獲得美感、情緒、語文、社會、身體動作等五種學習經驗:買菜需要和菜販溝通,屬於語文領域;閱讀和上街買東西相關的繪本,則包含語文及美感領域……



幸曼玲強調,訂下學習指標的目的,不是要孩子「達成」這些指標,而是在課程內容中獲得這些指標的「經驗」。老師教學時,也並非在一個主題課程中就能讓孩子經驗每個指標,若A主題的課程側重三個領域,進行B主題時就可加入之前不足的部分。循序漸進、階段式的協助孩子在三至四年的幼兒園所學習中,經驗各式指標。



改變三:教材地域化

新課綱上路後,教材與課程可能有三個來源:教師自編、坊間業者編撰、地方政府提供。



目前幼稚園多數採用幼兒文化出版廠商的教材。幸曼玲指出,這兩年在新課綱的研習課程中,已見教材商的參與;未來新課綱的教材,也歡迎坊間業者的投入。但是,課程研編小組的理想目標是:教材與課程結合地方文化。



「幼兒的學習要和生活經驗結合才有意義,」幸曼玲表示,希望地方政府能組成幼教輔導團,編撰符合在地文化的教材與課程。



教學現場的難題:人力質量失衡

新課綱雖立意良好,但前三民托兒所所長、現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保系副教授李慧娟認為,落實到現場會有困難。



首先,幼教人員必須正確解讀上百個學習指標。但是,依現行的幼教人員取得資格,高中學歷、非幼教或幼保科系畢業的幼教人員,普遍存在於公、私立托兒所。這些人員在現場的角色多半是「保育」重於「教學」,要從文字上理解細瑣又抽象的學習指標並不容易。



再者,幼教界的勞動品質目前嚴重失衡。根據高雄縣保育人員職業公會二○○六年的調查,南部五縣市幼托人員平均年資六•七年,每日平均工作一○•○五小時,平均月薪二○八二五元。「甚至,不少幼教老師的薪資往往只有法定的最低工資:每月一七八八○元,」李慧娟說。



條件不佳的勞動品質,造成幼教人員流動率高,教學品質難以延續。



加入實驗園的台北市吉利托兒所所長柯秋桂認為,兼顧現場的可行性,可以分階段實施新課綱。依園所幼教人員現有的能力專長,班級老師(或園所)在六大領域中選擇班上(園內)幼兒現階段最需要且重要的幾個領域,開始實施運作。否則,沒有能力實施新課綱的園所,很容易將學習指標淪為「打勾勾」的幼兒能力指標檢核,喪失了原本的精神。



師資軟實力的提升

學習內涵改變,未來的幼教人員除了「照顧保育」的基礎能力外,「教學能力」更顯重要。



因應新課綱的師資準備,《幼照法》草案對師資的要求提出了三項改變:

改變一 關閉「學分班訓練」:強調幼教專業的新課綱,未來不開放給非幼教或幼保科系的學生進入。

改變二 提升學歷門檻:園長必須是專科以上幼教或幼保科系背景。

改變三 提升五歲幼兒師資:大班必須配置一名擁有教師證的幼教師。幼教師須為專科以上幼教或幼保系畢業,並通過教師甄試才能取得教師證。



依據新課綱,幼兒教育是通識教育,學習上則重視個別差異及師生的互動討論。現場教師要有能力觀察孩子,依每個孩子的特質,回應他們提出的各式問題,適切的引導幼兒正確思考、找出答案。



但幸曼玲觀察,目前現場老師最缺乏的即是「觀察孩子」的能力。



身為實驗園的吉利托兒所,則從「教學對話紀錄」開始提升幼教人員的軟實力。柯秋桂說,幼教人員必須有策略的引導孩子有系統、聚焦式的思考。透過對話紀錄,老師可以發現孩子的思考風格、學習模式、學習瓶頸;也能同時修正、訓練自己的思考風格。



未來幼稚園新課綱的推行,將會改變幼兒教育的生態。家有幼兒的家長,和幼教相關領域的教學工作者,都應該更密切的參與和關注。



★新課綱實驗園一覽

想了解新課綱「以孩子為主體」的學習模式,家長可透過參訪、觀課的方式進行。下列為各縣市新課綱實驗成果發表園所:

台北市:南海實驗幼稚園、景美托兒所

新北市:高登托兒所、漳和國中附設幼稚園

桃園縣:美奇幼稚園

苗栗縣:新南托兒所

新竹縣:陽光國小附設實驗托兒所

嘉南區:嘉南藥理科技大學附設托兒所

花蓮縣:旺暘托兒所

台東縣:鹿野鄉立托兒所



延伸閱讀

>>幼稚園非念不可?公、私幼優缺大解析

>>上幼稚園前要教會孩子的四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