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fanny(kitty)

人生,不再是考完試再說!

2012年09月30日
我們可愛而珍貴的人力資產—孩子們本身,他們必須明白自己為何珍貴、何處珍貴、甚至更進一步的,必須對開發自己的珍貴價值燃起興趣、熱情與希望,這一連串最重要的自我開發問題,如同本期「親子天下」所述,正是「十二年國教」啟動之後的教育新主軸--生涯探索....



免試升學,勢在必行!

「當一個時代來臨,沒有人能夠阻擋!」我認為「免試升學」勢在必行!我看到有幾個現況已強力揭示著:「以考試分數定義人才」、「以應試教育主導教育方針」勢必在未來的教育現場中逐步退場。

其一,少子化趨勢釀成的災難已率先衝擊於學校:

未來,供過於求的學校勢必得重新思考生存之道,被迫轉型或改造,努力尋求定位與利基點,走向特色經營,以向形形色色、特質互異的學生們招手。



未來,將愈來愈會是一個「學生挑學校」的時代,學生必會逐漸取得主動選擇的權利,因此,學校力拼生存的焦慮絕不亞於學生,而其經營之道無他,絕對在於能夠提供不同需求、潛能、專長、特質的孩子安穩發展的園地。誰能幫助孩子經營漂亮的生涯藍圖,誰就會是贏家!



其二,少子化的社會中,孩子是最珍貴的資源:

每個孩子都是寶貝,每個人力彌足珍貴。我讀到彭懷真教授在「少子化」一書中的評論:「...已匱乏的『孩子』資源,如今對這種資源的討論,比石油更激烈、更絕望。」



準此,若把孩子當成重要、稀少且珍貴的資源,勢必得好好思考過去以「應試模子」打造「量產人才」是否恰當,我個人認為此種制度很可能造成的錯誤在於把人才導入錯誤的發展方向,因此很可能產出的「高分孩子」卻是個「通才」,「中分孩子」成為沒有特色的「庸才」,而「低分孩子」成了沒有自尊的「蠢才」,每種人力資源難以獲得適當且充分的開發與培養。



人類對於稀少的石油資源尚知無所不用其極的探勘挖掘,同樣的,對於如何充分開發利用「孩子」這項愈顯珍貴的資源,就更不能不謹慎思考,愈精確找到每種人力的資源所在—意即每個孩子身上獨一無二的特質與潛能,使其充分發揮所長,愈能避免人力凋零、國力衰退的危機!未來,每個人力必定浪費不得,每種特質皆錯用不得!



其三,以「應試」為學校與補教之終極教育目標的弊端已逐漸浮現:

完美堂皇的績優孩子走出社會之後卻未必符合社會期待,殘酷現實的人力需求面往往發現「高分孩子」未必好用,而「中分孩子」準備不夠,對「低分孩子」更是不敢使用。



根深蒂固的科舉模式、紙筆測驗向來只能檢驗一個人單一的、狹隘的知識吸收面向,從未考慮社會需要的,可不只有附屬於一個人的知識學問,而是包含性向、技術、性格、品格、心理素質等完完整整的「整個人」。「應試教育」對於能不能培養出真正為社會帶來實際效益的人力資源,絕對有待商榷。



基於以上的觀察,我認為「以考試拔擢人才」之所以要修正,並不是因為於其造成孩子過度的學習壓力而已,而是整個扭曲的方向與社會需求面向形成落差,人力資源未獲充分開發,這才是關鍵問題。因此,「免試」或者「修正不適切的考試」在台灣乃因應時勢應運而生。



十二年國教新主軸—生涯探索

尤其目前台灣社會的老化速度已是先進國家的兩倍以上,近年來更高居世界第一位,老化、少子化效應已急速發酵,造成學生愈來愈少、學校的未來前景不可預測,人力資源勢必得充分開發、必定要達到實際效用、浪費不得,因此教育的主軸必定得與社會實際需求面緊緊密合,孩子求學必定得拋棄「追求高分」的虛幻目標,而必須認知到使自己與社會需求面契合的重要性,提早透視「自己」這個人力資源的效用所在。



因此,我們可愛而珍貴的人力資產—孩子們本身,他們必須明白自己為何珍貴、何處珍貴、甚至更進一步的,必須對開發自己的珍貴價值燃起興趣、熱情與希望,這一連串最重要的自我開發問題,如同本期「親子天下」所述,正是「十二年國教」啟動之後的教育新主軸--生涯探索!



這個曾被「考試教育」所耽誤的重要課題,一直以來都被親師生拋諸腦後,「考試皇帝大」,凡事都得等到「考完試再說」!此種「先解決考試難題,再思考人生問題」的邏輯順序本來就荒謬可笑,如今在免試時代,孩子因為不再透過考試制度而被動接受安排,因此,得學習主動做出審慎而漂亮的選擇。孩子勢必得開始往內關照自我、思考自我、分析自我,對「自己」這個人力資源透徹理解,方能在人生中的第一個關卡做出無悔的抉擇。



「免試時代」自然會迫使與「孩子」這個資源相關的人、事、物,都投注心力於孩子的自我探索與生涯規劃之上!



親師生面對「生涯探索」新主軸應有的準備



當親師生擔心失去「考試」的鞭策,學生將會出現「任君玩三年」的虛無狀況時,不妨思考一下面對「生涯探索」這個教育新主軸時必須做好的準備工作。



對於孩子本身,不再能暫且把自己晾在一旁,忽略自己的喜好、興趣、性向、個性等,而只將注意力放在「把知識塞進腦袋瓜、在考場上成功傾倒知識」即可。「正值青春期的國中生面臨比考試更重要的目標:自我探索」,因為他們將面對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抉擇:選擇高中或高職。



根據過去的數據,選擇高中與高職的比例約是1:1,如果以十二年國教訂定的75%免試比例,代表將有非常大比例的孩子得非常慎重的做出第一個生涯選擇。根據本期「親子天下」所提供的資料,目前高職課程設計分為十五個學群:如機械、電機、化工、土木建築、商管、外語、設計、食品、家政、餐旅、水產、海事及藝術群,每個學群又再細分科別,雖然孩子這一端握有選擇主控權,但是孩子有沒有選擇的能力?用什麼作為選擇的依據?這些絕對是必須以「充分認識自我」做為前提。



至於老師們,恐怕不能只把教育目標侷限於「提高分數」之上,在「免試時代」裡,老師們勢必得從狹隘的自我升學經驗中走出來,積極儲備「協助學生探索自己」的解析能力、輔導能力,更多的傾聽與同理。這真的是比傳授知識更艱難的任務與挑戰!




同時,學校這一端恐怕不能再把發展焦點集中於「締造光榮的升學比率」,而把九年一貫教育題綱裡的「生涯發展教育」視為「考試之後再說」的無聊課程。



教育當局應該在十二年國教上路之前先為這一段「教育歷史的空窗」補足彈藥,根據本期「親子天下」的報導,現行的心理輔導諮詢老師根本不夠,而帶班的導師對於「生涯發展教育」的概念、輔導技巧亦無基礎,這恐怕是十二年國教上路之後,除了「學校分發」之外,更需要重視的問題!



最後,在父母這一端也有必須學習的新課題。當孩子升上國中之後,我們最要忙的,不再只是四處搜集補習情報、考情資料,只管千方百計在孩子身上堆高分數,而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圓、是方、是什麼料。

幫助孩子探索自我、認識自我、悅納自我、甚至開發自我

我們曾被考試與分數阻擋著,以致於無法觀察到孩子的真正需求與深刻圖像,「免試時代」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不再受考試分數的箝制,而讓父母回到起始點,好好的觀看孩子、感受孩子、傾聽孩子,眼裡不再只看到孩子的國文數理考幾分,而是必須跟好時代的腳步,將孩子獲取知識的能力、個性、職業、生涯等一併融合啟發、全面引導、統合考量。青少年多半都講不清楚自己,對自己沒有根深蒂固的概念、無法自我覺醒,加諸於我們父母身上有趣的新挑戰,也將隨十二年國教的啟動而展開!



認清十二年國教的教育新主軸之後,未來,除了關心分數如何計算、學校如何分發之外,親師生一致的目標絕對是幫助孩子「探索自我、認識自我、悅納自我、甚至開發自我」。



我認為十二年國教最大的用意不僅僅是在減輕孩子升學考試的壓力,因為人生之路本來就沒有捷徑,少了升學考試不代表孩子將能避開殘酷的社會競爭!不過,壓力與成就、樂趣是一體兩面的!當孩子看見曙光,看見自己,看見未來,壓力會來自於自己,努力會變成樂趣的來源!

真正會產生虛無感的飄盪人生未必是發生在「沒把試考好」的孩子身上,而是始終沒能正確掌握自我的孩子,即使考起試來過關斬將,但是沒能在「生涯探索」上紮根的孩子,或許才進了大學之門,就突然被虛無感包圍,反而真正過起「任君玩四年」的荒誕生活!

「自我探索不會隨著青春期結束而停止,但是愈早開始,路徑就愈清晰!」因此在免試時代,最重要的事是:幫助青少年成功跨出探索自我的第一步!

終於,這麼重要的課題,不必等到考完試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