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fanny(kitty)

寶寶爬不爬有關係嗎?

2012年11月11日
在孩子成長發展的過程中,許多父母都很關心「寶寶爬行」的課題。「爬」似乎是多數寶寶由坐而站必經的階段,而「讓寶寶多爬,有助其智力提升」的觀念,也曾在幾年前被大加倡導;然而實際上卻也有為數不少的寶寶不經過爬的階段,便直接站立、學走。

到底寶寶不爬是正常現象嗎?是否寶寶不經過爬的階段,智力發展就比肯爬的孩子略遜一籌?如果父母引導寶寶多爬,真能刺激腦部發展,提升智力?

爬行並不是必然的發展階段
就醫學的觀點來看,「會站」、「會走」是每個孩子爬行的目的,換句話說,爬行是孩子站、走的準備動作。然而,「爬行並不是孩子生長發展必經的階段,有些不爬的孩子反而比較早學會站和走。」中山醫院小兒腦神經科主任張敬文說。


康寧醫院小兒科主任呂適存醫師也說,有些孩子天生就是不爬,直接學站、學走;有些孩子爬的時間很短,如四、五天,連父母都沒注意到。「其實,『站』和『走』都是比爬更高級的動作,當孩子具備這方面的動作能力時,顯示他的肌肉協調與平衡感已發展到相當良好程度。」呂適存醫師進一步說明。

是故,兒科醫師認為,父母不需要因為孩子不爬,便擔心他在生長發育上出了什麼問題。張敬文醫師表示,醫生不會以孩子爬行與否,來評估孩子的心智發展。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主治醫師蔡文哲也說,只要孩子其它的發展,像動作、感官、智能、語言、社交技巧……等都有進展,而且符合那個年齡的標準,就沒有所謂「發展遲緩」的疑慮。「千萬不要強迫一個不打算爬的孩子『非爬不可』,那樣太為難孩子了。順其自然就好。」蔡文哲醫師叮嚀。所以客觀來說寶寶的「爬」與「不爬」是天性使然,因人而異。

孩子爬不爬,也會受環境影響
可是天生就不爬的孩子多嗎?張敬文醫師表示,原本在自然的情境下,大多數的寶寶都會經過爬這個階段,然而隨著社會的改變──都市的生活空間較小;嬰兒床、遊戲床、學步車的普遍使用;父母因寶貝孩子而經常把他抱著、背著;怕孩子會弄髒或吃到髒東西生病;或者因為安全問題的考量,很少給孩子在地上爬的機會,於是有些孩子便在「因應環境」的本能下,略過了爬的階段,直接進入站和走的學習。「所以,寶寶不爬便站、走的情況,似乎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呂適存和張敬文兩位資深的小兒專科醫師均如此表示。

換句話說,「環境因素」也是現代孩子少爬或不爬的主因。對此呂適存醫師表示,有時候幫寶寶換個生活環境或者更換主要的照顧者,情況便可能改觀。比如以寬廣的地板取代遊戲床,換個贊同孩子多爬的保母,或者給生活在鄉下的爺爺、奶奶帶,都可能讓原本不爬的寶寶自然而然地爬了起來。「這就像有些孩子語言發展較慢,在換了環境或照顧者之後,即可獲得改善的道理一樣」呂適存醫師說。

1. 親子互動是提升幼兒智力的關鍵
2. 爬行能強化肌肉、刺激觸覺,增加孩子的空間感
3. 讓孩子從爬行中學習成長
4. 爬行能累積孩子的生活經驗

不爬沒損失,多爬多收穫
看了幾位專家的不同見解,我們或許可下個結論──影響孩子的成長發展有許多關鍵,「良好的親子互動」則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至於孩子「爬」或「不爬」,最好順其自然;孩子不爬並不表示他有什麼損失,然而對於肯爬的孩子,如能多給他爬的機會,那麼他必然有更多的收穫。



文章出處:《嬰兒與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