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fanny(kitty)

寶寶不要任性,就讓他等一等!

2012年12月14日
延遲滿足能力的培養要循序漸進,從易控制的事做起。在長達十多
年的觀念傳遞之後,孩子就會把它內化為自身的一種素質和能力。
寶寶年齡小,可不是他要什麼就必須得到什麼的理由。
我們往往一聽到寶寶哭,自己心裡就先發慌,習慣於將孩子的哭聲
當成命令,如果成人不那麼衝動,孩子也會慢慢學得平和起來,把
有期限的等待看成是自然而然;並且,因了心中的嚮往和期盼,遲
到的收穫更能令孩子欣喜若狂。
身為大學教育系學前專業的教師,梅舒深諳對女兒夢夢的要
求,她呼應起來總是慢半拍,即便是在夢夢兩三個月大的時候,女
兒的哭聲也不會讓她立刻衝到小床前, 而是巧妙地先在房間裡弄
出點動靜,示意媽媽就在不遠處,一分鐘後再到女兒跟前;稍大一
點,女兒去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碰了「釘子」,梅舒也特別沉得住
氣地等 她哭完再講道理;至於夢夢在外面要買玩具和吃的東西,
梅舒多半不拒絕也不立即答應,而是順勢提出一些條件,少則一會
兒、多則幾天後實現願望。因為有了期 待,夢夢實現了願望後會
表現出異常地奮。
如 今,四歲的夢夢顯得比同齡的孩子有耐心。一天,幼兒園老師
發給小朋友每人一個卡通形狀的棒棒糖,樣子可愛極了。孩子們拿
在馬上就想吃。這時老師對孩子們 說:「誰能等到老師回來再
吃,就獎給他一張天線寶寶小貼片。如果提前吃了,就得不到了」
儘管嘴裡說著「我也要天線寶寶」,但老師一離開,一些孩子就忍
不住 了;等到老師回來,只有包括夢夢在內的三個孩子的棒棒糖
原封未動。當然也只有這三個孩子拿到了小貼片。
愛心「毒藥」
現 在的孩子不缺吃的、不少玩的,可見到自己沒有的或想要的東
西就得立刻拿到手、吃到嘴,脾氣一個比一個急,想法也是一個接
著一個地往外冒;而人們日漸鼓起來 的腰包,快節奏的、近似快
餐式的生活方式加速了成人的性子,也唆使他們無條件地滿足家中
唯一寶貝的願望。然而,面對父母的有求必應、百依百順,孩子的
頭腦 中逐漸形成了這樣一個思維「定勢」:我要什麼馬上就能有
什麼。孩子慾望的溝壑似乎越來越深、越來越寬,父母的愛和關注
把孩子變得越來越貪心。
任性在一個個滿足中滋養
就 像法國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對已為父母的人說的那
樣:「你知道用什麼辦法準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嗎?這個方法就
是:百依百順。因為有種種滿足他慾 望的便利條件,所以其慾望
將無止境地增加。結果,使你遲早有一天因為無能為力而表示拒
絕。但是,由於他平素沒有受到過你的拒絕,突然碰了這個釘子,
將比得 不到他所希望的東西還感到痛苦。」
父母的愛心,造就了孩子的任性。如此,孩子一旦離開了家庭
的圈子,受打擊、遭挫折就成了家常便飯,他們事事都不順心,覺
得好像人人都有意跟他們過不去,對 孩子的身心會產生不良影
響,他們又不能主動自覺地對自己的心理狀態進行調整,總是與周
圍的人和事處於一種對峙狀態,時間長了,就很可能釀成心理疾
病,如憂 鬱、偏執、狂躁等。
延遲滿足培養好性格
表面看來,讓孩子晚一天吃到他想要的蛋糕、想喝的果汁;遲一個
星期得到他渴望的玩具熊或電動小火車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這
卻和孩子性格養成的大事直接掛鉤。
習慣了在期待中獲得滿足的孩子,能學會主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
會為自己的要求被拒絕或暫時被拒絕而「大動干戈」,將來也能抵
擋得住眼前小利的誘惑,權衡怎樣做能使自己獲得更大的好處,並
能有意識地調節和支配自己。
前面例子中的夢夢就是會掂量輕重的孩子,她憑自己一會兒的
等待,多得到一張小貼片,而這種品質如果能延續到上學或工作以
後,其等待的耐心就可以使她獲得更多的「財富」。 
拖延從一分鐘開始
第一、「等待」必修課0歲開
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聽到寶寶哭時自己先沉住氣,趁勢和他說說
話,告訴孩子你正在做什麼,等一分鐘媽媽就會過來陪他,寶寶能
從媽媽熟悉的聲音中得到安慰、消除內心的恐懼;如果這時孩子仍
舊哭,索性就讓他哭上一兩分鐘,這有助於打磨他的耐心。
適度的哭還能增加肺活量,對孩子的健康很有好處。
等你把自己手裡的事告一段落再看看他是餓了、尿了,還是想讓大
人抱了。如此操練一段時間,寶寶對「延遲呼應」的態度就會從
「憤怒」變為平和了。到孩子10個月左右能稍稍聽懂一點話時,他
有一些要求,比如想要一件玩具或是什麼吃的,父母可以遲一會兒給他,或對他說那樣東西燙,等涼了再吃。
也許父母會問:寶寶最初的反應比較激烈怎麼辦?
其實,這是小寶寶和父母進行心理較量的必經階段,他巴不得用哭
聲將你三步並作兩步地吸引到自己跟前;如果你能扛得住,孩子終
將也能扛得住,並接受等待。
第二、點滴瑣事當幫手
生 活小事鑄就孩子的高素質,使之在平素的日積月累中慢慢懂得
還有比自己的要求更重要、更緊急的事情,學會善解人意、習慣於
等待。比如,孩子要求和媽媽一起拼 圖,此時媽媽可以和孩子商
量:「我有個重要電話要打,等打完電話再跟你玩好不好?」如果
孩子不肯,你可先肯定孩子:「要是把重要的事耽誤了,媽媽會著
急 的,你是懂事的寶寶,你願意讓媽媽著急嗎?」「不願意。」
「那你就等媽媽一會兒,好嗎?」孩子一般會答應的。而如果四歲
的孩子將玩具散落一地提出到外面玩,你可以答應他的請求,但前
提是讓他把玩具放回原處。
面對誘惑控制自己,也是孩子必須掌握的本領之一。
看 到冰箱裡的冰淇淋,孩子嚷嚷著要吃,但此時他正咳嗽、嗓子
疼。父母可給孩子解釋:「你現在正病著,吃了嗓子就說不出話來
了,等過幾天好了給你吃。」「我就 吃一點點。」「吃一點你的
嗓子也會比現在厲害,還得吃更多的藥,等好了,可以給你吃一個
蛋筒。」孩子會權衡利弊,選擇吃一個蛋筒。
第三、當忍則忍
能不能夠忍耐和長時間地等待,是孩子自制力強與弱的一種表現,
因為生活中並非事事都遂人願。培養孩子的忍耐力,可從2歲 以後
開始。比如,孩子要把小朋友的娃娃拿回家,在他的意識裡,自己
的東西是自己的,別人的東西還是自己的。這時,父母要給孩子解
釋清楚,娃娃是小妹妹的, 如果拿走,她會傷心的;買一個相同
的娃娃,不是立刻能做到的。讓孩子明白,別人有的東西我們不一
定要有,要克制自己的佔有慾。
借助給孩子設立壓力情境的方法,鍛煉孩子的忍耐力。
例 如,孩子在商店要買價格昂貴的電動車,而你的支出計劃又沒
有這筆消費,你可以跟他商量,我們可以買一個便宜的你喜歡的小
玩具,如果你幫媽媽節省生活費,媽 媽會很感謝你,因為你特別
理解媽媽。通過為孩子設立這些壓力情境,孩子心中有了矛盾,開
始主動調節自己的需求達不到滿足時的情緒,達到心態平和。
讓孩子習慣並平靜地接受延遲滿足,離不開表揚和獎勵,因為
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時非常痛苦,當年幼的孩子努力按照成人的要
求「刷新」了自己以往的紀錄,父母一定要肯定孩子,給予精神和
物質上的小獎勵,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是值得的,從
而獲得精神上的支撐。
延遲滿足能力的培養要循序漸進,從易控制的事做起。在長達
十多年的觀念傳遞之後,孩子就會把它內化為自身的一種素質和能
力。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