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fanny(kitty)

讓孩子乖乖聽的父母說話術 (2)

2012年12月18日

讓孩子乖乖聽的父母說話術 (2)



技巧7:常用肯定句跟孩子說話

你知道嗎?對於年幼、較敏感的孩子來說,負向語句(如:不准、不行)可能影響神經元的發育,使孩子逐漸喪失自信、變得畏縮。而且,依據幼教的觀點,爸爸媽媽說1句負向的語句,可能要說10句正向的語句才能稍微撫慰孩子的心靈!

因此,與其只看見孩子犯錯的一面,不如鼓勵他表現良好、進步的一面,在讚美中成長的孩子,才能帶著自信走出屬於自己的路!此外,別忘了當孩子主動表現好的行為時,爸爸媽媽也要適時給予體貼的鼓勵,好的行為就會不斷的出現喔!

技巧8:不同時機說不同的話

莫茲婷所長認為,一天當中不同的時間和場合,適合談話的內容也不太一樣,比方說,吃飯的時間適合全家一起談論輕鬆的話題,至於過於嚴肅、需要時間溝通來取得共識的內容,就不太適合,否則可能影響大家的食慾、造成消化不良。

而睡前則是適合訴說心事的時間,在這個時刻每個人的心情都沉澱下來,身心都很放鬆,孩子最容易敞開胸懷與父母談心。

另外像管教與責備,就要挑單獨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來進行,白天在人來人往的公共場合就不恰當,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

技巧9:用故事引導孩子

有時候直接指出孩子需要改進的缺點,孩子很容易因為「被指責」的感覺而產生很大的反彈,莫茲婷所長建議,父母不妨用暗示的方式來引導孩子,例如,講故事就是一個很容易讓孩子卸下心防的辦法,孩子覺得越好玩、越願意聽,影響他的機會也就越大。

比方說,不愛洗澡的孩子,爸爸媽媽可以陪他讀《哞哞今天不洗澡》這本繪本,孩子看完後雖然不一定馬上愛上洗澡,但至少隨著故事情節發展,會對洗澡的好處有多一點了解,只要父母有耐心,不要強行逼迫孩子,相信孩子一定會慢慢有所進步。

技巧10:給孩子一段緩衝期

最後,TJ園主任提醒爸爸媽媽,當大人在跟孩子確立一些生活規範時,請記得給孩子一段緩衝期,在這段時間內允許孩子不小心忘記、不小心犯錯,千萬不要在訂下規則的隔天,馬上要求孩子必須每天做到,因為孩子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全進入遵守規範的狀態,尤其在這本來就好玩、好動的年紀。這樣的「馬上要求」與「馬上要有結果」的心態,只會讓預期的效果適得其反。

再多等孩子一下下吧,畢竟,孩子的成長本來就不是一蹴可幾的呀!





莫茲婷

現職: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

聯合報好讀周報『同理力』專欄作者

台灣兒少生涯教育促進會理事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部落格:莫茲婷心理師@無心不作

TJ園主任

現職:嘉義公立幼兒園教師兼園主任

幼教作家,著有《起跑:幼兒園,孩子人生的第一仗》,寶瓶。

《愛要剛剛好—新好爸媽的48堂行動教養課》,寶瓶。

經歷:歷任公私立幼兒園專任教師,也曾任國小課後托育教師

部落格:遇見,呼吸

* 資料來源:【BabyLife育兒生活】2012年12月號。http://www.mababy.com/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AP.z8haQERU60ZOKsMKQNHJV/article?mid=7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