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reserping

男女大不同

2010年01月18日
因為長久以來,我對男生是很有偏見的,對於生兒子這件事…心情說輕鬆,但也是很緊張的。尤其最近開始有討論男女生教養的不同,對於性別議題一直很敏感的我,當然也就買了書來看(還有一些原因是怕過年太無聊,找點書看),首選就是洪蘭翻譯的「養兒育女調不同」。

其實我養了小孩之後,對於小孩的不同,愈來愈傾向用"天生氣質"來解釋。例如說我覺得通常沒有人會願意一直抱著小孩,但有些小孩就是哭兩聲就算了,有些小孩就是會愈哭愈大聲,於是後者的媽媽就只好一直抱著小孩,最後大家就會說是因為一直抱著小孩,小孩才會一放就哭,這些外人哪裡知道這孩子的氣質是怎樣。還有例如我原本不喜歡拿麥當勞來當作獎勵,因為我之前認為就是因為拿麥當勞當獎勵,麥當勞才會更增加其附加價值。但後來我發現,小孩子真的很愛吃麥當勞的薯條,很多的小孩一吃就黏住了,而就是因為它的"超級吸引力",才會變成對小孩子有鼓勵的功能,才會被父母拿來當作非常有用的增強物。我一直在想的是,我應不應該讓小孩每天吃,吃到不想吃,自然減少它"增強"的功能呢?…

講太遠,我的意思就是,從前我也覺得男女是沒什麼差別的,我覺得男生能做的我也都能做,而且做得比他們更好。但是國中高中之後,我漸漸發現,不管女生怎麼努力,體力就是不會比男生好(平均來說);不管我和同學有多麼男性化的樣子,我們還是很喜歡那種亮晶晶的東西,而就我所知幾乎沒有男生喜歡那種東西。我漸漸發現自己女性化的一面,也漸漸去接受甚至"要求"男人去接受女性化沒什麼不好,這也是我這個大女人又似乎那麼小女人的原因。

我覺得世界上有男女就是有不同,女性主義要強調的應該是雙方的不同而不是雙方的相同,事實上,很多研究發現,女性受試的結果和男性不同,例如說道德的定義就不同,做出來的結果當然就不同,倒也不是誰比較"了不起"的問題。男女戰爭最大的問題,不應該是在比較誰比較優,而是應該是相互了解而彼此尊重,而不是去貶低誰。

遠古以來,男性因為有體力、有力氣,主要就是去打獵而女性就是照顧小孩和家庭。至今我覺得相對來說,女性還是比較重視家庭、孩子的照顧,就算現在很多人說不想結婚,她們通常都還是很想生小孩的。這樣的前提之下,男人需要開彊拓土的能力,而女人需要安定的環境也是很能理解的吧;男人除了需要開彊拓土還要爭配偶的權利,從小就訓練打架就是很正常的;而女人的重點是給孩子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她們需要大家一起合作…也許是演化而來的分工、也許是分工變成的不同,總之長久下來,也變成基因的一部份了。男人為什麼要保護女人,也是為了保護他自己的後代吧!於是,男性重挑戰、女性重安全,我覺得也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不需要變成一樣吧!

我對於女性主義常常向男性價值靠攏很不以為然,我希望這個社會能真正走向「所謂的平等乃是立足點的平等」而不是齊頭式的平等。這本書基本上也不是特別強調要怎麼樣一樣,事實上說起來,它是一本"如何因才施教"的書,因為才的不同,教法也要不同,男女自然能夠達到相同的水準,男女天生確實有差別,但只要教法正確,其實很多現在看起來的差異是能夠不存在的…

關於書的內容,我看之後再慢慢碎念,因為我對性別議的太在意,所以其實有很多雜七雜八的東西想講的,等到整個再成型,恐怕還要再一陣子吧~先碎念一下男女不同又怎麼樣呢?為什麼一定要比較,不能互相尊重就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