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reserping

允許犯錯的勇氣

2017年02月17日
之前看了一篇文章,上面寫著所謂民主教養不是什麼都讓孩子自己決定,而是要給孩子三種權利,其中的一個就是犯錯權。

我覺得這個很重要,每個人都是在犯錯中學習的,如果害怕失敗就會不敢嘗試,不多嘗試就很難進步。之前我也看了一個報導說,要求某組人要做一個最好的作品;另一組人卻只要求他們盡量做就好。最後,反而盡量做的那組反而做出了更好的作品。當然,其中也有不好的作品,但是最後拿出來的反而比想辦法做出最好的那一組要好。

所以,不要一下子就要求自己要到什麼高度,反正就是一直做一直做,在每一次的不完美中想辦法改善,自然就會有進步。所以教孩子畫畫的時候不要去否定他,就讓他們想畫什麼畫什麼,自然就有進步;如果一直「糾正」短期孩子的表現可能比較好,但長久來看反而限制了孩子的發展。難怪華人都是小孩子表現特別好,長大就不行了。

我覺得這是華人教育上面很大的一個問題。小孩稍微犯錯就被罵、甚至被打。本意上是說在教小孩,讓他們知道做錯了,但孩子可能不懂為什麼這樣就是錯了、孩子可能沒有改得那麼快,再犯會被罵得更慘。最後整個中國的民族性就是在「避免犯錯」,最好什麼都不要嘗試,「不做不錯」。於是工作上也是一樣的心態,最好什麼事都別找上我,什麼都推給別人。發生事情的時候,想的不是該如何解決問題,而是「這不是我的錯!」,然後就是互踢皮球,沒有人想解決問題。

這當然是很難改啦!因為已經是文化的一部份了,我也常常反省自己是不是不自覺得展現出一種「要求完美」的心態,所以孩子們都害怕失敗(其實我自己也是啦)。這實在是不好,但要怎麼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