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哲哲和安安的媽咪

從生活經驗建立時間概念

2010年03月12日
從生活經驗建立時間概念
截取:babyhome 網站

對孩子而言,時間概念是相當抽象的,需要持續不斷地透過生活中的具體事件來練習,才會慢慢成熟,並逐漸奠定起時間管理的能力。

早上晚上、昨天今天、這星期下星期、以前現在、剛才等一下,這些對成人都是最基本不過的名詞,也是語言中的必要元素,但是,這些關於「時間」的概念,對孩子來說,其實都是非常抽象的。

就如同孩子先學會數123,但不一定了解「1個、2個、3個」這些數量的意義,時間概念也是一樣,孩子可能從人際互動中模仿到不少關於時間的語彙,但未必清楚了解它的意思。也因此,很多孩子將已經過去的都叫昨天,只要睡覺醒來都叫明天。

從具體生活作息認識時間

幼兒階段,對時間的感覺是需與具體的生活事件作連結的,像下午放學後去公園玩,晚上吃完飯後看電視等等。這時,孩子對時刻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楚,即使會用一些時刻的語彙,也大多是習慣性的應用,例如,孩子說「我6點吃晚餐」,並不是真的知道6點的意義,可能只是因為媽媽都說吃晚餐的時候是6點而已。

小學低年級的階段,因為生活作息會與時刻產生密切的關聯,孩子開始知道幾點該起均B幾點要到學校、幾點放學等等,加上在學校也會學習認識時鐘,所以對時刻的概念漸漸清楚,也能簡單報讀時鐘上的時間(整點及半點)。

喜歡的事,覺得時間過好快

至於對「期間」概念,幼稚園階段雖然約略感覺事件與事件之間經過的時間長短,但由於對時間單位還不了解,而且還會受到生理及心理因素的影響,例如:肚子比較餓的時候,就覺得午餐和點心時間隔得特別久;或者,因為很喜歡去公園玩,就覺得今天下午過得特別快……。這樣的情況在成人身上也常發生,但不同的是,成人知道這期間經過的時間量是一樣的,只是感覺不同而已。

開始認識及運用時間語詞

6歲多的孩子,就能夠使用基本的時間單位來描述事情,對1秒鐘、1分鐘、1小時的時間量已有初步的概念,知道1分鐘有60秒、1小時有60分鐘;他們也開始對月、日、星期有所認識與感覺。

在「順序」的概念方面,在幼稚園階段對事件的先後順序已有初步瞭解,雖然或許還無法完整描述一段時間內從頭到尾所經過的事件,但對「以前、以後」的概念都能夠掌握。上小學以後,孩子更能靈活使用「之前」「之後」「先…」「然後」、甚至是「幾點的時候」等詞語來表達事件的順序。

至於在「週期」的概念上,幼稚園階段雖知道有些事件會重覆發生,但較無法清楚理解中間的間隔,或明確預測下次發生的時間;到了小學低年級,孩子對於每日、每週的例行事件就較能掌握,知道每天什麼時刻會做什麼事、每個星期幾上什麼課等。不過,理解愈長的時間週期,困難度會愈高,所以每月、每季、每年的概念,就需要更多時間才能確實瞭解與應用。

關於「連續性」的概念,幼稚園階段的孩子約略知道時間是連續的,但觀念並不清楚;小學以後,因為會看時鐘,瞭解時間是不會因為睡覺或其他事情而停止的。

時間管理,從小開始

爸媽盡量讓孩子擁有規律的作息,自己也必須作好榜樣,讓孩子學習從容面對生活事件。此外,可讓在固定的時間參與固定的家事,並善用時鐘、月曆等輔助工具作為提示。也可以讓孩子練習規畫事情的執行順序,學習區別事情的重要性與緊迫性。經過這樣的歷程,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就能奠定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