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unny

(轉貼)「我和你一起玩」~談親子互動與遊戲

2005年06月20日
作者 兒童發展復健中心 臨床心理師 林姿伶

  國內外關心兒童發展的研究皆指出,小朋友早期與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互動品質將會影響他們未來發展的各個面向,如:認知、情緒等發展里程碑的達成與否、對自我的認識、問題行為的出現與否…等;正向、有情感交流的親子互動模式,將能促進兒童的各項發展及正向的自我認識,並降低問題行為的出現。
  生態取向之兒童發展理論(transactional/ecological theory)指出,父母親與小朋友兩方面的特質皆會影響親子互動的品質。但在嬰幼兒時期的小朋友很難自己去改變與生俱來的「氣質」(temperament, 也可想成是我們一般常說的「個性」、「脾氣」);因此,多數討論親子互動品質的研究或早期療育,多著重於父母親如何學習、修正自己對待家中小寶貝的方式,來慢慢將親子間的互動導正到父母親與小朋友間最「麻吉」的狀態。
  不過在現今忙碌緊張的社會裡,許多父母親工作完回到家裡就累的軟趴趴的,哪還有力氣和家裡的小寶貝慢慢磨出最「麻吉」的狀態呢?不適宜的親子互動模式常常就不知不覺產生了,例如:怕小孩吵、小孩煩,而使用高壓統治、打罵法,或為了彌補白天沒陪小寶貝的愧疚,而在下班後使勁地回應小寶貝的所有要求;父母親慢慢會因為家中的小寶貝怎麼越來越難管教,或越來越黏著父母親、沒大沒小而感到困擾。
  在這邊建議有上述困擾的父母親可以試試看這個方法:「每天在固定時段,撥出15-30分鐘與小朋友遊戲玩耍」,記得不是「教功課」或「學東西」喔,而是和小朋友「遊戲玩耍」。
  這個方法的好處在於:(1)小朋友可以學習到「我一定可以有與爸媽遊戲互動、分享的快樂時間」,因此小朋友不用擔心爸媽「不理我」而一直纏著爸媽;(2)父母親在進行下班後的時間規劃時,較不會受到小朋友突如其來的干擾。父母親確認排出一個恰當的時段後,接下來要告訴大家,父母親在與小朋友這15-30分鐘的互動內,該如何琢磨出符合親子雙方需求的互動模式。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Eyberg與Durning(1994)兩位學者發展的親子互動治療(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erapy)模式中指出,先建立「以孩子為主導」的親子互動模式,將有利於正向親子關係的建立。待親子間學會如何融洽地互動時,再進行「以家長為主導」的互動模式,父母親在這個階段將可以挾已建立的正向親子關係為後盾,逐步建立家庭規範及父母親的權威。這裡要告訴大家的便是如何學習在短短的15-30分鐘內,學習進行「以孩子為主導」的互動方式,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下列列出了一系列父母親在與小朋友進行「以孩子為主導」遊戲時的重要原則「三不四要」:
三個「不要」
1. 不要命令(如:直接命令:坐下、來這裡、拿走;間接命令:你怎麼不坐下、讓我們拿走吧)
理由:
a) 用了命令,就變成你在主導遊戲
b) 當小朋友不接受命令時,不愉快的氣氛就出現囉
2. 不要問問題(注意:句子尾音揚起會讓人覺得你在問問題)
理由:
a) 問了問題,會讓遊戲變成在進行問答比賽
b) 問題可能隱含著命令的口吻
c) 問問題有時隱含有不贊同小朋友的感覺
d) 有時問問題會讓小朋友覺得你沒在聽他說話
3. 不要批評(使用否定或辯論的方式描述小朋友的行為,例如:小朋友把狗狗說成貓咪,爸媽表示:「好笨喔,才不是這樣,是狗狗」)
a) 如果真有錯誤,別批評,指出來就好,如:「是狗狗」
b) 批評會降低小朋友的自尊
c) 批評一樣會引起不愉快的氣氛

四個「要」
1. 描述小朋友適當的行為(像個體育主撥一樣,正確地描述小朋友正在做的事情:「你在畫車車」、「你拿了一個積木」)
理由:
a) 讓小朋友瞭解:你將注意力放在他身上、你對他的一舉一動感興趣、贊同他的遊戲
b) 讓小朋友有主導的感覺
c) 讓小朋友有學習正確表達複雜句的範例
d) 藉著描述小朋友的行為,促進小朋友對事物概念的學習,引導小朋友去思考他遊戲的內容
2. 模仿小朋友的遊戲(做小朋友正在做的事情)
理由:
a) 讓小朋友有主導的感覺
b) 表示贊同小朋友的遊戲
c) 讓小朋友知道你是有參與在遊戲中的
d) 教導小朋友如何與他人互動
3. 回應小朋友適當的口語表達(例如:小朋友說「這是狗狗耶」,爸媽回應:「是啊,他是狗狗」也許你會覺得這樣講起來渾身不對勁、有點做作,可是小朋友就愛這招)
理由:
a) 避免你主導了親子間的對話
b) 讓小朋友感覺你真的很注意在聽他說話
c) 讓小朋友感覺你接受他說的話
d) 增進小朋友語言發展
4. 鼓勵小朋友適當的行為(告訴小朋友你喜歡他這樣做。「精準」地表達你所喜歡的行為,如:「我喜歡你很仔細地描畫圖形」、「你選的顏色真漂亮」,而不單只是「好棒」)
理由:
a) 讓小朋友正確行為的出現率增加
b) 讓遊戲中注入一股暖流,親子雙方都感覺很好
由上述的互動原則來看,小朋友在「以孩子為主導」的互動中,將可以:
潛移默化地學習到正向的互動方式 (父母可以在最後的五分鐘和小朋友討論雙方在這樣互動中的感覺,讓小朋友更去體會自己和爸媽的感覺)
提高自尊
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提供了小朋友正確學習的機會
(有研究指出,在「以孩子為主導」的互動中,小朋友的語言獲得的速
度比父母親去主導其學習目標還快唷)
各位爸媽有沒有覺得,記住上面所說的「三不四要」,每天利用短短的15-30分鐘與家中的小寶貝玩耍,真是「不吃力」又「很討好」呢!爸媽快開始動手計畫試試看,向家中小寶貝說聲「爸爸(媽媽)和你一起玩」!
如果各位爸媽在實行上有困難、疑問時,別忘記可以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大家共同為營造美好的親子關係與家庭和諧氣氛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