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nina

小寶上學的感想

2009年08月26日
小寶是是小恩的朋友,寶媽咪跟我也是好朋友,小寶很幸運的抽中公立的托兒所,上學至今也快要一個月了,不過這一個月是對大人小孩來說都是痛苦的一個月,小寶有嚴重的分離焦慮問題,雖然我跟他媽媽都認為要慢慢來處理小孩的問題,所以小寶是上半天的學校,現在更是沒在學校吃午餐及睡覺,在我們的認知以為這樣的慢動作,小寶會漸漸的適應學校生活,結果不是反而更嚴重,一直問著老師,今天不要吃飯不要睡覺,老師認為事態嚴重向媽媽反映,小寶媽咪來跟我談論,我才知道小寶連我們的慢動作他都覺得太快了,這下子考倒我們了,只好去求助專家了,雖然知道小寶一定是沒事的,可能他是個情感很敏感的孩子,但是這樣的小孩大人做的任何一個小動作可能都會傷害他的心靈,今天跟他外婆聊了一下,發現老人家是個明理的人,了解孫子的想法及需求,不要為了公幼難抽就把小孩的童年給葬送了,外面的幼稚園多的是,小寶搞不好到了中班的年紀還沒準備好上學這件事呢!那就大班再送吧!那時小寶應該也是準備好了吧!唸了一年的私立應該花沒多少錢,我讓深深的覺得,對呀!為什麼要保留學籍呢!再回去唸也是碰到這二個老師呀!外面的選擇那麼多為什麼一定要唸這間呢!人生有時念頭一轉或許是海闊天空呢!想不到因為孩子的問題讓我們在孩子的身上學到了更多了。

這是我一直很推薦的文章,他的文章影響我育兒的路程,給大家分享一下:

五歲在上幼稚園 作者:陳安儀 出處:http://anyichen.pixnet.net/blog/post/20913169

最近遇到很多媽媽熱烈的討論選幼稚園的問題,通常我在一旁是一聲不吭的。老實說,我對幼稚園並沒有多大好感(詳情請見「孩子,我要教妳怎麼愛我」一書),我認為,幼稚園的存在是給那些因為上班而不能自己帶小孩的人方便而來的。因此,雖然我的兒子今年已經四歲半了,但我並沒有打算讓他上幼稚園。

我的老大除了在我生產那年,唸過不到一學期的「幼幼班」之外,也只有念了一年的大班(半天班)。我認為,孩子不適宜過早去幼稚園。而老大的經驗,更加堅定了我的想法:「五歲才是適合上幼稚園的年齡!」

就生理方面來說,孩子可以自己處理好自己的大小便、擦屁股,大約要到四歲半左右。孩子真正可以自己取菜、添飯、完整的進食,大約也在四歲半左右。孩子要完全學會穿衣、脫衣、扣扣子、拉拉鍊、穿鞋,並明確表達冷熱,大概在五歲左右。而且,大部分的幼兒傳染病,都攻擊「五歲以下」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孩子要能夠說清楚、講明白媽媽不在的時候發生了哪些事,大約也要將近五歲。

就心理方面來說,三歲同理心才開始發展,三歲半左右才開始跟同儕展開互動,四、五歲的孩子,才是最需要玩伴的時候。

就語言發展來說,語言學家建議,開始學習第二外語的時間,最好在「五歲以後」。五歲以內,是打好母語最重要的時機。五歲以內,是孩子最依賴媽媽的時間,而五歲以內,也是家庭養成人格的基礎。而且,五歲開始小肌肉發育較為成熟,才可以進行仿寫,提早教導閱讀、寫字,對孩子並不一定是福。

我家老大第一次去幼稚園的時候,只有兩歲十個月,那時因為家庭狀況不得已,所以只好送到幼幼班去。三歲的孩子分離焦慮還很嚴重,除了前幾天新鮮感之外,接下來幾乎天天上學都要來一場「生離死別」。雖然,老師也告訴我,我一走她就不哭了,但是,到最後她每晚睡覺時都會感到焦慮,有時候連睡夢中都會哭喊:「媽媽!不要走....我不要上學!」

於是,我知道她還沒準備好。就不再勉強她。

五歲再去上學時,就全然不是這麼回事了!

她每天晚上都期盼著第二天學校的活動,上學連再見都來不及說,就頭也不回的奔進教室,完全沒有所謂的「分離焦慮」。一年的大班生涯中,她沒哭過一次。而我觀察大般的其他小朋友,很明顯的,在幼幼班門口哭哭啼啼的情形,大班幾乎完全消失。

我知道,她準備好了!

第一次上學時,我每天問她在學校做了些什麼,她總是說不清楚;問她老師有沒有罵人?她也不知道。

第二次上學時,她可以如數家珍同學的名字、今天老師對誰說了什麼、明天要準備什麼東西。做媽媽的可以光憑她的敘述,就描繪出學校的概況,大大放了不少心。

第一次上學的老大,原本幾乎不生病的,一到學校去,就連續病了好幾個月,幾乎每個星期都染上感冒。第二次上學,我本來預計她又會感冒好幾個禮拜,沒想到,這回她好的跟一頭牛似的!偶爾一兩次感冒,也很快就痊癒,抵抗力顯然強了許多。

我想我找到了原因:因為她長大了!

因此,在老二有先天性氣喘,容易因為感冒而發病的狀況下,更堅定了我「五歲前不上幼稚園」的決定。

可是,很多家長問啦:「不上幼稚園,在家都沒有學到東西怎麼辦?」

在家可以學的東西可多著呢!

看車牌可以學認數字、ABC,看招牌也可以認得不少字。跟媽媽去郵局領錢可以學數數;上街買東西也可以學算數。去超級市場還可以認水果;去海產店吃飯時可以看到不少水生動物。吃飯前,兒子會幫媽媽剝豆子、認青菜;吃完飯,還可以練習洗碗。參加讀書會時,媽媽聊天,寶寶可以一起玩;每兩個月,我們可以在平日去動物園、看展覽,不用跟別人擠來擠去,享受好品質的參觀行程。

就像今天早上,雪真幫我們預定了「大直消防隊」的參觀行程,孩子們在一個鐘頭內,摸了一隻超肥的綠鬣蜥,還參觀了雲梯車、消防車、救護車,甚至還親手操作灑水器!他們超級興奮!



前天,我們在小樺阿姨的指導下,做浮水印的勞作,兒子非常認真的做了超過一個小時,印出十幾張作品。想想看,在幼稚園裡,兩個老師要照顧三十個小孩,哪有可能讓你一個人花這麼多時間做一件事、發揮創意或是耗盡體力呢?

晚上,爸爸的睡前故事裡有甲蟲、恐龍,也有孫悟空;白天,阿嬤的院子裡他可以挖蚯蚓、摘黃瓜。 PLAY GROUP的小朋友一個星期有兩天的時間固定約見面玩耍,平常的時間裡,還有小樺、雪真的兒女可以一起玩。

我很滿意目前這樣的狀況。

因此,五歲再上幼稚園吧!或許,我會讓他就這樣直接念小學也說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