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nina

第一天

2011年07月15日
第一天_img_1
一起床就看到美麗的陽光在迎接著我們,回想起晚上那個風雨,船超晃的,我都感覺整艘船正在上浪頭再往下,再迎接下個浪頭,整個很難睡,小孩都一點感覺也沒有,我果然是老人家要安穩的睡覺才行。

第一天_img_2
我們能出關時也看到大卡車跟汽車也開走了呢!

第一天_img_3
通關就遇到麻煩了,我那天兵的老公忘了填報關卡了,原本算是早出艙了,硬是在海關那邊寫資料,還碰到一團中東還是印度的團體,光是排隊就很久了,我們還要趕7:10出發的火車呢!不過還是老問題,我們家四個人四本不同的護照,海關又看了一陣子,不過我們比那些團體好一些,因為我們不用蓋手印。

第一天_img_4
歐洲的交通真的很方便,一出海關下電梯旁邊就是火車站了,一上車車子就開走了,差一點就趕不上火車了,這邊的景色就跟荷蘭很不同了,他們磚造的房子比較多,煙囪也不一樣,窗戶比較小窗簾緊閉怕別人看吧!住家也沒種花,跟荷蘭人完全的不一樣,這段路從鄉村漸漸房子變高,路上越來越多上班的人士出現,我們正前往利物浦火車站。

第一天_img_5
一出車站,天阿!好多人喔!怎麼走都不知道,感覺好像鄉巴佬進城的感覺,先排隊去買票,我們家有帶小孩所以能買家庭卡,大人6鎊,小孩3.5鎊,1到6區全開,這是我們認為最便宜的車票了,來去第一景點吧!

第一天_img_6
他們的地鐵真可怕,因為有些只有樓梯沒電梯,搬上搬下的很累,而且電車超舊的,電車裡的電燈會忽暗忽明的跟電影演的一樣,有些電車站的樓梯還是木造的,電車路線路跟迷宮一樣,剛來真的會是迷路,我們第一次搭時就坐錯方向了。

第一天_img_7
這是個小平台,可以看到倫敦塔,現在是英國國家兵工器和倫敦塔博物館,才早上9點多就一堆人在排隊,當然只能留下到此一遊的照片了。

第一天_img_8
接著看到的是倫敦塔橋,哥德式外觀於1894年完工,採用先進的鋼骨架構建築,遇有大船通過時左右橋面會上揚86度。

第一天_img_9
國會大廈跟大笨鐘,位於泰晤士河畔,金碧輝煌的國會大廈與精準報時的大鵬鐘(Big Ben)是白廳區最明顯的地標,位於國會大廈高塔上,被暱稱為大笨鐘的大鵬鐘,其實指的不是那四面時鐘,而是重達14噸、每整點敲響一次的共鳴鐘,自1859年迄今每天提供精準的報時,另有4個較小的鐘每隔15分鐘響一次。

第一天_img_10
西敏寺,英國皇室的重要正式場合幾乎都在西敏寺舉行,英國所有國王與女王都是在此加冕,死後也多半長眠於此,西敏寺忠實地記錄了英國皇族每一頁興衰起落歷史。

第一天_img_11
首相官邸,唐寧街10號 (No 10 Downing Street) 建于1680年,18世紀以來為英國歷屆首相官邸和辦公處。唐寧街為17世紀後半葉由唐寧爵士開發建築的私人住宅街道,後來保留了四所住宅。1733年,英國王將10號辟為首相官邸。11號現為財政大臣官邸,12號是財政大臣的辦公室。 唐寧街本可自由出入。1989年“9•11”事件後為防恐怖分子襲擊時,在街口設禁。

第一天_img_12
禁衛騎兵團部,因為是騎兵所以站岡都要騎馬嗎?總覺得對馬不太人道呢!

第一天_img_13
倫敦眼,慶祝千禧年時,由英航贊助設立的倫敦眼,號稱全世界最巨大的觀景輪。

第一天_img_14
莎士比亞環球劇場,環球劇場在1613年演出「亨利八世」時被大火燒毀,400年後,新的莎士比亞在原劇場不遠處重建,這裡演出的莎士比亞劇作都是伊莉莎白一世時期的風格,採取自然光線代替舞台燈,佈景簡單無多餘裝飾,是非常新奇的傳統戲劇體驗,在這裡我們遇到了東南的遊學團跟師大附中的遊學團,附中那團還有一些孩子是穿著學校的制服前來的,現在的孩子很幸福呢!暑假可以參加遊學團,父母親可是要花大把鈔票呢!想想我們二隻也不錯,不用參加遊學團就可以跟著父母親前來遊玩,我長這麼大了才來到歐洲呢!

第一天_img_15
千禧橋跟聖保羅大教堂,不過我們沒走過去看聖保羅大教堂,因為走不動了,此橋於2000年6月正式開通,是倫敦第一座專為行人設計的步行路橋,連接西堤區的聖保羅大教堂和南岸的泰特現代博物館。
聖保羅大教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1981年戴安娜王妃與查爾斯王子的世紀婚禮,這座大教堂最早是在604年建立,在1666年倫敦大火之後,只剩斷垣殘壁,由列恩爵士負責重建,成為世界第二大圓頂大教堂。


第一天_img_16
特拉法加廣場,位於國家藝廊南邊,廣場中央的雕像是為了紀念英國著名海軍將領尼爾森而設立的,他在1805年對抗拿破崙的特拉法加戰役中殉國。
國家藝廊是全球最佳繪畫美術館之一,最著名的有達文西的炭筆素描,林布蘭專屬展室,莫內、梵谷、雷諾瓦的畫作,我們有進去看,真的是很大,花了一點時間才看完。

第一天_img_17
中國城,這裡的中國城比荷蘭的大而且集中,貨色也很多,可能香港以前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這裡道地的香港餐廳很多,也有麵包店也因為是英語國家台灣人也不少呢!我在這裡打發了二天的晚餐,便宜是考量,重點是這裡的口味道地呀!比荷蘭的好吃太多了,這裡也買得到奶茶呢!突然很後悔為什麼我們要坐飛機回家呢!應該把菜籃車帶來,大買特買之後,再搭船回去才對。

第一天_img_18
走不動了,開始坐車一方面找一下特易購在那裡,順便看一些景點看完,
這裡就是著名的購物街,攝政街,剛好碰到扣折季所以每間商店裡都是人山人海的,不過我們沒買什麼,一是尺寸不合,二是價格也不漂亮,走馬看花吧!

第一天_img_19
皮卡地里圓環,著名的就是噴泉上方的伊羅士雕像,伊羅士是希臘的愛神,單腳拉弓的平衡姿態相當醒目,是為紀念維多利亞時期慈善家Shafesbury而建。圓環與攝政街相連是重要購物血拼街。

第一天_img_20
國王十字車站,電影哈利波特在此取景,把這裡當作通往霍格華茲特快車的發車站,實際上車站內的9、10月台其實不相連,如今站方為了滿足麻瓜的幻想在牆上裝設了半個崁入牆壁中的推車並標上Platform 9 3/4,讓大家拍照,我們並沒有走進去月台上拍照,而是在車站外拍的,因為實在是走不動了。

一整天的行程從早上6點開始直到晚上10才進入飯店,可說是超累的行程,腳快要走斷了,明天要放鬆一點,不然這樣玩法,大人小孩吃不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