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渝&芯の媽咪

耳前瘻管 最好別管

2008年06月08日
耳前瘻管 最好別管

分類:健康篇2006/05/01 22:10

也許你會發現,耳朵的前緣有1個小小的洞,有時會有點臭臭的分泌物流出來,這就是耳前瘻管。耳前瘻管是一種先天疾病,大多數長在耳輪軟骨的前面,也有少部分的人是直接長在耳輪上。

一般認為,約1%的人會有此病,但是在台灣,或許高逹5%的人口至少有一邊有瘻管,其中有兩成的人雙耳都有。父母親其中人有耳前瘻管,則子女也有的比例約為兩成;若父母親都有,則高逹4成的小孩會遺傳到。

因為耳前瘻管有時會有臭臭的分泌物,所以有些人會把它當成青春痘一樣,不定期去擠出白白黃黃、像乳酪一樣的東西。正常的耳前瘻管分泌物,裡面包括瘻管內層脫落的上皮組織、角質和皮脂腺分泌物,應該會自行排出,且量不會很多。

就臨床醫師的觀點,最好不要去擠它,因為絕大多數的人一輩子不去碰它也不會有問題,而時常去擠,反而增加發炎的機率。

如果發現分泌物卡在瘻管口,為預防發炎,可以先用酒精消毒洞口,用兩隻乾淨的棉棒輕壓洞口周圍,再取出分泌物。注意不要去擠壓洞口,以免分泌物往瘻管深處跑。如果時常會有分泌物需要清理,建議去找耳鼻喉科醫師進一步處理。

若瘻管周圍紅腫、瘻管口有膿,表示瘻管內部細菌感染,應儘快就診。如果洞口塞住,膿流不出來,或是發炎形成蜂窩性組織炎,就有可能變成耳前膿瘍,臨床處理會更麻煩。

首先要切開膿瘍,將膿汁引流出來,然後放置引流管,或含碘紗條在切口,每日清洗傷口及更換紗布。由於即使是成年人都難以忍受整個過程,更何況是小朋友﹖所以在幫小朋友換藥時,總是哭聲震天,連媽媽也跟著掉淚,直到膿液不再形成時,才能結束這痛苦的煎熬。

等發炎消退,就要考慮接受瘻管切除手術,因為曾經發炎過的瘻管,再發炎的機會很高,形成膿瘍又要再痛苦一次。如果時常發炎沒停過,也可以直接手術切除發炎的瘻管和膿瘍,不過傷口會比較大,復發的機會也比較高。

其實耳前瘻管最好的照顧方法就是,別去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