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晴妍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給孩子一雙獨立的翅膀

2008年06月23日
公開
22

給孩子一雙獨立的翅膀 培養孩子的寬闊視野、培養國際觀。 中央大學英文系副教授林文淇在《天下雜誌》311期的採訪中,談到培養國際觀,用什麼語言或學習方式都是其次,最基本的就是要讓孩子瞭解到「所有的東西都是多元的」。擔任孩子班上義工爸爸、幫小朋友上英文課的林文淇教授熱心地提醒,父母也要理解到,自己的孩子只是全球數億萬孩子之一,有些未來會變成喜馬拉雅山上的喇嘛,有些會選擇到非洲當醫生,有些是在法國海邊當救生員,父母要鼓勵孩子對事情或對人生的思考可以很多元。 台北教育大學翁麗芳教授提醒:教育,是一種學習能力的養成。過多的填充課程不見得是一種栽培,反而有可能剝奪孩子的自學能力,她認為,必須「給孩子一些留白的時間,即使只是讓孩子單純地發呆、胡思亂想,都有助於激發想像力與創造力。」在知識工具愈來愈便利的時代,能夠獨立判斷的思考力,將是孩子最可倚靠的能力。是否我們可以這麼思考,一個無後顧之憂的學習空間,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而且你知道嗎?洛克菲勒是美國首富之一,也是全世界第一個擁有十億美元財產的大富翁,但他給子女的零用錢卻少得可憐,而且比一般的家庭要求更嚴格。 給孩子一個有準備的未來 與其給孩子一個「安排好的人生」,不如給孩子一個「有準備的未來」。 在台灣,每十個大學生,就有三到四個申請助學貸款。私立大學的數字可能更高。他們一進入社會,就面臨負債的人生。有鑑於高等教育學費高漲,教育部正逐年放寬助學貸款的限制,家庭所得在每年一百二十萬以下的家庭,即可申請。而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符合資格的家庭大約佔台灣家庭的六成以上。 而這簡單的數字,揭露了一個可怕的事實,此刻看似富足的中產階級,但隨著大環境的惡質化,薪資漲幅比不上物價,房貸與子女養育費依然沉重,形成更大的生活壓力,他們隨時有可能被打入社會底層,成為「需要被補助」的對象。 然而,痛苦的不只如此。根據消基會統計, 95年消費者痛苦指數調查結果顯示,教育學習最讓消費者感到痛苦,高居痛苦之首。安親、課輔、正音班、才藝班、私人家教……琳瑯滿目的教育學習商品,佔去孩子大部分的時間,也佔去父母大部分的家庭消費。另一方面,父母透過買玩具、買手機等來彌補那些無法倒流的親子共處光陰,最後成了一種最沈重的惡性循環。 父母抱持著趁早栽培的想法,從孩子兩、三歲起就開始急急忙忙安排各種課程。「對0到三歲的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情意』,也就是情緒、情操的發展,至於認知與知識的學習則在其次。」台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翁麗芳教授則認為父母不用焦急:「父母的角色不再是安排、決定孩子的人生,而是給予他們足夠的愛與家族的親密感情」。 「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這個快樂將會是他未來一生的基礎。」翁麗芳教授不只一次提醒,每個孩子都需要「被愛」,遠離「對匱乏的恐懼感」。教育不是一步到位,不能囫圇吞棗。翁麗芳教授說道:「一旦讓孩子習慣於『被安排的人生』,那麼很難指望他將來有很好的自主能力與創造力。」 栽培孩子 用「聰明錢」 認為孩子的學習「適量就好」的傅媽媽,在電子通訊業擔任企畫經理一職,有個就讀交大一年級的兒子。她認為與其把錢漫無止盡地花在各種昂貴的補習課程,還不如多花點時間陪孩子走出戶外或欣賞音樂會;另一方面,把補習費留來作更寬裕的財務準備,讓孩子能有個更從容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邁入社會與建立人脈網絡的起點,對一生影響尤其重要。 全心栽培孩子與存錢作理財規劃,並不衝突。平日應養成良好的投資理財習慣,例如,在可承受的範圍內在每月所得裡撥出固定比例,作為子女教育準備金,無論提撥的金額多寡,透過長期持續的投資累積,乘以時間價值,都可達到「好好存錢」的目的。 總而言之,有準備的人生,需要雙管齊下。一方面,把孩子的視野拉到寬廣的教室外,多元啟發孩子創造力,從生活中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另一方面,為孩子持續有紀律地提撥固定收入作為未來預備金,給孩子一個不求人、不舉債的海闊天空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