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哈維媽咪*lucy*

我家沒有小霸王(12)完(上隨選)

2006年06月16日
忌妒心與競爭心

養兒育女總有許多困難,如果要票選最頭痛的問題,「手足不和」應該會高票當選。就算是最沉穩、最有自制力的成人,聽到子女吵成一團,恐怕也沒辦法完全釋懷。有時家人和敵人沒兩樣,敵我雙方私底下互相仇視還不過癮,非要動員軍隊、找出防守漏洞。接下來就是武力對決了,大家一起爭執、踢打、尖叫、抓捏、奚落,以各種手段癱瘓敵方。我還聽過有個孩子感冒生病,卻痛恨哥哥好端端的。有天他居然偷拿哥哥的豎笛,朝著吹嘴打噴嚏!誰是最大的輸家?當然是頭痛欲裂的父母囉。他們不但要忍受殺戮戰場的叫喊聲,還要收拾善後,包裹傷患。

當然了,手足鬩牆不是新鮮事。《舊約》中就曾記載當哥哥的該隱,居然謀殺親弟弟亞伯。從此以後,只要家裡孩子超過兩個,手足互鬥就成了家常便飯。鬩牆的原因是什麼?其實就是由來已久的忌妒心以及競爭心態。畢奇爾夫婦(Willard & Marguerite Beecher)合著的《勞碌命的父母》(Parents on the Run)一書中,有段精彩傳神的描述:

如果家裡要添寶寶了,爸媽應該向哥哥姊姊解釋:「你要有弟弟(或妹妹)囉,不可以討厭他喲!」以前大家都相信這招有效。爸媽還說:「你讓我們很快樂呀,以後家裡多一個寶貝,我們會更快樂。」似乎這樣一來,手足之間的較勁和敵對就會消失。結果,這招無效!為什麼?如果有位男士告訴太太他多麼愛她,所以打算取個小老婆「讓我們更快樂」,元配夫人當然不會對忌妒免疫囉;相反的,戰爭的號角才開始響起呢。手足之爭不也如出一轍嗎?

有一個基本的物理現象是:高溫的物體,會提高旁邊低溫物體的溫度。若從這個角度解釋手足互動,倒是可以獲得寶貴的經驗。讀者懂我的意思嗎?柔順的孩子受到叛逆手足影響,也會變得難以控制。如果叛逆的孩子又是哥哥或姊姊,影響力會更大。原本天真隨和的孩子,居然開始流露攻擊的態度和行為,跟兄姊一模一樣,這並不罕見。事實上,如果家裡出一個難搞的孩子,全家都會受影響。

此外,如果家裡叛逆柔順的孩子都有,他們會彼此看不順眼,這是另一個讓媽咪爹地頭痛沮喪的問題。在叛逆的孩子看來,乖巧的手足做什麼都對,也少被大人處罰,看起來就討厭。柔順的孩子則認為,倔強的手足天天讓父母生氣、把父母玩弄於股掌,實在讓人倒胃。另外,如果雙方發生衝突,父母往往要柔順的一方「逆來順受」,省得大家多費唇舌力氣。「「會叫的才有糖吃」這句老掉牙的諺語真不錯。叛逆的孩子意志堅決、絕不放棄,而疲憊的父母只想和平共處,因此他們通常可以予取予求。

拙著《管教子女不抓狂》也特別提到這種手足互動,因為這會影響柔順孩子的健康以及福祉。書中提到:「柔順的孩子鬥不過叛逆的手足,只好內化心中的憤怒,然後找其他管道發洩。」

這種看不見也聽不到的傷害,對柔順的孩子造成嚴重影響。這類孩子在家裡受到忽略、貶低、虧待都是家常便飯,我真是擔心。你有沒有看過兩個孩子的家庭,一個全身火藥味,另一個笑臉迎人?在這種環境下,笑笑的那個永遠應該是乖寶寶,父母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家裡有「歹康」的事,他肯定有份,因為父母不願花力氣和那隻老虎講道理。

相反的,家裡有什麼好事,叛逆的孩子一定搶到手。如果不如他願,哭天搶地都會。如果一定要有人犧牲奉獻,不用想也知道誰要吃虧倒楣。其實父母心裡有數,只是公平正義早就屈服於現實考量了。父母管教叛逆的孩子已經夠疲憊、夠氣餒的了,最後只好「柿子挑軟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