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哈維媽咪*lucy*

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收拾習慣篇

2006年12月11日

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收拾習慣篇_img_1這真的很重要.尤其可以訓練自發性.看來媽咪得再努力.
*大人的收拾習慣
教導小孩之前,大人先檢討自己是否做到?因為小孩的習慣是在家裡耳濡目染中學到的,他就像個影印機,會把家人的言行一項項的複印出來。
1、檢視我們家裡的環境
家裡平時是經常處於亂七八糟,每樣物品都不在他們應該在的位置的狀態下,或是整整齊齊的?有人認為家裡亂亂的、隨意一些才有家的樣子,有人認為窗明几淨的才舒適,請各位抬頭看一看,你看到什麼?你滿意你現在所看到的情形嗎?
2、父母親的自我行為檢視
自己的生活習慣中有無收拾的習慣?如看完報紙、雜誌順手就往旁一扔,丟的一桌一地,或是能在看完後就疊好、放好?衣物、鞋襪是否也是走到哪、脫到哪、丟到哪?甚至有時放眼房間內無一塊淨土、無下腳之地?很多人會說,我也想保持整潔啊!可是啊…就提出各種理由,如工作了一天太累啦(身體疲倦)、小孩一下子又會弄亂啦、誰誰的東西喜歡亂丟、亂放(怪別人)等,或等我有空再整理。「有空」往往就只是個名詞,而不是動詞,因此也不知會拖到何時。所以從自我檢視的過程中了解自己能否「知行合一」?要求他人之前,先從自己做起,否則「上樑不正,下樑歪」,孩子也不易會學到好的習慣。

*如何培養幼兒收拾的習慣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配合的環境:(有否給孩子物歸原處的空間)家中的書櫃空出較低的一格或一層給孩子,再指給他看:「這格是放爸爸的書,這格是放媽媽的書,這格呢!就放你的書,以後你看完書就要放回這個格子。」讓他覺得受重視,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使用空間。
利用家中現成較大的紙盒、塑膠盒收納玩具、積木、圖書等,就像每個人都有家一樣,讓他知道每樣東西也都有歸屬的地方。為了使孩子容易記得什麼東西放在哪裡,可在盒子上做些標記,增加一些趣味性(如貼上照片、剪貼圖片或畫出玩具的形狀)。

◎1-2歲:可由父母親花點巧思幫他做。
◎3-4歲:因自己會畫畫、會使用剪刀了,可以自己剪貼圖片或畫圖。
◎5歲:因知道、認識的東西更多、更廣,可按顏色、形狀、大小分門別類裝盒,亦可以國字配合圖片貼上。
不同的年齡有不同層次的做法,不但幫助孩子養成收拾的習慣,同時知道積木是放在這個盒子裡或車子是放在那個盒子內,學習分類的概念,亦可培養他辨認形狀、認字、讀寫、小肌肉技巧(畫、寫、剪、貼)的運用等能力,一舉數得。

2、做子女正確的示範
幼兒是看著學、聽著學、做著學。大人要時時表現「舉手之勞」和「物歸原處」的小動作。

◎1-2歲:知道做什麼!怎麼做!先做給他看,請他跟著一起做,小孩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如掃地,再逐漸鼓勵他自己做。示範時邊做邊說明,如「小車車累了要回家了,來!我們一起帶他回家!」(一路嘟-嘟-嘟的回到盒子內。)
◎3歲以上:語言及理解能力較好,可再說明為什麼要這麼做,不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知道因果關係),例如:如果玩具亂丟,沒有收拾好,下次則不易找到,或誰不小心踩到會摔跤,或因為到處都是玩具,就沒有地方做其他的活動。

3、多讚美鼓勵、少批評:「你的小手好能幹,不但會蓋房子,還會把積木排好耶!」激發他學習的動機,養成喜歡幫忙、願意收拾的習慣。在此過程中也要容忍他做的不好或動作慢,給他機會多學習、練習,熟能生巧,成為自動自發的習慣。

*當他不願意做時,怎麼辦?
1、鼓勵他,給他戴戴高帽子,「我知道你的小手好能幹,一定會把玩具收拾的很乾淨。」
2、和他一起做:我們一起來收(或哥哥弟弟),你放一個、我放一個;或來比賽,看誰收的比較快。
3、暫停他下一個活動(要收拾好了,我們才能看卡通,或出去騎腳踏車,或……)。
4、如果他仍未去收,先不要動怒、發脾氣。問問、聽聽他的理由,可能是玩興正濃,或想明天再玩,問問看他可以怎麼做就可以繼續玩,又不會使別人不方便,房間雜亂?商量一下,找一個大家都滿意的解決方式。
5、對從小未曾培養照顧自己或收拾習慣的孩子(或青少年)來說,要再改進並不是不可能,只是在方法上和教導幼兒是不一樣的。首先找個你們都合適的時間,心平氣和的方式表達你對他放學回來隨地亂丟書包、衣物的感覺(破壞家中原有的整潔、媽媽要跟在後面收很辛苦),然後再討論如何一起來改進他的生活習慣:

*他可以怎麼做?
1)如書包放到書桌上或椅子上、脫下或需換洗的衣物丟到一個籃子內。
2)這樣做可能會有什麼困難?如回來已經好累了,只想躺在沙發上休息不想動;或不知道怎麼收(方法)、收到哪裡去,因為以前都有媽媽代勞,他不用操心。
3)解決這些困難的方法是什麼?如他可以休息一會兒再去做、在他的房間內放一個衣架或洗衣籃,方便他放置脫下的衣物。
4)為了幫助他確實做到,家人可以互相提醒。有改進就多鼓勵他,並告知他如此做,你的感覺是什麼,以及對家中的整潔有什麼貢獻;未有進步時則再討論並找出可行之道,或暫時停止他的一些活動或權利。

*養成收拾習慣後的優點:
1、培養幼兒生活自理的能力:除了玩具,讓他做些簡單的工作(整理自己的東西、衣物、鞋子等),使他有照顧自己的能力,也是培養他獨立的開始。
2、分擔家事,有責任感:家是大家的,家中每一份子都應盡力,家事要大家一起來做,如飯前擺放碗筷、飯後收拾碗筷、殘渣,擦擦桌椅、掃地、擦地、收疊家人的衣物,再放到各個人的抽屜內等。

*最後的提醒:
以愛、關懷、尊重的態度來培養幼兒收拾的習慣,不但孩子從小就奠定了良好習慣的基礎,更能增進親子關係。

∼國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