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哈維媽咪*lucy*

寰宇家庭-每日一招

2007年02月01日
2007/02/01
孩子對「美」的標準和成人是不盡相同的,不要用成人的「審美觀」去要求孩子的選擇,父母應尊重其獨特的感受和想法。

2007/02/02
預防腸病毒的發生,大人自外返家接觸孩子之前,應先更衣、洗手、洗臉。

2007/02/03
孩子的「妒忌」情緒會以各種偽裝面貌出現。他可能會出現退化的行為,例如:模仿弟弟或妹妹的動作、說話的語氣或愛哭等,希望藉此獲得父母的注意;孩子也可能直接出現攻擊的語言或行為來發洩心裏的不愉快。

2007/02/04
欲訓練孩子自己大小便,可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先陪他用洋娃娃練習,介紹上廁所的程序,進而耐心地幫助孩子可以自己來。

2007/02/05
處罰想要有效,就必須讓孩子認為這是不愉快的事情才行。

2007/02/06
父母親應避免將「看醫生」做為對孩子的威脅或懲罰,以免造成負面影響而難以建立生病看醫生的正確觀念。

2007/02/07
延遲處罰會導致孩子忘記他所做的事與處罰的關聯。

2007/02/08
若孩子生病時乖乖將藥吃完,父母可給予口頭稱讚或給一張貼紙,都是不錯的鼓勵方法。

2007/02/09
父母總是在不知不覺間將自己的價值觀,主觀地加諸在孩子身上。您是否曾自問您所處心積慮的保護或給予,真的是孩子所需要的嗎?

2007/02/10
醫師建議,溫開水可舒緩咳嗽反應,而且充足的水分可稀化阻塞呼吸氣道的痰,有很好的化痰效果。

2007/02/11
父母應避免使用恐嚇性的情緒語言,例如:「再不乖,就把你賣掉!」或「再哭,就把你嘴巴縫起來!」等。對幼小的孩子也許有些嚇阻的功效,但是對於認知能力逐年成長的孩子,他會認為你只是說說而已。而這正暗示著孩子「可以不必去遵守」的錯誤訊息。

2007/02/12
要讓孩子甘願又開心的洗澡,家長不妨挑一些造型可愛、特別的肥皂,來增加洗澡時的樂趣。

2007/02/13
訓練孩子做家事時,不要給他太多或太難的工作。如果他覺得超出負荷,他會什麼都不做。

2007/02/14
為顧及孩子洗澡時的安全性,家長可購買市面上專門鋪在小浴盆裡的海綿墊,除了增加舒適感,也可防止寶寶滑倒。

2007/02/15
孩子的思考通常是以他感興趣的事物為媒介,而且會在父母看不到之處繼續成長。父母若對孩子過度保護或干涉,將妨礙孩子的思考能力。

2007/02/16
將各種的書籍包括童話故事書、字典、外語書等,放置在家裡隨手可得的地方。只要給孩子良好的環境,父母不需強迫他們就會主動地去讀書。

2007/02/17
為孩子製造一個容易親近字與畫的環境,您可隨時將鉛筆或紙張放在孩子的身邊,就可引發他對畫圖的興趣。

2007/02/18
「會喜歡才會進步!」讓孩子去做喜歡做的事,他必加倍集中精神,方可得到發展。

2007/02/19
孩子是透過遊戲時才能真正自動自發地用頭腦思考。遊戲學習乃是促進孩子頭腦發展的最好方法。

2007/02/20
三、四歲孩子適逢成長階段第一反抗期。當孩子鬧脾氣時,父母可別也跟著發脾氣;可試試用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的方式做處理。

2007/02/21
對年齡較小的孩子訂定規範要具體且清楚。與其說「你要做一個好孩子」,不如說「玩完玩具要收好」。

2007/02/22
訓練孩子養成刷牙的好習慣,父母可從有關生活習慣的圖畫書中,與孩子一起分享刷牙的必要性。

2007/02/23
為了讓孩子能夠很平和地去睡覺,父母應將睡眠時間與習慣確立為一種常規,如說故事、聽音樂和爸爸媽媽道晚安等。

2007/02/24
幫孩子挑選服裝時,在圖案上也可花些心思,與平常玩樂的遊戲配合,如動物、植物、色彩或特殊圖形等,都可讓寶寶在遊戲中學習。

2007/02/25
「重複」是幼兒學習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幼兒對於自己的新發現總是樂此不疲地反覆嘗試。

2007/02/26
不要隨便嚇孩子,孩子許多的恐懼及害怕是學來的。大人們常常無意識的將自己的情緒感染到孩子,一但孩子對某事物產生莫名的恐懼,要克服就不容易了。

2007/02/27
動不動就處罰孩子的父母,無形中也教導他以負面的暴力的方式對待朋友及處理事情。

2007/02/28
在家中,孩子所期待的方式都能如願以償,率性而為,一但進入團體生活中面對許多無趣的事或要求無法滿足時,就容易出現亂扔或破壞玩具等暴力行為,以發洩情緒。

【每日一招由「寰宇家庭家長諮詢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