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哈維媽咪*lucy*

家庭與事業可以兩全嗎?

2007年04月08日
成功的女人背後,可能有一個偉大的男性嗎?先生的面子問題,可能是妳第一道創業習題。對許多努力打拼一條出路的創業女性來說,最大的困擾和難關是什麼?財務?人脈?家庭無法與事業兼顧?

卸下堅強的面具,許多女性眼帶淚光,坦然吐露:她們最大的壓力來源來自另一半。「如果先生做得很好,我們會以夫為貴,為什麼男人不能以同樣的心理,來面對太太的能力與成就?」「女人創業不是要逞強,而是先生事業有問題,不得不出來承擔,否則孩子怎麼辦?我們是有了負擔之後,脫殼而出要讓自己堅強。」「我最恨別人說我就是太能幹,才把老公逼走。我也希望在家裡做小女人啊!」

俗話說:「成功男人背後一定有一個偉大的女性」,觀察台灣經濟奇蹟,這話一點不假。40年來,台灣多少中小企業的成功,是老闆娘付出青春和老闆一起胼手胝足打拼而來?工廠缺女工,老闆娘親自上陣;吃飯時間到了,老闆娘張羅飯菜;公司缺頭寸,老闆娘標會、出面向親朋好友借貸。

時間走到21世紀的今天,商場上,女性不再只能躲在背後運籌帷幄,她們一樣可以在台前虎虎生風,表現出色。問題是,台灣創業女性的成功背後,有足夠的偉大的男性支持嗎?

一位在出版界頗有知名度的女性總編輯,多年來必須忍耐來自公務員先生的冷嘲熱諷。她工作忙碌,家裡無法開伙,先生會說:「我們家的廚房實在太寂寞。」她希望請人打掃,維持生活品質,先生說:「可以啊!反正妳賺的錢多,妳作主就好。」好幾次和先生共同應酬,席間若有朋友只顧和她討論媒體動態,忽略了先生,她回家就要看好幾天先生的不豫臉色。她知道先生的心結何在,「可是怎麼解決呢?難道我辭職,把雜誌交給別人經營,回家專門伺候他嗎?他的薪水能負擔孩子在國外唸書的學費嗎?」

年輕一點時,這位總編輯自恃體力還好,不時做做飯、在家宴請老公同事,安撫老公的自尊心,如今年過45,她懶了、累了,精神拿來應付工作壓力都不夠,「實在沒空再管老公的感受,隨他去吧!」

林小姐接手先生經營不善的餐廳後,生意蒸蒸日上,但夫妻關係卻日益冷淡。她總覺得先生有點悶悶不樂,不愛講話。「每次和他溝通,我哭得淚流滿面,他無動於衷。現在,我訓練自己不去在乎他,不以他為中心,過自己的生活。」林小姐最不能平衡的是,她每天7點起床上菜市場採購,一直忙到晚上10點才能打烊回家休息,這麼努力不都是為了共同的家、夫妻兩人共同的未來嗎?

*除了心理壓力,許多創業女性在財務上也不斷要替先生善後。

一個和先生同時創業的張小姐,她做服裝生意十分順利,先生陸陸續續做玩具、餐飲生意都不算成功,她左手賺的錢,右手就拿去貼補先生的虧損了。張小姐感慨:「如果今天他是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個月只是安安穩穩地賺幾萬塊薪水,我們現在的存款恐怕不只好幾千萬。」

張小姐最為難的是,先生並不是吃喝嫖賭把錢用掉的,而是耳根子軟,輕易答應借錢給朋友,每次有借無回,要不然就是不清不楚,該收的帳收不回來,到處有人欠他錢,但就是收不回來。「我能罵他嗎?他實在是個好人,也不是故意要把錢搞光。」

張小姐一直在思考:如何和先生在財務上做更明確的劃分?她不是小氣、不顧夫妻情份,而是漸漸覺得,一個成熟的人一定要在經濟上獨立,或許她過去對先生太順從了,反而造成老公的依賴心。

*有些和先生一起工作的女性,面臨很實際的問題:誰該主掌事業的方向盤?

及康貿易公司負責人鄭秋雲坦承,她和前夫確實在家庭、工作上爭奪主導權。鄭秋雲很年輕就和妹妹共同創業,後來認識同在貿易界工作的前夫,婚後,先生因故離開原來的公司,順理成章地到她的公司幫忙,同時也想找機會創業。然而,共事的開始,也是戰爭的開始。鄭秋雲表示,前夫希望公司裡的小姐尊重他,大小事情最好都要問過他決定,「我也願意放下來給他做決策,問題是他十件有九件不敢決定,最後還是轉給我,我委婉告訴他,他再告訴小姐,這樣一折騰,回客戶一封信都要拖上一個禮拜。」她說。

鄭秋雲感慨,前夫語文能力不錯,足以到國外跑客戶,兩人若能同心協力,事業一定做得起來,偏偏前夫放不下身段,始終有「這是妳的公司,我和妳一起做就是附屬於妳」的心結。

*而許多創業女性共同的看法是:男人實在太愛權力、太愛面子了。

或許,台灣社會正在轉型,不論男性、女性,身上的性別包袱都還太重。30歲以上的男性,在他們的成長階段,眼睛看到的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分工模式,「男人應該負起養家責任」的觀念已在男性腦海裡形成固定圖像。當他們成家立業,發現家計負擔如此沈重,發現妻子居然如此能幹,不但能頂半邊天,有時本領比自己更強,這對他們形成的心理衝擊實在太大了。

有些男性或許覺得自卑,甚至內疚自己無法提供家庭穩固的經濟環境,他們選擇以挑剔、冷漠來面對太太的成功。有些男性則是下意識裡放縱自己在經濟上毫無節制,抱著「反正妳會賺錢,家裡有一個人會賺錢就夠了」的心態,多多少少是以不負責任來宣洩自己的壓力。

當然,也有不少創業女性的另一半擁有成功的事業、自信而健康的人格,正因為他們的體諒與支持,女性更能無後顧之憂地往前衝刺。(文�向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