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小宛兒

書店的故事

2005年01月25日
書店的故事

不記得在那一篇文章,看過這樣的故事:有一個窮小子嗜書如命,無錢買書,用偷的也不敢。這小子喜逛北平琉璃廠舊書肆,有天他看到一部元刊胡注本「資治通鑑」,愛不釋手,每天下午固定前來翻閱,連續多日,引起了書肆老闆的注意。

沒錢買書?讀通了就送給你!

老闆發現窮小子白看書買不起,但也不以為忤,直到過一段時間,老闆對窮小子說,你只要將這本書讀得爛熟,能對答如流,這套書就送你。窮小子喜出望外,更是勤加研讀,最後他還真的免費獲得了這套「資治通鑑」。

我也喜逛書店,算算有廿多年歷史,這廿多年來,台北市大小書店大都留有足跡。年輕時也是窮得沒錢買書,看到喜歡的書,就分作好幾部分,每天讀一部分,直到讀完為止。這之間,不知遭了多少書店夥計的白眼,甚至還被請出去,從來沒有像上述窮小子的好命,不要說是送套書,除了免費的「本版圖書目錄」,連一本都休想。買書是樂趣,讀書是享受,逛書店更是閒趣。在逛了廿多年書店的「生涯」,我倒見了兩件頗令人感動的故事。
-----〔1〕----------------
記得在讀研究所的時候,有一次在離台大校本部不遠的書店,看到一對情侶買書,左挑右選,彼此嘀嘀咕咕,不好偷聽他們在說甚麼,當他們抱著一堆書往結帳的櫃台一放,我很好奇地假裝也拿一本所要買的書到櫃台瞧個究竟。

我看他們所挑的書,有「葉慈詩選」、夏目漱石的「我是貓」,甚至還有書法碑帖等等十來本。店裡夥計算盤一打,索價一千多元(快二十年前的幣值)。這對情侶表情非常尷尬,兩人翻遍所有的口袋、皮包,大小鈔全掏出往櫃台上一擺,恰好也只不過比書價多出了十幾塊錢。

女的說:「怎麼辦?待會兒晚飯錢可能不夠,要不要少買兩本?」

男的說:「不要緊,我們可以買兩包泡麵充飢,妳看這幾本書多有趣,我們可以邊吃邊看。」當時我心裡暗想,好一個現代的李清照和趙明誠,也在「質衣取半千錢,市碑文、果實歸;相對展玩咀嚼」。

原本我有股衝動,好想告訴他們,我可幫忙他們一解飢餓,那想到我也是囊空如洗,實在無法啟口。
-----〔2〕----------------
去年的暑假,我常在夜晚到書店閒逛,有一次大概深夜快十一點,我挑了一本馬奎斯的「沒有人寫信給上校」閱讀,聽到一個中年男子在跟他的兩個女兒說話,由於聲音不小,我索性放下書,聽個明白。

只見那頭已微禿,肚也微凸的中年男子,手裡拿著彩繪本「紅樓夢」,跟兩個女兒大談紅學,我依稀聽到他們評述黛玉、寶釵、探春、襲人、尤三姐的個性和遭遇,兩個女兒有的說喜歡尤三姐的節烈,有的喜歡探春的明理、懂事,對趙姨娘這個壞竹也能出好筍更是嘖嘖稱奇。

之後,我又看到這位爸爸拿了一本梵谷的畫集,將話題轉到繪畫方面,一時莫內、雷諾瓦、後印象主義等名稱不絕於耳。大概過了半個鐘頭,那位爸爸對著女兒說,「挑妳們想要的書,結完帳後,我們去吃消夜再討論。」

看到此景,我心裡不禁讚嘆,好一幅「鳴機夜課圖記」,只是女的換成男的,男的換成女的,還少了一架織布機而已。
----------------------------------
後一則書店裡的故事,我曾在課堂上說給學生聽,表示假如我有這樣的女兒不知該有多好!大多數學生卻告訴我,假如他們有這樣的老爸才不知該有多好。

沒有錯,會帶子女逛書店的父母已不多了,會跟子女論書品畫的父母更是稀有。上述家庭的子女也許未必會成為作家、文學家或藝評家,最起碼,他們不會學壞,文學、藝術的欣賞能力和修養,多少也培養出來了。

如今在書店也可看到成雙結對的情侶逛書店,或許也有以書做為情感橋梁者,但在物質富裕的今日,相信較少人會為了買自己喜愛的書而節衣縮食。其實為買書而節衣縮食也大可不必,我還是贊同已過世的散文大家吳魯芹所說,僅有的錢,在麵包和書做選擇,寧可先選擇麵包。

畢竟,先吃飽才會有精神看書。不過,就怕飽食終日束書不觀,那就真的面目可憎、言語無味了。

飽食終日束書不觀,那就真的面目可憎、言語無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