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小宛兒

丈夫跟我沒話說?

2004年11月10日
丈夫跟我沒話說?

 一般婚姻中最容易碰到的問題──夫妻間的溝通問題。對於知識份子而言,婚姻不只是夫妻兩個人循規蹈矩,各盡本份就夠,還需有彼此之間種種的互動、關懷與愛的分享。這些互動、關懷、與分享必須藉著兩個人順暢的溝通才能完成。

經過仔細的協談與分析,我們發現,A 先生固然是一個好好先生,沒有不良嗜好,但在溝通的能力上卻是一個相當笨拙,非常自我中心的人。他懼怕著太太常常有和他不同的意見,他以為說不過太太更是奇恥大辱,他更認為男女基本上已是不同,根本沒有藉著溝通來取得相互了解的必要。

A 太太雖然很努力的想要突破與先生間的溝通瓶頸,但在技巧上卻犯了一些錯誤。對先生的興趣缺乏了解不說,操之過急以致先生不能逐步的就範,也是她失敗的因素。溝通問題是長期疏忽所造成,內中包含著觀念上的衝突,與表達的技巧。 A 太太求好心切,而不注意溝通的時機與技巧,結果只造成彼此之間壓力的增加,而以逃避或爭吵來解決,致使問題愈來愈嚴重。

B 先生的例子很容易在一般家庭中出現。男人在結婚兩三年後,逐漸的不以回家為樂事。而是以各式各樣的方法來逃避家庭的枷鎖。有的以事業忙為藉口,把自己埋在做不完的工作中;有的以應酬多為幌子,以吃喝玩樂來取代冰冷的家庭生活,有的則以感情走私來填補內心的空虛。

建議:解決夫妻溝通問題沒有固定的方法,要看問題的性質、兩人的個性、人格特質、職業特徵,和嗜好等而定。但仍然可以歸納出一些原則作為參考。

1.夫妻應該認識:
促進夫妻間的溝通,並不是夫妻關係以外的痛苦的作業,而是維護夫妻關係的必要過程。除非你不想要有幸福的婚姻,若要的話,就必須在兩人的溝通上付出相當的心血與時間。在不斷學習溝通的過程中,夫妻自然就更能享受彼此的愛,而且遠比在溝通發生問題以後再設法補救容易得多。溝通的學習是對配偶的一種付出,也是一種享受。

2.夫妻溝通最基本的要求是兩個人必須有固定的溝通場合與時間。
為了避免將來夫妻間有溝通問題,當夫妻兩人關係還不錯時,最好兩人能一起反省有沒有固定的溝通時間和場合,若還沒有,就要一起來約定。不妨算一算一個禮拜來,夫妻兩人到底共同促膝長談過多少次,每一次的時間到底有多長。一般的夫妻都會驚異的發現,他們雖然每天都住在一起,也每天多少講了一些話,其實兩人共同談心、分享的時間幾乎沒有。

所以夫妻一定要約定好一些場合或時刻,而且不要輕易的變更。像每天晚餐的時間,飯後兩人一起清洗碗筷的時間,要睡覺前的半個鐘頭,每個禮拜一兩次的散步或到外面吃小館子都是好時機,而且不會影響平常的工作。這種約定不是兩個人有空或是心情好時才做,而是夫妻兩人的「重要約會」,兩人均應全力以赴。

3.愛是須要不斷表達的,不要愛在心裏口難開。
國人常常有一些觀念似是而非。例如結婚多年的夫妻不應該再像新婚時如膠似漆;夫妻兩人在日常生活中要莊重,不要太過份的你儂我儂;或者只要內心有愛就可,不一定要表達出來。這些觀念對溝通有很大的損害。事實上,愛不僅要「做」出來,還要說出來,不斷的讓對方知道自己愛他(她),也需要對方不止息的愛。

從溝通的理論而言,夫妻之間必須日日專注於對方,每天最好是能發現對方的新的長處,而且樂意在對方面前把他的長處說出來。例如感謝她今天的某一道菜做得特別好;謝謝她在接待同事來拜訪時的辛苦;感激她能用微薄的薪水買很多家中很實用的東西……。

注意:所講出來的愛或感激的話,千萬不要變成陳腔濫調。最好每天都有新發現,只要專注於對方,這些發現並不很難,而且你愈感激,愈表達,對方的優點也會愈來愈多。這些事就像砌磚蓋房子一樣,沒有這些溝通與鼓勵,愛的房屋蓋不起來。

4.若配偶已經有明顯的癥狀不大願意跟你溝通,或是每次溝通均有不耐煩、或爭吵的現象時,則須注意下列一些原則:

 先停止自己的溝通行為,千萬不要一不做,二不休,不談清楚不甘休,結果只讓關係破裂,使溝通復原的機會反而愈來愈少。當對方沒有誠意跟自己溝通時,自己最好退下來冷靜的想:是不是某些特別的問題讓對方心煩?若是的話,避免再談這些主題,縱使那些問題對你而言是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是不是在某些第三者面前,配偶最容易被激怒?若是的話,避開那些第三者。是不是在某些特定的時間,配偶最沒有耐性?(一般家庭主婦最喜歡在先生下班剛回到家時,跟先生盡情的傾訴、埋怨,因為太太已經在家蹩了一天,其實那是最不好的時候。)若是的話,不要在那個時刻溝通……(既已忍了一天了,不妨再多忍幾個鐘頭。)

不要談自己喜歡的題目,先摸清楚配偶喜歡談的是那些?好的溝通的先決條件是你自己必須是一個很好的聽眾。不僅注視著他的神情,傾聽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適時的發問(不是質問),讓他更有興趣的講下去,跟他一起高興或傷心,這樣的聽眾最受歡迎。

注意,並不是聽了對方的話以後就是輪到他聽你的話,在溝通已經有了問題時,你不能太在意於對方是不是知道你在想什麼?或是你要的是什麼?而是先打下好的基礎──讓對方知道你是他溝通的最好對象。沒有這個基礎,你的一切訊息將被誤解,或被忽略。所以對已經有溝通問題的夫婦而言,這是一段痛苦難挨的階段,但是必須設法去完成這個功課。經常須時兩三個月以上的時間。

當對方已對你沒有戒心時,你可以開始進行第一階段的溝通功課──談兩人間的「第三主題」。所謂第三主題就是不談當事者雙方,而是談兩人以外的第三主題。例如談談孩子的功課,鄰居街坊間的大小瑣事,或是一起看電視,分享彼此的意見。這個階段的主要目標是讓雙方學習用彼此可以共存的方式來溝通。

第二階段的溝通是讓對方了解、接納你的感受,並且願意配合你,跟你合作,幫助你達到你的願望。要達到這些目標有幾個條件:

第一:你講出你的感受時,不能激怒他。
這是相當難的,比較可能的方法是:試著敘述事情的過程,而不要牽涉到人身的攻擊。(例如,你可以說「上禮拜三,你帶了四個客人回家吃飯時,因為我事先不知道,所以不能好好招待你的客人,很不好意思。」但你千萬不要說:「以前你常常不知不覺的亂帶客人回家,我很受不了,以後不准再這樣亂來了……」。

第二:你不能逼著對方悔改、認錯來遷就你,而只能請求對方來幫助你,不管事情多麼明顯的是你對他錯。
 夫妻之間不必爭理,也不一定要斷定出誰是誰非,唯一可行的方法是講情,而惜的終極就是愛。當你請求對方幫助你時,對方的動機與意願都會增強。

第三:讓他知道你的要求不多,而且具體可行。
很多事情一開始要求太多反而斷了後路。要求不清楚,也很可能讓對方不知所措。事實上,有很多人不是不願愛你,而是他根本不知道該怎麼來關心你。夫妻相處應該是長久之計,凡事忍耐、等待,而不要求立即的兌現。

第四:讓配偶知道,你是多麼的感激他的幫助與關愛。如果可能,也讓他知道,你也有所改變來適應他的需求。
不要讓他覺得是你勝利了,所以他必須遷就你。而是讓他體驗到,在改進溝通的過程中,真正受益者是你的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