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my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跟自己說晚安

2008年06月20日
公開

最近買了一些繪本,其中有一本書名是跟自己說晚安 前些天睡前和李小奕講了這繪本後 昨晚要睡覺時,他對我說媽咪晚安 接著說:妳可以對你的腳說晚安啊... 於是我抱著我的腳學著那故事的主角說:喔..我的腳你好辛苦晚安 接著李小奕又說:妳也可以跟妳的頭說晚安,也可以跟妳的眼睛說晚安.. 還有跟屁屁說晚安...還有妳的鳥鳥說晚安.. (媽咪os:喂...媽咪沒鳥鳥好不好) 最後他說了一個令我暴笑的話.. 他說:妳還可以跟妳的毛毛說晚安...(哈...哈...) ..... 由於已快11點了,我開始催促他趕快睡覺,如果不想睡覺到外面去.. 沒想到他竟回答我:媽咪...妳爲什麼每天都要說這句話.. 妳不要再說了啦..我要睡覺了... 真是令我哭笑不得... p.s我發現自己真的每天會重覆這句話..這小子觀察力真是敏銳 繪本內容簡介:   本書原文為英文。你的小寶貝是不是經常上床很久了,卻久久無法入睡呢?那麼,就讓你的小寶貝來對他自己施個晚安魔法吧──   「晚安!腳腳。謝謝你們今天帶著我到處跑來跑去。還有我的膝蓋,謝謝你們把我的大腿和小腿連在一起。腿兒們,好好休息吧!明天我們還有很多活兒要做呢!肚子呀!我可不希望聽到你整夜咕嚕咕嚕地叫!你可以待在那兒好好休息──但是,不要休息過了頭囉!……祝福你,鼻子!你聞到「睡覺」的味道了嗎?噓∼嘴巴。不要再問東問西。就道聲晚安吧!……」做了這麼一趟晚安之旅,小猩猩從頭到腳一一跟自己道過晚安,然後暖暖的、甜甜的、安穩的入睡了!   有個爸爸說,自己親愛的小寶貝有長達九個月的時間總是無法好好上床睡覺,真是讓人大傷腦筋!但是自從有了《和自己說晚安》這本可愛的繪本書後,小寶貝再也沒有這樣的問題了,每天都要上演一次的睡覺大戰也徹底結束了。   如果你的晚安曲對你的小寶貝一點效果也沒有,那麼,就用這個晚安遊戲──讓你的小寶貝一一跟自己的身體部位說晚安……

你說對話了嗎

2008年06月06日
公開

家應是每個人的避風港,卻因父母許多無心的用語,往往成為傷害孩子最大的地方,本文為你剖析父母常不當使用的6大關鍵字,對孩子可能產生哪些影響,並告訴你正確用法,以免傷及孩子的幼小心靈!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也最常接觸的長輩,因此,孩子往往會將父母的話無限放大,其影響力更往往大過於常人想像。對此,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兼任講師邱鏛玉表示,父母的教養話術的確值得重視,她提醒家長,和孩子說話要避免貶低、不信賴或嘮叨數落的方式,而以具體的表達、稱讚和鼓勵為主,並學習欣賞他的長處。邱鏛玉引用「不要只叫莫札特整天算數學」,指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應該放大優點,而不是只攻擊弱處,不僅親子間的教養是如此,朋友、夫妻的相處方式也應如此。 命令是家長最常出現的語言方式,光寶文教基金會專任講師黃兀表示,若是總以權威的口吻命令孩子,雖然容易收到短暫的效果,不過,其副作用將在青春期漸漸浮現,孩子會明顯的反抗父母,或是以說謊來掩飾自己的行為,以避免責罰。由此可知,父母的說話方式會帶來絕大的影響,不妨跟著我們一起檢視常脫口而出的6大關鍵字,看看自己是否也說錯話了? 關鍵字1 不準.不可以 每天從幼兒園回家之後,小宇的第1個動作就是打開電視收看他最愛的卡通,而媽咪每天回家的第1句話則是「不准看電視」,然後硬生生的將電視關掉…… 解析:說明原因才正確 這種情境常在家中上演,許多大人主觀認定不好的事,都會直接跟孩子說「不可以」,有時並未告訴孩子背後的原因。邱鏛玉提醒父母,在說「不可以」前,應先清楚說明不適宜看電視節目的原因和規範,或以聊天的方式引導孩子相互討論、共同解決。也可跟孩子練習對話,像是「這個卡通要演30分鐘,可是我們等一下就要吃飯了,該怎麼辦?」 另外,黃兀也表示,不妨用正向的提醒代替負向的禁止,像是以「我們要先吃飯」來代替「不准看電視」,若總是一味的禁止,反而是提醒孩子要記得看電視,而人往往會對被禁止的事更有興趣。 解析:避免僵化 讓孩子了解背後的原因,還有另一個重點是「避免僵化」。邱鏛玉表示,曾經有過1位媽媽擔心日益惡化的治安,所以要孩子每天放學後都在家公寓大門口等她,且不能到其他人家中,當然也不能吃別人給的東西,以安全為出發點的媽咪一直要孩子這麼做,孩子也乖乖聽話,但是有天媽媽在回家途中出車禍,直接被送到醫院,孩子就這樣一直站在門口等,鄰居表示關心時,他也都不敢搭理;直到媽媽醒來後,才想到「我的孩子還在樓下等我」。邱鏛玉表示,孩子不明白在樓下等媽媽的原因,媽媽也未曾與孩子談及其他應變措施,孩子只是傻傻的聽話以避免被罵,久了就成為僵化。由此可知,一定要讓孩子了解「不可以」的真正原因。 關鍵字2 等一下 禮拜二的晚上,媽媽回到家中做完家事,往往還得在家加班。而小花總是會發現一些新鮮事想要和媽咪分享,而在一旁說個不停,媽咪卻總是跟他說「媽咪在忙,等一下,好不好?」 解析:忙碌時可先採反應式傾聽 父母和孩子說「等一下」後,就沒有下文了,父母也不會留心自己說過這句話,會留給孩子滿心期待,不管是「等一下再說」、「等一下再買」或「等一下再跟你玩」,黃兀表示,沒有下文,前後不一致的說話方式,若經常使用,會讓孩子失去信任感。邱鏛玉建議父母,忙碌時不妨先用「反應式傾聽」,即先重複孩子的語意,然後表明自己在忙,像是「聽起來,你很喜歡這個玩具耶!可是媽咪在忙,等一下再聽你說唷!」這樣的方式能讓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覺,他自然也會尊重媽咪有事情要處理,這是先安撫孩子的1種方式,但邱鏛玉提醒父母,忙完後一定要記得剛剛允諾孩子的事。 關鍵字3 嘖、吼 還在學習自己吃飯的小華,每次吃飯總是將時間拖得很長。這天,2歲的小華又用手就拿西瓜往嘴巴裡塞,滴得衣服、桌面和地面都是西瓜汁,媽媽過來大聲的吼「嘖!髒死了,吃的像豬一樣!」 解析:重視正向語言的力量 父母有權表達自己的情緒,但要特別留意自己的用字遣詞。黃兀認為,父母可稍微修正用法,像上述的情境,父母只是無心發出失去耐性的語氣詞,臉上也伴隨不滿的表情,孩子隨即知道自己做錯事而惹父母生氣了,若父母沒有進一步解釋生氣的原因,會讓孩子貶低自己。此例即可提醒孩子:「我們要用叉子吃西瓜」,或事後請孩子協助擦拭桌面及地面,如此孩子吃得開心,又可學習協助媽媽做家事。 解析:培養自尊心 此時期的孩子,自尊正在萌芽滋長,而自尊來自正面經驗的累積,切勿隨便批評及嘲諷,若父母壓抑不住情緒,直接以情緒性字眼回覆,孩子只能感受父母憤怒生氣,卻不知道錯在哪裡,時間一久,會貶低自我價值。因此,父母需要先安撫情緒及處理當時的事件,而不是先發洩個人的情緒。 此外,有時還會因為自己心煩,而對孩子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黃兀建議父母,不論自己不耐煩的原因為何,只要自己的情緒反應到孩子身上時,就應誠實的告訴他原因,如果純粹因為自己心煩,甚至需要主動向孩子道歉。 關鍵字4. 我早就說 小康開心的拿自己完成的拼圖展示給媽咪看,媽咪卻說「我早就說你可以拼好了嘛!上次沒拼好一定是你不夠專心……」 解析:檢視孩子犯錯的真正原因 邱鏛玉表示,「我早就說」可能出現在孩子展現能力時,父母表示「我早就說你能做好,你之前都不用心……」,父母總將孩子以前沒做好的事拿出來比較,這個說法會讓孩子感到挫折,且有翻舊帳的意味,雖然仍肯定其能力,卻也認為他其實早就能將事情做好,這樣的說話方式確有不妥,孩子會認為自己做好,不值得鼓勵,但沒做好的那次卻一再被放大。邱鏛玉建議父母,和孩子說話時要懂得煞車,若孩子做對了,給予鼓勵即可,切勿出現如此翻舊帳的話語。另一常出現的時機為父母告誡多次的事,孩子卻仍然一犯再犯,父母便會說「我早就說不要這樣子做」。 黃兀說,父母理應能察覺孩子是有意或無意的一再犯錯,若認為孩子是無心,就可告訴自己「他是不小心的」,即能稍微降下怒火,並先處理孩子犯的錯誤,然後再認真且嚴肅的告訴孩子,已提醒過很多次,為何又犯下這個錯誤,讓他練習自己說出原因以達到修正的功效。若孩子是有意的犯錯,則需要正視其背後的原因,是否因平日受到忽略想引起父母的注意,或是發展上有障礙。 關鍵字5. 你一定要 當小雅在玩玩具時,父母就在一旁叮嚀,「你等一下一定要收玩具。」 解析:讓孩子擁有判斷力 當父母常說出「你一定要」或「你應該要」的語句時,不妨先省視自己為什麼這麼說,是單純的命令以從控制孩子得到成就感?或是將自己的期待加諸於孩子身上?果真如此,那麼,父母就要矯正自己的心態,因為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並非父母的附屬品。控制與責罵常可得到立即性的效果,但卻會產生最大的後遺症。邱鏛玉表示,把孩子當做即將長大的成人,讓他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的方式才是長久之計,以免孩子未來缺乏判斷力,只知盲從或為反對而反對。 解析:避免有不被信任感 像此例,爸媽只擔心孩子玩完後不懂得收拾玩具,便在事情還沒發生時就先行提醒,但命令的口氣易讓孩子有不被信任感,這便是犯了「預期失敗的謬誤」,事情還沒發生就預期它會來。黃兀以自身為例,她4歲的女兒曾說:「他們(玩具)都在外面旅行遊戲,為什麼這麼早就要叫他們回家呢?」學齡前期的孩子常將物品擬人化,有時使用他們的語言,會使親子互動溝通更有效,所以改口問問孩子「玩完玩具要做什麼?」或以孩子的語氣說「玩完玩具後也要讓玩具回家喔!」這樣的方式都易讓孩子理解需要收玩具的理由。 關鍵字6 不要吵 媽咪好不容易忙裡偷閒坐下來看自己最愛的韓劇,小圓在一旁玩玩具,且在房子裡跑來跑去,不斷發出「碰」的聲音,讓媽咪聽不清楚劇中的對話,便說:「不要吵!」 解析:讓孩子有抒發的管道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請你記住,孩子的名字永遠叫『小孩』。」他們需要有時間、空間玩耍,而玩就只是單純的玩,不是為學習技巧而玩。「玩」是孩子的天職,爹地媽咪一定要接納孩子需要玩的特性,而遊戲時自然會發出聲音,這就得視父母如何和孩子約定。邱鏛玉表示,都市地區的孩子往往較缺乏活動空間,精力無法發洩,父母必須仔細思考,孩子是否真的缺乏遊戲空間,若答案是肯定的,則請為孩子規劃一段到戶外跑跳的時間,或安排家中有安全合適的區域讓他發洩體力,又不必擔心被責罵;若是孩子已經有足夠的遊戲時間後,卻仍在家中大聲的遊戲而吵到他人,父母則須明白的告訴他,可以玩遊戲,但是不能妨礙到他人。如果孩子沒有管道消耗自己的體力,卻又在正常發洩體力時一再被父母罵,這只會摧毀他的自信心,因為他只是單純的遊戲,為何會惹得父母不高興。 說清楚•講明白•勤鼓勵 從兩位專家的解析中不難發現,這6句話不是不能說,只是說出口後,需藉由前後語句的支撐,讓孩子明白原因,並了解父母生氣是因為「行為」,而非「個人」,如此,才可讓孩子仍擁有自信心,並且修正自己的行為。 平時也應多鼓勵孩子,以建立其自信心。邱鏛玉表示,常在父母效能訓練的班級中,聽到父母說「我不知道孩子有哪裡好稱讚的」,其實,家長都忽略了孩子做好的地方,或是將做好的事視為「理所當然」,邱鏛玉舉例說,就連會自己刷牙也是值得鼓勵的1件事,父母試著跟孩子說「哇∼你好愛惜自己的牙齒喔!都會自己刷牙」,因為他不需要旁人一再催促,就能自己主動完成,怎麼會不值得稱讚呢?

我的孩子不打電動

2008年05月12日
公開
13

文章分享: 我的孩子不打電動-陳安儀 繼寫完「我的孩子不上安親班」(已收錄於新書)之後,我一直很想寫一篇「我的孩子不打電動玩具」。 我不知道別人家的小孩如何?但自我有印象以來,我們家三個小孩,從來沒有人擁有過任何一個電動玩具、任何一台電視遊樂器、或是任何一具掌上型電腦或是之類的東西。 更嚴格一點來說,我小時候,除了少數的電視節目,我爸爸甚至連電視連續劇、綜藝節目都不太讓我們看。 我小時候放了學,做完功課、吃完晚餐,爸爸看完半小時的電視新聞之後,就是全家聊天的時間,這段時間,不是去巷子裡打打羽毛球、社區裡散散步,就是爸爸教我們玩五子棋、跳棋、圍棋、或是下象棋、甚至打橋牌。再不然就是各看各的書、練琴的練琴、畫畫的畫畫。 說來好笑,我在上大學以前,除了跟我媽媽在樓下小吃店吃午餐時看過她打「小精靈」之外,我從來沒有玩過電動玩具。我連第一次看漫畫,也是上高中以後的事。我爸爸不喜歡我們做這些事:「打電動、看電視,除了傷眼睛,沒有什麼好處!」所以我們家小孩都很晚接觸電動、電腦、漫畫。 有一次,我看到學校的單張「護眼方案」,倡導十歲以前的孩子,不要接觸電腦,我覺得挺有道理,因為孩子的視力還不穩定,太早就讓眼睛長時間的注視近距離、會閃動的畫面,對眼睛傷害很大。另外,我也不覺得孩子需要這麼早就會使用電腦。電腦畢竟只是一個擴充我們知識與資訊的工具,晚點再學也不遲。 事實上,除了保護眼睛之外,我覺得太早養成孩子習慣「圖像思考」,對於培養閱讀習慣,也沒有什麼好處。這兩天,我在看「第56號教室」(高寶集團出版),我覺得作者對於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想法跟我很接近,我也覺得孩子早期最重要的就是要享受閱讀,培養終身的閱讀習慣。而太多的電視、遊樂器材、電腦,往往是阻礙孩子學習閱讀的很大障礙。 有一次,我跟我先生討論,為什麼孩子會接觸到電動玩具?我的意思是說,如果家長不買、家裡沒有、學校老師又不准孩子帶電動去學校的話,那麼到底小孩有什麼管道可以玩到電動玩具?像我小時候,我根本不知道有什麼電動玩具可以玩。我也不解,為什麼家長會買電動玩具給孩子玩?尤其是像線上遊戲之類的? 後來,有其他家長告訴我:很簡單啊!孩子玩電動就不會吵啊!或是去同學家、看到同學玩啊!或是家裡爸爸媽媽玩啊!後來我想想:啊!對了!我小時候,媽媽管我管的很緊,我好像沒有什麼機會去同學家玩,唯有的幾次,都是爸媽陪我一道去的!我媽媽喜歡同學來我家,不喜歡我去別人家。而且,高中以前,我從沒上過補習班、安親班之類,所以我大概是少數「電動隔絕」下的孩子。 目前看起來,我女兒應該也會跟我一樣。 當生活裡沒有電視、電腦、漫畫的時候,孩子恐怕真的就只能看書了! 前兩天去學校,老師說:「妳女兒越來越安靜了,幾乎有空就看書,一直看個不停!」她在家裡也是瘋狂的看書,早上起來捧著「安徒生童話」在早餐桌上看,晚上睡覺捧著「中國民間故事」躲在床上偷看。 我覺得「第56號教室」有一段寫得很有趣:有一個孩子擬了三道問題,比閱讀心得報告還有效的反應了你是否真正享受閱讀樂趣: 第一:你是否曾有過邊看書、邊吃飯,結果被爸媽臭罵一頓的經驗? 第二:你是否曾在老師上無聊課的時候,忍不住偷看抽屜裡的書? 第三:你是否曾躲在棉被裡偷偷看書? 如果以上三題答案皆「是」,那恭喜你!你這輩子大概都離開不了「閱讀」這個習慣了! 我女兒現在就是這樣。她會突然問我:「媽,『心血都泡湯了!』是什麼意思?」「媽,『喃喃自語』是什麼意思?」「媽,『縣官』是什麼?」「媽,『員外』是什麼?」「媽,我覺得『下巴王子』很好看。」「媽,這本書上的『美人魚』跟我在電視上看的不一樣。」她像一塊超級大海綿,不停的從書裡發現疑問,從書裡獲得解答。 同學的家長又再度問我:「為什麼妳的孩子這麼喜歡看書?」我這次的回答,除了「從小為他讀故事之外」,又加上一條「成長期間的閱讀引導」也是很重要的。「第56號教室」的作者雷夫老師說:「給他一本他會有興趣的書」是帶領孩子進入閱讀世界最重要的一步。 與其因為怕小孩吵,給他買一台電動玩具,你不如給孩子一本他會有興趣的書。 我在幼齡時期給孩子念繪本。當女兒自己開始讀繪本時,我就替她讀童話故事、民間故事。後來,她經常不耐煩等我讀完,想要先知道結局,就自己拿去看。現在,她自己看書的時間已經比我讀給她聽的時間多很多了。因此,我又開始選一些少年小說,讀給她聽。我已經準備好,當她開始讀少年小說時,我就為她讀經典名著。 等到她四年級左右,閱讀興趣已經養成,屆時,她要玩什麼電動、看什麼電視,我想我也不需要控管了,因為屆時,她將早已發現,閱讀的世界更為寬廣。 對一個發現閱讀魔力的孩子來說,什麼樣的電動,會比「湯姆歷險記」、「哈利波特」、「福爾摩斯」更吸引人? 對一個發現閱讀魔力的青少年來說,什麼樣的線上遊戲,會比「梅崗城的故事」、「根」、「刺鳥」更撼動人心? 反其道而行的,一個從幼稚園就開始打電動的孩子,當他看到文字多於圖畫的書時,他會說:「字太多了,我不想看。」當你介紹他看「哈利波特」時,他會告訴你:「我看電影就已經知道結局了!看書太慢了!」 因為他已經習慣於快速的圖像思考,以致於不再能夠馳騁於想像的是界,咀嚼細微的思想啟發。 所以,把孩子的電動玩具收起來吧!請為他讀一本書。

野柳一日遊

2008年05月01日
公開
9

爸比說他很久沒去野柳了.. 上網看了奇摩氣象天氣應該還不錯 於是用完早餐後就出發 一路上李小奕指東指西發問一堆問題 到最後直問什麼時候才會到,爲什麼要那麼久 問到最後媽咪己受不了請他嘴巴休息一下 ... 原以爲會下雨的天氣,誰知道出個大太陽 還好爸比有帶雨傘可以遮陽 沒辦法年紀大了,面子問題很重要^^"... 李小奕看到那些奇形怪狀的石頭感到十分好奇 有些石頭像看起來像蠟燭又像是ㄋㄟㄋㄟ 有些蕈狀石我們都叫它香菇石, 猶記得媽咪像李小奕這麼小的時候也曾來過野柳 印像中女王頭是非常高大的怎麼這次看卻縮水了 趁它還沒倒下來時趕緊和它合拍一張吧.. .... 之後到金山老街覓食.. 只不過逛了一圈沒看到好吃的 只好出了老街找找看 走了一半又餓又累的李小奕開始不耐煩 實在不想再走下去 只好隨便找一家鴨肉店充飢 ... 回程途中媽咪原本想要去網上有名的洋荳子咖啡店, 但外頭呈現車位滿滿的景像.. 唉...與她無緣...殘念... .. 到了三芝 憑媽咪的印像請爸比找'三芝小豬'的烘焙店 結果...找錯路 還好聰明的爸比大概猜想應該是另外一條路 果然...找到.. 不過...店中有名的吐司己全賣完了 本想買杯咖啡卻要等15分鐘.. 想當然爾 車上的老爺及睡翻的少爺不耐久等 只好打消在店內用餐的念頭^...^ ... 雖然媽咪想去的地方及想要買的東西都無法實現 不過還是謝謝爸比帶著悶到快發瘋的媽咪 出去散散步

雲門律一(三)

2008年04月19日
公開
2

前晚先和李小奕做心理建設 預告明天要去上課且把明天要上課的課程內容告訴他 感覺他沒有很排斥的樣子 一早起來很開心地和李小奕說 喝完milk我們就要上布上蛙的家囉.. 出乎我意料之外,他提醒我要把書記得放進他的背包, 且穿好衣服後還主動地背起他的背包. 希望這是好的開始.. 不過... 還是有個發生一些小插曲那就是 進教室前李小奕望著門外的爸比說:媽咪,爸比爲什麼不一起來,我想要爸比陪我進來.. 只好安撫他說:爸比先去停車,等會就會進來看我們上課(其實說的有點心虛,因媽咪不想強迫爸比所以直覺爸比應該不會來) 之後進了教室才發現布卡蛙忘了放進背包了.. 這下可慘了..看著他難過失望的表情想必此時的他更沒心情上課哩.. 沒多久李小奕開心的指著半透明的玻璃窗說:媽咪..我看到爸比了.. 媽咪:真的吔..爸比在外頭看我們上課..所以我們要認真一點哦.. 這時李小奕才漸漸融入課堂中.. (爸比你可知道你在兒子心目中的重要性了吧) 沒耐性的他到了最後半段看著牆上的時鐘直嚷著:媽咪已經12點了耶, 要下課了啦 好不容易課程結束末了..apple老師當著大家面前誇奬李小奕今天的表現.當大家對著李小奕拍手時,李小奕那種帶著靦腆卻又自信的笑容讓我好生感動哦 .. 雖然沒像其他小朋友整堂課從頭到尾都認真的玩..但對我而言.. 其實又往前邁進了一步 p.s每每課程結束後..我都有種感想就是想把親子律動課改成爸比媽咪減肥班. 因一堂下來比小孩認真的爸媽脂肪消耗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