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WUWOW線上英文】好評回文活動將延後於4/24開跑,為感謝配合,BBH將提供神秘加碼好禮唷,敬請期待!

明日香あすか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吃出聰明與健康—孩童的三餐該怎麼吃

2008年03月10日
公開
63

俗話說「吃飯皇帝大」,意思是說,一個人在吃飯時就像皇帝般最大,皇帝不想理、沒空理的事情,文武百官是誰也不敢、不可以去吵他的。可見「吃飯」這件事對一個人是多麼重要。  而幼兒時期的生長速率雖沒有嬰兒期那麼快,但卻是一生當中腦部發育、智力發展最重要的時期,良好的營養足以影響孩子的一生。做父母的因而更是在意孩子的吃,希望孩子能吃得頭好壯壯,健康又聰明。到底幼兒該怎麼吃呢? 瞭解幼兒的特性 要為幼兒準備適當的餐點,先要瞭解幼兒有哪些特性: 一、幼兒期是一個人開始接觸各類食物、形成對食物好惡的關鍵時期,而且這樣的好惡大都會延續到成人。 二、隨著成長,幼兒的活動量增加,所需的熱量及營養素與嬰兒時期不同,而且因為胃容量小,正餐之外就需有點心來補充營養素與熱量。 三、與他人及外界接觸的機會增加,但是身體機能尚未發展完成,抵抗力弱,尤其是入幼兒園後的小朋友,常易生病。 四、在探索過程當中,喜歡觸摸東西,又常將手或玩具順手放入口中,導致意外或腸胃道疾病的發生。 五、由於幼兒的語言正快速發展,而語言發展除了多加練習之外,口功能的發展亦攸關重大,所謂「吃得好,說得巧」。正確的飲食,也可以幫助孩子把話說得比較清晰。 幼兒三餐的飲食原則 一般來說,幼兒需要有正常的三餐外加分別在中餐前、晚餐前兩小時所提供的小點心。許多父母及幼兒園喜用高糖高油的甜食來作為小點心,雖投幼兒所好,又補充了熱量,但營養素顯得較不足,容易造成幼兒肥胖與蛀牙,甚至影響到幼兒對正餐的攝取。營養專家建議多為幼兒提供水果、蔬菜、奶類食品的小點心。 至於幼兒的三餐,有些大原則要遵守: 一、不論孩子的年齡多大,都需要五穀根莖類、水果類、蔬菜類、蛋豆魚肉類、奶類、油糖鹽類這六大類食物。五穀根莖類是基礎,要吃最多;蔬菜及水果類要多吃些,而蛋豆魚肉類適量即可,油糖鹽類只要少量就夠了。父母在為幼兒製作三餐時,應將每日所需的營養素適當分配於三餐中。尤其是奶、蛋、豆、魚及肉類,宜平均分配於五或六餐次中,幼兒才不會一下吃太多而消化不良。 二、許多大人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吃早餐,但對幼兒來說,早餐非常重要。根據研究顯示,不吃早餐或早餐以餅乾、零食隨便打發的幼兒,他的注意力較無法集中,學習效果較差,也比較容易疲倦。在早餐的選擇上,要避免一早就讓孩子吃油炸類的食物,或喝含糖量高的飲料,如:可樂、奶茶等。再忙的父母,也要費心為孩子準備營養豐富的早餐,千萬別認為「反正等一下就有點心吃了」。點心是不能取代正餐的。 三、父母要做好榜樣,與孩子一起定時、定量的進食三餐,不挑食也不偏食。若幼兒拒絕某些食物,也不強迫幼兒進食,但可以以漸進、改變食物烹煮方式等做法,引導幼兒慢慢接受該食物。 四、為幼兒選擇食物時,除考慮該有的營養素,以及新鮮、良質、當季之外,也要注意「多樣化」、「重質」與「適量」。 五、烹煮食物時,以水煮、蒸、烤等為佳,少煎、炸、煙燻、醃漬食物,口味也要盡量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 六、幼兒對色彩、形狀十分敏感,父母若能精心為孩子調配,可促進幼兒食慾。 七、要依幼兒年紀的不同,製作讓他易於自行取食的食物,以增加他進食的興趣與信心。 八、保持用餐氣氛愉快,不邊吃邊玩或邊看電視,每一餐的進食時間不超過30分鐘。  吃,的確是一件大事。對還在成長的孩子,好好的吃尤其重要。父母可不要以為忙孩子的三餐沒啥成就感,其實您若期待兒女日後成龍成鳳,讓此時期的他們好好的吃就是您責無旁貸的第一件事。 文�經國學院幼保系兼任講師 呂素美老師 轉載自巧連智專題專欄

小習慣決定大未來-孩子飲食習慣養成的重要性

2008年03月09日
公開
48

古人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說明先天有部分是注定好的,但是讀書可以改變命運,而現代人的養生概念中,環境的因素往往會超越基因的部分,所以說「命好不如習慣好」,養成好的習慣是會影響一輩子的。成年期的健康狀況,與小時候的習慣養成有密切的關連,尤其是飲食習慣,很多疾病都是吃出來的,錯誤的飲食習慣導致於飲食失調,長期就造成身體上的失調,以致於會產生一些疾病,因此,小朋友飲食習慣的養成是相當重要的。 • 三歲是兒童飲食習慣養成的關鍵期  從嬰兒期開始兒童對食物的偏好就影響兒童飲食習慣的養成,因此,愈早養成良好的習慣愈好。中國人有句話說三歲看大,可見三歲前是相當的重要,學理上大腦的發育會在三歲左右完成,一些性格可能也都在此有些雛形,所以在學齡前期的教育格外的重要,養成各種好習慣對其一生都有幫助的,也是飲食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  好的飲食習慣首先要從不偏食開始,各種食物都有其各自特有營養成分,攝取各種不同食物得到不同的營養素,對身體健康相當的有必要的。嬰兒期從添加副食品開始,寶寶就接觸新的食物,這時期便要開始養成好習慣,盡量讓寶寶漸漸的嘗試各種味道的食物,而且隨著牙齒的發育也要漸漸學習咀嚼的功能,另外,媽媽餵食的心情也會影響寶寶對食物的喜好,有些媽媽餵寶寶他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寶寶也會感覺的到,習慣也是會由學習來的。 • 飲食習慣與兒童成長習習相關  飲食習慣與兒童成長有密切的關連,例如偏食會造成營養失調,有些過多有些不夠,都會影響生長,導致有些小朋友過瘦,有些又過重甚至肥胖,現在很多成年的慢性病,都是所謂的習慣病,就是跟生活習慣有關的病,包括肥胖、心血管疾病、痛風、糖尿病、高血壓、甚至癌症等,所謂病從口入,就是說很多病都是吃出來的,現代人吃飽不是問題,吃得對不對是大問題,所以要吃出健康來跟兒童時期的良好飲食習慣是有很大的關係。 • 幼兒時期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的方法  父母對於小孩的飲食習慣負有很大的責任,前面有說過一些可養成不偏食的方法,達到均衡飲食是相當的重要,各種食物都要吃,營養才均衡,花點心思讓小朋友可以嘗試不同食物,有些家庭大人也有挑食的毛病,可以全家一起動員,設定每月或每週固定一天為家庭健康日,為健康而吃,特別挑選平日很少吃的東西來吃,以補不足。所以養成小朋友好的飲食習慣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大人要以身作則。  在幼兒期選擇健康的點心是有必要的,一般的甜食、糖果、餅乾等零食,比較沒有足夠的營養素,是所謂的空熱量或垃圾食物,盡量要少吃,還有油炸食物,薯條、洋芋片、炸雞等,也要節制,養成三餐正常,選擇以蔬菜水果或奶類當點心。  在兒童期就要學習多攝取多種類的蔬菜水果,簡單的來說就是要各種顏色都要吃,不喜歡的也要想辦法變成孩子喜歡的吃。例如:爸爸媽媽可以用一些烹調方法,將蔬菜煮到湯中、包在餃子或包子中、切很碎炒在飯中等,盡量讓小朋友習慣食物的味道而習慣去接受它。  除此之外,幼兒期在飲料的攝取對飲食習慣也是有影響的,建議盡量養成以白開水為飲料的習慣,市售含糖的飲料多數對身體無益,只是增加一些熱量及過多的負擔而已,特別一提的是除可樂汽水外,奶茶也是小朋友很喜歡的飲料,但市售奶茶中的奶並不是牛奶,而是奶精,奶精並非奶類,而是由澱粉和油脂構成,並無太多必要攝取。  主要良好的飲食習慣就包括均衡不偏食,要做到就是適量不過量,足夠量且節制,最好可以三餐正常,定時定量,生活規律永保健康。參考幼兒飲食金字塔原則,每日以五穀根莖澱粉類為主食,2-3碗的飯,蔬菜水果5份,牛奶2杯,肉魚豆蛋2-3份,少油、少鹽、少糖。家長可以依照小朋友所需做調整,養成孩子正確的飲食概念與習慣。 文�臺北醫學大學 保健營養學系 簡怡雯助理教授 轉載自巧連智專題專欄

嬰幼兒玫瑰疹

2008年02月18日
公開
67

文�陳宇雙 採訪諮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主任陳中明 寶寶發燒,是許多父母最擔心的事。常見的嬰幼兒玫瑰疹,出疹子之前的高燒,常常讓父母心驚膽跳。只要寶寶安然度過高燒期,通常不需藥物治療就能痊癒。 嬰幼兒玫瑰疹,經常讓許多父母手足無措,因為,突如其來的高燒,爸爸媽媽往往必須承受無法入睡的煎熬,一直要到疹子出現,寶寶才會退燒。 突如其來的高燒 嬰幼兒玫瑰疹常見於六至十八個月大的寶寶,典型臨床表現是突然出現的高燒,經常超過39℃,並且持續約三至五天,皮疹出現之後才逐漸退燒,皮疹約在三天左右就會消退,不會留下疤痕。疹子出現的部位以軀幹和頸部,逐漸擴散至臉部及四肢,是一種分散性、粉紅色或淡紅色(玫瑰紅)的斑塊,因此稱為玫瑰疹。 精神及食欲多半正常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陳中明主任表示,嬰幼兒玫瑰疹,除了突如其來的高燒及皮疹之外,一般來說,病童的健康情況良好,並不會伴隨其他特別症狀出現。有些病童雖然處於高燒期間,但精神仍然良好,食欲也多屬正常,這一點是嬰幼兒玫瑰疹的重要臨床診斷。 治療以控制高燒為主 由於發高燒是玫瑰疹的重要症狀,因此,玫瑰疹的治療是以控制高燒為主。不過,如果高燒又伴隨有抽搐現象發生,就必須視情況施以其他方式的治療,避免因抽搐對寶寶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損害。一般來說,嬰幼兒玫瑰疹的預後情形良好,只有極少數會因為極度高燒及抽搐而導致寶寶神經系統出現後遺症。 醫師小提醒 ◆ 好發時間:六至十八個月。 ◆ 症狀: 1.發高燒到39至40℃。 2.沒有明顯呼吸道症狀、寶寶不會咳嗽、流鼻水,不過,會因為高燒造成喉嚨有一點點紅。 3.活動力好、食欲正常,每次燒退之後表現正常,會吃、會玩、也會睡。 4.高燒兩天仍然不退,醫師會驗尿以確定是否為尿道感染;有的寶寶前囟門會突起,醫師會先檢查是否為腦膜炎,有的寶寶則會因為高燒而抽筋。 ◆ 高燒時:家長若是帶寶寶去醫院診斷,大部分醫師會開立退燒藥;高燒三天之後,燒退了疹子出來,建議家長再帶寶寶去看醫生,由醫師確定是否為玫瑰疹。 ◆ 玫瑰色的「小斑丘疹」:從臉上開始往下發至全身,一天內會全部長出來,三天左右就會消退。 媽媽隨手記 ◆ 記錄體溫曲線圖:幫寶寶記錄每一次發燒的體溫變化狀況,體溫曲線圖除了可以幫助醫師判斷,也可以得知寶寶的發燒情形是否進入高峰期或已逐漸好轉。 1.每次發燒的間隔時間是否逐次拉長。 2.每次發燒的溫度是否逐次降低。 ◆ 記錄其他合併症狀:寶寶是否不安、食欲差,是否出現呼吸道症狀,若是出現抽筋情形,則必須馬上送醫治療。 ◆ 注意寶寶的精神狀況:觀察寶寶、逗弄他們看看是否有反應?是否出現嗜睡、手腳無力?是否呼吸急促,或是已嚴重到嘴唇發黑情形? 轉載自媽媽寶寶育兒須知

如何教出禮貌的寶寶

2008年01月05日
公開
64

半懂不懂的幼兒,要如何教導他成為有禮貌的可愛寶寶呢?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到外面去能受人歡迎、有好人緣、受到好的對待,因此若孩子表現出不禮貌的行為或言語,家長容易憂心急切,而忘了孩子的實際年齡與生活經驗。 每個孩子的性情、成長環境不同,有的孩子可能日常接觸的親友眾多,不怕生、嘴巴甜,讓大人很有面子,但是嘴巴甜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做到,還是需要成人長期的示範與引導。 除了日常的打招呼與道謝,我們也希望孩子遇到困難無法處理時,能主動求援並且會向人表達謝意。孩子的心理發展由自我中心開始,先只想到自己要什麼,經過很多年的發展過程,才逐漸修正成為社會人。 兒童在嬰兒期,學到啼哭可以召喚親愛的人來照顧自己;會步行、說話以後,還要再學習如何表達得更明確一點。這個階段如果固定照護幼兒的成人因平日相處在一起,非常了解孩子的習慣而常不等他表達完全就直接回應、滿足其需求,那麼孩子發展語言能力和溝通技巧的練習機會就被剝奪了。日後離開父母的羽翼,進到幼兒園,當孩子體認出老師、小朋友和家人不一樣,不是他比一下、叫一聲或發頓脾氣,就能被了解而得到希望的回應,此時內心的挫折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從出生開始,我們照顧孩子的方式除了影響他日後主動表達與對外溝通的能力,也關係到自信心與社會化的發展歷程。 要如何引導孩子有能力在關鍵時刻主動向人開口說「請幫忙」、「謝謝」,以下分享一些循序漸進的觀念和方法: 〈一〉 耳濡目染的身教示範 樓下鍋貼店的二歲女兒看到有人進門,就用甜甜的童音喊著「歡迎光臨」、「要幾個?」家中開毛巾店的小朋友在學校玩打電話的遊戲:「請等一下,請問要幾打?」新聞曾報導一位小學女童已有能力一手包辦出宴客酒席。也曾聽聞一位幼兒學會了阿媽的口頭禪「夭壽!」這都是孩子在生活中不斷觀察、學習得來的經驗。孩子的心智發展如同海綿,會毫不保留的吸收、模仿他們所看見、聽到的情境。成人平日與親友相處和孩子互動中,有沒有落實自己一直希望孩子展現的行為與價值觀呢?還是我們對外也仍有些害羞、遲疑,心胸還可以再放開一點?有沒有對熟悉的家人在親膩中漏了份尊重,不知覺的用命令或指責的口氣說話? 〈二〉 由出生開始不嫌早 初生的嬰兒柔弱無力,眼睛也看不清楚,父母充滿愛心的照顧與呵護中,也別忽略了和寶寶對話及視覺的接觸呵!孩子雖一開始聽不懂,但仍要看著他,告訴他你們正在一起做什麼事,儘量避免動作快速、默默的幫孩子做事,或看著電視、邊講手機邊餵乳等缺乏互動的照顧方式。慢慢我們會乍然發覺:有一天拿起褲子時,小寶寶竟會舉起一隻腳來配合;準備餐點時,孩子已自動爬上餐椅坐好等待享用。 「語言的說明」、「視覺的接觸」與「當場進行的活動」,三個條件同時出現可幫助幼兒建立整體的概念,等他有能力時就會主動配合。能做更多事時,只要多給孩子機會練習即可展現出來。告訴baby:「寶貝哭哭,肚子餓了,媽媽在沖牛奶,泡奶給寶貝喝。」「喝光了,好棒!奶瓶給媽媽洗,謝謝!」「萱萱起來了,早安!萱萱早安!」「媽媽早安!」「球,這是球,軟軟的,丟─。」當孩子第一次知道拿拖鞋給爸爸穿,第一次用小手輕撫媽媽受傷的皮膚,請趕快抱起孩子看著他,誠摯的讓他知道:「謝謝你幫爸爸拿鞋子」「謝謝你愛護媽媽,媽媽也好愛你」避免一些怕弄髒、怕麻煩的想法,澆孩子一頭冷水。 〈三〉 觀察、詢問、讓孩子自己作決定 看到孩子在嘗試自己套上鞋子,如果可以不趕時間,請在旁邊等孩子一下,觀察他的困難點在那裡?是否著力點不夠?還是我們選購的鞋,目前孩子還不能自己穿?坐小椅子還是地板上穿,孩子會比較順手?......等他抬眼求助,我們再開口詢問:「要不要媽咪幫忙?」孩子點頭示意,我們才介入示範。動作慢一點,讓孩子可以看清楚,分析成幾個簡單的步驟,並強調剛才我們看到他最不會的地方,讓孩子可以依循做做看,這就是初步引導孩子請求協助的過程。西方人習慣先開口問「May I help you?」就是這個意思。願不願意接受對方的協助,是個人自己的決定。別人的好意,僅供參考。重要的是,有沒有機會自己想一想、做做看,付出自己的努力。前陣子公車TV有個宣導短片,由任賢齊代言,示範協助盲人穿越馬路,有「拍、問、托、引」四個步驟,而非不由分說拉著對方就走,也是同樣的道理。 〈四〉 拒絕與等待 當孩子能自然而頻繁的提出「請幫忙」的要求時,就可以再幫他加一點「等待」與「諒解」的功課了。「請幫忙」並非萬靈丹,有時孩子的要求我們不方便立即配合,就要明確的告訴孩子:「對不起,媽媽現在正在做什麼,不能馬上幫你,但是等……之後就可以了。」給他一個簡單的說明,等事情處理到一個段落,要記得剛才對孩子的承諾。對年齡愈小的孩子,等待的時間不宜過久。孩子發現大人有在認真處理,會容易順利發展出信任與諒解的情緒,下次更願意合作等待不耍賴。 教孩子練習如何插入談話,也是很好的自我控制練習。我們可以教孩子:「看到媽媽正在和別人說話,如果你也很想和媽媽說話,可以安靜走到媽咪旁邊,拍二下媽媽的肩膀,然後把手放在背後等待,等媽咪把眼睛轉過來,有看著你的眼睛,才能換你說話。」並解釋說明:「當你拍到媽媽肩膀時,媽咪就知道了,但是媽媽要先把正在講的話說完,才能轉過頭來看你,你必須要忍住,安靜的等一下下。」 〈五〉 安全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隨機和孩子討論遇到不同的困難,不知道要怎麼辦時,可以向哪些人求助,要如何說清楚別人才會了解。介紹平日在不同崗位中協助大家的人,因為他們做的事,幫助了我們生活的那些地方,所以我們要謝謝他。隨著道德心的發展,也要教導孩子在外助人的前提,列舉可能會發生的各種情況,學習保護自己的身體,遵守安全規則。一般學校和相關單位都會印製發送宣導手冊,可以遊戲式的和孩子一起討論演習,加強孩子的EQ與應變能力;平日的新聞事件及剪報也是很好的教材。 〈六〉 培養感恩惜福的心 讓孩子知道,生活中能領受到別人的幫助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例如:「因為有司機叔叔小心開車,我們才能開心回家。」「因為有便利商店的叔叔阿姨,妹妹才能喝到喜歡的養樂多。」所以我們要謝謝他們,並且要對他們有禮貌。「因為小偉今天很快把飯吃光,所以媽咪可以早一點洗碗,講故事給小偉聽。」「剛才爸爸加班打字的時候,婷婷能小聲的自己玩玩具,沒有吵爸爸,謝謝你,乖寶貝!」「平平今天自己走耶,沒有哇哇哭要媽媽抱,媽咪的手就不累了,謝謝你,平平長大了,會幫忙,真好!」大人的感受也可以嘗試和孩子分享,讓孩子了解原來自己也可以幫爸爸媽媽的忙,並接受爸媽的感謝。讓孩子知道原來幫忙是一件這麼有成就感的事情。 「禮貌」不僅是狹隘的會說「請、謝謝、對不起」、「早安、再見」,更是同理心的互動,要傳達給孩子的是態度與情操的教育,尊重不同的個體,學習體貼別人難處,感恩對方的照顧。 有時看到父母為了孩子不肯開口打招呼,而在門口僵持不下;或是在責備之下,孩子才氣呼呼的擠出一句「對不起啦!」,並用小手隨便摸對方二下,表示有道歉了。如果孩子個性真的很ㄍ一ㄥ,一時無法表現出來,別心急,也不宜用強迫的方式要孩子屈從。記得筆者小時候只要家裡有客人,就躲在房間不出去;國中時訓導主任每天站在校門口抓人,必須硬著頭皮大聲說老師早;高中以後因為當幹部,必須學習主動連繫班上事情;當了老師,更必須和家長談話溝通。自己的個性仍較內向,但明瞭自己在外面時,必須要適時說出該說的話。孩子再大一些,自然會因社會化的發展,尋求認同而修正自己,表現出有禮貌的行為。看見孩子的任何進步,都請稱讚他的努力,成長與學習是終生的歷程! 《摘自巧連智月刊寶寶版 2008年01月號》 轉載自巧連智教養百科

雞蛋怎麼吃才最有益?

2007年12月12日
公開
66

文 / 潘捷  專家 / 洪昭毅 資深營養師 雞蛋,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食品了,雞蛋的營養價值高,價廉物美,這是人人都知道的,所以有很多家庭幾乎天天吃雞蛋;可是,雞蛋究竟有些什麼營養?怎樣吃才能獲得最大效益,你知道嗎? 雞蛋雖小營養高 雞蛋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除了缺乏維生素C和碳水化合物、鐵質吸收比較差之外,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無機鹽等營養成分,對人體的生長發育具有很大的作用。 *蛋白質 蛋白質的價值取決於組成它的氨基酸種類、結構和營養含量。 雞蛋中的蛋白質是質量、種類和組成中最優質的蛋白質,在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中,有促進、綜合和彌補的生理作用。蛋白質成分低的食物,如蔬菜等,如果和雞蛋一起吃,就能有互補作用,進而可提高人體對蛋白質的利用。此外,雞蛋的蛋白質還價廉物美,1克雞蛋蛋白質比1克肉類蛋白質的價格要低得多。 *脂肪 脂肪也是雞蛋中的重要營養成分,它約占全蛋的10%,而且絕大部分集中在蛋黃中。 雞蛋中脂肪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膽固醇。其中膽固醇是人體所必需的物質之一,它是製造性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維生素D的原料,而這些物質在人體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此外,膽固醇還具有保護作用,例如它附著在紅血球表面,就可以防止紅血球遭受破壞或侵害;膽固醇還與神經傳導功能有關,是破壞腫瘤細胞或其他有害物質所必需。然而,人體自身合成的膽固醇並不夠用,大約有1/3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維生素 維生素A和B在雞蛋中很豐富,主要貯存在蛋黃中。維生素是人體新陳代謝不可或缺的成分,故人體對它的需要量也較大。 *無機鹽 雞蛋中還含有鐵、磷、鈣、鉀、鈉等人體代謝所必需的物質。 選對做法吸收好 雞蛋應該怎麼吃,才能達到最佳的吸收效果呢?掌握好吃的量和烹飪方法是關鍵所在。 *吃多少 雞蛋雖然營養,但並非吃愈多愈好。 首先,人體對蛋白質的需要量和吸收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並不是吃多少就能吸收多少。其次,雞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過多,可導致代謝物增多,而這些代謝物又大都須經過腎臟處理,偏偏小孩的腎臟功能發育又不夠健全,排出這些代謝物的能力有限,所以,蛋白質攝入過多,反而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一般來說,1歲以下的孩子每天吃雞蛋不可超過一個,其他學齡前的孩子則每天吃1∼2個雞蛋比較適宜。 *吃哪些 雞蛋的正確吃法應該是吃整個蛋,因為其營養成分主要存在於蛋黃中,包括蛋白質、脂肪、微量元素、維生素等,如果真的非分開不可,最好是吃蛋黃。 *怎麼吃 雞蛋的做法很多,有蒸、煮、煎、炒、湯等。 對3歲以下的小孩,以蒸蛋羹、蛋花湯、煮雞蛋最適合,因為這幾種做法既清潔安全,又能使蛋白質鬆解,較易消化吸收。不過,若吃煮雞蛋,就要把握好煮蛋的時間,煮得太生,蛋白質還沒有鬆解,不易消化吸收,煮得太老,蛋白質結構變得緊密,也不易消化吸收。 煎、炒雞蛋不太適合給年齡小的孩子吃,因為在煎、炒雞蛋時,雞蛋的表面會被一層油包裹,而油的高溫又往往會令部分蛋白燒焦,使氨基酸受到破壞,以致營養素不能充分利用,同時導致雞蛋在口腔和胃裏不能與消化液接觸,因此,也不易被孩子消化吸收。 吃蛋的四大錯誤觀念 由於人們對營養知識的瞭解不足,雖然常常吃雞蛋,但仍存在著許多錯誤的觀念,試列舉如下: *吃生雞蛋營養更高? 有的人喜歡生吃雞蛋,認為這樣雞蛋的營養成分不會被破壞,這實在是錯誤的觀念;其原因有三: 1.煮雞蛋(加熱)可以使蛋白質鬆解,因而容易吸;生吃雞蛋則不僅難以消化,營養也難以吸收。 2.雞蛋很容易受到細菌、寄生蟲等的污染,尤其是沙門氏菌可通過蛋殼的毛細孔進入蛋內;據統計,約有10%的生雞蛋中可能含有細菌,因此食用前需要加熱來殺菌,以免引起沙門氏菌中毒,造成腹瀉、腹痛等情況。 3.生雞蛋中含有一種抗生物素球蛋白,會影響生物素的吸收;而生物素則是維生素B群的一種,如果缺乏就會引起生長落後、食欲不振、皮膚炎、舌炎等症狀,所以應該將雞蛋煮熟後食用,使抗生物素球蛋白在高溫下分解而失去作用,如此才能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大大提高。 *雞蛋和牛奶、豆漿同煮營養好? 有的人喜歡將雞蛋與牛奶或豆漿同煮,認為這樣營養會更好,這也是錯誤的觀念。首先,雞蛋與牛奶或豆漿同煮,比較不容易煮熟;其次,由於牛奶和豆漿的蛋白質含量也多,因此,碳水化合物就相對減少,如果一頓早餐只吃雞蛋加牛奶或豆漿,在碳水化合物相對不足的情況下,攝入的蛋白質就會代替碳水化合物燃燒而變成能量,供給人體需要,以致達不到預期的營養吸收效果。 *煮雞蛋的時間愈長愈好? 煮雞蛋時間並不是愈長愈好,煮的時間過長,蛋白質結構又會由鬆解變為緊密,同樣不利於消化吸收,尤其是茶葉蛋。 茶葉蛋需要煮很長的時間才能入味,這會使雞蛋脫水而難消化;另外,茶葉中所含有的單寧等生物鹼,會阻止人體對蛋白質、鐵、鈣等營養素的吸收,同時茶葉中的酸化物質,還會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對腸胃起刺激作用,進而影響胃腸的消化吸收功能。 *紅殼蛋比白殼蛋好? 其實,蛋殼的顏色是因產蛋雞的種類而異。據科學家的實驗證明,產紅殼蛋和白殼蛋的兩種雞在同等條件下餵養,所含的營養成分是一致的,並不存在什麼差異。 專家提醒 1.腎功能不好的人不宜多吃雞蛋,因為攝食過多會使產生的尿素不易排泄,從而加重腎臟負擔。 2.雞蛋、鴨蛋、鵪鶉蛋的營養成分差不多,有關於鵪鶉蛋是「動物人蔘」的說法並不科學,家長完全不必捨棄雞蛋而刻意給孩子多吃鵪鶉蛋。 3.罹患皮膚病而有生瘡化膿時,不宜多吃雞蛋。 轉載自親子學苑家庭寶典の我家廚房

培養孩子物歸定位、愛物惜物的習慣

2007年12月08日
公開
59

要養成孩子「物歸定位」、「愛物惜物」的習慣,父母首先需要積極的藉由生活中的隨機教育,提供孩子學習各種生活自理的能力,培養孩子感恩惜物的心,並把握此時孩子們的積極行為動向,鼓勵孩子嘗試自己動手做,適時的提供方法讓孩子學習如何把事情做好,如此一來,不但可以養成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如何培養孩子「物歸定位」? 1.一開始可以帶領孩子一起拿取、放回物品。例如,引導孩子: 「我們到房間的桌上拿彩色筆來畫圖。」在使用完畢後,帶著孩子一起把物品放回原處,並一邊說著:「我們一起把彩色筆放回房間的桌子上,下次要畫才不會找不到。」讓孩子把放物品的位置逐一記清楚,往後可以逐漸鼓勵孩子自己做,並立即給予讚美。 2.讓孩子先嘗試由收拾自己的物品做起。例如:在孩子玩具擺放的位置貼上不一樣的貼紙或標示,讓孩子在收拾玩具時,能以圖案配對的方式順利的將玩具放回位。 3.當孩子找不到物品時,讓孩子先自己尋找一會兒,體驗隨意放置物品可能會找不到或著急難過,藉此適時的提醒孩子物歸定位的好處及重要。 如何培養孩子「愛物惜物」? 1.帶著孩子一起做資源回收及分類,並告訴孩子這些資源的再生用途,例如:「買東西的塑膠袋可以留下來裝好多東西。」「哇!你看,日曆紙背面可以拿來畫畫,很方便呵!」 2.應避免孩子養成想要就有的觀念,可以和孩子約定好,在固定時間購買自己想要的物品,例如:一個月只買一次玩具。 3.為孩子選擇具有多種玩法的操作性玩具,例如:積木、扮家家酒遊戲等,讓孩子可以重複的玩或創意組合出不同的玩法,養成物盡其用的好習慣。 4.和孩子一起整理不需使用的玩具、衣服或其他物品,送給需要的人,讓孩子體會自己的幸福,並樂於與人分享。 及早培養「物歸定位」的習慣,終其一生受用。東西壞了或不使用的時候,不一定只能丟掉,若能以「愛物惜物」的心再利用,將會養成尊重及不浪費的好品格。家長們更要以身作則,帶領孩子一起實踐,對他們將是一輩子的助益。 《摘自巧連智月刊幼幼版 2007年12月號》 轉載自巧連智教養百科

讓孩子自己吃飯

2007年12月06日
公開
83

在園所當中,常常聽到孩子在家中都不好好吃飯,不但要「吃飯配電視」,而且還吃得慢吞吞的;要不就是都不好好坐下來吃,一直跑來跑去,讓大人追來追去,真是讓人氣炸了!明明幫孩子準備了漂亮、可愛的餐具,為什麼孩子還是執意要用手去抓飯菜呢?為什麼孩子都不能以口就飯,老是弄得到處都是,還不如媽媽餵他來得快。每一次為了讓孩子自己好好吃頓飯,總要破壞了親子關係。 我們都知道:養到一個對「吃」有興趣的小孩,當然輕鬆不少。而養到一個每一次吃東西時,都要斤斤計較,這也不吃那也不吃的孩子,真是讓家長傷透了腦筋。建議爸爸媽媽,只要用對方法,相信要讓孩子「吃飯」並不是一件難事。 吃飯時看電視是大部分孩子的通病(想想我們大人好像也會這樣子),所以要請孩子好好吃飯,就要在用餐時間跟孩子一起將家中的電視關上,取而代之可以用輕柔的音樂營造吃飯的氣氛。在這一段時間,家中的人都必須坐在餐桌前用餐,如果爸爸在客廳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哥哥在房間一邊打電腦一邊吃飯,那麼孩子為什麼就必須乖乖坐在餐桌前用餐呢?此外,幫孩子準備一張自己的椅子(外面市售的餐椅就很適合),讓孩子每到用餐時間,就坐在他的椅子上和大家一起用餐,孩子會比較有歸屬感,因為有自己專屬的椅子,就會較願意坐下來。在這段溫馨的用餐時間不要忘了彼此分享今天的快樂喔!吃飯是很愉悅的,不要因為一天中不好的情緒影響大家的食慾。也不要在這一段時間數落孩子的不是,因為有快樂的心情,吃飯才會吃得下。 另外,孩子在開始學習使用餐具的同時,由於年紀小,小肌肉發展不是那麼好,所以時常會掉食物,孩子也會認為用手抓比使用工具來得方便,所以會自然而然使用他最原始的工具「雙手」。但提供餐具仍是必要的,每一個孩子都是期待自己的長大,所以他們會努力學會使用餐具。建議爸爸媽媽暫時容許孩子在餐桌上的無厘頭以及無規則性的使用餐具。若認為孩子弄得到處都是飯菜,很難處理,可以在孩子座位的下方鋪上報紙,等用餐完畢後再將報紙清理掉,如此就可以比較輕鬆了。千萬不要因為貪圖一時的便利,剝奪了孩子願意使用餐具的關鍵期,因為當爸爸媽媽餵食習慣後,要孩子自己吃,就不容易了。 平常媽媽去菜市場買菜時,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選購,除了可以讓孩子認識我們常吃的食物之外,還可以讓孩子參與選擇,例如:寶寶要吃空心菜還是大白菜(並用手指給孩子辨識)?也可以讓孩子決定今天的餐點是什麼?但切記一定要是爸爸媽媽能力可為的,例如:今天無法讓孩子吃牛排,就不要讓孩子的選擇太開放,可以改為今天吃麵還是飯?運用2選1的方式讓孩子選擇。也可以讓孩子參與烹調過程,例如:帶著孩子做貓耳朵、蔥油餅或打果汁,或是讓孩子幫忙洗菜、摘葉子、以蛋糕刀切香蕉……等,這些都是好玩的遊戲,爸爸媽媽還可以視自己孩子的能力去增減工作。 對於孩子不愛吃或從未吃過的東西,我們可以讓孩子先試一口,如果實在無法接受,就算了,但也有可能孩子會從此愛上它也說不定。若爸爸媽媽一定要孩子嘗試,可是孩子就是不愛怎麼辦?這時候就必需要靠爸爸媽媽的巧思,將孩子不吃的食物變化一下,例如:將菠菜打汁和在麵團裡,變成菠菜麵;將高麗菜和肉搗碎,運用水餃皮包起來,變成水餃;利用「石頭湯」的故事,將所有的蔬菜放進高湯中,孩子會因為故事的魅力將青菜吃光光。相信大家會有許多巧思,可以想出更多有趣、好玩的好方法。 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訂定簡單的吃飯規則,由於孩子的年齡很小,一次一條就好了,不要太多、太複雜,以免孩子搞不清楚,也無法遵守。如果您的規則是一定要把碗裏的飯吃完(但別忘了爸爸媽媽千萬不要強人所難,飯量一定要是孩子可以完成的份量),在學校中,老師常會先讓孩子對吃飯有成就感,所以都會先添一點點,讓孩子能夠自己完成,再視情況將量添多。媽媽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實行,先讓孩子運用他笨拙的手法將「吃飯」這件事完成,相信孩子會很有成就感的,也不會對吃飯這件事覺得很困難。 還要提醒爸爸媽媽的是,當你對孩子說的話,一定要說到做到,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就妥協了。大人最常跟孩子說:如果你不吃完飯,等一下我就不給你東西吃了。可是「等一下」孩子哭鬧著肚子餓時,我們又捨不得,只好給予孩子麵包或其他孩子喜愛的東西吃,這是最要不得的。因為孩子會知道:我不吃飯,等一下爸爸媽媽會給我東西吃。通常我們會建議家長,孩子如果說吃不下,必須清楚的告訴孩子:我會把飯收起來,等一下肚子餓時我們再拿出來吃。或是,如果現在不把飯吃完,等一下肚子餓就會沒東西吃呵!必須等到下一次吃飯才有東西可以吃。當孩子鬧情緒時,提醒家長不要因為孩子的情緒而生氣,若你採取的是第一種方法,可以溫和的告訴他現在沒有東西吃,只有上次的飯可以吃,媽媽可以幫你弄熱。如果你採用的是第二種方法,一樣要溫和的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很餓,必須等到下一餐才能吃東西耶!只好請你忍耐了。雖然這樣的過程看似殘忍,但要讓孩子了解爸爸媽媽說的事情是說到做到的。還有別讓孩子在快吃飯的時候,給予其他食物、零食,因為孩子的肚子都填飽了,我們很難期望孩子可以再吃正餐。 看了以上的方法後,是不是會覺得讓孩子吃飯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有著許多快快樂樂的事,千萬不要因為一件吃飯就把您和孩子之間的情誼弄壞了。不吃飯好像是件很嚴重的事情,但是爸爸媽媽只要緊記著,其實有很多營養素是可以互相取代的,這一項孩子不吃,還可以選擇其他的吃,所以在面對孩子吃飯時,別忘了要放輕鬆呵! 《摘自巧連智月刊寶寶版 2007年12月號》 轉載自巧連智教養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