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桂格滴雞精_回文活動 異動公告:因品牌內部審核因素,故得獎名單延後到4/19 16:00後公布,敬請期待!

jcc

日期

#Tag

麥肯錫顧問18年工作心得:這世界需要的是這種人才

2017年08月20日
公開
79

麥肯錫顧問18年工作心得:這世界需要的是這種人才 成功決策力競爭策略人力資源管裡領導 2014-04-18 09:55 整理•撰文 馬安奇 27.00K 每個人都很努力,但為什麼只有少數人能迅速脫穎而出?有沒有比「天分」更重要的關鍵能力,足以決定你的未來是平庸或者傑出? 全球知名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日本分公司首位專職人力資源部長伊賀泰代(2011年離開麥肯錫,現為職涯顧問網站「MY CHOICE」的經營者)懂得你的焦慮,她根據自己在麥肯錫扎扎實實打磨18年的心得,指出麥肯錫公司需要並且極力培訓的關鍵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領導力」! 這本《錄用標準:這世界需要的是這種人才》,在2013年連續一年高居日本亞馬遜商業書前5名,更獲得《鑽石哈佛商業評論》(哈佛商業評論日本版)讀者票選年度最佳管理書籍第2名。 生活中的領導力:引領眾人解決問題 想像你剛結束一場會議,桌上還剩下部分點心,因為要整理環境,必須盡快處理掉,但數量不夠每人平分,況且也不是所有人都想要,這時你會怎麼做? (1)心想:「應該沒我的事吧?這是主持人該解決的問題。」 (2)出聲詢問:「有人想帶些點心回家嗎?家裡有小孩的可以帶一點回去喔!」 假如你選第二個答案,表示你是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人,會說出建議方案並組織眾人採取行動,展現領導力,有機會成為組織中快速脫穎而出的人! 選擇第一種答案的人則習慣「職務思考」,發現問題時總是先考慮「應該由誰負責解決?」或是等待別人分配任務給自己。 假如人人都有「領導腦」,工作效率會更高,伊賀每次和不同職位、身分、領域的人開會,都事先列出每個出席者的任務和預期目標,如此一來,討論就能更聚焦,並且依照決議立刻實踐;當所有人都能抱持「自己應該引領大家凝聚共識」的心態整合意見,便可加速共識成形 (參見圖表);就算面臨會議失控的場面,也會有人跳出來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例如安撫情緒、整理意見等等。 圖說明 伊賀一再重申:「領導力」是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使用的技巧,而且說穿了,只要多加訓練,誰都可以學會。 4 項基本訓練,打造領導腦 為了讓「領導意識」深植員工內心的基本訓練,伊賀提出4個來自麥肯錫式的基本訓練: 1. 創造自己的價值 伊賀強調,參加會議時,一定要發言,即使內容幼稚,也可能激發他人的靈感,但如果什麼都不說,連創造價值的機會都沒有。 平常就該練習在短時間內(如1小時會議)檢視自己:「我創造了什麼價值?」時間久了,自然就會強烈意識到「自己目前所做的工作能創造什麼價值?」就不會只是機械式地進行作業。又好比說,花了兩小時閱讀資料後,一定要思考自己從中得到什麼見解?對客戶又有什麼意義?而不是只是認識某個觀念或知識而已。 2. 快速下決定 開會時,除了分析資料,發表自己的見解外,不要忘了要提出結論,就算只是暫定的結論也好。因為,愈早提出結論,就能愈快蒐集到外界的反對意見,也更能盡快改進與修正,加速完成目標。 伊賀指出,試著把焦點放在「然後呢?」進行討論,可以抽絲剝繭找出問題,理出結論。凡事抱持「我對這件事的看法是什麼?」「如果是我的話會怎麼做?」的態度,就能培養自己對每件事做出結論的習慣。 3. 想像自己就是領導者 把自己擺在中心,想像自己是導演,主管是男主角,客戶是女主角,他們的片酬都比你高,你該如何統合所有人,以及如何運用他們的才氣,來幫助自己達成目標,拍出一部成功的電影? 4. 站在白板前 這是一個象徵領導討論的動作,「請你現在就發揮領導力,做不好下次改進。」因為公司沒時間讓新人學會之後才開始發揮領導潛能。

孩子的「勤勞」是養成的,「懶」也是養成的

2017年08月19日
公開
74

孩子的「勤勞」是養成的,「懶」也是養成的 作者:天下文化 發表日期:2017-07-13 點擊瀏覽數:18946 母親要克服的教養恐懼 前不久一場演講之後,有位聽眾切進走道,她問能不能打攪我幾分鐘,想替朋友問個難題。還沒聽完,我已覺得這個問題好熟悉,這十幾年來,身邊不斷有同樣的故事發生,也常在演講時或課堂上被公開或私下問起。 那天的問題是:一個二十一歲的男孩,既不讀書也不工作,整天在家裡打電玩。這聽起來多熟悉。在今天,這種現象不只是不獨特,還可算為典型。 就在我下筆寫「男孩」這兩個字的時候,我曾有一點疑惑自己該不該用「孩」來指稱這些問題裡的主角。 二十一歲是成人了,我不該說他們是孩子,可是我們心知肚明,所有沒能夠在生活上獨立起來的人,在生命狀態上都停留在充滿依賴的「孩童」階段。 如果不稱他們為「孩子」,大家可能還會以更責備的語詞來指稱─我聽過最難聽的,大概是被父母罵為「寄生蟲」。 這位聽眾提出的問題雖不特別,但她給朋友的意見卻使我意外。她說,很想建議這位母親搬出去,把家讓給既不工作也不讀書的孩子,至少眼不見為淨。 當我反問說,如果只是想「眼不見為淨」,為什麼不是讓孩子搬出去?而是媽媽出走? 這位朋友擔心又激動的說,孩子絕對不可以出去,怕這樣更會被朋友帶壞或坑了。 她的解釋,一針見血說明了父母在採取決定上因為憂慮而進退維谷。 父母害怕孩子被逐出家門後,生活會過得更糟,所以想出「自己出走」來逃避心煩,以為問題只剩「兩害相權取其輕」這條路,卻沒有想過,無論「去」或「留」,都是鴕鳥埋沙的方案,與解決問題的方向完全無關。 並不是有了電玩之後,這個世界才出現這類使父母感到煩惱的問題。電玩確實使問題的滋長力量更壯大、更迅速,但它們的根是「好吃懶做」。 如果我們看到一個孩子被要求去做一件並不困難的工作,如寫課堂要求的作業,卻想盡辦法偷懶耍賴,就不該簡單認為他只是「沒有興趣」,而該想到更加教育他的「責任感」。 人人都有該做的事、該盡的責任,是生活裡的自然。又因為生活要有平衡,所以我們既工作也休息和娛樂。 懶惰的人之所以愈大愈懶,就是當他逃避該做的事之後,受到縱容或包容。貪玩的孩子之所以後來說謊,或延伸成更大的麻煩,就是在生活失去平衡的時候,沒有得到應有的指導和管束。 能力或性情都是在培養和鍛鍊裡成就起來的,雖然人天生有好動或不好動的傾向,但「好動」不一定是「勤勞」。 孩子的「勤勞」是養成的,「懶」也是養成的。孩子無論什麼年齡出問題,父母都不能選擇走避;暫停自己的工作,陪著他去做苦工,也比把家讓出來給他們繼續過好吃懶做的生活,要更務實一些。 同樣的準則也適用於求學的孩子,與其整天官兵捉強盜的加設防護或暗自擔心,不如靜下心來了解他的課業內容,陪著他面對問題或克服困難。 孩子是在索愛,還是耍賴? 這幾年帶小朋友,我總是很注意分辨孩子們到底是在「耍賴」或是「索愛」。 耍賴是孩子不想完成任務的表現。雖然他們有可能是遇到困難,需要幫忙,但如果每次都以這種角度處理事情,會養成孩子依賴的習慣。 分清楚孩子的耍賴是因為沒有興致,一時懶惰,或被他事吸引,再決定怎麼處理。 不管跟拖延、敷衍或鬧情緒的孩子相處,永遠不要忘記,「對事不對人」是最有用的方法。 如果我們認真收工作的帳,也誠懇檢視孩子工作的成果,並提出有用的指導,孩子一定會了解,耍賴不是一種好的索愛方法。我們在提供愛的思考上也會更有深度。 摘自 蔡穎卿《媽媽是永遠的老師》/天下文化

最偉大的教育,竟然是媽媽的「情緒平和」!

2017年08月19日
公開
52

最偉大的教育,竟然是媽媽的「情緒平和」! (看完你就懂了......) 瀏覽人次 : 222729 撰文者:網路文章分享 標籤:親子教育, 品味人生, 激勵人生, Piper, 蒐好文 12月 2016年 5 收藏 (圖片來源:wikihow) 有一種教育, 讓孩子成為孩子, 讓他們慢慢長大。 都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母親的「母」到底 包含什麼樣的生命意義呢? 其實,好媽媽就是「3個字」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第 1個字 是「靜」 很多媽媽眼尖, 一眼能看出孩子三個問題, 而且立刻指出還反復強化, 甚至當著更多人的面 說我孩子就是哪裡不好。 母親看到自己孩子的 優點和缺點的時候 都不要動,不要慌亂, 為什麼?因為孩子需要母親 用良好的情緒去孕育和保護, 只有母親看到孩子的優、缺點 都不露聲色的時候, 才能賦予孩子內心的成長動力。 母親情緒不穩整個家庭就跟著翻騰, 孩子是活在母親這條船裡的, 一點點動靜都會影響到孩子, 破壞孩子的內穩態, 孩子單單平息自己的內心緊張情緒 就要消耗很多心理能量, 還能留下多少心理能量 用在學習用於自我成長呢? 第 2個字 是「弱」 母親在孩子面前學會示「弱」。 強勢媽媽的孩子很難自信, 孩子的自信會在你這種狀態 裡面一點點的削弱。 能夠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親, 孩子的內心必然自信而堅強。 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 就是實現對孩子的托舉, 處處占孩子上風的母親, 孩子只有站下風, 最後甘願站下風, 沒有一點競爭性, 也沒有一點動力, 極端的會追求叛逆性、 破壞性來完成自我的畸形成長。 第 3個字 是「慈」 在孩子面前指手劃腳, 不是扯著嗓門叫喊 就是繃著臉嘮叨的母親, 會讓孩子慢慢感覺這個世界 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是舒適的, 是有意思的,孩子會失去心中的方向, 而母親也將沒有任何引導能力, 變得更加抓狂。 一個母親真正的力量,是她的慈祥, 讓人感到大海般的包容接納, 這就是孩子成長的寬闊的天地。 這樣的母親形象就是規則, 言出就是方向, 司馬光說:「為人母者不患不慈, 患於知愛不知教也。」 孩子 學習力差 並非 智力差 是「情緒問題」 孩子的問題主要是情緒問題, 學習不好都是因為負面情緒困擾, 很少因為智力, 家長內心的焦慮與浮躁, 比孩子有學習問題更可怕, 只有孩子內心平靜, 才有可能吸收、沉澱、理性思考, 才能遠見、卓識、發現、創造, 才能真正的優秀! 作為一名母親,請記住, 保證自己情緒的平和, 就是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 (文章來源). 孩子的教育不能等! 培育您的孩子成為Google人才 或許,您從沒想過 您的孩子 有成為明日之星的潛能 ... 現在,給孩子一個機會 發掘他的天賦和興趣吧!

35歲以前,你一定要懂的4個管理理論!

2017年08月19日
公開
47

首頁個人成長實用祕技 35歲以前,你一定要懂的4個管理理論! 心理學管理定律管理辭典 2010-04-27 08:00 整理 郭子苓 19.34K 破窗理論、莫非定律、刺蝟法則……這些看似與職場無關的理論,其實只要換個角度解讀,也能成為工作者在提升與管理自我時的重要提醒。 《35歲前要懂的33個法則》彙整了33個讀者既陌生、卻又熟悉的學說理論,加以重新解讀,轉化為實用的職場潛規則。以下列舉其中4個理論,從中領會出有助於實務工作的態度與方法。 1.破窗理論:凡事照規矩,不輕忽每一件小事 面對繁多工作,每個人難免都會輕忽某些「小事」,以將時間保留給「大事」。然而,魔鬼藏在細節裡,任何一點小失誤都有可能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破窗理論」的大意便是,再微小的犯罪,最後都可能蔓延擴大,導致嚴重後果。因此,對於任何不良習慣,都應該防微杜漸,不要任由讓自己的惰性和壞念頭影響工作專業。唯有事事都按部就班照規矩來,並且養成即時修正和補救問題的習慣,才能杜絕任何陰溝裡翻船的可能。 2.莫非定律:堅守原則,不怕鬼敲門 你是否有過這種經驗:認真工作了好幾個小時,身心俱疲的你只是想隨意瀏覽網站、圖個輕鬆,老闆偏偏正好就在這時走到你座位後面?「莫非定律」(或譯為「墨菲定律」)告訴我們,任何壞事只要有可能發生,無論機率有多小,它就是會發生。 姑且不論運氣好壞,壞事終究是肇因於自己的一念之差,做了不該的事。因此,要避免莫非定律作祟,務必堅守個人原則:不該做的,就堅決不去做;需要做的,就做到盡善盡美,千萬不要心存僥倖。若是千萬小心之後,依舊出了錯,也要積極找出原因,下不為例。 3.木桶定律:持續學習,強化團隊表現 要判斷一個木桶所能容納的水量,並非找出最長的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因此,身為團體的一員,應勤於學習,拉近與他人之間的差距,避免成為害群之馬。至於已經是「長板員工」的人,也必須惕勵自己與其他木板緊密結合,並且持續提升自我能力,切勿恃才傲物、原地踏步。 無論是你團隊裡的長板或短板成員,最重要的都是要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合力打造出「不漏水」的木桶團隊。 4.刺蝟法則:君子之交,不以私害公 「刺蝟法則」指的是,人際交往應保持距離,秉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則。運用在職場的人際互動上,則是提醒工作者凡事必須謹慎拿捏,公事公辦,不以私害公。 管理者則須盡量做到公私分明、親疏有度。前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總裁艾佛瑞•史隆(Alfred P. Sloan)堅持與員工保持適當距離;但當員工發生意外,他總是立刻趕到醫院探望。此舉不僅搏得部屬敬重,也能激勵團體向心力。

假期中該如何備課?國語文假期備課經驗談

2017年08月19日
公開
56

假期中該如何備課?國語文假期備課經驗談 作者:彥佑 2017-07-06 備課,是行之有年的一項教學工作,「共同備課」則是教育部推行觀課議課時的前導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看到好的教學成果,就必須好好的準備教學。每到期末或寒暑假擔任備課講師時,常有老師詢問:「假期中該如何備課呢?」個人想提出以往假期的自身、共同備課經驗,與大家分享。 ・閱讀理解:閱讀理解是當前語文教學的趨勢,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年級,設計出符合該年段的閱讀理解策略,如低年級可能為重述故事重點,中年級為利用連結策略找出文本的因果關係,高年級為利用六何法自我提問。(詳細資料可參考閱讀理解官網,蒐尋「課文本位閱讀理解」)。教師在準備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儘量將傳統的生字、語詞教學降低比率,逐漸提高篇章解讀的能力(低年級仍應加強字詞的學習); 而教師要提高篇章解讀能力,便必須在備課的時候,下些功夫,磨煉火候,多看幾次課文。 ・問思教學:問思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教師提問」、「學生思考」的一種教學方法; 當教師的提問能切到課文核心時,便能快速抓取本課重點,減少無謂的課程閒雜; 提問之後,便要引導學生的思考,有些學生不會思考、沒有想法、脫離課本的思考點、敘述過多與文本不相關的論述、羞於或不習慣思考…,這些都是需待教師逐步引導的。因此,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可以先設計好想問出什麼重點,模擬學生可能的答案是什麼?希望學生的正確答案是什麼?這個過程如何去引導?目前坊間的教科書出版社均設計有問題層次的提問(教師手冊中有詳列),教師可自由運用,建議往中、高層次的提問發展。 ・語文奠基:語文的內含包括聽、說、讀、寫、作,目前的語文教學重點太過於強調「閱讀」與「寫作」,導致許多學生不會聽話、說話、寫字; 但語文絕非只有讀寫而已,而是需要全能發展的; 當學生沒有聽話能力時,直接影響的,便是產生不正確的行為,間接影響的便是注意力不集中,長期下來,影響甚鉅。現在學生,不太會說「有內容的話」,如課文大意、「為什麼… 」之類的提問、用流暢的話說一段故事、敘述一件道理…,長期下來,影響到的是競爭力(大陸從一年級開始培養學生說話能力,八成以上的學生均能侃侃而談,落落大方,引經據典、直指核心)。無法寫出正確、工整、迅速的字,則較無法展現自我的自信,不易引起他人的青睞,甚至無法把握有限的時間。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宜在這些方面多多著墨。 ・各課掌握:究竟怎樣才算是教完一堂課?每位教學者的說法紛歧; 有的認為習作、生字本寫完便完成了; 有的認為要訓練到簡單的口語、寫作才是完成(那何謂「簡單的」,可能每個人說法又不相同); 有人認為要寫完試卷、檢討完才是完成; 有的認為要寫完預習、複習單才算完整?有的認為必須把課文內容彙整成心智圖才算完成。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只要教師能時時檢視語文的教學基本能力,刻刻回顧自己的教學成效,便是良心教學了。建議教師可以從「課名、課文、圖像」三方面來掌握,請學生嘗試改寫有意義的題目(訓練訂題目的能力); 課文包括內容深究、形式深究…等; 圖像可以訓練觀察力、想像力、回憶文本的能力、摘取大意的能力、串接故事的能力…; 因此,教師在準備各課的時候,均要掌握到這些原則。 ・課間連結:教師在備課時,可以先找出這一課的主旨是什麼?下一課的主旨是什麼?從這三到四課的主旨,去檢視看看「單元名稱」是否符合。或是看到「單元名稱」之後,可以試著想想看本單元、本課可能在寫些什麼。任何的學科教學,都重視「統整與歸納」,在課間連結中,教師可以先設計課程,包括:「為什麼這三課要編排在一起」、「為什麼這一單元題名為xxxx」、「這三、四課編排在一起,有什麼共同點與相異處」。因此,在準備課程時,宜先針對這三、四課、這一單元,來找出連結關係。 備課是增加自己教學功力的方式; 當期末拿到教科書時,不妨先瀏覽一番,抓取重點,歸納教學法,預設師生互動模式,相信新學期的教學,一定充滿亮點。

國中生家長如何伴讀國文? 深入閱讀7技巧 • 分享

2017年08月18日
公開
63

投書�國中生家長如何伴讀國文? 深入閱讀7技巧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7-17 13:08聯合新聞網 文�劉孟婷(家教老師) 伴讀的路徑為「讀課文→提問」,這中間其實許多眉角。「問」等於「考」也不等於「考」;考試是在檢視一個人的學習成效,它不是不好的,壞的是分數的比較。如何伴讀、如何提問才能帶孩子深入閱讀?以下是我為學生家長綜合統整7大技巧: 圖�劉孟婷提供 圖�劉孟婷提供 1.每一段落就停下來 基本上,在深入閱讀(伴讀)前,我希望孩子自行先閱讀過,然後再進行伴讀。伴讀的停留方式是以「段落」為基準,每一個大段落,就停下來檢視內容的要點。 2.抓出文章的演員 常常很多學生是不會抓生詞的,也無法抓到重點,因此,我的提醒是:「人事時地物、專有名詞找出來;生詞、佳句、成語圈起來。」這過程中,鮮少孩子能抓出,「閱讀」本身是不會停留下來的視覺旅行,加上,隨著詞彙越來越多,學生已無力去深入探討,所以,身為伴讀者的功課就是陪伴他們找出文章的主角和反派角色。 3.修辭與大意的練習 當他們認識譬喻法、擬人法、排比、映襯等等,便能明白以往讀起來滋味特別好的文章其組成方式,然而,運用句子來認識修辭才是最合宜的方式,認識學名不懂得欣賞和運用,是可惜的。 大意的產生不應該是靠自修,而是要自己寫出來。當學生一旦懂得抓出關鍵字,辨識出主旨句,就得練習自己寫大意,這一點,我覺得非常重要! 4.認識詞性、句型、標點符號 中文的學習和英文如出一轍,學習辨識詞性(名詞、代名詞、形容詞、動詞、副詞、介系詞、連結詞、驚嘆詞)是基本功,從小一就要開始。每一課課文,也都有句型學習(條件句、假設句、因果句、轉折句)的安排,在孩子學習照樣照句前,不妨先告訴孩子這是甚麼句型,並且將其他有轉折或表意外之意的語詞告訴他,例如:「然而」為轉折語詞,「但是」、「然而 」、「否則」、「惟」、「不料」等詞語也是,此時,若能一併告訴他轉折語詞之前使用「分號」,那麼孩子便可以理解「;」代表的語氣意思。 5.文章結構的伴讀 國中生會針對文章結構的伴讀,最主要是讓學生看見作者對文章的鋪張方式,有利於增長寫作結構的認知。 6.取捨的伴讀 伴讀,可以延伸很多的學習,如何取捨學習資料,我的建議是以課文所教的為優先,其次是「溫故」,爾後才是「知新」。單純就課本的學習是非常狹隘的,在我的年紀來看,要考高分不外乎是練習,但是,這些不在自修及測驗卷上的伴讀資料,才是真正的實力呀! 7.提問要問重點 如何提問是伴讀者的智慧,也能看出伴讀者是否完成文章消化。這裡,我介紹的是伴讀方式,提問的內容因文章而異,但是,提問規則就是從大方向提問→到小方向提問,這樣一來,也就等同在進行最後的總整理複習。

不懂這 10 個溝通技巧,簡報再有說服力也沒用!向 TED 學說話的技術

2017年08月18日
公開
64

不懂這 10 個溝通技巧,簡報再有說服力也沒用!向 TED 學說話的技術 演講術溝通技巧TED簡報簡報技巧 2017-07-12 17:35 整理•撰文 邵蓓宣 23.16K 經理人月刊 No.152 (本文出自《經理人月刊》2017 年 7 月號,封面故事:向 TED 學說話的技術:簡報、提案、演講、溝通必備技巧) 每個人都有站上台的時刻,當眾人殷切盼望準備上台的你,你會用什麼姿態站上舞台,讓自己看起來很聰明、很厲害、充滿自信?熟記以下 10 個說話技巧,以及演講小知識,你也能成為很有說服力的溝通達人。 1. 吸引力 老闆到底喜歡什麼溝通方式?.jpg 經理人月刊 No.152 2. 精簡力 老闆到底喜歡什麼溝通方式?2.jpg 經理人月刊 No.152 3. 感染力 老闆到底喜歡什麼溝通方式?3.jpg 經理人月刊 No.152 4. 故事力 老闆到底喜歡什麼溝通方式?4.jpg 經理人月刊 No.152 5. 解析力 老闆到底喜歡什麼溝通方式?5.jpg 經理人月刊 No.152 6. 說服力 老闆到底喜歡什麼溝通方式?6.jpg 經理人月刊 No.152 7. 掌控力 老闆到底喜歡什麼溝通方式?7.jpg 經理人月刊 No.152 8. 圖文整合力 老闆到底喜歡什麼溝通方式?8.jpg 經理人月刊 No.152 9. 自信力 老闆到底喜歡什麼溝通方式?9.jpg 經理人月刊 No.152 10. 促發力 老闆到底喜歡什麼溝通方式?10.jpg 經理人月刊 No.152 Quick Facts 10 到 18 分鐘過後,聽人說話的專注力就會遞減。這也是為什麼 TED 的演講都控制在 18 分鐘內的原因。 把每張簡報、標題精煉一個響亮的說法,只需要 14 個字,剛好是一則推特,一句話的長度。 受歡迎的 TED 影片,出現最多次的標題詞彙除了「你」之外,第二名是快樂(Happiness)。 演講開始的 10 到 20 秒是觀眾注意力集中的高峰,所以你得一開始就抓住觀眾的注意力。 人權律師布萊恩•史蒂文森(Bryan Stevenson)是 TED 有史以來聽眾起立鼓掌時間最長的講者,他的演說有 65% 的時間都在講故事。 3 個一組的概念比較容易被觀眾記得,將演講內容規畫為 3 步驟、3 方法等,會讓人印象深刻。 多說「你」「你們」,即使要說我,也最好說「我們」。TED 講者說「你」的次數,是說「我」的兩倍。 最受歡迎的幾位 TED 講者平均 1 分鐘約講 180 字。 想改進你的演講或上台報告,重複排練很重要。TED 講者、科學作家瑪莉•羅綺(Mary Roach)演講前至少排練了 25 次。

把複雜的工作變簡單,你也能表現得像專家!3 個常見且實用的方法

2017年08月18日
公開
54

把複雜的工作變簡單,你也能表現得像專家!3 個常見且實用的方法 工作效率高效工作術簡單法則 2017-07-12 17:00 整理•撰文 林庭安 11.89K shutterstock 截止期限在即,為了保持專注,你規定自己 3 小時內不上網;又或者,你知道自己每次運動完後精神好、工作效率最高,於是每天早起運動。 這些要求都是源自於對自己的了解,組織裡也存在類似情形,透過日積月累形成的成文、不成文規定或法則,可以讓成員用有成效、更精準的方式做事。 以下介紹 3 個常用的簡單準則,讓你把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效率: 1. 做法準則:找出基本要領 任何工作都有幾個基本要領,彙整這些基本原理,不用詳述做法,只要有所依循即可,才不會限制創造力。 這個準則適用於時間緊迫、壓力大的狀況,如實況轉播、救火等。英國廣播公司(BBC)在訓練主播時,就有一套濃縮 10 年經驗的播報準則,只要把握 6 個要點,就能流暢地做轉播。 以播報運動賽事為例,(1)描述事件背景;(2)說明活動現場;(3)定時且簡潔地提供得分或成績等資訊;(4)適時解說,但不干擾觀眾看比賽;(5)提供過往數據、運動員資料等事前準備內容;(6)評價賽事的重要性及關鍵時刻。 2. 協調準則:分工合作 團隊成員常需要彼此支援互助,要有一些潛規則或默契,讓大家在工作上分進合擊。 這個原則是從大自然現象(鳥類以整齊隊形飛行、魚類群游卻不會相撞等)研究而來,強調個人只要懂得如何與他人合作共事,就算無法掌握全局,也能與群體相互配合、完成目標。 拿破崙就用過這樣的方式帶兵。由於戰場上的混亂常讓士兵分不清方向,無法確定前線狀況,拿破崙就透過「朝槍砲聲前進」的命令,讓士兵有所依循。 3. 時程準則:安排工作流水線 意思是把「行動」與某個「事件」串連起來,讓人們知道何時該採取行動。建議為每一項工作訂時限:到了 A 時間,就要做 B;工作進入到某階段,就要準備下個工作,能有效提升效率。 以皮克斯(Pixar)為例,要製作出一部動畫電影通常必須花 4 年,但是如果按照這樣的速度,公司根本無法營運。 於是,他們先訂出每年發行一部新電影的目標,連日期都選好了(在感恩節,美國全家看電影的高峰期)。接著,打造全新的工作排程,每一部電影都是第一年由一組人馬處理,第二年轉由另一組成員處理,直到完成為止。就如同汽車生產線一般,每個小組都只負責完成一部電影的某個階段,最終拼裝出成品。 這麼做的結果不但加快了製作進度,每個人也能按部就班、有憂患意識地行動。

為什麼「打」不停?有效因應孩子的攻擊行為�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2017年08月18日
公開
33

為什麼「打」不停?有效因應孩子的攻擊行為�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PlurkfacebookLinetwitterGoogle Bookmarks轉寄好友 3261 行為態度 當你看見孩子舉起拳頭,向另外一個孩子揮下去時。第一時間,我們的反應通常是「你在幹嘛?」「為什麼你要打他?」 這個「為什麼」,我們說的很自然。但卻忽略了一個可能存在的風險:多問為什麼,反而把孩子推去找理由、找藉口。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孩子有許多的理由,但卻忽略了自己所存在的不適當行為與反應。 我們常問「為什麼」,多少反映一件事,我們期待孩子把事情的緣由、經過說出來。在他說出來之後,我們再來告訴他,他哪裡不對。然後,再告訴他要向對方道歉,而且以後這個打人的行為要改。 一切似乎很理所當然,很SOP的流程。而且我們也很天真地以為問題就如此解決。 但是你會發現,處理之後,孩子打人的問題依然出現。 實務上,常會遇到有些孩子,對於動手打人的回應:反正大人也不會怎麼樣?頂多跟對方說對不起,或老師會對我說「下次不可以再打人!」頂多就是不准下課,罰站或罰抄生字。 為什麼這樣的行為在處理後,卻一次又一次地反覆出現?我想,關鍵在於你忽略了以下的步驟。 關於打人(或其他不適當行為),在處理過程中,我們須關注在幾件事:第一是練習自我行為覺察,第二是給予有效行為後果,第三是發展適當替代行為。 先來談自我覺察。過去,我們很慣性地在孩子動手打人之後,不假思索就問孩子一句「你為什麼要打人?」這往往很容易讓孩子把他的行為,找一個合理化的理由來塘塞。「你為什麼要打人?」「誰叫他以前也打過我?」「你為什麼要打人?」「誰叫他站在那邊不讓開?」「你為什麼要打人?」「誰叫他不願意請我喝飲料?」 你會發現,當我們不斷地問孩子為什麼?這時換來的,卻是孩子不斷為他的行為在找理由。這個過程中,孩子並未去覺察自己的攻擊行為。如果連覺察都沒有,那行為又如何會改變? 當行為發生時,我會以相當冷靜的方式問著孩子「你在做什麼?」這麼做的目的,就像讓孩子啟動自我行為的行車記錄器。像錄影的概念一樣,孩子必須重新回來檢視在剛才的那段時間,自己到底做了什麼事? 這一點,我一定要讓孩子自己親口說出來。 當從孩子的口中說出來,孩子就有機會一次又一次來覺察自己的行為,例如揮拳的過程。當你問孩子「你在做什麼?」孩子回答你「我動手打他」這時,孩子坦誠地告訴你他自己做了這件事。 緊接著孩子必須要對這動手的行為負起責任,換來應有的行為後果。然而,這個後果是什麼?建議把球拋回給孩子,讓他來告訴你,他這個行為該負什麼責任?他這個行為我們大人可以怎麼處理?由他來說服我們。 如果孩子今天對你說「好啦!就罰我一個禮拜不下課」「我去跟他說對不起總可以吧?」這時,我會反問孩子「為什麼罰你一個禮拜不下課,明天開始你就不會再動手打他?」「為什麼你跟他說對不起,明天你就不會再打他?」 孩子必須要提出強而有力的證據來說服你。在行為後果的處理上,建議你不要急,採取慢慢來的方式,讓孩子有機會去思考自己這個行為可能換來哪些嫌惡的後果。例如有些孩子在意你不跟他說話,有的孩子在意權利被剝奪。每個人都有他特別在意的事,都存在個別差異。 當行為後果有了,接著我們就可以再來訓練孩子的自我控制或者問題解決能力。也就是說,當面對類似的事情時,孩子如何捨棄過去的攻擊行為,而試著採取比較積極正向,可被允許的替代行為。 請提醒自己,這些問題解決的替代行為,絕不能只是紙上談兵、口頭說說。而是必須將腦力激盪下來的問題解決策略,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實地演練,讓孩子實際經驗問題解決技巧。好讓未來,如果真的又發生類似的事情的時候,孩子可以在第一時間表達出適當的反應,而揮別過往那打人的行徑。 Photo:Lance Shields,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

若你今後一直當教師,定要記住以下幾點!!!

2017年08月15日
公開
8

若你今後一直當教師,定要記住以下幾點!!! 吸引力法則 2017-07-23 檢舉 無論是剛走出校門的年輕教師,還是已經有多年從教經驗的資深教師,如果你想把「教師」這個職業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那麼以下這幾點可是一定要了解並掌握的,它會讓你受用一生! 永遠不要低估你眼中的差生 這世界原本沒有差生一說,只是由於評價標準的差異,導致了我們眼中差生的產生。但不論什麼時候都不要低估了眼前的差生。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第一次高考時的數學成績是1分,而第二次數學考試的分數也只有19分。20歲那年,馬雲準備參加第三次高考。在走進考場前的一天,一位姓余的數學老師對他說:「馬雲,你的數學真是一塌糊塗,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倒著寫!」但也就是這次,他終於考上了大學。所以,永遠不要低估你眼中的差生,他們未來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 別讓自己成為「新文盲」 過去,你以知識為載體,讓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就可以成為你馳騁空間韁索,但這世界變化得比我們想像要快得多,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多媒體等電子科技不斷被運用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老師您還玩不轉多媒體嗎?小心成為學生心中的「文盲」。 若你今後一直當教師,定要記住以下幾點!!! 將教師視為你的終身職業 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是一個需要奉獻的職業。育的本質是讓更多的學生得到溫暖和愛,通過教育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教育需要堅守,需要能坐下板凳,耐得住寂寞和清貧,只有將「教師」這個職業看做是自己的「詩和遠方」,才能將一份工作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來看待。 堅持閱讀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這首先是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要掌握這一門藝術,就必須多讀書、多思考。」經常閱讀報刊、閱讀網絡,能夠讓你對世界保持一種新鮮感。經常閱讀經典,能促使你不停地思考。 對世界保持新鮮感,能夠使你的觀點不落後於學生。同時,你會從這世界的時事、體育、娛樂新聞中找到與學生交流的話題,從而增加彼此的交融性。閱讀經典,會在無形中提升你的品位,強化你的人格魄力,從而在中影響你的學生。 準備好筆與本 做一個思考的老師,而思維的火花往往會在你上床後的那一瞬間,或者是在你醒來的那一時刻,有時甚至是在凌晨乃至你的睡夢中閃亮,在你的床頭放一本記事本和一支鉛筆,迅速地記錄你思維的火花,這有助於你自身的提高,最終提升你自己。 要學一點幽默 幽默是生活的潤滑劑。誰都不希望自己面前站著一個整天板著面孔的人,學生更是如此。掌握一點幽默的藝術,既放鬆學生的心情,同時也讓學生走近了你。 若你今後一直當教師,定要記住以下幾點!!! 學會原諒自己與別人 有時候,學生犯了錯誤,大多數都會後悔,希望得到寬容、諒解。有些學生只要我們老師拉一拉,就能成為好學生;如果稍有不慎,推一推,或不注意方法,就能毀了一個人,甚至釀成更為悲慘的結果。所以說,寬容是一種溫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靈。 讓學生"摸得著"你的關注 你不一定愛你的學生,但你既然從事了這一職業,就應承擔相應的責任,關注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而且,你不要將關注僅僅停留在意識里,而應讓學生摸得著,感覺得到。 若你今後一直當教師,定要記住以下幾點!!! 不要吝嗇讚賞的語言 莎士比亞說:「讚賞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就是成年人,也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賞,何況是尚未成年的學生呢?所以,對待尚在成長過程中的學生,你要學會發現學生的特長與其成功的之處,並給予充分的肯定;同時,當學生正確地回答了你的問題,或者提出了一個好的創意,你都要用愉悅人心的語氣對他給予真誠的讚賞。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現在的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很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有主見、有思想。在學生當面提出異議或是進行對峙時,你要學會控制你的情緒,千萬不要讓情緒左右了你的言行。 事實上,只有你完全控制了自己的情緒,你才能在面對讓你厭惡的學生時,仍能面帶微笑;而當你對學生暴跳如雷時,並不能表明你真的控制不了自己,事實上此刻的你也許心靜如水。 若你今後一直當教師,定要記住以下幾點!!! 不要高估了自己的作用 在任何時候,都不要誇大你在教育學生過程中的作用。再說,優秀的學生並不完全是由教師教出來的,在很大程度上,學生的成功取決於他先天的素質。讓學生充分的意識到學習是為了自己,而不是老師的任務。 做快樂的教師 學會放鬆自己的壓力,將工作與生活分開,給自己留出一個個人的空間,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只有你真正快樂了,你才不會在這世界上留下太多的遺憾,只有你真正快樂了,你才無愧於你的職業。

孩子頂嘴時,減少衝突的4話術

2017年08月15日
公開
10

孩子頂嘴時,減少衝突的4話術 作者:簡.尼爾森、瑪麗.尼爾森.坦伯斯基、布萊德.安吉 (大好書屋《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 2017-07-06 加入書籤 立即分享 眼看上學就要遲到,你急著出門,孩子卻還磨蹭,拖拖拉拉,你催他,他回嘴「那你自己去啊」;「到底是誰要上學,是誰要遲到啊﹖」……一把無名火上來想開罵?孩子頂嘴時,你一回應,就輸了!教養專家教你說話術,幫你減少怒氣與壓力,享受親子和平相處與彼此尊重的時光。 Shutterstock 比起傳達行動,言語更常被用來虛張聲勢。──魯道夫.德瑞克斯 不要回應頂嘴,回應頂嘴只會導致拉鋸戰或惡性循環。 1重視感受:「聽起來你真的很生氣。」 2擔負你自己的責任:「我知道我聽起來頤指氣使或語帶批評,不夠尊重你。」 3「我們花點時間冷靜下來,直到我們能夠彼此尊重。」 4「你知道我真的很愛你嗎?」 STORY:簡的故事分享 那天晚上,亨德森太太第三次對兒子喬恩說:「你最好趕快寫作業,免得時間太晚寫不完。」 喬恩回嘴說:「如果這件事對妳這麼重要,為何不由妳來做?」 亨德森太太很震驚。畢竟,她只是想幫忙。她回應:「年輕人,別這樣跟我說話。我是你媽媽。」 喬恩馬上回嘴:「喔,別那樣跟我說話。我是妳兒子。」 此刻,亨德森先生挺身而出,大吼:「現在就回到你房間。在你學會尊重前,你都被禁足了。」 喬恩吼回去:「很好。」他跺著腳回到房間,用力甩上門。 造成這種場景的原因是什麼?媽媽回應兒子的頂嘴,親身示範她想要教導給兒子相反的一面。而要如何改善以上的場景呢? 媽媽:「我注意到你還沒寫作業。當你拿到老師給的不好成績時,我很好奇你會有什麼感覺。」 喬恩(老早習慣媽媽的嘮叨):「我覺得很好,這是我的事。」 媽媽:「你說得沒錯,我只是好奇,如果你因為沒有完成作業而感覺良好,那麼我很高興你沒寫作業。」 喬恩:「妳在挖苦我?」 媽媽:「不是。我希望你能提前思考,你的選擇所造成的後果,會為你帶來什麼感覺。你認為不做的感覺很好,那就不要做。」 喬恩(慢慢地走去寫作業):「嘖!」 喬恩看起來不想寫作業,媽媽避免回嘴,反而讓喬恩思考他的選擇會造成什麼長遠的後果。既然他選擇寫作業──即使不情願──他一定也了解他不喜歡不寫作業的後果。 以下是一些典型家長的回話: 「小女孩,別這樣跟我說話!」 「我為你做了那麼多,你怎能這樣跟我說話?」 「你被剝奪所有的特權。」 「你說話不饒人,不覺得會惹禍上身嗎?」 如果你是聽見這些回應的孩子,你學到了什麼呢?你會決定怎麼做?如果你檢視前言中列出的性格與生活技能,你有學到任何一項嗎?你會忍住不做挑戰清單上的某些行為嗎? 以下列出一些採用正向教養方式家長的對話,避免回應孩子的頂嘴,能夠有效舒緩情況,而不是使情況加劇。再次,從孩子的觀點聆聽這些回應。 「哇!你真的很生氣。」 「我懷疑我做了什麼,讓你這麼心煩?」 「我看得出來,你現在很生氣。可以多告訴我一些嗎?」 「你知道我真的很愛你嗎?」 現在,再次檢視兩份清單。身為孩子,你從這些回應中學到了什麼?這會再次提醒你,要留心回話對孩子產生的長遠影響。 STORY:瑪麗的故事分享 練習「不要回應頂嘴」這項工具時,我突然有個領悟。事情發生在某個星期剛開始時,當時我急著出門。我對兒子嚷嚷,他正在做一件他等不及上車再做的事情(他正在組裝新的間諜總動員玩具)。我用不尊重的語氣跟他說話,他立刻用同樣的語氣回應我。 以前也曾經這樣;這次的不同之處在於我能立刻察覺。我蹲到他的視線高度,說:「因為我剛剛對你吼叫,還以不尊重的語氣跟你說話,所以你也對我大小聲、說話不尊重。我很抱歉,沒能理解你在做自認很重要的事情。我期望你能重視我需要準時出門的急迫性。」 能猜到他的回答嗎?「媽咪,沒關係。」 我再次發現,我的生活過得如何,無關孩子的行為舉止,而是關於我──為人父母──的行為舉止。 與兒子說話時,只要花幾秒鐘蹲到他們的視線高度,而不是生氣地嚷嚷。這麼做,省下我許多怒氣與壓力,也能享受更多與他們和平相處與彼此尊重的時光。 孩子會模仿我們的舉動。當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時,就不能期望孩子能控制他們的行為。換句話說,如果你想知道孩子為什麼對你說話不尊重或頂嘴,就倒帶或回想看看你剛才怎麼對他們說話。 那星期接下來的日子,我特別留意我的語氣。下一次,葛瑞森拖拖拉拉時,我輕柔地碰觸他的肩膀,說:「我很擔心會遲到,所以需要你的幫忙。」他立刻停止磨蹭,做好準時出門的準備。 每次我用到像這樣的工具,我都疑惑為什麼會忘記有這項工具。與兒子說話時,只要花幾秒鐘蹲到他們的視線高度,而不是生氣地嚷嚷。這麼做,省下我許多怒氣與壓力,也能享受更多與他們和平相處與彼此尊重的時光。 正向教養小技巧 1.留意你是否以身作則──示範你要教導的行為舉止。 2.控制你的行為。 3.準備好用「深思熟慮的行動」取代「反應」──如同你的孩子。 4.記得:先連結情感,再糾正行為。 作者簡介| 簡.尼爾森(JANE NELSEN) 教育博士,正向教養暢銷叢書的合著者,亦是專長於婚姻、家庭和親子關係的合格心理治療師及國際知名演說家;著作已銷售超過125萬本。 她是7名孩子的母親(22名孫子女、9名曾孫子女……持續增加中)。著作與合著的正向教養叢書發行超過60個國家;如今年近80歲,依舊活躍於全球巡迴的演講與工作坊。 瑪麗.尼爾森.坦伯斯基(MARY NELSEN TAMBORSKI) 文學碩士、三名男孩的母親,以及執業於聖地牙哥的婚姻與家庭治療師;同時也是正向教養認證導師與家長講師。 瑪麗與母親合著有《Keeping the Joy in Marriage Tool Cards》一書。她活躍於演講與工作坊,也教授許多正向教養家長課程。 布萊德.安吉(BRAD AINGE) 正向教養協會執行長、「Empowering People」組織執行長,也是www.positivedescipline.com網站上許多正面教養產品的出版者與發行者。

小學生就能自己 搭電車上學!日本人最重視的 5種品德教育,徹底打臉台灣「成績至上」的體制...

2017年08月15日
公開
45

小學生就能自己 搭電車上學!日本人最重視的 5種品德教育,徹底打臉台灣「成績至上」的體制... 瀏覽人次 : 70359 撰文者:網路文章分享 標籤:親子教育, 教育觀點, Sally 7月 2017年 17 收藏 (圖片截取自 country) 對於日本人的第一個印象 通常都是「禮貌」、怕麻煩別人 就是因為他們的這些美德, 日本的街道都相當乾凈, 就連溝水溝都是清澈見底的。 日本人也很重視教育, 不只是孩子們學習的知識而已, 他們更重視的是孩子們的品德與修養。 就來看看日本人 是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吧!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1. 獨立 日本家庭或是學校都主張小孩們要學會獨立, 所以從小在家、在幼稚園, 孩子們都必須學會完成每一項任務。 日本小孩上學都自己揹書包, 爸媽並不會疼孩子疼到 幫他們揹書包。 (圖片截取自 kknews) 就連日本的公主, 上課書包也是自己揹的。 (圖片截取自 blog) (圖片截取自 blog) 除此之外,在日本你也會看到 小學生自己搭電車去上課。 (圖片截取自 country) (圖片截取自 country) 在學校裡,日本老師不會幫助孩子們完成事情, 而是帶領所有孩子 一起獨立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 (圖片截取自 ifuun) 每天學生們都會輪替,幫同學盛裝營養午餐。 高年級的學生需要自己去食堂, 把午飯用小推車運回教室。 而低年級的學生因為力氣比較小, 食堂的工作人員會幫助他們把午餐送到教室門口。 (圖片截取自 ifuun) (圖片截取自 project) 學生們已經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牛奶喝完後會把牛奶盒沖乾淨,並且將紙盒壓扁,方便資源回收。 (圖片截取自 ifuun) 2.禮貌 日本人的禮貌不是一天養成的, 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公共場所, 日本小孩從小就必須遵守所有禮儀。 (圖片截取自 theguardian) (圖片截取自 ngh) 吃飯前會說 我要開動了、吃完了會說 我吃飽了 常常鞠躬道謝,把「不好意思」掛在嘴邊 都是日本人表達禮貌的方式,就怕對方覺得自己不禮貌。 (圖片截取自 aco) 3.環保意識 日本的環保意識非常強, 一般家用垃圾都有分不同時間回收, 而這種習慣是從小訓練起的。 (圖片截取自 flikr) 連垃圾桶都有那麼多種類。 (圖片截取自 sthw) 大人們帶著小孩一起到沖繩的海邊,清理垃圾, 是非常實際的教育方式。 (圖片截取自 japaholic) 4.合作精神 從小就開始訓練孩子們要群體生活, 非常強調合作的力量。 日本人明白多人做事才會成功的道理, 這種值得學習的合作精神,是從小就開始灌輸的。 (圖片截取自 japantimes) (圖片截取自 jpn) (圖片截取自 jtb) 5.堅強 日本人為了訓練小孩的堅強、勇敢, 而在冬天裡讓小孩們光著身子在戶外進行活動。 (圖片截取自 jimmy) (圖片截取自 usseek) 而且不只是學校, 就連在家裡父母也是這麼鍛煉孩子們的。 而且這種訓練在日本稱為冬季耐力訓練。 (圖片截取自 pinterest) 雖然孩子是我們的心肝寶貝, 我們總怕他們吃苦、受傷 但是對於日本教導孩子的方式 還是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 畢竟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 成為一個獨立、堅強 能夠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電影欣賞:《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

2017年08月13日
公開
37

《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上映倒數 BMW再度熱血演出 分享 留言 列印 A-A+ 2015-07-27 18:27:32 聯合新聞網 記者敖啟恩�綜合報導 《不可能的任務》系列電影第五集《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將於本週三(2015-07-29)在台上映。最終預告影片中除了精彩的打鬥與美女片段之外,還少不了刺激的汽機車追逐畫面。繼2011年的《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之後,德國 BMW Group集團再度與《不可能的任務》系列電影團隊合作,讓車迷們能在電影中看見 BMW 最新的汽車、重機、以及先進的車輛科技。 阿湯哥騎乘 BMW S 1000 RR重型機車的英姿。 BMW提供 阿湯哥騎乘 BMW S 1000 RR重型機車的英姿。 BMW提供 BMW車迷們絕對不能錯過最新一集的《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因為你將會在片中看見全新7-Series旗艦大型房車於維也納市展現優雅又有型的演出。由阿湯哥 Tom Cruise飾演的特務伊森韓特(Ethan Hunt )還將在摩洛哥街頭激烈操駕全新 BMW M3性能轎跑車與 BMW S 1000 RR重型機車。BMW旗下第一部插電式混合動力量產車 X5 xDrive 40e油電休旅車以及 6-Series Convertible敞篷較跑車也將會於影片中現身。 BMW M3性能轎跑車旋轉秒殺重機騎士。 摘自派拉蒙影視預告影片 BMW M3性能轎跑車旋轉秒殺重機騎士。 摘自派拉蒙影視預告影片 阿湯哥與他的不可能任務隊員們更在影片中展現了高智慧 BMW ConnectedDrive互聯駕駛系統的尖端科技。此系統無論在電影或現實生活中都能將駕駛、車輛、與環境結合,創造出更安全與舒適的駕駛體驗。BMW車輛上的攝影鏡頭與駕駛輔助系統更是幫助隊員們完成不可能任務的好幫手。 現在就來觀看精彩的《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最終預告 《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 IMF不可能任務團隊的解散,讓阿湯哥飾演的特務伊森韓特(Ethan Hunt )被冷落。這時又碰上了神秘組織「 辛迪加Syndicate」的追殺。邪惡的辛迪加組織企圖利用一連串恐怖攻擊,創造新世界秩序。特務伊森韓特再次與 IMF團隊合作,並在英國特務 Ilsa Faust的幫助下,一同挑戰史上最不可能的任務。 《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BMW電視廣告,影片中的亮點就是 i8電動概念跑車。 《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BMW X3與 6-Series敞篷車於暴風沙中的追逐片段。 阿湯哥於7月23日參與奧地利共和國首都和維也納舉辦的《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電影首映會。 BMW提供 阿湯哥於7月23日參與奧地利共和國首都和維也納舉辦的《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電影首映會。 BMW提供 車都翻了,阿湯哥依舊能帥氣的走出來。 BMW提供 車都翻了,阿湯哥依舊能帥氣的走出來。 BMW提供 麗貝卡·弗格森扮演的英國特務 Ilsa Faust也是一位重機高手。 BMW提供 麗貝卡·弗格森扮演的英國特務 Ilsa Faust也是一位重機高手。 BMW提供 BMW M3性能轎跑車擁有直6渦輪引擎的強勁動力輸出。 BMW提供 BMW M3性能轎跑車擁有直6渦輪引擎的強勁動力輸出。 BMW提供 麗貝卡·弗格森扮演的英國特務 Ilsa Faust也是一位重機高手。 BMW提供 麗貝卡·弗格森扮演的英國特務 Ilsa Faust也是一位重機高手。 BMW提供

2017環島心得-隨身行李和查資料

2017年08月12日
公開
27

2017環島心得-隨身行李和查資料 1.要記得帶衣架(至少10支)和曬衣夾(至少8個) 今年兩次環島都有帶~這樣就可以曬泳衣和未乾的衣服 2.保鮮盒+水果刀+免洗筷+湯匙+攪拌棒+小型塑膠袋+濕紙巾 因為七月環島時買了芒果,發現沒有帶水果刀和免洗餐具真是失策,臨時在f hotel台東館對面買了水果刀和保鮮盒,因此八月這次特別用學翰送的保冷袋裝了三個保鮮盒、五份免洗餐具、水果刀,雖然沒有買水果,但是像林家臭豆腐不提供免洗餐具,這些工具就派上用場了!旅館都會贈送咖啡攪拌棒,以前沒用都留在房間,這次跟著茶包咖啡包一起帶走,外出時有時候真的會用到。我發現車上常常沒有塑膠袋可以裝垃圾,在車上吃東西時濕紙巾也常會用到,因此決定以後在這個保冷袋中也要塞幾個小塑膠袋和一盒濕紙巾備用。 3.換洗衣物要分成三四袋裝 一袋一天份,大袋的旅行袋可以裝2天份,這樣下車時只要拿當天須換洗的衣服,不用所有行李都下車。 4.保溫瓶和礦泉水用一個便當袋裝,晚上每個房間至少要多帶兩瓶水 -每人一天至少喝兩瓶礦泉水,所以出門前要算好旅行的天數準備足夠的水,就不用一直去買水 5.帽子和毛巾用背包裝,記得帶防曬乳 6.涼鞋要用一個塑膠袋裝,出門一定要準備布鞋和襪子,難免碰到要走路的時候,像這次去爬瓦拉米步道,除了夙賢外,我們其他三人都穿涼鞋去爬山,因為沒有帶布鞋!!!! 7.泳衣、泳帽、泳鏡和隨身沐浴組每人一個塑膠袋,外面再用一個小袋子裝,記得帶一個梳子。 8.彩色包包內除了常備藥物、牙線、口罩、指甲剪、撲克牌、梳子、充電線3條、平板外,記得要補充衛生紙和衛生棉,如果有很讚的旅遊觀光DM,記得留起來,放在裡面備用,小薇這次回來決定放一本空白筆記本在裡面,這樣以後就可以好好搜集各地的紀念章。 -這次夙賢居然拿錯充電線,尤其是type c這種新型充電線,一般旅館都沒有準備,手機沒有充電是非常麻煩的事情,以後要檢查是否每種電器的電源線都有帶齊。 9.出發前要檢查車子內是否有足夠的衛生紙、濕紙巾、小型垃圾袋、牙線、口罩 10.錢包內要多準備一張提款卡,健保卡、身分證、教師證都要記得帶。 11.旅行結束回來,睡前和隔天就是整理行李、洗衣服和好好補眠休息。 1.我一直都有在bbh記錄每年環島的資料,這些舊記錄對我來說真的很有用,常常在車上臨時要找小吃或是飯店價格時,我就會再回來bbh查詢,所以這個好習慣要繼續保持下去。 2.以後若在沿路上買水果時,記得要拍名片、地址或是店名,因為fb舊貼文常找不到,用手機看相簿也有很大的缺點,社團裡面太久以前的根本沒辦法讀取,最多顯是一個頁面的相簿,但是用電腦查詢就沒有問題,還有旅行回來作記錄時要把這些照片上傳到bbh,並且用文字記錄下來,以後備查會比較快。 3.因為我們常常是臨時起意出遊,行程都是邊走邊查詢邊排,因此手機要保持足夠電力,記得沒用就要充電,手機電力只要低於20%,拍照就會很不穩定,更別說上網了,切記! 4.在車上常被夙賢罵查資料很慢,找不到重點,我仔細思考原因,第一個,我對於google地圖使用方法不是很了解,如何切換不同比例和調整方向,必須要好好了解。第二個,對於汽車上的導航系統我更加不熟,夙賢總是一邊開車一邊要我快速查到資料,壓力真的很大,所以一定要花時間好好研究一下才行。 5.安排行程時,除了網路上的旅遊推薦文外,旅遊書也是可以參考,最重要的是要多看地圖,搜尋鄰近的景點,以及考慮經過先後順序。 6.以後還島前,請先把歷年遊記和參考資料看一遍,溫故知新,展望過去,放眼未來,才能減少犯錯的機會,增加新的旅遊景點。

2017環島2(day3):花蓮-台東

2017年08月10日
公開
61

2017環島2(day3):花蓮-台東 今日行程: 07:30 F hotel早餐 09:10 F hotel退房 10:10 林田山林場 林田山是台灣第四大林場,創立於1918年,昔日有小九份之稱,曾經繁華過,現在雖已沒落,但仍可從展示館想像當時熱鬧的生活場景。除了保有日據時期的木造建築外,很特別的是裡面還有近年來的版畫展覽和木雕比賽作品展,值得一遊。 12:00 光復糖廠,買冰淇淋在車上吃。 12:30 瑞穗牧場,買了綜合饅頭、奶酪、冰淇淋、乳酪蛋糕和兩杯鮮奶。 -在往南安遊客中心途中,買了好喝的西瓜汁,沒有加水和加糖,只有加冰塊,一杯25元,在台九線約285km處。 13:40南安遊客中心+瓦拉米步道(八通關古道)+南安瀑布 -看了林龍寫的"來趣花蓮",第一次來南安遊客中心,這裡的紀念章居然有十幾個,工作人員很親切的解說瓦拉米步道各種健走行程的內容,可惜視聽中心正在維修,不能看導覽影片。 -我們選了瓦拉米步道最短的行程"山風-佳心",從兩點開始走,光是走到一號吊橋就花了約20分鐘,路上的遊客告訴我們走到二號吊橋還要再花半小時,到佳心可能要再一個多小時,所以我們只有拍幾張照片就折返。其實真正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走這座吊橋太可怕,一次只能五個人走,走幾步就晃個不停,而且下面峽谷太深,超級恐怖,我和右安連走到中間的勇氣都沒有,倒是老公和小薇有走去對面又走回來,我們走回步道入口約三點。 -南安瀑布是個小瀑布,水很清澈,這邊有入山前最後一個公共廁所,雖然告示牌寫明不可進入戲水,但是還是有很多遊客跑進去玩水:( 如果時間不趕的話,這邊風景很優美,慢慢逛這條瓦拉米步道,可以耗上兩三個小時。 16:00台東全美行便當 -池上車站很漂亮,可惜沒時間進去參觀。我們點了四個招牌便當,一個80元,好貴,裡面有好幾種肉,還有柴魚酥,還不錯吃,附的湯是高麗菜乾湯,很適合幫疲憊的旅人提神、補充體力。 17:00台東市陳家麻糬+無名楊桃汁+林家臭豆腐+老東台米苔目冰+美國三文治 -約五點二十分到卑南豬血湯已經收攤,寶桑豆花周四公休。 -老東台米苔目冰在林家臭豆腐隔壁,米苔目非常好吃。美國三文治一個45元,類似基隆廟口三明治,我覺得沒有特別好吃,下次不會再買。 -現在手機結合多種功能-打電話.上網.拍照.導航,所以非常耗電,尤其拍太多照片時,即使有行動電源充電,電力還是差點不夠用.... -今天真的很熱,我們不斷在豔陽下和冷氣房進出,夙賢似乎有點中暑,他人不舒服,表示頭很痛,而且我們因為去了瓦拉米步道,在花蓮多待了一個多小時,所以五點時有先打電話告知東遊季會在六點後才到。 18:15東遊季check in -這次我們住柏園小木屋,憑教師證可優惠200元,小木屋裡面空間超大,還有可以掛腳踏車的吊架,我們洗完澡,吃完晚餐後,休息到八點半才去玩溫泉spa,晚上開放到10:40,我們先在露天區域泡湯和游泳,九點半時才回到室內水療館玩,到十點左右起來洗澡和吹頭髮,然後就回房間了。本來想繼續看昨晚沒看完的"齊天大聖東遊季",不過因為大家都太累,十點半就全部睡著,所以就沒看了,只有我還清醒著把今天的遊記大致記錄完才睡覺。 -今晚我睡得很好,沒有過敏,也沒有胃脹氣,能一覺到天亮真好! 今日花費:4984元 光復糖廠100元 瑞穗牧場230元 西瓜汁75元 (台九線約285km處) 全美行便當320元 台東市陳家麻糬144元 無名楊桃汁145元 林家臭豆腐200元 老東苔米苔目冰90元 美國三文治(類似基隆廟口三明治)90元 住宿費:台東東遊季柏園小木屋3600元 備註: 1.花蓮鳳林林田山林場附近有滿妹豬腳 2.台東關山附近有米乖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