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jcc

日期

#Tag

如何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紀律

2017年02月13日
公開
24

如何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紀律http://www.epochtimes.com/b5/10/12/23/n3121515.htm (攝影: 葉子) 人氣: 31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0-12-23 3:05 PM 標籤: 教養方法 【大紀元2010年12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節編譯報導)父母都期望孩子擁有良好的紀律,希望他/她活得快樂,懂得尊重他人,也受他人尊重,能夠擁有自律性,將來成為社會的人材與未來的棟樑。簡單的說,紀律就是讓孩子知道,何事該做或不該做,也就是教導孩子服從規定;紀律中有賞有罰,看似簡單,然而過程中的確得花上一番功夫與心力去達成。 紀律的原則與施行,應依據孩子的年齡、行為模式、性情與他們家庭的管教方式來做調整,對此,美國兒科協會、美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及美國國家心理健康協會的專家提出各項建議: 孩子表現良好時 當孩子表現良好時,給予大大的稱讚,不僅可讓他瞭解到哪些行為是好的,同時也是一種鼓勵他繼續保持的方式。 孩子犯錯時 ●讓他預知後果:以收拾玩具為例,可事先提醒他,如果不好好把玩具收好,就禁止他一星期不准玩玩具。 ●讓他自行承擔後果:當孩子做錯事後,就會了解到所招致的不良後果,因此無須再次對他「說教」,好比當孩子故意把玩具弄壞時,就規定在一段時間內不讓他再碰其它玩具,他自會體會到做錯事的苦果,不過,具有危險性的事物,則要提防事前千萬別讓孩子輕易嘗試。 ●暫停他的特權、福利或自我的時間:當孩子做錯事時,可暫時收回給孩子所重視的特權或福利,作為處罰的方式之一,或是剝奪小孩擁有自我活動的時間,例如讓他罰站幾分鐘;而處罰的地點,應是個安靜並不會被外界事物打擾的地方;時間上別太久,大約1分鐘即可,而這種處罰方式比較適用於2歲以上的孩子。 ●體罰和打屁股不恰當:美國小兒科學會與心理衛生協會皆提出,體罰是不恰當的懲罰辦法。主要原因是,體罰對於孩子較容易造成負面影響。孩子或許會因此而變的較具攻擊性與暴力傾向,甚至會讓他們誤以為對親近或所愛的人,就算施以肢體傷害,是沒有關係的。 紀律的實施 紀律的施行,若能注意搭配以下幾點,效用將會更大: ●因材施教:根據孩子不同的特性與個性,制定規定和施行紀律。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之所以在制定規定的時候,也要顧及到孩子的特性;至於規定的標準,應確保是孩子可以達到的標準。 ●讓孩子知道實施紀律的原因:對於較年長的孩子,可在懲治以外的其它時間,讓他/她明白,為何定下這些規則的原因,甚至也可讓他們參與,一同決議哪些獎勵和處罰是可採用的。 ●尊重孩子:「以身做則」!在管教或處罰孩子時,亦需給予尊重的態度,倘若不小心失控,甚至是處罰過了頭,也要在事後給予道歉,這樣孩子才能學會尊重,進而懂得尊重他人。 ●堅持原則:無論實行哪一種規定,最重要的是,要「始終如一」,不隨便更改原則。好比,處罰孩子一個星期不准玩玩具,那期限就是一個星期,沒有商量餘地。即使是在公共場合,引來其他路人的關注,原則仍保持一致,說一不二,不縱容孩子,態度始終如一,讓他們明瞭「對事不對人」。 ●不翻舊帳:當犯錯的事件結束後,無須再度責備或訓誡,否則就成了嘮叨。 ●尋找背後行為的「為什麼」:當孩子出現不好的行為或舉止時,別急著責備,先試著了解或找出背後的原因。好比他或許是正在煩惱某件事,或是那天剛好心情不好等等。當然這些都不能被當作容許做壞事的藉口,然而,找出事件的原因,有助於防止再次發生。 培養紀律需付出一番心力 對於父母親的管教風格,美國心理衛生協會整理並提出了三種型態: ●開明權威型:恩威並行!對孩子有明確的期望,並給予足夠的呵護與關懷。這類型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彈性的,願意和孩子一同面對與解決問題,這種管教風格最能奏效。 ●完全獨裁型:這類型的家長,同樣對孩子有明確的期望,但卻很少對孩子表達關懷或展現愛意,當被孩子問及管教的原因時,他們或許會說出,「沒有為什麼,就只是因為我是你媽!」這樣子的回答,教育的成效有限。 ●過於寬容型:這類的家長會對孩子展現極大的感情與包容,但卻不願意用規定要求孩子,不要求他們的紀律,也無法全然有效管教孩子。 父母親都希望協助孩子變的獨立、能夠自力更生,受人尊重並具有良好的自制力。儘管在外在的助力方面,你可以尋求親戚、學校、宗教、治療師、醫護人員或許其它可以提供幫助的管道。然而,真正的主力是孩子的爸媽。 尋求外力的幫助 若出現以下的情況時,你或許可考慮一下,或許該尋求外界,如孩子的家庭醫生或健康心理專家的協助。例如,孩子老是不尊重長輩如父母與師長;有攻擊或破壞性的行為;出現抑鬱症的徵兆,長時間情緒低落,缺乏朋友;或者最近的口頭禪老是揚言要自殺之類的;家庭成員有傾向使用藥物或酒精,來處理壓力或其它生活中的問題;與家人相處之間老是有磨擦等等。 隨時調整自己的步調 另外,當家長試圖教導孩子良好的行為時,或許曾經經歷過以下的挫折:面對不尊重並不聽長輩的話的孩子,父母親或許會說出,「我不是告訴過你幾百次了嗎!」之類的話。或者儘管孩子有聽也沒回話,但仍故意犯規或跨越雷池。 也許你自認所制定的紀律規則完美無瑕,但可不見得每次都湊效,即使如此,也別灰心,因為並沒有規則是面面俱到的,而良好紀律的維持是需要時間與練習的,倘若你對孩子做了錯誤的判斷,無須不好意思,可坦承並和孩子道歉,並承諾孩子,下次你將會試著做的更好,重新檢視並調整自己的步伐。

常規與紀律是終生學習的基礎

2017年02月13日
公開
16

常規與紀律是終生學習的基礎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sow/archive/37193 • 我在生活中,看到許多驕縱奢華,目空一切的小孩,感慨之餘不免想到,難道他們的父母親不知道這樣反而會害了孩子嗎?甚至也有許多家境一般的家庭,他們的孩子到了三十來歲,在保護之下變成了逃避工作與挑戰,無所事事在家當米蟲的「啃老族」。   已有許多研究指出,一個要什麼有什麼的孩子,最後會非常不快樂,美國有個調查也發現,富裕家庭長大的孩子,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是平均值的三倍。   孩子若是在家長的過度保護以及過度安排之下,會養成了既被動又不成熟的個性。總覺得我們必須容許孩子可以受苦,可以難過,甚至也可以受點挫折好好的哭一場。   我也看到許多家長誤解了開放教育的意思,覺得要當孩子的朋友,甚至以為從小讓孩子自由自在毫無約束,才能養成豐富地創造力與發展天賦才能,可是德國哲學家亞斯培卻曾說:「沒有權威,便沒有自由。」我深深以為,孩子的常規養成,是教育最重要的核心。   我們看到許許多多才氣縱橫的大人,到頭來卻一事無成,我想主要原因是缺乏某些紀律的訓練,不要說在類似馬拉松賽的人生旅程中,面對一道又一道的關卡與挑戰,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也要有堅強的毅力與面對挫折不氣餒的靭性,這都要有紀律以及自律的習慣,因此,讓孩子養成好的生活常規,也許比什麼才藝或考試成績來得重要。   生活常規包括生活習慣與生活態度。在生活習慣方面,比如我家的雙胞胎女兒,從一出生起,我們就很注意她們的生活作息,必須嚴格遵守幾點鐘就要熄燈就寢,幾點鐘起床,同時飲食習慣也是嚴格要求,家裏沒有任何包裝飲料或垃圾食品,只能喝白開水,正餐簡單但符合健康要求,上了小學之後除了上學的東西都得自己打理之外,每天也必須分擔家事,另外因為要她們養成運動的習慣,因此鼓勵她們加入運動型的社團並且參加成為校隊,透過比賽與每天的練習,養成每天都會運動的習慣。   至於生活態度方面,我們比較重視養成她們積極且正面的思考,不講別人的閒話,更不能批評別人,協助她們學會訂定計劃,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之後,在生活中就給她們很多自由選擇權,並且要她們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   因為有之前的常規要求之後,長大一點的放任她們自由選擇與安排自己的生活時,身為家長的我們也可以比較放心。   我相信許多家長也知道常規養成的重要性,但是卻因為每天得跟孩子大小聲,不斷指責之下親子關係弄得不好之外,大人身心也很疲累。其中最大的關鍵,除了父母自己要以身作則之外,教養的要求也要有一致性,讓孩子知所依循,決不能同一個行為,有時候可以,有時候卻又不行,當要求的標準會隨大人的情緒而變化時,孩子無法口服心服,那麼這些常規也不可能變成終生跟隨的習慣了!   以溫柔而堅定的方式建立孩子的規矩,要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承?後果,大概是現代忙碌父母最該學習的,因為我看到許多在職場上非常能幹頂尖的父母,忙得沒有時間陪孩子,偏偏一出現時就是動嘴責罵批評孩子,不然就恰恰相反滿懷愧疚地寵壞孩子,養出一個沒有規矩又自我中心的小霸王。   其實孩子需要被限制,也渴望生活中有個可以遵循的底線,這是父母必須知道的秘密。當孩子知道他們可以自由活動的安全底線在那裏,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當孩子很清楚地知道生活中有這麼一道絕不可越界的圍牆,反而可以讓他們很有安全感地成長與發展。 作者:李偉文

開學前睡不著_瑾的省思

2017年02月13日
公開
20

2017.2.13 凌晨1:27 該試的都試了:吃鼻炎碇、按摩、做瑜珈、開暖氣、上廁所、冥想....雖然昨晚九點半就上床~但我就是睡不著~我想我應該是開學症候群-過於緊張,所以到現在還睡不著。 右安升上六年級後,偏差行為越來越嚴重,不只是無心於課業,作業拖拖拉拉,成績大退步,還沉迷於網路電玩,也會打同學,說髒話,以及寫A書,人生沒有目標,渾渾噩噩的生活,右安本來情緒控管就很差,生活態度散漫,對自己要求很低,該做的正事都提不起勁,但是對於在保溫瓶裝冰塊、喝汽水、吃糖果、打電動和看卡通這種事情,根本不用提醒,就會主動去做。而且最嚴重的是右安無法克制自己的慾望,這個寒假已經偷玩電動四五次,只要沒人在旁邊,就會作出非常多脫序的行為。在家裡因為有我和夙賢看著,右安再怎麼壞也壞不到哪裡去,讓人擔心的是,在學校無人看管的情況下,面對誘惑,他是否能學會自我要求和自我提醒? 友薇的問題也很大,首先是她的體重:現在已經54公斤,身高只有148cm。學業方面一直表現不怎麼樣,段考總是無法全部90分以上--問題是她比右安認真不少,卻總是有一兩科考得很差。另外,關於學國樂的部分,四上自從加入大團後,因為害怕被罵,且大團老師少了獎勵制度,友薇完全逃避練習,以致在比賽前一個月被踢出大團,回到小團,有一段時間她非常消沉,感謝小團的游惠雯老師一直鼓勵她,且善用獎勵制度,讓薇重新燃起對音樂的興趣,開始主動練習笛子,放寒假前,在惠雯老師的推動下,王老師又讓薇回到大團,雖然薇現在練習態度積極很多,但是明顯技巧不夠,且她都要我在旁邊陪她練-給她要求和鼓勵,大部分時間無法自行苦練,這也是讓人很傷腦筋的地方。 寒假期間,我看了很多提升自制力的文章,以及教養的文章,我想造成兩個孩子現在這樣的原因,我和夙賢至少要付一半的責任-管教太鬆散,我們本身也很懶散,每天放學後放任他們看電視一兩個小時,沒有好好的專心陪伴和關心兩個孩子。因此自從一月底完成年度大掃除後,每天我都要求孩子們要將物品物歸原位,包括我自己,還有大量捨棄不需要的物品,包括清掉小孩們的玩具和賣掉19本的書,我先從自己做起,提升對自己的生活品質要求,做好榜樣,然後再陪兩小重新擬定開學後的生活計畫,延續寒假的積點制度,每天睡覺前盡量到右安房間對他講精神激勵的話,希望他能學會自我反省和自我要求。每天吃飯時,都會盡量提醒友薇減少飯量,多吃青菜,還有,我決定現在開始暫時不做蛋糕和餅乾這類含糖量高的糕點,麵包可能會在週末作一些,平常就買現成的早餐和晚餐,節省時間和體力來做運動,希望我們全家在2017年都能越活越健康,身材越來越標準,情緒越來越穩定,並且往後都能提升自制力,過幸福的人生。 3:35am 把candy和soda玩到命都用完了 也看了陳麗雲老師的電子書和網路文章 鼻子過敏止住了~皮膚不再癢了~ 現在該去睡覺了

美國老師如何預備開學日

2017年02月13日
公開
8

美國老師如何預備開學日 作者:親子天下 2015/08/19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作者:教育部駐洛杉磯辦事處 就要開學了!第一天總是特別緊張,對低年級的孩子而言,老師是一個身高有自己2倍大的陌生人,心中忐忑不難想見。而老師來說也是如此。美國教育周刊提供3個建議,期望幫助老師準備開學的大日子: 1.學生才是焦點 單向教學不再是教學主流,思考學生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有時間發表自己的想法,這也有助於老師了解學生的進度及困惑。第一天上課時,老師在熱情介紹課程並開始教學之餘,也要留心安排學習中間的「休息」,譬如在塗色畫畫、玩積木拼圖、各自看課外讀物的時候,趁空檔讓學生喘口氣、跟同學談談話。老師更可以暫停教學工作,一對一跟學生個別輕鬆談話。 這種談話雖然短暫,但對學生有重大影響,因為老師在開學第一天就對學生表示關切,效果會比做獎懲紀錄、積分表更有效地在未來一年管理教室秩序。 2.不急著訂教室規則 開學第一天,有太多話想告訴學生的老師,最好稍微節制一下。當學生聽完一整天的規定目標之後,繼續訂教育規則,只會造成更差的印象。還有很多時間可以慢慢說,不需要在第一天就全部說完。通常說太多造成的後果,會讓老師後悔莫及。 想像小女孩第一天上學,回家後,父母迫不及待問她學校如何?小女孩只是很悲傷的說,「學校裡面就是一大堆規定!」學習應該是始於愉快的經驗,才能成為終身的習慣。 3.展示學生作品 面對厚厚的作業本,學生感受到的不是快樂學習,而是得埋頭苦幹完成作業。對學生來說,無止境的練習無法驅動他們的內在學習力。與其如此,不如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成果受重視,比如把學生的作業張貼在牆上。不管那是多不成熟的作品,當他發現老師欣賞這份作品,甚至將它貼出來讓同學一起欣賞,那份榮譽感是最高的獎勵。就在開學第一天,老師仍可以善用這份榮譽,讓學生這一學年有個值得期待的開始。 多一點提醒 許多老師在開學第一天完成完美演出,從計畫到實行,卻忘記做好第二天的教學計畫,這反而會造成虎頭蛇尾的遺憾。提早規劃、提早進教室準備,會讓每天的教學都更加順利。(資料來源:Education Week)

做好10個準備 與Blue Monday講byebye!

2017年02月12日
公開
15

做好10個準備 與Blue Monday講byebye! 10:36 2015/07/20 週日夜晚想到隔日又要早起、開會、面對客戶與老闆,會不會感到焦慮、緊張,為即將結束的假期感到無助、沮喪?Blue Monday是許多上班族都有的共同經歷,有些人甚至會出現眩暈、頭痛、胸悶的生理反應。 但Wild Creations 共同創辦人Rhett Power認為,若事先做好心態調整與準備,我們也能將憂鬱星期一轉變為美好的開始。 SmartLinkin綜合整理Rhett Power在《Inc》雜誌網站分享,以及《Forbes》專欄作家Jacquelyn Smith所建議的擺脫Blue Monday秘訣。 1. 提早開始準備 放了兩天的假,通常週一都有較多業務亟待處理。Power建議上班族提早抵達辦公室,確定必須完成的事項,才能避免手忙腳亂。 2. 設定新目標 Power建議在週一設定新的一週目標、列下本週必須完成的事項清單。設定目標時,可以簡單回顧上週工作成功與失敗之處,思考失敗的部分如何改善。 3. 擬定一週時程安排 星期一是一週工作的起始,也是擬訂、更新一週行程的最佳時機。想想這週有哪些客戶、合作夥伴必須會面、有哪些會議要開、要準備什麼資料,在星期一就將這些行程確定下來。 4. 評估即將到來的挑戰 新的挑戰總是無聲無息的出現,雖然部分突發性狀況無法事先預估,但可以根據擬訂好的一週時間計劃表,評估接下來可能發生的難題,以及萬一許多情況同時發生時,哪些項目應該事先解決。 5. 減少週一開會 職涯諮詢教練Ryan Kahn建議,非例行性的會議安排儘量避開週一,因為通常週一都有許多業務要處理,除非是緊急會議,否則可以將會議安排在週二或週三。這可以幫助你漸漸從週末的放假模式中收心,不必一下子面對負荷過重的工作與壓力。 最複雜的任務也儘量不要安排在週一早晨,將容易完成、例行性工作。經常探討快樂工作議題的演講者Alexander Kjerulf認為,這樣的安排有助於引領上班族脫離放假的放鬆模式,重新步入軌道。 6. 向同事表達感謝 求職網站FlexJobs創辦人暨執行長Sara Sutton Fell認為,為他人做一些貼心的舉動,有助於振奮精神,並且轉換辦公室的氛圍。Kjerulf也認同鼓舞自己的最佳方式就是讓別人開心。 Power則建議,可以在每個星期一,挑選一位工作上的合作夥伴或同事,向他表達感謝。表達感謝的方式可以是一封email、一張小卡片、一份禮物,或是約出去和對方吃一頓飯。雖然只是很小的行動,但若將每週感謝養成習慣,不只讓別人有好心情,自己也能以感謝作為一週美好的開始。 7. 週五的工作不拖延 Kahn建議,儘量在週五就將煩人的任務處理完畢,例如和一位很難溝通的合作夥伴聯繫、將不符合預期的設計初稿退回給承包公司。一想到週一進公司就要面對這些煩惱的任務,Blue Monday只會更加嚴重。 因此,別將困難的工作拖延到下一週,否則工作沒做完的鬱悶,會在週一像烏雲一般籠罩著你。 8. 早點起床,為自己留一段獨處時光 星期天晚上早點睡,確保得到充足的休息。職涯諮詢教練Rita Friedman說:「睡眠不足,週一早晨鬧鐘響起的那一刻,再怎麼美好早晨也不可能覺得開心。」 Friedman也建議,早晨早15至30分鐘起床,為自己留一些「獨處」(me time)的時間,例如坐下來好好享受早餐、在附近公園跑一圈、帶寵物出門散步。多些獨處的時間,也可以讓自己感到並非只是不停工作、被時間追著跑的機器人。 9. 準備週一音樂清單,保持積極心情 別在週一就頻頻發牢騷,負面的情緒只會讓Blue Monday更嚴重。花些時間想想這份工作最喜歡的部分,保持愉快與正面的好心情。 此外,音樂也是讓心情保持愉快的良好催化劑。Friedman建議,早晨通勤時,可以聆聽充滿活力、輕快、能振奮精神的歌。像運動時會播放手機裡的運動歌單、激發運動動力一樣,你也可以為自己列一份週一上班前的歌曲播放清單。 10. 擬訂週一下班後計劃 週一不只是一隻催促你趕緊工作的怪獸,安排下班後可以期待的休閒娛樂,週一也可以很美好。「把星期一打造成與朋友相見的特別日子,在客廳沙發一邊啃爆米花一邊追影集,或是到一直想試試的餐廳吃一頓晚餐。週一不是只有早起和做不完的工作,也可以是很美好的一天。」Friedman說。 全文刊於SmartLinkin商務社群網,獲授權轉載。

60條德式教養鐵規則,不看悔掉腸子,原來自律孩子是這樣養成的!值得借鑒噢

2017年02月12日
公開
19

60條德式教養鐵規則,不看悔掉腸子,原來自律孩子是這樣養成的!值得借鑒噢 德國人的嚴謹有目共睹,如此強大的民族,從何而來?答案是:教育。 對德國媽媽來說: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規矩大於寵愛,身教重於言 傳! 一、德國媽媽崗位關鍵問題與對策 Q1:孩子丟三落四怎麼辦? →德國媽媽三「不」曲: 不提醒、不幫忙、不管他! Q2:孩子花錢如流水? →給孩子的禮物──對帳本! 多花的錢,就扣回來!教會孩子,多花的每一分錢 都是父母的。 Q3: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 →德國媽媽的饑餓教育: 不好好吃飯,就得挨餓! Q4:小孩搶玩具,怎麼辦? → 先到者先得,不然都別玩!教會孩子,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規則與秩 序。 Q5:孩子拖拖拉拉就是不睡? → 說定時間,絕不妥協!父母破壞規則,孩子就會輕視規則。 二、德國媽媽崗位的十條行為準則 鐵規則1: 不要多幫孩子做,而是多讓孩子做 鐵規則2: 孩子有十個缺點,父母要為其中五個負責 鐵規則3: 教養孩子,父母必須以身作則 鐵規則4: 告訴孩子:跌倒了,自己站起來 鐵規則5:不要在孩子心裡埋下暴力的種子 鐵規則6: 學習如何爭辯,是成長的第一步 鐵規則7: 學習愛與被愛是一種可貴的能力 鐵規則8: 讓孩子在碰撞中成長,而不是在呵護中長大 鐵規則9: 不以自己的經驗,取代孩子的感受 鐵規則10:教育孩子:社會沒有絕對公平,只有規則與秩序 三、德國媽媽的八大崗位任務以及應對細則 崗位任務1—— 能力大於成績:讓孩子成為獨立、完整的個體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更不是父母未完成夢想的接力者。想要教育好孩子, 首先應該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 規則1:孩子像花也像大樹,需要呵護更要歷練!死知識和活能力,都是學習。 規則2:既要學業好,更要能力強,寵物是最好的老師──教會孩子熱愛生命、 付出愛心和動物相處,就是一種學習。 規則3:從小能和動物相處,長大就能和他人相處,擁有柔軟的心,關懷弱勢, 善良比金子更可貴!照顧比自己弱小的生命。 規則4:為故事設計不同的結局,訓練邏輯思辨能力,動腦筋,就能克服困難, 解決難題。 規則5:從餐桌上學禮貌,隨時隨地機會教育,培養孩子的禮儀。 規則6:放手,是學習獨立的第一堂課!自己能夠完成,就不接受他人幫助。 規則7:不要多幫孩子做,而是多「讓」孩子做。 規則8:環保,不只是口號!就從生活做起,讓孩子從小知道愛護環境、保護自 然環保教育,從日常生活做起。 規則9:相信孩子的感受與判斷力,不以自己的經驗,取代孩子的感受。 崗位任務2——身教重於言教 關於親子教育,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 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父母要 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否則就無權要求孩子這樣去做。 規則10:再怎麽富裕,都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人格養成:教育孩子:不必要 的花費,就是浪費!幾塊錢也是浪費! 規則11:閱讀是孩子形成獨立人格的基礎。 規則12:跌倒了,自己站起來!負責的第一步──告訴孩子:這是你的責任! 孩子出了問題,自己要負責。 規則13:以身作則:守規矩,從過馬路做起闖紅燈是小事嗎?再小的事都要以 身作則!父母坐得直,孩子就行得正。 規則14:一分或一秒都算遲到,德國媽媽這樣教守時!遲到一分鐘,也要向孩 子道歉!為了孩子,父母必須學會守時。 規則15:說到做到!對孩子守信,可不是隨便說說,媽媽,你說話不算話.…… 父母說話算數,孩子才會守信。 規則16:成為圖書館的常客──閱讀是最浪漫的教養,為孩子打開知識的大門 。 規則17:家裡瀰漫美妙音樂,是讓孩子喜歡音樂最好的方式,潛移默化的音樂 教育,父母喜歡,孩子就會喜歡。 規則18:家庭氣氛和諧,才能教出性格平和的孩子,不要在孩子心裡埋下暴力 的種子。 崗位任務3——尊重優於權威:不貶抑、不縱容,讓孩子自然成長 望子成龍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願,然而許多父母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 、不分場合地教訓孩子,全然不顧孩子的自尊心是否受到傷害。 規則19:愛無敵!愛孩子就讓他知道,我不是撿來的……媽媽愛我嗎?愛要大 聲說出來,讓孩子知道。 規則20:居高臨下、大聲訓斥、缺乏耐心,只會讓孩子充滿壓力,將孩子視為 個體,平等對待、相互尊重。 規則21:不干涉,多鼓勵,讓孩子自主學習。 規則22:即使孩子犯錯,也不能隨便訓斥,孩子也有尊嚴,不是孩子不成器, 是教育出問題! 規則23:鼓勵孩子與大人爭辯。 規則24:尊重孩子的發言權,理解孩子的想法,對孩子說話時,要半蹲,眼睛 相互對視。 規則25:應該給孩子的是愛,而不是傷害,愛與被愛是最可貴的能力 規則26:尊重孩子的愛情 規則27:缺少體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崗位任務4——吃苦好過吃補:適度磨難,是對孩子最好的鍛煉 和其他國家的孩子相比,德國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出了名的強。德國的父母是 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的呢?磨難營是他們的法寶之一(讓孩子參加一些 近乎殘酷的訓練活動 )。或許你會覺得這麼做很殘忍,德國父母卻認為這是對 孩子的愛。 因為,愛孩子,就要讓孩子懂得堅強。 規則28:讓孩子在碰撞中成長,而不是在呵護中長大,磨練孩子非凡的勇氣和 膽量,才能保護自己! 規則29:不讓孩子做家事,是害而不是愛!讓孩子體會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 規則30:讓孩子瞭解社會的黑暗面,學會自我保護。 規則31:德國人的饑餓教育:不好好吃飯,就得挨餓! 規則32:給孩子的成人禮:嘗試一個人旅行! 規則33:孩子有十個缺點,父母要為其中五個負責,肯定孩子的優點,也別忘 了檢討缺點。 規則34:讓孩子多吃點苦,長大後就不會受苦。 規則35:少量的衣物能保暖,大量的衣物是負擔。 崗位任務5——規則大於寵愛:寬容而不縱容,建立規則比說教更有效 如何才能有效地教育孩子?許多父母的做法是不斷地說教,但是聰明的德國父 母會 為孩子立下規矩,從小讓孩子建立規則意識。他們會和孩子協商,制訂一 些規則,並且要求孩子遵守這些規則。 規則36:訂了規則,就要堅持下去,讓孩子按照協議行事,才是關鍵! 規則37:孩子自己能做的,家長不要幫忙。 規則38:父母言行一致,孩子才會遵守規則。對待孩子,有兩個原則:事先約 法三章,事後毫不妥協。 規則39:建立“能與不能、可以與不可以”的概念。 規則40: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規則與秩序。 規則41:父母破壞規則,孩子就會輕視規則。 規則42:禮貌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後天培養的。沒有人會因為表現得有禮貌而 出錯。 崗位任務6——放養優於圈養:這個不行、那個不准,怎麼教出好孩子? 在父母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並且必然成為一棵大樹。而在長成大 樹的過程中,園丁一定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例如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培養孩 子的好性格與好習慣、 給予孩子鼓勵、 培養孩子的自我及主動爭取表現的精神 等。 規則43:教育孩子獨立,不能捨不得 規則44:培養好習慣,就能培養好性格,從小教起,從小事入手。 規則45:告訴孩子,不要斤斤計較、鑽牛角尖。教孩子學會原諒,寬容待人, 到底誰對誰錯呢?「原諒」就是解答 規則46:十分是進步,一分也是進步,孩子,你不笨,只是還沒有學會而已。 規則47:鼓勵和肯定是成長必需的雨露和陽光,培養自我意識,教孩子:做自 己的主人! 規則48:如果孩子大聲說“不”,應該為他開心,鼓勵孩子,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勇於拒絕大人的要求。 規則49:不要將謙虛與表現自我混為一談,讓孩子學會表現自我、傳達熱情, 教孩子敢於站出來、敢於唱出來、敢於說出來。 崗位任務7——自由大於限制:給孩子獨立空間,發展才會無限大 在德國父母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 他們既不附屬於家長,也不依 賴家長。他們有自己獨立的空間,也具備獨立的思維。所以,德國的孩子多以 自我獨立發展為成長目標。 而身為父母,只要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即可。 規則50:看到自己孩子的特點,也要看到別人孩子的特點,切記!每個孩子都 是獨一無二,將兩個孩子的優缺點做比較,會讓孩子失去自我。 規則51:不要把孩子的缺點與其他孩子的優點相比,貶低孩子,會讓孩子的自 信歸零!不要貶低孩子,而是要鼓勵孩子向他人學習。 規則52:避開父母主導的教育方式,避免比較式的教育方法,順著個性養,孩 子也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案 規則53:多給孩子自由空間,學會對自己負責,家長偷看孩子的日記,等於侵 犯孩子的自由!親近大自然,放養的孩子,眼界更開闊! 規則54:孩子要放養,不要圈養。 規則55:做決定前要思考,做決定後要負責,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自己負責, 讓孩子自己作主,培養主見。 崗位任務8——自製甚於控制:從小建立理財觀,教會孩子存到第一桶金 德國人富有,但是絕對不奢侈,所以德國每年的平均消費都不會很高,這主要 得益于德國父母 從小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在這樣的教育下,德國孩子從小就 養成了非常好的理財習慣:不亂花零用錢、隨時去銀行存錢,即便玩遊戲的時 候也很節省。 規則56:與其多給錢,不如學會如何用錢。 規則57:二手市集體驗,讓孩子學習交易常識,舉辦兒童舊貨市集,讓孩子體 驗買賣過程。 規則58:在遊戲時浪費,現實生活中也會浪費,“你知道一枚導彈的價格是多少 嗎?”玩遊戲也要抓機會教育! 規則59:擁有自己的帳戶,存自己的零用錢,為孩子開立銀行帳戶,從小學會 金錢規劃,對帳本的理財觀:教育孩子記帳力量大! 規則60:買東西前要想清楚,錢花完了不能再要,帶孩子去銀行存錢,感受儲 蓄的氛圍,學習控制欲望,告訴孩子:花每一分錢都要考慮!告訴孩子:亂花 錢是欲望的放縱! 學習德國媽媽崗位說明書上的60條德式教養規則,教出自律好孩子! 來源:www.yidianzixun.com

自制力訓練方法

2017年02月11日
公開
56

• 自制力訓練方法  問:我的意志力差,幹事總堅持不下去,請問怎樣訓練自己?     答:在各項心理訓練中,自制力(意志力)的訓練應放在首位。       自制力是指能夠完全自覺、靈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約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質。堅持的意志——這不僅是想幹什麼就獲得什麼的那種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時 放棄什麼的那種本事。一個人如果不善於自制,不善於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能抑制個衝動和激情,就不能有效地控制和把握自己。一個開始就決心不求上進的 青年是沒有的。可以說,絕大多數人都曾有過強烈的上進心和進取慾望。問題在於,相當一部經不住各種誘惑,在進取中紛紛落伍了:有的是不能抵禦不良誘惑而誤 入歧途;有的是不能抑制低級慾望的衝動而漸趨墮落;有的是在狂怒中失去理智,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同心協力致過火的行為從而犯罪。確實,生活中不少錯 事、蠢事,部分是在感情衝動、失去自制力的情況下產生的。如果我們能夠加強自我修養,培養自己具備頑強的自制能力,使人們的言談舉止都能處理智的有效控制 和支配下,我們就可以少犯許多錯誤,從而也就可以更好地積極進取。那麼,究竟應該怎樣培養自制能力呢? (1)明確人生目標   明確了一生朝哪個方向走,決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就能夠控制自己,使言行服從和服務於自己的人生目標,而排斥同目標相對立的各種誘惑;反之,連人生目 標是什麼都不知道,那麼,在誘惑面前,就不會有堅強的自制力。自制力的動力源泉之一,就是從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上去考慮問題。。有些誘或之所以有誘惑力, 就是因為它能充分展示表面的、暫時的利益。一個意志頑強的人,應當不為這種表面的、暫時的利益所誘惑,而應該經常牢記自己的根本利益和長遠目標,這樣,就 會獲得一種控制自己的動力——自制力。 (2)堅持執行計劃   培養自制力,還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完成既定的計劃安排當然,為保證計劃的可行性,在作出決定時要三思而後行。但一旦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作出計劃,就要堅定不移地付諸實施,為能輕易改變和放棄。如果半途而疲,就會嚴重地削弱自制力。 【自我心理訓練語】 我的計劃已制訂,執行計劃靠行動,決不動搖,一步一步向前走,我定能成功! (3)決不遷就自己   一旦意識到某件事或行為是不對的,不管它是多麼強烈地誘惑我們,對我們有多大的吸引力,都要堅決克制,決不作半點讓步和遷就。培養自制力,要有毫不含糊的堅定信念和頑強的意志。 (4)從小事做起   人的自制力是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千千萬萬件小事中培養和鍛煉起來的。對做任何小事,注意訓練意志力,會使人變得更加堅強。不要以為培養自制力一定要 有特殊的條件和不平常的際遇。許多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會影響到一個人自制能力的形成。比如早晨是按時起床,還是在被窩裡再躺一會兒,對自己的自制力就是一 個小小的考驗。積小成大,如果我們能在諸如此類的小事上也不放過對自制力的鍛煉,則一旦遇到大事,我們就能表現出堅強的自制力來。 【自我心理訓練語】 不會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小事開始,點點滴滴地幹,才有希望的明天!    (5)經常反省   所謂反省,就是自我檢查和審視,甚至是自我懲罰。如當你在困難面前想退卻時,不妨馬上責備自己的懦弱和沒勇氣。這樣往往能夠喚起被屈辱了自尊心,從而戰 勝怯懦,成功地控制自己。當你做事時,對自己說:「活該,你做錯了事,該罰。」。實踐證明,這對於幫助培養自制力也是有好處的。生活中要總是出現「不行」 這兩個字。因為這是培養自制力的第一道防線,這道防線守不住,培養自制力的計劃就會「全線崩潰」。 來源:http://big5.jiexieyin.org/show.aspx?id=2989&cid=44 作者:志同 如何培養自制力 抵制誘惑 【阿波羅新聞網 2012-02-09 訊】 一個學生喜歡打遊戲,是因為他覺得學習是單調乏味的,而遊戲是刺激有趣的;一個賭徒把錢用來賭博是因為他覺得如果能一注賭贏很多錢是快樂的,而*勞動去賺錢是辛苦的;在一個網路遊戲迷的眼中,遊戲雖然單調,但裡面的升級比生活中的升級要容易的多,是快樂的,與命運搏鬥是艱苦的;一個人做事慢慢吞吞懶洋洋,是因為他覺得這樣很輕鬆,而緊張的生活方式雖然能提高效率,可他覺得痛苦……可見,誘惑之所以能引誘我們去得到它們,是因為它們都能較方便、直接地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享受,所以我們迫不及待地得到它;而相比之下,學習、工作都是苦的。一方是唾手可得的快樂,另一方是顯而易見的痛苦,這時人們非常願意選擇快樂,這是人類趨樂避苦的本能,這種本能是無力抵制誘惑的根本原因。 但是,我們知道,那些取得輝煌成就的人,都是吃了很多苦才成功的,為什麼他們自找苦吃呢?是他們以苦為樂嗎?其實不然,沒有人早起晚歇的工作而不覺得累的,沒有人不覺得娛樂是有趣的,沒有人覺得累的腰酸背痛是舒服的,沒有人覺得周末睡個懶覺是難受的……大家對客觀事物的情感體驗是大致相同的,「以苦為樂」是他們幫助自己提高自制力的一種心理暗示方法而已。那麼他們為什麼要自找苦吃呢?其實他們是將目標放在了經過一定的苦而獲得的更大的更長遠的快樂上。大部分人的目光只放在了眼前,求了一時之歡,卻要在之後的日子承受長久的痛苦,「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成功的人呢,他們「不惜金縷衣」,而珍惜時間;他們堅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他們想到了與將來每月多賺幾千元的快樂相比,現在打遊戲的快樂微不足道;與將來住豪華別墅的快樂相比,現在睡懶覺的快樂微不足道;與將來過清貧生活的苦相比,現在的學習之苦微不足道;與將來在這個有時並不公平的社會中受到欺侮而無力自衛相比,現在的虛榮和面子微不足道;與年老時被兒女埋怨、終日悔恨的苦相比,現在的工作之苦微不足道。他們也是趨樂避苦,不過趨的是大樂,避的是大苦。 在這方面有一個經典的例子,美國副總統威爾遜的童年。威爾遜10歲離開家,當了11年的學徒工,每年可以接受一個月的學校教育,最後在11年的艱辛工作之後,他只得到了一頭牛和六隻綿羊作為報酬。威爾遜把他們換成了84個銀美元。據他回憶,從出生一直到21歲那年為止,他沒有在娛樂上花過一個美元,每個美分都是精打細算的。然而在他21歲之前,他噎設法讀了一千本好書——恐怕這對於任何人都是難以做到的。21年沒有在娛樂上花過一元錢,這當是不為誘惑的典範了。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可以讓我們提高抵制誘惑的能力呢? 有很多書提到過提高自制力的方法,對這些方法我不是都贊同,因為有些方法的執行本身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對於一個原本承受不了痛苦的人,那樣的方法怎麼能被有效的採用呢?所以在我的研究中,注意了方法一定要容易實施,事半功倍。相比之下拿破崙•希爾的提高自制力七法,有一定啟發性。這七個方法被總結成七個c:cause,clock,contacts,concept,communication,commitments,concern。受它們的啟發,應用心理學的知識,結合自己的實際體會,我認為以下這些方法是有效的: 抵制誘惑方法一:結果比較法。 仿照那些成功人的思維方式,讓我們靜下心來,花些時間分析一下:成果失敗都是由因及果的;如果我們把心思專門用在學習和工作上,即抵制住誘惑,我們會獲得什麼結果;如果我們把心思用在別的方面,即抵制不住誘惑,我們會獲得什麼後果。這樣我們可以列一個表,在表裡我們填下現在忍耐吃苦的話,將來會獲得什麼快樂;現在就急於求樂的話,將來會承受什麼痛苦。 我們按照自己的個人情況完成這一個對比表,列印出來,貼在自己起床就能看到的地方,每天早晚各讀一遍。讀的時候縱向比較,你會發現吃小苦求大樂是值得的;橫向比較,你會發現現在的小苦小樂都是微不足道的。每個失敗者在他老了以後,都會後悔沒有吃那個小苦而得到那個大快樂,因為他們比較發現自己當初太傻了,而我們要做的是現在就比較。每天早晨或者晚上,看這個表格來強化自己這種思考方式;每當自己將要失去自製的時候,就拿眼前的小快樂和失去的將來的大快樂相比,那眼前逃避的小痛苦和將來的大痛苦相比,久而久之就會像那些成功的人一樣,能夠在面對誘惑時聰明的思考,正確的取捨了。 抵制誘惑方法二:強者刺激法。 這種方法,需要你首先選定幾個你認為噎很成功的人,比如比爾•蓋茨,戴爾•卡耐基,松下幸之助,李嘉誠,李政道……總之是你崇拜的人,了解一下他們是怎麼勤奮工作學習的,學他們是怎麼經營自己的本領的。然後再來選定幾個你熟悉的與你同一集體或同一行業的,並且噎取得令你們同類人羨慕的驕人成績的「准成功者」,回顧或觀察一下他們是怎麼做的。好了,現在你噎有了兩類人的行為樣本,第一類是噎成功的——你有可能成為的人,第二類是比較強的同類——你有可能要去競爭的人。把他們的行為列出來,能幫助你衡量該做什麼:第一類人做什麼,你就要做什麼,因為他們那麼做才成功,你要成功也要那麼做;第二類人做什麼,你起碼要比他們做的多,因為不超過他們你就不能成功。同樣需要你把這些結果統計出來,寫在紙上,掛在牆上,每天加強意識,刺激自己做正確的事。長此以往,當自己正在享樂或準備去享樂的時候,你就會想到那些人正在幹什麼,你也就可以自覺取捨了。 抵制誘惑方法三:不與無所事事的人交往。 道理不言而喻,那應該與什麼人交往呢?多與面那些人交往,與成功的人交往或與比你強的競爭對手交往。這個效果比把他們的行動列在牆上更有效,因為與他們交往的同時,你相當於在看這些人做親身示範,不但激勵你自製,還能教你怎麼自製。他能讓你學到好習慣,同時在他們面前想必你不會表現壞習慣;並且你會發現跟他們相處,你還能學到很多知識,掌握很多信息,會很快樂。一段時間之後,你的缺點改掉了,而優點多了很多,整個人也進步了。在我讀大學的時候,就有這麼一種人,他們上課的時候跟學習好的坐一起,吃飯的時候跟學習好的坐一起,去自習的時候跟學習好的坐一起……事實證明,這些人不管聰明與否,沒有學習成績差的,道理是然。但我們也不該輕易放棄朋友,我們可以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這樣不但幫助了朋友,加深了友誼,同時督促別人是對自己最好的督促。 抵制誘惑方法四:行為慣性法。 我小時候看過陳佩斯和朱時茂表演的一個小品《警察與小偷》,講的是一個小偷穿上警服冒充警察,他從小羨慕警察所以假冒警察的時候像真的警察那樣去助人為樂,結果最後竟忘了自己其實是個小偷,還幫警察把自己的同夥給抓了。當我們持續做正確事情的時候,我們的心智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假如我們經常做一些需要自制力的事情,我們的自制力會自然的隨之提高。這表現像是行為的一種慣性,那麼將這個原理用到自制力的培養上。比如我們給自己劃定一個比較容易拿得出的固定的時間,規定在這個固定的時間內,只能做哪些事情。例如每天晚上十一點(睡覺前),喝一杯牛奶,這是很容易做到的,因為這原本也是一件美事,但當你把它假想成一個美麗的任務去嚴格執行時,你的頭腦會漸漸地變得願意執行任務。而後把那個相對固定的時間表修改得更有難度一些,比如在那個目標持續一周以後,你開始給自己規定,每天晚上七點到七點半背單詞,也會很好的執行。如此循序漸進,最終你會變得想到做到,能克服一切困難而徹底執行你的任何計劃。但我們不該過於激進的把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用時間表框起來,那樣的可操作性太差,反到打擊自制力。這是通過固定時間表利用行為慣性的方法。我們還可以在我們的心態積極的時候(假如你有的話),多做幾件需要自制力的事情,目的是讓你適應剋制自己慾望的那種感受。如同拳手訓練防守時,肌肉經過擊打後變的麻木一樣,我們對慾望的忍耐會在這樣的磨練中得到加強,使得即使你處在並不是那麼積極的心態時也能經受考驗。比如,你剛考試失利,這時候你的心態很激進,抓住這個機會,把自己的嗜好一一考驗一遍。打開電視機,翻開小說,走過籃球場……如果你還稍微有一點起碼的決心的話,你會明白這個時候該去學習的,因為這個時候你的想法是很積極的。而這樣的結果是,下次你再打開電視機時,翻開小說時,走過籃球場時,一種類似條件反射的反應會讓你回憶起當初你考試失敗的時候面對電視機、小說、籃球是怎麼想的,最終成功勸說自己去做該做的事。這是在短時間內一次性的利用行為慣性的方法,你也可以自己發揮應用,但一定要注意可行性。 抵制誘惑方法五:有針對性的改掉一個壞習慣,習得一個好習慣。 一個自制力不強的人會有很多抵制不了的誘惑,表現為很多不好的壞毛病,這時我們可以採用這個出自富蘭克林的方法。富蘭克林在他的《富蘭克林自傳》里提到了這種方法:他首先列出了最需要習得的13種美德,他認為要想習得這些美德,不可以立刻全面地去嘗試,而是在一個時期內(比如一周內)集中精力掌握其中的一種美德。當我們掌握了那種美德之後,接著開始注意另外一種,而在一定時期內,也要注意應用前一兩種美德的學習成果,這樣下去直到13中都掌握為止。同時,因為先獲得的一些美德可以便於其他美德的培養,所以他把13種美德按以下的順序排列: (1)節制。食不過他;飲酒不醉。 (2)寡言。言必於人於己有益。避免無益的聊天。 (3)生活秩序。每樣東西應有一定的安放地方。每件日常事務當有一定的時間去做。 (4)決心。當做必做,決心要做的事應堅持不懈。 (5)儉樸。用錢必須於人或於己有益,換言之,切戒浪費。 (6)勤勉。不浪費時間;每時每刻做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動。 (7)誠懇。不欺騙人;思想要純潔公正,說話也要如此。 (8)公正。不做損人利己的事,不要忘記履行對人有益又是你應盡的義務。 (9)適度。避免極端,人若給你應得的處罰,你當容忍之。 (10)清潔。身體、衣服和住所力求清潔。 (11)鎮靜。勿因小事或普通不可避免的事而驚慌失措。 (12)貞節。除了為了健康或生育後代起見。不常舉行房事,切戒房事過度,傷害身體或損害你自己或他人的安寧或名譽。 (13)謙虛。仿效耶穌和蘇格拉底。 富蘭克林每日都檢查自己的進步情況。他做了一個小冊子,把每一種美德分配到一頁,每一頁用紅墨水劃成7列,也就是一周的7天;然後他把每一頁再劃成13行,也就是13種美德。每天檢查時,若發現關注的那兩三項美德有過失,則在對應的空格劃一個黑點。 我不得不讚歎這個方法的精妙絕倫,它的最突出優點是簡易。劃點的方法比每天寫總結容易的多,因而容易堅持長久;直觀的表格,令我們在一周之後總結起來簡單到只要估計一下點數。這個方法太妙了!我們還可以發現這十三種品德中的 1、3、4、5、6、11、12都是自制力方面的美德,可見富蘭克林也認為要提高情商則首先要從自制力開始的道理,並且比重應該很大。我們也可以把我們認為最重要的美德列出來,再看看我們的壞習慣屬於違反了哪一種美德,在我們有針對性的學習好習慣的同時,注意改掉那個壞習慣。但我建議您先列出最重要的不超過十種,一年內您能學習五遍,一年之後再去學那些相對來說不那麼重要的以進一步完善自己,這也符合了抓住重點的方法論。其實這樣的方法,準確的說是一個監督和審視自己的方法,因為不知道自己是進步還是退步的去學習,絕難取得最好的成績。而在執行這個方法的時候,我們需要其他提高自制力方法的支持,因為對於一個自制力不強的人,要在一周內堅持一種美德也並不容易。所以我把這種方法列在了以上這些從心志上提高抵制誘惑能力的方法的最後一個。 下面我們要介紹的是針對將要或噎遭遇的誘惑,我們要採取哪些方法抵制。 抵制誘惑方法六:充分預測困難,做好準備。 有句話叫「如果準備做失敗了,就是在為失敗做準備」,準備好迎接困難是準備中的重要一部分。我們前面說過,成功既包括人生的成功,也包括成功的做成一件不平凡的事情。不論哪種成功,都需要一些必備的品質,比如專註、勇敢、拚搏等等,但在朝著這個目標去做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困難接踵而至。這些困難既包括外力的阻撓,也包括外力的誘惑,它們並不是很容易克服的。如果你在做事之初沒有準備好,那麼這樣的突襲會很容易使你的意志潰不成軍。所以在做每件事情之前,我們要充分預測可能遇到的阻礙和誘惑,並為之做好準備,想到應對的辦法。比如上自習,我們想連續自習兩個小時,這時我們會遇到那些應該克服的阻礙呢?有電話、口渴要去買水、筆沒水、本子沒頁、不認單詞查字典、想聽音樂、遇到難題了想出去走走……這些阻礙一旦使自習停下來,往往就給了我們借口,而可能引來更多的阻礙,使自習長時間中斷。那麼我們準備好:手機暫時關掉,帶好水,鋼筆打水,檢查圓珠筆的筆芯,檢查本子,帶上字典,不帶隨身聽,把mp3里的音樂刪掉,做好心理準備(比如寫在紙條上放旁邊)即使遇到難題換個題目做或轉去背單詞也絕不走開,事先擬定好論文結構不要半路卡殼……任何一個處於做事中的人(不同於還沒做呢),都知道做這件事是應該的,這時人們「趨樂避苦」的方法往往是給自己找個借口,我們封住了產生借口的可能,便是幫助自制力戰勝誘惑。 抵制誘惑方法七:全局思考。 通常當我們想去做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尋求快樂的時候,為了讓自己心安理得,我們會給自己找一些借口,比如鬱悶沒心情學習、工作得有點累了、身體不太舒服、這場足球賽千載難逢、演唱會不看就沒了、學了一天了也該放鬆一下了(實際不見得是真學了一天)等等,這時我們應該做的是制止自己的借口。這些借口大部分都是過分強調即時性,「我現在累了,現在學習的話沒效率」,「演唱會只有一次」,「電視劇只放一次」,而這些處理完了我還會回來學習的,學習什麼時候都行,那些事情卻只能現在做……實際上我們是有意識的過分誇大了這些看似緊急但毫無意義的事情。這時我們可以微笑著問自己:「是不是借口?」然後我們從全局來考慮:我們是不是追求遠大的目標,長久的快樂?我們的人生目標難道是看更多的精彩節目?這些即時的東西對我們有什麼實質幫助?相比學習,如果去貪圖眼前的小快樂,自己將會損失那個遠處的大快樂,值不值?有一種處理事務的方法是把事情分為四類:重要而緊急的,重要而不緊急的,不重要而緊急的,不重要不緊急的。我們要先做的是前兩種,而不要被那些不重要但看似緊急的事情分散了注意力。 抵制誘惑方法八:自我暗示。 成功學核心是意識和自製,為了提高自製,我們也可以運用意識,選擇一個有利於自己的情境來自我暗示。比如當自己學了一會兒就感到靜不下心時,閉上眼睛,調整呼吸,然後有意識地把自己學習一段時間後產生的厭倦情緒忘掉,暗示自己其實是剛剛馬上要學習,然後做出奮鬥的表情開始繼續學習。再比如,遇到朋友拉自己去打遊戲或泡酒吧等娛樂消費時,如果控制不住,那就把自己想像成個對電腦遊戲和喝酒過敏的人。這似乎有點像催眠,有些人的自我暗示能力強,用這種方法甚至會漸漸地真的認為自己是個喝酒過敏的人,所以還要用之有度。 【小結】 成功學其實有兩個核心,一個是自我意識,另一個便是自制力。自我意識是精神升華、指導行動、引向成功的不二法寶,成功學的精華;而自制力則是培養一切有利的意識與行動,消除不利的意識與行動的保障。假使這兩點能夠運用自如,那麼成功便只是早晚的問題;有一個做不到的話,要成功也是不可能的。而上面的這些方法均基於心理學的原理,又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因而我想一定能幫助大家提高自制力,成為一個意志強悍的人。最後送大家一條名言。我們知道「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名言語出培根,而實際上培根還說過另外一句話:「一分克制,就是十分力量。」可見自制力的力量了吧?讓我們把這句話也掛在你的牆上。好了,我想我噎佔用您牆壁的太多地方了。 【結束語】 假使我最開始讀勵志書籍的時候,先了解了自製的理論,把這個最重要的問題解決了,也就不會有後來反覆勵志失敗。然而當我試圖在各種書籍中找到解決的良策時,我發現,很多書籍並不是把它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介紹的不全面,而只是滲透了一些類似的道理如禁慾、不要發怒等;提供的方法也不太有效,恐怕執行那些方法本身就需要較強的自制力。 於是我決定寫一篇全面、清晰、透徹的闡述自制力的文章,明確自制力的概念、重要性,提出最有效的修煉方法。我搜集了大量的資料,經過細緻地思考、提煉、體會、總結、試驗而形成了這篇比較系統的闡述自制力的文章。完成本文的本身其實就是一件需要一定毅力的事情,因為這並不容易,這篇文章幾乎是我四年來最用心的作品,僅次於畢業論文;況且沒人要我這麼做,我做了沒人會給我好處,我的生活費尚且*自己解決。這麼做完全出於自救與救人,救的是你我的精神。正因為需要自制力,在完成寫作的過程中我的自制力也在提高。尤其是我接觸了一些同樣迫切想要提高自制力的人,使我越發覺得所作之事是有意義的,這激勵我更好地完成了此文。同時要感謝給我支持與鼓勵的房東阿姨。此刻我有種莫名的激動,其中有虛度年華的悔恨,也有成功完成了一件事的喜悅,更有對未來的空前堅定的信心。 成功的心態始於理想,成功的行動始於自製。在完成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噎在成功的路上先你一步了,希望讀過文章的你抓緊時間,立即行動,我們共同做個自制力強悍的人,開始我們的成功!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網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tw.aboluowang.com/2012/0209/235889.html   自制力是成功的必要因素! "自制力"就是儘管你不想做某些事情,但還是盡力去做,這樣你就能做成你想做的事。 羅伊•L•史密斯說過:"自制力宛若受到控制的火焰,正是它造就了天才。"十四世紀,有個名叫羅納德三世的貴族,是祖傳封地的正統公爵,他弟弟反對他,把他推翻了。弟弟需要擺脫這位公爵,但又不想殺死他,便想了個辦法。羅納德三世被關進牢房後,弟弟命人把牢房的門改得比以前窄一些。羅納德三世身高體胖,胖得出不了牢門。弟弟許諾,只要羅納德能減肥並自己走出牢門,就不僅能獲得自由,連爵位也能恢復。 可惜羅納德不是那種有自制力的人,他無法抵擋弟弟每天派人送來的美食的誘惑,結果不但沒有減肥,反而更胖了。一個沒有自製力的人,就像被關在鐵柵欄中的囚犯。 任何一個優秀的隊員都明白:如果沒有自制力,就永遠不可能成功。優秀的人勇於接受精神上和肉體上的磨練;他們願意接受超出自己想像的任務並全身心投入其中完成它;他們經常讓大腦保持活躍,考慮一些有挑戰性的問題,不斷地思索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以期訓練自己的自制力。 而這種自制力決定了人們在關鍵時候的所作所為。傳記作家兼教育家托馬斯•赫克斯利說:"教育最有價值的成果,就是培養了自製力,不管是否喜歡,只要需要就去做。" 如果說一個優秀者的基本素質是有自制力的話,那適應性強就是優秀隊員的必備素質。拿破崙•波拿巴是軍事史上最偉大的軍人之一,由於他膽識過人、策略靈活、行動迅速,取得了多次戰役的勝利。 他曾對他的一位手下敗將說:"你的作戰計劃是在戰役前一天制定的,而當戰鬥開始時你卻對敵人的行動一無所知。"拿破崙認為對手致命的弱點就是缺乏適應性。 是的,任何一個人的僵化固執都是他成為優秀隊員的最大障礙。一個人如果行為;魯莽、信心不足或自由散漫,這些都是能夠克服的。但如果頭腦僵化、剛愎自用,這則是毀滅之根,失敗之源。 哈佛商學院教授羅莎貝斯•莫斯•坎特爾注意到:"事業有成的人善於變化,擅長將自己和同伴調整到某個新方向,從而取得更大的成功。"所以適應性強,是一個優秀者的必備素質。 適應性強的人,總是不斷地開拓新的領域,願意做新的嘗試,只要能獲得新的經驗,就不在乎短暫的痛苦和不愉快。他們對新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認為要想從不知到了解,惟一的途徑就是打破障礙,迅速適應客觀環境。 而他們對新來的、有能力的人,對職位或頭銜的變動,對辦事方法的改變都能泰然處之,總是能從好的方面看待新環境、新變化。只有適應力強的人才願意調整自己以適應團隊的需要,也不會為推卸責任尋找藉口,而是努力思考怎樣才能做得更好。 一名優秀的人,還應目光遠大,每一個行動都針對他們的長遠目標;關注他人,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甘願犧牲個人利益;堅忍不拔,勤奮學習,在逆境中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等。 "雖然強者未必總贏,但弱者難逃一幾敗。" 怎樣提高自制力? 可以試著這樣去做: 1.加強思想修養。 人的自制力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的思想素質。一般來說,具有崇高理想抱負的人決不會為區區小事而感情衝動產生不良行為。因此,要提高自製力最根本的方法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保持樂觀向上的健康情緒。 2.提高文化素養。 一般來說,一個人的文化素養同其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成正比。文化素質比較高的人往往能夠比較全面正確認識事物,認識自我和他人的關係,自覺地進行自我控制、自我完善。 3.穩定情緒。 用合理髮洩、注意力轉移、遷移環境等方法,把將要引發衝動的情緒宣洩和釋放出來,保持情緒穩定,避免衝動。 4.要強化自我意識。 遇事要沉著冷靜,自己開動腦筋,排除外界干擾或暗示,學會自主決斷。要徹底擺脫那種依賴別人的心理,克服自卑,培養自信心和獨立性。 5.要強化實踐鍛煉。 一方面要加強學習,積累知識,開闊視野,用知識來武裝和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水平,並通過學習別人經驗來擴展自己決斷事情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積極投身到部隊生活實踐中去,刻苦鍛煉,不斷豐富經驗,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 6.要強化意志力量。 要培養自己性格中意志獨立性的良好品質。對自己奮鬥的目標要有高度的自覺。只要你經過自己的實踐認准的事,就應義無反顧地走下去,想方設法達到預期目的。不必追求任何事情都做得十全十美,不必苛求自己沒有一點失敗,不必過多地註意別人怎樣議論你。 7.調整好需要結構。 當需要不能同時兼顧時,抑制一些不可能實現的需要。如古人所云:"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兩者不能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 8.要強化積極思維。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平時注意經常思考問題,增強預見性,關鍵時刻才能及時、果斷、準確地做出選擇。 關於“磨練法則”: 我認為在增強法制和倫理道德觀念的同時做一些“磨練法則”。 “磨練法則”對於培養克己自製的品質至關重要。 舉個列子,第一位成功征服珠穆朗瑪峰的新西蘭人埃德蒙•希拉里在被問起是如何征服這世界最高峰時,希拉里回答道:“我真正征服的不是一座山,而是我自己。” 這種優秀的品質就叫做意志力、自制力或克己自律,實際上,你也完全可以從每天去做一些並不喜歡的或原本認為做不到的事情開始,在“磨練法則”的作用下,開發出自己更強的意志力、自制力等等。 你也知道只有通過實踐鍛煉,才能夠真正獲得自制力。也只有依靠慣性和反复的自我控制訓練,我們的神經才有可能得到完全的控制。從反复努力和反複訓練意志的角度上而言,自制力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習慣的形成。 ” 而我可以給你最有效方便實際的建議是每天早上做5公里慢跑。不論嚴寒酷暑,刮風下雨,都要堅持。早上在床上的每一分鐘都是如此讓人珍惜,特別是冬天賴在被窩裡為起床做著激烈的思想鬥爭,而且長跑又艱苦又乏味,還會讓人腰酸背痛,可真是名副其實的苦差事,所以在這過程中你就可以得到磨練,從一開始的新鮮到討厭到痛苦到渺茫,你可以想想馬克•吐溫(Mark Twain)的一句話,來解釋如何做到克己自制: “關鍵在於每天去做一點自己心裡並不願意做的事情,這樣,你便不會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義務而感到痛苦,這就是養成自覺習慣的黃金定律。” 只要你堅持,隨著身體狀況的慢慢變好,跑步逐漸變得輕鬆起來,跑步這份苦差事似乎不再那麼恐怖了,儘管早起仍然有點兒困難,有點兒費勁,但似乎可以克服。 一切都變得越來越容易,越來越自然,到最後清晨成了一個習慣,成了日常行為的一個部分,不用強迫自己,每天的晨跑成為了自然而然的習慣。這樣通過每天跑步的“磨練”,使你的自律能力、決心、意志、承諾、效率、自信、自尊都得到鍛煉和提高。 你可以選擇每天清晨長跑來幫助自己培養高度的自制力。也可以選擇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不論你選擇怎樣的事情,它首先是一件你必須強迫自己完成的苦差事。 其次,這件苦差事也必須是你每天都可以完成的。最後,這件苦差事當然還應該是一件有益處的事情(例如,體育鍛煉有助於身體健康,提高身體機能,增強自信,改善認知能力等等。)你可以選擇各種各樣的苦差事,例如跑步,健美,游泳,騎車,散步,有氧運動,瑜珈,武術等等。 體育鍛煉的項目數不勝數,但是,並不是說可以選擇的苦差事僅限於體育鍛煉。練習一種樂器,堅持閱讀或是寫作,和朋友通信或寫郵件等等同樣適用。 選擇怎樣的苦差事本身並不重要,堅持才是問題的關鍵。每天堅持做點兒自己原本不太喜歡的事情,最終會讓你獲得自律、毅力、以及信守承諾,增強自制力的。   如何增強你的自制力? 『拖延心態』,是全人類共同的問題,在研究生的小圈圈中還特別嚴重。不過以下的文章,對一般人也合用。 中午12點的凌遲,教授 Meeting…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請問各位讀者,這裡有誰敢說自己『自制力特別強』,恒心毅力每天都是100分,他永遠都知道什麼是該做的、重要的事情,凡事從不拖延?請舉手!接著希望您能留言給我,我真的很想認識您呀! 不過,更有可能的是,如果您是這種人,也許就不會在網上流連,還逛到我們的『三分鐘熱度』部落格了……… 難道是人,就必須與自己的惰性共處嗎?雖然,我們不用成為阿信,人生也可以過得很精彩。不過『三分鐘熱度部落格』的目標,是幫助有夢的人實現夢想。 如果夢想沒有一點困難可言,那也不叫夢想了。實現夢想的路上,一定會有重重阻礙,要搬開這些阻礙,靠的就是毅力和恒心。 沒有自制力,什麼夢想都是假的 恒心、毅力、自制力這檔事情很麻煩, 因為它們是人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所以,人若是一天想要偷懶,那恒心毅力這顆氣球就爆了。 這顆氣球爆炸之後,我們的小小希望,沒多久也就跟著幻滅。 就像戒煙、節食、運動、讀書、學英文、改變壞習慣等等,這些事情做起來都不開心,但是還是要勉強自己去做。 只可惜從小到大,都沒有人教過我們該怎麼面對這種『不開心』的恐懼感。 面對這些困難時,我們只能不斷地勉強、逼自己去做,在黑暗中摸索,希望有一天會感受到樂趣。 若是時間到了,還沒有感受到樂趣的話,就只好和它說再見。 想想自己的書櫃中,有多少沒有讀完的書? 想要組個某校勁BAND,但是眼前的吉他,為什麼好像有幾千斤重一樣,永遠無法拿起來彈? 想學好英文,慷慨(付錢時不眨眼)、激昂(胸中熱血沸騰)地訂了整年的國家地理雜誌,年終大掃除時,連封套都沒拆,再全部回饋給資源回收車,還換到幾十元的剩餘價值。 到底,恒心毅力能鍛練嗎? 其實提升自己的自制力,就像健身練肌肉一樣,我們需要教練與方法。 自制力不只是一個『內心的過程』。當你告訴自己不要抽煙、不要吃那塊巧克力的時候,你依靠的就是你內在微弱的意志力。 自制力其實還需要『外在策略』,才能有效的發揮功效,在人生路上建立功勳。 不要緊張,我來救你了…這就像是一位海岸救生員,就算他的泳技極佳,當他看到海裡有人溺水時,他會騎著水上摩托車衝向這位溺者,而不會帶著魚雷浮標拼了命划水,用比鴨子快一點的速度游向這位溺者。 是啊,以肉體為本,展現出超強的意志力或泳技,能讓他們成為眾人的英雄。 不過,我們的部落格宗旨,是以『完成目標』為目標。 不管是黑貓、白貓,只要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所以,不管是壓榨肉體、或是由外界資源來輔助,只要能讓我們完成目標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要鍛練自制力,除了先和自己達成共識之外,你也需要外部策略,以下是鍛練自制力(Self Regulation) 的小貼士(Tips) (註): 1) 自制力,就像肌肉一樣,越鍛練就越強。所以,現在就選定一樣簡單的小事,每天勉強自己去做它。比方說,每天花十五分鐘冥想,或是晨起外出運動。 2) 睡眠不足,會降低你的意志力。所以,每天都要睡飽八小時。 3) 早晨是鍛練意志力最好的時間。所以,早起,然後完成冥想、運動最好。 4) 擁有正面的心態,能讓自制力變強。所以,就算心有不滿,也要克制你想抱怨的欲望,選擇心態正面的朋友。 5) 甜食會降低你的意志力。因為精製的白砂糖會讓你的血糖在短時間內升高又降低,讓心情突然間大好,又立刻降至谷底,這時人的心情很悲觀,就很難控制自己 (白砂糖上癮症)。比白砂糖好的甜食替代品,是天然的水果。 6) 不喜歡的社交場合會消耗你的自制力。比方說,參加家族聚會,和不熟的朋友見面,出席某些社交場合,必須壓抑自己。在那之後,人的自制力會特別差。

設計我的美好人生

2017年02月11日
公開
21

設計我的美好人生 史丹佛最熱門的一堂課: 像做iPhone一樣規畫未來! 撰文 / 林鳳琪  出處 / 今周刊 1049/1050期 關聯關鍵字: 投資, 金融, 台股, 個人成長, 1049/1050 2017/01/26 你對自己的人生滿意嗎? 如果有機會,是否也想重新打造人生? 其實,人生也能像設計iPhone一樣,打掉重練! 打造美好人生,從現在開始, 盤點過去、確認方向、訂下目標, 最重要的是,起身行動吧! 新年伊始,回顧二○一六年,台灣人選出的代表字「苦」,顯示大多數人對現況充滿無力感,極力想掙脫人生困局,卻找不到解方。 「其實,人生也能像設計iPhone一樣,打掉重練!」美國近年最夯的一堂「人生規畫」課程,在史丹佛大學推出後,一夕暴紅,不僅史丹佛學生搶著選修,錄取率僅五.七%, 連Google工程師也為之瘋狂。 美國最夯一堂課 教你透過設計思考,釐清方向 這堂課主要是透過「設計思考」,系統化釐清人生的方向與問題,由出身矽谷的設計工程師柏內特(Bill Burnett)與開發第一代蘋果滑鼠的埃文斯(Dave Evans)開辦。去年,二人將設計人生的心法出書後,更躍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冠軍。 周俊宏的人生,也曾被困在最暗黑的底層,看不到希望與未來。但如今的他,正越過阻礙,朝我們露出陽光般燦爛的笑容,就像他此刻的人生,充滿希望;年僅二十八歲、澤豐半導體課長月薪八十五K,投資的事業固定分紅,身價逾三百萬元。 或許對人生起手就是好牌,一路順遂的幸運兒來說,這根本不算什麼;但對人生起手就是爛牌的周俊宏來說,要爬出黑暗人生幽谷,每一步都比別人艱辛。 他突破重重障礙 從人生滿手爛牌,打到逆轉勝 回憶童年,周俊宏幽幽地說,﹁我有一個爛賭的父親,自我有印象以來,他不是喝得醉醺醺地發酒瘋,就是又輸了一屁股債,回家大吵大鬧。」 「我們家,幾乎都靠媽媽一個人,她兼三份工作,打雜、端盤子、洗碗,從早忙到晚。從小,我身上穿的,永遠是別人不要的舊衣服;就連吃飯,也是人家吃剩的,是媽媽從上班的餐廳打包回來的﹃菜尾﹄。 你對自己的人生滿意嗎? 如果有機會,是否也想重新打造人生? 其實,人生也能像設計iPhone一樣,打掉重練! 打造美好人生,從現在開始, 盤點過去、確認方向、訂下目標, 最重要的是,起身行動吧! 」周俊宏說。 雖然從小只能撿別人穿過,甚至吃剩的食物,周俊宏對人生沒有太多不滿,直到那場意外,「媽媽出車禍,得定期回診,我們家沒車,到處拜託親友,不幫就算了,竟冷嘲熱諷:『唉呀,你們都不知道油錢有多貴!』」那年,周俊宏十五歲,初嘗人情冷暖,「從那時起,我就發誓,今後不再求人、不向人低頭⋯⋯。」 他每天晚上騎腳踏車來回二小時,到豆漿店、滷味攤打雜,只為了省下晚餐的花費,長輩見他勤快,收留他打工,「雖然時薪只有六十元,但我不在乎,只想趕緊學到一技之長。」 他常忙到凌晨收攤才回家,「薪水只有幾千元,我都放進信封袋,等存滿八千元、一萬元,就再換一個信封袋。」就這樣,他的抽屜裡,塞滿一包又一包的「存款」,為了一個他曾經想都不敢想的夢想||「買車」,甚至連給自己買一件新衣服都捨不得。 退伍後,周俊宏白天在科技廠負責維修與客服,薪水僅二十二K,又趁著晚上與假日到餐廳端盤子,他沒日沒夜地工作,只為能早日脫離「貧困深淵」。在存到二十萬元後,他認真學習投資理財,三年內靠投資台股,把二十萬元變成五十萬元。 就在他逐漸摸索出投資心得時,卻面臨職場困境,考績最好,卻無法升遷。他看破離職,並拿出三十萬元與朋友合開平價日式料理餐廳「三代喜」。 餐飲業打工十多年經驗,他步步為營,投資首重保本,果然,餐廳一年多回本,現每季穩定分紅近七萬元。 還是職場新鮮人時,周俊宏不計較薪水,用時間換取經驗並累積人脈,也讓中國半導體業者在去年延攬他當客服主管,年薪三級跳逾百萬元。 周俊宏證明,即使人生起手就是爛牌,只要目標明確、堅持到底,也能打掉重練,設計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柏內特與埃文斯也告訴學生,生命能像商品一樣,被量身打造。但如何打造?分析「設計人生」可歸納成關鍵三部曲,首部曲便是定位方向。人生最棘手,是一開始便搞錯方向,就像往西邊跑,永遠也看不到日出一樣。 柏內特與埃文斯建議,可利用「好時光日誌」,記錄人生高峰與低潮經驗,找出真正能讓自己「有感的」人事物,來釐清方向。埃文斯有一學生麥克,是土木工程師,三十四歲那年,突然對工作失去熱情,覺得前途茫茫。 麥克後來透過記錄好時光日誌,發現當自己解決複雜的工程問題時仍精力充沛,卻在處理人事與行政問題時,感到筋疲力竭。他後來決定放棄商學院的進修,轉而取得土木博士,成了更高階的結構工程師,從此擺脫令他困擾的行政工作。 定位方向後,目標又該如何設定?兩人也建議,可以健康、工作、愛等不同儀表板,來檢視人生不同面向的現況,訂出目標。柏內特也是透過這項診斷,發現自己的工作儀表板雖接近滿格,健康與遊戲(嗜好)儀表板卻亮紅燈,因此訂出加強目標。 設定目標後,便是第三部曲:定期盤點、透過打造不同「人生設計原型」(註:用來測試設計概念的樣本或模型,設計人生也可用同樣概念)窺見未來,並修正方向。「原型」是設計思的關鍵,研發商品過程常透過數據,打造出大量原型,來驗證解決方案是否正確。 設計人生亦然。好比說,很多人以為開咖啡店只要會煮咖啡,把店裝潢得漂漂亮亮就好;開了才發現,每天為了擔心客人不上門、該叫多少貨、請不到員工,搞得焦頭爛額。 如果開店前,能先去咖啡店打工,或至少訪問三家咖啡店老闆,先「打造原型」窺見未來,或許就不會白走這段人生冤枉路。 他結合興趣與工作 大數據換鈔票,身家破九位數 Darren是身家超過九位數字的數位廣告平台老闆,但求學時期,他曾經誤以為,與大家一樣進資優班、上台大、當醫師,就是他要的人生⋯⋯。 傍晚下班時間,我們按著通訊軟體上的指示,穿過新北市永和的夜市人潮,進到一間不起眼的公寓,推開大門,十幾台電腦「答、答、答!」響個不停,螢幕上一顆顆亮點,或聚集、或散落,交織成美麗的圖案。 「亮點代表消費者,這台正在分析手遊玩家使用行為,那台正在追蹤馬來西亞政治輿情,還有玩家移動熱點追蹤⋯⋯。」沙啞的聲音從電腦後微弱地傳來。 這些美麗的「亮點」,都是能換成白花花鈔票的「大數據」,「遊戲玩家移動熱點分析,能幫助客戶決定廣告要登在哪條路線的公車上;網路輿情分析,是馬來西亞某政黨委託⋯⋯。」 宛如電影情節似地,昏暗不起眼的公寓裡,竟藏著能影響政治選情、商場勝負的「關鍵數字」。 男子是數位廣告平台Stream的執行長Darren,每年靠大數據分析,上億元營收穩穩入袋。他的公司因為能精準分析目標客群,並投放廣告,甚至還吸引臉書等社群平台也想投資入股。 「分析數字」對Darren而言並不陌生,四年前,他還是外資麥格理的分析師時,也是每天浸泡在數字堆裡,不同的是,當時他是替別人打工賺錢。而今,除了事業,若再加上台北市房產、金融商品、綠能等投資,三十八歲的他,身家遠超過九位數字。 「我從小就對數字有感覺,愛看理財雜誌。」就讀台南一中資優班的時候,他雖然成績名列前茅,卻很不開心,「當時資優班重點都放在如何考上台大醫科,不是我喜歡的財經。」 他自願退出資優班,這是他為自己人生做的第一個重要決定,畢業後他甄試上了心目中的第一志願政大財管系,「如果當時沒聽從心裡的聲音,而當了醫師,現在可能成就很高,卻不快樂⋯⋯。」 一○四人力銀行副總經理陳嵩榮也指出,影響職涯發展最重要的關鍵,不是職能,而是自己真正的興趣、價值與人格特質,「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才耐得住挫折,也才會被激發出潛力。」 Darren畢業後很快考上外資分析師、接著創業,一步步邁向他的理想人生,雖然生活忙碌,卻忙得有滋有味,樂在其中。今年,他更訂出營收要倍數成長,並打進亞洲各國的新目標。 新年伊始,很多人會擬定年度新目標與計畫。根據《今周刊》與全通媒體波仕特線上市調網合作調查,國人最想要的理想人生,健康排行居冠,占比約二七%,金錢自由則以○.一%的些微差距居次,排名第三的是身邊有伴。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郭迺鋒表示,問卷調查中,三十歲至三十九歲族群約占六成,這也顯示,現在的青壯世代,更重視健康、親情等人生各面向的平衡。 調查結果中,國人有五成以上會定期盤點人生目標,最常盤點的是財富、健康與工作;最不滿意的依序是存款、投資理財報酬、健康與工作。 看到終點再起跑 戒掉壞習慣,才能事半功倍 進一步交叉比對,年薪兩百萬以上的人,九二.九%會定期檢視人生目標,但年薪五十萬元以下的人,只有五一.二%定期檢視人生目標;有職涯規畫的人,平均存款六三三萬元,較無職涯規畫的人高出一四○萬元;在職務與職涯規畫的交叉分析上,七一.四%老闆、六三.九%的專業技術人士有做職涯規畫,較一般上班族五六.五還高。 有超過三成的人對健康不滿意,卻從不運動。這也顯示,有目標、有紀律者,對人生現況滿意度相對較高。其中,國人最不滿意的是存款與投資理財報酬,卻有七七.五%的人,理財投資僅占收入的一成以下,顯示大多數人,只停留在不滿的空想,卻從未付諸行動。 美國知名學者柯維(Stephen Covey) 曾歸納統計,成功人士的好習慣之一,便是在「起跑前先看到終點」。 因此,目標與計畫的擬定,也應該從結果往回推。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曾勉勵史丹佛即將畢業的學生,「每天自問,如果今天是我在世上活的最後一天,我會做我正在做的事嗎?如果連續好幾天答案都不是,那表示該做些改變。」 曾任蘋果副總裁,在華人圈被譽為青年導師的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復也說:「人生目標不用多,死後願意刻在墓志銘上的,就是了。」 他的墓志銘曾是:科學家、企業家,做出人人可用的高科技產品。現在則又增加:熱心教育者。 李開復說,人生的未來很難預知,唯一能確認的是方向,「我並非一開始就立定要當蘋果副總裁,要進微軟、Google,或者是要創業;我只知道,我想要『世界因我而改變。』」 懷抱改變世界夢想的他,赴美求學時,曾以為自己最愛的是法律與數學,最後他選擇傾聽自己的心,調整方向,投入當時仍看不到未來的「電腦專業」。 他調整人生比重 與死神交手,更重視健康與親情 畢業後,他展開一段極為精采的職場人生。他曾是蘋果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副總裁;其後又被延攬到微軟,沒想到微軟的親密戰友,竟在他決定加入Google後,以一條模糊的「競業禁止協議」控告、追殺他。 人生曾經一路順遂的李開復回憶:「那陣子,我看不到陽光,生命只剩看不到盡頭的黑暗⋯⋯。」他滿腹委屈,不再自信滿滿,變得憔悴不堪。 直到有一天,李開復醒來,告訴自己,不再浪費任何一秒鐘在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上,而是專注在可以改變的事情,例如為官司全力以赴。 打贏官司之後,他帶領Google成功在中國建立團隊,又陸續接手台、韓與迅速成長的東南亞等團隊;但這一刻,他卻發現,一直以來,他愛的都是從無到有的研發或創造,例如幫助年輕人創業,而非經營管理龐大的團隊。 他決定再次傾聽自己的心,二○○九年辭任Google副總裁,在北京成立「創新工廠」,輔導年輕人創業。一三年,他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緬甸人權鬥士翁山蘇姬同時獲選︽時代︾雜誌全球最有影響力一百人,人生攀上顛峰。老天爺卻在此刻開他一個大玩笑,獲選後不久,他被檢查出罹患淋巴癌第四期, 等於人生被宣判「死刑」,又從顛峰翻落谷底。 「一直以來,我賣力奔跑在人生的路上,直到另一個功課敲醒了我⋯⋯。」過去,他每天工作超過十五個小時,「工作幾乎占了我全部的時間,我疏忽了親人,也疏忽了健康。」罹病後,他開始學著重新調整人生比重,更重視健康與親情。 這天清晨七點多,台北飄著細雨,李開復一身運動服,精神抖擻地現身。只要回台北,他每天都會抽空到住家附近的登山古道走走。這是他曾與死亡交手後,養成的習慣,他笑說,現在自己會更注意飲食與健康。 實踐美好人生三關鍵: 有目標、有紀律、有計畫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前所長薛明玲指出,人生有四本存摺:知識、健康、人脈與財富。 「四本存摺都很重要,缺一不可,盤點人生就是盤點這四本存摺,要定期儲蓄、檢視,千萬不要透支。」好比說,年輕人靠著體力好、常熬夜,最容易透支健康;而人隨著地位攀升,不再謙虛學習,最容易透支知識。 大部分的人,最重視有形的財富存摺;但知名分析師楊應超也指出問題,人人都想退休過上好生活,卻鮮少有人實際付諸行動,認真訂出投資理財的方向與目標。 前科技業高階主管王財貴則表示,人的一生有四種錢:年輕時,靠苦幹賺錢;接著是靠經驗賺錢;隨著年紀漸長,尤其四十五歲以後,體力下滑,應該要靠人脈與金脈賺錢。但前提是,年輕時就要時時盤點,備好金脈與人脈。 不管哪一本存摺,要達到理想狀態,關鍵都是,「有目標、有紀律、有計畫。」薛明玲說。 當然,前提是要先打造人生原型,並確認目標的可執行性。美國有一傳統||New Year Resolution,在新年伊始,訂下人生目標。臉書創辦人祖克柏,每年只挑戰一件事,曾有一年,他希望每天認識一位新朋友;去年,他打造出人工智慧AI家庭助手;今年,他則希望走遍全美。 打造美好人生,從現在開始,盤點過去、確認方向、訂下目標,最重要的是,起身行動吧! 設計人生三 部曲 許自己一個美好未來 首部曲》善用好時光日誌找到人生定位 留意日常生活中感到投入的時刻在做什麼,兩三天就記錄一次。 在每周的尾聲寫下反省。 進一步聚焦,找出自己無法投入的細節及原因。 二部曲》用人生儀表板為自己打分數 檢視目前的人生:依照滿意程度為工作、健康、財富、親情、夢想五個儀表評分。 整體評量:找出儀表板中分數最低的面向。 從最不滿意的面向出發,思考解決辦法。 三部曲》定期盤點調整方向 寫下未來20年內人生必經的重要大事,整理自己的夢想與理想。 釐清自己的財務狀況,記錄家庭收支,了解經濟實力與理想的落差。 透過「打造人生原型」窺見未來,並盤點現實與理想目標的落差,調整方向。 資料來源:《Design Your Life》、大前研一企業講座 獨家專訪》美國史丹佛名師埃文斯 教你像設計iPhone一樣打造人生藍圖 編按:2010年起,在美國史丹佛大學設計學院任教多年的柏內特與埃文斯,教學生如何用設計的方法,規畫人生藍圖,結果成為最夯選修課,兩人的著作《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也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埃文斯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暢談如何規畫充滿熱情的人生方向。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依你的觀察,大部分人對人生規畫的困難點為何? 埃文斯回答(以下簡稱答):「我如何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這是大家共同的問題。 對於人生規畫,學生的問題常來自他們有許多職涯選項但不知如何抉擇;中年人則是因家庭、貸款等牽掛而躊躇不前。 我鼓勵學生盡情走出系所和校園,從課程、社團、旅遊中,反思並記錄自己從中學到什麼。我建議中年人,不須大幅度改變生活方式,從小地方提升自己,例如發展嗜好、充實專業能力等,循序漸進地規畫。 老年人常以為自己做人生規畫已經「太遲了」,我則鼓勵他們,正是因為退休,擁有充裕的時間,馬上就來開始設計第二人生吧! 問:你和柏內特曾說可以像設計iPhone一樣設計人生,請問是什麼意思? 答:當初,沒人知道iPhone應該是什麼樣子,蘋果不知道、消費者更不知道。 設計師們觀察人們的行為,做出無數的「設計原型(prototype)」,不斷反覆實驗、解決問題,才設計出前所未有的iPhone。 洞見未來的唯一方式就是發明創造,人生規畫也是。 問:如果我現在就想重新設計人生,可以如何開始? 答:先找出讓你產生「好奇心」的事物,並和他人討論,製作出幾個人生的「設計原型」,然後實地做看看。你可以和相關領域的人聊聊,了解他們經歷過的好好壞壞,然後用實習、打工或志工等方式,體驗看看這是否是你要的人生。 如果體驗後發現此路不通,就設計一個新的原型,然後再嘗試……;在探索的過程中,往往會體驗到很多樂趣。(楊明方) 埃文斯(Dave Evans) 現職:美國史丹佛大學講師 著作:《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開學前的準備+開學日流程

2017年02月10日
公開
22

105學年度下學期(三下)20170213開學日流程 08:00-08:35級務處理 -早上到教室先用濕抹布擦桌椅,個人物品歸位 -08:00開學收心操、激勵全班 -08:10換新座位 -08:20統一收寒假作業(按照號碼繳交到櫃子的指定位置) 08:40-09:20年級領教科書(3-6年級加領小執法說故事) -發新書、退補書 -發聯絡簿、包新書套、抄連絡簿 09:30--09:50補發掃具、退補教科書 09:50-10:10 1.環境大掃除2.資源回收 -公布新的幹部名單、打掃名單、值日生工作 -提醒班級常規及幹部重新訓練 10:30正式上課 -------------------------------------------------- ◎開學前的準備工作(需4-6個工作天): □印課表、聯絡簿貼條(開學收心+開學用品清點單) □放黏鼠板、初步打掃教室 □寫板書(交待開學流程、到校工作) □確認電腦和麥克風是否可以使用 □帶齊個人用品(衛生紙、常用藥品、茶包、外套、帽子等) □重排下學期的座位表、幹部工作、打掃工作和值日生工作 □修訂班級經營策略和獎勵制度 □備課:各科教學模式、教學策略、作業內容、考試內容 (回顧上學期的教學情形,吸收教學新知,修正教學策略,重訂下學期的教學模式) □編排各科教學進度表、每日作業、考試進度 1.段考考科: (1)國語: ※作業:預習、國習、國作、甲乙本、圈詞、成語補充、形近字和多音字的補充 ※錯字寶典(溫美玉老師):自繪封面打擊錯字集中管理(將日記和國語作業的錯字,每天第三節前自動重謄在錯字寶典上,重謄次數為2-3次須全班討論)考前再次複習 ※教學基本流程: 骨(結構):概覽課文、發現結構(課前預習、結構魚、心智圖) 肉(內容):內容深究、閱讀理解(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小組討論、學生自我提問) 血(情意):情易回扣學生經驗(文本主角情緒、讀者經驗回扣) 衣(修辭):修辭美化(譬喻法和擬人法、四字詞語,補充成語、多音字和形近字) (2)數學: ※作業:數習、數作、數八題、數學日記 ※教學策略:每單元的關鍵概念要用1-2節進行課室討論(討論用小白板), 並針對錯誤題型作小組檢討和討論 2.非考科:健康、閩語、綜合、書法 3.彈性延伸教學: ※閱讀:班書五本、國語日報、快樂看中國、經典詩詞、佳文共賞(全班共讀) ※寫作:作文三篇(含課文仿作)、童詩一篇 ※自己改作文(溫美玉老師): 配合課文仿作+救命小紙條(寫作綱要)寫作文 寫作流程: (1)選材:決定優質、吸引人的寫作材料 (2)建造主建築:建構事實、陳述事件過程、交待人事時地物(流水帳) (3)室內裝潢(六星級寫作):以主建築為基礎,為之點綴上更多情緒、文學想像、動作表情成份和對話 重新審視原作,用藍筆或紅筆在原作上標記初原先沒想到,需要新加入的文句(隔一個周末收回,自己當室內設計師,不需要將原作全部砍掉重寫,重點是加入更豐富的成份,重新抄一次) 重抄和修訂作文,繳交作品。 4.補充閱讀教材:快樂看中國、經典詩詞 5.聯絡簿小日記作業: ※小日記作業類型:日記(期望、反省、感恩、學習、學校生活、生活瑣事、指定主題、自訂主題)、小執法、造句和句型、詞語串串(用4-6個語詞寫短文)、心情塗鴉、佳文共賞(剪報)、漫畫唐詩、漫畫成語、大家來找碴(找錯字)、寫作結構圖(心智圖) ※編排原則: 補假和段考前一天和第一天皆不排小日記作業(直接畫斜線) 聯絡簿小日記作業最多出到期末考第二天結束,因為要兌換獎品,獎勵章只結算到期末考結束 當天。

科學證實:快樂的人「10大共通點」 你也有嗎?

2017年02月05日
公開
14

科學證實:快樂的人「10大共通點」 你也有嗎? 時間: 2017/01/07 20:18 點評:要當個快樂的人不簡單∼ http://health.ettoday.net/news/841589?from=fb_et_news 小 中 大 ▲有專家認為,快樂有60%來自遺傳和環境。(圖�取自librestock網站)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生活中總是有許多的挑戰等待著我們,但也因為如此,人類必須具備某些特質以面臨人生中的各種狀況,其中「快樂」很重要!正向心理學之父Martin Seligman曾表示,我們的快樂有60%來自基因遺傳和環境,而剩下的40%來自我們如何選擇面對環境。對此,國外網站《Life Hack》整理出眾多心理學家認為快樂的人所擁有的10種生活習慣。 1.他們享受當下 最快樂的人專注他們所能控制的當下,留意身邊的事物,即便只是享受幾秒的花香也好。 2.他們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 此為Carol Dweck在著作中所提到的,與其相反的為「封閉型思維模式」,有封閉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成功只屬於聰明或是富有者;但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失敗是更靠近成功的催化劑。而研究也證實這種人活得更快樂也更易成功。 3.他們身邊也都是快樂的人 英文有句俗語說:「你的樣子,就是你周圍親近的5個人的平均」,在中文意思相當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想要在生活中尋找快樂,就得疏遠負能量纏身的朋友,並非要斷絕與他們的聯繫,而是不用花太多時間在他們身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與充滿正面能量的朋友相處。(圖�取自librestock網站) 4.他們心中有「夢」 如果沒有一個夢想在前頭,人們就會一直回顧過去。無論你的夢想是環遊世界、創業、學習新語言等等,都算是一種夢。它能使你在面臨挑戰時,還以樂觀的心面對一切。 5.他們可以「等待」 當有了夢以後,你會想要快點達成。但真正快樂者,卻願意為他們的夢提供更多的耐心,也享受追尋夢想的旅程。 6.他們會安排屬於自己的時間 對於別人的要求總是說好的人,常犧牲自己的學習、思考與放鬆時間。雖說付出、對別人好是件好事,但也懂得畫出適當的界線,別讓別人利用你而不自知。 7.他們大多把錢花在「體驗」而非「物質」 再貴的名車都會因時間而貶值,但是經驗和回憶卻是用錢也買不到的。 ▼快樂的人懂得花錢在製造回憶。(圖�取自librestock網站) 8.他們付出的比得到的更多 快樂的人生活在心理富足的世界裡,他們總是把賺來的錢捐給別人,把心中的愛分享予別人,雖然看起來總是在付出,但卻過得比任何人都快樂。 9.他們欣然接受生活中的各種不適 心理學家Peter Kramar說,失望的相反就是韌性,遇到挫折是人生中很正常的事,但快樂的人不會讓自己深陷永無止盡的失望,而是展現韌性再恢復原來的樣子。而日本有句諺語這樣說:「跌倒7次,就站起來8次吧。」 10.他們總是在學習 科學證實,快樂的人都有個共通點,就是他們一輩子都在學習,無論是閱讀、旅行或是學習新語言,這是一種持續的過程。他們堅信,一旦停止學習,生活也跟著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