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jcc

日期

#Tag

德國流掃除術:1條毛巾,15分鐘,享受舒適亮潔的家

2017年02月05日
公開
14

書名:德國流掃除術:1條毛巾,15分鐘,享受舒適亮潔的家 作者:沖幸子譯者:王華懋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27日 在德國,維持家中清潔的信念是「一弄髒就清潔」。 德國人只做不累人的小掃 家中的汙垢有「看得見」與「看不見」兩種。所謂還沒有髒掉之前就清理,指的是在「看不見」的簡單汙垢變成「看得見」的複雜頑垢之前,就要加以消滅。 你家可以隨時招待客人嗎? 家中總是收拾得整齊乾淨,這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向別人展示。 晚上有飯局的預定時,我總是會先整理好家裡,以便邀請客人,然後再出門。這是我自己的德國流生活法。 讓房間看起來整潔的「重點」整理 為了臨時有客人來訪時也不會手忙腳亂,這裡為大家介紹兩三項最容易照顧的重點。 首先是廁所與洗手台。(要乾淨和乾燥,無積水) 接著是玄關。(鞋子要放整齊,掃掉醒目的垃圾和灰塵) 平時也要努力養成「不弄髒」「髒了立刻清潔」「用過立刻擦乾淨」的習慣。 只要平日留心在生活中維持整潔,屋子的整潔度就會大不相同。 調理台、餐桌、廚具等等,使用的時機就是保養的時機。光是擦拭,就可以維持「清潔」。 ◎重點打掃到,看上去就整潔的德國流魔法 ★地板不要放置東西,衣服要掛在牆上,書本和個人物品用完都要物歸原位。 德國人就有這樣的習慣,而且流傳了這麼一句俗諺,「地板髒亂,就存不了錢」。 ★房間門最好都打開-玄關和房間的門把上不要吊掛任何東西。門口附近不要擺放櫥櫃或堆積雜物。讓門保持在可以完全打開的狀態,也能讓房間顯得寬敞整潔。 ★餐桌上保持清爽 ★房間正中央不要擺放大型家具 ★讓住家維持美觀的生活習慣 用過就放回原位 櫥櫃門要確實關上 壞掉的家電在兩三天內盡快修好 東西掉了立刻撿起來 待辦的事、要補充的物品立刻寫下來 決定物品的收納位置-每一樣物品都要有自己的固定收納位置。 以適度的整潔為目標,而非完美無缺-維持適度的整潔就可以了。 使用的時候,就是保養的時候-使用的時候順便擦拭、清潔,這是最有效率的保養方法。東西髒了,不用多想直接動手去汙。 一起床就開窗 所有物品用完後立刻擦拭,一弄髒就擦拭(掃除),發現汙垢隨即處理,這就是我提倡的「減汙去髒三動作」。 打掃絕對不可「長時間」「同時」進行 打掃的基本動作只有四個:「拍撢」、「掃除」、「擦拭」、「刷洗」,只要這四個動作就能滿足所有掃除需求,不累人的打掃祕訣在於,「絕對不要同時」且「長時間重複」這四大基本動作。 容我再次強調,學會先前介紹的「減汙去髒三動作」並設法成為你的生活習慣,每天只要「擦拭」就能完成例行的掃除工作,任由髒汙累積成頑固汙垢,日後清除時就必須多花費時間與體力「刷洗」。花心思不留下汙垢,養成不弄髒的生活習慣,就能成功地將過去做慣的打掃方式改成可輕鬆實踐的「減法掃除術」,相信各位都能理解這一點有多重要。 請記住,一弄髒就要立刻擦拭。

Google最受歡迎的情緒管理課!6個正念步驟,鍛鍊專注力

2017年02月04日
公開
31

Google最受歡迎的情緒管理課!6個正念步驟,鍛鍊專注力 心理學家的棉花糖實驗發現,一個人的成敗,與能否展現「延遲滿足」的能力有關。但面對眼前欲望,要如何克制自己、度過想馬上得到的焦慮?不小心吃下棉花糖後,又要如何安撫無法達成更大目標的恐懼呢?其實,能不能堅持抵抗誘惑,除了自制力外,還需要喚醒你的專注力,專注在更長遠的計畫,避免把自制力浪費在克服「情緒雜訊」上。 首先,面對誘惑時要區分「正在發生的事實」和「對這件事的心理感受」。心理感受泛指所有跟痛苦有關的想法、感覺、情緒和記憶。焦慮與恐懼,其實都是情緒雜訊。因為真正發生的事實,只有吃或不吃眼前的這顆棉花糖,其他的有多好吃、吃了會如何、不吃有多難受,都只是自己想像出來的。但如果無法妥善區分兩者,就會將自制力花費在抑制不必要的情緒,無法專注真正的目標。 把自制力集中在「真正的需要」上 為了讓我們能不被自己的情緒雜訊分散注意力,美國分子生物學家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於1979年發展出一項「正念減壓」(Mindfulness - 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的壓力克服訓練,它能讓我們把自制力集中在「真正的需要」上,從而促進專注、紓解疲勞。 正念跟冥想其實是一樣的,只是正念排除宗教性,以科學的方式,專注研究實際對我們有幫助的呼吸吐納練習。 藉由觀察呼吸,才能認識到哪些是生理反應,亦即正在發生的事實,從身體傳送給大腦的原始訊息;哪些是情緒反應,舉凡對這件事的心理感受,也就是「雜訊」。 神經生物學家柴登(Fadel Zeidan)研究一群學生對於疼痛的認知,他先用熱金屬碰觸學生的腿,同時觀察他們的腦活動,再請學生自己評比痛感程度,「痛感強度」是依喊痛的聲量,「不適感」則是疼痛的感覺。 柴登發現訓練正念減壓前,被燙到學生不只會尖叫,大腦中屬於疼痛的區域也會亮起來,也就是說他們會「感」到疼痛。在正念減壓訓練後,腦中屬於疼痛的區域竟然不亮了!這表示多數的疼痛,往往是出自於我們的想像。最後研究結果也顯示,叫聲聲量減少40%,後續的不適感也減少了57%。 透過正念訓練,提高專注力,觀察自己每個行為的起心動念,好好區分「事實」與「感受」,就可減少為了不必要的情緒雜念,浪費你的自制力。 Google最受歡迎的正念課,鍛鍊專注力 為了能在任何時候,都能瞬間集中注意力,《Google最受歡迎的正念課》把正念法濃縮成六步驟,方便你快速執行。 1. 確認訓練正念的目的,例如想減輕壓力。 2. 用最舒服的姿勢,坐在椅子上。 3. 慢慢閉上眼睛。 4. 開始做十分鐘的冥想,把注意力放在一呼一吸,速度不一致或是浮現雜念都沒關係,我們要的就是察覺到雜念,因為每當你意識到恍神,並將注意力移回呼吸,就完成一次專注練習。 5. 冥想結束後,想想看冥想前後有什麼不同。透過發現不同,來鍛鍊我們自我認知的敏感度。 6. 結束冥想前,用自己的速度重複三次深呼吸。用呼吸的高低起伏,區分冥想結束。 資料來源:《Google最受歡迎的正念課》,大是文化

為了遇見40歲更好的自己:停止過度的學習,只要做對5項,人生就會開始改變

2017年02月04日
公開
14

為了遇見40歲更好的自己:停止過度的學習,只要做對5項,人生就會開始改變 • 作者: ?津良智 追蹤作者 新功能介紹 • 譯者:劉格安 內容簡介 ◎斷捨離的40歲具體實踐版 ◎百萬暢銷書《不生氣的技術》作者?津良智新作   「在40歲疲勞困頓且迷惘之際,意外救贖自己的一本書。」   40歲是「夾心世代」,夾在上一代與下一代之間動彈不得。   為了過得更好,40歲之後請捨棄「一半」的事務,開始替人生卸載吧。   卸下「目前擁有的東西」,留下「對自己來說真正必要的」。   40歲以前,為了活著只能拚命向前衝、拚命吸收;   40歲以後,若要活得好,關鍵則是「減量」,用「半分」的方式生活著。   40歲的人生是不知不覺堆積的「渣滓」,   無論「好」與「壞」,都在不知不覺間如渣滓般沉澱,讓你的身體和心靈感到愈來愈沉重。   整理人生的方法和整理房間或書桌一樣,都是區分出「要的東西」和「不要的東西」,然後把「不要的東西」丟進垃圾桶,如此而已。作者從人生、習慣、工作、時間、人際關係等5個面向,歸納出可具體實踐的43個需要捨棄的人生心得,只要能具體應用,人生一定會開始轉變。   30幾歲:投資;40幾歲:選擇與集中,   40歲以後,每年幫自己卸貨一次吧!   如果繼續維持20、30歲時的生活習慣,不僅無法補充體力,更有可能加快耗損的速度。捨棄30幾歲以前的生活習慣,重新養成40歲以後的生活習慣。   ►停止在意不必要的人際關係——只要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解釋」之後,就不必再煩惱了。如何對事物「賦予意義」,決定權全在自己。   ►請停止利用空閒時間「提前」完成工作——不要將空閒時間補上後續工作,試著在空出來的行程表中,填入過去總是一拖再拖的事,就能發現新的風景。   ►捨棄「想要討人喜歡的念頭」——把焦點放在「貢獻」上,而不是放在「人」身上。能夠客觀地看待事情,被討厭也就不會在意。   ►停止追求「百分之百誠實的人生」——捨棄絕對的誠實,偶爾也要撒點小謊,誠實和謊言的比例是「9:1」。   ►如果無法採取行動的話,請停止「學習」——「學習」並不能夠化為成果,而是「行動」。因此,在學習新事物前,請先確保自己的決心。   ►反覆地「捨棄」→「添加」,即可提升事物的「品質」——不斷捨棄之後,留下來的就是「真正重要的東西」。捨棄的關鍵不是為了不要什麼,而是為了想要補充什麼進來。   ►用「支出(消費)」和「投資」的概念來思考與人來往的時間——必須釐清哪些是「該見面的人」,哪些是「不該見面的人」,亦或是即使不至於斷絕往來,也必須「改變與對方的相處模式」。   ►想讓部下為你工作,請捨棄「控制部下」的念頭——如果想驅策部下工作的話,解決之道是:必須設法提高「工作」在部下心中的「優先順位」。   ►停止所有「無法想像的事情」——人會對於「能夠在腦海中清晰勾勒的事情」才會採取行動,因此對於所有無法想像的事物,請大膽捨棄。   ►先固定好時段,再決定「該做什麼事」——在規畫行程時,請先固定好時段的「框」,再把「該做的事情」填進框裡,而不是先決定「要做什麼事」再排出行程表。 目錄 前言:想要維持成果,請捨棄四十歲以前的自己 第一章:「勇於捨棄」,提升人生的品質 01.請捨棄長久以來對自己的「過度自信」 02.為了適應變化,請捨棄「自我的堅持」 03.請捨棄自己現在的「舒適圈」 04.請捨棄從所在地前往目的地途中不需要的東西 05.如果不採取行動的話,請停止「學習」 06.請捨棄「不必要的自尊心」或羞恥心 07.擔心太多而無法行動的人,請別再「長出犄角反怕狼」 08.請每年更新標語,捨棄「去年以前的自己」 09.請立刻停止「無關痛癢的事情」 第二章:「習慣」改變,行動自然改變 10.請捨棄「喜歡、討厭」「想做、不想做」的判斷基準 11.請停止閱讀「不能創造實績的書」 12.請捨棄「七成」收納在衣櫃裡的服裝 13.請戒掉「不自覺就想看手機的習慣」 14.為了擁有新的體驗,請捨棄自己的「選擇基準」 15.請停止所有「無法想像的事情」 16.為了留下真正重要的東西,請捨棄「極端的效率化」 第三章:透過「選擇與集中」,提升工作的成果 17.如果想要培育部下,請捨棄「不需要自己也能完成的工作」 18.如欲取得先行者優勢,請先捨棄「四成的不安」 19.為了提升速度,請捨棄「明知不好的事情」 20.如果為了別人做到「十」,請捨棄其中的「九」 21.請停止追求「百分之百誠實的人生」,偶爾也要撒點「小謊」 22.交代部下工作時,請停止依賴「直覺」 23.交代部下工作後,請停止「擔心交派出去的事項」 24.為了「適度地」工作,請捨棄過度的責任感 25.制定一套接受工作的「標準」,其餘的案件請回絕 26.請捨棄在「六項準則」中只符合「兩項」以下的工作 27.請運用「三項原則」,捨棄「什麼事都想做的習慣」 28.請捨棄忙碌的藉口,養成寫「工作日誌」的習慣 29.請定期幫工作卸貨,避免「無理、無駄、無謀」 第四章:調整「時間分配」,改變成長速度 30.請停止把時間耗在八成「無所謂的事情」上 31.請先「算好」時間,減少無謂的浪費 32.請捨棄「行程必須百分之百完成」的義務感 33.請停止利用空閒時間「提前」完成工作 34.請停止區分「工作」和「私生活」 第五章:和「真正重要的人」,建立人際關係 35.請增加和「投資的對象」相處的時間,減少和「支出的對象」見面的機會 36.想要成長的話,請停止和「愛抱怨的人」往來 37.請停止在意不必要的人際關係 38「讓溝通戲劇性改變之三種應捨棄的東西其○1」 ——為了得到旁人的信賴,請停止「責人」 39.「讓溝通戲劇性改變之三種應捨棄的東西其○2」 ——若想要討人喜歡,請捨棄「想要討人喜歡的念頭」 40.「讓溝通戲劇性改變之三種應捨棄的東西其○3」 ——想要聽見對方的真心話,請捨棄「先入為主的成見」 41.想讓部下為你工作,請捨棄「控制部下」的念頭 42.扮演黑臉也是上司的工作,請捨棄「想當好人」的念頭 43.請養成閒聊的習慣,捨棄「多餘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