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碧馬麻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在別人故事中照見自己

2020年11月19日

在別人故事中照見自己_img_1

 

這學期共讀吳若權《讓我照顧你》這本書
讓大家很有共鳴
對於被照顧者及照顧者的心聲
都有一些不同的發現
對於作者,更是十分敬佩!!b( ̄▽ ̄)d

今天導讀來到15、16兩章
內容觸動許多人的心弦,包括我
其中有段內容寫著~~

★ 唯有足夠的愛,才能驅趕恐懼、消除焦慮。
 當我學著用愛療癒媽媽的內在小孩,
 也讓自己的靈性更加精進。★
這段正是目前我和我老媽的處境

課堂上,我分享了和老媽一起練習
愛的抱抱+零極限4句話的故事
媽媽也是個沒被愛夠、抱夠的人
我們母女藉著互相擁抱、互相祝福
讓彼此的內在小孩能被愛療癒...(..◕‿◕..)♥

文中也有提到這麼一段
引起多人迴響~~
★ 真正的傾聽是不給任何批判的
 順著她的話題,不加以阻止或反對,
 不代表我完全同意她的觀點,
 只要讓她暢所欲言....★ 
同學們分享時也有提到
對於家人,我們的態度似乎都會比較嚴厲
耐心相對也會比較少一些...

這點,我也承認,我看見~
和孩子"約會"時,
我可以很容易,也很願意同理、傾聽
可是,面對老媽
有時會忍不住出言辯解或澄清
反而較難做到真正的傾聽...

我會告訴自己用~
孩子是因為內心有傷,對愛匱乏
才會在行為上有所偏差理解孩子
但,在面對母親時
卻反而容易有所疏忽
而讓情緒冒出了頭
下次,我要注意些
多提醒自己一點....(ˇˍˇ)

另外,也有同學聊到
因為母親很容易對她這女兒抱怨
每次回娘家或通電話
接收到的都是負面情緒
這讓她很不舒服並深有壓力
有時甚至不敢和母親主動連繫...

我想,對一位母親來說女兒比起媳婦
絕對是更佳的"出口"
所以,有很多苦,很多難
會忍不住對著女兒一股腦的傾吐

我相信在媽媽的心中
也都知道這些生活中難解的結、沈重的負擔
沒有其他人可以分擔
她的傾吐,
或許想要的只是一個抒發,一個同理~
「您辛苦了...」「您真不容易...」「我知道您盡力了...」
就能安撫她的焦慮和恐懼
感覺到自己的付出是被看見的
她真正想的是,
有人能接住她的情緒
而不是解決她的問題!!(︶︿︶)

對於家人~~
不下評判的真心傾聽,真真不容易
對我來說是,對老媽也難
但,卻在面對兒女時
我倒是做得比較好
或許,這是因為父母對於我們來說
彼此之間磨合、"交手"的時間較長
且多多少少存在著某些"印痕"
所以讓子女在面對曾"傷"過自己的父母
就會引發較多的情緒

有人說,子女一生都在追求
能得到父母的一個肯定
或許這也是在面對父母的叨唸
讓子女感覺像被"指責"時
而導致彼此對話變調的原因之一吧....

書中談到作者發現
自己和母親個性特質相同的一段內容
也讓我深有同感~~

★ 當我能夠客觀地看待自己從媽媽身上承繼的特質
 包括好的和壞的,就可以往全然接納和和解路途走去。
 甚至慢慢拿掉其中的價值批判,
 沒有所謂的好與壞,也沒有誰對誰錯,
 就如同堅強與固執,往往只是一體兩面的特質而已,
 只要能夠放棄是非判斷,無論看誰都會順眼許多。★

這段內容,讓我聯想到
曾在志工時間和孩子們分享我的發現~
個性特質其實不該以優點或缺點來評斷
那都是我們從生命中學來的"能力"
只不過,當我們用在"對"的地方
垃圾(缺點)就變資源(強項);
反之,如果用錯地方
資源(長處)也會變成垃圾(缺點)

誠如作者這句描述就很貼切~
★ 她的固執發揮於日常細瑣時,曾讓我氣到發飆;
 但堅靭於生命的脆弱所在時,卻又令我尊重佩服,
 懂得對萬物謙卑。★ 

自由書寫第629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