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糖果媽媽

我們不需要為孩子製造一個完美的人生

2006年05月23日
一位兩對雙胞胎的母親說:「當第一對雙胞胎年紀還小的時候,每樣東西我都買兩份:我想每件事都要公平。但是到他們四、五歲時,我發現他們很不懂得分享,因為他們根本不認為有必要!小的這一對雙胞胎就比較能分享,因為他們必須如此,我不讓他們太容易得到東西。」……
我們不需要為孩子製造一個完美的人生。嬰兒都是很有彈性的,有相當大的挫折容忍度和強烈的生存本能,基本生理需求一旦被滿足,就有極大的能力恢復體內的平衡。如果他們覺得不開心和沒有受到安慰(或是不受勸慰,有時嬰兒會這樣),他們會睡著;就跟大人在經過難熬的一天之後會倒頭大睡的模式是一樣的。嬰兒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境下都能睡著,這是一個天然的防護罩。成功的避開壓力情境之後,嬰兒又會重新獲得新生般醒來,準備好再試一次。我們大人也會採取這種彈性態度來調適自己;例如出去散散步、小睡一下,或請一天假,然後重新面對嘗試解決問題。……..
經歷某些可忍受的失望和挫折,並學會度過這樣的經驗,不管對任何年齡的人來說,都是心理健康的因素。無論在哪個發展階段,延宕滿足的能力都是成熟度的指標。我們做父母的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便是「人能度過並且克服逆境」的這種信念。若我們站在孩子身邊,在艱困的時刻支持他們,讓他們曉得我們真心相信他們可以做到,他們通常會讓我們刮目相看。如此勝利才是屬於他們的,不是我們的。這種對個人能力的信念,唯有透過第一手的經驗才能獲得。
挫折是無可避免的,況且常常接觸微小、可處理的挫折能幫助孩子發展現實的觀念,知道對於人生和這個世界應該抱持怎樣的態度。絕大多數時候,人生是混亂的:中國人有一句諺語,就是「家家有本難念經」。不管是哪個文化,每個家庭都會被緊張、矛盾和困難所擾。每個人在試著和家人融洽相處的過程中,都必須和自己的本性與衝動奮鬥。正因為這個理由,當代的心理學家都會提到孩童面對大小便訓練和手足競爭時,或是成年人面對中年危機時的情緒特質。這一類的正常發展歷程,讓人感覺痛苦或心酸,但一旦挑戰過這些困難後,很多人都會為自己所能做的感到驚訝,而且感覺到自己更堅強。

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必須採取軍事化管理,或是為孩子報名參加一個星期的戶外訓練營來鍛鍊他們的性格。被刻意打擊的孩子可能會把世界看做一個殘酷和充滿敵意的地方,然後拼命要對抗它。但是若我們容許孩子接受一些普通、可預期的挫折,他將會發展出對人群現實的期待和對世界樂觀的態度;因為每個家庭都是由不完美的個體所組成,即使努力想要好好對待孩子,還是可能給孩子挫折。我們當中太多人有一種頑固的信念,認為每件事都做得非常好就能夠避免所有的不幸,但這樣的信念只會帶來失望而已。

佛洛伊德對於「情感健康」的定義是:有能力承受無可避免的人生悲劇,而且朝著自我創造的本質前進。

∼本文擇摘自《望子成龍症候群》信誼基金會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