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WUWOW線上英文】好評回文活動將延後於4/24開跑,為感謝配合,BBH將提供神秘加碼好禮唷,敬請期待!

照護線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靜脈曲張是警訊,原因可能不單純

2023年07月18日
公開
25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詹正偉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詹正偉醫師:大家好,我是詹正偉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靜脈曲張的成因為何?   詹正偉醫師:總體來講,它應該是一個身體靜脈瓣膜受損,所造成的其中一個症狀,靜脈只能由周邊往中心流,是因為身體的靜脈裡面有瓣膜,可以讓靜脈走單行道,它只能回心,不會掉下來,不會受重力的影響往下流,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形上,包括年齡退化、靜脈瓣膜受損,久坐、久站等等,造成靜脈瓣膜沒辦法有足夠的力量,撐住這個靜脈,讓靜脈能夠順利回流,於是便有了在周邊的,尤其是我們在腳、下肢,小腿、大腿內側等等,這些就會看見鼓起來的靜脈,這就是靜脈曲張的成因。   劉育志醫師:請問靜脈曲張好發在哪些族群?   詹正偉醫師:第一個族群我們會說是老年人,因為老年人的靜脈承受靜脈壓力的時間,比年輕人久,自然就容易有靜脈曲張的情況,第二類族群是包括女生跟懷孕,因為有懷孕過的人,她的身體曾經要負載兩個人的血液,身體的荷爾蒙自然而然,會把我們的靜脈擴張的比較大,靜脈的瓣膜也常常在這個時候,有一些耗損跟比較脫開的情況,就形成了常常在懷孕之後,有一些腳的靜脈就逐漸明顯跑出來,其他像是比較肥胖,以及有抽菸,比較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也很容易有這些靜脈曲張好發的情形。   劉育志醫師:請問要如何評估靜脈曲張的嚴重度?   詹正偉醫師:包括腳的靜脈是單純就鼓起而已,還是已經有了色素沉澱,這有一個分級,CEAP的分級,我們就可以來看,它是屬於到第幾個程度,這個分級就讓醫生跟病人,可以有很好的溝通,包括腳現在鼓起來的靜脈,是大於3毫米呢?還是小於3毫米等的一些蜘蛛網狀的靜脈,以及腳上有沒有曾經發生,或是現在還在進行中的潰瘍,但最主要的還是來到診間,讓醫生幫你做檢查,有超音波的檢查,可以看我們深層靜脈是否有逆流,或是淺層靜脈,這些靜脈曲張是從哪一條靜脈跑出來,這是我們一般在診間,幫病人做靜脈曲張嚴重程度所做的檢查。   劉育志醫師:請問靜脈曲張可能出現哪些併發症?   詹正偉醫師:可能感覺到有一些痠痛,到晚上、下午的時候,腳比較脹、比較熱,這是因為血液鬱積在下肢所造成,但是鬱積久了,有一些紅血球就來不及了,它就在我們的真皮層裡面,在那裡就被代謝掉了,於是紅血球的色素就沉澱在皮膚上,開始有一些色素沉澱,這些色素沉澱除了會造成色素之外,還會造成癢疹等不舒服,靜脈曲張鬱積的狀況更嚴重之後,血液停滯在一個地方不動,它可能就會產生血栓,腳上莫名就腫了一塊,本來靜脈的地方,就形成了血栓靜脈炎,這類的血栓靜脈炎,除了局部會造成紅、腫、熱、痛之外,有時候甚至引起靜脈疼痛、感染,這都是有可能發生,另外像是一些靜脈瘤的破裂,就是在家裡有時候不小心跌倒、撞到了,靜脈瘤有時候流起來的血,也是相當多。   劉育志醫師:請問要如何治療靜脈曲張?   詹正偉醫師:治療靜脈曲張首先要有正確的診斷,透過超音波檢查,檢查出來是淺層的靜脈,還是深層的靜脈逆流,包括腹部的一些電腦斷層檢查,我們也可以看出來,有沒有其他靜脈的壓迫,如果深層的靜脈檢查都沒有問題,只有表淺的靜脈逆流,我們可以包括比較深的大隱靜脈,它的大小比較大,我們可以使用傳統的手術,是把這條逆流的靜脈完全摘除,或者是我們可以做微創的手術,微創的手術不管是射頻燒灼,雷射或是靜脈膠水,這些工具目的在於,讓我們把這條有疾病逆流的靜脈,把它安全的治療好,更下面比如小腿,如果有一些比較曲起來的靜脈,如果小於3毫米以下,或是在大小上下,有時候也可以用局部的硬化劑注射,總而言之,要有正確的治療,就是一定要有正確的診斷。   劉育志醫師:請問要如何預防靜脈曲張?   詹正偉醫師:就我們的靜脈保養上,我們會建議如果每一個小時裡面,坐著不動或是站著不動的情況,不要大於45分鐘,也就是接下來這10到15分鐘裡面,可能要有一些活動,休息的時候可以把腳抬高,躺下來睡覺的時候,墊一個枕頭讓它比心臟高,彈性襪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保養方式。   詹正偉醫師: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女性,40歲的小姐,她腳有一些色素沉澱,而且靜脈曲張,據她所說已經有5、6年了,做了超音波檢查之後發現,其實她也確實有一些大隱靜脈的曲張與逆流,但是她的整個下腔靜脈都非常的鼓脹,於是我們幫病人安排心臟超音波,發現她其實有嚴重的三尖瓣逆流,合併有肺高壓的情況,這個案例深深地讓我感覺到,其實靜脈曲張,大家可能覺得它很微小,或是其實好像很明顯,就是靜脈曲張,但其實有更多時候,包括我們自己的保養也好,或是你來到診間,來到診間的時候我們幫你做檢查,目的是在找出靜脈曲張,它是從哪裡發生的?它是怎麼來的?單純是表淺的靜脈逆流呢?或者是有深層的靜脈逆流,或者更是一路往上,就像我剛剛提到的這個案例,有的情況,可能跟心臟的功能也有相關。   劉育志醫師:感謝詹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詹正偉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破壞造血功能的骨髓纖維化,症狀表現與治療重點,血液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3年07月17日
公開
16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最近體力變很差,食慾也不好,只要吃一點東西就覺得很飽。」60多歲的王先生抱怨。   「還有其他不舒服嗎?」   「骨頭都會痛,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年紀大了。」王先生捶了捶大腿。   經醫師檢查後發現,王先生的脾臟腫大,有嚴重貧血,且白血球、血小板數量異常。透過骨髓切片,確定診斷為骨髓纖維化。   骨髓纖維化(myelofibrosis)是種血液惡性疾病,病友骨髓中的纖維組織異常增生,佔據原本容納正常造血細胞的空間,破壞造血功能。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血液腫瘤內科高育青醫師指出,骨髓纖維化好發在中老年人,大多是60歲以上,若合併有先天基因異常,骨髓纖維化的發生機率又會增加。     骨髓纖維化的症狀沒有特異性,常會被病友忽略或誤認為老化的現象。高育青醫師說,常見症狀包括虛弱、疲憊、發燒、盜汗、搔癢、容易喘、骨頭疼痛、體重減輕、活動力變差、無法集中精神等。此外,骨髓纖維化會導致髓外造血進而使肝臟、脾臟腫大,病友也因此感到腹脹、食慾變差、吃東西容易飽。   如果輕忽症狀,沒有及早介入治療,可能導致一些嚴重併發症例如貧血持續惡化可能造成心臟衰竭、血小板異常可能導致出血或增加血栓的風險。另外,部分病友可能進展為急性白血病,危及性命。     骨髓纖維化診斷治療重點提醒   透過全血球檢查,能夠及早發現是否有貧血或血球異常的狀況。此時若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脾臟腫大,應至血液科進一步釐清是否罹患骨髓纖維化。     高育青醫師說,除了詢問病史、進行理學檢查外,確定診斷的部分主要靠骨髓切片,可以從髂骨抽出少量骨髓作抹片檢查。另外,基因檢測也能夠輔助診斷骨髓纖維化。   臨床上會依據病友的風險等級來給予適當的治療,如果是低風險的病人,基本上採取支持性療法,利用輸血或是紅血球增生劑、白血球增生劑等藥物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改善生活品質,這些治療亦有助於降低併發症發生的機會,例如出血、血栓、心臟衰竭等,並建議病友應持續回診追蹤。   如果是中高風險的病人,有較高的機會進展為急性白血病,醫師會綜合評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雖然骨髓移植有機會治癒骨髓纖維化,但也有相關風險。高育青醫師說,醫師會綜合考量病友的年紀、共病、體力狀況,並與病友詳細討論,若能找到合適的捐贈者,才會考慮安排進行骨髓移植。   但大多數病友不宜進行骨髓移植,此時則有機會使用口服標靶藥物,除了症狀緩解外,亦助於改善脾臟腫大的狀況。高育青醫師提到,上述王先生再經過口服藥物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生活品質大幅提升,目前持續定期回診治療,狀況相當穩定。   針對骨髓纖維化症狀嚴重度,可使用MPN-10量表來自我評估,病友可以就各項症狀給一個分數,每個項目都是0至10分,0分代表沒有症狀,10分代表最糟的狀況,將各項目之分數加總得到MPN-10的總分。高育青醫師提醒,定期填寫MPN 10 症狀評估表能夠幫助醫師了解治療成效,並能適時調整藥物。       貼心小提醒   骨髓纖維化常見症狀包括虛弱、疲憊、發燒、盜汗、搔癢、腹脹、容易喘、骨頭疼痛、體重減輕、活動力變差、無法集中精神、食慾變差、吃東西容易飽等。若有相關症狀,請盡快至血液科就診。   骨髓纖維化病友一定要定期回診!高育青醫師提醒,定期回診能夠預防一些血球低下導致的併發症發生,也可以減少感染事件。接受口服藥物治療有助於改善生活品質,也能降低進展為急性白血病的風險。即使症狀不明顯,也要持續追蹤治療,不能輕忽喔!       本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提供 (TW2307115490)   原文出處

長期便祕、嗅覺降低、常作噩夢及睡眠中大喊大叫等「非動作症狀」 可能是巴金森病之罹病警訊

2023年07月10日
公開
145

  作者: 劉育志 醫師   「根據研究,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患者可能有四成到六成,都有心情低落、焦慮等問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巴金森暨動作障礙科敖瑀醫師指出,「曾經有位女性患者在用藥之後動作症狀明顯改善,但是每次回診的時候,沒講幾句話就會開始流眼淚。在進一步了解她感受到的壓力後,我們調整藥物,也邀請家屬一起了解巴金森病,化解誤會。」   另外在藥物方面,除了使用傳統的左多巴胺之外,也可以考慮加上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或其他機制之藥物,敖瑀醫師說,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能改善動作症狀,同時也對非動作症狀有幫助。後續,上述患者的反應良好,情緒有改善,且沒有明顯副作用。   敖瑀醫師說,「面對巴金森病,完整的溝通、家人的支持、與合適的藥物都非常重要!」   巴金森病人的核心症狀有三個,顫抖、緩慢、僵硬。敖瑀醫師指出,這幾個動作症狀會對日常生活造成許多不便,也會影響工作與社交。在診間觀察到,病人大多是因為覺得行動不便、動作變慢、姿勢僵硬而前來就診。   巴金森病除了上述動作症狀之外,還會出現非動作症狀,這些症狀甚至在動作症狀出現的十年到二十年之前,就漸漸出現。敖瑀醫師說,患者較常主動抱怨的是便祕、睡眠障礙、疼痛等,不過還有一些患者自己可能沒有注意到的非動作症狀,例如憂鬱、情緒起伏不定、焦慮、嗅覺改變等等。患者可能變得不愛出門、對原本的嗜好失去興趣,進食的口味改變,這些狀況要仰賴家屬日常的觀察,以及醫師在問診的過程中仔細評估。     在首次前來就診的患者中,若以巴金森病分期而言,大約是在第一至第二期之間,也就是多半是以單側症狀為主。敖瑀醫師說,現在醫療資訊發達,很多患者或家屬會自己上網查詢資料,因此多半可以在症狀還沒有太嚴重的時候就發覺。   但是有時候也會看到,患者因為同時合併有脊椎、骨關節等問題,或是內科疾病複雜,雖然出現巴金森病症狀,卻常常把症狀歸咎於這些問題,以至於到疾病較後期才到神經科門診就診。敖瑀醫師說,例如患者一直以來有五十肩,感覺肩膀一直很僵硬、抬不起來,治療了很久沒有顯著改善,後來才發現僵硬與行動不便,有一部份是來自於巴金森病;或是患者因為腰椎退化問題而行動不便,但開完刀後症狀仍未改善,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巴金森病導致。   由於非動作症狀可能比動作症狀更早出現,有時家屬反而比患者自身更可以觀察到,敖瑀醫師解釋,若有不明原因之嗅覺減退、睡覺的時候容易做噩夢大喊大叫、手舞足蹈以及長期的便秘等,就要特別注意,可能是巴金森病的非動作症狀。另外,早期患者可能不會明顯發現自己動作緩慢,但因為動作變得不流暢,原本出門要準備半小時,現在變成要一小時,或是在靜止的時候肢體出現顫抖、走路也容易跌倒,這些蛛絲馬跡都可以顯示患者已經有神經功能的異常。若有觀察到上述情況,建議可以至神經科門診就診。     50歲以上民眾可以每個月利用手指操自我檢測,第一步是把右手五指張開,第二步是拇指與食指輕按25下,第三步是換成左手拇指與食指輕按25下。敖瑀醫師說,如果發現雙側手指的開合速度、手指開合幅度明顯不同,可至神經科就診,請醫師詳細評估。     及早治療巴金森病,幫助維持生活品質   巴金森病對患者與家屬會造成許多影響,無論是動作症狀或非動作症狀,都會導致生活品質顯著下降,敖瑀醫師說,早期介入治療,可以讓患者保有一定的生活品質,而且能讓這些動作症狀或非動作症狀所導致的併發症減少,例如跌倒造成骨折、腦出血等。巴金森病的動作症狀與非動作症狀,可以經由藥物來改善,常見的藥物有左多巴胺、多巴胺受體促效劑等。   敖瑀醫師說,臨床上會跟病人與家屬仔細討論,了解各種動作症狀造成的困擾程度,來決定藥物的劑量。每個人有其適合的劑量,通常在使用藥物時,能達到患者能夠接受、可以生活的流暢度,同時又沒有太明顯的副作用,是最理想的狀況。非動作症狀除了透過藥物改善外,有時候可以同時透過非藥物的治療,例如運動、復健、健康飲食、水分補充等等,來幫助改善。   「臨床上常遇到的狀況是,患者有時會自行調整藥物。」敖瑀醫師說,「可能是因為在外工作服藥不便,或是因為某些誤解而害怕持續吃藥。也有部分患者是覺得藥效不夠,而自行加量,其實是有危險性的。」   自行調整藥物可能導致藥效不足,使患者活動力較差、容易跌倒,可能無法參與運動或家庭活動,生活品質也會明顯下降。敖瑀醫師說,如果對藥物使用有疑問,建議要跟醫師討論,盡量不要自行調整劑量。   使用左多巴胺能夠有效改善動作症狀,但是也要留意動作併發症的出現,例如患者在靜止狀態時,會無法控制的扭動,或是突然走路走到一半無法動彈。敖瑀醫師說,每次回診時醫師會小心評估患者對於藥物的反應,以及患者自己感受到的改善程度,盡量在有足夠的藥效下,避免使用太高劑量的左多巴胺,並合併使用其他機轉的藥物,例如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等等。     巴金森病友的動作比較慢,外出就醫會比較不方便,敖瑀醫師說,若能就近治療,對患者與家屬都有好處,假使臨時有狀況,也可以馬上就診,讓醫師能夠及時評估並調整藥物的最佳劑量。     巴金森病患者食慾不好該如何協助?   腸胃道症狀是巴金森病患者常見的困擾,且可能出現惡性循環。敖瑀醫師說,患者常因為害怕跌倒就不敢去活動,而運動量降低會使腸胃蠕動變差,腸胃蠕動變差導致胃口不佳、吃得少、水喝不夠,使巴金森病造成的便祕加重,食慾又會更差,若身體狀況不佳,動作症狀也往往會加重。   面對這樣的惡行循環,建議將藥物調整到合適的劑量後,透過增加運動量來改善,可以安排適當的戶外活動、接受復健、增加散步時間等等。敖瑀醫師說,飲食方面可以盡量健康清淡,多喝水、增加纖維攝取,若胃口不佳,可採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幫助患者達到足夠的進食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左多巴胺類藥物容易與蛋白質類食物(蛋、豆、魚、肉類)競爭吸收,所以餐前服用吸收較佳。   巴金森病是一漸進式之神經退化性疾病,對於患者的生理、心理狀態,甚至是整個家庭的生活都帶來不小的衝擊。藉由及早診斷,詳細觀察自身的症狀,再與醫師配合,使用藥物幫忙,都能對患者的不適帶來改變。敖瑀醫師表示,希望患者不要諱疾忌醫,就醫時也可多主動與醫師討論病情及藥物效果,目前的醫療發展日新月異,醫師會使用最好的武器,陪您一起面對疾病。   看病友和家屬在討論哪些話題 →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 Facebook   原文出處

針對攝護腺癌弱點,解析抗癌利器

2023年07月06日
公開
19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黃志賢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黃志賢醫師:大家好,我是黃志賢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攝護腺癌可能出現哪些症狀?   黃志賢醫師:其實攝護腺癌的症狀並不明顯,大部分的人沒有症狀,有一些人是因為攝護腺肥大的症狀,來看醫生才意外發現,很多人會誤以為肥大以後,才會變成攝護腺癌,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攝護腺癌跟攝護腺肥大是一個平行的,它們可以獨立發展,有一些攝護腺癌會有症狀,主要是因為它有轉移到其他地方去,而展現出來的,攝護腺癌最喜歡轉移的地方是骨頭,所以有時候因為骨骼轉移展現的症狀,而被診斷出來。   劉育志醫師:請問攝護腺癌好發在哪些族群?   黃志賢醫師:攝護腺癌是非常常見的男性癌症,好發的年齡層是比較偏高一點,平均大概在60歲到80歲之間,攝護腺癌非常常見,不過我要跟大家強調的是,攝護腺癌相對比較友善,因為攝護腺癌癌細胞的生長速度,相對是比較慢的,是屬於一種比較像慢性疾病,攝護腺癌還有一個特點,它對於放射治療非常的敏感,我們用放射線照射,癌細胞就會萎縮。   黃志賢醫師:所以攝護腺癌,我常跟病患討論的時候,我就說它有三個弱點,第一個弱點就是它的生長速度很慢,它是一個懶惰的腫瘤,第二個弱點,它是一個怕死的腫瘤,它對於放射線非常敏感,第三個它是一個貪財的腫瘤,因為它需要男性荷爾蒙,我把男性荷爾蒙當作是錢財,它就很需要男性荷爾蒙讓它發展組織,它又很怕這些正向的力量,而且又很懶惰,所以這個腫瘤對我們來講,這個是有三個弱點,剛好就是我們可以去治療它的三個利器。   劉育志醫師:請問哪些狀況會使用荷爾蒙治療?   黃志賢醫師:我們攝護腺的細胞,它需要男性荷爾蒙來作用,才能夠增生,然後才能存活,才能發展,所以如果把男性荷爾蒙來源,把它阻斷掉,也就不給它發展的時候,這個攝護腺的細胞就會凋亡,不管是哪一個期別,都可以用荷爾蒙治療。   黃志賢醫師:但是早期的攝護腺癌,它還侷限在攝護腺的老巢裡面,那時候呢,事實上除了荷爾蒙治療,你還有很多的方法可以處理,可是一旦這個攝護腺癌細胞跳脫了這個老巢,它跑到淋巴腺,跑到遠端,這時候我們用局部治療它就收不到效果,這時候需要用一個比較廣泛性範圍的治療,這就是推出荷爾蒙治療,效果好的,甚至這細胞就萎縮掉,骨骼轉移出去的病灶甚至會消退。   劉育志醫師:接受荷爾蒙治療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黃志賢醫師:我們講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向,我們的骨骼肌肉,骨骼要生長,骨骼肌肉裡面要增生,骨質密度這都跟睪固酮有關係,我們的造血,還有我們的一些認知功能,甚至我們在男性,有一些性功能,還有性慾,這些都跟男性荷爾蒙有關,所以荷爾蒙把它阻斷掉以後,會感覺到身體上面的一些變化。   劉育志醫師:請問長效型荷爾蒙治療,對患者有哪些幫助?   黃志賢醫師:化學去勢的方法,多半現在用針劑來處理,每個月打一次的那種針劑,算是比較短效的,如果製藥的技術可以再往前進展,它可以發展出比較長效型的,對患者來講,因為要一直抑制男性荷爾蒙,所以對它來講治療上,它的方便性、效果,就會比較持續,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發展到三個月一針,甚至更長到六個月一針,長效型的針劑,當然它的方便性就非常好,不用擔心中間是不是有青黃不接的時候,當然我們在醫生也會判斷,是不是適合做比較長效型的針劑,患者不用那麼常跑到醫院來,顯得相當的方便。   劉育志醫師:請問重粒子放射治療,對於攝護腺癌的治療成效?   黃志賢醫師:重粒子是屬於放射治療其中的一種,粒子治療有一個布拉格效應,就是它穿透其他周邊組織的時候,善良百姓都不會受到影響,它的粒子會停在我們的靶點上面,而產生非常強大的破壞,現在台北榮總推出重粒子,重粒子是用碳,質子是氫,所以碳跟氫的原子量差12倍,碳粒子經過布拉格效應,它對周遭的組織就沒有什麼破壞力,但是對我們需要修理的病灶,就產生非常強大的效能,不但治療效果很好,而且它的治療療程會大幅縮短。   黃志賢醫師:什麼人需要去做重粒子治療,這個可能要跟醫生討論,什麼人合適做手術治療,大家也知道手術治療,現在都是用微創手術,大部分都是用機器手臂,配合腹腔鏡的操作,手術的效果非常好,副作用也很少,所以這兩個幾乎現在看起來,可以達到平分秋色,什麼人適合這種治療,或什麼人適合那種治療,可能要跟醫生詳細的討論。   劉育志醫師:感謝黃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黃志賢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B型肝炎恐爆肝、易致癌,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解析,胃腸肝膽科專家圖文懶人包

2023年07月05日
公開
8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B型肝炎的治療已進步很多,可以有效降低病毒量,避免急性肝炎發作。」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范泉山醫師指出,「有好幾位B型肝炎患者,病情本來控制得相當穩定,但是因為COVID-19疫情,而沒有回診,在中斷治療後就出現腹痛、黃疸、茶色尿,抽血檢查發現是猛爆性肝炎,差點丟掉性命,相當的慘烈。」   在40年前,台灣B型肝炎的盛行率大約是90%,在20年前的調查已降為10至15%,讓盛行率大幅下降的關鍵就是大規模施打B型肝炎疫苗。范泉山醫師說,接種過疫苗的民眾感染率大約是1%,所以我們可以預期台灣的B型肝炎盛行率還會進一步下降。   B型肝炎帶原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是千萬不可以輕忽。因為慢性肝炎可能出現急性發作,還可能導致肝硬化,罹患肝癌的風險也大幅上升。   B型肝炎病毒就好像入侵的敵軍,因為許多患者是母嬰感染,在免疫系統較弱的時候,無法與敵軍對抗。范泉山醫師說,到了二、三十歲,免疫系統較強的時候,會開始對敵軍發動攻擊,所以可能出現急性肝炎,甚至是猛爆性肝炎,危及性命。   「在沒有抗病毒藥物的年代,大家只能看著B型肝炎病毒肆虐,非常無奈。」范泉山醫師說,「現在已經有效果很好的B肝口服抗病毒藥物,我們就不希望再出現猛爆性肝炎的狀況。只要好好接受治療,就能大幅降低猛爆性肝炎發作的機率。」     在對抗B型肝炎的過程中,最不希望出現消耗戰,讓肝臟反覆發炎,所以要利用抗病毒藥物清除病毒。范泉山醫師說,放任B型肝炎病毒持續危害,將導致肝臟遭到戰火破壞,最後只剩下斷垣殘壁。   「感謝抗病毒藥物的出現,讓我們能夠有效對抗病毒!目前B型肝炎的治療趨勢便是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避免出現肝炎,以降低進展為肝硬化與肝癌的風險。」范泉山醫師說,使用藥物能夠大幅降低風險,但是B型肝炎帶原者依然會有罹患肝癌的風險,一定要按時回診追蹤。   以往B型肝炎的治療工具很有限,效果不好,且副作用明顯,讓患者很不舒服。范泉山醫師說,新一代口服抗病毒藥物採一天一顆,飯前、飯後都可以,便利性高、病毒清除率高,而且副作用較少,不須隨肝腎功能調整劑量。只要符合條件,便能向健保申請使用。     范泉山醫師說,目前B型肝炎口服抗病毒藥物的給付條件已放寬許多,幫助許多患者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   「因為國家需要用有限的資源照顧最多的人,所以在狀況較安全的時候,便沒辦法繼續給付口服抗病毒藥物。」范泉山醫師說,「不過,患者在停藥前,必須仔細思考,是否要冒著肝炎發作的風險。如果身體狀況無法承受肝炎發作,便得考慮繼續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     接受肝炎篩檢,正確呵護你的肝!   B型肝炎是台灣的國病,感謝大規模接種疫苗,讓盛行率大幅下降。范泉山醫師說,口服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可以大幅降低急性肝炎發作,以及進展為肝硬化與肝癌的風險。   現在,政府更進一步推動肝炎篩檢,45至79歲民眾(原住民提早至40歲)都可以接受B型、C型肝炎的全民篩檢。范泉山醫師說,如果不清楚自己是否有B型、C型肝炎,都可以到醫療院所抽血檢查。     「B型肝炎與C型肝炎的治療皆有長足的進步,B型肝炎已可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有效控制,C型肝炎還有機會達到根治,大家一定要把握機會篩檢,並接受正確且有效的治療。」范泉山醫師說,「很多人對於中草藥仍抱持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有很多老一輩的人可能在小時候得過肝炎,當時吃了一些草藥後有改善,便會覺得偏方對肝炎有效。其實那個時代得的是A型肝炎,A型肝炎不治療也會好。請不要嘗試使用草藥治療B型肝炎,我遇過不少病人,在吃了幾帖宣稱降肝火的肝藥後,反而出現藥物性肝炎,得不償失,非常懊悔。」   如果不確定自己罹患何種肝炎,千萬不可胡亂使用藥物,否則只會造成傷害,非常危險。范泉山醫師強調,請盡快篩檢肝炎,並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才是愛肝、護肝的正確方法!   原文出處

疲憊、發燒、骨頭疼痛,骨髓纖維化警訊與治療

2023年07月04日
公開
18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魏兆宏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魏兆宏醫師:大家好,我是魏兆宏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骨髓纖維化好發在哪些族群?   魏兆宏醫師:骨髓纖維化好發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男生和女生的發生率差不多,大約為每10萬人0.4到0.7人,每年台灣新發生的骨髓纖維化人口,大約是100到200人。   劉育志醫師:請問骨髓纖維化可能出現哪些症狀?   魏兆宏醫師:其實骨髓纖維化的症狀,臨床上不是那麼明顯,也不是那麼具有特異性,常見的有發燒、食慾不振、腹脹,骨頭疼痛、皮膚搔癢、夜間盜汗,都是骨髓纖維化常見的症狀,這些症狀不具特異性,所以這些病患常常拖了很久,從症狀到診斷,數個月到數年不等。   劉育志醫師:如果輕忽症狀,可能導致哪些嚴重後果?   魏兆宏醫師:骨髓纖維化如果沒有及早治療,這些病人會進展成急性白血病,一旦形成血癌,後面的預後就非常不好。   劉育志醫師:若懷疑罹患骨髓纖維化,醫師會安排哪些檢查?   魏兆宏醫師:臨床醫師會幫病人做理學檢查,觸摸脾臟是否有腫大,此外會抽周邊血液評估病患的血相,也就是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是否有增加或減少,以及看這些白血球是否帶有異常的血球,最重要的,血液科醫師會安排骨髓檢查,很多病患一聽到骨髓檢查,就非常擔心、非常害怕,擔心做完骨髓檢查會半身不遂,但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只要是一個合格的血液科醫師,幫病患安排骨髓檢查,其實都是非常安全。   劉育志醫師:臨床上病友在描述症狀時,通常會遇到哪些問題?   魏兆宏醫師:這些症狀都不具特異性,所以常常很難量化,因此臨床醫生有一個評估這些症狀的量表,叫做MPN 10,分別是10個項目,每個項目會有從最輕微到最嚴重,給一個客觀的分數,從0到10,把這10個症狀的分數加總起來,得到MPN 10的總分,我們評估治療是否有療效的時候,就要看這個MPN 10的總分,是否有顯著下降,這是幫助病患以及臨床醫生,了解治療是否有效最重要的一個評估。   魏兆宏醫師:填寫MPN 10量表其實不是很容易,病患常常會問醫生說,什麼叫10分?什麼叫1分?舉骨髓疼痛這個項目來說,10分是最痛、最無法忍受的程度,如果您的症狀是最痛的大概一半左右,大概你就可以填到5分,什麼是發燒呢?發燒定義上是37.8°C以上,可以依據發燒的頻率,以及發燒的程度,來做客觀的描述,病患們可以和你的治療醫師,以及個管師一起討論,將你的症狀給一個客觀的分數。   魏兆宏醫師:臨床上評估MPN 10的總分,大約是落在每一個月到每三個月,會去評估一次,會藉由這個評估的結果,來調整治療的劑量,以及安排後面的檢查。   劉育志醫師:請問骨髓纖維化的治療方法,和治療目標為何?   魏兆宏醫師:骨髓纖維化的治療其實是非常複雜,每一個個案處理起來的治療方式都不盡相同,臨床上會依據風險等級,分成低、低中、中高以及高風險這四個族群,針對低風險以及中低風險的病患,主要是以症狀治療為主,臨床上會使用藥物治療,減緩病患的症狀,以及縮小脾臟的大小,這些病患常常因為症狀不明顯,就沒有很規則的回診,我們還是會建議病患,即使你的症狀不是很嚴重,一定還是要配合醫生的指示,定期回診、定期抽血評估,而針對中高風險以及高風險的族群,這些族群很容易進展成急性白血病,因此若這些病患的體力是允許的話,臨床醫生會幫這些病患尋找適合的捐贈者,並安排後續的骨髓移植。   劉育志醫師:請問病友在飲食和日常照護上,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魏兆宏醫師:飲食的部分其實並沒有特別忌口的食物,要注意食物的來源是否有清潔,因為這些病患的免疫力都比較差,所以要特別注意避免生食,在生活的部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作息維持正常,避免熬夜。   魏兆宏醫師:我有位病患是40歲男性,過去並沒有慢性病史,這次是因為皮膚癢、肚子脹,體重減輕、夜間盜汗,做過非常多的檢查,但一直沒有改善,後來到我們腸胃科門診就診,腸胃科醫師發現病患脾臟腫大,幫病人安排抽血檢查,抽血發現有貧血的狀況,血液裡面有非常多不成熟的紅血球,以及白血球,為病患安排骨隨檢查,後來確定是一個骨髓纖維化,風險等級是中高風險,在給予病患藥物治療之後,病患的症狀顯著地改善,脾臟也縮得非常小,病患有順利地找到合適的捐贈者,順利接受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恢復得非常良好,這是一個治療非常成功的案例。   魏兆宏醫師:骨髓纖維化是一個非常罕見的疾病,需要醫生以及病患特別的注意,一旦診斷這個疾病,目前有非常好的藥物以及治療方式,只要病患好好的配合醫師,病患的生活品質都能有非常好的改善,其實大家並不用害怕。   劉育志醫師:感謝魏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魏兆宏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重要的成人疫苗打了沒?提升保護力,預防後遺症,醫師圖文解說

2023年07月04日
公開
32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根據預防醫學的觀念,最重要的是不要讓人生病。」長庚醫院副教授徐任甫醫師指出,「健康生活、健康飲食、良好衛生習慣、接種疫苗都有助於預防傳染性疾病,其中接種疫苗是相當有效率的方法。」   現在的小朋友出生後,都會領到健康手冊,載明需要接種的疫苗,其實成年人應該也需要有個疫苗手冊,提醒大家需要接種的疫苗。2023年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將衛生福利部疾管署的成人接種建議,與應接種的族群結合,統整了成人疫苗接種懶人包,讓成人能定期審視自身健康狀況,視情況接種疫苗。   多虧醫學的進步,有越來越多疫苗能夠幫助成年人預防傳染性疾病,例如帶狀疱疹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人類乳突病毒疫苗等。   而隨著不同的年紀、不同的生活型態、到不同地方旅遊或工作,都要注意不同的傳染性疾病,應該要跟醫師討論,並接種疫苗。徐任甫醫師舉例,如百日咳對小朋友的威脅較大,所以在懷孕時,孕婦要接種百日咳疫苗,家中成員也應該接種百日咳疫苗,避免將百日咳傳給小寶寶。每一位媽媽在每次懷孕的時候都應該要施打百日咳疫苗,一方面可預防媽媽遭到感染,另一方面可讓媽媽體內的抗體濃度增加,抗體能夠經由胎盤傳給小朋友,讓小朋友在出生之後可以受到保護。     流感疫苗也相當重要,因為流感的嚴重程度會比一般感冒嚴重許多,且可能造成肺炎、腦炎、心肌炎等重症。過去公費流感疫苗只提供5歲以下,或65歲以上民眾施打,徐任甫醫師說,現在已擴大施打對象,包括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等多種條件都鼓勵施打流感疫苗。   另外肺炎鏈球菌也是非常重要的疾病,肺炎鏈球菌透過飛沫傳染,會造成肺炎、甚至敗血症、腦膜炎,嚴重可能導致死亡。徐任甫醫師說明,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預防感染,並減少重症發生的機會。     帶狀疱疹恐致疹後神經痛   帶狀疱疹和水痘是由相同病毒所引起,大多數人在小時候都得過水痘,水痘痊癒後病毒會藏在神經節中,徐任甫醫師表示,隨著年齡增加,免疫系統會漸漸變弱,於是病毒便活化造成帶狀疱疹。   帶狀疱疹剛發作的時候不容易診斷,患者會覺得不太舒服,可能出現痠痛、發癢、刺痛、痠麻、觸電的感覺。徐任甫醫師解釋,當病毒進入血液中,會開始出現感冒的症狀,例如疲憊、發燒。直到皮膚冒出紅疹,水泡或其他病兆時,患者才曉得是帶狀疱疹。   帶狀疱疹不只是一個單純的皮膚疾病,徐任甫醫師提及,如果帶狀疱疹長在臉部,可能造成失明、影響聽力、顏面神經麻痺,如果長在生殖器或是肛門周遭,可能影響排便、解尿。   帶狀疱疹還有個很擾人的併發症,就是會有長時間的疹後神經痛,痛起來真的會要人命,如同徐任甫醫師所說,疹後神經痛的痛感非常強烈,會讓人崩潰、憂鬱,對工作、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帶狀疱疹可能1、2個禮拜就會消失,可是疹後神經痛,可以持續長達幾個月、甚至到幾年,尤其是年紀大的長輩罹患帶狀疱疹,神經痛的症狀會相當嚴重。     帶狀疱疹除了會讓皮膚冒出水泡、破皮,還會造成相當嚴重的神經痛,患者可能感到灼熱、刺痛、感覺異常,而干擾睡眠、影響生活品質。持續不斷的神經痛會造成憂鬱,甚至重度憂鬱症,非常煎熬。   50歲以上民眾出現帶狀疱疹的機率會越來越高,徐任甫醫師說明,臨床上也常遇到一些年輕人出現帶狀疱疹之案例,因為工作壓力很大、經常熬夜,都會影響免疫系統,增加帶狀疱疹發作的機率。   「我有一個研究所同學,因為一邊上班一邊寫論文壓力很大,所以他那時候就出現帶狀疱疹。」徐任甫醫師回憶,「他的帶狀疱疹長在顏面,非常疼痛,好幾天沒辦法上班、上課,之後也容易造成神經疼痛。」   為了預防帶狀疱疹,建議50歲以上民眾,不管是否得過水痘,都可以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帶狀疱疹的出現跟患者的免疫機能密切相關,徐任甫醫師呼籲如果得過COVID-19、工作壓力大、作息不正常,也都可以施打帶狀疱疹疫苗。   「接種疫苗,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保護周遭的人。」徐任甫醫師提及,「根據統計,在40歲以上,約99.5%的民眾,抽血檢驗都有得過水痘,這些人中約有三分之一的機會,可能出現帶狀疱疹,所以得到帶狀疱疹的機會,其實相當高。」     帶狀疱疹疫苗提升保護力   早期的帶狀疱疹疫苗是活性疫苗,而現在也有非活性帶狀疱疹疫苗,可以提供給民眾選擇,民眾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評估與需求,與醫師討論後,選擇適合自己的疫苗。     活性帶狀疱疹疫苗採皮下注射1劑,非活性帶狀疱疹疫苗採肌肉注射2劑,間隔2至6個月。徐任甫醫師建議,「由於帶狀疱疹可能重複發作,所以曾經發作帶狀疱疹的民眾,還是應該考慮接種帶狀疱疹疫苗。」     貼心小提醒   接種疫苗後,保護力會隨著時間逐漸降低、消失,徐任甫醫師便提醒,例如百日咳疫苗的保護力約10年,麻疹疫苗的保護力約15年,大家可以和醫師討論,根據自己的狀況評估需要接種的疫苗,才能獲得適當的保護力,預防遭到感染,並降低併發症或傳給其他抵抗力弱家人的風險!   接種疫苗、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為預防疾病的措施之一!若有醫療及疫苗接種相關問題,請務必諮詢醫護人員。 此報導由廠商贊助刊登以增進民眾之衛生知識,但受訪者未收取任何報酬。 NP-TW-AVU-PRSR-230003 Date of Preparation : March 2023   原文出處

小學二年級就來月經!中樞性早熟不能拖,及早治療改善身高,小兒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3年07月03日
公開
26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女兒來月經了!」王媽媽牽著小女孩進到診間,一臉驚慌地說。   「現在幾年級?」醫師問。   「小學二年級。」   性早熟可能影響成年身高,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部部長蘇本華醫師指出,對於小學二年級就來月經的女孩,如果不治療的話,成年身高可能只有130幾公分,與台灣一般成年女性的身高落差達20公分,對於社交、自尊都有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因為年紀很小就來月經,小女孩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會非常緊張、非常害怕。那位小女孩還以為得了不治之症,哭了好久。蘇本華醫師說,對於兒童性早熟,照顧者務必提高警覺,並向兒童內分泌科醫師諮詢,才能正確診斷、及早治療。     性早熟可能使骨齡超前,影響成年身高   一般而言,女孩子的青春期大概是從10歲開始,到了12歲、13歲出現月經;男孩子的大概是從11歲半開始發育。蘇本華醫師說,如果女生在8歲以前有性徵發育,男生在9歲以前有性徵發育,就算性早熟。性早熟會影響成年身高與日後的內分泌。   女孩子的性徵會有乳房發育、胸部隆起,可能是單側或雙側;男孩子的性徵包括陰莖變長、睪丸變大、陰囊顏色變深等。蘇本華醫師說,女孩子的性徵較明顯,較容易被發現,通常會較早就醫檢查。   性早熟可分成「中樞性早熟」、「周邊性早熟」。蘇本華醫師解釋,中樞性早熟與下視丘、腦下垂體的分泌有關,可能受到遺傳、肥胖、環境荷爾蒙等因素的影響;周邊性早熟可能與卵巢腫瘤、睪丸腫瘤、腎上腺腫瘤有關。     兒童內分泌科醫師會判斷患者屬於中樞性早熟或周邊性早熟,然後利用X光片評估骨齡,再擬定後續的治療計畫。   中樞性早熟的標準治療是採用針劑注射,把體內的性荷爾蒙濃度降下來。傳統的劑型是一個月施打一次。蘇本華醫師說,目前有三個月施打一次的劑型,能夠減少打針次數,使用較細的針頭亦有助於減少疼痛,降低小朋友接受治療的心理壓力,提升治療順從度。   中樞性早熟的治療會持續2年到4年不等,兒童內分泌科醫師會依照患者的年紀、骨齡、身高、荷爾蒙狀態等綜合評估判斷,決定治療持續的時間。   「曾經有位小女孩,4歲就開始胸部發育,骨齡進展非常快,超前原本的年齡大概有4年以上,也就是骨齡已經達到8歲以上,估計成年身高可能只有130公分。」蘇本華醫師回憶,「經過治療後,小女孩的身高順利長到160公分,是很成功的案例。若能早一點發現性早熟,跟小兒內分泌專科醫師好好討論,認真看待,耐心做治療,就能得到很好的結果。」   接受治療後,小朋友的性早熟能夠得到舒緩。蘇本華醫師說,很多家長會關心藥物治療是否會影響未來的生育能力,這部分在國際上已經有很多研究,報告顯示,接受治療的孩童其生育能力與一般族群沒有差異。     貼心小提醒   「部分家長也有個迷思,認為小孩發育順其自然就好。」蘇本華醫師提醒,「其實,出現性早熟,就不是自然的狀況。一定要先了解發生性早熟的原因,並由小兒內分泌專科醫師評估是否有改善的空間。」   如果懷疑性早熟與肥胖、環境荷爾蒙有關,可以嘗試調整,並密切追蹤。蘇本華醫師說,若性早熟持續進展,且對成年身高影響較大,便可考慮藉由藥物治療,幫助小孩子調整回自然的生長發育,才是比較理想的方式。   很多人會誤以為,女生月經來潮後或男生變聲後才開始長高,都是錯誤的觀念。蘇本華醫師說,照顧者要了解正常的發育,女孩子大概是從10歲開始,男孩子大概是從11歲半開始,會出現乳房發育、睪丸變大、陰莖變長等性徵。如果發現孩子提早出現性徵,請及早至小兒內分泌科就診,與醫師詳細討論,採取合適的對策。   原文出處

發燒、疲倦、淋巴結腫大,特發性多中心卡斯特曼病(IMCD)的警訊與治療進展,血液專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2023年07月03日
公開
15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發現脖子、腋下、鼠蹊的淋巴結都有腫大。」48歲的林先生說。   「還有其他不舒服嗎?」醫師問。   「好像有點發燒,常會盜汗,而且很容易累。」   淋巴結腫大是不能輕忽的症狀,一定要仔細追查原因。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副科主任,王銘崇醫師指出,經由淋巴結切片確定診斷為特發性多中心卡斯特曼病(Idiopathic Multicentric Castleman Disease, 簡稱 iMCD),這是較罕見的疾病,源於過多的細胞激素介白素-6(IL-6,Interleukin-6)。以往只能使用類固醇或化學治療,目前已有食藥署核准,可專用於此類致病機轉控制的單株抗體藥物,為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有望幫助患者獲得更好的整體存活效益。   特發性多中心卡斯特曼病(iMCD)的常見症狀是淋巴腺腫大,大部分是在摸得到的地方,如頸部、腋下、鼠蹊等處,王銘崇醫師解釋,所謂的「多中心」,是有多處淋巴腺腫大,可能出現發燒、盜汗、疲累、體重減輕等症狀。部分患者會出現腎功能惡化、肝脾腫大、還有積水的問題,包括肺部積水、肋膜積水、下肢水腫等。   如果依照病程來看,特發性多中心卡斯特曼病(iMCD)相當多樣性,可能很緩慢,僅有淋巴結腫大,而沒有其他症狀,持續很多年也沒有惡化。王銘崇醫師說,部分患者可能幾個月發作一次,發作過後又變得沒有明顯症狀;也有部分患者的病情是來勢洶洶、一發不可收拾,而危及性命。   特發性多中心卡斯特曼病(iMCD)預後不好的因素,包括年紀在40歲以上、細胞類型、肝脾腫大,血紅素小於8 g/dL、還有肋膜積水。王銘崇醫師說,這些都是症狀比較厲害的狀況,應該要積極做治療。至於病程緩慢、沒有明顯症狀的患者,只要持續追蹤觀察即可。     成人特發性多中心卡斯特曼病(iMCD)在全世界都屬於罕見疾病,王銘崇醫師說,目前台灣約有二、三十位患者,不過沒有被確診患者的數量應該有兩至三倍,推估總數將近一百人。     成人多發性多中心卡斯特曼病(iMCD)需要做哪些檢查?   淋巴結腫大是成人多發性多中心卡斯特曼病(iMCD)的常見表現,也必須進行淋巴結切片才能夠確定診斷。王銘崇醫師說,通常需要仰賴經驗豐富的病理科醫師,才有辦法判斷成人多發性多中心卡斯特曼病(iMCD)。   抽血檢查的部分會驗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人類疱疹病毒第8型(HHV-8,human herpesvirus 8),看看有沒有感染這些病毒。王銘崇醫師說,如果沒有HIV、HHV-8,就是所謂的「特發性」。另外,會使用影像學檢查,例如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如果有多處淋巴結腫大,就是所謂的「多中心」。     由於多發性多中心卡斯特曼病(iMCD)患者體內具有過多的細胞激素介白素-6(IL-6),抽血檢查會發現貧血、發炎指數CRP偏高、白蛋白偏低等現象。王銘崇醫師提醒,臨床上還須考量是否有感染的狀況,不會直接排除感染。     成人特發性多中心卡斯特曼病(iMCD)的治療進展   針對沒有症狀的患者,不須特別治療,只要持續追蹤觀察。王銘崇醫師說,如果是突然發作、症狀較嚴重的患者,過去的治療方式是使用高劑量類固醇,或是當成淋巴癌使用化學治療。根據統計,5年存活率大概在近三成左右。     隨著精準治療的進展,食藥署日前已核可專用於治療特發性多中心卡斯特曼病 (iMCD)的單株抗體藥物。王銘崇醫師說,有了單株抗體藥物後,有望提升患者的治療反應率,並增加疾病控制成效,只要患者對治療有所反應,都有望延長存活期,對於患者而言無疑是一大福音。     貼心小提醒   特發性多中心卡斯特曼病(iMCD)的症狀主要是多處淋巴結腫大,可能伴隨發燒、盜汗、疲倦、體重減輕等症狀,較嚴重時還會出現貧血、腎功能惡化、肝脾腫大、肺部積水、肋膜積水、下肢水腫等。王銘崇醫師說,若有相關症狀,可至血液腫瘤科就診,以確定診斷。   特發性多中心卡斯特曼病(iMCD)的傳統治療是類固醇與化學治療,王銘崇醫師說,現在已有針對可抑制過多細胞激素介白素-6(IL-6,Interleukin-6)單株抗體可以運用,積極接受治療能夠幫助改善症狀,穩定病情!   參考資料: 1. Idiopathic multicentric Castleman’s disease: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2016 Apr;3(4):e163-75.   原文出處

經常很疲憊、吃東西容易飽,骨髓纖維化警訊與治療,血液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3年06月27日
公開
16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40多歲的李先生平時身體大致健康,沒有慢性病史,最近因為皮膚癢、肚子脹、體重減輕、夜間盜汗而多次至診所就診,卻一直沒有改善,後來到腸胃科檢查,發現有脾臟腫大的現象,於是安排抽血檢查,發現李先生不僅有貧血,而且血液裡有非常多不成熟的紅血球與白血球,轉診至血液科透過骨髓檢查後確診是骨髓纖維化,且還是中高風險等級。新竹臺大醫院血液科魏兆宏醫師說,李先生在接受藥物治療後,定期評估的MPN 10 症狀評估表的分數顯著下降,症狀顯著改善,脾臟也回復正常大小。   後續也因為有順利找到合適的捐贈者,診斷半年後李先生接受異體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復原良好,血球數已恢復到正常,追蹤骨髓也發現纖維化程度有明顯改善,是一個治療相當成功的案例。   骨髓纖維化(myelofibrosis,簡稱MF)是因為病友骨髓內的造血細胞基因突變,異常分泌細胞激素,刺激骨髓內的纖維母細胞增生及分泌纖維組織,導致骨髓的環境纖維化,使得造血細胞無法正常複製與成熟。疾病好發在中、老年人,男性和女性的發生率差不多,每100萬人中約有4至7人,台灣每年新發生的骨髓纖維化大約是100至200人。     骨髓纖維化的症狀可能不是很明顯,魏兆宏醫師指出,常見的表現有吃東西容易飽、疲憊、發燒、腹脹、食慾不振、骨頭疼痛、皮膚搔癢、夜間盜汗、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為不具特異性,所以病友常常經過很久才確定診斷骨髓纖維化,從症狀到診斷可能達數個月到數年不等。骨髓纖維化如果沒有及早治療,有機會進展為急性白血病而危及性命。     骨髓纖維化症狀評估很重要   臨床醫師會幫病友做理學檢查,觸摸脾臟是否有腫大,同時抽周邊血液評估血相,看看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是否有增加或減少,是否帶有異常的血球。   若是疑似病友,血液科醫師則會安排骨髓檢查以確定診斷,並評估骨髓纖維化的程度。魏兆宏醫師表示,很多病友聽到骨髓檢查就非常擔心,其實只要由合格的血液科醫師執行骨髓穿刺,從髂骨取得骨髓切片,是安全性很高的檢查。   魏兆宏醫師說,因為骨髓纖維化的症狀都不具特異性,也很難量化,因此臨床上會藉助「MPN 10 症狀評估表」,請病友針對骨髓纖維化常見的10個症狀,從最輕微到最嚴重,給一個客觀的分數,每個項目都是0至10,最後將分數加總起來,得到MPN 10的總分。     MPN 10 症狀評估表的總分,能夠幫助評估治療的成效,但是病友在填寫MPN 10的時候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魏兆宏醫師說:「病友常常問說,什麼叫10分?什麼叫1分?以骨頭疼痛為例,10分是最痛、最無法忍受的程度,如果症狀是最痛的一半左右,大概就可以填到5分。至於發燒的部分,定義是體溫達到37.8°C以上,稱為發燒,病友可以依據發燒的頻率,以及發燒的程度做一個較客觀的描述。」如果在填寫上有疑慮,可以和醫師、個案管理師一起討論,針對各種症狀給一個客觀的分數。   魏兆宏醫師進一步說明,一般會請病友每1至3個月填寫MPN 10 症狀評估表,再根據評估的結果,來調整治療的劑量,以及安排後續的檢查。       根據風險等級治療骨髓纖維化   骨髓纖維化會影響造血功能,治療方式非常複雜。魏兆宏醫師說,臨床上會依據風險等級,分成「低」、「中低」、「中高」、「高」風險這四個族群。   針對低風險以及中低風險的病友,主要是以症狀治療為主。臨床上可使用藥物治療,減緩病友的症狀,以及改善脾臟腫大的狀況。魏兆宏醫師提醒,即使症狀不是很嚴重,還是要配合醫師的指示,定期追蹤、治療、抽血評估,才能避免疾病惡化。   中高風險以及高風險的族群較容易進展成急性白血病,因此醫師會整體評估,選擇最適合病友的治療方案,若經醫師判斷病友的身體狀況允許且有合適的捐贈者,也許會安排造血幹細胞移植,然而,對於無法接受移植的病友,則有機會選擇標靶藥物治療。     貼心小提醒   日常生活中,骨髓纖維化病友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維持正常作息,避免熬夜。魏兆宏醫師指出,飲食方面要注意清潔,因為免疫力較差,須避免生食。   近年來,骨髓纖維化治療藥物的發展與骨髓移植技術的進步,讓病友的生活品質及存活率都有顯著提升。魏兆宏醫師說,若出現吃東西容易飽、疲憊、發燒、腹脹、食慾不振、骨頭疼痛、皮膚搔癢、夜間盜汗等症狀,務必提早就醫,與醫師密切配合,達到較好的治療成效!     TW2306207723     原文出處

慢性咳嗽恐怕不是感冒,當心嚴重型氣喘!

2023年06月20日
公開
47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40歲的時尚工作者林小姐(化名),長期受氣喘所苦,不僅每週跑急診2至3次,且類固醇藥物導致體重大增十公斤,嚴重影響時尚工作、 打擊自信。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敬閔指出,若使用2至3種藥物仍無法有效控制病情,就須進一步透過抽血或肺功能檢測,確認是否屬於嚴重型氣喘。     約500名嚴重型氣喘患者未妥善治療 應儘快就醫釐清   根據全球氣喘創議組織 GINA 診療指引顯示,嚴重型氣喘約占總氣喘人口的 3.7%〔1〕,以台灣數據推算,有逾 500 名嚴重型氣喘患者因對疾病分型認知較不足、跑錯科別,而未及時獲得妥善治療。   若患者使用2至3種控制型藥物仍效果不佳,需長期請假跑急診、大量口服類固醇,或嚴重影響生活,就會定義為嚴重型氣喘〔2〕。嚴重型氣喘本身異質性(heterogeneity)高,依病因又可分為嚴重過敏型氣喘及嚴重嗜酸性血球氣喘〔3〕。曾敬閔醫師說明,嚴重型氣喘與一般氣喘用藥不同,即便使用高劑量吸入性類固醇及支氣管擴張劑,病情也未必可獲控制〔2〕,且治療時易產生聲音沙啞、嘴破、手抖或心悸等副作用,需特別注意口腔清潔與劑量使用。針對嚴重型氣喘現有新型生物製劑治療,可以有效減少口服類固醇用量,大幅改善症狀與降低氣喘惡化。   曾敬閔醫師也分享:「時尚工作者林小姐最後也經抽血檢測後發現,確診為嚴重型氣喘,改申請新型生物製劑治療,症狀才明顯改善,回歸正常生活。」   氣喘患者易有感冒,或是其他呼吸道併發症,曾敬閔醫師強調,除了建議每年定期接種流感疫苗,加強預防,也提醒患者務必依照醫囑用藥,若已有用藥,氣喘還是發作,就須當心是否為嚴重型氣喘,改用強度更好的藥物精準治療,改善病症。   參考資料: 1. 2023 GINA Main Report -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 GINA 2. 2022 台灣成人氣喘臨床照護指引,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  3. 嚴重氣喘的防治與處理,鄭世隆。   原文出處  

侵襲性的被套細胞淋巴瘤(MCL)復發率高 醫:現有二線標靶武器供選擇

2023年06月15日
公開
192

  79歲的林女士(化名),因腹部疼痛遠從金門來台就醫,剛住院時無明顯症狀,但經一周的時間,病況竟出現變化,除了腹腔有腫塊之外,甚至出現夜間盜汗、食慾變差等情形。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謝燿宇表示,林女士具典型淋巴癌常見症狀,後經診斷確定罹患高侵襲性之被套細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立刻安排相關治療。   被套細胞淋巴瘤(以下簡稱MCL)是一種高侵襲性、病程短之成熟B細胞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傳統治療難以達到治癒效果,多數的病人在接受第一線治療後數年即會復發;現在,對於治療無效、復發性MCL在二線用藥上有新的治療選擇,謝燿宇主任表示,新一代口服BTK抑制劑的出現給病人帶來了更多生存希望,有望讓病人擁有更長的疾病無惡化存活期。     淋巴結腫大、夜汗、食慾不振 應當心提高警訊   淋巴細胞發生惡化增生,就會轉變成惡性淋巴瘤,即淋巴癌。根據淋巴細胞的細胞型態及細胞特性等,可初分為何杰金氏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 HL)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何杰金氏淋巴瘤較容易治療,預後相當好;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惡性度較高,包括T細胞、B細胞及自然殺手細胞(NK細胞)淋巴瘤,其中以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DLBCL)占50%居多,其次為濾泡型淋巴癌(FL)占25%,而MCL和其他淋巴癌則占25~30%;臨床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會依據癌病發展速度大致可區分為和緩性、侵襲性、及高侵襲性,並分別對應低、中、高惡性度。     MCL的發生原因不明,好發年齡層以60~70歲居多,發生比例男性大約是女性的三倍;常見大B症狀包含夜間盜汗、不明原因體重下降、食慾不振、淋巴結腫大等,少部分淋巴癌患者,會因腫瘤位置而出現腹痛、腹脹、消化不良、腸胃出血、呼吸道阻塞等情形。   大多數的MCL患者均屬於侵襲性,少部分屬於和緩性。謝燿宇主任表示,愈侵襲性的淋巴瘤進程較快,需儘快積極接受治療,若為高侵襲性,存活中位數為一年;和緩性淋巴瘤則不需即刻治療,透過定期追蹤症狀,評估合適的治療方案,存活期約8~10年左右 。     再復發希望 第二線標靶治療選擇   關於淋巴癌的治療方式,謝燿宇主任指出,一般來說,會以年齡70歲來做分界,可使用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者,會採用積極治療,合併使用化療、標靶治療等,延長復發的時間。若是有共病者、年紀較長者,則不適合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會建議用標靶治療搭配低強度的化學治療。     MCL患者治療的困境在於能否治癒,其在一線治療反應尚可,但效果並不持久,通常在一段時間後就會再復發,而現在對於治療無效、復發的MCL患者在二線用藥上,有較新的標靶治療-口服BTK抑制劑可以供患者選擇,透過將BTK靶點的活性抑制住,控制癌細胞的生長發育與轉移。   謝燿宇主任表示:「新一代的BTK抑制劑結構改變,期待可以為更多患者帶來獲益、幫助維持患者生活品質。」   此外,在門診間也發現,大多數的病人在確診後對於飲食、生活,以及是否痊癒等問題仍時常感到憂慮,謝燿宇主任鼓勵患者應積極治療,病程長短取決於治療反應及治療中有無併發症、副作用產生,透過治療能有效延長復發的時間,建議患者依照原本的生活模式,放鬆心情,面對療程。   原文出處

容易瘀青、不明發燒、骨頭疼痛,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警訊與治療,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3年06月14日
公開
10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小朋友最近食慾越來越差,什麼都不想吃。」王媽媽抱著4歲的小女孩進到診間,小女孩把頭靠在媽媽的肩膀上,顯得很沒有精神。   「還有其他不舒服嗎?」醫師問。   「最近有提到手腳會痛。」王媽媽問,「會是生長痛嗎?」   小朋友的臉色看起來較蒼白,抽血報告顯示小女孩有明顯的貧血,且血小板數量低於正常值,白血球數量則異常升高。台大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周書緯醫師表示,白血球數量一般約4,500-11,000 /μL,而小女孩的白血球數量已高達40,000 /μL,相當不尋常,後續的骨髓檢查確認是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接受化學治療後,白血病受到控制,症狀也漸漸改善,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追蹤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復發,讓小女孩又回到醫院。周書緯醫師說,雖然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成功率高,但是仍有少部分患者會反覆復發,相當辛苦。近年來持續進展的免疫治療及細胞治療,有助清除癌細胞,能夠提升治療成效,降低反覆復發的機會,讓患者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     我們體內具有B細胞、T細胞、NK自然殺手細胞等淋巴細胞負責免疫功能,對抗入侵的病原體,當不成熟的淋巴細胞轉變成癌細胞時,就會造成淋巴性白血病,是血癌的其中一種,主要分成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和T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兩大類。周書緯醫師說,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較常出現在20歲以下的族群,男性略多於女性,另一個好發族群是在50歲左右。   分析白血病細胞會發現其基因產生了變化,周書緯醫師說,產生基因變化的原因目前未知,不過有些研究發現可能與染色體異常、病毒感染、輻射暴露、家族病史有關。     當癌細胞大量增殖,便可能影響正常血球的生成,導致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數量不足。周書緯醫師解釋,紅血球數量不足會導致臉色蒼白、疲倦、容易喘,血小板數量不足會導致容易瘀青、流血不止,正常白血球數量不足會讓患者容易遭到感染,或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也可能導致頸部、腋下、鼠蹊的淋巴結腫大,或是造成肝臟、脾臟腫大,而讓患者感到腹脹不適。   由於骨髓裡充滿癌細胞,也可能造成全身各處骨頭疼痛的狀況。周書緯醫師說,小朋友常見的生長痛大多出現在晚上,若無時無刻都有骨頭疼痛,便要提高警覺。       如何診斷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因為相關症狀就診時,醫師會詳細了解病史、進行理學檢查,初步抽血檢查可能會發現血球數量異常或出現不正常的血球細胞。   由於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來源是骨髓,所以需要做骨髓檢查,醫師會利用一根針把骨髓裡面的細胞抽出來分析。周書緯醫師說,傳統的方法是用顯微鏡去檢查,如果是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骨髓裡會被癌細胞佔據。現在還可以用流式細胞儀、基因檢測進行更精密的分析,確認白血病的亞型,幫助擬定治療計畫。       該如何治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目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以化學治療為主,周書緯醫師說,大部分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對於化學治療的初步反應都不錯,所以化學治療能夠幫助90%以上的病人控制病情。化學治療的成效會隨著病人的年紀而有所差異,成年患者的治療成功率較低。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化學治療包括三個階段:引導期、鞏固期、維持期。此外,周書緯醫師說,針對中樞神經預防治療也相當重要,因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是種容易進到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所以除了全身性化學治療之外,在療程中也會去檢查病人的腦脊髓液裡是否有癌細胞,且在檢查同時把化學治療注入脊髓腔內,進行治療或預防在白血病在中樞神經復發。     假使化學治療無法控制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或是過了一段時間病情復發,便需要運用其他的治療方式,包括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標靶治療、免疫治療、CAR-T細胞治療等。周書緯醫師說,目前已有多種免疫治療的藥物,可以針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細胞作治療。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復發的患者需要考慮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植),周書緯醫師解釋,在造血幹細胞移植前可以利用化學治療或免疫治療,盡量消滅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癌細胞,若能把癌細胞清得越乾淨,移植的成功率會越高。   從疾病的角度來考量,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復發的患者便得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此外周書緯醫師也提到,有些白血病亞型屬於高危險群,不容易使用化學治療控制,為了避免後續更難處理,可能會在剛開始控制住疾病的時候,便直接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成效在兒童與成人不同,周書緯醫師說,兒童患者的治療成功率整體可達到八成或八成五以上,在一些預後較好的亞型,治療成功率可以達到九成甚至九成五以上。成人的治療成功率通常落在五成至六成。隨著目前免疫治療及細胞治療的進步,有機會再提升治療成功率。   接受化學治療的過程中,患者的免疫力會比較差,請多洗手、避免生食、避開人潮,以減少遭到感染的機會。完成治療後,醫師也會持續追蹤兒童的生長發育。     如果有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需要注意的事情就會比較多,周書緯醫師說,因為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免疫力恢復的時間較長,必須留意各種感染。另一個較長期的問題是排斥,稱為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排斥可能發生在皮膚、口腔、腸胃道、肝臟、肺臟等處,讓患者出現皮膚乾、嘴巴乾、眼睛乾、噁心、食慾不振、拉肚子、關節僵硬等症狀。排斥的表現非常多樣,如果有發現任何異常狀況,都要向醫師反應,進一步評估。     貼心小提醒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是源自淋巴細胞的血癌,可能影響正常血球的生成,而造成各種症狀,如臉色蒼白、疲倦虛弱、容易瘀青、流血不止、不明原因發燒,也會導致淋巴結腫大、肝臟腫大、脾臟腫大、骨頭疼痛等。   目前的治療以化學治療為主,兒童患者的治療成功率可達8成以上。周書緯醫師說,若疾病復發,現在還可運用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標靶治療、免疫治療、CAR-T細胞治療等,提升治療成效,把白血病控制住,幫助小朋友回到正常的生活!   原文出處

只要發生過心房顫動,中風風險就大幅上升,藥物治療勿中斷,心臟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3年06月12日
公開
12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手錶有偵測到心房顫動耶!請問這是代表什麼意思呢?」王伯伯掏出手機打開心電圖紀錄。   「你有感到不舒服嗎?」醫師問。   「有時候會覺得心悸,有點頭暈。」王伯伯想了想,憂心地問,「聽說心房顫動會中風,接下來該怎麼辦?」   穿戴裝置愈來愈普及,經常都有民眾因為被偵測到心房顫動而就醫。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廖英傑醫師解釋,我們的心臟有心房跟心室,心房顫動是心房出現很多不正常的放電,使心房無法正常收縮,並影響到心室收縮的速率。   正常時,心房只有一個點在放電,刺激心臟肌肉收縮。廖英傑醫師指出,如果心房同時有多個點在放電,便沒辦法正常收縮,造成心房裡的血液流動較差,而有可能形成血栓。當血栓隨著血液流出心臟,便可能塞住血管,造成腦中風〔1〕、心肌梗塞〔2〕、腸中風〔3〕、肢體中風 〔4〕等嚴重併發症。   「心房顫動的症狀差異很大,每個病人都不太一樣。」廖英傑醫師說,「可能完全沒有感覺,也可能感到胸口悶、心跳快、疲倦、頭暈目眩、喘不過氣〔5〕。甚至有些患者只要心房顫動發作,就很不舒服,而需要到急診室。」   心房顫動的可能原因很多,年齡是很重要的因素。廖英傑醫師說,高血壓、抽菸、肥胖、心衰竭、心血管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都跟心房顫動有關係〔6〕。     只要有心房顫動,無論是持續發作,或是偶爾發作,都會提高中風的風險。廖英傑醫師說,即使是以前有發作,現在控制很好,心房都沒有再亂跳的病人,中風機會還是偏高。所以一旦發作過心房顫動,就必須用預防中風的角度來思考,接受適當的治療。     預防中風是最重要的治療目標!   心房顫動最重要的治療目標就是預防中風,無論現在是否有心房顫動,或是心房顫動發作頻率的高低,都必須要預防中風。當中風的風險偏高,就建議使用抗凝血劑來做治療〔7〕。廖英傑醫師說,「因為年紀大的患者較多,所以大部分心房顫動的病患,都建議要吃抗凝血劑,來預防中風的發生。」     廖英傑醫師指出:「曾經有患者在接受心房顫動的治療後,就很少發作,患者便自己把抗凝血劑停掉,結果停藥之後沒多久就中風了。病患一直說他很後悔,不應該自己停藥,但是已經無法挽回。」   另一個治療目標是讓心房顫動盡量不要發作,降低發作頻率,提升患者生活品質。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共病、心臟功能等狀況,選擇合適的抗心律不整藥物,以協助患者恢復正常心律,或考慮電燒治療、冷凍消融術。     現階段也有副作用相對低的抗心律不整藥物,心房顫動患者要依照指示按時服用,不要擅自增加、減少劑量。廖英傑醫師說:「有任何想法都要主動跟醫師溝通,千萬別領了藥不吃,卻又不敢講,而陷入惡性循環。」   「我們都會一再提醒患者,服藥過程中若有不舒服的狀況,要回診跟醫師討論。」廖英傑醫師說,「很多狀況不見得和藥物有關,擅自停藥既無法解決問題,還會增加許多危險。醫師會先釐清狀況,再評估是否需要調整藥物。」     貼心小提醒   心房顫動的發生與心房組織退化有關,可能造成心悸、胸悶、頭暈、無力、喘不過氣等症狀,但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廖英傑醫師提醒,即使心房顫動不常發作,中風的風險仍然持續存在。當患者一旦發生過心房顫動,就必須考慮中風的預防。   在使用抗凝血劑或抗心律不整藥物時,如果有任何問題,都要與醫師討論,擅自停藥會非常危險喔!   ◎ 了解更多心血管疾病用藥知識與風險,前往問診便利貼。   ◎ 了解十年內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前往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   參考資料: 1. Alshehri AM. Stroke in atrial fibrillation: Review of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preventive therapy. J Family Community Med. 2019;26(2):92-97. 2. Violi F, Soliman EZ, Pignatelli P, Pastori D.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ppraisal of Pathophysiologic Mechanisms. J Am Heart Assoc. 2016;5(5):e003347. Published 2016 May 20. 3. Bala M, Kashuk J, Moore EE, et al. 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guidelines of the World Society of Emergency Surgery. World J Emerg Surg. 2017;12:38. Published 2017 Aug 7. 4. Spanos K, Athanasoulas A, Argyriou C, Vassilopoulos I, Giannoukas AD. Acute limb ischemia and anti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history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t Angiol. 2016;35(5):510-515. 5.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Atrial Fibrillation 6.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Atrial Fibrillation 7. Komen JJ, Pottegård A, Mantel-Teeuwisse AK, et al. Oral anticoagulant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t low stroke risk: a multicentre observational study. Eur Heart J. 2022;43(37):3528-3538.   原文出處

反覆發燒、瓣膜吃光光!感染性心內膜炎警訊與治療,心臟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2023年06月09日
公開
18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最近…幾個禮拜…都會發燒。診所說…我心臟有雜音…」小瑜呼吸急促,說話斷斷續續。   她是位18歲的女大生,平時健康狀況良好,沒有慢性病史。林口長庚心臟外科教授陳紹緯醫師指出,幾個禮拜前因為蛀牙較厲害而接受過根管治療,幾天後便有發燒的狀況。吃藥雖然有改善,但是隔幾天又會開始發燒。   「輾轉來到我們醫院時,患者有明顯的心雜音也越來越喘。」陳紹緯醫師說,「進一步檢查後,確定是感染性心內膜炎,且二尖瓣已經損壞,導致嚴重二尖瓣逆流,於是安排手術。術中,先清除遭到感染破壞的組織,接著進行二尖瓣修補術。」   完成二尖瓣修補後,患者復原順利,症狀大幅改善,也持續接受抗生素治療。   「心臟有四個房間,每個房間的出口都有一扇門,這個門就是瓣膜。瓣膜會在送出血液時打開,然後便會關閉,避免血液逆流。」陳紹緯醫師解釋,如果心臟瓣膜遭到感染,可能造成感染性心內膜炎,而導致瓣膜功能變差,無法完全閉合,或是瓣膜上形成贅生物。   瓣膜上的贅生物相當不穩固,容易脫落並隨著血液流向身體各處。陳紹緯醫師說,贅生物可能塞住血管,造成腦中風、器官肢體急性缺血。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症狀非常多樣化,從很輕微到很嚴重都有,所以很難診斷。陳紹緯醫師說,輕微的非特異性症狀,如倦怠、發燒、畏寒、起疹子、關節疼痛等,嚴重時會呼吸急促、休克、中風等。症狀較嚴重的患者通常會到醫院接受完整的檢查,而較早確定診斷。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危險因子,包括皮膚傷口、口腔衛生不佳、有血管植入物、注射毒品、腸道疾病、免疫不全等,因為細菌較容易進入體內,並隨著血液循環全身。陳紹緯醫師說,先天性心臟病、二尖瓣脫垂、兩瓣式主動脈瓣等狀況可能影響血流,使細菌較容易附著在心內膜上造成感染。   「口腔細菌是常見的來源,因為我們每次刷牙的時候,都可能有細菌從黏膜破損的地方進入血液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口腔衛生!」陳紹緯醫師說,「有些患者是因為青春痘感染、破皮,細菌便侵入體內。」     細菌也可能從泌尿道、消化道入侵,如果免疫力較弱,心臟瓣膜又有狀況,就有較高的機會出現感染性心內膜炎。     感染性心內膜炎該如何治療?   針對感染性心內膜炎,抗生素是相當重要的治療,醫師會根據細菌培養的結果調整合適的抗生素。陳紹緯醫師說,如果有以下三個狀況,便需考慮進行瓣膜手術。   第一個是心臟瓣膜結構遭到嚴重破壞,瓣膜閉鎖不全可能導致急性心臟衰竭,得趕緊開刀,更換瓣膜。   第二個是感染無法控制,心內膜炎上出現膿瘍、穿孔,就會建議利用外科手術清創。   第三個是心內膜上形成大於1公分的贅生物或有栓塞症狀,為了避免贅生物繼續脫落,導致腦中風、腸中風、肢體缺血等狀況,建議手術治療。   因為要處理感染的組織,所以必須使用傳統手術清創,無法透過導管進行。陳紹緯醫師說,開完刀後,也要持續使用抗生素治療。     進行手術時,心臟外科醫師會先清創,把遭到感染破壞的組織清乾淨。陳紹緯醫師說,如果是主動脈瓣,大多會進行瓣膜置換術;如果是二尖瓣、三尖瓣,則會在術中根據瓣膜受損的程度評估瓣膜修補的可能性。修補手術能夠保留病患自己的瓣膜,長期預後較佳,但是修補手術較為困難,需要仰賴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若瓣膜已嚴重損壞,便得置換人工瓣膜。   一般而言,如果沒有出現腦中風,會建議年紀較輕的患者考慮機械瓣膜,年紀較大的患者考慮生物瓣膜,術前都會詳細討論。陳紹緯醫師說,原則上就是能夠修補二尖瓣就修補二尖瓣,無法修補就置換瓣膜。     貼心小提醒   感染性心內膜炎是因為細菌從皮膚、口腔、消化道、泌尿道進入體內,隨著血液循環全身,並附著於心臟瓣膜,導致感染。初期可能出現疲倦、發燒、皮疹、關節痠痛等非特異性症狀,而容易被忽略。瓣膜遭到破壞後,可能出現呼吸急促、休克等狀況,危及性命。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治療以抗生素為主,必要時得開刀清創、修補或置換瓣膜。陳紹緯醫師提醒,由於治療過程較複雜,患者、家屬要與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共同討論,才能達到較好的預後。   原文出處

情緒低落、便祕、嗅覺變差都是巴金森病警訊,神經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3年06月08日
公開
99

  作者: 劉育志 醫師   「醫師,我先生最近左手都會抖,走路也不太穩。」老太太向醫師描述症狀,老先生則是悶悶不樂坐在一旁。   「這樣多久了?」醫師問。   「大概半年多了,一直想帶他看醫生,他就是不肯,整天都關在家裡。」老太太無奈的說。   巴金森病病人常會因為動作症狀就醫,例如單側手會不由自主的抖動、步伐變小變慢、動作僵硬沒力、容易跌倒等。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部主任羅彥宇醫師指出,由於吞嚥功能較差,所以在講話時會感覺口水很多,甚至有流口水的現象。   以花蓮為例,多數人是在70歲左右發病,和健保資料庫的統計差不多。羅彥宇醫師說,病人大多是在發現動作症狀約半年後都沒有改善,才到醫院就診。不過如果仔細詢問非動作症狀,例如情緒高低起伏不定或低落、便祕、說夢話、夜間頻尿、味覺喪失等,大概都超過1、2年以上,只是病人不曉得這些症狀可能與巴金森病有關。   「隨著大家對巴金森病的認識增加,病人和家屬都比較有自覺,多數會主動就醫,確定診斷時大約落在第二、第三期。」羅彥宇醫師說,「不過也有大約1、2成的病人不清楚巴金森病到底是什麼,可能是因為頭暈或其他狀況就醫,而意外被醫師發現罹患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的動作症狀會讓病人平衡變差、容易跌倒,需要照顧者的協助。羅彥宇醫師說,在出現動作症狀前,便可能出現多種非動作症狀,睡眠障礙會讓病人一直講夢話、頻繁起床上廁所,憂鬱則讓病人情緒低落、不想出門、想法變得很負面、對原本喜歡的東西失去興趣、甚至出現自殺的念頭。   「情緒低落、高低起伏不定是相當常見的非動作症狀,還沒有出現動作障礙的巴金森病人,大概就有40%會出現這些症狀,這可能讓病人心情更負面、焦慮。有時候病人手抖惡化是因為焦慮,所以並不是去加藥控制手抖,而應該使用藥物去控制焦慮。」羅彥宇醫師說,「根據研究,非動作症狀對生活品質有較大的影響,也會對照顧者造成更大的負擔。」現在也有可以治療巴金森病合併憂鬱症狀的藥物,每次回診主動把自身狀況和醫師提出討論,才能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懷疑巴金森病,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手會抖、小碎步、動作變慢、平衡變差等動作障礙時,要盡快至神經科檢查。羅彥宇醫師提醒,研究發現,有3個非動作障礙能夠幫助檢測巴金森病,第1個是長期嚴重便祕,第2個是晚上睡覺時常說夢話,第3個是嗅覺變遲鈍。這3個非動作障礙通常在動作障礙出現之前大概5年、10年,甚至更久就出現。   此外,110年健保資料庫顯示,巴金森病病人十年內因其他病症就醫件數,排名第一的是憂鬱症,其次為睡眠障礙,這些非動作症狀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警訊,且較難與巴金森病做連結,大家要提高警覺。     50歲以上民眾每個月可以利用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先將五指張開,右手拇指與食指輕按25下,然後換左手拇指與食指輕按25下。如果發現雙側手指開合的速度、角度不同,請盡快至神經科檢查。   神經科醫師會詳細了解病史,並評估動作症狀與非動作症狀。羅彥宇醫師說,為了排除其他問題,會安排腦部多巴胺轉運體掃描來評估腦部多巴胺系統的狀況。   還有一個診斷標準是病人對於左多巴藥物的反應,也就是說治療本身也是診斷。羅彥宇醫師解釋,典型的巴金森病人吃藥之後症狀會明顯改善。   每個病人的病程都不太一樣,有些是以手抖為主,有些是以姿態僵硬為主。羅彥宇醫師說,「我的門診中,有位70歲的女性對藥物的反應很好,已經追蹤了10年,行動依然跟一般人相同,看不出異樣。」   治療巴金森病的藥物有很多種,包括左多巴、多巴胺受體促效劑等,醫師會根據病人的狀況選擇合適的藥物控制動作症狀和非動作症狀,幫助維持生活品質。羅彥宇醫師說,照顧者可以協助觀察藥效發揮的狀況,幫助醫師調整用藥,若在使用藥物有出現不舒服的地方,便需於回診時和醫師討論,不要自行調整藥物。     「很多病人習慣依照三餐來吃藥,不過晚餐和中餐間隔時間通常會比較長,所以大概在傍晚4、5點的時候病人就會覺得很累。」羅彥宇醫師說,「這部分也可以和醫師討論,調整服藥的時間。」     貼心小提醒   大家對於巴金森病的動作症狀,如手抖、僵硬、小碎步等,較為熟悉,不過在動作症狀出現之前,可以已經出現其他非動作症狀,包括情緒低落或起伏不定、說夢話、夜間頻尿、嚴重便祕、嗅覺變差等,大家要提高警覺。每個月使用「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幫助早期發現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友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 Facebook,提供許多關於巴金森病的照護、復健與經驗分享,家屬與病友都可以共同學習、交流。   原文出處

迎戰B細胞淋巴瘤,標靶藥物精準治療

2023年06月07日
公開
14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文:照護線上編輯部/王崇銘醫師   我們體內的淋巴細胞負責免疫功能且遍佈全身,可以對抗入侵的病原體,當淋巴細胞轉變成癌細胞,形成腫瘤,就稱為「淋巴瘤」。   淋巴瘤全身各處都有機會出現,且會侵犯其他器官。   患者可能在頸部、腋下、鼠蹊摸到異常腫大的淋巴結,也可能出現發燒、盜汗、咳嗽、體重減輕、全身發癢等症狀。若侵犯至骨髓、神經系統、或其他器官,則會出現貧血、腹痛、頭痛、嘔吐、癲癇、骨頭疼痛等症狀。   淋巴瘤可分成兩大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在台灣,大部分淋巴瘤患者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根據癌化細胞種類不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又可區分B細胞、T細胞、NK自然殺手細胞等分類,其中以B細胞淋巴瘤較為常見。   B細胞淋巴瘤的治療方式包括化學治療、標靶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等,醫師會根據淋巴瘤的類型、惡性高低程度以及患者年紀與身體狀況,擬定合適的治療計畫。   研究發現,B細胞中具有BTK酵素,是一種酪氨酸蛋白激酶,BTK酵素與B細胞的發展有關,能夠促使B細胞增殖、成熟、分化,因此便針對BTK酵素研發出標靶藥物。   利用BTK抑制劑可以抑制BTK酵素的活性,進而抑制B細胞淋巴瘤的增殖並誘導凋亡,但較不會對正常T細胞和NK自然殺手細胞造成影響。   BTK抑制劑已被運用於多種B細胞淋巴瘤的治療,例如被套細胞淋巴瘤MCL、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邊緣區型淋巴瘤MZL、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有助提升治療成效。   BTK抑制劑相較於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的作用機轉較專一;而新一代BTK抑制劑,經臨床實證有助維持生活品質。    淋巴瘤的症狀表現變化多端,且缺乏特異性,而容易被忽略。大家要留意燒、腫、癢、汗、咳、瘦等警訊,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原文出處

頭暈目眩、肢體無力、口齒不清,多發性硬化症警訊與治療策略,神經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3年06月06日
公開
9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可能睡一覺醒來,就突然變得視力模糊、肢體無力、手腳發麻,讓人沒辦法正常上班、上課,生活大受影響。你可以想像,多發性硬化症會對患者造成多麼大的心理壓力!」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張國軒醫師指出,「幸好現在已有多種藥物可以使用,能夠減少復發的機會,將病情控制得很穩定。只要和醫師好好配合,便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簡稱MS)是種自體免疫疾病,因為患者的免疫系統失調,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部、脊髓多處出現發炎反應,而造成神經系統受損。張國軒醫師指出,多發性硬化症好發在年輕族群,平均發病年齡約29歲。女性和男性的比例大概是2至3比1左右。這個族群具有相當高的生產力,對社會非常重要。   目前並沒有特定基因突變被認為會造成多發性硬化症,張國軒醫師說,雖然在父母罹患多發性硬化症時,小孩得到多發性硬化症的風險會稍微增加,不過仍然屬於罕見疾病,所以具有多發性硬化症家族史的民眾,其實不用過度擔心遺傳的問題。     多發性硬化症的症狀詭譎多變   多發性硬化症的症狀與遭到攻擊的部位有關,每一次發作時遭到攻擊的部位不同,產生的症狀也不同。張國軒醫師說,常見症狀包括眩暈、四肢無力、手腳發麻、感覺喪失、失去平衡、複視、視力異常、口齒不清、三叉神經痛等,症狀千變萬化。     臨床上可依照病程,將多發性硬化症分成幾種類型,包括復發緩解型RRMS、續發進展型SPMS、原發進展型PPMS。張國軒醫師說,七成至八成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屬於「復發緩解型RRMS」,在急性發作後,症狀可能緩解,但會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復發,每次復發後會留存一些後遺症,然後維持病況穩定直到下一次復發。   部分復發緩解型RRMS患者在持續一段時間後,可能出現漸進式失能障礙的惡化,這類稱為「續發進展型SPMS」。張國軒醫師說,在復發緩解型發作經過十年之後,大概有四分之一的患者會演變成續發進展型。     另外有極少數病人,在疾病發作後就持續惡化,稱做「原發進展型PPMS」。     積極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維持生活品質   多發性硬化症的治療可以分成兩方面,急性發作的治療與改變病程的治療。   前者是在急性發作的時候,使用大量類固醇,或其他比較強效的免疫療法,例如血漿置換術,快速控制腦部或脊髓裡發炎的狀況,讓病人能夠快速恢復,且盡量減少神經的破壞,以避免神經學後遺症持續累積。   改變病程的治療是在兩次發作之間,使用一些特別的藥物,調節病人的免疫系統以避免復發,希望能夠減少發作的次數。張國軒醫師說,因為每次發作都會對腦部、脊隨造成傷害,隨著受傷的區域越來越大,留下來的後遺症就會越來越多,而漸漸導致殘疾、失能。若能減少發作次數,可以有效延緩病程惡化,讓病人能夠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     目前已有多種藥物可用於改變病程的治療,包括干擾素、標靶藥物、免疫調節劑等,每種藥物都有不同的機轉,療效也不一樣。張國軒醫師說,臨床上會根據疾病的狀況與健保署的規定,在跟患者討論之後,向健保署申請不同的藥物。   然而過往在治療兒童或青少年多發性症患者時,因缺乏完善臨藥物試驗,使該群患者能夠使用的藥物種類較少,現已有方便性高的口服藥物可供13-18歲之兒童或青少年使用。只要和醫師密切配合,按時回診,積極接受治療,便能減少復發頻率、延緩病程惡化。   「蠻多病人在使用藥物後,幾乎沒有任何臨床復發,讓疾病能夠穩定下來。」張國軒醫師說,「降低年復發率,是治療多發性硬化症非常重要的指標。」   由於每次復發都很突然,可能睡一覺醒來,視力就出問題、手腳便沒有力氣,而影響工作、學業、生活,讓患者非常擔憂,而承受極大的壓力。張國軒醫師說,現在已經有很好的藥物,大多數病人都可以控制得很好,能夠保持生活品質、工作能力。我們的患者中有醫師、護理師、工程師、律師,已經穩定控制十幾年,狀況相當穩定。     貼心小提醒   日常生活中,患者要維持適量運動,對肌力、心肺功能、精神狀況都有幫助。張國軒醫師叮嚀,運動不可太激烈,要避免體溫升高,也要避免跌倒受傷。   飲食要攝取均衡營養,少吃高脂、高糖的食物,且不要任意進補。泡溫泉、泡熱水澡可能導致疾病復發、惡化,請盡量避免。   積極接受治療,減少復發機率,便能避免神經系統受損,有效延緩惡化,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換眼鏡還看不清,原來是白內障!非繞射延伸焦距人工水晶體,提升便利與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3年06月05日
公開
11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父親最近要換駕照,但是視力檢查都不會過。」李小姐指著68歲的老先生說,「已經換了眼鏡,還是同樣的狀況。」   檢查發現,老先生的問題是白內障。   醫世代路竹大明眼科執行長傅品逸醫師表示,由於白內障的嚴重度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建議父親接受白內障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   因為長輩堅持在作完白內障手術後不要戴眼鏡,且有夜間開車的需求,所以便建議選擇使用『非繞射型延伸焦距人工水晶體』,同時矯正近視、與老花,滿足遠、中、功能性近距離的視力需求。術後,患者順利通過視力檢查,也成功換發駕照。   白內障開始的時候,患者會覺得晚上開車的視線越來越模糊,傅品逸醫師說,患者可能在一年內換好幾副眼鏡,但是都沒辦法矯正到最佳視力1.0,有些人甚至會低到0.3、0.4,到眼科就診時,才發現白內障。   白內障是因為原本清澈的水晶體慢慢變混濁,讓光線無法通過,而影響視力。傅品逸醫師說,若是白內障已經對患者的工作與生活造成影響,便得考慮接受白內障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     遲遲不處理白內障,除了視力變差之外還可能衍生其他問題。傅品逸醫師說,白內障成熟的過程中,體積會漸漸增加,可能堵住房水排出的系統,使眼壓上升導致急性青光眼。另外白內障也會越來越硬,影響之後手術使用超音波乳化的效果,增加白內障手術的困難度,並且出現其他併發症的機會。   白內障術前,會詳細檢查整個眼睛的結構,確定只有單純白內障的問題。傅品逸醫師說,如果患者的黃斑部、視網膜有問題,置換人工水晶體也可能沒有辦法達到理想視力。倘若白內障過熟,光線無法透過進到眼底,便無法詳細檢查評估,發現其他眼疾問題。   白內障是不可逆的變化,唯有透過手術移除混濁的水晶體,放入人工水晶體,才能改善視力。傅品逸醫師說,目前的白內障手術大多是利用超音波乳化的方式移除水晶體,相較於傳統手術,傷口較小、手術時間較短。     非繞射延伸焦距人工水晶體提升便利與安全   在接受白內障手術前,醫師都會詳細了解患者的用眼需求,以協助挑選合適的人工水晶體。傅品逸醫師說,以剛剛提到的老先生為例,因為白天、晚上都常開車,且有遠、中、近距離之用眼需求,所以選擇非繞射型延伸焦距人工水晶體。   過去有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幫助患者看清遠、中、近距離,但是在焦點與焦點之間比較模糊。傅品逸醫師說,現在的延伸焦距人工水晶體可以延長焦段,讓患者感受到連續性的視覺品質。     延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又可分成「繞射型」與「非繞射型」,傅品逸醫師解釋,「繞射型」能夠達到連續性視覺品質,但有一個缺點,就是在夜間開車的時候,容易出現眩光的狀況。因為在光線較暗時,瞳孔會放大,加上水晶體繞射的設計,分散進入眼睛的光線,導致眩光、光暈較明顯。「非繞射型」針對眩光問題調整設計,能夠達到遠、中、功能性近距離連續視力,又可改善夜間眩光光暈,提升患者在晚上活動的安全與便利。   延伸焦段人工水晶體在看近距離時不像多焦點人工水晶體那樣清楚,不過傅品逸醫師提到,在我們生活中最常用到的其實是中距離視力,例如看電腦、看導航、儀表板、看平板、做菜等,很少需要把東西拿很近來看,所以人工水晶體的發展多著重於遠距離、中距離達到清晰,看近的部分屬於功能性近距離。如果需要看很小很小的字,或作很細緻的一些手工藝,就會使用老花眼鏡輔助。     貼心小提醒   除了年紀增長容易罹患白內障之外,高度近視、抽菸、糖尿病、高血壓、紫外線、眼睛外傷等因素都會增加白內障的風險。「近年來常遇到三、四十歲便需要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患者。」傅品逸醫師提醒,「大家要做好眼睛保健,以免白內障提早發生。」   倘若白內障已經影響到生活、工作,便要考慮接受白內障手術。傅品逸醫師說,人工水晶體持續進步,術前要與醫師詳細討論,根據用眼需求選擇合適的人工水晶體,才能達到較滿意的結果。   原文出處

飛秒老花近視雷射,同時矯正老花、近視與散光,生活便利大提升!

2023年06月01日
公開
22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叮咚! 」   「哎呀,老花真是麻煩… 」   如果在看手機的時候,需要越拿越遠,或是把手機的字體越調越大,就代表老花眼已經開始發威囉!   年輕人眼睛的調節力很好,能夠迅速對焦,看清近距離的物體。   過了40歲之後,眼睛的調節力漸漸退化,看近物的時候無法將影像聚焦在視網膜上,導致老花眼,看報紙、看手機、剪指甲都相當吃力,對生活與工作造成許多不便。   想要矯正老花眼可以配戴老花眼鏡、多焦眼鏡,也可以利用老花近視雷射手術,同時矯正老花、近視與散光。   老花近視雷射是將一隻眼睛以雷射調整成接近0度近視,負責看遠距離;另一隻眼睛留下約25~150度近視,負責看近距離;同時結合「智能景深技術(LBV)」,訂定個人化景深參數,發揮延長景深的效果,優化中距離視力與立體感。滿足遠、中、近距離的視力需求。   接受老花近視雷射前,需要作完整的檢查與評估,確認眼壓、瞳孔大小、老花、近視、與散光度數,以及角膜、水晶體、視網膜的健康狀況。並讓患者試戴鏡片,模擬術後的視力狀況。   老花近視雷射過程與近視雷射相似,醫師會先點局部麻醉藥水,再利用飛秒雷射或準分子雷射進行度數矯正,並製作景深效果,最後將角膜瓣復位。手術時間大約10分鐘。   完成老花近視雷射後,請依照醫師指示服藥、點眼藥水,並按時回診檢查。術後1週內,要避免眼睛碰到水。若有任何問題,請立即向醫師諮詢喔!   原文出處

每10位糖友就有1位用藥有問題! 模範糖友破除用藥偏見,糖化血色素順利達標

2023年05月31日
公開
98

  作者: 劉育志 醫師   「當時是在接受司機體檢時,意外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8%,當下感到相當震驚也難以接受。」54歲模範糖友許先生是位計程車司機,診斷糖尿病將近5年,「回想起來,其實之前已經陸續有口渴、疲累、頻尿等糖尿病相關症狀,但是因為對疾病認識不夠,所以沒有聯想到可能是糖尿病。」   「我確診糖尿病的時機還不算晚,醫師說可以利用口服降血糖藥物來控制血糖。」許先生說,「但是因為曾經聽過很多關於血糖藥會讓肝臟、腎臟受損的謠言,所以剛開始非常抗拒用藥。不過醫師和衛教師很仔細說明糖尿病藥物的原理和治療的重要性,讓我扭轉錯誤的認知,開始配合規律用藥。」   剛開始治療時,常常忘記吃藥,於是在和醫師討論後更改用藥方式,調整到睡前服用,一天一次。許先生說,起初還有設定吃藥鬧鐘來提醒自己,現在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現在糖化血色素HbA1c穩定控制在6.7%,也沒有出現任何併發症。     「我認為糖尿病治療成效的好壞在於能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去控制血糖,每次回診醫師都會就目前的治療狀況給予專業的建議,並進行眼睛、足部等併發症檢查,也會安排衛教師和營養師提供照護與飲食控制的指導。」許先生說,「現在口服降血糖藥物很方便,一天一次的治療模式相當簡單,且不會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搭配飲食管理和運動,便能將血糖控制達標。」   想要把血糖控制好,飲食、運動、藥物缺一不可,松山班廷建興診所院長李建興醫師說,根據臨床經驗,每十個糖尿病病人中大概有1至2個的服藥順從性較差,主要原因可能和副作用有關。   部分糖尿病藥物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若飲食的時間、份量不規律,可能導致低血糖,而出現心悸、頭暈、冒冷汗等狀況。李建興醫師說,另一個是體重增加,因為身體對於葡萄糖的利用狀況改善,可能使體重增加,而被糖友視為治療的副作用。   為了減少出現低血糖的機會,醫師在開立藥物時,都會告知糖友該留意的事項,要按時用餐、服藥。李建興醫師說,想預防低血糖也要多多監測血糖,掌握自己的血糖。而對於有發生低血糖的糖友,也可以在回診時反應,讓主治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更換成不易造成低血糖的降血糖藥。   很多糖友還有服用高血壓、高血脂或其他慢性病的藥物,醫師開立處方時會幫忙注意是否有交互作用,基本上可以一起使用。李建興醫師說,大部分的血糖藥物應該是不會影響到其他藥物的吸收,如果藥物種類較多,醫師也可以幫忙整理用藥,讓糖友較為便利。   「遇到對血糖藥有疑慮的糖友,我們都會盡量說明,讓他了解藥物的重要性,並化解疑慮。」因為糖尿病控制不理想,容易造成腎臟病變,使腎臟功能逐漸惡化,李建興醫師說,糖尿病藥物一般不會影響腎臟功能,不過若是使用經由腎臟代謝的藥物,便需要根據腎功能的狀況來調整。   糖友主動提出疑問,能夠跟醫師有較充分的討論,李建興醫師說,讓病人參與用藥過程的決策很有幫助,糖友在使用藥物的時候,相對比較安心,配合度也會更好。      在剛開始使用糖尿病藥物的時候,我們會讓糖友密集回診,李建興醫師說,先間隔一個禮拜、兩個禮拜回診,能了解糖友用藥的狀況,以及遇到問題,就可以幫忙解決或適時調整,並解釋清楚。透過較密集的互動與說明,能夠有效減少病人對藥物的偏見,建立正確的控糖觀念,對於長期血糖控制非常重要。   糖友也可以善用糖尿病衛教學會推出的「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只要加入LINE好友便能獲得由學會把關,正確的糖尿病資訊!   原文出處

兒童近視不能拖!近視控制鏡片、近視控制日拋、角膜塑型片有何差異?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3年05月30日
公開
18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小朋友上學期檢查近視才50度,這學期檢查竟然就變成200度!」陳媽媽緊張地問,「現在應該怎麼辦?」   台灣兒童近視的比例很高,近視度數也會隨著年紀快速增加,很容易進展為高度近視。柏克萊眼科診所林億倫醫師說,對於近視控制的方式,例如近視控制鏡片、角膜塑型片、近視控制日拋等,家長常有許多疑問,一起來了解。     近視很傷眼,併發症很多   近視是不容忽視的疾病,因為近視會增加眼睛病變的風險,導致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白內障等多種併發症。林億倫醫師指出,近視200度的患者,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是一般人的9.7倍;近視500度的患者,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是一般人的41倍;近視500度的患者,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26倍,可能導致失明。視網膜剝離的風險也會隨著近視加深,而大幅上升。   高度近視的患者可能在四、五十歲便形成白內障。林億倫醫師說,在一眼做完白內障手術後,常會出現較大的視差,對患者造成嚴重的困擾。     很多人會輕忽近視的危害,其實近視500度便算是高度近視。林億倫醫師說,台灣有八成以上的小孩子都有近視,一定要及早介入控制。     近視控制方法解析   近視控制的方法包括藥物控制與光學控制,林億倫醫師說,藥物控制是點散瞳藥水,目前常使用低劑量的長效型散瞳劑,不過散瞳劑會有畏光等常見的副作用。光學控制則有使用近視控制眼鏡、角膜塑型片等。   新一代兒童近視控制鏡片的原理是利用高非球面微透鏡,組成「非聚焦光束帶」,形成大量周邊近視離焦狀態,來延緩近視加深。林億倫醫師解釋,未矯正近視時,中央影像會聚焦在視網膜前方,周邊影像會聚焦在視網膜後方,誘發眼軸變長,使近視加深;而兒童近視控制鏡片能將中央影像聚焦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並利用11圈星環微透鏡在視網膜前形成非聚焦光束帶,避免眼軸變長,發揮近視控制的效果。     角膜塑型片是硬式隱形眼鏡,讓小朋友在晚上睡覺時配戴,起床後摘除。林億倫醫師說,角膜塑型片能改變角膜的形狀,矯正近視度數,不過角膜會漸漸回彈,所以到了下午、晚上,看東西就比較不清楚。由於異物感較明顯,部分孩童可能難以適應。若是年紀較小,通常會需要家長協助配戴、摘除、與清潔。   近視控制日拋是軟式隱形眼鏡,讓小朋友在白天配戴。林億倫醫師說,因為要配戴10個小時以上,很多家長會有點擔心。   兒童近視控制鏡片與一般眼鏡類似,可以矯正近視、散光,獲得清晰視力並產生周邊離焦的效果,延緩近視加深。林億倫醫師說,兒童近視控制鏡片不會接觸眼球、非侵入性,且便利性高。家長不用擔心隱形眼鏡的異物感、透氧度,或是鏡片的清潔工作。   「使用隱形眼鏡,不論是硬式或軟式,家長需要多加注意清潔,以避免感染。」林億倫醫師說,「如果出現過敏、結膜炎,便得停戴隱形眼鏡,換成備用眼鏡。但是在配戴角膜塑型片後,度數會波動,很難準備合適的備用眼鏡。並且若是經常停戴,也會影響近視控制的效果。」   兒童近視控制鏡片是非侵入性,各年齡層的學童、青少年都可以配戴,林億倫醫師說,小朋友的近視度數增加很快,若能及早介入控制,便可避免演變成高度近視。     使用兒童近視控制眼鏡時,只要醒著就要戴,才能發揮近視控制的效果。能夠持續看到清晰的影像,對小朋友的視力也有幫助。林億倫醫師說,有時也會另外搭配低濃度長效型散瞳劑,幫助肌肉稍微放鬆,避免小朋友看東西時越靠越近。     預防近視重點提醒   想要預防近視,一定要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林億倫醫師說,台灣是宣導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美國是宣導用眼20分鐘、休息20秒鐘。目的都是讓眼睛能看遠、放鬆,不要維持在近距離用眼的狀態。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也有助於預防近視。   小朋友的睡眠時間也很重要,建議一天睡10個小時,對於視力、身高都有好處。林億倫醫師說,飲食方面要攝取均衡營養,雞蛋、綠色蔬菜(如菠菜、空心菜、綠色花椰菜等)裡都含有天然葉黃素。 由於小朋友近視變化很快,請務必定期檢查眼睛。林億倫醫師叮嚀,控制近視的方法持續進步,及早介入,才能避免近視迅速惡化!   原文出處

初期不明顯,進展快速很致命!慎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醫師圖文解說

2023年05月29日
公開
14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一開始症狀不明顯,不容易診斷,但進展快速,相當致命!」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江明洲醫師說。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主要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造成,江明洲醫師指出,腦膜炎雙球菌可透過飛沫傳染,如果鼻咽腔帶有腦膜炎雙球菌,即便沒有發病,還是有傳染的風險,在一般族群中大概有10%的人屬於無症狀的帶菌者,而在青少年可能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帶原率。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發病時不容易辨識,不容易早期診斷,但病情又進展很快。江明洲醫師說,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主要發生在孩童,超過三分之一是發生在小於4歲,尤其是小於1歲的小朋友。     除了嬰幼兒之外,如果是免疫系統有問題、持續性補體缺損、脾臟功能缺乏、脾臟切除的患者,也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高風險族群。江明洲醫師說,由於青少年的帶原率較高,因此居住較為密集的宿舍、軍營、監獄,也有較高的機會出現感染。過去有研究指出,抽菸或吸二手菸也有較高的風險。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致死率很高,江明洲醫師說,整體來講大概是8%至15%的死亡率,如果沒有妥善治療,大概有50%的死亡率。   腦膜炎雙球菌是革蘭氏陰性雙球菌,根據細菌外面的莢膜可以分成至少13個血清群,其中6種血清群(A、B、C、W、X、Y)較容易造成流行。江明洲醫師說,在台灣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以B型較常見,大概有80%是由B型所導致。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剛開始的症狀不明顯,可能出現一些感冒的症狀,發燒、噁心、嘔吐等,江明洲醫師說,小於1歲的小朋友,會有嗜睡的狀況,不容易立刻察覺。腦膜炎雙球菌造成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在年紀大一點的小朋友或成人,就會有很明顯的劇烈頭痛,甚至脖子僵硬,嚴重時會意識不清。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病程進展很快,可能導致腦膜炎、敗血症、敗血性休克,而容易造成死亡。雖然一開始症狀不明顯,但可能在一天之內便進展到腦膜炎、敗血症、休克、死亡。   即便經過治療,有些患者除了中樞神經感染嚴重,還可能造成四肢循環不良,而導致截肢。江明洲醫師說,幸運存活下來的患者可能有神經學後遺症,如智能障礙、聽力損傷等。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治療在於盡快確定診斷,並給予適當的抗生素。江明洲醫師說,因為可能出現敗血症、意識昏迷,所以還需要各種支持性療法的介入。     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重點提醒   因為無症狀帶原者相當多,可能透過飛沫散布腦膜炎雙球菌。江明洲醫師說,大家一定要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戴口罩、避開人潮都能減少接觸病原的機會,最重要的是目前已有疫苗可以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面對明顯咳嗽、流鼻水的患者,我們會盡量保持距離。」江明洲醫師說,「但是對於無症狀帶菌者,接種疫苗還是較有效的方式。」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之高風險族群如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者、持續性補體缺損、脾臟功能缺損等患者應和醫師討論,接種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   若要前往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高風險地區旅遊,應提早向醫師諮詢並接種疫苗,接種疫苗後約7至10天可以產生保護力。     貼心小提醒   腦膜炎雙球菌造成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個非常致命的疾病,江明洲醫師說,初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忽略且不容易診斷,但病程進展非常快,會在短時間內演變成腦膜炎、敗血症、敗血性休克等嚴重併發症,死亡率很高。即便經過適當的治療,大概有五分之一的感染者可能會有嚴重的後遺症。   因為無症狀帶原者很多,發病時不容易辨識、病程進展快速,又可能出現嚴重後遺症,所以一定要小心防範。江明洲醫師說,1歲以下嬰幼兒、青少年及老年人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好發的年齡層,目前較有效防範的方式,是接種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   原文出處

頸部腫塊、聲音沙啞、吞嚥不適,甲狀腺癌警訊與治療,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2023年05月26日
公開
11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脖子有摸到一顆硬硬的東西。」28歲的林小姐指著頸部左側說。   「會痛嗎?」醫師問。   「不會。」林小姐搖搖頭。   理學檢查發現林小姐的甲狀腺有顆腫瘤,而且這個腫瘤在甲狀腺超音波下看起來,惡性的機會較高。臺大醫院新竹分院代謝內分泌科黃則穎醫師建議,用細針穿刺取出少量細胞做檢查,顯微鏡下也懷疑有惡性細胞,於是林小姐便接受了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的病理報告確認是甲狀腺乳突癌。   後續還有安排放射碘治療,也會使用口服藥補充甲狀腺素。黃則穎醫師說,甲狀腺乳突癌是預後較好的癌症,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有機會達到很好的成效。     甲狀腺癌警訊   甲狀腺位於頸部,是相當表淺的器官,出現腫瘤時,較容易被發現,也較容易檢查。黃則穎醫師說,患者可能摸到頸部有腫塊或是腫大的淋巴結,可能覺得頸部有壓迫感,吞嚥時會感到不適。如果腫瘤影響到喉返神經(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聲音可能會變得沙啞,喝水較容易嗆到。     當腫瘤長大,侵犯到周邊組織時,可能有頸部疼痛的狀況。若癌細胞轉移到肺臟、骨骼等遠端器官時,可能造成喘、骨頭疼痛等症狀。   甲狀腺癌大多發生在20到55歲之間,女性的發生率約是男性的3倍。黃則穎醫師說,放射線暴露、家族病史可能會增加罹患甲狀腺癌的風險。     甲狀腺癌需要做哪些檢查?   甲狀腺癌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很多患者是在接受健康檢查或是因為其他因素接受頸部影像檢查時,意外發現甲狀腺癌。黃則穎醫師說,針對因為頸部腫塊、疼痛、聲音沙啞等相關症狀就診的患者,醫師會先以理學檢查評估腫瘤的大小、位置、軟硬度,然後利用甲狀腺超音波詳細檢查甲狀腺與頸部淋巴結的狀況。     若是甲狀腺超音波呈現出惡性腫瘤的特徵,便會建議進行細針穿刺。黃則穎醫師說,細針穿刺是在超音波導引下使用一根很細的針,刺入甲狀腺腫瘤中,取出少量細胞檢查。醫師會根據細胞檢查結果,與患者討論接下來的處理方式。     甲狀腺癌該如何治療?   在狀況許可時,手術切除是甲狀腺癌的第一線治療。外科醫師會進行甲狀腺切除與頸部淋巴腺廓清,並將檢體送交病理檢查,確認腫瘤侵犯的程度與淋巴結轉移的狀況。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年紀、身體狀況、腫瘤分期等,擬定後續的治療計畫。   手術後根據病理報告和復發風險分期,醫師會評估是否使用放射碘治療。黃則穎醫師解釋,正常的甲狀腺細胞會攝取碘以合成甲狀腺素,分化較好的甲狀腺濾泡細胞所產生的癌細胞也能攝取碘。碘-131(131I)為放射性同位素,服用之後會進入甲狀腺癌細胞,碘-131所發出的放射線便能清除甲狀腺癌細胞,碘-131之後會經由尿液、糞便排出體外。   針對放射性碘治療無效的侵犯性或遠端轉移甲狀腺癌,醫師經評估後可能會提供局部切除、放射線治療或標靶治療等選項。     接受甲狀腺全切除的患者必須持續補充甲狀腺素,黃則穎醫師說,甲狀腺素是身體不可或缺的激素,與身體代謝有關,若缺乏甲狀腺素,會出現沒有精神、怕冷、體重增加、說話速度變慢等狀況,使用口服藥便能補充甲狀腺素,相當方便。   除了維持身體代謝速度之外,使用甲狀腺素還有另一個功能。黃則穎醫師說,當體內缺少甲狀腺素時,腦下垂體會分泌甲狀腺刺激素TSH,可能刺激甲狀腺癌的生長或復發。透過補充甲狀腺素,能夠抑制甲狀腺刺激素TSH,降低大部分甲狀腺癌復發的機會。   甲狀腺全切除術後,都會定期抽血監測甲狀腺素與甲狀腺刺激素的濃度。黃則穎醫師說,至於甲狀腺部分切除的患者,會依據不同狀況,來決定是否補充甲狀腺素。   由於甲狀腺素的吸收容易受到其他食物或藥物的影響,所以會提醒患者在早上起床空腹時服藥,經過1個小時後再進食或服用其他藥物。     貼心小提醒   甲狀腺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的第4名,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常常是在檢查時偶然發現甲狀腺癌。黃則穎醫師叮嚀,若有頸部腫塊、吞嚥不適、聲音沙啞等症狀,便要盡快就醫。   若甲狀腺超音波發現惡性腫瘤的特徵,可考慮細針穿刺,取出少量細胞來檢查。甲狀腺癌大多是預後相對較好的癌症,請與醫師密切配合,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成效。   原文出處

甲狀腺結節怎麼辦?追蹤、治療重點提醒,內分泌專科醫師圖解說明

2023年05月26日
公開
8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做甲狀腺超音波發現有結節。請問結節是腫瘤嗎?是水泡嗎?是良性?還是惡性?吃藥能讓結節消失嗎?」陳女士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   檢查發現甲狀腺結節時,患者都有許多問題。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陳維健醫師指出,甲狀腺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而甲狀腺結節是相當常見的狀況。甲狀腺結節就是甲狀腺瘤,大部分是良性的,因擔心造成病人過度害怕,所以稱呼為甲狀腺結節。不過有些情況甲狀腺腫大的病灶主要為液體成分,我們稱之為囊腫,也就是俗稱的水泡。   若甲狀腺結節小小的,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也不曉得自己有結節,往往是在接受甲狀腺超音波檢查時意外發現。陳維健醫師說,良性結節一般生長速度慢,但隨著結節越長越大,患者可能有脖子受到壓迫的感覺,可以摸到突起的部分,外觀也可能看得出來。     甲狀腺結節在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發生,女性的發生率較高。有家族病史的人,也較容易產生甲狀腺結節。   碘攝取量不足時,甲狀腺組織會增生而產生結節。因為目前台灣的食鹽有添加碘,較不會有碘缺乏的問題。陳維健醫師說,碘攝取量過多時,也可能增加結節的發生率,所以不能缺乏,也不能過度補充。   大部分甲狀腺結節沒有功能,不會分泌甲狀腺素。陳維健醫師說,但是也有部分甲狀腺結節能夠分泌甲狀腺素,對生理機能造成影響,導致甲狀腺機能亢進,稱為「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可能出現心跳加速、手抖、體重減輕、容易腹瀉、緊張焦慮、月經不規則等症狀。   超過九成以上的甲狀腺結節是良性,不過也有少部分是惡性腫瘤。陳維健醫師說,絕大部分甲狀腺惡性腫瘤是治療後預後非常好的甲狀腺乳突癌,極少數是濾泡癌等的其他病理分類。 雖然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是良性腫瘤,不過隨著腫瘤變大,也會對周遭的構造造成壓迫,陳維健醫師說,食道受到壓迫,患者會覺得吞嚥不適;氣管受到壓迫,可能會影響呼吸;喉返神經受到壓迫,可能會導致聲音沙啞。     甲狀腺結節需要做哪些檢查?   由於甲狀腺位在身體蠻表淺的地方,所以使用甲狀腺超音波便能詳細檢查。陳維健醫師說,甲狀腺超音波可以提供一些線索幫助判斷是良性或惡性的結節,一般約一公分以上的結節就會建議使用細針穿刺進行細胞學檢查。陳維健醫師說,可以利用細針刺進結節裡抽出一些細胞,再利用顯微鏡來檢視細胞型態是偏向良性或惡性。     如果需要進一步做組織學檢查,便可能會使用粗針切片。陳維健醫師說,粗針切片能夠取得更多甲狀腺組織,以進行更詳盡的檢查。   利用細針穿刺做細胞學檢查就能診斷甲狀腺乳突癌,但是較沒辦法直接診斷其他某些種類的甲狀腺癌。陳維健醫師說,不過因為甲狀腺乳突癌幾乎佔了約甲狀腺癌的95%以上,所以甲狀腺細針穿刺就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至於其他某些更少見的甲狀腺惡性腫瘤可能需要手術切除後才能確定診斷。如果細胞學上有非典型異常變化時醫師亦可能會建議手術。   抽血檢查的部分,可能包括三碘甲狀腺素T3、甲狀腺素T4、游離四碘甲狀腺素Free T4、甲狀腺刺激素TSH、自體抗體等。必要時還會安排核子醫學科的甲狀腺掃描。     甲狀腺結節該如何治療?   目前沒有口服藥物能有效讓甲狀腺結節永遠縮小或消失,醫師會根據甲狀腺結節的狀況,決定後續的治療方式。囊腫的部分可能可以直接用穿刺方式抽吸液體可馬上改善症狀,反覆產生液體的囊腫如出血性囊腫等則可以考慮注射高濃度酒精來治療。   如果檢查認為甲狀腺結節偏向良性,也沒有明顯症狀,大多會建議患者定期追蹤觀察。陳維健醫師說,如果細針穿刺的結果有部分細胞較不尋常,可能會建議密集回診追蹤,並再次進行細針穿刺,或可能建議手術。     若要處理甲狀腺結節,傳統是外科手術切除,近年來還有引進微創甲狀腺消融術。陳維健醫師說,甲狀腺消融術是將一支消融針在超音波導引下刺進甲狀腺結節裡,針尖利用射頻或微波加熱破壞結節而產生凝固性壞死,讓甲狀腺結節逐漸萎縮或消失。好處是只需局部麻醉和保留正常的甲狀腺組織。   在內視鏡及機器的輔助下,外科手術也有一些微創方式,讓脖子上不會留下明顯的疤痕。     貼心小提醒   甲狀腺結節是相當常見的狀況,通常沒有明顯症狀。陳維健醫師叮嚀,雖然大多數的甲狀腺結節是良性腫瘤,可利用甲狀腺超音波追蹤結節的變化,但是仍有少部分是惡性腫瘤。建議患者個別與醫師討論結節的追蹤與處置方式。   原文出處

精神不濟、說話變慢、食慾不振,甲狀腺機能低下的警訊與治療,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3年05月25日
公開
11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非…常…容…易…累」王小姐慢慢走進診間,說話的速度也異常緩慢。   看到這樣的表現,會讓人聯想到甲狀腺機能低下。義大醫院新陳代謝科陳冠樺醫師指出,當時替她抽血檢測,發現甲狀腺素已低到幾乎驗不到,而正常時候應該小於5 mU/L的甲狀腺刺激素TSH已經超過100 mU/L,是相當厲害的甲狀腺機能低下,於是便給予口服藥補充甲狀腺素。   一個星期後,患者回到門診,說話的速度大概是剛就診時的兩倍,整體的精神狀態也改善許多。   我們的甲狀腺位於氣管前方,能夠分泌甲狀腺素影響全身的代謝速度。陳冠樺醫師說,甲狀腺機能不足導致全身代謝變慢,所以會產生相對應的症狀包括容易疲倦、怕冷、便祕、心跳變慢、胃口變差、體重增加、皮膚乾燥、頭髮變粗、月經不規則等。由於神經系統受到影響,導致反應變慢、動作變慢、講話變慢、聽力變差。在代謝方面,可能導致高血壓、高血脂。     長期處於甲狀腺機能低下的狀態會造成黏液性水腫,陳冠樺醫師解釋,黏液性水腫是在皮下組織累積一些物質,而造成臉部浮腫、腳部浮腫。血液中的電解質不平衡可能導致肌肉痙攣,患者可能昏迷,甚至死亡。   「患者常會因為很容易疲勞、精神狀況差而就醫,」陳冠樺醫師說,「由於台灣的醫療相當方便,非常的嚴重併發症比較少見。」     甲狀腺機能低下 趕快查原因   導致甲狀腺機能低下的原因很多,陳冠樺醫師說,在台灣較常見的是橋本氏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屬於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自己的甲狀腺,而造成發炎、破壞。橋本氏甲狀腺炎剛開始可能會出現甲狀腺機能亢進,隨著破壞增加,甲狀腺漸漸萎縮,而出現甲狀腺機能低下的情況。   接受甲狀腺切除手術、或頸部放射線治療後,都需要追蹤甲狀腺機能,並視狀況補充甲狀腺素,以免出現甲狀腺機能低下。   由於腦下垂體是甲狀腺上游的指揮器官,當腦下垂體的功能不足時,也可能讓甲狀腺素的分泌不足。陳冠樺醫師說,碘缺乏會造成甲狀腺機能低下,因為台灣的食鹽裡有加碘,已較少出現此狀況。     隨著年紀增加,甲狀腺功能會逐漸退化,因此老年人可能出現甲狀腺機能不足。陳冠樺醫師說,有少數人是先天性甲狀腺機能不足,目前台灣所有的嬰兒在出生時都會採腳跟血,檢驗一些先天性疾病,如果發現先天性甲狀腺機能不足,便需要補充甲狀腺素,幫助新生兒正常生長發育。     懷疑甲狀腺機能低下怎麼辦?   懷疑甲狀腺機能低下時,醫師會安排抽血與甲狀腺超音波檢查。陳冠樺醫師說,抽血會檢測甲狀腺刺激素TSH、甲狀腺素,也可能檢測電解質、腎上腺功能、以及是否有因為甲狀腺機能低下而造成的血脂肪上升、血糖降低的狀況。   可能同時檢查腎上腺素功能的原因,在於補充甲狀腺素時,如果病人有腎上腺功能低下的狀況,務必同時補充,以免造成其他的風險。   甲狀腺超音波能夠評估甲狀腺的大小、是否有甲狀腺炎,也會檢查是否有囊腫、結節或腫瘤等異常。     正確補充甲狀腺素,恢復正常生活   確認甲狀腺機能低下後,便可使用口服甲狀腺素,補充甲狀腺素後,症狀會明顯改善。陳冠樺醫師說,因為食物或藥物可能影響甲狀腺素的吸收,所以建議在空腹時服藥,而且需要跟其他的藥物分開吃。通常會請患者一大早起床時,就先服用甲狀腺素,和早餐或其他餐前藥物至少間隔1小時以上,比較不會受到影響。     補充甲狀腺素後,患者會感到顯著改善,所以大多願意按時服藥,也能避免出現後續的併發症。     貼心小提醒   甲狀腺能夠調節身體代謝速度,當甲狀腺機能低下時可能出現容易疲倦、怕冷、便祕、心跳變慢、胃口變差、體重增加、說話變慢、反應變慢、皮膚乾燥、頭髮變粗、月經不規則等症狀,若有相關問題務必儘快就醫治療,可以讓症狀得到明顯的改善,恢復正常生活。陳冠樺醫師叮嚀,處於甲狀腺機能低下的狀況時,患者的反應較慢,請勿自行騎車、開車,以免發生危險喔!   原文出處

脖子腫、甲狀腺機能異常,橋本氏甲狀腺炎警訊與治療,內分泌專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2023年05月25日
公開
17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脖子腫腫的。」28歲李小姐仰起頭,用手指著頸部。   「有其他不舒服嗎?」醫師問。   「最近精神都不太好、很疲倦,體重也有增加。」李小姐說。   抽血檢查顯示患者罹患橋本氏甲狀腺炎,且有甲狀腺機能低下的狀況,於是開始補充甲狀腺素,患者的症狀便明顯改善。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新陳代謝科吳明諴醫師指出,經過幾個月後,患者回診時反應,心跳變得比較快,且有體重減輕的現象,抽血也確認是甲狀腺機能亢進,於是調整藥物。爾後,又陸續出現幾次甲狀腺功能波動的狀況。   「這個案例提醒我們,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需要追蹤甲狀腺功能,」吳明諴醫師說,「雖然大部分是以甲狀腺機能低下來表現,但是也可能出現甲狀腺機能波動的狀況,必須適時調整藥物。」   橋本氏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吳明諴醫師說,患者身體會產生自體抗體攻擊甲狀腺組織,導致甲狀腺處在持續發炎的狀態。     橋本氏甲狀腺炎較好發在40到60歲的女性,女性的發生率是男性的5到10倍。吳明諴醫師說,危險因子包括攝取過量碘、缺乏元素硒、基因、某些傳染病或藥物的影響等。     橋本氏甲狀腺炎的症狀多變化   橋本氏甲狀腺炎初期可能沒有症狀,吳明諴醫師說,有些患者是因為發現脖子比較腫、比較硬、摸到甲狀腺結節而就醫,有些患者是以甲狀腺機能異常來表現,最常見的是甲狀腺機能低下,症狀包括怕冷、便祕、疲倦、沒有力氣、反應變慢、說話變慢、體重增加、浮腫等;很少部分橋本氏甲狀腺炎病患會出現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狀況,症狀包括緊張、心悸、手抖、腹瀉、體重減輕等。     嚴重的甲狀腺機能低下可能造成黏液性水腫昏迷(myxedema coma),讓病患出現心跳變慢、血壓過低、體溫過低、意識模糊、低血糖等狀況。 橋本氏甲狀腺炎病患可能合併其他與免疫相關的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第一型糖尿病等。若有相關症狀,可以加以評估。     橋本氏甲狀腺炎該如何檢查?   當懷疑橋本氏甲狀腺炎時,可以抽血檢測甲狀腺素、甲狀腺刺激素TSH、甲狀腺過氧化酶抗體(anti-TPO antibody)、甲狀腺球蛋白抗體(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ATA)等。 利用甲狀腺超音波可以仔細評估甲狀腺,確認是否有腫大、萎縮、結節等狀況。     橋本氏甲狀腺炎該如何治療?   橋本氏甲狀腺炎的治療是依照病患的症狀來決定,吳明諴醫師說,大部分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沒有明顯症狀,不太需要治療,只要在門診持續追蹤。   如果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狀況,就需要使用口服藥適量補充甲狀腺素。吳明諴醫師提醒,在補充甲狀腺素之前,必須小心腎上腺皮質功能不足的可能,因為少數患者會合併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需同時補充類固醇。     由於甲狀腺素的吸收容易受到其他食物、藥物的影響,所以會提醒患者,最好在每天起床空腹時服用甲狀腺素,經過1個小時後,再吃東西和其他藥物。吳明諴醫師說,治療過程中會持續追蹤甲狀腺功能,並適時調整藥物。   飲食方面會建議病人,避免攝取含碘量高的食物,例如海帶、紫菜等。     貼心小提醒   橋本氏甲狀腺炎是自體免疫疾病,因為自體抗體攻擊甲狀腺組織,而導致甲狀腺慢性發炎。吳明諴醫師說,患者可能沒有症狀,或摸到脖子變腫,也可能出現甲狀腺機能低下的症狀,少數有甲狀腺亢進症狀。   在甲狀腺功能正常時,暫時不須治療,但需要持續追蹤,若出現甲狀腺功能異常的狀況,便得適時使用藥物,以減少併發症。   原文出處

膀胱、腎盂、輸尿管都可能產生泌尿上皮癌,免疫治療幫助患者活得久、活得好,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3年05月24日
公開
7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最近很容易喘耶。」回診的王女士說,她是一位腎盂癌三期的患者,約一年前已接受手術治療,並定期於門診追蹤。   這次胸部X光顯示有肺部腫瘤,後續的切片證實是泌尿上皮癌轉移到肺臟,確定診斷後便開始進行化學治療。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蘇柏榮醫師表示,作完6個療程後,肺部腫瘤縮小,症狀也有改善,但是因為副作用較明顯,手腳會發麻,且有影響腎功能的疑慮,而無法繼續使用化療。   在過去,泌尿上皮癌遠端轉移的患者的存活期大約12至15個月。蘇柏榮醫師說,當時正好有免疫治療臨床試驗的機會,便跟患者討論,她願意嘗試免疫治療。接受免疫治療4、5個月後,患者肺部的腫瘤持續縮小到看不見,且沒有明顯副作用,患者不用擔心血球下降,可以照常工作、煮飯、跳土風舞、做自己想做的事,讓她相當開心,也願意持續回診治療,至今已超過4年。   針對晚期、轉移的泌尿上皮癌,先使用化學治療,然後接續用免疫治療作維持治療,能夠突破傳統治療困境,顯著提升治療成效,還可維持生活品質。蘇柏榮醫師說,「讓患者活得久、活得好,是醫療團隊最大的期待!」     我們的泌尿系統可分成上段與下段,上段包括腎臟、輸尿管,下段有膀胱、尿道。蘇柏榮醫師解釋,泌尿上皮是分布在泌尿系統內會接觸尿液的上皮組織,從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皆有泌尿上皮。當泌尿上皮病變產生惡性腫瘤,便稱為泌尿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   泌尿上皮癌好發於中老年人,大多是在60幾歲,蘇柏榮醫師說,不過有時候也會遇到一些較年輕,30、40歲便出現泌尿上皮癌的患者。   泌尿上皮癌的危險因子包括抽菸、頻繁染髮、砷暴露、使用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材等,蘇柏榮醫師說,若有家族病史,也可能增加罹患泌尿上皮癌的風險。     泌尿上皮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隨著病情進展,較常見的症狀是無痛性血尿。蘇柏榮醫師說,上泌尿道與下泌尿道的症狀有些差異,出現在下泌尿道(如膀胱)的泌尿上皮癌,血尿會比較明顯;出現在上泌尿道(如腎盂、輸尿管)的泌尿上皮癌,除了可能出現血尿,還可能造成尿路阻塞,導致腎臟水腫、腰痛、腎功能惡化等。     出現在膀胱的泌尿上皮癌,因為血尿較明顯,患者較容易發現,而提早就醫。在台灣,大約5至6成的膀胱癌於確定診斷時是比較早期的階段,早期接受治療的預後也會比較好。蘇柏榮醫師說,出現在上泌尿道的泌尿上皮癌,血尿較不明顯,診斷檢查也比較困難,往往較晚期才發現。     泌尿上皮癌需要做哪些檢查?   針對泌尿上皮癌,會收集尿液做細胞學檢查,安排影像檢查如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以評估腫瘤侵犯的程度與遠端轉移的狀況。蘇柏榮醫師說,利用膀胱鏡、輸尿管鏡等內視鏡檢查,可以觀察腫瘤並進行切片,取出腫瘤組織讓病理科醫師確定診斷。     膀胱的空間較大,有較多空間操作膀胱鏡。蘇柏榮醫師說,至於輸尿管則是又細又長,且可能被腫瘤堵住或壓迫,檢查難度便會增加許多。     泌尿上皮癌的手術治療   治療膀胱的泌尿上皮癌會以肌肉層侵犯做分界,沒有侵犯肌肉層就是零期、一期的病人,通常是利用經尿道膀胱鏡做腫瘤刮除手術。蘇柏榮醫師說,若是屬於高風險的病人,例如多發或反覆復發,就會在利用經尿道膀胱內視鏡腫瘤刮除手術後,還會搭配膀胱內的藥物灌注治療。   如果已經侵犯肌肉層、還沒有遠端轉移,在病人的腎功能正常的狀況下,標準治療是建議做新輔助化療,完成新輔助化療之後再做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手術。進行全膀胱切除後,還會需要作膀胱重建。     治療腎盂癌、輸尿管癌等上泌尿道的泌尿上皮癌時,常會遭遇一些困難,因為確定診斷時腫瘤比較嚴重,甚至影響腎臟功能。蘇柏榮醫師說,目前的傾向是在評估後能夠手術,便手術治療,手術後再根據狀況決定是否做輔助性化療。     免疫治療幫助突破治療困境   泌尿上皮癌的全身性治療會使用化學治療,一線化學治療的中位數存活時間大概落在12到15個月,由於累積較高劑量後可能影響腎功能、神經與聽力,較不適合長期使用。一旦進到二線化學治療,效果又會更差。   近年來持續發展的免疫治療已被運用於泌尿上皮癌,幫助提升治療成效。蘇柏榮醫師說,相較於二線化學治療,使用免疫治療的有效時間與存活時間會顯著延長。   免疫治療的機轉是透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促使T細胞對癌細胞發動攻擊。蘇柏榮醫師解釋,T細胞表面具有PD-1,當癌細胞表面的PD-L1與PD-1接合時,會抑制T細胞活化,而讓癌細胞躲過T細胞的攻擊。免疫治療的藥物能夠與免疫檢查點結合,避免PD-L1與PD-1接合,T細胞便會消滅癌細胞。     過去免疫治療也被運用於一線治療,幫助腎功能較差、不適合接受化學治療的患者,達到較佳的治療成效。蘇柏榮醫師說,新的臨床試驗證實,對於適合化療的病患先進行4至6個療程的化學治療,腫瘤獲得控制者,再使用免疫治療作維持治療,更能顯著延長晚期泌尿上皮癌的存活期,因此也成為目前的標準治療方式。   「當時我們有6位患者參與,至今已超過4年,其中有4位患者仍然存活。」蘇柏榮醫師說,「相較於化學治療,免疫治療的副作用較輕微。在臨床試驗中,因為嚴重副作用而需要停藥並使用高劑量類固醇治療的比例小於一成,可維持良好生活品質,幫助患者除了活得較久,也活得較好。」     接受化學治療時,患者要攝取均衡營養、充足水分,請多洗手、避免生食、避開人潮,降低感染的機會。蘇柏榮醫師說,進入免疫治療後,整體狀況會輕鬆許多,多數患者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不過也會請患者留意一些免疫相關副作用,例如咳嗽、腸胃不適、腹瀉、倦怠、食慾不振、肝功能異常、腎功能異常等。     貼心小提醒   泌尿上皮癌會出現在腎盂、輸尿管、膀胱等處,膀胱的泌尿上皮癌可能出現較明顯的血尿,腎盂、輸尿管的泌尿上皮癌往往會較晚發現,可能出現腎臟水腫、腰痛、血尿、腎功能惡化等狀況。   膀胱癌未侵犯肌肉層時,可使用經尿道膀胱內視鏡刮除腫瘤;膀胱癌已侵犯肌肉層時,便須考慮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手術。蘇柏榮醫師說,腎盂癌與輸尿管癌若有機會切除,便會建議手術切除。   針對晚期、轉移的泌尿上皮癌,可以先使用化學治療,然後再以免疫治療作維持治療,幫助提升治療成效,顯著延長存活期。蘇柏榮醫師說,由於免疫治療的副作用較輕,可以維持生活品質,讓患者有機會活得久、也活得好!   原文出處

腎細胞癌警訊,血尿、腰痛,別輕忽!標靶藥物搭配免疫治療提升治療成效,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3年05月22日
公開
8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最近都有血尿,而且腰會痛。」40多歲的王女士說。   正常尿液中不會有血,如果發現血尿,便要提高警覺,找出病因。檢查發現腎臟有腫瘤,而且肺部也有轉移的病灶。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蘇祐立醫師表示,確定診斷後先安排手術切除腎臟腫瘤,不過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轉移到肺部的腫瘤就明顯變大,讓患者出現咳嗽、咳血等症狀,呼吸也越來越喘。   當時開始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大約經過2週後,患者的症狀有顯著改善,從胸部X光片也可以看到肺部腫瘤縮小。蘇祐立醫師說,患者也使用了免疫療法,幫助控制病情。     初診斷腎細胞癌時,已有多處肺臟轉移,但是接受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後,病情便穩定許多,患者幾乎沒有症狀,且沒有明顯副作用,照樣可以每天上班、帶小孩。蘇祐立醫師說,原本體重減輕了十幾公斤,也漸漸恢復,至今已經追蹤了一年多,狀況相當穩定。     盤點腎細胞癌的危險因子   腎臟癌可能源自不同的細胞,而產生腎細胞癌、泌尿上皮癌、腎肉瘤、腎母細胞癌等,成年人以腎細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最為常見。蘇祐立醫師說,腎細胞癌大部分發生在中、老年人,男性比女性多,比例接近2:1。     腎細胞癌的發生原因,大部分都不清楚,僅有少部分與家族遺傳有關,所以沒有辦法預測腎細胞癌的發生。蘇祐立醫師說,目前的研究發現有些危險因子,如抽菸、肥胖、高血壓、末期腎病等,會增加罹患腎細胞癌的風險。     注意警訊!腎細胞癌的常見症狀   大多數腎細胞癌沒有明顯症狀,往往是在接受健康檢查或因為其他原因接受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時意外發現。蘇祐立醫師說,比較嚴重的腎細胞癌可能出現無痛性血尿、腰痛、背痛、體重減輕、發燒、容易疲倦、摸到腫塊等狀況。     利用腎臟超音波就能夠發現腎細胞癌,腎臟超音波是相當普遍的檢查工具,便利性高、非侵入性、不會疼痛、很快就能完成。若有需要會再安排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影像檢查,評估腎細胞癌對週邊組織侵犯的程度,和轉移到淋巴結及遠端器官的狀況,以擬訂治療策略。   隨著腎臟超音波的普及,近年來的腎細胞癌大多比較小顆,可能僅有2、3公分。蘇祐立醫師說,能在較早期發現腎細胞癌,預後也會比較好。   較年輕的腎細胞癌患者,或有家族病史的患者可以考慮接受基因檢測。     透過影像檢查,若認為腫瘤為惡性的機會較高,便會考慮動手術切除,再由病理科醫師進行詳細的病理檢查。蘇祐立醫師說,若有其他的考量才會利用經皮穿刺切片取出少量組織幫助確定診斷。   臨床上會根據腫瘤大小、侵犯程度、淋巴轉移、遠端轉移來進行腎細胞癌分期。   第一期:腫瘤小於7公分且侷限在腎臟,無淋巴轉移,無遠端轉移。   第二期:腫瘤大於7公分且侷限在腎臟,無淋巴轉移,無遠端轉移。   第三期:腫瘤侵入主要靜脈,或侵入腎臟腎臟筋膜(Gerota’s fascia)內,或有局部淋巴轉移。   第四期:腫瘤已超出腎臟筋膜(Gerota’s fascia),或侵犯腎上腺,或有遠端轉移。     較早期的腎細胞癌,有機會透過手術來根除。隨著微創手術的進步,目前也可以透過腹腔鏡手術、達文西機械手臂來進行。微創手術的傷口較小、疼痛較少,有助縮短恢復期。蘇祐立醫師說,過去都是直接切除整顆腎臟,現在若要處理較小顆的腫瘤,可以做部分腎臟切除術,以保留腎臟功能。   若不適合接受手術,可考慮使用射頻燒灼、冷凍治療、放射治療等方式進行局部治療。     針對比較嚴重、有遠端轉移的腎細胞癌患者,便需要使用全身性治療。蘇祐立醫師說,目前腎細胞癌的全身性治療以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為主。   標靶治療的主流是使用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KI),針對多種酪胺酸激酶發揮作用。蘇祐立醫師解釋,透過抑制多種酪胺酸激酶,達到抑制腫瘤生長與血管新生作用的效果。目前健保已給付多種治療腎細胞癌的標靶藥物,只要符合條件,醫師都會協助挑選合適的標靶藥物。   免疫治療已運用在腎細胞癌多年,並持續進化。蘇祐立醫師說,免疫治療是利用「免疫檢查點」設計的藥物。我們體內的免疫系統可以幫助消滅異常的細胞,但是癌細胞卻能抑制免疫系統發動攻擊。免疫學家發現T細胞上具有PD-1(programmed death 1),而腎細胞癌會與PD-1接合,就像踩剎車一般,讓癌細胞躲過T細胞的攻擊。   為了破解癌細胞的招數,免疫學家研發出抗PD-1之單株抗體。抗PD-1之單株抗體能與PD-1接合,如此一來,腎細胞癌便無法抑制T細胞,而會遭受免疫系統的攻擊。   臨床研究發現,倘若在一線同時使用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透過多種不同機轉抑制癌細胞,能夠達到更好的控制,顯著延長存活期。     相較於一、二十年前,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的進展,讓腎細胞癌的治療成效大幅提升。蘇祐立醫師說,陸續研發出來的新藥,讓疾病控制的時間越來越久。   「過去僅使用標靶藥物時,可能經過一年多便會出現抗藥性,」蘇祐立醫師說,「搭配免疫治療後,能夠大幅延長疾病無惡化存活期,有時候還可以趁腫瘤體積縮小的時候,再加上局部治療,便能控制得更久。」   接受治療時,患者要留意一些副作用,例如標靶治療可能讓血壓升高、較容易疲倦等;免疫治療可能出現皮膚搔癢、腹瀉、肝功能異常等。蘇祐立醫師說,但是相較於傳統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的副作用皆比較輕,便利性較高,患者的接受度較高,也能維持生活品質。治療過程中如果有什麼狀況,都可以和醫師討論,便能適時調整。     筆記重點記起來   腎細胞癌是成年人最常見的腎臟癌,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無痛性血尿、腰痛、背痛、體重減輕、發燒、容易疲倦、摸到腫塊等狀況,請務必盡快就醫。   透過腎臟超音波便能偵測腎細胞癌,若有需要會再安排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影像檢查,評估腫瘤侵犯的程度,以及轉移到淋巴結及遠端器官的狀況。   若能夠以手術切除腫瘤,可考慮接受手術,若腫瘤較晚期或轉移至遠端器官,可使用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蘇祐立醫師說,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持續進步,讓疾病控制的時間越來越長,一線使用標靶治療搭配免疫治療可顯著延長晚期患者疾病無惡化存活期,且能維持生活品質。請與醫療團隊詳細討論、密切配合,共同努力達到較佳的治療成效!   原文出處

手機越拿越遠好困擾!老花近視雷射手術同時矯正近視、散光與老花,眼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2023年05月18日
公開
12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在十幾年前做過近視雷射手術,視覺品質很好。但是現在老花眼越來越明顯,手機都得拿好遠才看得到。」40多歲的王先生說。   老花眼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三峽大學眼科診所邱立祥院長表示,「我自己也曾經接受過近視雷射手術,隨著年紀增加,老花眼開始造成困擾,所以又接受了老花近視雷射,搭配LBV智能景深技術,加強景深效果,讓我在操作電腦、使用手機、執行手術都能擁有良好的視覺品質。」   我們的眼睛可利用水晶體與睫狀肌來調整焦距,如同相機的變焦鏡頭般,能夠在看遠、看近時迅速調節。邱立祥醫師說,老花眼是眼睛自然退化的現象,因為眼睛看遠、看近的調節能力變弱,導致在看近距離的東西時會越來越吃力。     老花眼最主要是跟年紀有關,一般在40歲後就會明顯感受到老花眼的影響。邱立祥醫師說,老花眼初期的表現,是在看手機、看資料時,眼睛容易感到疲勞。接下來會在從看近距離轉成看遠距離時,沒辦法立刻對焦看清楚。然後是在看近距離時,需要把字體調大,或是把東西拿遠才有辦法看清楚。   老花眼和近視、散光一樣屬於屈光的問題,所以能夠配戴眼鏡矯正。邱立祥醫師說,若希望減少頻繁替換眼鏡的不便,可以使用多焦眼鏡、多焦隱形眼鏡,或使用近視老花雷射利用雕刻角膜矯正屈光的問題。年紀再大一點,出現白內障後,也可以在進行白內障手術時,放入多功能的人工水晶體,改善老花的現象。     老花近視雷射手術同時矯正近視、散光與老花   老花近視雷射手術的原理與近視雷射手術類似,邱立祥醫師解釋,兩種方式差別在於,近視雷射手術會將兩隻眼睛都矯正為幾乎沒有近視,而老花近視雷射手術則會刻意讓兩隻眼睛產生視差,讓優勢眼矯正為沒有近視,用來看遠距離,讓非優勢眼保留25至150度近視,用來看近距離。因為我們的大腦能夠將兩隻眼睛的影像融合在一起,所以便能達到矯正老花眼的效果。   為了提升影像融合度,老花近視雷射手術能夠依照個人化參數,雕刻角膜製作景深效果,優化中距離影像的清晰度。邱立祥醫師說,新型老花近視雷射,搭配LBV智能景深技術,讓術後患者遠、中、近距離都能擁有較佳的視覺品質。     老花近視雷射手術步驟圖解   老花近視雷射手術的步驟與FS-LASIK飛秒準分子近視雷射手術類似,最重要的是術前的檢查與評估。邱立祥醫師說,為了達到較理想的結果,術前需要進行完整的評估,包括近視度數、老花度數、散光度數、瞳孔大小、眼壓、角膜、水晶體、視網膜等20幾項檢查,確認眼睛的健康狀況及功能年齡。   為了讓患者體驗術後的視力狀況,術前會讓患者試戴鏡片,模擬術後的視覺感受,看看是否能夠適應。     老花近視雷射手術採用眼藥水局部麻醉,醫師會先點麻醉藥水,接著用飛秒雷射製作厚度約110微米的角膜瓣。邱立祥醫師說,掀開角膜瓣,使用準分子雷射讓組織氣化,改變角膜的屈光度,矯正近視與散光。最後把角膜瓣蓋回復位,完成老花近視雷射手術,兩隻眼睛的手術時間約15分鐘。   手術過程中,患者只要專心注視指示燈,維持眼睛在固定位置,讓雷射能夠精準雕刻角膜。     老花近視雷射手術術後保養重點   完成老花近視雷射手術後,請多休息,並依照醫師指示點眼藥水,不要揉眼睛。邱立祥醫師說,因為角膜表皮尚未癒合,術後一週內,眼睛不要碰到水,以降低感染的風險。務必按時回診,若有任何問題,都要立刻像醫療團隊反應。   由於兩隻眼睛具有微視差,會需要一點時間適應。邱立祥醫師說,通常是1至3個月,就能適應得不錯。     因為在術前檢查會進行鏡片試戴及融像測試,所以在術後很少發生難以適應的狀況。邱立祥醫師說,即使出現難以適應的狀況,也可以調整非優勢眼的度數,減少兩隻眼睛的視差。   「了解患者的期待,完整的溝通非常重要。」邱立祥醫師強調,「縝密的術前檢查與術後照顧,才能讓老花近視雷射手術達到較理想的結果!」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