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WUWOW線上英文】好評回文活動將延後於4/24開跑,為感謝配合,BBH將提供神秘加碼好禮唷,敬請期待!

照護線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年長者容易輕忽喘、疲、累,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存活率下降,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3年02月24日
公開
16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80多歲的張阿姨進行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瓣膜開口已狹隘至0.6公分,卻因無感到症狀而拒絕手術治療,後續追蹤至狹隘處小於0.4公分時,才聽從醫師建議進行人工瓣膜置換,張阿姨術後體能躍進,才驚覺過往爬一樓就必須休息的狀況,其實就是發生瓣膜狹隘而未自覺。   臺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紀乃新醫師表示,一般70歲以上長者,若主動脈瓣膜開口面積接近1平方公分或者以下,每年恐會持續狹窄約0.1公分,而開口面積狹窄至1平方公分以下,建議應介入治療,但台灣的銀髮患者忍耐度高、病識感較不足,很多患者暈倒後才願意治療,而錯失黃金的心臟治療期。       主動脈瓣膜狹窄症狀勿輕忽,嚴重者存活僅一年   瓣膜像是心臟裡的門及開關,當心臟收縮時,瓣膜會打開,讓血液朝著主動脈方向前進,而瓣膜的葉片非常柔軟、像紙一樣薄;隨著年紀增長,瓣膜鈣化就會增厚,造成狹窄,是高齡者常見的退化性疾病,平均發生在80到90歲。   輕度的瓣膜狹窄,理論上可以和平共處,但當瓣膜開口面積小於1平方公分時,定義為嚴重的主動脈瓣膜狹窄,主要症狀有四種:第一種就是完全沒症狀,但存活率也會比正常人低, 需透過定期檢查追蹤發現疾病。   第二種症狀是胸痛、胸悶,出現時間很短暫,多半發生於固定運動量之後,只要休息2、3分鐘就改善,造成許多人常忽略此現象,而這類患者若不接受治療存活率約剩5年左右,進行治療就會改善。   第三種症狀是暈倒,主動脈瓣膜狹窄時,心臟壓縮出去的血量會變少,而壓力也會增加,所以狹窄到某個程度,就可能發生猝死或是暈倒,這也表示存活率可能剩2至3年。最後一種就是心臟衰竭,這類患者身體運動功能下降、心臟功能也退步,存活率可能只剩1至2年。紀乃新醫師提醒,病症跟存活率息息相關,一旦出現,請盡快就醫檢查。     心臟瓣膜手術複雜度高,術式應首重安全性   心臟手術首重「安全性」,其次是「有效性」,根據患者不同狀況選擇術式,能讓患者之後的10年、20年或是更久時間都功能正常。確定能達到安全有效的目標,醫師進而才考慮第三點: 減少疼痛或縮短恢復期。   紀乃新醫師說明,傳統開胸手術因醫師視野較全面,是治療心臟最安全的術式,所有經過成熟訓練的心臟外科醫師都能施行,而小傷口手術(上胸腔切開術、右前側開胸術等)或微創手術,具備讓病人出血量較少、疼痛減少、住院時間縮短、較快恢復正常生活的優點,但從另一角度想,這類手術更需要有純熟技術的團隊,擁有完善器材的院所才能評估及施行。       個人化醫療評估 選擇最適合瓣膜材質   瓣膜分為機械瓣膜跟組織瓣膜兩大類;機械瓣膜又稱金屬瓣膜,是由醫療級碳纖維及金屬製作而成,最大好處是使用年限長、再開刀機會低,但須終生服用抗凝血劑,以預防血栓形成。一般建議50歲以下的患者應需考量耐久性、優先可選用機械瓣膜。   組織瓣膜又稱生物瓣膜,通常是從豬的主動脈瓣膜或牛的心包膜取得,退化的速度主要是根據患者的年紀,以及不同生物瓣膜的製程有關,越年輕、代謝越快,使用強度越大,導致退化速度較快,但患者不必長期或終身服用抗凝血劑、可以有較高的生活品質,一般建議60歲以上患者優先考慮使用。     紀乃新醫師補充,目前也有較新的乾式瓣膜選擇,臨床實驗顯示,較傳統生物瓣膜耐用年限更久。且若患者未來需進行二次手術時,過往第二個瓣膜會受限於第一個瓣膜的框架,新瓣膜需選擇更小尺寸,對於年長者風險較高。但新型乾式瓣膜,具可擴張的支架設計,便於進行瓣膜再置換手術,二次手術可僅透過經導管術式置放新瓣膜,幫助較無法再次承受開胸手術風險之病人。   紀乃新醫師再次提醒,大部分做完主動脈瓣膜手術的病人,體能狀況都會可以有明顯改善,若有前述症狀者切勿輕忽、更勿視為老化應有的症狀,應盡快就醫找出病因,透過積極治療,能恢復生活品質、享受自由自在的行動力!     原文出處

老翁感冒喘不停「以為得肺炎」 真兇竟是主動脈瓣膜狹窄

2023年02月23日
公開
87

  95歲的陳伯伯身體一向相當硬朗,不僅行動自如,甚至每天都保有運動習慣,但有次不小心感冒之後,卻一直出現氣喘吁吁的症狀,原本擔心是肺炎,沒想到就醫後竟發現是主動脈瓣膜狹窄釀禍,陳伯伯為重拾生活品質,因此立刻決定進行傳統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   臺大新竹分院急重症醫學中心主任蔡孝恩表示,傳統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雖然需要鋸開胸骨、暫停心臟跳動,但由於視野開闊、清楚,因此安全性相當高,不過由於陳伯伯年事已高,原本醫療團隊有點擔心,但陳伯伯意志相當堅定,因此術前評估相關風險,確認安全後便進行手術,術後也有專業團隊協助減痛、照護傷口,所以陳伯伯迅速恢復健康,每天又能到處趴趴走。   蔡孝恩主任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是心臟病中常見的疾病,瓣膜就如同一扇門,隨著年紀增長,逐漸有血液鈣化的沉澱物附著在瓣膜上,因此心臟必須更費力工作,猶如進行「重訓」,才能順利打開門,這就是所謂的主動脈瓣膜狹窄,初期心臟還能努力工作,把血液運送到全身,當時間一久,不只主動脈瓣膜狹窄愈來愈嚴重,心臟也因長期過勞而出現肥厚情形,此時會出現胸悶、頭暈、氣喘等心臟衰竭症狀。   根據統計,75~80歲以上的銀髮族中,大約有5~10%都有不同程度的主動脈瓣膜狹窄,但多數幾乎沒有任何症狀,蔡孝恩主任說,許多患者就如同上述的陳伯伯一般,因為氣喘就醫,胸部X光檢查發現有陰影而懷疑是肺炎,直到排除肺部疾病之後,才發現陰影是已經變得肥厚的心臟,進而查出原因是主動脈瓣膜狹窄。   蔡孝恩主任說明,主動脈瓣膜狹窄是不可逆的情況,因此治療方式是置換主動脈瓣膜,目前有傳統手術、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兩種方式,可依據經濟、使用時間來選擇。不同於傳統手術,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不需暫停心臟跳動,從鼠蹊部穿刺來放置瓣膜,幾乎沒有傷口,大約2~3天即可出院,不過目前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仍屬於有條件的健保給付,若不符合資格,就須自費大約100多萬元,若沒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或醫療保險支持,恐怕會是沉重的負擔。此外,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的持久度仍未明朗,目前相關研究仍在進行中,因此醫師也不能確定術後多久需要再次手術。   蔡孝恩主任表示,傳統手術最大的優點就是安全性高,許多人擔心術後疼痛、預後,以臺大新竹分院的經驗為例,會由各科室組成團隊,一起協助患者減痛、術後盡早下床活動,以利傷口恢復得更快,許多患者甚至7~8天即可出院,讓親友們相當驚訝。不過,若年紀相當大、身體健康不佳或有共病如洗腎患者,還是建議考慮風險更低的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   此外,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也很適合需要第二次置換瓣膜的患者,蔡孝恩主任解釋,瓣膜分為機械瓣膜、生物瓣膜,機械瓣膜雖不需更換,但要終生服用抗凝血劑,會有出血、血栓等風險。生物瓣膜則分為豬心瓣膜、牛心包瓣膜,豬心瓣膜大約可使用5~10年,牛心包辦膜大約15年左右,但無論是豬、牛瓣膜,若在60多歲時進行第一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未來勢必會面臨第二次的瓣膜置換手術。     尤其現代人平均壽命愈來愈長,考慮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時必須有更長遠的規劃,第一次手術時若能選擇較好的瓣膜,不僅使用時間更長,甚至能有利於第二次手術。蔡孝恩主任說明,以最新的乾式瓣膜為例,雖然同屬牛心包瓣膜,但採取專利的乾式儲存方式,所以推估能提升瓣膜的使用年限,預估應該比一般的牛心包辦膜用得更久。   除此之外,乾式瓣膜的可擴式設計,其瓣膜開口能夠撐大,若需要進行第二次置換瓣膜手術時,就能選擇「經導管瓣中瓣手術」,在原先的瓣膜置放處再放入新的瓣膜,進行瓣中瓣(Valve-in-Valve)術式。   蔡孝恩主任表示,如果第一次、第二次都選擇傳統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就必須面對傷口沾黏可能增加出血的風險,當然還是有不少患者採取這樣的方式,而且術後預後良好,但由於患者需要進行第二次手術時,大多都已超過70~80歲,身體狀況、是否有共病都要一併考慮,若風險高就建議採取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   蔡孝恩主任也提醒術後一定要降低感染機率,例如好好刷牙減少口腔細菌,身體出現傷口時要仔細照護,這是因為置入的瓣膜屬於外來植入物,若是體內遭到細菌攻擊,很容易就會沾附在瓣膜上面,進而導致損壞,屆時就必須再次置換瓣膜。除此之外,術後要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飲食均衡、戒掉菸酒等壞習慣,每3個月定期回診、每年定期做心臟超音波檢查,如此才能與瓣膜好好相處,維持更好的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資深演員血糖飆破500 MG/DL,依循控糖4要領遠離併發症危機!

2023年02月15日
公開
149

  作者: 劉育志 醫師   「剛確診是糖尿病的時候,我的血糖超過500mg/dL!」61歲程先生是位資深職業演員,診斷糖尿病已有25年,「當時準備做膽囊切除手術,術前抽血才發現血糖過高。過去並不了解糖尿病,所以沒有特別在意,藥物都是想到才吃,也沒有規律回診的觀念。」   「因為工作長時間待在劇組,常常吃外食,生活作息不是很正常,血糖控制得越來越差,甚至開始陸續出現口渴、頻尿等高血糖症狀,也是那時才深刻明白糖尿病用藥的重要性。」程先生說,「認真了解後,才發現原來糖尿病併發症很多,加上我本身也有高血壓,如果沒有規律治療,後果不堪設想。」     在治療過程,常有親朋好友推薦一些號稱可以根治糖尿病的秘方,程先生說,但我對糖尿病有更充分的認識,也曉得現階段根本沒有可以治癒糖尿病的藥物,所以我都遵從醫師處方使用藥物,將血糖控制得十分穩定,也會提醒其他糖友,千萬別相信來路不明的偏方,以免花錢又傷身。   因為我還另外服用心血管疾病的藥物,所以醫師有幫忙調整降血糖藥物,減少每天吃藥的數量與頻次,達到調節血糖的效果,也不會耽誤拍戲。程先生說,「各位糖友若對治療有任何疑問,都要主動與醫師討論喔!」   無論是糖尿病,或高血壓、高血脂,最好都要遵從醫囑使用藥物。中和班廷謝安慈診所院長謝安慈醫師指出,以糖尿病為例,會出現腎臟病變、甚至需要洗腎是因為血糖控制不好所造成,而不是因為使用降血糖藥物。如果按時用藥,把血糖控制得很好,腎臟、眼睛、心血管便比較不會出問題,糖友千萬不能聽信謠言以免耽誤病情,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現在的訊息量非常大,常常讓糖友困惑,不知道該相信哪一種。為此,糖尿病衛教學會整理了許多對糖友很重要的資訊,推出「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方便糖友發問,獲得正確的答案。   臨床上有些糖友可能遇過低血糖的狀況,所以會自行減量或停藥,還有些糖友則是擔心藥物會有交互作用。謝安慈醫師說,如果有這些問題,其實可以在回診時提出來討論,醫師都能幫忙調整。   會造成低血糖的口服藥主要是刺激胰島素分泌的藥物,使用這類藥物的糖友要按時用餐、服藥,減少低血糖發生的機會,也可以準備小糖包放在身邊,若出現手抖、心悸、頭暈、冒冷汗等低血糖症狀時,便能立刻使用。謝安慈醫師說,糖尿病的藥物一直都在進步,目前已有較不會出現低血糖的藥物,例如DPP4i可延長腸泌素作用時間,幫助血糖穩定;排糖藥物能把糖分從尿液排出去,減少血液中的含糖量,也有助於延緩腎臟功能惡化。醫師開藥時,都會綜合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也會留意可能產生交互作用的藥物,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糖尿病的治療就是飲食、運動跟藥物三個重點,謝安慈醫師說,做好飲食控制與規律運動,並按時用藥才能讓血糖穩定。糖尿病的藥物種類非常多,醫師會根據糖友的生活型態、身體狀況來挑選合適的藥物組合。每一位病人也要問清楚藥物的特點,然後依照指示服用,按照時間吃藥。過去研究顯示,血糖高容易造成糖尿病的併發症,如中風、心肌梗塞、腎臟病變、眼睛病變、神經病變等,但是血糖的起伏過大,也是造成糖尿病併發症的重要原因,值得糖友注意。     貼心小提醒   血糖超標時,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而讓人輕忽了血糖的危害。謝安慈醫師提醒,血糖超標會傷害全身的大血管、小血管,而造成中風、心肌梗塞、腎臟衰竭、眼睛病變、周邊動脈阻塞等各種嚴重併發症。糖友務必和醫療團隊密切配合,做好飲食管理、規律運動、並按時服藥,以減少慢性併發症。   糖尿病治療的觀念持續進步,除了維持血糖穩定,也希望能夠善用藥物,發揮器官保護的效果,改善糖友的預後。若對糖尿病有任何疑問,請和醫師討論,共同擬定合適的治療方式。切勿道聽塗說、誤信偏方,以免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原文出處  

體重過重、過輕都會造成問題,醫師教你健康減重,增肌減脂好處多多!

2023年02月07日
公開
10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李孟潔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李孟潔醫師:大家好,我是李孟潔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體重過輕可能造成哪些問題?   李孟潔醫師:以目前的標準,會建議BMI控制在18.5至24,當體重過輕的時候,基本上身體裡面的一些營養素,就會開始吸收不夠,因為你吃的不夠,所以就會很容易造成一些貧血的問題,再來是因為我們吃東西吃的不夠,我們刻意不去吃的時候,我們吸收也會變差,間接會引起營養不良的問題,很常就會開始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甚至是像突然間暈厥,就是極度的營養不良,再來是我們在給予自己這麼大壓力的時候,刻意去減重的情況下,會引起一些生理跟心理的問題,再來是當我們過輕的時候,我們會很常肌肉不足,肌肉不足之後就開始骨質也流失很快,就會很常聽到20幾歲的人,跌倒之後就骨折,是因為其實就是骨質疏鬆,可是我們並不知道,因為我們很年輕。   劉育志醫師:要如何健康減重?   李孟潔醫師:我們的目標要設實際一點,而且是可以達到的一些目標,比如我們可以設定一個禮拜內,要讓我們的體重下降,正常合理範圍是0.5公斤,也就是一個月減重不應該超過2公斤,以這個為目標,我們要去設定一天可以攝取的熱量,很多人都會建議女生吃1200大卡至1500大卡,男生吃1500大卡至1800大卡,如果有在運動可以設更高一點,很簡單的去想我們要吃健康一點,我們巨觀的營養、巨量的營養,包含醣質、蛋白質,還有脂質,就盡量去吃原型的食物,盡量去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在過程當中吃足夠的纖維質,比如像蔬菜,最後再去吃澱粉。   劉育志醫師:增肌減脂有哪些好處?   李孟潔醫師:如果有在進行減脂的過程去抽血,就會發現其實我們的LDL會下降,HDL就會上升,我們的三酸甘油脂也會下降,其實這就是反應了一個很健康的生活型態,在講到說增肌有什麼好處?其實增肌有非常多的好處,而且是很生活化的好處,比如像老人家要去上廁所,很多時候,很多意外都是發生在廁所裡面,因為我們要蹲下去,坐在馬桶上面之後,我們要起來的時候沒有力氣,平衡感又不好的情況下,就會很容易跌倒,就會發生很多不幸的一些意外,撞到頭、摔斷骨頭,這都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結果,所以當然增肌有這些好處,我們的肌肉量會影響到肌力,還有我們的肌耐力,就會間接影響到我們有沒有辦法,執行日常生活中需要做的事情。   劉育志醫師:減重過程中的飲食要如何安排?   李孟潔醫師:一個大原則是每一餐吃拳頭大的澱粉,不管是白飯、糙米飯,還是地瓜,吃一份的澱粉,就要吃兩份的蔬菜,盡量吃到兩份的蛋白質,以這種攝取方法,其實都可以吃的非常飽,而且非常滿足,而且身體就會得到它所需要的巨量營養素,或者是微量營養素,都可以吃得很好,我自己很推崇地中海型的飲食,因為我覺得它不是單單的一個飲食法,它是一個生活的模式,就是很簡單,建議你吃很健康的食物,多吃海鮮,少吃一些飽合脂肪酸的東西,像紅肉,不是不能吃是少吃一點,盡量吃乾淨,調味的部分就是避開重油、重鹽的東西,鼓勵多去跟人互動、多去戶外活動,基本上我們要先回到原點,肥胖本身是一個慢性生活型態的結果,所以要正視你的問題,要先認識自己的身體,你是在哪一個環節慢慢出錯,然後你要去做修正,什麼飲食法適合自己?這需要一段時間去探索,而且去調適,我相信沒有一個絕對對的飲食法,也沒有一個飲食法是適合全部人。   劉育志醫師:除了體重之外,還需要注意哪些指標?   李孟潔醫師:除了體重以外、BMI以外,我們會去量腰圍,男性腰圍盡量要小於90公分,女性腰圍小於80公分,腰圍我是覺得,還蠻準確的,因為它就是反應著你的中段,有沒有在囤積很大量的脂肪,當身體的中段在囤積脂肪的時候,就代表比較容易會產生一些代謝症候群,其實最好的量測方法是一面鏡子,當你認真的在減重或者增肌的時候,你的身體一定會反映出來,身體是非常誠實,身體體態在改變、線條在改變,一定看的出來,所以我覺得不要被數字給綁架,其實我們在運動也好、減重也好,我們就是希望可以活得健康,可以不要年紀大的時候臥床,我覺得是大家最大的目標,就是要活得好,不要為了活得好的過程當中,去做傷害自己身體的事情,我覺得這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劉育志醫師:感謝李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李孟潔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容易復發,雙特異抗體精準擊殺癌細胞,突破治療困境,血癌專家圖文解說

2023年02月02日
公開
12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50多歲的王先生因為反覆發燒、走路會喘、骨頭疼痛而就醫,檢查發現罹患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接受化學治療後,狀況比較穩定,但在準備做造血幹細胞移植前,疾病便復發了。   「當時告知患者,可能要再做化學治療。」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血液腫瘤內科主任蕭惠樺醫師回憶,「但是因為之前做化學治療時,身體狀況很多,甚至還插管、住進加護病房,所以患者非常不願意再做化學治療。」   經過仔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雙特異抗體藥物治療,蕭惠樺醫師說,完成兩個療程後,疾病控制得不錯,也順利找到配對相符的捐贈者,並成功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是一種急性血癌,會對各種血球造成影響,在成年患者的常見症狀包括反覆發燒、臉色蒼白、走路會喘、淋巴結腫大、骨頭疼痛、容易出血或在皮膚出現瘀青或出血點等,可能同時出現幾項症狀,不過也有些患者沒有明顯症狀,是在接受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基本上會使用幾種藥物組合進行化學治療,希望盡量消滅癌細胞,讓正常的血球長回來。蕭惠樺醫師說,在第一次的誘導治療後,還需要接著進行鞏固治療與維持治療,可能會調整劑量或使用不同的藥物。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可能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所以從第一次誘導治療,或是後續的鞏固治療、維持治療,都要注意中樞神經的問題,並進行中樞神經預防性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會監測病人的反應,例如抽骨髓,看看癌細胞的比例,現在還可使用「微量殘存疾病檢測(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蕭惠樺醫師解釋,微量殘存疾病檢測MRD運用流式細胞儀或次世代基因定序,可偵測到殘留在體內微量的癌細胞,讓醫師評估治療成效,並可根據檢測結果適時調整治療強度。     治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臨床困境在於,成年患者的治療反應較兒童患者差,復發的機會相當高。蕭惠樺醫師說,此外年紀較大的成年患者,常會合併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也可能有心、肺、肝、腎等問題,所以在使用化學治療的時候,容易受到限制,必須調整藥物或劑量,患者也可能無法承受相關副作用。   隨著醫學進展,近年來已有多種藥物問世,包括標靶藥物、雙特異抗體藥物等,幫助突破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困境。     雙特異抗體藥物精準擊殺癌細胞   雙特異抗體藥物是一種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的結構像一個Y,具有兩個端點,蕭惠樺醫師說,雙特異抗體藥物的設計是讓免疫球蛋白的一端與T細胞相接,另一端與癌細胞相接,如此一來患者的T細胞就能對癌細胞發動攻擊。     相較於化學治療,雙特異抗體藥物的治療機轉較精準,能夠針對癌細胞發揮作用,較不會傷害正常細胞,副作用較小。   對於復發或難治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雙特異抗體藥物有助於提升治療成效。蕭惠樺醫師說,成年人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球ALL很容易復發,過去只能改用後線化學治療,但治療成效較差,患者也可能無法承受。現在有機會使用新的藥物,如雙特異抗體治療把疾病壓下來,才有辦法去做造血幹細胞移植,追求長期存活。     貼心小提醒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是種急性血癌,可能影響正常血球的功能,而造成貧血、臉色蒼白、反覆發燒、容易瘀青出血等症狀。若發現相關警訊,請務必盡快至血液腫瘤科就診。   除了傳統化學治療,現在還有標靶藥物、雙特異抗體藥物等,可以幫助突破治療困境。蕭惠樺醫師說,因為治療機轉較精準,能夠針對癌細胞發揮作用,對正常細胞的影響較小,所以副作用較少。微量殘存疾病檢測MRD也可偵測殘留在體內微量的癌細胞,以評估治療成效。患者要和醫師詳細討論,共同擬定治療計畫,才能達到較佳的預後!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原文出處

新冠治療不只有口服藥,長效型單株抗體助洗腎等高風險族群遠離重症,醫師圖文解析

2023年01月19日
公開
17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每周要洗腎3次,如果確診COVID-19怎麼辦?」   「長期洗腎或身體狀況較差的患者,要如何治療COVID-19?」   洗腎、器官移植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較高,而且較容易出現重症或死亡,雙和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吳美儀醫師指出,雖然已有抗病毒藥物可以使用,但是這些患者平時會使用較多藥物,在使用抗病毒藥物時,容易受到限制,治療效果也受到影響。     因為洗腎患者需要定期接受透析,所以醫院會安排隔離區域來幫確診COVID-19的病患洗腎。吳美儀醫師說,在治療方面,除了開立口服藥物之外,目前也有針劑型的單株抗體,可供共病較多、重症風險較高的患者使用。   長效型單株抗體可用於治療「具任一重症風險因子,未使用氧氣且於發病五天內之成人或12歲以上且體重40公斤以上」COVID-19輕症患者。採單次肌肉注射,施打之後留院觀察1個小時就可以回去。從臨床數據來看,在出現症狀後五天內給藥,能夠降低住院或死亡風險近7成(66.9%)〔1〕。若能盡早於三天內給藥,則能夠降低88%的風險,所以把握黃金時間盡早治療是關鍵。   吳美儀醫師補充,重症風險因子包括年齡65歲以上、氣喘、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不含高血壓)、慢性肺疾(間質性肺病、肺栓塞、肺高壓、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病)、結核病、慢性肝病(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與免疫性肝炎)、失能(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腦性麻痺、先天性缺陷、發展或學習障礙、脊髓損傷)、精神疾病(情緒障礙、思覺失調症)、失智症、BMI≧30(或12–17歲兒童青少年BMI 超過同齡第95百分位)、懷孕(或產後六週內)、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HIV感染、先天性免疫不全、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使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等。符合資格的患者,便可使用公費長效型單株抗體。     除了感染後的治療,長效型單株抗體也可用於COVID-19暴露前的預防。吳美儀醫師解釋,暴露前預防可用於曾在一年內接受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接受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後任何時間有急性排斥現象、曾在一年內接受 CAR-T 治療或 B 細胞清除治療、具有效重大傷病卡之嚴重先天性免疫不全病患、具有效重大傷病卡之血液腫瘤病患(淋巴肉瘤、何杰金氏、淋巴及組織其他惡性瘤、白血病)以及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且最近一次 CD4 < 200 cells/mm3 者。   上述病患若6個月內沒有感染COVID-19且1周內與感染者無已知的接觸史,可以注射長效型單株抗體作為預防。從臨床數據來看,長效型單株抗體在接種後六個月內可降低83%感染風險〔2〕,效力與安全性已通過臨床試驗證實,證據也顯示該藥品針對台灣主流病毒株BA.5及BA.2.75具保護力。     「在長效型單株抗體通過使用後,我們就有把一年內接受過腎臟移植的患者找回來,替他們注射單株抗體。」吳美儀醫師說,「單株抗體大約有6個月的保護效果,讓患者較不會受到感染,即使遭到感染,也較不會演變成重症或死亡。」     單株抗體與疫苗有何差異?   接種疫苗的目的是刺激我們的免疫系統產生對抗特定病原的抗體,後續遭到感染的時候,便能發揮保護效果,屬於「主動免疫」。吳美儀醫師解釋,至於單株抗體藥物是預先製作好對抗特定病原的抗體,注入體內後,單株抗體便能夠發揮保護效果,屬於「被動免疫」。   免疫低下的病患,例如接受器官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劑的病人、先天性免疫不全的病人等,即便接種疫苗,免疫系統可能也無法產生足夠的抗體。吳美儀醫師說,透過注入長效型單株抗體,患者可以獲得被動免疫,對抗入侵的病原。   單株抗體是蛋白質藥物,注射後要留意過敏反應,所以會請患者在醫院觀察1個小時再離開。吳美儀醫師說,在我們的臨床經驗中,大多數患者都沒有明顯的副作用。單株抗體是被動免疫,不能取代疫苗接種,且注射單株抗體後依然要做好各項防疫措施。接種COVID-19疫苗後應至少間隔兩周再接種單株抗體,若在注射單株抗體後要接種疫苗,則沒有時間間隔的限制。     貼心小提醒   面對COVID-19疫情,最重要的是勤洗手、戴口罩、接種疫苗。吳美儀醫師叮嚀,至於免疫不全、器官移植、血液腫瘤、使用免疫抑制藥物等,對於疫苗接種的反應較差、重症風險較高的患者,可與醫師討論,依照規定使用COVID-19長效型單株抗體,用於暴露前的預防或感染後的治療。   參考資料: 1.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res/article/PIIS2213-2600(22)00180-1/fulltext 2.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116620   原文出處

保護力GET!掌握成人疫苗,減輕疾病嚴重度、降低死亡風險,醫師圖文解析

2023年01月18日
公開
12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疫苗是人類醫療史上非常重大的成就!」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呂俊毅主任表示,「因為疫苗可以讓人跳過被感染的過程,就能對特定傳染性疾病產生免疫力,減少感染引起的重症與死亡。」   在過去很多嚴重的疾病,例如天花、小兒麻痺等,都在疫苗普及後,得到控制、甚至根除。呂俊毅醫師指出,現在的兒童在出生後都會依照時程施打各種疫苗,幫助小朋友能夠平安、健康的長大。   疫苗是維護健康非常重要的一環,呂俊毅醫師表示,隨著疫苗科技越來越進步,能夠利用疫苗預防的疾病也越來越多,現在不只兒童,成年人也需要施打許多疫苗。   因為成年人和兒童好發的疾病不一樣,需要接種的疫苗也有所不同。呂俊毅醫師說,例如流感疫苗不管兒童或成人,都需要每年施打;至於小兒麻痺疫苗,只要在小時候接種即可。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我們的免疫力會越來越下降,而且經常伴隨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使得一些年輕人不容易得到的傳染性疾病,在老年人就容易發生,且可能產生嚴重併發症,所以需要額外的保護。     帶狀疱疹發作,恐引發嚴重神經痛後遺症   帶狀疱疹是老年人容易遭遇的問題,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感染所造成的疾病,呂俊毅醫師解釋,小時候感染水痘病毒會長水痘,在水痘康復後,病毒會潛伏在身體裡面。等到年紀較大、免疫力下降時,病毒會再度活化,長出帶狀疱疹。   帶狀疱疹發作時,往往是在單側體表有一個區域發紅、冒出水泡,而且造成刺痛、灼熱、麻癢等不適。呂俊毅醫師說,對老人家而言是常見的困擾,因為帶狀疱疹發作時會很痛,但在水泡好了之後有些患者還會出現後遺症,持續痛很久,稱作「帶狀疱疹後神經痛」。     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可能很嚴重,痛到難以入眠,影響生活品質,而且有可能會持續數個月至數年之久。呂俊毅醫師說,施打帶狀疱疹疫苗,有助預防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目前有兩種帶狀疱疹疫苗,50歲以上或屬於高危險群之民眾可以考慮接種。無論是否得過水痘或帶狀疱疹,都能夠施打。     善用疫苗,預防重症   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可能導致頭痛、發高燒、全身痠痛,症狀會比一般感冒嚴重許多。呂俊毅醫師說,兒童與老人在得到流感後,容易併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可能導致死亡。   接種流感疫苗,有助預防流感,並降低重症發生的機率,呂俊毅醫師說,由於流行性感冒病毒容易產生變異,每年流行的病毒株皆不太一樣,而且流感疫苗產生的免疫力會慢慢消退,所以每年都要施打流感疫苗,才能獲得保護力。   肺炎鏈球菌也是很重要的疫苗,呂俊毅醫師指出,兒童與老人都是肺炎鏈球菌的易感族群,感染肺炎鏈球菌後,容易引發中耳炎、肺炎、腦膜炎、敗血症等。   國內外在推動兒童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之後,成效相當顯著,呂俊毅醫師說,過去常見的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都減少許多。65歲以上或屬於高危險群的民眾,建議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   研究顯示,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可以降低重症發生的機率、減少死亡率,符合接種資格的民眾,也建議要及早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預防傳染性疾病,請你這樣做   為了預防傳染性疾病,我們要依照建議施打疫苗,並且戴口罩、勤洗手,盡量避開人潮,降低接觸病原的機會。呂俊毅醫師提醒,日常生活中,要有均衡營養、充足睡眠、規律運動,把血糖、血壓、血脂控制達標,讓身體維持在較健康的狀態,才有較好的免疫力。     小朋友要按照兒童健康手冊的規劃依序接種各種疫苗,呂俊毅醫師說,至於成年人可以和您的醫師討論,根據建議接種,流感、帶狀疱疹、肺炎鏈球菌、破傷風、百日咳、A型肝炎、人類乳突病毒等疫苗,讓身體能夠預做準備,擁有保護力,才能在遭到感染的時候,減輕疾病嚴重度、降低死亡風險!   NP-TW-AVX-PRSR-220001 Date of prep: 2022 Dec   原文出處

冠狀動脈狹窄很要命,心臟專科醫師解說

2023年01月06日
公開
5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余俐穎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余俐穎醫師:大家好,我是余俐穎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有哪些?   余俐穎醫師:冠狀動脈為什麼會狹窄或阻塞?通常就像是高血壓,或是高血糖、高血脂這些狀況,最為人熟知的危險因子,可能還是以抽菸,只要是有抽菸的病患,冠狀動脈疾病的盛行率,可能就會高上許多,其他包含肥胖,或是平常生活在比較高壓的情況之下,這些狀況都有可能讓病人,讓大家處在一個比較容易有,冠狀動脈疾病的狀況之下。   劉育志醫師:請問冠狀動脈心臟病可能有哪些症狀?   余俐穎醫師:常見的症狀包含胸悶、胸痛、喘,常常病人會覺得有重物壓迫胸口的感覺,甚至有時候胸痛嚴重一點,可能會輻射到肩膀,雙肩都有可能,或是下巴,病人有時候會反應是有點牙齦痠痛的感覺,有時候病人會反應,可能會有像是上腹部的不舒服、悶痛,這可能都是有相關性,胸痛如果是發生在比較劇烈的運動,或是工作,或是活動過後,比較容易好發,休息會比較緩解胸痛,就會更像是冠狀動脈疾病的胸痛。   劉育志醫師:懷疑冠狀動脈心臟病時,需要做哪些檢查?   余俐穎醫師:如果懷疑冠狀動脈疾病,我們會需要做一些測試,來評估病患是不是真的有冠狀動脈疾病?冠狀動脈疾病的嚴重程度是怎麼樣?通常會幫病人做一些壓力的測試,最常見的壓力測試是,運動心電圖檢查,或是如果病人沒有辦法做運動心電圖檢查,會安排壓力性心肌的掃描,針對某些沒有辦法做,這些壓力性測試的病患,其實我們醫院也有256切,冠狀動脈電腦斷層的檢查,可以做安排。   劉育志醫師:哪些狀況會建議做心導管?   余俐穎醫師:通常在中度風險跟低度風險的這群病人,可以使用一些藥物做控制,如果藥物控制的效果還不錯,也許就不需要到心導管的程度,但是如果病人是高度風險的族群,一般會建議病人進行心導管的檢查,必要時,心導管檢查結果出來,有嚴重的狹窄或是阻塞,應該要再做血管的再灌流術,除了這些高風險族群的病人以外,還有一部分的病人在藥物的控制之下,他的症狀緩解並不是那麼理想,這群病人可能也是做心導管手術的族群,還有一些心衰竭的病人,他的心臟收縮功能可能不是很好,心臟收縮功能不好,一大部分成因有可能是跟冠狀動脈疾病相關,這群病人也是蠻適合做心導管檢查。   劉育志醫師:請問會如何進行心導管?   余俐穎醫師:比較常用的心導管的入口,我們會從右手的橈動脈,或左手的橈動脈,或是雙腳的股動脈,或是肱動脈的部分進行體表穿刺,我們找到血管的入口之後,會用逆向往上的方式,一直把導管伸到心臟附近,然後找到冠狀動脈的開口,我們會往冠狀動脈裡面注射顯影劑,一邊做照像的動作,就可以知道心臟血管目前有沒有阻塞的情形?阻塞的狀況有沒有很嚴重?這個阻塞的情況,是不是跟我們之前做的壓力性測試,看到的心肌灌流缺血的地方有相符,如果狹窄的地方,跟檢查出來的地方,灌流有缺血的地方相符,我們會評估這時候幫病人做再灌流術,會不會對他有幫助?如果有幫助,會用像氣球擴張的方式,或是支架置放的方式,讓血管打開,讓血流可以流下去,心肌有受到血流的灌流之後,也許症狀會有改善。   劉育志醫師:請問平時要如何保養,以預防冠狀動脈心臟病?   余俐穎醫師:主要是從危險因子的改善做起,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就是抽菸,所以一般一定會建議病人要戒菸,高血壓、高血脂跟高血糖的部分,也都要積極的做控制,其他像如果病患比較肥胖,這時候做體重上的控制,也會對病人有幫忙,另外,會鼓勵病人一定要,維持規律運動的習慣。   余俐穎醫師:他是一位50歲的男性,平常其實不知道自己有什麼疾病,他被發現的時候,已經倒在路邊沒有生命徵象,經過一連串的搶救之後,他到了醫院的急診,經過葉克膜的置放,逐漸恢復生命徵象,經過一連串的檢查發現,其實有很嚴重的冠狀動脈狹窄,我們在當次住院的時候,幫他做冠狀動脈狹窄地方的支架置放,在置放完支架之後,他的狀況慢慢地改善,身上的維生系統,包含葉克膜、呼吸器也都一一脫離,最後也順利地出院,這位病人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有三高的狀況,這邊要特別提醒大家,要多多注意自己身體的情況,避免這樣的意外發生。   劉育志醫師:感謝余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余俐穎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當「心」出問題!多種瓣膜置換手術不再胸悶、易喘、無法躺平

2023年01月03日
公開
8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主動脈瓣膜狹窄是老年人常見的心臟疾病,卻時常被忽略症狀;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諶大中醫師說明,一般可分為兩種成因,第一是隨著年齡逐漸增長產生的自然退化性病變,瓣膜鈣化或增厚而狹窄、失去彈性,無法順利開合讓血液流通等。而第二種狀況較少見,為先天性主動脈瓣膜異常(先天性心臟缺陷),正常人主動脈有三個瓣葉,但有些人先天是兩個或多個瓣葉,結構上的差異較易發生早期退化性病變,從西方數據顯示,這類病患通常在40~50多歲即會被診斷出來,但臺灣民眾心態上較不願意面對疾病,所以可能延宕至60歲或甚至70歲才被檢查出來。     諶大中醫師提醒,若出現動作時會喘、水腫、無法躺平等,且同時有胸悶或胸痛的狀況,就需更加注意提早檢查及治療,防止突然性休克的心因性猝死出現。     瓣膜外科手術的種類   醫師會視患者病情及年紀需要,決定置換瓣膜是透過傳統正中開胸或微創手術,諶大中醫師表示,傳統開胸的瓣膜置換手術 (AVR)仍是目前心臟手術的主流;病人接受全身麻醉後,醫師會將胸骨鋸開進行瓣膜置換,其優點是心臟部分暴露非常完全,可以透過同一次手術、同一個傷口完全地處理所有的心臟結構問題,讓患者還可合併做二尖瓣膜手術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等,唯傷口較大、術後恢復期長,併發傷口感染的機率較高。   或採取微創手術,相對於傳統開胸,採取右前側胸的小傷口的微創手術更趨近精準醫療,優點是傷口小、疼痛較少、患者能更早恢復正常生活。科技越來越進步,微創手術也持續演化,精確術前影像的診斷可協助預測,但缺點是不能同時執行多項複雜的手術,加上手術視野小,困難度更高,必須要有受適當的訓練的醫師才能夠執行。    另外一種是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TAVR)透過心導管方式從鼠蹊部小傷口進入放置人工瓣膜,它在適應症方面稍有不同,置入瓣膜也不一樣,特點是侵入性低,適合年長、手術風險高的患者。     依照年紀選擇最適合的瓣膜   醫師會依照患者自身狀況及年紀給予合理建議、選擇最適合的瓣膜,諶大中醫師解釋心臟瓣膜兩大類型:機械瓣膜最鮮明優點是使用年限久,可達30~40年。較年輕的患者(50歲以下)若為避免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手術,多會推薦機械瓣膜,但患者需長期服用抗凝血劑,需承擔易出血、腦出血等可能的副作用,及輕微機械音干擾,而有懷孕計劃的育齡期女性要考慮用藥導致畸胎的可能。     生物組織瓣膜,使用年限約莫15~20年,是由動物(豬或牛)的瓣膜所縫製而成,導致血栓的風險很小,因此不必長期服用抗凝血劑。根據美國心臟學會針對主動脈瓣狹窄的最新治療指引,比較年輕(50歲以下)的病患,對於抗凝血劑無禁忌症者,首選建議使用機械瓣膜,但活躍生活型態、喜愛跳傘等戶外活動患者,可能隨時產生碰撞,則建議生物組織瓣膜。   若得考慮日後有下一次手術的機率,目前最新一代的可擴式乾式組織瓣膜,有三項優點:第一是開口面積比較大,可得到較好的血流動力學表現,第二是有別於傳統浸泡在保存液中的生物組織瓣膜,乾式組織瓣膜抗鈣化技術更先進,所以早期損壞的比例會更少、使用年限可以更久,第三是在設計上採特殊的金屬支架的半環設計,中間可以伸展擴張,可以撐大置放新瓣膜,就像穿鬆緊帶的褲子,可以撐大一點,讓瓣膜不會越裝越小。       醫病共享決策 專業醫療團隊助患者獲得最適合治療   任職於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的諶大中醫師,與6位外科醫師共組心臟血管手術醫療團隊,服務範疇及年齡層廣泛,手術案例數已超過2000例,格外重視醫病共同決策,務求充分溝通,醫師分享,曾有過40多歲年輕女性患者,過去因不想長期服用抗凝血劑,堅持採用生物瓣膜,經過10年瓣膜嚴重鈣化後再度前來求診,這次醫師仍建議他可考慮耐用年限長的機械式瓣膜,但患者表示長期吃藥將影響生活品質,希望能降低對更多藥物的需求,故再次選擇生物組織瓣膜來維持原本生活。諶大中醫師表示,慈濟專業醫護團隊會清楚與患者分析所有的術式、用藥、醫材選擇,並替患者來一同討論最適妥個人的醫療方案,幫助患者不只治病,而是追求最佳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B型肝炎常見QA,專科醫師一次解答

2022年12月30日
公開
74

​​​​​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許博堯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許博堯醫師:大家好,我是許博堯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一起用餐會傳染B型肝炎嗎?   許博堯醫師:這個問題很多病人在診間也會問,事實上B型肝炎是由血液和體液傳染的疾病,所以一起用餐並不會傳染B型肝炎,而B肝的主要傳染途徑,還是以母嬰垂直傳染和水平傳染為主,而水平傳染主要以共用牙刷、針頭,或是針灸、刺青、穿耳洞等,如果器具未經完整的消毒,就有可能傳染B型肝炎,而不安全性行為也是其中一個傳染的因素,經由飲食傳染的肝炎,主要以A型肝炎和E型肝炎為主,因此少吃生食,注重個人衛生,是預防感染到A型肝炎和E型肝炎,最主要的方式。   劉育志醫師:請問性行為會傳染B型肝炎嗎?   許博堯醫師:B型肝炎主要是經由血液,和體液傳染的一種疾病,因此性行為是有可能會傳染B型肝炎,而事實上早期B型肝炎,是被認為是性傳染病的其中一種,因此在婚前的健康檢查,或是甚至在交往前,如果發現另外一半是B型肝炎的帶原者,其實如果發現自己沒有抗體,都應該接受B型肝炎疫苗的接種。   劉育志醫師:請問容易疲勞是因為肝病嗎?   許博堯醫師:在診間也常常被問說醫生我常常疲勞,我是不是肝有問題?而事實上疲勞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心理和生理的因素,心理方面有可能是工作壓力過大,生活壓力過大所造成,而生理方面其實除了肝臟以外,像心肺或是腎臟,甚至內分泌系統失調,都有可能會造成容易疲勞,如果疲勞是因為肝病所造成,通常肝臟發炎的狀況都已經比較嚴重,甚至已經進入到肝硬化的狀況,所以一旦發現自己的疲勞沒有辦法緩解,加上有一些特別的症狀,包含像黃疸、腹脹、腹痛等情況發生,還是建議要盡早就醫,查明背後的原因。   劉育志醫師:請問皮膚變黃就是肝病嗎?   許博堯醫師:皮膚變黃並不一定就是肝病,事實上有時候我們吃了過多紅、黃色的蔬果,包含胡蘿蔔或是芒果,地瓜、木瓜等蔬果,如果飲食過量,也有可能造成血液當中的胡蘿蔔素過高,而沉積在皮膚上面,這樣的狀況就有可能會引起皮膚變黃,醫學上稱之為胡蘿蔔素血症,而這種狀況通常不用太擔心,只要減少以上蔬果的攝取,皮膚黃的狀況就會漸漸改善。   許博堯醫師:如果是疾病造成的黃疸,跟胡蘿蔔素血症最大的不同,就是病人的眼白部分,也有可能會跟著變黃,如果有發生以上的狀況,就要盡早就醫,如果是疾病造成的皮膚變黃,就是黃疸的狀況,除了少數的疾病,包含新生兒黃疸,或是蠶豆症、溶血,或是膽道阻塞狀況以外,其實大部分都跟肝臟的疾病有關,有時候會合併茶色尿的症狀,如果遇到以上的狀況,應該要盡早就醫,查明背後的原因。   劉育志醫師:感謝許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許博堯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痛到爆表!預防帶狀疱疹發作,減少嚴重後遺症,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12月30日
公開
14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這幾天我的耳朵會癢,結果抓一抓就有水流出來。」80歲的老爺爺指著耳朵抱怨。   「噢,這是帶狀疱疹。」醫師仔細看了病灶,慎重地說,「帶狀疱疹長在耳朵,可能會影響聽力,一定要趕快治療喔!」   使用口服抗病毒後,老爺爺的水泡仍持續增加,且出現顏面神經麻痺,臉歪一邊的狀況,趕緊安排住院接受針劑抗病毒藥物的治療,才順利控制住病情。力安妥診所院長蔡詩力醫師指出,令老爺爺持續困擾的是疱疹後神經痛,三不五時顏面會感到抽痛,左側臉部的肌肉也經常抽搐,影響表情。   即使經過一系列治療,至今老爺爺都85歲了,還是飽受困擾,蔡詩力醫師說,家族合照的時候他都不太敢笑,以免兩側臉部表情不對稱。     帶狀疱疹病毒潛伏體內,伺機發作   只要得過水痘,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會潛伏在我們的神經節裡,當抵抗力下降時,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就延著神經跑出來做怪。蔡詩力醫師說,一開始可能感覺不明顯,或覺得怪怪的、有點疲倦,好像快要感冒,但又沒有呼吸道症狀。發作部位的皮膚會感覺異常,可能覺得灼熱、搔癢、刺痛等。等到皮膚冒出水泡,患者才曉得是帶狀疱疹發作。   冒出水泡後,灼熱感、刺痛感會加劇,甚至影響睡眠。蔡詩力醫師說,若沒有接受治療,可能延續兩個禮拜,甚至一個月。若能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三、五天就會控制病情。   帶狀疱疹的高風險族群包括年長者、糖尿病患、慢性病患、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等。蔡詩力醫師說,有些年輕人常上夜班,日夜顛倒,影響免疫力,也較容易發作帶狀疱疹。     坊間有謠言說「長皮蛇是因為受到驚嚇、邪靈附身或遇到髒東西,皮蛇繞一圈就會喪命」,蔡詩力醫師分享,曾經遇過患者掀開衣服,腹部有半圈帶狀疱疹,而且還畫上很多隻腳,一問之下才曉得是想要畫蜈蚣把皮蛇趕走。   蔡詩力醫師強調,這些都是錯誤的說法,患者應該要趕緊接受治療,並正視導致免疫力下降的真正原因,以預防帶狀疱疹反覆發作。   帶狀疱疹痊癒後,有部分患者會出現帶狀疱疹後神經痛。蔡詩力醫師說,長出帶狀疱疹的部位可能一直覺得麻木、刺痛、灼熱,而且會像脈搏一樣,持續抽痛,讓人難以入眠或被痛醒。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可能持續數年,造成很大的困擾。   目前已有多種用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藥物,蔡詩力醫師說,有些患者甚至還需要做神經阻斷,才能改善疼痛。曾經遇過一位老奶奶,被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折磨長達八個月,常常痛到臉歪一邊,不敢出門見人,嚴重影響社交、生活品質,期間體重瘦了10公斤,是相當可怕的經驗。     損壞視力、聽力,帶狀疱疹恐致嚴重併發症   帶狀疱疹不僅會在皮膚上出現水泡,如果長在耳朵,可能損害聽力。蔡詩力醫師說,如果長在顏面,病毒可能沿著神經蔓延到角膜,可能損害視力,甚至失明,屬於急症,必須緊急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   帶狀疱疹如果長在會陰部,可能破壞附近的神經系統,而影響排便、解尿的功能,造成嚴重便秘或尿滯留,非常棘手。   想要降低帶狀疱疹發作的風險,可以從幾個方向著手。蔡詩力醫師說,因為病毒會趁抵抗力降低的時候出來作怪,所以我們要盡量維持正常作息,避免熬夜,飲食方面要攝取均衡營養,避免過度調味、太重口味。平時要維持規律運動、補充足夠的水份,在天氣變化時記得做好保暖措施。慢性病患務必按時服藥,把病情控制穩定。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保養之外,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亦有助降低帶狀疱疹發作的風險,蔡詩力醫師說,帶狀疱疹疫苗能幫助身體事先準備好抵抗力,避免帶狀疱疹病毒活化作怪。     50歲以上民眾或是18歲以上免疫不全的患者可以考慮接種帶狀疱疹疫苗,降低帶狀疱疹發作的風險。     貼心小提醒   年紀越大,帶狀疱疹發作的機會越高。蔡詩力醫師說,若有發現相關症狀,務必盡快就醫治療,減少發生嚴重後遺症的機會。   做好日常保養,能夠避免免疫力低下,而導致病毒活化。事先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有助提升保護力,預防帶狀疱疹發作。由於帶狀疱疹可能反覆發作,即使已發作過帶狀疱疹,更應該考慮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減少復發機會!   NP-TW-HZX-ADVR-220012| Oct 2022 更多疾病相關資訊請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原文出處

對付身體裡的千面藏鏡人,治療早期神經內分泌瘤新契機,新型長效型注射器降低疼痛,提高生活品質

2022年12月29日
公開
6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蘋果公司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因為神經內分泌瘤過世。這個讓大家感到陌生的神經內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簡稱NET)是源自於各種神經內分泌細胞的腫瘤,腫瘤細胞之結構與神經元類似,而且具有內分泌的功能,可能會分泌各式各樣的激素。   神經內分泌瘤可於身體各處發生,但較常在消化道出現,包括食道、胃、小腸、大腸、直腸、胰臟等處,約佔70%。例如賈伯斯的神經內分泌瘤長在胰臟,而羅馬假期中的女星奧黛麗赫本,則是因為源自闌尾的神經內分泌瘤過世。   若未及時接受治療,神經內分泌瘤將會侵犯周遭器官,也可能經由淋巴、血液循環,轉移至淋巴結或遠端器官,造成更多問題。     症狀千變萬化或毫無症狀的神經內分泌瘤   神經內分泌瘤能夠分泌激素,過多的激素可能會造成各式各樣的症狀。   臨床上可將神經內分泌瘤分成「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功能性腫瘤分泌的激素較多,使患者出現症狀,約佔25%;非功能性腫瘤沒有明顯症狀,約佔75%。     神經內分泌瘤的症狀可謂千變萬化,包括胃痛、腹瀉、咳嗽、氣喘、心悸、盜汗、臉潮紅等,由於缺乏特異性,很不容易診斷。   至於非功能性神經內分泌瘤,大多是在做健康檢查、內視鏡、電腦斷層、核磁共振造影時意外發現,所以定期的健康檢查是為健康把關的重要守門員。     多元工具積極 新型注射器治療神經內分泌瘤 減少治療疼痛   神經內分泌瘤的治療工具相當多元,在狀況許可時,可考慮手術切除神經內分泌瘤;針對局部腫瘤,也能使用射頻燒灼、酒精注射、放射治療等方式。     如果神經內分泌瘤無法完全切除或是已經轉移,便需要使用全身性治療,包括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   賀爾蒙治療主要的全身性療法,主要目的是幫助控制腫瘤生長速度以及症狀的緩解。此外,臨床試驗發現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有助延長腫瘤惡化時間,改善無惡化存活期。   因為多數神經內分泌瘤具有過度表現的體抑素受體,所以可以使用體抑素類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ues)進行荷爾蒙治療。體抑素是人體中原本就有的荷爾蒙,能夠抑制生長激素分泌,也能抑制胰島素、升糖素、胃泌素等荷爾蒙分泌。但人體產生的體抑素,半衰期非常短。經過研發,調整結構的體抑素類似物能夠在體內留存較長的時間,持續發揮作用,因此被運用於神經內分泌瘤的治療。     體抑素類似物可使用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早期的體抑素類似物得每天注射,目前已有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可一個月注射一次,搭配新型注射器,將注射體積縮小,經臨床實驗證實與傳統的肌肉注射劑型相比,能夠大幅減少疼痛感,有助提升治療遵從性,發揮較好的成效,維持生活品質。   化學治療多用於轉移性神經內分泌瘤,常伴隨噁心、嘔吐、腹瀉、白血球減少等副作用。標靶治療可抑制神經內分泌瘤生長、抑制血管新生作用,因為能針對特定標的發揮作用,相較於化學治療,副作用較少。   神經內分泌瘤的治療工具相當多元,患者與家屬要跟醫師詳細討論,共同擬定合適的治療策略。     貼心小提醒   神經內分泌瘤是變化多端的腫瘤,全身各處都有機會發生,可能出現胃痛、腹瀉、咳嗽、氣喘、心悸、盜汗、臉潮紅等表現,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很容易忽略。若有相關症狀,建議就醫檢查。   手術切除有機會治癒神經內分泌瘤,若已經轉移或不適合接受手術,可採取荷爾蒙治療,利用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來改善症狀,延緩腫瘤惡化,維持生活品質。善用各種治療工具,才能達到較佳的治療成效!   SOMA_NET-TW-000120   原文出處

孕婦別漏掉!接種流感、百日咳疫苗,守護媽媽與寶寶,醫師圖文解析

2022年12月28日
公開
22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孕婦能不能打流感疫苗?」   「打疫苗會不會影響胎兒發育?」   接種疫苗能夠有效預防傳染性疾病,但是孕婦對於施打疫苗常有一些迷思,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婦產部詹德富教授說,孕婦可能會擔心疫苗影響胎兒的健康,或影響胎兒的發育。不過,目前會建議孕婦施打的疫苗,都經過安全性檢驗,且有助於預防疾病,對胎兒有好處。   在懷孕期間,媽媽的免疫力會下降,較容易遭到病毒、細菌的感染。詹德富醫師說,另外,在懷孕的過程中,媽媽的心臟負擔增加,而且在胸腔受到壓迫的狀況下,呼吸會比較淺,如果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病情較容易惡化,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孕婦施打疫苗後,可以讓身體產生抗體,預先準備。詹德富醫師解釋,當有病毒或細菌入侵的時候,身體才能夠及早做出反應,像是流感的傳染力很強,其實沒有辦法完全不受感染,但是在感染以後,能使疾病的過程比較輕微,恢復得比較快。     「有健康的媽媽,才會有健康的寶寶!」詹德富醫師說,肚子裡的胎兒完全仰賴母體供應,施打疫苗可保護媽媽,讓症狀比較輕微,對寶寶也有好處。此外,媽媽產生的抗體會經過胎盤,傳遞給胎兒,所以寶寶在出生之後,也能受到這些抗體的保護。     孕婦接種流感疫苗,呵護媽咪與寶寶!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造成的傳染病,常見症狀有咳嗽、流鼻水、頭痛、發高燒、肌肉痠痛等,會比一般感冒嚴重許多。詹德富醫師說,慢性病患者、抵抗力較差的患者,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例如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可能危及性命,也會對胎兒造成威脅。   新生兒的免疫力較弱,若感染流感病毒,較容易併發重症。詹德富醫師說,目前沒有可供6個月以下嬰兒接種的流感疫苗,而且嬰兒也不適合使用抗病毒藥物,僅能給予支持性療法。想要保護6個月以下的嬰兒,最好的方式是讓媽媽在懷孕期間接種流感疫苗,媽媽產生的抗體會經由胎盤傳給胎兒,讓出生後的寶寶獲得保護力。     懷孕婦女施打流感疫苗,自身罹患呼吸道疾病的情形至少降低36%,寶寶出生後六個月內感染流感病毒的狀況也減少63% 。   已有很多研究證實流感疫苗對於孕婦與胎兒的安全性,詹德富醫師說,任何週數都可以施打,只要進入流行季節,就應該盡快接種流感疫苗。     孕婦接種百日咳疫苗,呵護媽咪與寶寶!   百日咳是透過飛沫傳染,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疾病,屬於第三類法定傳染病。詹德富醫師說,百日咳的症狀類似感冒,但是咳嗽會很厲害,且持續1至2個月以上。   百日咳沒有季節性,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感染。嬰幼兒會被傳染百日咳,通常是因為父母或兄弟姊妹將病菌帶回家,詹德富醫師說,嬰幼兒得到百日咳時,病情會比成年人嚴重許多,較容易併發肺炎、中耳炎、抽搐、呼吸暫停等,嚴重可能導致死亡。發病的年紀越小,預後越差。     目前疾管署建議,在懷孕28週至36週之間接種百日咳疫苗。詹德富醫師說,孕婦施打疫苗,除了可以提升母體對於百日咳的保護力之外,我們也希望孕婦產生的抗體能夠經過胎盤,傳給小朋友。若在懷孕32週前接種百日咳疫苗,母體能有較充裕的時間產生抗體傳給胎兒,讓寶寶在出生後也能獲得保護力。   由於家庭成員都有可能將百日咳桿菌帶回家,再傳染給小朋友,所以可以使用「包覆策略」來保護嬰幼兒。詹德富醫師說,所謂的「包覆策略」就是替所有會接觸新生兒的家庭成員接種百日咳疫苗,給嬰幼兒更安全的環境。   雖然多數人小時候都接種過百日咳疫苗,但是經過10年後,百日咳疫苗的保護力會漸漸消失,所以替家庭成員接種百日咳疫苗,有助提升保護力。 「如果懷第一胎時已經接種過百日咳疫苗,當懷第二胎時需要再次接種百日咳疫苗嗎?」詹德富醫師解答,「懷第二胎時,建議再次接種百日咳疫苗,這樣母親才能產生較高濃度的抗體,保護嬰幼兒。」     貼心小提醒   流感、百日咳都會經由飛沫傳染,並對孕婦、嬰幼兒造成威脅。詹德富醫師提醒,請盡量戴口罩、勤洗手、避開人群,減少遭到感染的機會,並且藉由疫苗的協助,提高保護力。 孕婦接種疫苗能夠保護自己、保護胎兒,還能保護家人,詹德富醫師說,懷孕28週至36週間,可接種百日咳疫苗,至於流感疫苗,無論懷孕週數,都可以接種。家庭成員也可以接種疫苗,利用包覆策略來保護嬰幼兒!   NP-TW-FLU-ADVR-220001 | December 2022 更多疾病相關資訊請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原文出處

控制低密度膽固醇,預防冠狀動脈土石流,心臟專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2022年12月27日
公開
12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什麼是壞膽固醇?」   「為何壞膽固醇會造成心肌梗塞、腦中風?」   「吃藥後,膽固醇還是超標怎麼辦?」   「壞膽固醇偏低可以嗎?」   關於低密度膽固醇LDL-C,大家常有許多疑問和迷思,請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醫師一一解答。     我們的器官都需要血液供應充足的氧氣和養分才能正常運作,然而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可能堆積在血管壁形成斑塊,導致動脈粥狀硬化,所以被稱為「壞膽固醇」〔1〕。洪惠風醫師指出,心臟的血液供應來自冠狀動脈,冠狀動脈狹窄初期通常沒有症狀,但是當冠狀動脈狹窄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心肌便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   隨著血管斑塊增厚,冠狀動脈會逐漸狹窄,並導致血流減少,稱為狹心症〔2〕。洪惠風醫師說,但是更可怕的是血管斑塊突然破裂,因為血管斑塊破裂時會促使血栓形成,血栓可能使血管完全阻塞,而造成心肌梗塞。除了造成心肌梗塞之外,動脈粥狀硬化還可能造成腦中風,導致嚴重後遺症。   「我常把心肌梗塞比喻成土石流,冠狀動脈就像公路。一旦發生土石流,就會中斷交通。」洪惠風醫師說,「預防土石流的重點在於血管壁,也就是做好血管壁的水土保持!」     動脈粥狀硬化的速度與低密度膽固醇LDL-C有關,血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濃度越高,動脈粥狀硬化的速度越快;血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濃度越低,動脈粥狀硬化的速度越慢〔3〕。   洪惠風醫師說,控制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目的,是控制動脈粥狀硬化的速度,延緩血管老化的速度。如果把低密度膽固醇LDL-C控制在70mg/dL,能夠避免動脈粥狀硬化繼續惡化。甚至還有一些研究認為,當低密度膽固醇LDL-C降到更低的時候,動脈粥狀硬化有機會逆轉〔4〕。     根據風險程度,決定個人化目標值   臨床上,醫師會依據每個人的狀況、病史、家族史來決定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目標值。     根據2019年歐洲心臟學會血脂異常管理指引〔5〕,心血管疾病風險越高的時候,建議將低密度膽固醇LDL-C控制在越低的水準。   ● 若屬於低度危險,低密度膽固醇LDL-C要控制小於116 mg/dL。 ● 若屬於中度危險,低密度膽固醇LDL-C要控制小於100 mg/dL。例如小於50歲的第二型糖尿病患,糖尿病病史小於10年,且沒有其他危險因子。 ● 若屬於高度危險,低密度膽固醇LDL-C要控制小於70 mg/dL。例如糖尿病病史大於10年,但尚未出現器官損傷。 ● 若屬於非常高度危險,低密度膽固醇LDL-C要控制小於55 mg/dL。例如腎功能很不好、糖尿病已經造成器官損傷、已經有心肌梗塞、中風、周邊動脈疾病等。     多管齊下控制低密度膽固醇   想要控制低密度膽固醇LDL-C,必須從運動、飲食、降血脂藥多管齊下,各種方法都能發揮一定的功效。洪惠風醫師說,如果只靠運動,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下降幅度大概是5%;如果運動搭配飲食控制,大概可以降5%至10%,平均約降8%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5〕。   「假設一位患者血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濃度為140ml/dL,而目標值是70mg/L,代表降幅需要達到50%。」洪惠風醫師說,「單靠飲食、運動顯然無法達到足夠的降幅,所以必須搭配降血脂藥或針劑。」     使用口服降血脂藥能讓低密度膽固醇LDL-C下降30-50%,洪惠風醫師說,現階段還有降血脂針劑,可以讓低密度膽固醇LDL-C下降50-60%〔5〕。   在控制低密度膽固醇LDL-C時,最重要的是先根據危險程度決定目標值,然後看看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濃度有多高,再決定要採用哪些方式才有辦法達到目標值。     低密度膽固醇偏低可以嗎?   關於低密度膽固醇LDL-C,目前的觀念是「低一點較好」。洪惠風醫師說,有一類人,先天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非常低,經過長期觀察,低密度膽固醇LDL-C過低並沒有對這些人造成問題。所以,對一般人而言,若抽血發現低密度膽固醇LDL-C濃度偏低,應該可以不必擔心。     貼心小提醒   控制控制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目的是減緩動脈粥狀硬化的速度,洪惠風醫師提醒,也就是說,在使用藥物控制達標後,請繼續維持,千萬不能因為看到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數值下降,便擅自停藥!   對自身低密度膽固醇LDL-C有疑慮的民眾可以多加利用線上工具「快來看看你的壞膽固醇目標值是多少」,作為設定高血脂治療目標的參考。也推薦給高血脂病友進行自我評估,並就結果與主治醫師討論。   參考資料: 1. Medline Plus / LDL: The "Bad" Cholesterol 2.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What is Atherosclerosis? 3.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 Clinical Trial Endpoints: Angiograms, Events, and Plaque Instability 4.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 Effect of Alirocumab Added to High-Intensity Statin Therapy on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PACMAN-AMI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5. 2019 ESC/EA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 lipid modification to reduce cardiovascular risk: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and 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 (EA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Volume 41, Issue 1, 1 January 2020, Pages 111–188 MAT-TW-2201613   原文出處

白內障手術,矯正散光並擁有連續視力,享受便利、安全生活

2022年12月26日
公開
241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白內障是因為水晶體變得混濁,使影像模糊不清,讓生活大受影響。透過手術移除混濁的水晶體,並放入人工水晶體,才能改善視力。〔1〕   散光是成年人身上最常見的屈光異常之一,若能確實矯正散光,有助於提升患者在接受白內障手術後的視力表現,並降低眼鏡配戴率。〔1〕   傳統單焦點散光人工水晶體能看清楚遠處物體,至於中、近距離則需要配戴老花眼鏡輔助。〔2〕   國際大廠短焦延伸焦距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的散光矯正技術,大幅提升術後穩定度〔5〕,使視力更加清晰,提供遠距離清晰視力外,更延伸單焦點視覺景深,改善中距離視力。〔2〕   適合用於切菜煮飯、開車看導航、使用電腦、平板、打牌下棋等活動,滿足多數人用眼需求,提升日常生活便利性。〔2〕   具有散光矯正功能的短焦延伸焦距人工水晶體,可同時解決白內障與散光,並在暗光下提供高對比夜間視力,減少意外發生。〔3〕,〔6〕   低折射、低色散的晶體材質,可減少色像差,視力更清晰,不僅日間方便、夜間也安全。〔3〕   人工水晶體的種類非常多,術前要與醫師充分溝通,根據用眼需求,選擇合適的人工水晶體。〔7〕   術後兩個星期內不可趴睡、一個月內眼睛不可以碰到水,遵從醫師的指示小心照護,重拾睛彩人生!〔8〕   參考資料:   1. Wolffsohn, J. S., Bhogal, G., & Shah, S. (2011). Effect of uncorrected astigmatism on vision. Journal of Cataract and Refractive Surgery, 37(3), 454-460. https://doi.org/10.1016/j.jcrs.2010.09.022 2. Mencucci R, Cennamo M, Venturi D, Vignapiano R, Favuzza E. Visual outcome, optical qualit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a new monofocal IOL, enhanced for intermediate vision: preliminary results. 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20 Mar;46(3):378-387. doi: 10.1097/j.jcrs.0000000000000061. PMID: 32050218. 3. Vega F, Millán MS, Gil MA, Garzón N. Optical Performance of a Monofocal Intraocular Lens Designed to Extend Depth of Focus. J Refract Surg. 2020 Sep 1;36(9):625-632. doi: 10.3928/1081597X-20200710-01. PMID: 32901831. 4. N.J. (Nic) Reus, Oege Goslings, Clinical outcomes with a new toric intraocular lens with modified optical profile, Amphia May 2022 5. Takaku, R., Nakano, S., Iida, M. et al. Influence of frosted haptics on rotational stability of toric intraocular lenses. Sci Rep 11, 15099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1-94293-3 6. Auffarth, Gerd U. MD, PhD, FEBO; Gerl, Matthias MD; Tsai, Linda MPH; Janakiraman, D. Priya OD, FAAO; Jackson, Beth PhD; Alarcon, Aixa PhD; Dick, H. Burkhard MD, PhD, FEBOS-CR; Quantum Study Group.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 new monofocal IOL with enhanced intermediat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ataract. Journal of Cataract & Refractive Surgery: February 2021 - Volume 47 - Issue 2 - p 184-191 doi: 10.1097/j.jcrs.0000000000000399 7. https://www.aao.org/eye-health/diseases/cataracts-iol-implants 8. https://www.aao.org/eye-health/diseases/what-is-cataract-surgery     原文出處

經常出血、讓人坐立難安的痔瘡,治療方式解析,外科女醫圖文說明

2022年12月26日
公開
8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痔瘡又發作了…」王小姐忍痛拖著沉重的步伐進到診間,手扶在桌緣不敢坐下來。   「平時痔瘡會掉出來嗎?」醫師問。   「蹲下或排便完痔瘡都會掉出來,需要用手推回去。」王小姐說,「昨天沒有馬上把痔瘡推回去,結果就腫起來了。」   檢查發現,痔瘡脫出且腫脹得相當厲害。博田國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謝依蒨醫師指出,由於痔瘡經常脫出、流血,對患者的生活與工作造成極大困擾,因此在急性期緩解後,便安排了微創痔瘡雷射消融手術。相較於傳統痔瘡手術,微創痔瘡雷射消融手術的手術傷口較小、疼痛較少、恢復期較短,讓患者能夠較早回到工作崗位,而且可以保存較多肛門黏膜組織,維持肛門的彈性與功能。     讓人坐立難安的痔瘡   我們的肛門口具有由黏膜及韌帶所組成的結締組織,稱為肛門墊,謝依蒨醫師表示,原本的肛門墊富有彈性,但是隨著年齡、排便習慣、以及一些造成腹壓上升的因子,例如重訓、懷孕、肥胖等,可能導致肛門墊鬆弛、老化,以及黏膜內血管叢壓力增加,漸漸形成痔瘡。     謝依蒨醫師指出,痔瘡最常見的症狀為排便出血與肛門腫脹疼痛,此外還有肛門搔癢、異物感、難以清潔、痔瘡脫垂需用手推回等也是病人常見的困擾。 由於痔瘡是良性組織,所以是否要介入治療,主要取決於痔瘡對於患者生活品質的影響。   每個人的生活型態不同,對痔瘡的忍受程度也不同,謝依蒨醫師說,如果痔瘡對生活的影響不大,可採取保守治療,利用口服藥或藥膏來緩解症狀;若是痔瘡脫出已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品質,或經常出血導致慢性貧血,就要考慮介入治療。       痔瘡介入治療有何差異?   不同類型的痔瘡適合不同的處理方式,需要經過醫師的評估,才能做決定。謝依蒨醫師解釋,若是內外混合痔,需要動刀切除才會消失;若是以內痔為主的痔瘡,治療選項相當多元,包括傳統痔瘡切除手術、橡皮筋結紮手術、微創雷射消融手術等。   傳統痔瘡切除手術是直接切除痔瘡,傷口較大,術後疼痛較劇烈,需要三週至一個月的復原期,且會損失較多的肛門黏膜組織。   橡皮筋結紮手術一次只能處理一顆,大部分患者需要分多次進行,藉由結紮的方式慢慢切割掉內痔黏膜,整體療程需較長時間,病人也因反覆疼痛而畏懼治療。   謝依蒨醫師說,醫療技術持續進步,目前較新的微創痔瘡雷射消融手術採用不同的原理,利用雙極雷射封閉痔瘡的血流供應,促使痔瘡萎縮,又能保留肛門口富有彈性的黏膜組織,對肛門口的傷害較小,有助保留肛門墊的功能,避免因為切除過多肛門黏膜而造成肛門彈性變差或狹窄,影響排便功能。一次可以處理整圈的痔瘡,效率比較好。     微創痔瘡雷射消融手術適合用於大部分為內痔、以出血症狀為主的病患,術後可以有效改善症狀。謝依蒨醫師說,因為傷口較小、疼痛較少、恢復期較短,對於相當忙碌或害怕疼痛的患者而言,是較合適的選項。   微創痔瘡雷射消融手術可在局部麻醉或舒眠麻醉下進行,醫師會在肛門口周圍適當的位置切開針孔般的小傷口,放入雷射探頭,然後利用雷射的能量封閉痔瘡的血流供應。謝依蒨醫師說,痔瘡萎縮後,黏膜便能與括約肌貼合,改善痔瘡出血與脫垂的狀況。術後一週內,肛門僅有腫脹感,但不致影響日常生活。     貼心小提醒   想要預防痔瘡惡化,建議多攝取蔬菜、水果,維持良好的排便習慣,謝依蒨醫師說,在有便意時去上廁所,解便完就起身,對肛門口的壓力較小。如果長時間蹲坐馬桶,甚至一邊滑手機滑到忘記時間,導致肛門黏膜裡面的血管壓力增大,較容易使痔瘡惡化。   遇到痔瘡脫出的狀況,要盡快將痔瘡推回肛門內,避免痔瘡腫脹疼痛。如果經常有痔瘡出血、脫出的狀況,使工作、生活品質受到影響,可以和醫師討論介入治療,選擇適合的方式!   原文出處

不只貧血,各種血球都缺乏!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治療解析,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12月22日
公開
9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台灣最常見的貧血是缺鐵性貧血,通常與女性月經流失有關,只要適度補充鐵質便能漸漸改善。至於再生不良性貧血就比較棘手,除了缺乏紅血球,連白血球、血小板都會缺乏。   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滕傑林醫師指出,再生不良性貧血(aplastic anemia)患者骨髓中的造血細胞遭到破壞,而無法製造各種血球。再生不良性貧血的發生原因仍不太清楚,可能與病毒感染、基因遺傳、免疫失調、接觸有毒化學物質或輻射線暴露有關。   再生不良性貧血較常見於10歲到25歲的年輕人,或者是60歲以上的族群,男性與女性發生的機率差不多。     再生不良性貧血警訊注意!   再生不良性貧血導致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的數量都明顯下降,所以會造成多種症狀。   紅血球負責輸送氧氣,缺乏紅血球讓人臉色蒼白、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體力變差、容易疲倦,長期嚴重貧血可能造成心臟衰竭。   白血球負責對抗入侵的病原,缺乏白血球就比較容易感染、發燒。除了來自外界的病原,也有自身的病原,因為人體的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都存在許多細菌,當抵抗力低下時,便會伺機入侵。   血小板能幫助止血,缺乏血小板就容易流鼻血、牙齦流血、傷口流血不止、皮膚經常出現出血點或瘀青、月經過多,倘若出現內出血,可能危及性命。     出現明顯症狀的患者,大概都是屬於嚴重或非常嚴重的再生不良性貧血。因為各種血球都缺乏,如果後續沒有好好治療,再生不良性貧血的死亡率很高,滕傑林醫師說,「非常嚴重型再生不良性貧血患者,一年的死亡率可以高達60%至70%!」懷疑再生不良性貧血時,要先排除其他的原因。如果排除可能的致病因素還無法找出貧血的原因,則要做骨髓檢查。   滕傑林醫師說,再生不良性貧血病患骨髓檢查會發現骨髓空空的,造血細胞被大量脂肪組織所取代,如果已經排除其他原因,且兩側骨髓檢查都是這樣的結果,就可以診斷為再生不良性貧血。     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怎麼辦   滕傑林醫師解釋,若是屬於輕度再生不良性貧血,可以持續追蹤觀察;至於嚴重和非常嚴重的再生不良性貧血就必須積極介入治療。   如果是40歲以下的患者,可以考慮做兄弟姊妹之間HLA完全吻合的造血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植)。滕傑林醫師說,如果是40歲以上,或是找不到合適的造血幹細胞捐贈者,可以使用免疫療法。而接受免疫療法,平均要3、4個月後才知道有沒有效,滕傑林醫師說,在這段時間患者還是有感染、出血的風險需特別小心。   目前的免疫療法是使用抗胸腺免疫球蛋白ATG加上免疫抑制劑,此外近期多了促進血小板生成藥物這個選項以提升整體治療反應率。     再生不良性貧血的問題在於造血的工廠出狀況,而沒有辦法製造各種血球,所以無法單靠輸血或補充營養來改善。滕傑林醫師說,真正的關鍵是讓血球趕快長回來,因此一定要積極接受治療。     貼心小提醒   再生不良性貧血是個相對少見但嚴重的疾病,血液中的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都會明顯缺乏,而導致臉色蒼白、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容易疲倦、出血不止、容易感染等問題。   對於40歲以下的病人,可以考慮兄弟姊妹之間HLA完全吻合的骨髓移植;對於40歲以上,或是沒有配對成功的病人,可使用免疫療法,或促進血小板生成藥物。在白血球低下時,患者很容易遭到感染,所以要戴口罩、勤洗手、避免生食、避開人潮,降低遭到感染的風險。   若未接受適當治療,非常嚴重型再生不良性貧血患者,一年的死亡率高達60%至70%,滕傑林醫師叮嚀,若有相關症狀,應該盡快至血液科就診,並積極接受治療,改善存活率!   本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贊助提供 TW2212138676     原文出處

熟男注意!初期無感、容易轉移,攝護腺癌治療解析,泌尿科醫師圖文說明

2022年12月21日
公開
149

  文/吳佳璋醫師   「醫師,我的健檢報告顯示PSA攝護腺指數異常。」王先生將報告遞給醫師。   「你有感到不舒服嗎?」醫師問。   「常常腰酸背痛。」王先生槌了搥背。   「正常的PSA攝護腺指數會小於4ng/ml,你的PSA攝護腺指數已經超過1,000ng/ml,要盡快安排檢查。」醫師慎重地回答。   檢查發現,患者確實罹患攝護腺癌,而且已經有多處骨頭轉移,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泌尿科主任吳佳璋醫師解釋,因為攝護腺癌合併多處轉移,所以便開始進行荷爾蒙治療,施打GnRHa(促性腺素釋放素促效劑)。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患者的PSA攝護腺指數逐漸下降,甚至降到小於0.1ng/ml,荷爾蒙治療發揮顯著成效。   吳佳璋醫師說,攝護腺癌治療成效與腫瘤惡性度有關,順利的話,部分患者可維持3年至5年,甚至達到10年,病況相對來說穩定。即使病情開始出現變化,醫師也可以調整用藥,幫助患者維持生活品質。     當心攝護腺癌早期警訊,PSA數值異常上升要留意   隨著年紀增長,各種慢性病會慢慢出現,除了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等問題,中高齡以上的男性,還要多加留意攝護腺的健康,吳佳璋醫師指出,在熟齡男性身上常見的攝護腺肥大,會造成一些排尿的症狀,如頻尿、尿急、尿不出來等。至於攝護腺癌,在台灣的發生率是男性癌症的第五位,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隨著腫瘤越來越大,患者可能出現頻尿、血尿、解尿困難、精液帶血、射精疼痛等症狀,如果攝護腺癌轉移至骨頭,便會導致骨頭疼痛,也容易出現病理性骨折,導致嚴重疼痛,影響生活品質,因此早期警訊一定要多加留意,才能掌握治療先機。另外,在攝護腺癌的檢查上,大部分的病患進行抽血檢查之後,會發現PSA攝護腺指數異常上升,不過,有多種原因都可能造成PSA攝護腺指數上升,因此必須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是否為攝護腺癌。       多元工具對抗攝護腺癌,荷爾蒙治療最為常見   攝護腺癌的治療方式有很多種,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臨床上會根據攝護腺癌的期別、癌細胞的特性、病人的年紀與身體狀況來擬訂合適的治療策略。針對攝護腺裡的腫瘤,可採取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吳佳璋醫師表示,如果攝護腺癌已經擴散、轉移,便需要使用全身性治療,如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如果是第一期或第二期攝護腺癌,一般會選擇開刀,吳佳璋醫師說,若是不適合開刀的患者,可以採用放射治療搭配荷爾蒙治療或直接使用荷爾蒙治療。     攝護腺癌的生長與男性荷爾蒙有關,因此荷爾蒙治療在攝護腺癌的治療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進行荷爾蒙治療時,常會使用GnRHa(促性腺素釋放素促效劑),吳佳璋醫師解釋,我們的下視丘會釋放GnRH(促性腺素釋放素),GnRH能夠促使腦下垂體分泌LH黃體激素與FSH濾泡刺激素,進而促進睪丸分泌男性荷爾蒙;GnRHa注射進體內後剛開始會造成男性荷爾蒙快速上升,然後對下視丘產生回饋抑制使得內生性的GnRH分泌下降,造成腦下垂體減少分泌LH黃體激素與FSH濾泡刺激素,進而抑制睪丸分泌男性荷爾蒙。GnRHa採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通常在一個月後,便能降低男性荷爾蒙濃度,達到抑制攝護腺癌生長的效果。目前在荷爾蒙治療的使用上,主要有兩種劑型,患者可選擇一個月或三個月施打一次,而三個月的劑型因為不需要經常回診,便利性高,有助維持生活品質、提升治療順從度。     若是選擇三個月施打一次的長效型GnRHa,可以讓患者們的回診安排更加便利,在預約醫院和醫師看診時間時,也有更多的選擇彈性,且效果跟一個月施打一次的效果相同,在使用的第一個月就可以大幅降低睪固酮,可以說是「快、長、強」的治療選擇。吳佳璋醫師也表示:「大部分患者在使用GnRHa時,會合併一些口服抗荷爾蒙藥物。因此若是回診時施打每三個月一次的長效型GnRHa,並且領取三個月的口服藥連續處方箋,對患者與家屬都非常方便。」     貼心小提醒   攝護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不容易察覺,早期患者常常是在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在狀況許可時,早期攝護腺癌有機會透過手術治療達到痊癒的目標。在台灣,很多攝護腺癌患者被診斷時便已經不屬於早期,吳佳璋醫師說,因此病情相對嚴重,甚至產生擴散及全身性轉移,所以必須仰賴全身性治療。GnRHa(促性腺素釋放素促效劑)能夠有效抑制攝護腺癌,幫助維持生活品質,順利的話能讓病情穩定數年,倘若癌細胞產生去勢抗性,也還有相對應的藥物可以合併使用。患者、家屬要與醫師詳細討論,擬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以達到最佳的成效!   原文出處

白內障手術再進化,提升精準度與安全性,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眼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2年12月20日
公開
9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王伯伯的白內障越來越嚴重,視力持續惡化,眼科醫師建議要接受手術置入人工水晶體,但是檢查發現他的角膜內皮細胞數量約800 /mm²,遠低於正常值,動手術的風險相當高。彰化羅眼科羅英源醫師指出,「一般成年人的角膜內皮細胞數量約2000-3000 /mm²,如果角膜內皮細胞少於2000 /mm²就算偏少,少於1000 /mm²就是非常非常少,甚至在白內障術後可能需要做角膜移植。」   替高風險患者換人工水晶體時,對手術精準度的要求非常高。羅英源醫師表示,當時利用飛秒雷射幫患者進行白內障手術,飛秒雷射可以在角膜製作一個較小的傷口,而且能夠把硬化的白內障核切得很圓、很精準,並分割成更小塊,可以更容易移除,降低手術過程對眼組織的影響,盡量保護角膜內皮細胞。順利放入人工水晶體後,患者的視力便大幅改善。   「術後患者的角膜內皮細胞並沒有太多減損,不需要做角膜移植,讓患者鬆了口氣,非常滿意!」羅英源醫師說,「受惠於飛秒雷射的優點,白內障手術的精準度、安全性都能進一步提升,對患者有很大的幫助。」     白內障術前治療乾眼問題,提升手術效果   「每個人到一定的年紀都會白內障!」羅英源醫師說,「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白內障一定會越來越嚴重。」   白內障是因為眼睛的水晶體老化而變得混濁,阻礙光線進入眼睛,羅英源醫師說,一開始是讓患者覺得對比度下降,在晚上開車會覺得車子看得比較不清楚,隨著白內障惡化,會有模糊、顏色改變的感覺,甚至造成視力下降。     白內障初期可以點藥水控制白內障,延緩白內障惡化的速度,但是沒辦法讓混濁的水晶體恢復原本清澈的狀態,所以白內障最後一定用手術的方式處理,羅英源醫師說,當視力小於0.5就需要做白內障手術。白內障越嚴重,手術難度也越高。   白內障是一個高精密的手術,術前需要做一系列詳細檢查,羅英源醫師指出,「其中要特別注意乾眼症的問題,因為乾眼症會干擾儀器檢查的準確度,所以如果有乾眼症,我們會先請患者點藥水、做熱敷,比較嚴重的病人甚至會請他接受熱脈動治療。熱脈動治療儀能夠按摩眼瞼,疏通阻塞的油脂腺,改善乾眼症的症狀,而且讓測出來的數據比較準確,而且白內障術後病人舒適度也會提高。」     白內障手術持續進化   最古早的白內障手術大概要開1公分的傷口,才有辦法移除水晶體。羅英源醫師說,近代的白內障手術利用超音波乳化術,大概只需要0.2公分的傷口,將包覆水晶體的囊袋撕出一個圓形,再把白內障水晶體震碎吸掉,最後放入一個人工水晶體。傷口小,所以復原時間很短,病人很快就可以恢復視力。隨著科技進步,如今還可以使用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製作微傷口,並用飛秒雷射先將囊袋切割出較傳統術式更精準的圓形,混濁的白內障也切割成小塊,方便移除,最後再放入人工水晶體,進一步提升手術精準度及安全性。     相較於傳統白內障手術,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有多項優勢,羅英源醫師說,我們可以從「安全性」、「精準度」與「客製化」這三個面向來討論:   安全性 使用飛秒雷射先將白內障水晶體切成小塊,醫師再使用探頭吸出,可大幅減少手術中的超音波使用,減少對眼睛細胞與組織的傷害,降低術後併發症的風險。手術過程動態4D電腦斷層監控,醫師能及時掌控狀況,醫師與患者都能更安心。   精準度 手術中,囊袋切割的圓形是否正圓,影響人工水晶體放入置中性,進而影響患者術後的視覺品質。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可以精準的切割囊袋,讓人工水晶體的置中性大幅提升。   客製化 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可以依照患者個人眼睛狀況術前客製化安排手術計畫,再按照術前的計畫精準手術。羅英源醫師解釋,透過精準的客製化,讓白內障術後更符合預期視力恢復及成果。     基本上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能夠用於各式各樣的患者,羅英源醫師說,現在的系統非常先進,除非患者本身有瞳孔沾黏的問題,或眼睛曾經因為嚴重發炎,使瞳孔無法放大,否則都可以接受更精確、更安全的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白內障手術前,患者與家屬可以與醫師詳細討論,評估適合的手術方式。     貼心小提醒   接受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的術後照顧與傳統白內障手術類似,要好好保護眼睛、不能讓眼睛碰到水、不要趴睡、務必依照醫師指示點眼藥水。羅英源醫師說,由於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的傷口穩定度較高,而且手術過程中的熱傷害較少,所以術後的照顧也比較簡單。與醫療團隊好好配合,很快就能恢復正常的生活!   原文出處

接種疫苗,減少重症、預防癌症,重要疫苗盤點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12月20日
公開
93

  作者: 劉育志 醫師   COVID-19疫情受到極大的關注,但是當新冠肺炎疫苗成為焦點之後,許多重要疫苗,例如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HPV疫苗、輪狀病毒疫苗、水痘疫苗等便可能受到忽略。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趨緩,許多民眾開始重新檢視這些病毒帶來的健康威脅。   為了因應新冠肺炎,大家都會採取各種防疫措施,例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避免群聚等,這些防疫措施除了有助預防新冠肺炎病毒之外,也能預防各種呼吸道病毒、腸胃道病毒,使遭到感染的人數大幅下降。        當自然感染的人數較少時,如果大家又沒有接種疫苗,便無法形成群體免疫。因此在新冠肺炎COVID-19防疫規定逐步放寬之後,各種呼吸道病毒、腸胃道病毒的疫情便可能逐漸升溫。     預防重症的疫苗   「進入秋、冬季節,大家要記得打流感疫苗!」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醫師指出,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發生變異,每年流行的病毒株皆不太相同,所以需要每年施打流感疫苗才能產生保護力,預防流感重症的發生。   肺炎鏈球菌存在人類鼻腔內,可以透過飛沫傳染,容易遭到感染的族群包括5歲以下幼童、65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如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臟疾病、糖尿病、慢性肺病、慢性肝病等)、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患者。   肺炎鏈球菌可能導致肺炎、腦膜炎、心包膜炎、菌血症、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恐導致死亡。黃玉成醫師提醒,肺炎鏈球菌是導致流行性感冒併發細菌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年長者要考慮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降低重症的風險。   輪狀病毒可透過食物、飲水傳染,是造成幼兒腸胃炎的重要原因,常見症狀包括嘔吐、腹瀉、腹痛、發燒、食慾不振等,嚴重上吐下瀉會造成脫水,而經常需要住院治療。目前已有輪狀病毒口服疫苗,出生滿2個月便可以接種,有助降低輪狀病毒感染的機會。     預防癌症的疫苗   人類乳突病毒HPV主要經由性接觸傳染,遭到感染後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所以不容易察覺。目前沒有治療人類乳突病毒的藥物,多數患者會漸漸痊癒,但是有部分患者會演變成持續性感染,增加罹患癌症的機會。   人類乳突病毒HPV有很多型,其中幾型可能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黃玉成醫師表示,在女性可能導致子宮頸癌、陰道癌,在男性還可能導致頭頸癌、咽喉癌、肛門癌等。     HPV疫苗便是針對幾個較容易導致癌症的病毒型別(如第16、18、52、58、31、33型等),希望可以降低遭到感染的機會,進而預防相關癌症的發生。於尚未有性接觸、沒有感染過人類乳突病毒時接種HPV疫苗,能發揮較佳的保護效果,不過有性接觸後仍然可以接種。HPV疫苗為非活性疫苗,9至45歲的男性與女性皆可以接種,以提升保護力。   目前全世界有超過100個國家將HPV疫苗納入國家疫苗接種計畫,其中一半國家鼓勵男女共同施打,而台灣國民健康署目前也推動國中女生公費接種HPV疫苗的服務,期待未來可以達到兩性疫苗平權的目標,讓男生也能公費接種HPV疫苗。     除了接種HPV疫苗之外,安全性行為(包括全程使用保險套、避免多重性伴侶)也有助於降低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的風險。在接種HPV疫苗後,仍要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未滿30歲已有性行為3年以上的女性,也可考慮自行就醫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子宮頸病變,及早接受治療。     可以同時接種兩種疫苗嗎?   面對多種可能需要接種的疫苗,民眾經常會問,「可以同時接種兩種疫苗嗎?」   能否同時接種疫苗,會考慮疫苗的屬性。黃玉成醫師解釋,如果兩者都是非活性疫苗,可以同時施打;如果分別是活性疫苗與非活性疫苗,也可以同時施打,或在接近的時間內分別施打;如果是活性疫苗與活性疫苗,例如麻疹、腮腺炎、水痘,可以同時施打,但是如果不同時施打,就需要間隔1個月以上。   「不能同時施打的疫苗其實不多,如果有相關疑問都可以詢問您的醫師。」黃玉成醫師說,「同時接種兩種疫苗時,可以接種在不同的手臂。如果需要施打第三種疫苗,建議相隔一段距離施打。」     貼心小提醒   疫苗是非常重要的發明,能夠幫助人類對特定病原產生保護力,減少重症發生、降低罹癌風險。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體會到疫苗的重要性,也可藉此機會盤點,檢視疫苗接種計畫,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   原文出處 

B型肝炎常見QA,專科醫師一次解答(圖文懶人包)

2022年12月15日
公開
9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請問一起用餐會傳染B型肝炎嗎?」   「請問性行為會傳染到B型肝炎嗎?」   「容易疲勞是因為肝病嗎?」   「皮膚變黃就是肝病嗎?」 這些都是關於B型肝炎詢問度很高的問題,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許博堯醫師一一解答。     請問一起用餐會傳染B型肝炎嗎?   一起用餐不會傳染B型肝炎,因為B型肝炎是經由血液和體液傳染的疾病。許博堯醫師指出,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是以母嬰垂直傳染和水平傳染為主,母嬰垂直傳染是由母親傳給嬰兒,而水平傳染與共用牙刷、針頭、針灸、刺青、穿耳洞等有關,如果器具未經完整消毒,就有可能傳染B型肝炎病毒。     能夠經由飲食、飲水傳染的肝炎,其實是A型肝炎和E型肝炎,許博堯醫師說,建議要少吃生食、注重個人衛生、共餐時務必使用公筷母匙,以預防感染到A型肝炎和E型肝炎。   目前已有A型肝炎疫苗,出生滿12個月以上便可以接種,成人與兒童都是施打2劑,2劑間隔至少6個月。完成2劑A型肝炎疫苗接種後,保護力約可持續20年。     請問性行為會傳染到B型肝炎嗎?   B型肝炎是經由血液和體液傳染的疾病,性行為有可能會傳染B型肝炎。許博堯醫師說,事實上過去曾經將B型肝炎認為是性傳染病的一種,安全性行為有助於預防感染B型肝炎,請避免多重性伴侶,並全程使用保險套。     每個人都要確認自己是否有B型肝炎抗原或B型肝炎抗體,許博堯醫師提醒,如果交往對象是B型肝炎帶原者,而自己沒有B型肝炎抗體,便應該追加接種B型肝炎疫苗。   追加接種1劑B型肝炎疫苗後,會於1個月後再抽血檢驗,若表面抗體仍為陰性(<10 mIU/ml),可以接種第2劑B型肝炎疫苗,並於6個月後接種第3劑B型肝炎疫苗。     容易疲勞是因為肝病嗎?   容易疲勞的原因相當多種,可能是心理和生理的因素,許博堯醫師解釋,心理方面有可能是工作壓力過大、生活壓力過大;生理方面,除了肝臟以外,包括心臟、肺臟、腎臟、內分泌系統的問題,都有可能會造成容易疲勞。   如果疲勞是因為肝病所造成,通常肝臟發炎的狀況都已經比較嚴重,甚至進入肝硬化的狀況。許博堯醫師提醒,如果發現自己很容易疲勞且沒有辦法緩解,或是有一些特別的症狀,例如黃疸、腹脹、腹痛、茶色尿等,建議要盡早就醫,查明確切的原因。     請問皮膚變黃就是肝病嗎?   皮膚變黃並不一定就是肝病,許博堯醫師說,如果攝取較多的紅黃色蔬果,像是胡蘿蔔、芒果、南瓜、木瓜、紅薯、甜椒等,有可能造成血液中的胡蘿蔔素升高,而沉積在皮膚,使得皮膚變黃,稱為「胡蘿蔔素血症」。這種狀況通常不用太擔心,只要減少相關蔬果的攝取,皮膚黃的狀況就會漸漸改善。     如果是因為黃疸造成皮膚變黃,患者的眼白也可能會跟著變黃,且會出現茶色尿的狀況。許博堯醫師說,造成黃疸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肝病、溶血、膽道阻塞等,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該要盡早就醫,查明導致黃疸的原因。     貼心小提醒   B型肝炎帶原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是B型肝炎病毒會持續危害肝臟,而導致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發生。許博堯醫師叮嚀,透過抽血便能確認自己是否有B型肝炎帶原,如果有B型肝炎帶原,請務必定期追蹤、積極治療!   原文出處

乳房發育、提早轉大人!留意兒童性早熟,把握治療黃金期,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2年12月14日
公開
10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突然發現妹妹的胸部有硬塊,這是腫瘤嗎?」林媽媽幫忙掀起小女孩的衣服讓醫師檢查。   「妹妹現在幾歲?」醫師問。   「我7歲。」小女孩答。   「這不是腫瘤,而是乳房開始發育的現象,」仔細檢查後,醫師解釋,「如果在8歲前乳房就開始發育,就算是性早熟喔。」   所謂「性早熟」指的是女生在8歲前,男生在9歲之前,開始出現第二性徵。臺中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中心許嘉琪醫師指出,女性的第二性徵包括乳房出現硬塊、長陰毛、長腋毛、甚至來月經;男生的第二性徵包括生殖器(陰莖、睪丸)變大、變聲、長陰毛、長腋毛、長鬍鬚、長青春痘等。   小孩提早發育,一定要帶到醫院的專科門診評估。許嘉琪醫師表示,除了做身體檢查,還會安排骨齡、超音波、抽血等相關檢查,再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置。     希望改善小孩的成長,得從小養成良好生活型態,睡眠、飲食和運動,三方面都要兼顧。許嘉琪醫師提醒,晚上十點之前一定要上床睡覺,而且要留意是否有好的睡眠品質,早睡、睡得好,生長激素才會正常分泌。   飲食的部分,鈣質食物不能少,例如奶類、小魚乾、黑芝麻都是富含鈣質的食物,請不要用鈣片取代鈣質食物。許嘉琪醫師說,蛋白質攝取量要足夠,例如奶類、蛋類、瘦肉、魚類、和豆類都是優質蛋白質來源。請避免油炸食物和甜食,以及含糖飲料及碳酸飲料,這些都是抑制生長激素的殺手食物。   運動部分,可多做跳躍的運動,每天跳繩至少5百下,有空出去打打球、曬曬太陽,對長高一定有幫助。許嘉琪醫師說,疫情期間,在家遠距教學影響小孩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因為吃得多、動得少,衍生肥胖導致性早熟個案也有增加。     揪出性早熟的原因   臨床上較常見到女生有性早熟的現象,許嘉琪醫師說,因為女生乳房的變化比較容易被察覺,9歲的男生多半都自己洗澡,家長較沒有機會發現生殖器變大、長出陰毛,有的男生在變聲前的聲音就比較粗,變聲現象不明顯,而容易被忽略。父母、照顧者應該多關心小孩的轉變,如果女生在8歲前,男生在9歲之前,就提早發育,千萬不要輕忽,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性早熟可區分為「中樞型性早熟」和「周邊型性早熟」。許嘉琪醫師解釋,「中樞型性早熟」是因為下視丘-腦下垂體-性腺軸提前啟動,促性腺激素分泌亢進。而「周邊型性早熟」就不是經由下視丘-腦下垂體-性腺軸發生,是因周邊荷爾蒙腺體分泌出現問題所導致,如腎上腺增生症、腎上腺腫瘤、卵巢腫瘤、睪丸腫瘤等病因。     女生性早熟的發生率為男生的5至10倍,超過90%原因不明,也就是經過所有檢查都找不出病因。男生的中樞型性早熟,約25至75%是有病理性原因,如腦瘤、腦外傷、腦部感染所造成。     中樞型性早熟怎麼辦?   「並非每個中樞型性早熟的小孩都要治療!」許嘉琪醫師說,性早熟治療與否還是需要臨床醫師根據骨齡並參考未來身高預估值,做出綜合性的評估與建議,例如小孩骨齡並沒有超前實際年齡兩年,或雖有骨齡超前但不影響未來成人身高的小孩,可先在門診定期追蹤。   若追蹤期間,發現骨齡相較實際年齡有異常速度進展的情況,可在專科醫師的建議下,考慮接受性釋素類似物的注射治療。許嘉琪醫師說,台灣目前有四週一次的劑型和三個月一次的長效劑型,只要定時注射都可達到長期控制的目標。     根據臨床經驗,施打三個月一次的長效針劑的小孩,可減少到院次數,對療程有較佳的順從性,提升治療的便利性。     貼心小提醒   性早熟可能使骨骼加速成熟,在生長板閉合之後,孩童便無法繼續長高。父母親或照顧者要留意小朋友的變化,如果女生在8歲前,男生在9歲之前,開始出現第二性徵,例如乳房發育、變聲、長出陰毛等,便要盡快至兒童內分泌科就診,把握治療黃金期!     原文出處

B型肝炎變肝癌,治療保養醫師解說

2022年12月14日
公開
196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黃駿逸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黃駿逸醫師:大家好,我是黃駿逸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B型肝炎患者產生肝癌後,他的B型肝炎要如何治療?   黃駿逸醫師:肝癌會產生的原因,B型肝炎是一個主要的危險因子,所以不管在肝癌發生之前,或者是已經產生肝癌之後,我們都會積極的鼓勵病人,考慮做B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尤其是已經產生肝癌之後的病人,長期追蹤、做B肝的抗病毒治療,的確是會減緩肝癌的復發,所以如果已經產生肝癌後的病患,我們會積極的鼓勵病人,持續做B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每天一顆口服藥,持續這樣使用,長時間下來,是可以減少肝癌的復發率。   劉育志醫師:請問肝癌要如何治療?   黃駿逸醫師:肝癌要開始治療,我們需要先知道病人肝癌是第幾期?根據治療的指引,不管從最早期的第零期、第一期,一直到第四期,根據治療指引、治療方式也有所不同,從最早期第零期、第一期,可以考慮做比較積極性的,根治性的開刀治療,或者是內科的射頻燒灼,微波燒灼的治療,甚至更積極的做肝臟移植,這是比較早期的肝癌病人,可以考慮的一個方式,如果是在比較中期的病人,就是比較耳熟能詳的肝腫瘤栓塞,這是針對比較中期,肝癌的腫瘤比較多顆的病人,可以適用的治療。   黃駿逸醫師:如果是比較嚴重一點,比如有些肝癌可能會侵犯到肝臟的血管,或者是有轉移到淋巴結,或者其他的器官,這種比較嚴重的情況,大家也不用灰心,因為目前標靶治療、免疫治療,這個已經算是相當標準,而且是相當普遍的治療,在比較嚴重的病患,健保有給付的標靶治療,或者是有些民眾可以考慮自費,再加上一些免疫治療,這樣對於比較嚴重的肝癌病患,仍然是有治療的機會。   劉育志醫師:請問肝癌的日常照護?   黃駿逸醫師:肝癌的病患,他除了接受一些比較正式的,積極地治療以外,如果是B型肝炎、C型肝炎,或喝酒的病人,就要接受其他,慢性危險因子的緩解治療,包括B型肝炎抗病毒治療,C肝的抗病毒治療,喝酒引起的病人,當然就需要做戒酒處理,這樣可以延緩之後可能因為肝功能的不足,影響到肝癌的治療效果,除了這些以外,平常肝癌的一個病患,其實就是跟一般民眾一樣,正常的作息、正常的三餐,營養、飲食攝取,這是一位肝癌病人日常生活所需要做的保養,這樣就可以。   劉育志醫師:請問肝癌要如何追蹤?   黃駿逸醫師:肝癌的追蹤,就是已經在治療的病患,我們可能會固定為病人,每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安排一個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的檢查,比較能夠早期發現一些微小的復發,能夠做早期的介入性治療,除了影像方面檢查以外,抽血的部分,我們也會為病人追蹤他的肝功能,身體的營養狀況等,因為這些肝臟的功能、營養狀況,是我們決定病人何時可以順利接受,肝癌治療很重要的依據,我們為這些病人從影像,以及抽血檢查,固定為病人做這樣的追蹤。   劉育志醫師:感謝黃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黃駿逸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年輕、家族性乳癌,BRCA基因檢測的時機與治療對策,基因醫學專家圖文解說

2022年12月13日
公開
113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郭女士是位乳癌轉移的病人,已經接受多次化學治療,但是效果並不甚理想。臺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林柏翰醫師表示,因為基因檢測發現她具有BRCA2基因突變,於是有機會參加臨床試驗,使用口服的PARP抑制劑標靶藥物。   「該藥物對她的治療有效期長達25個月,對一個轉移性乳癌而言,算是非常好的成績。」林柏翰醫師指出,「根據研究,接受PARP抑制劑治療的疾病無惡化存活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約7至8個月,但是有時候也會遇到治療效果很長的案例。」   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的母親與阿姨接罹患卵巢癌,於是接受基因檢測,發現先天(germline)帶有BRCA1基因突變,而接受預防性雙乳房切除手術。林柏翰醫師說,BRCA1與BRCA2屬於抑癌基因,負責DNA損壞的修復機轉。當先天帶有BRCA1或BRCA2基因病理性變異時,女性罹患乳癌、卵巢癌、胰臟癌的風險較高,男性罹患乳癌、攝護腺癌的風險也上升。   帶有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的女性,發生乳癌的年紀較一般人早,在20-30歲即開始有乳癌風險,至70歲時發生乳癌的機率約達40-85%,發生卵巢癌的機率約達16-50%。     與BRCA1基因突變相關的乳癌有較高比例是三陰性乳癌,即雌激素受體ER陰性、黃體激素受體PR陰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陰性之乳癌;與BRCA2基因突變相關的乳癌有較高比例是賀爾蒙接受體陽性乳癌,但是隨著年紀增長,三陰性乳癌的比例會逐漸上升。     何時需考慮檢測BRCA基因突變?   何時該做BRCA基因檢測?是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林柏翰醫師解釋,一般而言大概有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是懷疑有遺傳性乳癌、卵巢癌、或胰臟癌等,也就是發生年紀較早,或有明顯家族史的病人,這是基於遺傳的觀點。若有以下狀況,可以考慮接受基因檢測。   ● 您是早發性乳癌(年齡小於40歲)或是雙側乳癌的患者。 ● 您有3位以上女性家族成員確診乳癌(年齡不限)。 ● 您有2位以上女性家族成員確診乳癌,其中一人確診年齡小於50歲。 ● 您有1位以上女性家族成員確診乳癌和一個家族成員確診卵巢癌。 ● 您有1位以上女性家族成員在小於35歲確診乳癌。 ● 您有1位以上女性家族成員確診為雙側乳癌(第一個乳癌確診年齡小於50歲)。 ● 您有1位以上女性家族成員確診為卵巢癌(確診年齡小於40歲)。 ● 您有2位以上女性家族成員確診為卵巢癌(年齡不限)。 ● 您有1位以上男性家族成員確診為乳癌(年齡不限)。   早發性乳癌的定義,早期的研究設定小於35歲稱為早發性乳癌,現今若是參考西方國家例如NCCN準則,小於45歲的乳癌患者,皆被建議接受基因檢驗。惟考量諸多因素與東西方乳癌好發年紀不同(西方婦女乳癌的平均年紀比亞洲婦女晚),或許可以考慮設為40歲以前為早發性乳癌。     第二個原則是因為BRCA1/2基因突變與治療有關,目前會建議轉移性乳癌、轉移性卵巢癌、胰臟癌、攝護腺癌等患者接受BRCA基因檢測,作為選擇標靶藥物的參考,這是基於治療的考量。     具有BRCA1/2基因突變應該怎麼辦?   帶有BRCA1/2基因突變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所以有些人會考慮接受預防性乳房與卵巢的切除手術。林柏翰醫師說,當然並非一定要接受手術,可以跟醫師詳細討論。根據臨床試驗的結果,帶有BRCA2基因突變的女性能夠使用口服Tamoxifen降低乳癌的發生率。   因為帶因者罹患乳癌的風險較高,建議每年要做定期篩檢,包括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等,目前NCCN準則建議加做乳房MRI檢查。林柏翰醫師說,定期篩檢有機會在很早期就發現乳癌,如果是第零期、第一期的乳癌,接受正規治療的預後非常好,大多數病人都會治療成功。     對抗BRCA基因突變乳癌的利器-口服PARP抑制劑   前期的乳癌都有機會利用手術治療成功,為了提升預後,可能會根據乳癌亞型合併抗賀爾蒙治療、標靶治療、化學治療等,林柏翰醫師解釋,如果是晚期已經轉移出去的乳癌,且先天帶有BRCA基因突變,除了各種抗乳癌藥物之外,還有多一項選擇,可以考慮使用PARP抑制劑標靶藥物。   人體細胞的DNA在複製分裂的時候可能都會發生錯誤而需要修復,在DNA修復的機轉裡,BRCA1與BRCA2基因會參與雙股螺旋DNA斷損的修復,如果BRCA基因失去功能,細胞便無法修復雙股螺旋DNA的斷損,但是絕大多數細胞的DNA缺陷都來自單股螺旋的缺陷,細胞裡還有其他修復單股DNA缺陷的機制,細胞還是可以存活。     PARP1蛋白質參與單股DNA缺陷的修復,當帶有BRCA基因突變的乳癌細胞無法修復雙股螺旋DNA,再使用PARP抑制劑,便會連單股螺旋DNA斷損都沒辦法修復。林柏翰醫師說,當單股與雙股DNA斷損的兩大修復機轉都失效,就會使乳癌細胞凋亡。   所以針對帶有BRCA基因突變的乳癌,使用PARP抑制劑標靶藥物,便能發揮治療效果,延長病人的無惡化存活期、維持生活品質。   對於乳癌復發或轉移的患者,可以考慮接受基因檢測,如果確認有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就有機會使用口服PARP抑制劑標靶藥物,增加一項有力的治療工具,提升治療成效。   惟BRCA基因檢驗出有病理性變異的機率,在乳癌病人的比率,三陰性乳癌僅大約10%,其他型態乳癌比率更低,因此能夠受惠於PARP抑制劑的病人,實為少數病人。目前健保局對於基因檢驗並沒有給付,藥物給付方面,也只局限於轉移性的三陰性乳癌。     貼心小提醒   具有明顯乳癌、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可以與醫師討論,評估是否應進行BRCA基因檢測。林柏翰醫師叮嚀,帶有BRCA 1/2基因突變的女性,請務必定期接受篩檢,才能發現早期乳癌,及時治療。   對於復發或轉移的乳癌患者,可考慮接受基因檢測,若發現帶有BRCA1/2基因突變,便有多一項治療利器能夠善加利用。   原文出處

代謝症候群是健康警訊!高血脂治療解析,醫師圖文懶人包

2022年12月05日
公開
134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小陳,你竟然也變胖了。」   「是呀,畢業到現在,體重增加了20公斤。」幾位老同學難得聚在一塊兒,看著彼此的變化,忍不住感嘆,「哎呀,歲月不饒人,大家都發福囉!」   其實,發福不是福,而是不可忽視的健康警訊!   「代謝症候群」的判定標準有幾項,包括腰圍、血壓、空腹血糖、空腹三酸甘油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這五項裡面如果有三項異常,就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奇美醫院新陳代謝科陳柏蒼醫師指出,「現在認為代謝症候群就是三高發生之前的警訊,如果已經有代謝症候群,卻依然沒有好好注意,三高就會找上門。」   目前,代謝症候群的盛行率在男性約39%,女性約30%。陳柏蒼醫師說,如果有不良生活習慣,飲食又沒有注意,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可能會更高。   代謝症候群算是亞健康的狀況,在這個階段還有機會改善,如果做好生活型態調整,可以恢復到健康的狀況。   代謝症候群與三高問題密切相關,陳柏蒼醫師表示,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或周邊動脈阻塞等心血管事件,可能造成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     代謝症候群常讓人三酸甘油酯TG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偏低,因為腰圍超標時,堆積的是不健康的脂肪,這些不健康的脂肪容易有脂肪酸游離,過多的游離脂肪酸會使肝臟產生過多三酸甘油酯,因此TG會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偏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偏高,並導致胰島素阻抗,造成血糖異常。     混合性高血脂,不能顧此失彼   代謝症候群逐漸惡化之後,除了造成糖尿病,還會伴隨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患的高血脂往往是混合性血脂異常,除了注意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還要注意三酸甘油酯TG。陳柏蒼醫師說,臨床上會希望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控制好,而且三酸甘油酯TG也不可忽視。因為三酸甘油脂太高,會產生急性胰臟炎,亦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都必須注意,才能避免後續嚴重的併發症。     控制高血脂必須從飲食、運動、藥物著手。飲食方面要少吃油炸物、精緻澱粉、甜食、糖飲等,陳柏蒼醫師說,因為過多精緻醣類進到我們體內,會轉化成三酸甘油酯。另外,喝酒一定要適量,酒精過度攝取量也會加重三酸甘油酯產生。   運動方面,每週至少要有5天運動達到中等強度,持續30分鐘,可搭配有氧運動與肌力訓練,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並循序漸進。   針對高血脂病人,一般會先嘗試飲食、運動控制三個月。若依然無法達標,便會建議使用藥物控制,目前已有多種藥物可以使用,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選用合適的藥物。由於糖尿病患者屬於高風險族群,除了生活型態的調整,應該盡早用藥。     控制膽固醇,留意蹺蹺板效應   使用藥物控制膽固醇時,經常會發現蹺蹺板效應,陳柏蒼醫師解釋,因為在代謝過程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與三酸甘油酯TG是上、下游的關係,所以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下降時,三酸甘油酯TG會有上升的情形,類似蹺蹺板,所以被稱為「蹺蹺板效應」。   三酸甘油酯TG過高時,會使急性胰臟炎的風險上升,陳柏蒼醫師提醒,在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時,也需要小心監測,預防三酸甘油酯TG過高。     為了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和三酸甘油酯TG都控制好,醫師會適時調整藥物,在狀況許可時,會選擇合併型藥物,幫助血脂達標,以解決兩個相反的問題,而且方便性較高,也能提升患者服藥的順從度,治療上較容易成功。     貼心小提醒   代謝症候群是重要健康警訊,一定要盡快調整生活型態,做好飲食控制,並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陳柏蒼醫師叮嚀,三酸甘油酯TG過高將導致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偏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偏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現在的藥物很多樣,能夠幫助血脂達標,在控制膽固醇時,可能出現蹺蹺板效應,因此要小心監測三酸甘油酯TG,並適時調整藥物。   高血脂是不容輕忽的慢性病,在控制達標後還是要按時服藥,才能降低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   原文出處

一發現就晚期!攝護腺癌治療解析

2022年12月01日
公開
111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王賢祥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王賢祥醫師:大家好,我是王賢祥醫師。   劉育志醫師:根據台灣癌症統計,攝護腺癌新患者有80%以上超過65歲,而且有半數以上的患者一發現,就是三到四期,針對這類型的患者,適合哪些治療?   王賢祥醫師:根據台灣的統計,平均診斷年齡大概是73歲,其實有過半的病人,都是在臨床上第三期或第四期,第三期是指攝護腺癌已經侵犯到攝護腺以外,第四期可能就是已經有轉移,以這樣的病人來講,第三期的病人可能還可以考慮,先用手術的方式治療,但是手術之後,通常還需要加做其他治療,包括可能需要電療,或是荷爾蒙治療,如果是第四期的患者,就是以全身的藥物治療,也就是荷爾蒙治療為主,當然荷爾蒙治療久了之後,當出現變化,也有可能再加上其他新一代荷爾蒙,或者是化學治療,或是有新一代精準治療的類似標靶治療。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荷爾蒙治療?   王賢祥醫師:攝護腺癌的生長,跟荷爾蒙的刺激是有相關的,當荷爾蒙存在的時候,就有可能供給攝護腺癌營養,讓攝護腺癌細胞滋長,這其實是在1966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他所發現的一個理論,當我們抑制男性荷爾蒙的時候,其實我們就可以抑制攝護腺癌的細胞,但是大家有聽到我講的是抑制,也就是不一定能夠根治攝護腺癌,可是荷爾蒙治療可以控制攝護腺癌,讓疾病獲得控制,不會進展到更嚴重的地步,荷爾蒙治療就是抑制男性的荷爾蒙,也是身體睪固酮的濃度。   劉育志醫師:請問荷爾蒙治療要如何進行?   王賢祥醫師:主要我們是希望病人能夠達到去勢濃度,所以我們有外科的去勢,跟內科的去勢,外科的去勢就是直接將兩顆睪丸切除,這樣就可以達到去勢的濃度,但是因為如果用外科切除,病人需要麻醉,接受一次的手術,對病人心血管的風險會相對較高,所以目前去勢的方法,是以藥物的去勢為主,也就是用打針的方式,來讓病人達到去勢的濃度,打針的方式可以分一個月、三個月,跟六個月的方式,如果病人離醫院比較近,他可能會用一個月,但是其實現在以目前病人都穩定的狀況,我們可以用三個月,甚至如果一些病人身體狀況比較差,不太方便常常到醫院來,我們也會考慮用六個月的方式。   劉育志醫師:請問荷爾蒙治療的副作用?   王賢祥醫師:病人的男性荷爾蒙降到最低,首先,當然就會影響到性功能,它會讓你的性慾降低,讓你會有一些陽痿等症狀,另外,也可能會有一些男性女乳症,或是類似女性停經的症狀,比如會有盜汗,接下來還有一個更重要,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如果病人本身有三高的症狀,也就是有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用了荷爾蒙療法、去勢療法,又有可能讓這三高的控制稍微差一點,所以必須要跟控制三高的醫生配合,更加強做血糖、血脂,跟血壓的調控。   王賢祥醫師: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骨質疏鬆的部分,我們知道年紀大的患者,本身就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使用了去勢療法之後,骨質疏鬆的部分也可能會有變壞的狀況,所以也要定期去接受骨質密度的檢查,適當的補充維他命D跟鈣片,這樣才能維持骨質的健康。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荷爾蒙抗性?   王賢祥醫師:使用藥物一段時間之後,可能就會有抗藥性的產生,也就是癌症會發展成,它不需要靠荷爾蒙的滋長,一樣能夠發展,這就是荷爾蒙抗性,目前還有新一代的荷爾蒙治療,可以使用,來延長病人的存活。   王賢祥醫師:如果你有家族史,更要注意,像我目前有一個四兄弟的族群,他們家第一個病人來給我看的時候,我診斷出攝護腺癌,我請他回去請他的兄弟都來做檢查,結果發現他三個兄弟都是攝護腺癌,所以在這邊也要提醒各位觀眾,如果你本身是有攝護腺癌,如果您是年紀大的長者,你的小孩如果是,40歲到45歲以上的男性,就應該去接受PSA的檢測,你的兄弟更應該來做檢測,其實只要有血緣關係,都應該要考慮到攝護腺癌的機率,應該是比別人高,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幾乎是所有癌症治療最好的原則。   劉育志醫師:感謝王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王賢祥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機器人復健訓練,治療成效再提升

2022年11月30日
公開
100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裴育晟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裴育晟醫師:大家好,我是裴育晟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機器人復健治療?   裴育晟醫師:傳統的復健主要是靠治療師,手把手帶病人,而機器人復健的目的,就是使用機械的控制器,來帶動病人做復健的運動,這樣的運動目的是希望可以減少人力,而且給一個標準的治療,給病人更多的支持。   劉育志醫師:請問機器人復健治療具有哪些好處?   裴育晟醫師:機器人復健可以做到很多,傳統復健做不到的,比如給病人更多角度調整,更細緻的動作姿態,還有更高強度的訓練、更高的重複,這些可以讓病人得到更好的進步,目前醫學研究顯示,這些介入的確可以讓病人,好的更多、好的更快。   劉育志醫師:上肢機器人復健治療,要如何進行?   裴育晟醫師:上肢的復健,最主要是手部、肘部、肩部的動作,而病人在上肢的主要日常生活功能,就是可以抓取東西,會把東西放到嘴巴裡面,或是可以去做一些日常生活的操作,所以上肢機器人復健的重點,就是讓他可以跟真實的物體做到互動,讓他可以做得更好。   裴育晟醫師:目前幾個比較新一代的上肢復健機器人,強調的重點是可以讓病人的手,可以有觸覺的感覺,真實的跟物體的互動,同時他可以做一些比較複雜的動作,而不是單純一個軸向的動作,所以上肢復健的重點還是要強調,希望病人最後可以回到日常生活中,產生他的功能。   劉育志醫師:下肢機器人復健治療要如何進行?   裴育晟醫師:我們提到下肢復健機器人的時候,我們特別強調的是,病人走路的功能,因為所有的中風病人,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回去還能不能走?能不能在家裡走?走路的這件事情,所以機器人可以重複做步態角度的訓練,給予特殊角度的支持,還有做強度的調整,但是後來發現其實下肢復健沒有那麼單純,病人必須要先能夠站得穩,或是能夠從坐到站起來。   裴育晟醫師:要做到這樣,新一代的機器人強調的是,病人可以在不同的姿勢中,轉變的過程中,機器人也可以帶動他,可以讓病人做的更安全、更好,強調病人動態中的穩定性、對稱性,還有平衡感。   劉育志醫師:哪些患者適合接受機器人復健治療?   裴育晟醫師:目前機器人復健最大宗的就是神經復健的範疇,什麼是神經復健?就是神經疾患造成功能的損傷,復健科住院病人中,最常見的三個疾病就是,第一個是腦中風,第二個是頭部外傷,第三個是脊椎損傷,以腦中風為大宗,大概佔服務量的80%。   裴育晟醫師:事實上有一些新一代的機器人,它並不是專門做神經復健,包括可以用在肌少症、衰弱老人,或骨科,或是衰弱退化病人的身上,這一類新一代的機器人強調的是,可以讓病人在社區中做得更好,事實上機器人復健的範疇已經越來越大,不同的機器人有不同的特性,所以醫師在開立機器人處方的時候,會依照病人的需求,選擇他適合的機器人。   裴育晟醫師:上肢的復健機器人,其實是要解決中風手的問題,因為中風的病人常見就是也許腳會走路,但是手的力量出不來,沒有辦法抓東西,比如說我自己開發的機器人,當時設計就是可以讓病人,更快可以恢復手的功能。   裴育晟醫師:我有幾個病人蠻有趣味,就是他本來的手指頭不能動,但是近端,肩膀能動,使用機器人以後,當天上機做了復健,下機以後就看到他手指頭開始會動,為什麼可以在幾個小時之內,引發他的大腦可塑性,其實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風是半邊腦不好,好腦跟壞腦之間有一些交互作用,在一些特殊機器人的復健下,可以改變好腦跟壞腦之間互動的特性,所以讓中風腦可以快速的恢復,我們也是期待這些新一代的機器人,可以讓病人的進步更好。   劉育志醫師:感謝裴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裴育晟醫師:好,掰掰。   原文出處

B型肝炎變肝癌,積極治療、正確保養,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11月30日
公開
105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這次的超音波檢查還好嗎?」因為B型肝炎帶原,定期在門診追蹤的陳先生問。   「這次檢查發現你的肝臟有一顆腫瘤喔。」醫師指著螢幕上的影像說,「目前腫瘤還不到1公分,接下來要盡快安排治療。」   B型肝炎病毒會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帶原者必須定期追蹤,才有辦法早期發現肝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黃駿逸醫師指出,因為有及早發現肝癌,在評估患者的肝臟功能後,便安排手術切除。   「該名患者已在門診追蹤多年,至今都沒有復發。」黃駿逸醫師說,「持續追蹤對B型肝炎帶原者非常重要」     治療B型肝炎,降低肝癌復發率   肝癌的治療工具相當多元,治療肝癌前,會先判斷肝癌分期,從第零期、第一期到第四期,然後根據治療指引,擬定治療計畫。黃駿逸醫師解釋,針對第零期、第一期的早期肝癌患者,可以考慮進行比較積極、根治性的治療,包括外科手術治療、內科射頻燒灼治療、微波燒灼治療,甚至做肝臟移植。   針對腫瘤比較多顆的中期肝癌患者,可以進行肝腫瘤栓塞治療。黃駿逸醫師說,針對晚期肝癌,腫瘤可能侵犯到肝臟的血管、轉移到淋巴結或其他的器官,目前已有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可以使用,即使是比較嚴重的肝癌病患,仍然可以延長生命,維持生活品質。     B型肝炎是導致肝癌的重要危險因子,所以不管在肝癌發生之前,或者是肝癌發生之後,都建議病人要積極追蹤、治療。黃駿逸醫師說,根據長期追蹤的研究顯示,已經產生肝癌的病人,若有持續接受B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的確能夠減少肝癌的復發。   B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是每天一顆口服藥,相當便利。黃駿逸醫師說,持續接受治療,可以降低肝癌的復發率。     肝癌日常照護重點   肝癌病患除了要積極接受治療之外,日常保養也很重要。黃駿逸醫師說,如果是B型肝炎、C型肝炎帶原,就要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如果有喝酒,就必須戒酒。     日常生活中要攝取均衡營養,維持正常作息、規律運動,黃駿逸醫師提醒,請不要任意使用補品、草藥,以免增加肝臟的負擔。   採取正確保養,才能避免因為肝臟功能不足,而影響肝癌的治療成效。黃駿逸醫師強調,最重要是按時回診,定期追蹤、治療,才能及早發現病情變化,及早治療。     肝癌追蹤很重要!   肝癌患者在接受治療後,務必按時回診追蹤,黃駿逸醫師說,一般會每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安排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影像檢查,希望能夠早期發現一些微小的復發,才能夠早期介入治療。     黃駿逸醫師說,抽血檢查的部分,會為病人追蹤肝臟功能、凝血功能、身體的營養狀況等,因為肝臟的功能與營養狀況,是我們在擬定肝癌治療計畫時很重要的依據。胎兒蛋白是一種肝癌指數,也都會定期追蹤。   因為肝癌可能轉移到骨頭,所以醫師也會安排骨骼掃描,評估是否有轉移的現象。   「肝癌的發生常與B型肝炎、C型肝炎有關,如果帶原者願意好好配合,定期回門診追蹤超音波、抽血檢查,就有機會在相當早期便發現肝癌。」黃駿逸醫師說,「因為肝癌很小顆,可以利用手術切除或射頻燒灼,便達到不錯的治療效果。門診有很多患者已經追蹤5年以上,都還沒有出現復發的跡象!」     貼心小提醒   B型肝炎是造成肝癌的重要危險因子,黃駿逸醫師強調,無論在肝癌發生前,或肝癌發生後,B型肝炎帶原者都需要定期追蹤、積極治療。   在肝癌發生前,定期追蹤有機會發現早期肝癌;在肝癌治療後,持續使用抗病毒藥物,有助降低肝癌復發的機率,而定期追蹤能夠偵測肝癌復發的跡象,即早介入治療,才能達到較佳的預後!   原文出處

逆轉肝硬化!B型肝炎治療保養重點提醒

2022年11月29日
公開
210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梁博程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梁博程醫師: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梁博程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B肝患者在產生肝硬化之後,要如何治療B型肝炎?   梁博程醫師:首先第一個要知道到底有沒有肝硬化,有沒有肝硬化需要做纖維化的掃描,這個是非侵入性的,如果做完纖維化掃描,判定可能是有肝硬化的現象,後續會建議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治療,所以需要來就醫,找肝膽胃腸專科的醫師,先做肝臟B型肝炎病毒檢測,B型肝炎病毒檢測如果是驗得到的病毒定量,不管是低或者是高,目前的專家學者都會建議,要使用口服抗病毒藥做治療,口服抗病毒藥健保也是有給付。   劉育志醫師:請問肝硬化要如何追蹤照護?   梁博程醫師:慢性肝病的患者,我們都會建議,每半年要做一次超音波的檢查,但是當肝病比較嚴重,產生肝硬化的時候,我們就會建議每三個月到四個月,要做一次肝臟超音波的檢查,這是第一個。   梁博程醫師:第二個,除了超音波之外,也會建議要定期追蹤胃鏡,因為肝硬化的患者可能會產生,胃食道的靜脈曲張,所以我們會建議一到兩年,要做一次胃鏡的檢查,去看看是否胃或食道有靜脈曲張的現象,因為靜脈曲張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出血,所以我們需要固定的胃鏡追蹤。   梁博程醫師:所以我們必須要注意,第一個超音波,第二個胃鏡的規則追蹤。   劉育志醫師:請問肝硬化要如何治療?   梁博程醫師:首先我們要避免肝硬化越來越嚴重,所以如果有喝酒的習慣,必須要戒酒。   梁博程醫師:如果是有病毒性肝炎的狀況,像我們在臺灣,相當多的患者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如果你的肝炎還是有病毒檢測得到,都需要做抗病毒藥的治療。   梁博程醫師:再來就是生活當中的飲食,有一個毒素叫做黃麴毒素,黃麴毒素可能會在一些豆類,或花生的加工製品當中,如果它的存放管理不當,有可能會產生黃麴毒素這個物質,所以要盡量少吃加工食品,多吃一些原形的食物,這樣對於肝硬化的治療或照護會有幫助。   梁博程醫師:再來,有些人是因為脂肪肝造成肝硬化,脂肪肝最重要的一個治療,就是必須要做體重的管控,比方說如果你原本是80公斤,建議你體重降個5%,也就是降大概4公斤左右,體重做良好的管控之後,脂肪肝也會減輕,也會對肝臟發炎或者肝硬化會有幫忙。   劉育志醫師:請問肝硬化能否逆轉?   梁博程醫師:肝硬化就是肝臟有纖維化,纖維化根據目前的研究資料顯示,它是有可能逆轉的,比方說B型肝炎,如果有在使用長期的口服抗病毒藥,如果在使用的過程當中,肝功能有漸漸地恢復正常,病毒相關指數有降低的現象,我們是可以觀察到他的肝硬化的現象,有許多病人肝硬化等級會有下降的趨勢,所以肝硬化是有機會逆轉,肝臟是有機會變得更健康。   梁博程醫師:我的門診當中就有一位患者,他來診間的時候,他因為患有肝硬化,平常親朋好友也會介紹他可以買一些補品,他來到診間的時候就拿著一個袋子,那個大袋子裡面,我看至少裝了七、八罐的藥物,就擺到我的桌上,詢問我,這些藥物到底可不可以吃?   梁博程醫師:我一看,這些藥物的成份可能都有十幾種,其實這種成份比較多的藥物是太複雜的狀況,有時候藥物之間,會產生許多的交互作用,對我們人體、對肝臟其實不一定有很好的幫助,最好還是跟醫師請教,我們會把藥物做單純化的調整,也是用目前健保核可的一些藥物,像是我們有提到的肝炎的抗病毒藥,就是一個經過健保核可,經過許多國內外研究證明,它對我們肝臟是有幫忙的藥物,所以一個重點就是,盡量不要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藥、草藥,或者很多成份的補品,減少這些的攝入,對我們的肝臟避免產生更嚴重的危害。   劉育志醫師:感謝梁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梁博程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居家傷口照護這樣做,幫助癒合、預防疤痕,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2年11月29日
公開
189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傷口越來越嚴重!」老伯指著膝蓋抱怨,「本來只是跌倒擦傷,我就自己換藥,結果越搞越糟糕…」老伯的膝蓋上貼了一大塊紗布,沾滿了滲液與血漬。   醫師小心移除紗布後,發現患者原本的傷口大約只有2X2公分,但是傷口周遭的皮膚發紅、起疹,還有幾處明顯是在撕膠帶時造成的破皮,皮膚損傷的範圍已是原本傷口的好幾倍。   臨床上常會遇到一些患者,在居家傷口照護的過程中,遇到皮膚過敏、搔癢破皮,而產生很多問題。三軍總醫院整形外科喬浩禹醫師說,當時請患者使用低過敏性敷料、矽膠型膠帶,在小心照顧後,才漸漸痊癒。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一些小傷口,例如做菜時的切割傷、燒燙傷,或是跌倒、碰撞造成的擦傷、鈍挫傷等。喬浩禹醫師指出,雖然是小傷口,但依然要好好照顧,才能降低感染的機會。   建議要每天以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並以敷料覆蓋,請盡量保持乾淨、避免沾濕。喬浩禹醫師說,針對感染風險較高的傷口,可以使用優碘妥善消毒。     過去大家常用紗布覆蓋傷口,現在有很多人會使用人工皮覆蓋傷口。喬浩禹醫師說,人工皮能夠吸收傷口滲液,在剛受傷的前幾天,傷口滲液較多,可能需要增加更換頻率,避免過度潮濕。   換藥時,要仔細觀察傷口,如果出現發紅、腫脹、發熱、疼痛等感染跡象,便要盡快就醫。     善用進階人工敷料   傳統紗布的可及性高,也被廣泛使用,不過較容易乾掉黏在傷口上,而在換藥時造成不適。   目前有很多種進階人工敷料被用來照顧傷口,喬浩禹醫師解釋,進階人工敷料能夠吸收傷口滲液,形成濕潤的凝膠體保護層,提供良好癒合環境。     為了避免傷口遭到汙染,通常會請患者避免沾濕敷料,以減少感染的風險,但是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很難完全不碰到水。喬浩禹醫師說,若有需要時,可以使用具有防水外膜或防水黏邊的敷料,提升日常的便利性。   在傷口癒合期間給予妥善照護,對傷口預後非常重要。提供良好癒合環境、避免感染都有助於減少疤痕的形成。   在照顧傷口的同時,也要留意傷口周邊的皮膚,喬浩禹醫師提醒,因為人工皮在吸收滲液後形成水凝膠,若滲液較多,會讓傷口附近的皮膚也浸潤得很嚴重。除了增加更換頻率之外,也可以考慮使用皮膚保護的噴劑、塗層,避免傷口附近的皮膚持續浸潤。     小心預防黏膠相關皮膚損傷   因為需要使用膠帶、黏膠固定敷料,所以得小心預防黏膠相關皮膚損傷,常見的問題包括過敏、破皮、水泡、撕裂傷等。   在固定敷料時,要盡量減少膠帶與皮膚的接觸面積。如果皮膚已經有發紅、過敏的現象,便要盡量避開,以免狀況惡化。     若希望降低過敏的機率,可以使用低過敏膠帶、矽膠型膠帶。喬浩禹醫師說,患者對矽膠發生過敏的機率較低,有助減少黏貼膠帶造成的搔癢不適。 移除敷料的時候,請一手輕輕固定皮膚,一手慢慢撕除膠帶,不可快速撕除膠帶,以避免造成破皮或撕裂傷。     癒合不良、慢性傷口是健康警訊   多數的表淺小傷口可以在家裡照顧,但是如果發現傷口經過2、3禮拜仍然沒有癒合,或沒有明顯縮小,便得盡快就醫,讓醫師評估是否有感染、是否需要進一步介入治療。   部分患者的慢性傷口是因為糖尿病、周邊動脈阻塞、靜脈阻塞、或壓瘡,必須矯正背後的原因,才有辦法讓傷口癒合。慢性傷口是健康警訊,若沒有妥善處理,恐怕會出現更多棘手的併發症。   喬浩禹醫師叮嚀,各種傷口都不能大意,請依照醫護人員的指示妥善照護,才不會讓小傷口變成大麻煩!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