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WUWOW線上英文】好評回文活動將延後於4/24開跑,為感謝配合,BBH將提供神秘加碼好禮唷,敬請期待!

照護線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不抽菸也會得肺癌!標靶接力突破治療瓶頸

2022年11月24日
公開
178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柯政昌醫師:我們有很好的第二代接第三代的雙標靶接力,又加上血管增生抑制的藥物,這樣接起來的結果,讓病人活4年到5年,變成一種慢性病,都已經不是夢想,都是非常常見了。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柯政昌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柯政昌醫師:我是柯政昌醫師,大家好。   劉育志醫師:請問不吸菸的人為什麼會得肺癌?   柯政昌醫師:這個問題很多病人在問我,他自己不抽菸,也沒有吸二手菸,又沒有煮飯,為什麼我會得肺腺癌?其實因素非常多,我想最近的研究發現是空污,特別是PM2.5造成,PM2.5會讓我們體內的發炎細胞,分泌 Interleukin-1β,發炎介質叫做介白質,會誘發有EGFR的突變,或KRAS突變的細胞癌化,所以PM2.5是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劉育志醫師:請問晚期肺癌的治療選擇有哪些?   柯政昌醫師:晚期肺癌意思就是在臨床分期上,是屬於3B或是第4期的病人,這種病人通常已經無法接受手術,所以必須接受全身性的治療,現在全身性治療就包括有標靶的治療,不管是口服的,或是打針的,另外就是化學治療,另外一個是免疫治療,必要的時候還會加上放射治療,大概這五個方向做為全身性治療的搭配。   劉育志醫師:請問醫師要如何為病友選擇合適的治療計畫?   柯政昌醫師:在治療之前,通常我們都會拿到病理檢體的切片,我們現在都一定會做基因定序,叫NGS的定序,去做基因詳細的檢測,再加上PD-L1的染色,來決定這位病人適合用標靶?還是適合用化療加免疫療法?這樣綜合的結果,才可以讓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療,跟最好的預後。   劉育志醫師:具有EGFR基因突變的肺癌,常會產生抗藥性,請問醫師要如何調整治療策略?   柯政昌醫師:一般來講我們最常見的EGFR突變,就是L858R的突變,以及exon 19-del的突變,這是最常見的突變,通常在以前,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都可以當第一線的標靶治療,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第二代標靶藥物,可以讓病人得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副作用的承受度也是還可以接受,第三代,當第一線因為有很多健保的限制,在申請上不容易,規定必須要腦部的轉移,而且要exon 19-del陽性才可以申請健保,而且治療的結果也不是像臨床試驗,效果有那麼好,副作用也不是想像中的低,目前看起來第二代標靶當第一線,是較好的選擇,假如經濟許可,通常還會再加上抗血管增生的標靶藥物治療,同時使用,可以讓病人整個穩定期、存活期,可以大幅延長,同時也可以延緩後續抗藥性的產生,就是T790M的產生,一旦產生T790M的突變,我們會再加上第三代的標靶藥物(尤其Del19病患七成以上有機會接續使用),在以前的研究,第一代假如失效的時候,有T790M第三代的標靶,平均大概只能用10個月,但是假如第一線是用第二代的標靶藥物,在接第三代的時候,第三代可以用的時間,從10個月可以用到20個月,所以現在不管怎麼說,假如有發生EGFR的基因突變,藥物都是從第二代的標靶藥物,先開始使用,一旦失效,再接第三代,再失效,後線還有化療,還有免疫治療等,這樣接起來,通常可以讓病人順利活4年到5年以上。   劉育志醫師:針對肺癌常見的顱內轉移,醫師會如何為病友規劃治療方式?   柯政昌醫師:顱內轉移在診斷的時候,假如是第四期,剛開始就發現,通常假如他只有一顆腫瘤轉移,我們通常還不急著去做全腦照射,通常都會用雙標靶,例如第二代或第三代的標靶藥物,合併抑制血管增生藥物的治療,這樣大部分的病人,就可以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萬一效果不如預期,才會考慮做SBRT,這種範圍比較小的放射治療,叫做加馬刀的治療,假如一發現非常多的腫瘤轉移到腦部,同時有腦壓上升的情形,這時候為了病人的安全,我們除了同時給雙標靶的藥物以外,還是會給病人做全腦的照射,以目前雙標靶的控制,再加上腦部的放射治療,病人的存活時間,也是可以達到4年到5年以上。   劉育志醫師:請醫師分享對於細胞治療用於肺癌的看法。   柯政昌醫師:目前細胞療法不管是合併標靶藥物,還有化學藥物,或是免疫療法的藥物,都是在進行人體第一期、第二期的臨床試驗,但是目前的成效還是未定,所以我們是不鼓勵。   劉育志醫師:感謝柯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柯政昌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容易延誤,比癌症更致命!特發性肺纖維化警訊與治療,胸腔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2年11月22日
公開
53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60多歲的陳太太慢性咳嗽、走路越來越喘持續有一段時間,由於症狀越來越嚴重而前往就醫,不料透過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檢查竟確診為特發性肺纖維化。   有一回,陳太太因為急性惡化住院治療,由於她的肺功能已明顯受損,必須佩戴呼吸器才能幫助正常呼吸,也無法下床,為避免肺功能持續惡化,她經過醫師評估開始以抗纖維化藥物治療。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黃俊耀醫師回憶,經過藥物與復健治療一段時間後,陳太太的症狀獲得明顯改善,不用仰賴呼吸面罩就可以呼吸,也終於順利出院。   黃俊耀醫師說,抗纖維化藥物造福很多特發性肺纖維化的病人,幫助延緩病程、維持生活品質,像陳太太現在回門診時,肺部狀況維持得十分穩定,日常也可以自行出門散步、運動。     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在找不出特定原因的狀況下,病人的肺泡漸漸形成結締組織,使得肺臟逐漸失去彈性、越來越硬,並形成一個一個空洞,而影響氣體交換的功能。   黃俊耀醫師表示,部分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的肺臟也會出現局部纖維化,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追蹤,這些患者的纖維化會慢慢改善,而特發性肺纖維化則會持續惡化,相當棘手。   黃俊耀醫師指出,特發性肺纖維化是不可逆的變化,且患者容易因為感冒或感染等外部因素刺激,導致肺功能一直往下掉。 如果沒有接受適當治療,平均存活期僅2至3年。此外,硬皮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皮肌炎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也是肺纖維化的高風險群,這類患者與特發性肺纖維化相似,肺功能會持續惡化,因此,在診斷與治療上也要謹慎對待。       盤點特發性肺纖維化危險因子   特發性肺纖維化是一種進程難以預料的疾病,假使出現呼吸道感染,容易造成肺炎,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一年大概有16%的病人會有急性惡化的風險,可能導致死亡。黃俊耀醫師說,「早期診斷特發性肺纖維化相當重要,如果患者沒有接受合適的治療,死亡率甚至比一些常見癌症的死亡率還高!」   目前認為特發性肺纖維化的風險因子,包括年齡(50歲以上)、長期抽菸、胃食道逆流、空氣汙染、遺傳等。黃俊耀醫師回憶,曾經遇過一個家族中,6個兄弟姊妹,便有5個特發性肺纖維化。所以會提醒患者的家屬也要去做肺纖維化篩檢,例如肺功能檢查、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描等,希望能夠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特發性肺纖維化可能出現慢性咳嗽、容易疲倦、越來越喘等症狀,因為不具特異性,很多患者會認為是老化現象或一般感冒,沒有放在心上,而延誤就醫。黃俊耀醫師說,常見有患者直到症狀較嚴重時才就醫檢查,例如在運動的時候,覺得氣吸不上來,或感到體力越來越差,從前可以爬樓梯到四樓,現在可能爬二樓就必須停下來休息,但越晚治療也相對難以維持肺部正常功能。   因此,民眾若發現有慢性咳嗽,越來越喘的狀況,一定要及早就醫。黃俊耀醫師提醒,病史詢問、聽診後背下肺葉、肺功能檢查、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描等都是有助於診斷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方式。       積極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維持生活品質   目前已有抗纖維化藥物可用於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治療,黃俊耀醫師說,抗纖維化藥物能夠延緩病程進展,減慢肺功能惡化的速度。   「抗纖維化藥物從2015年納入健保給付,對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幫助很大。按時服藥的患者,可以減少約7成急性惡化的風險,延緩約50%肺功能的惡化,並能夠維持生活品質、延長存活期。」黃俊耀醫師說,「在沒有治療藥物的年代,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的存活期大概只有2至3年,自從抗纖維化藥物問世之後,有些患者在門診追蹤了7年以上,肺功能都維持的相當穩定。」     除了藥物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病人還需要接受復健治療、呼吸治療,幫助維持患者的肺功能。黃俊耀醫師說,肺纖維化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便會協助患者登錄,等待肺臟移植的機會。     貼心小提醒   特發性肺纖維化初期症狀不明顯,如果有慢性咳嗽、容易疲倦、越來越喘等症狀,請及早就醫。黃俊耀醫師叮嚀,抗纖維化藥物對患者很有幫助,一定要規律服用藥物,並接受復健治療、呼吸治療,每年要記得接種流感疫苗,如果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務必立刻就診,不可以拖延!   此外,在新冠肺炎COVID-19流行之後,坊間出現許多號稱可以治癒肺纖維化的偏方。黃俊耀醫師提醒,「這些偏方都沒有科學根據,千萬不要冒險使用,以免造成更多的傷害。」呼籲民眾若對藥物有疑慮時,都可以和主治醫師討論。   原文出處

生長激素、胰島素、瘦瘦針怎麼打? 「皮下注射藥物」使用要點,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11月21日
公開
222

  在兒童內分泌科,有許多賀爾蒙相關藥物因為藥物成分結構的特殊性質,給藥途徑常常需要透過皮下注射,讓藥物能良好吸收並穩定發揮其效果。使用較多、也較廣為人知的幾種藥物包含「胰島素」、「生長激素」與「類升糖素胜肽-1受體促效劑(GLP-1 receptor agonist)(俗稱減肥針、瘦瘦針)」。       皮下注射藥物給藥裝置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邱巧凡醫師指出,大多數上述藥物,近年都以「筆型針」設計為主流。傳統以空針筒抽取玻璃瓶藥劑的方式已經逐漸被筆型針取代。相較於傳統方法,筆型針有許多優勢,包含操作時間短、步驟簡單、操作方便、劑量拿捏精確等。另外,近幾年還有「無針注射器」的產品,透過高壓噴射原理,使藥物不須透過針頭即可進入皮下組織,目前適用於胰島素注射。     注射部位   皮下注射的部位包含:腹部、臀部、上臂、大腿外側。     這些部位在藥物吸收速度上略有差異,分別如下:   ● 吸收速度最快的部位: 腹部 ● 吸收速度其次為: 上臂 ● 吸收速度較慢: 大腿、臀部   其他會影響藥物吸收速度的因素還包含:   1. 運動:剛剛運動完的一側肢體由於血流增加,藥物吸收速度也會加快。 2. 溫度:較高的溫度,藥物吸收速度快;較低的溫度,藥物吸收速度較慢。(例如泡溫泉、熱水澡、按摩後) 3. 注射部位深淺: ◇ 注射太淺,未到皮下組織,容易產生疼痛感,藥物吸收速率也較差。 ◇ 注射太深,進到肌肉層,會加速藥物吸收速率。       邱巧凡醫師表示,基於上述對於藥物吸收速率的影響因素,在需要藥物快速或稍晚發揮功效的情境下,或當觀察到藥效發揮不如往常時,這樣的因素考量就相當重要。     皮下注射藥物使用要點   1. 許多皮下注射藥物平時都是需要冷藏保存的,若剛從冷藏取出便立即注射,由於溫度較低,注射時疼痛感較明顯。建議可以提前拿出來,待溫度稍微回升,再執行注射。 2. 務必養成習慣,每次注射前都要先確認藥物名稱、有效期限、劑量,並檢查藥水是否有雜質、變色、混濁等異常。 3. 注射時避開感染、發炎、纖維化、凹陷、脂肪增生等處,以免影響藥效。 4. 務必確實做好「注射部位」及「注射筆針頭銜接處」的清潔消毒。 5. 針頭完全插入至注射部位後,再按壓注射按鈕。 6. 輸注後在原處停留6~10秒,再拔出針頭,確保完全輸注並避免藥水洩漏。 7. 注射部位要輪替,避免施打同一部位,造成腫塊的形成,影響藥物吸收。 8. 針頭拔出後,輕壓注射處至不再出血即可。 9. 注射部位「不要揉」,否則容易因此拉扯到皮下微血管造成出血或瘀青。 10. 不與其他人共用針頭、筆型針,針頭也不要重複使用。 11. 使用後的針頭請用「有瓶蓋」「堅硬不易被刺穿」的容器盛裝,並於容器標示清楚「內含廢棄針具」,栓緊瓶蓋,帶回原就診醫療院所或有「居家廢棄藥物檢收站」標章的社區藥局回收處理。     配合醫囑指示正確使用藥物,並掌握以上皮下注射藥物的注射要點,相信能讓藥物更加穩定且安全地發揮其最佳療效。     原文出處

反覆發燒、不明瘀青,最常見的兒童癌症,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ALL),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2年11月21日
公開
155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小寶最近常常發燒。」媽媽憂心地說。   「發燒到幾度?」醫師問。   「大概攝氏38度左右,而且比較沒精神,食慾也不好。」   進一步檢查的結果讓家長非常震驚,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陳世翔主任回憶,小朋友的反覆發燒竟然源於血癌,而且屬於病程又快又猛的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ediatric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簡稱pALL)。   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ALL)在各個國家都是最常見的兒童癌症,陳世翔主任指出,以台灣而言,每年約500位新診斷的兒童癌症,其中大概有接近120、130位是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ALL),約占兒童癌症的四分之一。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ALL)較常發病在3歲至5歲,小於1歲或青春期後則較少。   絕大多數患者沒有很明確的致病原因,陳世翔主任表示,僅有少數患者與染色體異常、免疫功能缺陷、接觸到某些化學物質、或病毒感染有關連。     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ALL)最常見的症狀是不明原因的發燒,可能持續好多天,也可能只有兩、三天。陳世翔主任說,患者的發燒不見得燒到很高,有些癌童只是低燒,在38度左右。   因為屬於血液系統的癌症,所以患者的血液系統會受到影響,陳世翔主任解釋,若紅血球較少,就會造成貧血、臉色蒼白、疲勞虛弱、活動力變差、食慾不佳;若血小板太少,皮膚容易出現瘀青、出血點,甚至自發性流鼻血或牙齦流血。   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ALL)常會引發淋巴結腫脹,如果摸到頭、頸部、鼠蹊部淋巴結腫大,且越來越大、越來越硬、不會痛、沒有辦法移動,就要提高警覺。   由於癌細胞在骨髓裡大量增生,患者可能會感到肢體骨頭不舒服、脹痛,因而不願意走路,一直想要坐下休息。陳世翔主任說,患者還可能因肝脾腫大,導致肚子越來越脹,摸起來會硬邦邦。     積極治療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ALL),提高治癒率   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ALL)的治療,大概有幾個階段,第一階段稱作引導期或誘導緩解期,第二階段是鞏固期,第三階段是維持期。   引導期會以高劑量化學治療為主,療程約5 – 7週,鞏固期的療程為8週。陳世翔主任解釋,後續的維持期,是維持中、低強度的療程,讓白血病的細胞沒有機會再長出來,療程約2年。由於3%至5%的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ALL),可能會有中樞神經系統的侵犯,所以患者會需要接受中樞神經的預防治療。   完整療程大約需要兩年半,以化學治療為主。陳世翔主任說,隨著精準醫療的發展,若白血病細胞具有特定基因變異,也可使用一些標靶治療的藥物。適當地加上標靶藥物之後,可以讓治癒率提高。     陳世翔主任說,近年來還可使用微量殘存疾病檢測(Minimal Residual Disease,簡稱MRD),以根據癌細胞殘留的多寡,調整化學治療的強度,提升治療成效。台灣今日整體的治癒率大概85%,在最不容易復發的族群,可以到達到接近90%的治癒率,但是有一些非常高危險群,比較容易復發,例如嬰兒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或是費城染色體陽性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癒率就比較不理想。   提及過往的治療困境,陳世翔主任說,這群容易復發或治療反應不佳的癌童,除了持續更換不同的化學治療藥物外,如果有找到合適的造血幹細胞捐贈者,可考慮做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包括以往常聽到的骨髓移植。然而,這兩者的治療成效有限,且進行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癌童須長時間服用免疫抑制劑,日常生活的限制大大提升,照護挑戰也會隨之升高。     細胞免疫治療,精準消滅癌細胞   所幸,今日已有細胞免疫治療可使用來治療復發或治療反應不佳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童。陳世翔主任解釋,其中一種是透過大量培養患者自己的免疫細胞,並注射入患者體內,然而效果有限。另一種則是透過強化患者自身免疫細胞的功能來對抗癌細胞,其作法是把體內的免疫細胞先分離出來,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提升與強化免疫細胞攻擊消滅癌細胞的功能,然後培養更多強化後的免疫細胞,再把這些免疫細胞輸回病人的體內,就可以發揮免疫毒殺效果,精準消滅癌細胞。     細胞免疫治療的機轉與傳統化學治療截然不同,陳世翔主任說,因為是運用自身免疫細胞來控制消滅癌細胞,比較不會出現傳統化學治療的副作用,例如噁心、嘔吐、掉頭髮、抑制骨髓造血導致白血球低下免疫功能不佳等。   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相較於傳統化療,細胞免疫治療能夠帶來長期的疾病控制或緩解,甚至有達到治癒的可能。患者不用再接續做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對於不適合移植或擔心移植併發症的患者、家屬而言,是另一個新的希望。     貼心小提醒   陳世翔主任提醒,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ALL)是最常見的兒童癌症,如果有發現反覆發燒、臉色蒼白、疲勞虛弱、活動力變差、食慾不佳、皮膚容易出現瘀青、淋巴結腫大、肢體疼痛等狀況,要提高警覺,儘快就醫檢查。   目前已有化學治療、標靶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細胞免疫治療等多種治療方式,陳世翔主任叮嚀,請與醫療團隊密切配合,按部就班接受治療,幫助癌童達到較佳的預後,也有機會追求痊癒的目標!   原文出處

整排脊椎都骨折!骨質疏鬆症要及早治療、保命防跌,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11月17日
公開
50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骨鬆性骨折痛得要人命!   80歲的王女士躺在推床上,因為背部劇痛而一臉痛苦。   「患者的骨質疏鬆症非常嚴重,從胸椎到腰椎的脊椎骨已有多處壓迫性骨折」   彰化基督教醫院骨科部呂岳修醫師回憶,「第一次壓迫性骨折時,患者還可以走路,但是在第二次、第三次骨折後,便得坐輪椅,到後來連胸椎都骨折的時候,就只能躺床,相當煎熬。」   呂岳修醫師表示,如果能及早治療骨質疏鬆症,才有機會預防一連串壓迫性骨折的發生,否則即使灌入骨水泥,恐怕也沒有辦法改善患者的症狀。   根據健保資料庫的統計,目前全台灣罹患骨質疏鬆症患者,男性約60萬人,女性約170萬人。呂岳修醫師指出,許多患者並沒有自覺或就醫,實際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患者一定還會更多。   由於骨質疏鬆症可能沒有明顯症狀,許多患者從來沒有做過骨質疏鬆的篩檢,或在發現骨質疏鬆症後,也沒有積極接受治療。呂岳修醫師說,大家對於骨質疏鬆症的病識感較低,常常要到發生骨折,才驚覺問題的嚴重性;甚至有些鐵齒的患者一直到發生第二次骨鬆性骨折才肯開始接受治療。   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相當多,包括老年人、停經後的女性、體重過輕、缺乏運動、抽菸、喝酒、長期使用類固醇、鈣質與維生素D攝取不足等。     「骨質疏鬆症跟蛀牙有點類似,一開始都不會有明顯的感覺,很容易被忽略。」呂岳修醫師提醒,大家可以留意以下幾個警訊,例如發現身高變矮4公分以上,或是當背部靠牆壁站立時,如果罹患骨質疏鬆症而導致駝背,會使得後腦勺難以碰到牆壁,與牆面會間距超過3公分以上。另外,如果經常感到腰痠背痛關節痛,也要就醫檢查,評估是否有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容易骨折害性命!   骨質疏鬆症對病患造成最大的衝擊跟影響,就是骨質疏鬆症容易導致骨折,而骨折會造成劇烈疼痛,導致行動不便、臥床失能,進而影響生活品質、提高醫療花費。除此之外,骨質疏鬆症患者常發生髖關節骨折,還會增加死亡風險。呂岳修醫師指出,髖關節骨折患者一年內的平均死亡率,可能高達將近25% ,相當驚人!   治療骨折時都會需要使用植入物固定骨頭,骨質疏鬆症病人的骨質較差,很容易出現植入物鬆脫的情況。呂岳修醫師說,以脊椎手術而言,沒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術後兩年內再手術的比率約25%;至於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因為骨質疏鬆症造成植入物鬆脫,兩年內需要再手術的比率會高達45%。   目前台灣的髖關節骨折發生率是全世界第九名,更是亞洲第一名,可見骨質疏鬆症在台灣是絕對不容忽視的健康議題。呂岳修醫師說,骨質疏鬆症造成骨折不僅影響患者,還會對家庭、社會造成衝擊。骨質疏鬆症就跟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一樣,是非常重要的慢性病,必須積極且持續治療。     具有骨質疏鬆症危險因子的民眾,建議要接受骨質密度檢查。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是診斷骨質疏鬆症的標準檢查,利用X光來檢測骨質密度。呂岳修醫師解釋,骨密度檢查的報告會標示T值(T-Score),T值是與健康成年人之骨質密度做比較,所計算出來的值。當T值大於或等於 -1.0時屬於「骨質正常」;當T值介於 -1.0至 -2.5之間稱為「骨質缺乏(osteopenia)」;當T值等於或小於 -2.5時,便稱為「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   根據2021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之共識及指引,若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應考慮為極高骨折風險患者,像是骨密度T值非常低(低於-3.0)、最近12個月內發生骨鬆性骨折、接受骨質疏鬆藥物治療仍發生骨折、有多處部位骨鬆性骨折、服用對骨骼損傷藥物發生骨折(如長期接受類固醇治療)、跌倒風險高或有傷害性跌倒病史的患者、FRAX骨折風險超高的患者(如主要骨質疏鬆性骨折>30%,髖關節骨折>4.5%)。     骨質疏鬆症,要開源節流,保命防跌!   骨質疏鬆症的治療原則是「開源節流」,目前治療骨鬆的藥物分為二類,分別是促進骨質生成藥物、以及減少骨質流失藥物。呂岳修醫師解釋,「開源」的意思是增加骨質密度,「節流」的意思是減少骨質流失。   骨鬆藥物使用的方式也分很多種,包括口服、靜脈注射、皮下注射等,不同的藥物其使用的頻率也不盡相同。呂岳修醫師說,臨床上會根據患者的狀況,選擇合適的藥物。     骨質疏鬆症患者在接受骨鬆藥物治療的同時,也需要做好日常保養。每天要曬太陽至少15分鐘,飲食方面要攝取足量鈣質與維生素D,鈣質建議要達到每日1,200毫克,維生素D要達到每日1,000 IU。運動方面,阻力運動有助於提升肌力與骨質密度。建議戒菸、戒酒,以減少骨質流失。   「骨質疏鬆症患者務必保命防跌!」呂岳修醫師強調,生活中要做好預防跌倒的措施,步態不穩的患者要使用柺杖、輔具,家庭環境要照明充足、減少障礙,浴室廁所要安裝扶手、止滑墊,盡量減少跌倒的機會。另外有在服用慢性病藥物的老人家,在使用可能造成低血壓或低血糖的藥物時也要特別注意安全。     貼心小提醒   「預防勝於治療」呂岳修醫師說,「我們希望民眾不要等到真的骨折了,才知道原來自己有骨質疏鬆症的問題。」   接受骨質密度篩檢有助於早期發現骨質疏鬆症,也能及早介入治療,降低骨折的風險!   本衛教訊息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TW-03598-EVE-2022-Oct 原文出處

心臟手術科技提升!達文西開心手術與瓣膜材質選擇,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11月17日
公開
111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走路越來越喘,連三樓都爬不上去…」王女士疲憊地說。   「你的心臟瓣膜狀況很差,應該要盡快動手術處理喔。」醫師說。   新北市土城醫院心臟外科林俊佑醫師說明,心臟有四個瓣膜扮演著閥門的功能,讓血液依循正確的方向流動。其中二尖瓣膜閉鎖不全是最常見的瓣膜疾病之一,臨床會先評估患者屬於原發性或次發性,並視嚴重程度來評估是否僅需用藥,或進行手術治療。林俊佑醫師解釋,「原發性」是指瓣膜本身構造不正常,例如瓣葉破損、肥厚脫垂、腱索斷裂或變長、或合併瓣環擴大變形。其中風濕性心臟病、心內膜炎導致的瓣膜硬化或損壞,則需要術中仔細評估瓣膜壞損的範圍,及修補的可行性,瓣膜壞損太過嚴重,就會建議直接進行人工瓣膜置換手術。病患若僅保守服藥治療,可能使未來手術風險提高,或造成病灶複雜程度上升,使治療結果變差。     而「次發性」則指瓣膜本身的功能正常,可是因為冠心症或其他原因導致心臟擴大與收縮不良使得瓣膜閉合出現異常,導致血液逆流,除了配合原疾病的治療用藥外,瓣膜問題也需評估是否進行手術,過去臨床在冠心症次發性二尖瓣閉鎖不全多用修補手術,然近年研究發現,瓣膜修補對於之後再發機率仍高,最新指引建議可優先考量人工瓣膜置換手術。       達文西機械手臂助心臟手術科技提升   林俊佑醫師解釋,心臟瓣膜手術是由心臟外科團隊施行,傳統方式會將胸骨切開、打開心臟修補或更換瓣膜。然而,近年來微創(小傷口)手術技術演進,從切開一半胸骨、到切開三分之一胸骨、或從肋間部位切開等,更後隨著胸腔鏡的發明,肋間切口從10公分縮小到5公分。直至達文西機械手臂問世後,切口又能更小、降低傷口疼痛與住院天數,縮短恢復期。     「土城醫院心臟外科團隊已執行250例以上的心臟及大血管手術,並且引進達文西系統來提供患者更完整的手術方式選擇」林俊佑醫師說明,隨著心臟外科的技術進步,患者已不需畏懼開心手術。達文西手臂遠較傳統內視鏡優異的原因包括:一、具有放大的3D立體視野,能夠精細的顯現手術影像,使外科醫師能詳細的評估心臟病灶;二、多軸活動的機器手臂,模擬外科醫師的靈活雙手,能達到傳統內視鏡無法做到的靈活動作,在深部狹小的空間中做出精細的切割與縫合;三、經由機器的處理,能將操作者的手部震顫降低,大幅提升動作的穩定度。達文西手臂適合的心臟手術包括二、三尖瓣瓣膜修補置換、心律不整迷宮手術、心房中膈修補、心臟腫瘤切除手術等。然而每位患者都應該在術前與主治醫師進行詳細討論,根據個別病患的疾病、術前狀況、作全面性的評估是否適合接受達文西心臟手術。     人工瓣膜如何選擇?   二尖瓣與主動脈瓣的置換選擇一樣,可分為兩大類人工瓣膜-機械瓣膜與生物瓣膜,對於患者生活品質的差異在於是否需要終生服用抗凝血劑、瓣膜耐用性。顧名思義,機械瓣膜是複合金屬材質,耐用、可降低未來二次置換手術的機率,但需終生服用抗凝血劑。若曾經腦出血、計畫懷孕的婦女、生活型態容易碰撞受傷、或服藥順從性非常差,就應優先考量生物性瓣膜。生物性瓣膜是由牛或豬的心臟組織製成,不易形成血栓,術後只需服用三個月短期抗凝血劑即可。   林俊佑醫師分析,第一考量上述的個人狀況,再者才考慮病患的年紀,通常65歲以上患者以生物瓣膜為優先選擇,避免凝血劑相關的出血風險。最後還有術式的選擇,也會影響瓣膜的建議,若進行如達文西手術等微創手術,因手術切口狹隘,也可能會考量採用較矮角的人工瓣膜。而乾式抗鈣化技術也會增加瓣膜使用年限,美國FDA今年已核准乾式二尖瓣瓣膜,台灣患者未來有機會受惠。   最後林俊佑醫師提醒,若走路距離變短、爬一段樓梯要休息2、3次、無法搬動過往能承受的重物等活動力顯著下降時,就應注意警訊。而心臟瓣膜疾病會出現類似心衰竭症狀,例如倦怠無力、水腫、體力差、容易喘及胸悶等,嚴重可能猝死,應及早就醫檢查評估與接受治療,新北市土城醫院心臟外科團隊是您心臟健康的專業後盾!     原文出處

逆轉肝硬化!B型肝炎治療保養重點提醒,醫師圖文解析

2022年11月16日
公開
65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肝不好,想請你幫忙看看這些適不適合吃?」王先生打開手提袋,掏出形形色色的罐子,在桌面擺成一排。   「這些是哪裡買的?」醫師問。   「都是朋友、電台介紹的,聽說很有效喔…」   「你已經有肝硬化,最好不要亂吃藥喔。」醫師誠懇的勸說。   很多宣稱可以保肝的補品、秘方、保肝藥的成份都相當複雜,其中很多成分的效果並不清楚,彼此之間也可能產生交互作用,對人體、對肝臟恐怕沒有好處,甚至會產生更嚴重的危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梁博程醫師指出,最好是跟專科醫師討論,盡量把藥物單純化,並使用經過臨床研究證明,通過核可的藥物,對肝臟較有幫助。積極治療B型肝炎,才有機會逆轉肝硬化。     產生肝硬化,必須持續治療B型肝炎   B型肝炎病毒會讓肝臟反覆發炎,而漸漸產生纖維化、肝硬化。梁博程醫師指出,想要了解肝纖維化的程度可以透過肝臟切片,或是肝纖維化掃描儀。肝纖維化掃描儀是非侵入性檢查,不會疼痛且便利性高。   B型肝炎帶原者如果有肝硬化的現象,無論血液中的病毒量高低,都會建議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降低急性肝炎發作的機會。口服抗病毒藥物已有納入健保給付。     肝硬化務必定期追蹤這幾項   慢性肝炎與肝硬化都會增加肝癌的風險,因此罹患慢性肝病的患者,建議定期回診,抽血檢驗追蹤肝臟功能,而且每半年要做一次肝臟超音波檢查,梁博程醫師說,如果肝病比較嚴重,產生肝硬化的時候,就會建議每三到四個月要做一次肝臟超音波的檢查。     除了肝臟超音波之外,肝硬化患者也要定期追蹤胃鏡,梁博程醫師解釋,因為肝硬化患者可能會出現胃食道靜脈曲張,所以建議一至兩年要做一次胃鏡檢查,看看是否有胃食道靜脈曲張的現象。   胃食道靜脈曲張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出血,患者必須定期做胃鏡追蹤,並適時介入處理,若等到解黑便、大量吐血時才發現,狀況會非常危急。     肝硬化日常照護重點提醒   首先我們要避免肝硬化越來越嚴重,梁博程醫師強調,如果有抽菸、喝酒習慣,必須要戒菸、戒酒;如果有B型肝炎、C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需要接受抗病毒藥物的治療。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黃麴毒素(aflatoxin),梁博程醫師提醒,黃麴毒素由黃麴黴菌所產生,具有很強的肝毒性,除了花生製品外,五穀雜糧、豆類、堅果、醃漬類食品如果保存不當,都可能會產生黃麴毒素。平時多吃原形的食物,盡量少吃加工食品,對於肝硬化的照護也會有幫助。     很多人都有脂肪肝的問題,梁博程醫師提醒,「脂肪肝其實也會造成肝臟發炎,導致肝硬化惡化,所以必須做好體重管控。體重降下來之後,脂肪肝能夠漸漸改善,能夠減少肝臟發炎,對肝硬化也有幫助。」     積極治療,逆轉肝硬化!   「根據目前的研究資料顯示,肝硬化有可能逆轉。」梁博程醫師說,「B型肝炎患者如果長期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避免B型肝炎病毒造成肝臟反覆發炎,肝功能可漸漸恢復,也能夠觀察到肝硬化等級有下降的趨勢,所以肝硬化是有機會逆轉。」     肝臟具有許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果放任B型肝炎病毒持續破壞肝臟,將漸漸進展為肝硬化,而造成黃疸、腹水、凝血功能異常等許多問題,甚至大幅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   梁博程醫師提醒,如果檢查發現已經有肝硬化的現象,千萬不要擅自服用偏方、草藥、保肝藥,請務必定期追蹤、積極治療病毒性肝炎,並戒菸、戒酒,避免肝臟功能進一步惡化,才有機會漸漸逆轉肝硬化!   原文出處

節拍式口服化療,對抗轉移性乳癌

2022年11月15日
公開
181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廖國秀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廖國秀醫師:大家好,我是廖國秀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晚期乳癌有哪些治療選項?   廖國秀醫師:首先很重要的要先根據乳癌的特性來做決定,比如是荷爾蒙受體陽性,或是三陰性乳癌,或是人類表皮生長因子第二型,就是HER2陽性的病人,大致上分為這三類去做治療,乳管型的癌症晚期,最主要是荷爾蒙受體陽性的癌症,我們就有細胞週期抑制劑的治療,如果是HER2陽性的乳癌,我們就有雙標靶的治療,三陰性乳癌的病人,就可以去測她的BRCA基因有沒有異常,也有一些PARP抑制劑標靶治療,或是PDL1免疫方面的治療,這些都是屬於我們在治療準則上面有建議。   劉育志醫師:請問晚期乳癌都會使用化療嗎?   廖國秀醫師:是的,因為根據這三種晚期乳癌,到最後所有的標靶治療,都有可能產生抗藥性,或是有些情況下,比如治療過程當中,有新的癌症長出來,有可能是復發新的不同種類亞型的乳癌,或是原來的腫瘤對於標靶治療,有產生抗藥性的情形,所以導致危及器官有一些風險,就有可能會需要使用到最後一步化療。   劉育志醫師:請問化療有哪些常見的副作用?   廖國秀醫師:化療最主要有分兩個大部分,第一個是血液學方面的副作用,第二個是非血液學方面的副作用,血液學方面的副作用,最主要是白血球會下降,或是血小板,或是導致貧血的情形,如果白血球下降太多,也有可能導致一些中性白血球低下,發燒的情形,如果是非血液學方面的副作用,大部分是以腸胃道的副作用為主,比如拉肚子,或是一些口腔黏膜的受損,或是指甲會變黑、掉頭髮等情形。   劉育志醫師:請問要如何減少化療的副作用?   廖國秀醫師:血液學方面的副作用我們最擔心的就是,白血球低下導致的發燒、感染情形,所以我們要定期的抽血,或是有不舒服的症狀時,就要趕快到醫院抽血,去看看血球指數有沒有低下的情形,其他非血液學方面的副作用,最主要是我們有一些藥物的輔助,比如噁心、想吐的副作用,我們有特效藥,只有掉頭髮方面沒有什麼特效藥,但是我們可以根據,有一些比較不會掉頭髮的化學藥劑,可以跟你的主治醫師討論,看看需要用什麼樣的化學治療方式。   劉育志醫師:請問口服化療和針劑化療有何差異?   廖國秀醫師:口服化療的方便性就是,它可以直接從嘴巴口服,可以類似拿慢箋的方式,針劑化療的部分,我們需要做人工血管,才可以從血管裡面打化療藥物,兩個比較不同的差別最主要是,針劑的部分,它的作用化療比較快速,口服作用比較慢一些,但是針對不同癌症的特性,兩者在治療上面都有一定的功效。   劉育志醫師:請問口服化療適合用在哪些族群?   廖國秀醫師:比如她是老年末期的乳癌,或是合併有其他共病症,比如本身有心臟病,或是有一些中風的情形,這時候我們的考量,就可能會以口服化療為主,當然還有一些情況,比如她年紀超過80歲,她是一位HER2陽性乳癌末期的病人,也許這時候我們會考量,除了給予標靶治療之外,也會搭配一些口服的化療來做治療,減少副作用,也可以減少一些併發症的產生。   劉育志醫師:請問口服化療可以和其他治療合併使用嗎?   廖國秀醫師:口服的化療藥物最基本起碼有三種,所以我們會根據病人的病況來做決定,到底是使用單種的口服化療藥物,還是合併兩種、三種以上的口服化療藥物,要看病況的情形來做決定。   廖國秀醫師:之前有碰過一位雙側乳癌的病人,差不多40幾歲,當初發現的時候,是兩側的乳癌,而且已經產生皮膚上面的潰瘍,合併胸骨轉移的情形,我們先做一些姑息性的化學治療,打點滴,打了幾次的化療之後,接下來看她病情穩定,再做一些影像學的檢查之後,發現她身上並沒有其他的癌症,為了改善生活品質,因為她皮膚已經吃穿了,所以她會有一些流膿、流湯的情形,所以我們就幫她做雙側乳房的切除,後續我們給她加上口服的化療藥物,目前口服的化療藥物加上荷爾蒙治療,到現在已經超過8年了,都還蠻穩定的。   劉育志醫師:感謝廖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廖國秀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B型肝炎預防接種,專科醫師一次解答

2022年11月14日
公開
114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謝明彥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謝明彥醫師:大家好,我是謝明彥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台灣的新生兒,會在何時接種B型肝炎疫苗?   謝明彥醫師:目前台灣的新生兒從民國74年開始,會在出生的時候打第一劑的疫苗,再間隔一個月,會施打第二劑的疫苗,跟第一劑間隔六個月,會打第三劑的疫苗,所以目前完整的疫苗是施打三劑。   劉育志醫師:請問在何種狀況下,新生兒應接種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謝明彥醫師:在2019年之前,新生兒接種免疫球蛋白是,媽媽是B型肝炎s帶原,而且合併e抗原陽性的媽媽,新生兒會多施打一劑免疫球蛋白HBIG,也就是免疫球蛋白,2019年以後我們的國家政策有做調整,只要媽媽是帶原的,HBsAg(+)是陽性,她的新生兒就會施打免疫球蛋白一劑,施打的時間是在24小時內完成。   劉育志醫師:請問成年人需要追加接種B型肝炎疫苗嗎?   謝明彥醫師:目前來講成年人並沒有明確的說,建議要接種B型肝炎疫苗,之前有完整打過三劑B型肝炎疫苗的成年人,即使你的抗體驗不到,其實它還是有保護力的,並沒有全面建議成年人接種B型肝炎疫苗,但是如果您是多重性伴侶者,或是免疫不全者、器官移植者,以及長照機構的住民,我們會建議要施打追加的B型肝炎疫苗。   劉育志醫師:如果成年人要追加接種B型肝炎疫苗,會怎麼進行?   謝明彥醫師:目前的建議是先施打一劑,再隔一個月的時候,我們會檢測她的B型肝炎抗體,如果B型肝炎的抗體超過10單位以上,就不需要再進行追加,如果B型肝炎的抗體是在10單位以下,我們就會比照完整的疫苗打法,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打第二劑,在第六個月的時候打第三劑,之後再來檢測B型肝炎的抗體。   謝明彥醫師:曾經有一位媽媽,她懷孕的過程中,她得了B型肝炎急性發作,甚至到猛爆性肝炎,雖然我們後來動用了種種的醫療作為,甚至包含洗肝的這種方式,這位媽媽還是不幸沒有度過這個危機,她跟胎兒也都死亡,這個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我們媽媽也是很重要,媽媽如果有B型肝炎也應該要來治療,目前政府也有給付B型肝炎帶原的媽媽,如果她的病毒量非常的高,我們是可以做抗病毒的治療,在此呼籲如果是B型肝炎帶原的媽媽,在懷孕的過程中跟你的婦產科醫師配合,符合條件,我們就盡快來治療B型肝炎,也避免媽媽跟胎兒的風險。   劉育志醫師:感謝謝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謝明彥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別等骨折才發現!預防骨質疏鬆這樣做

2022年11月11日
公開
114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洪暐傑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洪暐傑醫師:大家好,我是洪暐傑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骨質疏鬆症好發在哪些族群?   洪暐傑醫師:說到骨質疏鬆最常發生的一定是年紀大的以及比較瘦的,所以在骨質疏鬆快速判斷公式裡面就有一個很重要的簡單的方法:如果你的體重大於你的年齡,相對比較安全;體重如果加了20還小於你的年齡的話,這時候就是非常高的風險;如果體重略小於年齡的話,那就算是中度風險。   洪暐傑醫師:所以從這個公式,我們就可以知道年齡跟體重是最重要的因素,年齡大或是體重太瘦。其他的當然還包含像是有一些吸菸、有一些喝酒,或是有一些內分泌的問題,像是甲狀腺亢進或副甲狀腺亢進,或是長期使用類固醇,這樣子的患者都要特別的小心注意。   劉育志醫師:請問骨質疏鬆症可能造成哪些問題?   洪暐傑醫師:大部分的患者有骨質疏鬆症,自己卻不知道,知道的那一刻,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骨頭斷掉的那一個剎那,可是這件事情大家很不希望它發生,直到斷掉才知道自己有骨質疏鬆不是我們很期待的事情。   洪暐傑醫師:所以從一開始,生活中有幾個小細節可以發現,給大家一個口訣:「駝、矮、痛」。「駝」指的是我們開始越來越駝背的狀態;「矮」指的是身高跟年輕時候相比,矮了超過4公分以上;「痛」的話,指的是長期會有一些下背疼痛的狀況。這些狀況就要注意自己是不是有骨質疏鬆症。   洪暐傑醫師:當然它後續的影響很大,舉例來說因為骨質疏鬆大腿斷掉、髖骨骨折的病患,1年死亡率高達20%,永久失能造成生活需要他人協助比例甚至高達80%。所以骨質疏鬆一定要事前注意,避免骨折的發生。   劉育志醫師:請問要如何檢驗骨質密度?   洪暐傑醫師:一般大家聽到骨質密度最常見的檢查就是我們把腳伸出去,用腳跟就可以檢查,那是超音波的檢測模式,超音波檢測模式可以做一些篩檢,但是坦白說不是那麼準確。比較準確的部分是來到醫院,躺在床上做一個X光式的骨質密度檢查,它會檢查我們的脊椎跟我們的髖骨來去評估我們的骨骼狀況,這是一個比較準確的方式。   劉育志醫師:飲食方面要如何維持骨質密度?   洪暐傑醫師:我們給大家一個最重要的建議,維生素D跟鈣的補充是不可缺乏的。維生素D一天的話,如果針對骨質疏鬆症的患者,一天要800單位,鈣質的補充1200毫克。我們目前的統計結果,臺灣人在飲食上面普遍的鈣質一天大概只有500到600毫克,平均每天都缺600到700毫克,所以大家在飲食上鈣質的部分的補充,可以增加一些牛奶、硬的豆腐,嫩豆腐沒有用,就是要板豆腐那一類的,或者是小魚乾,鈣質都非常的豐富。   洪暐傑醫師:而維生素D的話,像一些鮪魚、深海魚類都蠻豐富的,所以最重要的原則是維生素D跟鈣的補充。如果當你真的不知道自己的鈣補得夠不夠,大家可以搜尋「鈣計較」這個網站,上面可以依照自己的飲食做一個計算,我們每天吃了多少鈣、缺了多少鈣。   劉育志醫師:選擇鈣片時,需要注意哪些重點?   洪暐傑醫師:我們一般在醫院能夠開立的鈣有好幾種,像碳酸鈣、檸檬酸鈣或是磷酸鈣。碳酸鈣大家最熟悉,是很常見的鈣的補充選擇,可是碳酸鈣的部分在吃,有些人會因為碳酸,所以會有二氧化碳,有些人就覺得容易脹氣的狀況。磷酸鈣的部分是比較貼近骨骼的組成,也是很好的補充的選擇,可是腎臟不好的人不適合用磷酸鈣。第三種的部分,檸檬酸鈣其實腎臟功能不好的人也可以使用,但是檸檬酸裡面的鈣的含量比例百分比比較低一些,所以補充的時候要次數比較多或顆數比較多。不同的鈣的產品,大家可以依照自己做一些選擇。   洪暐傑醫師:可是要跟大家強調、再強調一件事情是,只補鈣對於骨骼來講是沒有用的,這件事一定要強調。維生素D能夠幫助鈣質吸收,協助骨骼正常的發育及牙齒的健康,所以維生素D的補充是非常重要,兩者通通不可以少。提醒大家,只補這個好像也不見得真的有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補進去還是要配合多運動,才會讓你的骨骼更加健康。   劉育志醫師:日常生活中要如何維持骨質密度?   洪暐傑醫師:前面提到的維生素D跟鈣的補充很重要,加上運動,三要素不可少。給大家一個比喻,我們的骨骼就像是存款一樣,我們要存款變得多,一定要做什麼呢?要賺的多、花的少,而且賺的東西是現金不會變成存款。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吃進去的維生素D、鈣質,尤其是鈣質會到血液裡面,不是在骨骼裡面,多運動是把它從現金血液的鈣存到骨骼裡,所以運動這件事情絕對不可以偏廢,也不可以少。當然其他會傷害骨骼的事情,大家一定要好好的檢討,舉例來說,像是我們平常有抽菸、像是有一些喝酒的狀況,我們都能夠去改善它,避免骨骼受到更多的傷害。   洪暐傑醫師:有一個阿姨她那時候來醫院想要看骨質疏鬆,問她到底發生什麼事?她說大腿斷掉。她為什麼大腿斷掉?因為她有一次在宴請賓客,很多客人到家裡來做客,別人一叫她,她就直接站起來,瞬間站了起來之後大腿就直接敲到桌子的桌角,大腿直接斷掉了。她覺得很誇張,為什麼就站起來而已大腿就直接斷掉了?結果最後發現骨質密度,標準的T數值應該是-1,-2.5是骨質疏鬆症,她已經是到了-5。   洪暐傑醫師:回頭檢視,阿姨不只沒有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跟鈣,飲食不正常加上沒有好好的運動,她還吃了比較鹹。我們要提醒大家,吃比較鹹的時候會讓鈣質流失更多,更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症,所以如果吃比較鹹,又沒有補充合適的營養素,加上不運動,等於多重對骨骼的傷害。所以大家日常真的要好好的留意,飲食會決定好多的健康問題。   劉育志醫師:感謝洪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洪暐傑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白內障熟了沒?眼科醫師解說

2022年11月10日
公開
9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楊勝吉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楊勝吉醫師:大家好,我是楊勝吉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白內障的成因為何?   楊勝吉醫師:其實白內障是一個很常見的疾病,它的成因主要是因為老化引起的,還有常見的是高度近視的人,也容易會有白內障,藥物也會引起白內障,像最常見的是類固醇,外傷過後的眼睛也容易會產生白內障,最後還有兩種常見的白內障,一種是在眼科手術之後,像常見的視網膜手術,或者是青光眼手術之後,因為眼睛受到刺激所引起的白內障,最後一種是小朋友的白內障,也就是我們常常講的早發型,或者是先天性的白內障。   劉育志醫師:請問白內障的症狀表現?   楊勝吉醫師:白內障的症狀主要還是以視力模糊,為主要的表現,特別是在夜間的時候,看東西會更容易不清楚,尤其是在開車或騎車的時候,對向的車燈會容易有眩光,或者是一照過來,就整個看不到的狀況,此外在太陽光下,在烈日下的時候,也容易會有視力模糊的現象,所以總而言之,最主要的症狀還是視力模糊,如果有白內障的問題,而放任它繼續成熟、惡化,最後都不處理,就會導致失明。   劉育志醫師:請問要如何治療白內障?   楊勝吉醫師:經醫師檢查有白內障之後,其實如果還沒有到達開刀的程度,一般我們會給保養的藥水,並且請病人注意,不要一直看手機,或者是平板,這些有藍光的產品,並且盡量避免直接陽光曝曬,所以在戶外的時候,盡量要戴墨鏡來防護,如果當白內障已經惡化到嚴重的程度,而需要處理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開刀,開刀主要會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小切口的白內障超音波乳化術,第二種是傳統的大傷口白內障摘除手術。   劉育志醫師:白內障嚴重到什麼程度,會建議手術治療?   楊勝吉醫師:醫師跟你說你的白內障熟了喔!就是說你的白內障已經熟了喔,這時候需要手術了,但是其實病人常常會覺得很困惑,什麼時候叫做熟了呢?什麼時候又還沒有成熟可以再等?其實有一個最關鍵的部分是,我們請病人,都要常常注意自己日常生活用眼的狀況,當看東西已經開始越來越不清楚,而經過醫師診斷,確定是由白內障引起的視力下降的時候,當我們的視力已經模糊到一定程度,而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作息,或者是工作的時候,這時候簡單來講,就是我們的白內障已經熟了,當醫師建議你要手術的時候,其實就應該要手術了。   劉育志醫師:請問白內障術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楊勝吉醫師:很多病人一聽到要手術,就非常擔心,但是我們通常都會,告訴這些有需要開刀的病人,盡量放輕鬆,其實只要人來就好了,我們在開刀之前,會先幫病人點散瞳劑,把瞳孔放大,並且會做局部的清潔,所以其實病人只要帶著放鬆,愉快的心情來開刀房,其他的就交給醫生,還有護理人員、工作團隊就可以了。   劉育志醫師:請問白內障術後要如何保養?   楊勝吉醫師:開刀之後最重要的就是,避免外物的碰撞、避免外傷,因為如果太大力的外傷,有可能會讓你的水晶體移位,這時候就要重新進去開刀房處理,會非常麻煩,第二個部分,會請病人盡量不要碰到髒水,特別是在洗頭髮或洗澡的時候,也盡量要避免碰到水,這樣的預防大概要維持一個月,因為即使手術很順利的時候,開刀隔天病人就可以得到滿意的視力,但是通常一般來講,傷口要完全癒合,要等到一個月左右,白內障有年輕化的趨勢。   楊勝吉醫師:我曾經開過最年輕的患者,其實才只有17歲,是一位高中生妹妹,她到我的門診時,她的視力已經連0.01都不到了,幾乎是等於一個失明的狀態,好在這位妹妹的配合度還不錯,不需要全身麻醉,用局部麻醉的方式,就做了一個成功的手術,放進人工水晶體,而且病人的視力可以達到1.0,這是我非常印象深刻的案例跟大家分享。   劉育志醫師:感謝楊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楊勝吉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延長視覺景深、矯正散光,提升白內障術後視覺品質,眼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2年11月09日
公開
9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看東西越來越模糊。」老太太抱怨說,「尤其是晚上開車,對向車燈照過來的時候,眩光會很厲害,現在都不太敢開車。」   做完檢查後,醫師說,「你的白內障已經熟了,建議要安排開刀處理喔。」   「開完刀後,晚上有辦法開車嗎?會不會眩光?」老太太問,「我的鄰居當時是換多焦點人工水晶體,他說晚上開車很容易眩光。」   「現在的人工水晶體有很多種,我們可以根據用眼需求、是否有散光,來挑選合適的人工水晶體。」醫師仔細說明。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眼睛的水晶體會漸漸老化、混濁,影響光線進入。高雄同喬眼科診所李永誠醫師指出,透過手術移除老化水晶體,並放入人工水晶體,才能夠讓患者恢復視力。   有經驗的醫療團隊能夠精準、有效率地執行手術。李永誠醫師說,那位老太太選擇使用延焦段散光人工水晶體,同時矯正白內障與散光。術後,患者的視力獲得明顯的改善,平時不太需要戴眼鏡就能駕車、旅遊,讓她相當開心。     在白內障手術前,醫師會仔細檢查視力,並了解患者的用眼需求、生活習慣、是否有散光、是否在夜間開車等,幫助挑選合適的人工水晶體。李永誠醫師說,如果人工水晶體不符合患者的需求,在手術一個月內,還有機會重新置換,若超過一個月,就比較難處理。所以在手術前,務必充分溝通,謹慎挑選人工水晶體。     延長視覺景深提升日常方便性   傳統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只能提供遠距離清晰視力,中近距離需要戴眼鏡輔助。李永誠醫師說,延焦段人工水晶體可以提供遠距離清晰視力,並延長視覺景深,改善中距離視力,對於日常生活較為方便。在居家生活中,其實大部分是中距離的視力需求,例如開車看儀表板、看導航,或是切菜、煮飯、打電腦、打麻將等,延焦段人工水晶體可以滿足多數人的用眼需求。     針對有夜間用眼需求、或是對於光學干擾比較敏感的人,延焦段人工水晶體也可以降低光學干擾,較不會有眩光或光暈的問題。李永誠醫師說,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較會有光學干擾的問題,所以在夜間開車時,路燈或對向車燈會呈現一圈一圈的影像,可能影響行車安全。     同時矯正散光與白內障,提升生活品質   近視、散光是成年人常見的屈光問題,都會導致視力模糊。李永誠醫師說,現在的白內障手術等於是屈光矯正白內障手術,能夠在矯正白內障時,把患者原本的散光、近視、遠視、老花等問題,透過人工水晶體置換,一併改善。   「白內障患者之中,大概有30%,甚至多達50%的患者具有散光度數,」李永誠醫師說,「如果矯正白內障,卻沒有矯正散光,術後的視力、視覺品質都沒有辦法達到理想的狀態。一般都會建議同時處理白內障和散光,才能在術後獲得較佳的視力,也可以減少手術後還需要配戴眼鏡的需求,提升生活品質與方便性。」     延焦段散光人工水晶體,可以同時解決白內障和散光的問題,李永誠醫師說,透過散光矯正科技,確保達到穩定的散光矯正效果,中距離視力能夠貼近日常生活需求,提供給患者日間方便、夜間安全的視覺品質。     貼心小提醒   隨著年紀增長,大部分的人都會漸漸出現白內障,李永誠醫師說,平時應避免長期暴露在強光、紫外線下,從事戶外活動時,請記得戴帽子、太陽眼鏡。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用眼過度,不要長時間使用3C用品,不要在燈光不足的情況下滑手機、長時間追劇。   飲食方面建議多攝取蔬菜、水果,盡量避免抽菸、喝酒。李永誠醫師叮嚀,糖尿病患者,請記得定期到眼科檢查眼睛。   白內障可能會導致視力模糊、昏黃,如果白內障已經影響到視力,干擾到日常生活,就要跟眼科醫師討論是否需要進行白內障手術,利用合適的人工水晶體,讓生活能夠方便又安全。     原文出處

家屬、病友互助控糖,病友社團意見領袖:請堅信「1+1大於2」!

2022年11月09日
公開
10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今年71歲的黃先生剛確診糖尿病時,糖化血紅素已超過10%。   「被醫生告知有糖尿病的那一刻,我其實非常錯愕,糖尿病不是年紀大的人才會有的疾病嗎?我一想到接下來可能要長期吃藥控制就好焦慮。」   不過後來抓緊回診的時間,不斷和醫師、衛教師討論自己的狀況,了解更多治療知識後,慢慢能處之泰然,控糖年資已經14年的他,糖化血紅素長期穩定的控制在7%以下。「到後來,我加入了病友團體,在病友團體中猶如一位大哥哥般,時常照顧其他遇到問題的新手病友。」   我覺得自己能做到長期穩定控制血糖,主要是堅信「1+1大於2」的道理,與其一個人默默控糖,不如多和其他糖友、醫療護理人員交流,互相切磋、鼓勵之下,就能達到最好的控制效果。例如在診間候診時,我很常跟其他病友交流自己的經驗,例如飲食如何調整、規律用藥的重要性、不能只吃偏方等等。他也呼籲,醫生的建議是根據病人的狀況彈性調整,只要跟醫生好好配合,相信身體就會慢慢健康、慢慢進步。     剛確診糖尿病時,糖友難免會感到焦慮及無助,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 劉鳳炫醫師分享病友如何透過互助,來加強血糖照護的成效:     糖友該如何做到家人與病友互相支持,增進血糖管理成效?   在我們的診間,病友一旦得知自己有糖尿病,一開始都難接受。所以醫師會把糖尿病致病的原因跟它的併發症,詳細的跟病友說明,同時請營養師跟衛教師就糖尿病的基本概念,例如要怎麼控制、怎麼用藥。   在講解的過程中,我們會希望在第二次回診的時候,病人能把家屬一起帶過來,至少可以做到幫忙測血糖、設定測驗的時機,例如飯前、飯後兩個鐘頭測飯後血糖等,也許可幫爸爸、媽媽將數值整理成紀錄,讓與醫師的溝通更完整、順暢。此外,若家人同住,父母有糖尿病,子女該如何一同調整飲食,好比該如何控制卡路里、依照低GI飲食法則減少糖分攝取等。我想在家屬的陪伴下,確實能有效鼓勵糖友,也能為血糖控制大大加分。     糖尿病正確用藥觀念與其重要性?   病人拿到藥袋,通常看到很多副作用列在上面,好像會很緊張。不過,若有任何疑問或用藥後的身體狀況,只要主動與保持醫師討論,並且好好的與醫生配合,絕對能安心地服用藥物,有效控制血糖。     糖友在用藥上常見的錯誤觀念/行為有哪些?   剛確診的糖友常常會對治療保持抗拒心理,甚至轉而尋求非正規的療法,有時候花費大量金錢與時間,卻因為延誤治療導致眼睛、足部,甚至是心血管併發症出現。提醒病人,補品通常都屬於一般食品,若誇大的宣稱療效就可能有問題,除了自我飲食控制之外,也應尋求醫師專業建議,尤其糖尿病屬於慢性病,應長期穩定控制血糖,依循正規治療就能讓治療更完善。     【糖尿病智慧好幫手快問快答】   相信大家對於糖尿病還有許多想要了解的問題,糖尿病衛教學會在「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中蒐集許多糖友的提問,請劉鳳炫醫師為大家解答。   Q1、高血糖發生時怎麼處理?   糖友發生高血糖的狀況有很多原因,有些病友是因為擅自停藥或減少藥量所致,或者是因為聚餐暴飲暴食、生活習慣不佳等。提醒民眾,高血糖急症包含酮酸中毒,症狀包含口渴、噁心嘔吐、腹瀉、視力不佳等等,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意識模糊不清,建議糖友若身體已出現不適,應立即測量血糖,當症狀未改善就要馬上就醫。   Q2、糖化血色素有標準值嗎?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一般會需要將糖化血色素控制7 %以下。不過醫師會依據病友個人狀況,調整血糖控制的目標,主要還是會希望控糖的過程中,不要造成大幅的血糖波動。現今市面上已有出現較不易引起低血糖的降血糖藥物,若在血糖控制過程中,有低血糖情況發生,應立即向醫師反應,請醫師評估是否更換處方。   Q3、糖尿病可以根治嗎?   糖尿病需要透過長期控制與治療,有些病人在初期血糖獲得控制後就中斷治療、疏於回診追蹤,但卻忽略了糖尿病有許多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等,最後病情嚴重惡化,反而需要服用更多藥物來治療。因此提醒病人,停藥與否應該依據醫師專業判斷,定期回診追蹤才能及時避免惡化。   Q4、得了糖尿病一定要使用藥物治療嗎?   糖尿病治療有俗稱控糖鐵三角「飲食、運動、藥物」,除了關鍵的規律用藥治療之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暴飲暴食,搭配規律運動,就是其他控糖模範生能長期能穩定控制血糖的秘訣。   Q5、糖化血色素7%以下還要用藥嗎?   糖化血紅素7%以下是一般治療目標,但對年輕病友,若將血糖控制得更嚴格到6.5%以下,我們也很樂見。無論是否控制良好都應繼續控制飲食、規律運動、做配合藥物處方,並非糖化血紅素一達到7%以下就不用服用藥物。如果是對藥物副作用不耐受,或用藥後產生低血糖問題,可以跟醫生討論,如何調整治療策略來維持血糖穩定。   Q6、降血糖藥會傷身嗎?   降血糖藥物是安全的,當糖化血紅素能降到7%以下的時候,其實對心臟、腎臟都是有保護的,透過服藥控制血糖減少病人併發症的風險。還是要強調,降血糖藥不會傷身,但是要跟醫生密切保持追蹤、聯繫。   Q7、打了胰島素還需要吃藥嗎?   如果一位患者,包括常見的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物之後,但是血糖的控制還不能達標,醫生一般會跟病人討論,如果能夠再介入胰島素使用,血糖可以控制更好。   Q8、有低血糖症狀,藥可不可以減半?   低血糖原因有很多,有些病人會因為空腹運動、服藥時間錯誤、用藥劑量過多、藥物副作用而導致低血糖,這時若有頭暈等輕微症狀可先做緊急處理。當症狀遲遲無法緩解,就應進一步諮詢您的醫療團隊,討論是否更換處方。   Q9、糖尿病怎麼請醫師開立慢性處方箋?   慢性病患者要長期使用藥物來控制病情,定期至醫院回診是不可少的。不過有些病人狀況已較穩定,為了拿藥而必須每個月回診、排隊批價、領藥,不只費時也可能降低病人用藥意願。健保署規定,目前民眾可領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疾病中包含糖尿病,病友可到原開立連續處方箋的醫院、診所或任何一家健保特約藥局領取藥物。   原文出處

巴金森病讓人好憂鬱,改善動作與情緒,巴金森病治療策略,神經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11月08日
公開
110

  作者: 劉育志 醫師   「醫師,最近幾個月我的左手都會抖。」70多歲的老伯伯說,「這是不是廣播節目在講的巴金森病啊?」   單側手抖是巴金森病常見的動作症狀,南投佑民醫院神經科主任林圻域醫師指出,進一步了解病情後發現,老伯伯已經失眠一年多,而且胃口比較差、心情也比較低落。也就是說,可能在1、2年前就開始出現非動作症狀,直到就醫前三個月才出現動作症狀。   「巴金森病的治療會同時考量動作症狀與非動作症狀,並依照病程發展來調整藥物。當時讓他使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搭配左旋多巴,動作症狀有明顯改善。」林圻域醫師說,「經過1、2個月的用藥,在沒有使用安眠藥或舒緩情緒的藥物下,失眠跟情緒低落這些非動作症狀都有獲得改善。」   到目前為止已經治療3年多,老伯伯每天都會外出散步運動,巴金森病幾乎都維持在第2期,可以自己回診,行動自如。     從手抖到臥床,及早治療延緩巴金森病程演進   巴金森病的病程通常可分成5個階段。林圻域醫師指出,巴金森病第1期,剛發病時,可能從單側手腳開始出現顫抖或僵硬,這些症狀通常還不會影響生活。   巴金森病第2期,雙側都出現症狀,生活就會受到一些干擾,可能在吃飯時用湯匙、用筷子就沒有那麼靈活。   巴金森病第3期,患者走路的平衡能力越來越差,多半需要使用柺杖輔助行走,很容易跌倒。     巴金森病第4期,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協助,包含吃飯、洗澡、自己的衛生需求,都無法獨力完成。   到了巴金森病第5期,患者幾乎都是坐輪椅或是臥床,完全仰賴他人照顧。   如果能在早期發現巴金森病,並積極接受治療,能夠延緩病程進展,讓患者保有更多的生活功能。     有耐心的積極治療,延長用藥蜜月期   目前治療巴金森病比較常用的藥物,包括左旋多巴、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等。林圻域醫師解釋,左旋多巴對於動作症狀的效果很明顯,另一個多巴胺受體促效劑的效果也很好,可以同時改善動作及非動作症狀,例如憂鬱、睡眠障礙等。巴金森病的用藥比較複雜,臨床上會根據患者的年紀還有比較明顯的症狀,選擇合適的藥物。   憂鬱、失眠皆是巴金森病常見的非動作症狀,林圻域醫師說,在接受藥物治療時,我們也希望患者能夠養成運動的習慣,每天都能夠外出運動,走一走、曬曬太陽。   「確診巴金森病後,有些患者會期待能夠治癒,」林圻域醫師說,「我們需要跟他們解釋說,這是一種退化性疾病,沒有辦法完全根治,不過若能好好接受治療,可以維持生活品質,幾乎跟正常人一樣,還是可以外出旅遊、運動。」     因為巴金森病的用藥比較複雜,在用藥過程中,不見得隨時都能讓患者感覺狀況很好,林圻域醫師提醒,如果有用藥問題或是覺得身體的靈活度沒有很好的話,請務必回診,與醫師討論是否要調整藥物,千萬不要自己增加藥量,否則會縮短用藥的蜜月期,而且服用左旋多巴的劑量越高,越容易提早出現藥效波動的副作用,例如突然變得很僵硬或出現搖頭晃腦等不自主運動。   關於巴金森病的治療策略,林圻域醫師解釋,如果患者比較年輕,可能先使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延長用藥蜜月期。如果患者年紀較大,可能就使用左旋多巴,再搭配多巴胺受體促效劑。     在家就能做,早期發現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是退化性疾病,發生率會隨著年紀而越來越高,50歲以上的民眾,都應該要定期自我檢測。林圻域醫師說,目前常用的檢測方式是手指操,手指操的操作非常方便,檢測靈敏度也不錯。只要伸出左手,張開五隻手指,食指與拇指重複開合25下,然後換到右手,食指與拇指重複開合25下。       「我們可以請家屬觀察兩側手指開合的速度跟大小,如果兩側差不多,也都蠻靈活的話,大概巴金森病的機率就不高。」林圻域醫師說,「如果有巴金森症狀,兩側手指頭開合的速度跟節奏就會不一樣,有問題的那一側通常會比較慢,開合的角度也會變小。大部分巴金森病都是從一側開始,通常會變得不靈活,甚至像黏住一樣打不開。出現這樣的狀況的話就要趕緊到神經內科做檢查。」     貼心小提醒   林圻域醫師叮嚀,雖然巴金森病沒有辦法根治,但是透過定期用藥、規律運動,其實可以讓巴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能力維持得很好,能夠自己照顧自己的狀態。 家屬、患者要與醫療團隊密切配合,若觀察到症狀有變化,請務必回診與醫師討論,千萬不能擅自增加藥量!   巴金森病友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 Facebook,提供許多關於巴金森病的照護、復健與經驗分享,家屬與病友都可以共同學習、交流。   原文出處

B型肝炎易致癌!定期追蹤這樣做

2022年11月01日
公開
12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葉明倫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葉明倫醫師:大家好,我是葉明倫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B型肝炎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葉明倫醫師:一般來講我們會去,檢測B型肝炎在血液裡面的病毒表現,包括像是B型肝炎的帶原程度,我們叫做B型肝炎表面抗原,如果是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的病患,我們稱他是B型肝炎帶原者,後續我們要去檢測病人的e抗原跟e抗體,另外還有病人的病毒量,這樣才能幫助我們判斷,這個病人B型肝炎目前病毒的狀態。   葉明倫醫師:除了這些病毒檢測以外,另外也要檢測病人肝臟有沒有受到損害,所以會去檢測病人的肝功能指數,包括我們最常講的GOT跟GPT,這是最常使用的肝臟傷害指標,如果是比較嚴重的肝病病人,同時還要檢測病人血中白蛋白的程度、黃疸、凝血功能的程度,這個可以代表病人肝臟目前的機能狀態。   葉明倫醫師:這些血液中的檢測,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病人目前是否有B型肝炎,有沒有因B型肝炎而導致肝臟受到損害,當然這只是血液方面的檢測。除了這些以外,最重要的我們還必須靠其他的檢測,包括像是腹部超音波,讓我們了解病人有沒有因為B型肝炎產生肝臟慢性纖維化,甚至肝硬化的情形,超音波也可以幫助我們看,病人有沒有因B型肝炎而導致肝臟的腫瘤、肝癌,我想對於一個B型肝炎病人來講,以上這些所講的檢查方式都是必須去做的。   劉育志醫師:請問哪些狀況會需要做肝臟切片?   葉明倫醫師:肝臟切片檢查對於B型肝炎病人有時也是必須要的,什麼時候我們要去幫病人安排肝臟切片檢查?   葉明倫醫師:就是在有些B型肝炎病人,他可能肝臟功能指數,像是GOT、GPT並沒有明顯上升,可是他的病毒量相當高,超音波底下雖然可以去評估,這個病人肝臟纖維化的程度,但是我們沒辦法很好的用超音波,就可以去評估病人肝臟發炎的情形。   葉明倫醫師:所以對一個我們預期,他可能有肝臟發炎比較嚴重,但是肝指數不高的情況下,我們會建議病人要考慮接受肝臟切片的檢查,因為這樣可以更準確地告訴我們,病人肝臟確切的發炎情形,有沒有到比較厲害的程度,以及肝臟纖維化確切的程度。   葉明倫醫師:因為對一個肝機能指數正常的病人來講,如果他的切片檢查仍然有中度到嚴重發炎,或者已經有顯著纖維化,這個情況下會建議病人,應該要考慮開始接受抗病毒藥物的治療,因為肝臟切片是侵入性檢查,對病人可能會產生無法預期的風險,像是出血等危險性。目前對於肝臟纖維化的檢查,可以用其他非侵入性的檢查,像是肝纖維化掃描儀等檢測工具,告訴我們病人目前纖維化的嚴重程度,來做為治療病人的依據。   劉育志醫師:請問B型肝炎患者應該要如何追蹤?   葉明倫醫師:我想必須幫他區分為,第一個就是他目前是B型肝炎什麼樣的狀態,大概會分成兩類,第一類是B型肝炎的不活動帶原者,就是肝指數正常,沒有明顯發炎,也沒有明顯纖維化,病毒量低的狀態,這些病人需不需要追蹤呢?答案是還是必須要的,為什麼還是需要追蹤呢?因為這類病人即使目前沒有發炎、沒有纖維化,並不需要抗病毒藥物的治療,可是他仍有微小的機會,可能因為B型肝炎導致肝癌發生,對這類病人我們建議,應該每半年追蹤血液的檢測,血中的胎兒蛋白、肝癌指數以及腹部超音波,監測有沒有肝癌發生的風險。   葉明倫醫師:對另一類的病人,也就是活動性B型肝炎病人,如果病人已經開始接受治療,每三個月我們會建議病人,接受肝功能指數以及病毒量的監測,判斷目前接受治療的療效如何,至於對肝癌的篩檢,也是建議每半年做一次超音波檢查,如果是已經嚴重纖維化甚至肝硬化的病人,追蹤的時程會更縮短,包括像是腹部超音波的檢查,大概至少每三個月做一次腹部超音波的檢查,這樣才能比較有效的早期發現發生肝癌的風險。   葉明倫醫師:這個案例是一個年輕的B型肝炎病人,不到四十歲的病人,主要是因為突然有一天,肚子疼痛之後才到門診就診,結果一檢查發現病人已經有接近二十公分的腫瘤,後來診斷確定是肝癌,同時發現這個病人有B型肝炎帶原狀態。   葉明倫醫師:好奇之下就問他,你難道不知道自己有B型肝炎嗎?他的回答是說,其實他從小就知道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可是過去幾次就診經驗,醫師都告訴他你只是單純的帶原者,肝功能指數正常,所以不需要做任何B型肝炎的治療,這個病人誤以為,不需要任何治療,就代表不需要做任何追蹤,所以從此再也沒有接受B型肝炎的追蹤。   葉明倫醫師: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告訴大家,只要是B型肝炎帶原者,不管目前肝功能指數,甚至病毒量或肝臟纖維化程度,其實都有風險,可能因為B型肝炎本身導致肝癌發生,並不是只有肝指數高,或病毒量高才可能產生肝癌,對於所有B型肝炎帶原者,建議一定要持續做B型肝炎的追蹤,監測肝癌的產生。   劉育志醫師:感謝葉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葉明倫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破解2大迷思,擊退壞膽固醇!心臟內科醫師籲重陽敬老月一同維護血管健康

2022年10月31日
公開
146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70多歲的老先生有膽固醇指數超標的問題,但是因為沒有明顯症狀,所以沒放在心上,直到心肌梗塞發作,緊急送醫放入心臟支架,才曉得事態嚴重。   低密度膽固醇(LDL-C)超標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許榮城主任指出,已經發生心肌梗塞、中風的患者屬於非常高度危險,建議要把低密度膽固醇(LDL-C)指數控制在55 mg/dL以下〔1〕。   在台灣,高血脂、高血壓與高血糖已是相當常見的問題,而且隨著年齡增加,盛行率也越來越高。根據2013-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39歲民眾中,約11.42%有高血脂的問題;40-64歲民眾中,約28.72%有高血脂的問題;65歲以上民眾中,約31.96%有高血脂的問題〔2〕。   低密度膽固醇(LDL-C)又被稱為「壞膽固醇」,是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的主因。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時,容易沉積在血管內皮裡,漸漸造成血管狹窄、阻塞,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產生。許榮城醫師說,在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血管疾病排第二位〔3〕,僅次於癌症,是極為重要的健康議題。   與高血脂有關的健康危害,包括冠心症、腦中風等。許榮城醫師解釋,冠心症就是供應心肌的冠狀動脈狹窄、阻塞導致心臟肌肉缺氧,甚至壞死,可能造成心因性猝死。腦部血管狹窄、阻塞,便會導致缺血性腦中風,嚴重可能造成失能、死亡。     破解迷思,高血脂治療可以這樣做!   導致膽固醇超標的因素很多樣,包括基因、飲食、生活型態等,所以要控制膽固醇,也必須從飲食、運動、藥物多管齊下,藥物控制與非藥物控制都很重要。許榮城醫師說,臨床上會根據患者的風險來決定個人化控制目標,若屬於低度危險,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目標值為116 mg/dL;若屬於中度危險,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目標值為100 mg/dL;若屬於高度危險,例如糖尿病大於10年或有其他危險因子目標值為70 mg/dL;若屬於非常高度危險,如心肌梗塞或中風之病人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目標值為55 mg/dL〔1〕。   許榮城主任舉一位40多歲李先生的個案為例,由於曾發生過心肌梗塞,因此他必須將低密度膽固醇(LDL-C)控制在55mg/dL以內,才能確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李先生目前配合醫療團隊,以藥物結合調整生活習慣去控制低密度膽固醇,不僅成功達到目標數值,也未再發生心肌梗塞。   【個人化低密度膽固醇控制目標】 心血管疾病風險分類 低密度膽固醇控制目標值 低度危險 低於116 mg/dL 中度危險 低於100 mg/dL 高度危險 #合併10年以上糖尿病史或其他相關危險因子 低於70 mg/dL 非常高度危險 #有心肌梗塞或中風病史 低於55 mg/dL       「很多患者都知道要控制低密度膽固醇(LDL-C),但是常常在看到抽血報告的低密度膽固醇數值降下來後,就自行停藥。」許榮城醫師表示,「高血脂是慢性病,一旦中斷服藥,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很快就會回升。但是血脂超標時,通常沒有症狀,必須抽血才有辦法知道。擅自停藥會導致血中的膽固醇不穩定,治療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少數患者會中斷服藥的原因,是在服用降血脂藥物後出現肌肉痠痛,許榮城醫師說,若出現相關副作用,應該要回診與醫師討論,看看是否需要調整藥物。倘若擅自停藥,可能造成血液中膽固醇濃度起伏變化,而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   史他汀類(Statin)是常見的降血脂藥物,能減少膽固醇在肝臟合成的量,可以讓低密度膽固醇(LDL-C)下降幅度達30%-50%,不過有時會遇到患者感到肌肉痠痛、耐受不良之狀況〔2〕。許榮城醫師說,目前也有降膽固醇針劑(PCSK9 inhibitor),採皮下注射每2週打一針,可以讓低密度膽固醇(LDL-C)下降達50%至60%的幅度,能幫助那些已經積極使用口服藥物但仍無法達標或耐受不良的患者,達到治療目標〔1〕。   經過醫療團隊的指導後,降膽固醇針劑可以由患者或家屬在家使用,注射過程不會看到針頭,且有助提升便利性。     家屬共同參與,幫助血脂達標   老年人的慢性病比較多,經常合併使用多種藥物,容易忘記吃藥或重複吃藥,若有家屬共同參與,對患者很有幫助。許榮城醫師說,我們可以協助分裝藥盒,排好每天、每餐需要服用的藥物,並經常叮嚀用藥。     家屬可以幫忙記錄抽血報告、回診時間,了解控制成效,並提醒患者回診追蹤。除了藥物以外,飲食方面要提醒老人家避免高脂飲食以及高膽固醇食物,許榮城醫師說,鼓勵患者規律運動、養成良好生活型態,都對健康有幫助。     積極治療,預防中風、心肌梗塞復發   「已經發生過心肌梗塞、中風的患者,復發的風險比較高,一年甚至有5%至10%的機率再度發病。」許榮城醫師說,患者需要更積極地用藥物控制,做好次級預防。   血壓、血脂、血糖等各種慢性病都要控制達標,許榮城醫師強調,抗血小板藥物的使用也相當重要,可以預防血栓形成。除了最為人熟知的阿斯匹靈之外,現在也有不同機轉的抗血小板藥物。若是經歷心肌梗塞、裝完心臟支架,有時候還需要使用兩種抗血小板藥物,即「雙抗治療」〔4〕。     醫師會綜合評估患者的狀況,決定抗血小板藥物的使用,請務必按照醫師的指示服用藥物,如果有出現腸胃不適、解黑便的狀況〔5〕,一定要盡快回診,與醫師詳細討論。     重陽敬老月貼心小提醒   低密度膽固醇(LDL-C)超標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子,隨著年紀增加,盛行率也越來越高,由於沒有明顯症狀,很容易被忽視,使得血管狹窄、阻塞。許榮城醫師叮嚀,我們需要飲食、運動、藥物共同配合,讓血脂達到個人化目標,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10月正值重陽敬老月,呼籲民眾多多注意家中長輩飲食習慣,少吃反式脂肪,多吃原型食物與蔬果,持續觀察慢性病用藥狀況,若是相關數值未改善或是用藥期間出現副作用,建議儘快回診與主治醫師討論,更換合適的治療方案。   參考資料:   1. 2019 ESC/EA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 lipid modification to reduce cardiovascular risk: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and 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 (EA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Volume 41, Issue 1, 1 January 2020, Pages 111–188 2. 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13-2016年成果報告 P.5 3.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國人十大死因 4. ACC/AHA Versus ESC Guidelines on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JACC Guideline Comparison 5.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原文出處

抗體消失怎麼辦?B型肝炎預防接種,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10月31日
公開
9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小時候打過三劑B型肝炎疫苗,但是現在測不到抗體,需不需要追加接種B型肝炎疫苗?」   相信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究竟在哪些時候要接種B型肝炎疫苗?抗體消失後,是否仍有保護力?關於B型肝炎的預防接種,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謝明彥醫師來解答。     所有新生兒都要接種B型肝炎疫苗   台灣是世界上第一個替新生兒大規模接種B型肝炎疫苗的國家,謝明彥醫師說,從1986年7月開始,所有新生兒會在出生24小時內打第一劑B型肝炎疫苗;出生1個月時,接種第二劑B型肝炎疫苗;出生6個月時,接種第三劑B型肝炎疫苗。     完整接種B型肝炎疫苗,能夠有效降低B型肝炎帶原率,謝明彥醫師指出,過去台灣的B型肝炎帶原率高達15%至20%,現在6歲幼童的B型肝炎帶原率已經小於1%,預防接種的成效相當卓越。     高風險新生兒還要接種B型肝炎免球蛋白HBIG   親子傳染是B型肝炎的重要傳染途徑,母親血液中的B型肝炎病毒可能經由胎盤,或在分娩通過產道時,傳染給新生兒。在小時候感染B型肝炎病毒,有較高的機會變成慢性帶原,因此必須透過預防接種,盡量阻絕親子感染。   在2019年之前,如果媽媽的B型肝炎s抗原陽性且e抗原陽性,代表傳染風險較高,所以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內,會接種第一劑B型肝炎疫苗,再加上一劑公費B型肝炎免球蛋白HBIG。   謝明彥醫師說,在2019年以後,政策調整調整為,只要媽媽的B型肝炎s抗原陽性,新生兒就會在出生24小時內,接種第一劑B型肝炎疫苗,再加上一劑公費B型肝炎免球蛋白HBIG,希望進一步提升阻絕親子傳染的成效。     後續這些新生兒也會在出生1個月、6個月時,分別接種第二劑、第三劑B型肝炎疫苗。等到寶寶滿12個月時,應進行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表面抗體等檢測,以了解狀況,並讓醫師決定後續的追蹤措施。     成年人需要追加接種B型肝炎疫苗嗎?   研究顯示,在出生時有依照時程完整接種過三劑B型肝炎疫苗的成年人,即使在接種多年後血清B型肝炎抗體檢測為陰性,但是多數檢測陰性者的細胞性免疫力並未消失,仍然具有保護力,所以目前沒有建議B型肝炎抗體消失的成年人全面追加接種B型肝炎疫苗。   謝明彥醫師說,如果是B型肝炎感染高危險群,例如有多重性伴侶、免疫不全者、血液透析病人、器官移植病人、接受血液製劑治療者、注射藥癮者、同住者或性伴侶為帶原者、身心發展遲緩收容機構之住民與工作者、可能接觸血液之醫療衛生等工作者,可以追加接種B型肝炎疫苗。     追加接種1劑B型肝炎疫苗後,會於1個月後再抽血檢驗,若表面抗體仍為陰性(<10 mIU/ml),可以接種第2劑B型肝炎疫苗,並於6個月後接種第3劑B型肝炎疫苗。   如果依照時程完成補接種B型肝炎疫苗仍無法產生抗體,則不需要再接種,但是仍要做好預防措施,並定期追蹤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狀況。     貼心小提醒   大家都曉得要幫新生兒接種B型肝炎疫苗,以預防感染B型肝炎病毒,但是B型肝炎病毒其實也會對孕婦造成威脅。   「曾經有位媽媽,在懷孕過程中,B型肝炎急性發作,甚至演變成猛爆性肝炎,」謝明彥醫師回憶,「雖然積極搶救,不過還是沒有辦法度過難關,母親和胎兒都過世,相當可惜。」   媽媽的健康非常重要,如果有B型肝炎帶原,應該要積極追蹤治療,謝明彥醫師提醒,健保已納入給付,B型肝炎帶原的孕婦,如果血液中的病毒量很高,可以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以降低急性肝炎發作的風險。    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有B型肝炎帶原,建議要接受檢查。謝明彥醫師說,如果是B型肝炎帶原的孕婦,請務必跟醫師配合,小心追蹤、治療B型肝炎,給媽媽與寶寶更多的保護!     原文出處

控制體重改善健康,醫師助你一臂之力

2022年10月27日
公開
18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張馨云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張馨云醫師:大家好,我是張馨云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肥胖可能造成哪些問題?   張馨云醫師:從大家比較熟悉的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都跟肥胖有關係,其實還有一些癌症,比如說大腸癌跟乳癌也是,如果是肥胖者,得到這些癌症的風險會比較高,可能也有一些肌肉骨骼關節的疾病,比如說退化性關節炎,肥胖者也比較容易受到這個困擾,例外還有像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是會讓肥胖者跟他的枕邊人,可能都會覺得不勝其擾。   劉育志醫師:請問肥胖的成因有哪些?   張馨云醫師:包含一些生理上的問題,像是內分泌系統,比如腎上腺或者是甲狀腺功能失衡,這都有可能會影響到個案的新陳代謝,導致熱量累積造成肥胖,另外有些人可能是基因遺傳,家族性的肥胖,體脂肪比例可能都超高,非常難纏,不過值得一提的是,WHO已經將肥胖定義成生活型態疾病,lifestyle disease之一,我們就可以想見其實很多肥胖的朋友,可能都還是跟最根本生活型態有關係,可能來自他的飲食習慣、運動習慣,又或者是他的作息比較混亂,這些可能都是肥胖背後的原因,而且必須要強調的是,有可能在單一一名肥胖的個案身上,我們往往可以找到不只一個,造成他肥胖的原因,這些其實都值得抽絲剝繭去細究。   劉育志醫師:進行體重管理時,生活型態該如何調整?   張馨云醫師:最直接跟肥胖相關的,一定還是不脫飲食跟運動,因為這兩個習慣,會跟熱量以及脂肪的累積最直接相關,例外如剛才所說的,作息、睡眠,比如睡眠時數不足,或者是睡眠品質很差,也會影響我們體內賀爾蒙的變化,導致變得很難瘦,在這邊要強調的是,一旦我們決定要開始進行體重管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建立正確的心態,既然已經有發現自己體重的問題,而且有想要做一點改變,其實應該要有一個大破大立,跨出舒適圈的精神去真正的正視,跟檢視自己生活上習慣需要調整的地方。   張馨云醫師:也在這邊分享我遇過很多個案朋友們,他們說您講這些我都清楚,但我就是辦不到,所以在做體重管理、生活型態調整的時候,其實醫療團隊也有一定的角色,就是陪伴個案走一段路,協助他檢視自己生活中可能的一些限制,給他建議,並且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出手幫助他,讓他整個體重管理的過程,可以走的更穩定、更長遠,也更順暢。   劉育志醫師:何時會使用藥物介入?   張馨云醫師:生活型態、生活習慣的調整是最重要的基礎,但有時候也會需要藥物來補足臨門一腳,尤其是在我們與個案討論之後,也發現他的生活上能夠做的改變與調整,已經來到瓶頸,有一個限制,這時候藥物的角色就浮現上來,有可能是短暫使用,讓個案有信心再繼續走下去,也有可能是就讓他突破一個臨界點,到他從來沒有達到過的體重,讓他可以更有自信心的走下去。   張馨云醫師:臨床實務上,其實也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時機,就是我們在與個案很充分討論,關於藥物的優缺點,以及可能的一些限制,比如用了一段時間之後,可能效果不彰,確定個案都了解這些條件之後,也有可能在一開始就藥物跟生活型態調整,雙軌並進,這個也是有人這麼做可以考慮的。   劉育志醫師:幫助體重管理的藥物有哪些?   張馨云醫師:以目前台灣的現況,有一個已經上市20多年歷史的口服藥,它的機轉叫做胰脂酶抑制劑,這樣的藥物,胰脂酶本來就存在於我們人體體內,會幫助我們去分解吃進去的食物、油脂,讓它變成人體比較好吸收的脂肪顆粒,這個藥物的作用是抑制胰脂酶,讓它不要發揮正常效用,以至於我們飲食當中攝取的油脂,就沒有辦法正常的分解,正常的被吸收,就可以隨著腸胃道排除,但是它也有一些副作用,比如排便的次數會增加,而且排的會是油便,可能就會造成個案有一些腹部不適,或者是生活上的一些困擾。   張馨云醫師:另一種藥物則是腸泌素促效劑,腸泌素其實也是人體,本來就自然存在的一種腸道賀爾蒙,它的效用就很多才多藝,包括從腸道,從內分泌系統,甚至中樞神經系統,它都會有所作用。   劉育志醫師:請問腸泌素能提供哪些幫助?   張馨云醫師:腸泌素本來就存在於我們人體的腸道裡面,腸泌素的作用可以去影響我們的胰臟,去促進胰島素的分泌來調控血糖。它還可以抑制胃的排空,增加飽足感,就比較不會覺得肚子餓,想要找東西吃,它還可以影響大腦裡的飽覺中樞,直接從源頭去調控我們對於飢餓,以及飽足感覺的臨界值,這樣的藥物對於一些自認為胃口很好,很難以控制食慾、食量的朋友們來說,有可能就是一個福祉。   劉育志醫師:感謝張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頑固性疼痛符合3徵兆 恐是不正常血管引起

2022年10月21日
公開
132

  30歲的李先生是名職業軍人,卻因網球肘無法正常訓練,當時四處求診卻苦無結果,由於無法跟上訓練,李先生只得先拿免技測(註:免於訓練之證明),先好好療養休息。直到去年,李先生到三總的疼痛治療中心就醫,方知道新型的導管微創治療,與醫師安排於門診時間進行手術後,他順利擺脫網球肘,終於可重拾槍枝操練,也重拾職涯信心。       保守療法若無效 看見導管微創治療新曙光   許一智醫師長期鑽研骨骼、肌肉、血管的分佈,他說明,長期的頑固性疼痛,很可能是因為不正常的血管增生所引起,這些雲霧狀的血管會為組織帶來發炎細胞而導致疼痛,而導管微創治療是「從根本解決疼痛」的創新療法,當患者不適合或不願意開刀治療,並在試過中西醫各種保守療法都無明顯改善時,可以優先考慮此治療方案。       患者年齡一大考量 醫師建議盡早治療   導管微創治療需由專科醫師謹慎評估與施作,比起施作部位,「年齡」反倒是能否執行重要的評估點,年齡愈大須考量的面向愈多。許一智醫師建議,正處於青春年華與事業衝刺期的青中年人,千萬別因為頑固疼痛而放棄自己的運動興趣跟職業夢想,應盡早治療陳年舊傷,斬除病根。     深入微血管施打藥劑 從根本抑制不正常血管增生   導管微創治療是由鼠蹊部、手部或足部,將動脈導管的出口放置到疼痛部位周圍,再將細如髮絲的導管深入病灶處的微血管施打顯影劑,當發現不正常的血管增生後,再施打栓塞藥劑,阻塞或減少異常增生的血管,使裸露的神經因失去養分而萎縮,根本解決頑固性疼痛,並且手術傷口極小,無須縫合。   許一智醫師表示,有些病人在術後的1-2天即反饋「疼痛感減輕了」,甚至後續確認緩解,就不須再上班請假,反覆回診為復健治療而奔波。最後,許一智醫師也提醒,由於此術式為動脈穿刺,因此穿刺部位可能會有瘀青跟血塊,受傷部位也會有紅斑跟暫時性的肌肉疼痛,通常1個月內會自行消散。     原文出處

B型肝炎帶原,沒有發炎也致癌!定期追蹤這樣做,專科醫師圖文詳解

2022年10月17日
公開
9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那個患者還很年輕,不到四十歲,有一天突然肚子疼痛而來到門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葉明倫醫師回憶,「檢查發現,病人肚子裡有顆接近20公分大的腫瘤,後來診斷確定是肝癌,讓大家都非常震驚。」   患者其實從小就知道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但並沒有定期追蹤。葉明倫醫師表示,患者曾經就診過幾次,但因為肝功能指數正常,不需要做B型肝炎的治療,後來患者就沒有繼續追蹤,直到出現肚子痛的時候,已經是非常嚴重的晚期肝癌。   「B型肝炎帶原,即使肝臟沒有發炎,也可能產生肝癌。」葉明倫醫師指出,「對B型肝炎帶原者而言,即使不需要治療,仍需定期追蹤,持續監測,才有機會早期發現肝癌,早期治療!」     B型肝炎常用的追蹤工具   一般在追蹤B型肝炎時,我們會去評估病毒的狀態,包括檢測血液中的B型肝炎病毒量、e抗原(HBeAg)、e抗體(anti-HBeAb)。   e抗原會在病毒複製過程中產生,當e抗原陽性代表患者體內的B型肝炎病毒仍在大量複製,會使血液中的病毒量增加,傳染性較強。   當e抗原陰性、e抗體陽性時,代表B型肝炎病毒沒有大量增殖,傳染性較弱。     除了評估病毒狀況,也要評估病人的肝臟是否有受到損害,所以會檢測病人的肝功能指數,例如GOT、GPT便是經常使用的肝臟傷害指標。葉明倫醫師解釋,如果是比較嚴重的肝病病人,還要檢測病人血中白蛋白Albumin、膽紅素Bilirubin、凝血功能PT等,這些數據能夠幫助我們了解患者的肝臟是否有受到損害。   影像的部分,可以靠腹部超音波,了解病人是否有因為B型肝炎而產生肝臟纖維化,甚至肝硬化的情形。葉明倫醫師說,腹部超音波也可以看看是否有出現肝臟腫瘤、肝癌。   有些B型肝炎病人的GOT、GPT並沒有明顯上升,可是血液中的病毒量相當高,葉明倫醫師說,腹部超音波雖然可以評估肝臟纖維化的程度,但沒辦法評估肝臟發炎的情形,所以當我們預期患者肝臟發炎比較嚴重,但是肝指數不高的情況下,會建議病人考慮接受肝臟切片檢查。   肝臟切片是先用超音波定位,然後在局部麻醉下,經皮穿刺取出少量肝臟組織,交由病理科醫師化驗,肝臟切片可以更準確地評估病人肝臟發炎以及肝臟纖維化的程度。葉明倫醫師說,對一個肝功能指數正常的病人而言,如果肝    臟切片顯示有中度到嚴重發炎,或者已經明顯纖維化,便會建議患者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     因為肝臟切片是侵入性檢查,可能造成出血或一些無法預期的風險。葉明倫醫師說,目前對於肝臟纖維化的檢查,還可以利用其他非侵入性工具,例如肝纖維化掃描儀,能夠評估纖維化的嚴重程度,做為治療的依據。     只要有B型肝炎,一定要定期追蹤!   對於B型肝炎帶原者,大致可分成幾類,一類是B型肝炎的不活動帶原者,也就是肝指數正常,沒有明顯發炎,也沒有明顯纖維化,病毒量低的狀態。葉明倫醫師說,這類帶原者建議每半年檢查血中的胎兒蛋白AFP、以及腹部超音波,監測是否有肝癌的出現。     另一類是活動性B型肝炎患者,需要積極接受治療,並每三個月追蹤肝功能指數、血中病毒量,以判斷接受治療的成效。至於肝癌篩檢,建議每半年做一次超音波檢查。   如果是嚴重纖維化,甚至肝硬化的病人,追蹤的時程會縮短,每三個月要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才能早期發現肝癌。     貼心小提醒   如果是B型肝炎帶原者,不管目前肝功能指數、血中病毒量或肝臟纖維化程度如何,其實都會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葉明倫醫師提醒,所有B型肝炎帶原者,都一定要定期回診,持續追蹤B型肝炎的狀況,監測肝癌的產生!   原文出處

接受化療、移植、類固醇,要預防急性肝炎爆發

2022年10月14日
公開
10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黃釧峰教授來到照護線上。   黃釧峰醫師:大家好,我是高醫肝膽胰內科黃釧峰醫師。   劉育志醫師:如果B型肝炎患者需要接受化學治療,這段期間該如何治療他的B型肝炎?   黃釧峰醫師:很多癌症患者都帶有B型肝炎,原則上根據臺灣的盛行率,假設是打完疫苗前的世代,也就是現在四十歲以上的成人,或許十個癌症患者就有一個患者具有B型肝炎,所以B型肝炎患者在接受化學治療的過程中,很容易因為免疫低下造成病毒活躍,以至於造成急性肝炎,甚至猛爆肝炎、肝衰竭,所以所有需要接受化療藥物的患者。   黃釧峰醫師:如果是B型肝炎帶原,都應該在化療前七天內,開始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不論原本是屬於活動帶原或不活動帶原,只要接受化療藥物,都有可能造成免疫壓抑,病毒的活躍,所以現在臺灣的健保都有給付,所有在做化療的患者,在化療前七天內可以開始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直到化療結束以後,可以再多服用半年的鞏固期,來預防B型肝炎患者,在化療過程中造成B型肝炎活化。   劉育志醫師:如果接受器官移植需要如何治療他的B型肝炎?   黃釧峰醫師:接受器官移植後因為必須長期使用抗排斥藥物,可能因為免疫低下,造成B型肝炎活化,甚至造成急性肝炎,也就是說,好不容易接受器官移植成功,但病人卻很可惜地死於猛爆肝炎、急性肝炎,所以任何除了眼角膜以外的移植,任何接受實體器官移植的B型肝炎患者,都必須接受抗病毒藥物的終生治療,在移植前七天內就可以開始使用。   黃釧峰醫師:器官移植又可大略分成兩種,一種是接受肝臟器官移植,另一種是接受肝臟以外器官的器官移植,比如心臟、肺臟、胰臟、腎臟等等,特別不一樣的是,假設B型肝炎患者接受肝臟移植,除了終生使用抗病毒藥物,方便、副作用較少以外,有一部分的人雖然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也會造成B型肝炎活化。   黃釧峰醫師:所以假設接受捐贈的器官是肝臟,除了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也要施打免疫球蛋白,每個肝臟移植團隊的處方都不一致,原則上是在移植後的半年到一年內,頻繁施打免疫球蛋白,讓B型肝炎的抗體濃度提高,有些團隊會視情況,假設B型肝炎的抗體變低,再追加免疫球蛋白,這就是肝臟移植和其他器官移植不一樣的地方。   劉育志醫師:如果接受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治療,他該如何治療B型肝炎?   黃釧峰醫師:不管是免疫風濕科或特殊患者,必須使用類固醇或免疫調節藥物控制原本的病情,這兩類藥物都可能在治療過程中,讓免疫被壓抑,導致B型肝炎活動。   黃釧峰醫師:所以大致上可分成兩種,第一個是使用類固醇的患者,如果使用中高劑量一段時間,很容易造成免疫壓抑、病毒活化,這時必須考慮給予病人抗病毒藥物預防發作;另一個是免疫抑制藥物,現在的免疫抑制藥物五花八門,它們造成B型肝炎活化的風險不一,所有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藥物的治療過程中,也必須監測B型肝炎活化的機會。   黃釧峰醫師:臺灣的健保從去年三月一日有部分開放,不管是使用類固醇,或是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都可以用預防或補救的方式,給予病人使用健保的資源做抗病毒藥物治療,因此使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藥的患者,在使用前應該請肝膽腸胃專科醫師,評估是否原本就屬於高風險族群,評估後開始用藥,用免疫藥或類固醇的過程,也要小心監測肝功能和病毒活動,假設在治療過程中肝功能有不明原因的上升,除了考慮藥物本身引起的肝功能異常,第一個要想到是B型肝炎活化,這時就要做即時轉介或投藥。   黃釧峰醫師:有位病友是一位四十幾歲的中年男性,在他的生涯中產生淋巴癌,剛開始他非常沮喪,不過有些病友對淋巴癌的化學治療反應良好,他在血液腫瘤科醫師接受固定的療程後,淋巴癌算是完全緩解,也就是癌症克服,戰勝癌症。   黃釧峰醫師:我們知道在做化學治療前因為免疫抑制的關係,健保在化療前,給予B型肝炎病友使用抗病毒藥物。這位病友一開始在血液腫瘤科接受抗病毒藥物,重要的是在化學治療療程結束後,健保會再提供半年的鞏固療程,就是怕有些病友結束化療後,B型肝炎突然又開始活動,這位病友接受化療成功後非常欣慰,就忘記有B型肝炎這件事情,因此便沒有吃B型肝炎的抗病毒藥物,過了三個月左右出現在我的門診,是急性肝炎,猛爆肝炎,黃疸,肝功能GPT高到兩千左右,病人本身有猛爆肝炎,這時一驗他的病毒量已經破億。   黃釧峰醫師:所以他戰勝了癌症,卻差點因猛爆肝炎發作而死亡,好不容易再投以抗病毒藥物,把病毒壓抑下來,肝功能才逐漸恢復。從此這位病人也接受醫囑,在肝膽內科和血液腫瘤內科,同時追蹤並控制這兩個疾病。   劉育志醫師:感謝黃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黃釧峰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憂鬱、情緒低落,當心是巴金森病症狀表現,神經科醫師圖解說明

2022年10月11日
公開
137

  作者: 劉育志 醫師   60歲的王女士,因為右手會顫抖而就診,屏東寶建醫院神經內科李杰勳醫師分享,患者走路的速度較慢,會小碎步向前走,姿態有點不穩。除了這些巴金森病常見的動作症狀之外,家屬亦發現患者變得比較封閉,情緒低落、悶悶不樂,不太跟鄰居、朋友打交道,甚至有時候會抱怨說「我老了、沒有用了,不如死掉算了。」   因為家屬有警覺到患者出現自殺的念頭,便趕緊就醫檢查。李杰勳醫師說,經過訪談,患者確實有憂鬱的現象,於是便調整巴金森病的藥物,除了治療動作症狀,同時也改善情緒方面的非動作症狀。經過治療後,家屬便明顯感受到患者的狀況有進步,動作改善了,心情也變好許多。     不只是老化!年過50,每月自我檢測巴金森病   在屏東,巴金森病患者就醫時通常已發展到比較後期,例如步態、走路不穩才就醫。李杰勳醫師說,因為老人家們對巴金森病的認知較少,尤其是偏鄉地方,患者常會覺得動作變慢、手抖只是退化的現象,而沒放在心上,容易錯過治療時機。     巴金森病是一種持續進展的疾病,並非單純的老化現象,李杰勳醫師強調,年紀越大,罹患巴金森病的機會越高,建議50歲以上的民眾每個月以手指操自我檢測。手指操的做法相當簡單,隨時隨地都可以檢測。   請先把右手的五指張開,用拇指與食指輕按25下,然後換成左手的五指張開,用拇指與食指輕按25下。如果發現動作變慢、停頓、開合大小改變、手指打不開,便要盡快至神經內科就診。   憂鬱、便祕、失眠都是巴金森病警訊   提到巴金森病,大家都會想到相關「動作症狀」,例如手會顫抖、動作變慢、步伐變小、姿態前傾、平衡困難、關節僵硬、面無表情、字體變小等,但是巴金森病還可能伴隨多種「非動作症狀」。李杰勳醫師表示,根據統計,40%-60%的巴金森病患者有憂鬱症,而且可能在還沒診斷巴金森病之前,就開始有憂鬱的現象。會出現憂鬱症,有部分是巴金森病對腦部功能造成影響,也有些是因為動作障礙、行動不便、失去自我照顧的能力,使患者越來越憂鬱。   巴金森病患者也可能出現嗅覺異常、失眠、失智等狀況,另外大概有60%的病人會合併便秘的問題。巴金森病的非動作症狀可能比動作症狀更早出現,也會隨著病程越來越嚴重。     「就憂鬱症而言,家屬常須扮演重要的角色,」李杰勳醫師說,「因為家屬較容易在生活中觀察到患者情緒低落、負面思考、甚至有自殺念頭,所以能夠主動告知醫師。醫師也會在問診過程中仔細觀察是否有憂鬱的跡象,並給予適當的治療。」   巴金森病的主要治療藥物有左旋多巴、多巴胺受體促效劑等,李杰勳醫師解釋,某種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本身有兩種效果,除了可以治療動作症狀,也可以改善憂鬱的狀況。若發現巴金森病患者同時有憂鬱症狀,可優先使用該多巴胺受體促效劑。   左旋多巴能夠有效改善動作症狀,但是巴金森病用藥的蜜月期大概只有5年至10年,爾後會漸漸出現藥效波動,當藥效消退時,患者就像突然停電一般,動作變慢、僵硬。當藥效發揮時,患者可能會出現頭部、手、腳、軀幹等不自主亂動。     對年紀較大的巴金森病患者,可以使用左旋多巴治療。李杰勳醫師說,至於比較年輕的患者,剛開始可能會先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來控制動作症狀,維持生活品質,並延長用藥蜜月期。若還有其他症狀,再適時調整藥物。     貼心小提醒   巴金森病是種慢性病,患者與家屬要與醫療團隊長期配合,李杰勳醫師提醒,「家屬若察覺到患者有失智、憂鬱等狀況,可以提供較完整的資訊,幫助醫師做判斷。家屬也要觀察患者用藥之後的反應,看看動作症狀與非動作症狀是否能夠改善。如果有任何用藥、照護的問題,都可以回門診與醫療團隊討論,隨著調整藥物,希望患者在動作、情緒、或其他狀況都可以改善,維持生活品質!」   看病友和家屬在討論哪些話題 →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 Facebook   原文出處 

早期發現大腸癌,醫師教你這樣做

2022年10月11日
公開
15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史易正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史易正醫師:大家好,我是史易正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早期大腸癌可能有哪些症狀?   史易正醫師:早期大腸癌通常沒有症狀,因此要靠定期篩檢,才能發現早期的大腸癌,如果是比較嚴重的大腸癌,可能會有大便有血,大便的顏色改變,形狀變得更細小,甚至有體重減輕、貧血等症狀。   劉育志醫師:請問要如何篩檢大腸癌?   史易正醫師:篩檢可以分成非侵入性及侵入性的檢查,非侵入性目前是以糞便潛血檢查作為主要方式,國健署有補助50到74歲的民眾,每兩年可以接受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因此民眾只要持健保卡,到相關的合作醫療院所就可以免費檢查,侵入性的檢查當然就是直接做大腸鏡,進去做全腸道的檢查。   劉育志醫師:何時會建議接受大腸鏡檢查?   史易正醫師:如果已經接受過糞便潛血檢查,而產生陽性的患者,應該要立即接受大腸鏡檢查,另外如果有些症狀,高度懷疑可能是大腸、直腸方面造成的,也應該接受,包含血便,糞便中不管是有血絲、血塊,以及糞便的形狀變得更細小,排便變得不太固定,比方說時而腹瀉,時而便祕,或有非刻意性的體重減輕,無法解釋原因的貧血,等等的症狀都應該接受大腸鏡的檢查,如果家裡有大腸直腸癌的家族史,建議可以跟醫師討論,是否儘早接受大腸鏡的檢查。   劉育志醫師:如果有大腸息肉該怎麼辦?   史易正醫師:醫師在施做大腸鏡的過程,如果有看到息肉,在情況允許之下,比方說病人沒有在服用抗凝血劑、凝血功能正常,我們會直接將息肉切除,切除下來的息肉會送病理科做化驗,病理科醫師可以幫我們判讀息肉的組織型態,之後醫師會根據息肉的組織型態,以及整個腸道當中息肉的數目,來決定下一次應該間隔多久追蹤一次大腸鏡。   劉育志醫師:能否用抽血來篩檢大腸癌?   史易正醫師:目前許多健康檢查當中,都會包含癌症的腫瘤指標作為篩檢的項目,但是其實腫瘤指標是用來評估已經確診完癌症,治療的反應成效,而不能拿來做為篩檢。   劉育志醫師:我們要如何降低大腸癌的風險?   史易正醫師: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包含有大腸直腸癌的家族史,抽菸、喝酒、體重過重、肥胖、不良的飲食習慣,因此我們首要先做糞便潛血檢查,每兩年一次的國健署補助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可以讓我們偵測早期大腸癌,另外要從生活習慣去改變,包含多吃蔬菜水果,增加纖維質的攝取,也要維持適當的生活運動,不要喝酒、不要抽菸,另外有些飲食習慣要注意,包含避免紅肉、加工類的肉品、高油脂的部位,以及儘量避免煙燻、燒烤的食物。   史易正醫師:之前遇過一位年紀相當輕的女性,大概只有30幾歲,本身是個上班族,因為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生活不規律,飲食又常常三餐外食,曾經有過腹痛、血便的症狀大概幾個月,但是不以為意,後來到醫院做大腸鏡檢查的時候,發現已經是大腸癌末期,甚至有多重器官的轉移,因此雖然接受了化學治療,依然在幾個月內就離開了我們,大腸癌如果早期發現治療的成效非常好,因此早期診斷大腸癌是目前最重要的課題,我們可以藉由糞便潛血的篩檢,來揪出早期大腸癌,另外如果有家族大腸癌的病史,建議可以提早做大腸鏡。   劉育志醫師:感謝史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預防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帶狀皰疹疫苗醫師解析

2022年10月04日
公開
18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王昱澔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王昱澔醫師:大家好,我是王昱澔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帶狀皰疹會有哪些症狀?   王昱澔醫師:帶狀皰疹的發作,剛開始都是以單側、皮膚上的紅疹,為最初的表現,過了幾天之後,紅疹可能會伴隨著水泡產生,再過來會變成一些大型的水泡,大部分的人剛開始的時候,會有一點點刺痛的感覺,也有人是癢感,甚至有一些是完全沒有症狀的,這種帶狀皰疹會長在,我們附近數個神經節的分布之中,形成一個類似帶狀的形狀,所以就把它稱作帶狀皰疹。   劉育志醫師:請問帶狀皰疹會有哪些併發症?   王昱澔醫師:其實帶狀皰疹多數人發作之後,都只是輕症,大概會在1至2週的時候痊癒,可是有極少部分的人,會有合併一些其他的併發症,比如比較少見的,如果侵犯我們的三叉神經第一支,有些人會造成角膜的潰瘍,可能極少數的情形,會有視力喪失的情況,另外有些侵犯到顏面神經,也有可能會造成,短暫性的顏面神經麻痺。   王昱澔醫師:比較多的併發症就是皰疹後的神經痛,統計上面來說,大概有10%-20%的人,會有皰疹後神經痛的情況出現,可是這個機率原則上是隨著年齡,帶狀皰疹發作的年齡越大,產生的機率就會越高,而且這種皰疹後的神經痛,年紀越大,發作的時候症狀就越明顯,會覺得更加難受,而且持續的時間也會越長,可能持續的時間一般都超過半年,甚至有些人會有1至3年的時間,後續對於帶狀皰疹後的這種神經痛,其實目前的治療方法,不管是一般的止痛劑,或者是三環抗憂鬱劑,它的效果其實都不是很好。   劉育志醫師:請問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會有哪些表現?   王昱澔醫師:神經發炎的痛其實是一種很特殊的痛法,它跟一般的傷口疼痛不太一樣,大多數的病人在描述的時候,他會覺得這種痛是有一種抽搐的疼痛,或者是有些人是以痠麻的現象來表現,甚至有些人是以癢感來表現,各式各樣的形式都有,共同點就是病人對這種疼痛程度,都很難以忍受,甚至有些人是極度的疼痛,疼痛的分數可以到達8、9分,在臨床上看到,有些人整個發作起來的時候,是痛到會在地上打滾的程度都有。   劉育志醫師:請問帶狀皰疹的好發族群?   王昱澔醫師:帶狀皰疹原則上,一般好發在年齡大於50歲以上的民眾,有一些是屬於高風險的族群,比如說他的免疫狀況可能比較低下,包括有癌症的病史,或者他有一些長期慢性病的情況,甚至比如他的生活作息比較不正常,情緒壓力大,有憂鬱傾向,或者是睡眠障礙,甚至有一些免疫方面的疾病,我們講得比如紅斑性狼瘡,或者是免疫風濕的問題,或者是乾癬、乾癬性關節炎,甚至是這幾年得過COVID-19的情況,也都是屬於容易好發帶狀皰疹的族群。   劉育志醫師:要如何預防帶狀皰疹?   王昱澔醫師:比如慢性病要獲得很好的控制,生活作息要正常,包括如果有一些情緒壓力,也要適度的排解,或者是睡眠障礙,一定要去就醫求診,這些改善之後,都可以預防得到帶狀皰疹,有時候每件事情都有例外,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施打帶狀皰疹疫苗,來直接提升免疫力,來對抗帶狀皰疹。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帶狀皰疹非活性疫苗?   王昱澔醫師:帶狀皰疹疫苗原則上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活性減毒疫苗,一種是非活性的重組疫苗,過去台灣大概10年,比較常使用的是這種減毒活性疫苗,可是這種減毒活性疫苗有兩個比較大的缺點,第一個就是其實帶狀皰疹,比較容易發作的年齡是屬於高年齡層,可是這一類型的民眾,通常本身的免疫能力都不是很好,所以這種減毒活性疫苗施打了之後,也有可能他也沒有辦法產生足夠的抗體,第二個問題是這種減毒活性疫苗,其實它是不能用在免疫抑制,或是免疫不全的民眾身上,所以這種非活性的重組疫苗,就可以解決這種問題,第一個,它是利用病毒表面的醣蛋白,來做疫苗,所以它的保護力會更佳,第二個,它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它有加入一個佐劑,可以直接刺激我們的免疫細胞,產生更多的抗體,所以它就解決前面這兩個,過去所遇到的問題。   劉育志醫師:活性疫苗與非活性疫苗有何差異?   王昱澔醫師:活性疫苗在過去使用上的經驗,它對於50歲以上的族群,疫苗保護力可以達到70%左右,新的非活性重組疫苗,對於50歲一直到80歲的族群,疫苗的保護能力都可以到達90%,過去使用的這種活性減毒疫苗,我們在長達五年的使用觀察之後,發現他的疫苗保護力也會下降,五年之後疫苗保護力,大概下降到30%、40%,新一代的重組疫苗,我們在經過五年觀察之後,疫苗的保護力依然是可以達到接近90%。   劉育志醫師:活性疫苗與非活性疫苗,民眾要如何選擇?   王昱澔醫師:根據目前皮膚科醫學會的指引,我們會建議在50歲到80歲的族群,兩種疫苗都可以選擇,我們建議以非活性的重組疫苗為優先,如果是80歲以上的族群,我們就會建議施打非活性的重組疫苗,如果是在18歲到50歲的高風險族群,我們也是建議以非活性的重組疫苗為優先,至於還有一類的免疫不全,或者是免疫抑制的族群,我們是不建議施打活性減毒疫苗。   劉育志醫師:得過帶狀皰疹,還需要接種疫苗嗎?   王昱澔醫師:得過帶狀皰疹之後,短期之後復發的機會並不高,可是長期來說,尤其是屬於年齡越大的,或者是本身是高危險群,還是會有再度復發的機會,所以還是建議一般的民眾,在得過帶狀皰疹之後,還是需要接受帶狀皰疹疫苗的注射。   劉育志醫師:感謝王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晚期肺癌治療多元,專科醫師說明解析

2022年10月03日
公開
19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葉育雯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葉育雯醫師:大家好,我是葉育雯醫師。   劉育志醫師:診斷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時,患者需要跟醫師討論哪些問題?   葉育雯醫師:其實要跟醫師討論的就是,我們的疾病到底到了什麼程度?有什麼樣的器官已經受到影響?因為被波及的器官,可能會影響之後治療的方法,比如有些器官藥物比較難進去,可能需要加強一些局部的治療,比如腦部。   葉育雯醫師:除了這個以外,也要跟醫師說你對於治療的期許,有一些病人身體狀況已經非常不好了,並不想要做一些積極的治療,他只希望餘生當中能夠過得比較平安、順遂,像這樣的情況,就要先跟醫師說,我們比較能夠依照您的情況,來做治療的調整,再來要跟醫師說您對於治療來說,有某些治療的方法您是比較能接受,或是比較不能接受的,因為現在對於肺癌來說,治療方法已經很多元化了,我們有標靶治療、有免疫治療,也有傳統的化學治療,所以這些都要跟醫師討論。   劉育志醫師:請問治療方式有哪些?   葉育雯醫師:治療方式現在對於晚期的肺癌來說,可以用標靶藥物來治療,可以用免疫的藥物來治療,也可以用傳統化療的藥物來治療,它們的機轉是不一樣的,傳統藥物的化療藥物對於細胞來說,是有細胞毒性,所以它就是把長的比較快的細胞殺掉,標靶藥物是針對特定的基因變異,比如如果您的癌症有一定的基因變異,我們可以針對這樣的基因變異,設計出的一些藥物來做治療,通常這樣的治療都是口服的比較多,但是如果您沒有這些特定的基因變異,就不適合做這種方法的治療,還有免疫治療的部分,免疫治療的用法是增進身體對於癌症的免疫力,但是也有一些免疫的標誌,如果您的免疫標誌不夠高,可能也不適合免疫的方法來治療。   劉育志醫師:請問治療可能產生哪些副作用?   葉育雯醫師:對於傳統化療來說,大家可能都有聽過,跟傳統化療相關的一些副作用,比如噁心、嘔吐、掉頭髮,還有疲累,有可能會發燒,白血球會掉,這些的確都是傳統化療可能會有的副作用,不過現在肺癌的藥物,傳統化療也已經進步很多了,所以很多以前有的副作用,現在都可以用藥物的方法克服,並不是傳統化療就一定會給您帶來,噁心、嘔吐或掉頭髮等副作用。   葉育雯醫師:標靶治療的部分,很多病人都蠻喜歡用標靶治療,最主要是因為它是口服的劑型,還有標靶治療並不會有傳統化療的噁心、嘔吐,或掉頭髮等副作用,它比較常見的副作用是身體可能會起皮疹,有的病人可能會有甲溝炎,有些病人比較容易會拉肚子,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標靶治療相關的副作用。   葉育雯醫師:最後一項就是免疫治療,免疫治療的副作用其實非常多元化,雖然絕大部分的病人,在接受免疫治療的時候,不太會有任何的標靶治療,或者是傳統化療的副作用,但是它有可能會造成身體任何一個器官的發炎,比如有些人有免疫治療引起的肺炎,有些人會腸道發炎,比較常見的是皮膚發炎等,這些副作用都不相同,有些病人可能比較能夠接受某種副作用,對於其他的副作用,可能比較不能夠接受。   劉育志醫師:請問口服化療適合用在哪些時機?   葉育雯醫師:很多病人在接受過標靶治療之後,或者接受過免疫治療之後,都需要再回到傳統化療的治療方法,因為我們手上有的傳統化療藥物,可能是比其他的標靶治療,或者免疫治療的藥物種類更多,很多病人比較不能接受打針的劑型,比如年紀大了,來往醫院不便,他希望能夠接受口服藥物的治療,像這樣口服的傳統化療藥物,就非常能夠讓病人達到他們希望的期許,所以很多口服的標靶藥物,會放在比較後線來使用,比如第二線、第三線,甚至有的病人會接受第四線、第五線的治療,在這時候病人用口服的化學治療藥物,不但能夠延長他們的生命,而且副作用也不會太大,所以這在後線的治療上,對於病人來說非常方便,不需要隔一段時間就進醫院打針,在家裡面吃藥就可以了,一般來說,這種單用口服的化學治療藥物,比較不會有掉頭髮,或者是噁心、嘔吐等,病人可能會比較擔心的副作用。   葉育雯醫師:我之前有一個年紀比較大的病患,一位大概80幾歲的老奶奶,她其實非常配合治療,接受多線的治療,她有接受標靶的藥物治療,之後又用打針的方法接受傳統的化療,但是她治療到一段時間之後,她的腎功能開始變得比較差,眼睛也出現了問題,因為這是一位有糖尿病的病人,後來因為身體的緣故,她跟我要求要停止治療,那時候我就跟她說其實不一定需要停止治療,我們還有口服藥物的劑型,這位奶奶不希望常常需要跑回醫院,所以她聽到有口服藥物的劑型之後,她說希望接受這樣的治療,所以這位奶奶吃了口服的化學治療藥物,蠻長一段時間,大概一年多,到後來她覺得她的疾病都控制得很好,所以她也停藥一陣子,之後又過蠻長一段時間,疾病開始有活動的時候,她才又開始治療,在這個時候她的身體狀況已經恢復了,她又可以接受打針的藥物來治療。   葉育雯醫師:所以其實口服的傳統化療藥物,在治療上來說,占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很多病人在沒有辦法接受標靶治療,或者免疫治療的情況之下,他可以接受口服的傳統化療劑型,就沒有需要往返醫院、舟車勞頓,或者他對於打針藥物的排斥情況,在很多病友,如果認為您對於傳統化療沒有辦法接受,可以跟您的醫師討論,看是不是有口服傳統化療的藥物,來符合您的要求。   劉育志醫師:感謝葉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葉育雯醫師:再見。     原文出處

無法預知!惡性心律不整恐致命!高難度電燒,心臟科醫師圖解說明

2022年10月03日
公開
12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又昏倒了。」50歲的王女士說。   「當時是什麼狀況?」   「那時正在慢跑,突然就昏倒了。」   患者已有幾次昏倒的經驗,檢查發現是惡性心律不整。   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陳煌中醫師表示,惡性心律不整發作時,患者可能在幾秒鐘內失去意識,若未及時救治,有極高的可能致命。上述王女士案例,經與家屬、患者溝通後,決定施行配有3D立體定位技術的電氣燒灼手術,也就是有搭配電腦3D定位貼片、高密度定位導管以及壓力感應器的電燒導管,可提升成功率與安全性,藉此完成惡性心律不整的高難度電燒手術,後也再植入體內去顫器,降低猝死的風險。   目前患者狀況穩定,按時回門診追蹤治療,沒有再發作惡性心律不整,陳煌中醫師說,「最近患者升格為阿嬤,非常開心。她說幸好當時有接受3D立體定位的電燒手術,才有機會看到孫子誕生,同時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無法預知、突然發作 猝死機率高的惡性心律不整   「惡性心律不整」是指心室的心律不整。陳煌中醫師解釋,我們的心臟可分為心房跟心室,左心室的肌肉透過收縮,能把血液送往全身,但當心室出現心律不整時,就會變成無效收縮,沒辦法把血液打出去,身體的重要器官如大腦因得不到血液供應,而失去功能,患者在極短時間內就可能昏厥,甚至在幾分鐘內致命,故須立刻施予適當急救,如使用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等。   導致惡性心律不整的可能原因很多,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塞、心衰竭、先天性心臟病等,都可能誘發惡性心律不整。陳煌中醫師強調,惡性心律不整非常危險,務必積極治療,但確認病灶處與治療處置時的難度都極高,需要仰賴精準的定位。   陳煌中醫師說明,治療惡性心律不整時,要考慮病因而調整方針,除以藥物長期控制,或植入體內去顫器外,也可考慮使用電燒手術,從根本預防惡性心律不整再次發作。     因電燒手術可直接處理導致心律不整的病灶處,故通常控制效果會比藥物控制的效果來得好。陳煌中醫師指出,傳統電燒手術是採用X光及電生理訊號定位,目前已可利用更先進、高階的定位工具,包括3D立體定位系統及高密度定位導管,搭配壓力感應器的電燒導管等,進一步提升準確度與治療品質。     電燒手術大進化,3D立體影像&壓力感應器導管提升精準度與安全性   針對惡性心律不整的電燒手術,原則上是在局部麻醉下進行。較單純的心律不整,一般電燒手術大概需要2個小時的時間;但若是比較複雜的心室心律不整,就可能需要3至5個小時。   陳煌中醫師解釋,手術時通常會由腹股溝處的血管放入導管,在X光導引下延伸到心臟,蒐集心臟裡的異常訊號。若搭配3D立體定位系統,則可透過3D定位貼片,將心律不整的訊號視覺化,更精準安全地確認病灶的位置,讓電燒過程更快速、順利且安全,成功率也會大幅提升。     『3D立體定位系統』,藉由患者身上的定位貼片收集訊號,然後將電氣訊號與心臟結構重組,呈現出視覺化的3D影像。陳煌中醫師說,3D立體定位系統能精準地找到心律不整的確切病灶,在擬定治療計畫時,比傳統X光片清楚許多,有助縮短手術時間及X光照射的時間,療效與安全性都大幅提升。目前針對複雜性心律不整的電燒手術,3D立體定位貼片已有條件納入健保給付。   為了提高影像的精確度,3D立體定位系統還可以搭配『高密度定位導管』,陳煌中醫師表示,高密度是指可以收集更密集的電氣訊號,因此重組出來的影像及訊號會更清楚,能更精準判斷病灶位置。   此外,進行電燒時,導管會與心臟接觸並釋放熱能,陳煌中醫師強調,另一項利器–『壓力感應器電燒導管』,因其具有壓力感測器,讓醫師能更精準地判斷燒灼時的力道、方向,以及與病灶接觸的穩定度,藉此精準控制電燒導管並穩定接觸,再釋放熱能,達成更到位的治療,也能提高安全性,降低心臟穿孔的風險。     因為電燒手術是侵入性治療,術前會與家屬、患者仔細溝通,幫助其了解電燒手術的幫助及可能的風險。陳煌中醫師說,「受惠於3D立體定位系統、高密度定位導管、壓力感應器電燒導管等工具,現在的惡性心律不整電燒手術,已有蠻大的進步,讓醫師、病人、家屬更有信心,再輔以完善的醫病溝通,達到理想的治療成效。」   陳煌中醫師表示,高雄長庚醫院心律不整團隊已發展超過10年,持續執行包括惡性心律不整、心房顫動等複雜性心律不整的高難度電燒,累積全台首屈一指的案例數,心室早期收縮及心室頻脈運用3D立體定位的電燒手術累積近200例,心房顫動電燒手術也突破600例以上,經驗相當豐富;此外,也積極與心導管介入性及心衰竭團隊密切合作,確保患者能獲得最完善的照護。     貼心小提醒   惡性心律不整的發作不僅無法預知,且非常致命,因此患者務必積極治療。透過電燒手術有可能達到較有效的控制,但在電燒手術後,仍須搭配藥物。陳煌中醫師叮嚀,請務必依照指示服藥,切勿任意停藥,讓控制效果最佳化。   如果出現心律不整的狀況,則代表心臟結構上多多少少有些異常,陳煌中醫師提醒,患者請盡量避免激烈活動,運動時務必循序漸進,量力而為;日常生活維持正常作息,充足睡眠,盡量避免喝茶或咖啡及刺激性飲食。即使狀況穩定,也要按時回診喔!   原文出處

接受化療、移植、類固醇,要先控制B型肝炎,預防急性肝炎爆發,專科醫師圖解說明

2022年09月30日
公開
10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王先生在四十多歲時罹患淋巴癌,剛開始他非常沮喪,但是在接受化學治療後成效良好,達到完全緩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黃釧峰教授回憶,因為是B型肝炎帶原者,所以在接受化學治療前,便開始使用抗病毒藥物,預防B型肝炎病毒活化。   目前健保有給付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在化學治療療程結束後,還可以維持半年的鞏固療程,避免在化療結束後,B型肝炎突然惡化。黃釧峰說,「患者在淋巴癌完全緩解後,非常開心,便輕忽了B型肝炎,而自行停掉抗病毒藥物。大約三個月後,患者回到門診,已經出現猛爆性肝炎,有明顯黃疸,肝功能GPT飆到2000 U/L以上,血液中病毒量更是破億!」   患者好不容易戰勝癌症,卻差點因猛爆肝炎發作而死亡,幸好在投以抗病毒藥物把病毒壓抑下來後,肝功能才逐漸恢復。     B肝帶原者,癌症治療愛注意   很多癌症患者都帶有B型肝炎,黃釧峰醫師指出,根據臺灣的盛行率,四十歲以上的成年人,大約每10位癌症患者就有1位是B型肝炎帶原者。B型肝炎帶原者在接受化學治療的過程中,很容易因免疫低下而造成病毒活躍,可能導致急性肝炎,甚至猛爆性肝炎、肝衰竭,危及性命。     所有需要接受化療藥物治療的B型肝炎帶原者,都應該在化療前、化療期間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黃釧峰醫師強調,不論是活動帶原或不活動帶原,只要接受化學治療,都有可能造成免疫低下,使病毒活躍。   臺灣的健保已有給付,所有做化療的患者,在化療前便可以開始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直到化療結束以後,還可以多服用半年的鞏固期,預防B型肝炎帶原者因為化學治療出現急性B型肝炎。     B肝帶原者,器官移植愛注意   B型肝炎帶原者如果沒有定期追蹤治療,可能進展為肝硬化、肝衰竭,而需要接受肝臟移植。黃釧峰醫師說,接受活體肝移植或大愛肝移植後,因為需要長期使用抗排斥藥物,使得免疫力較低,可能導致B型肝炎病毒活化,造成急性肝炎,甚至猛爆性肝炎。   除了眼角膜移植外,任何接受實體器官移植,如肝臟移植、心臟移植、肺臟移植、腎臟移植的B型肝炎帶原者,都必須在移植前7天可以開始使用抗病毒藥物,並終生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     實體器官移植又可大略分成兩類,一類是接受肝臟移植,另一類是接受肝臟以外的器官移植,例如心臟、肺臟、胰臟、腎臟等。黃釧峰醫師說,部分B型肝炎帶原者在接受肝臟移植後,雖然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仍會造成B型肝炎活化,所以除了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也要施打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每個肝臟移植團隊的做法不太一樣,原則上是在移植後的半年至一年內施打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增加B型肝炎抗體的濃度,避免發生急性肝炎。     B肝帶原者,使用類固醇愛注意   臨床上有許多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可能使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治療,以控制病情,例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異位性皮膚炎、乾癬等,黃釧峰醫師說,使用類固醇或免疫調節藥物,都可能讓免疫被壓抑,而導致B型肝炎活化。   使用類固醇的患者,如果使用中高劑量的類固醇2至4個禮拜後,很容易造成免疫壓抑、病毒活化,必須考慮給予病人抗病毒藥物預防急性肝炎發作。黃釧峰醫師說,使用免疫抑制藥物的患者,會隨著藥物不同而有不同的急性肝炎風險,因此所有B型肝炎帶原者在接受免疫抑制藥物的治療過程中,也必須持續監測B型肝炎的狀態。     目前,健保已納入給付,不管是使用類固醇,或是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都可以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黃釧峰醫師提醒,因此在開始使用前,應該請肝膽腸胃專科醫師評估B型肝炎的狀態,並開始用藥,治療期間也要小心監測肝功能和病毒活動。   假設在治療過程中發現肝功能上升,除了考慮藥物引起的肝功能異常,也必須留意是B型肝炎活化,需要即時轉介和治療。     貼心小提醒   由於B型肝炎帶原者往往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可能毫不自覺,黃釧峰醫師提醒,如果不清楚自己是否有B型肝炎帶原,建議要抽血檢查。若需要接受化學治療、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器官移植,務必確認B型肝炎的狀態,才能適時投藥,預防急性肝炎爆發! 原文出處

世界心臟日護心三招報你知 積極控制膽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心臟科醫師圖文說明

2022年09月29日
公開
19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做檢查發現我的冠狀動脈有斑塊,已經狹窄50%,接下來該怎麼辦?」張先生擔心地問。   「如果沒有任何症狀,暫時還不需要做心導管,重點是把血脂控制好。」醫師說,「血脂控制好,可以讓血管斑塊穩定,甚至有機會漸漸消退。」   研究顯示,如果把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在70 mg/dL、甚至55 mg/dL以下,持續半年至一年以上,利用血管超音波能觀察到血管斑塊消退的現象。台大醫院心臟內科王宗道教授指出,「當時患者使用降膽固醇針劑並搭配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將低密度膽固醇LDL-C降到40 mg/dL左右,經過一年半後,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冠狀動脈斑塊的體積確實有縮小的狀況!」     1/4成年人血脂超標,恐讓血管阻塞!   「低密度膽固醇過高,全身血管都會阻塞!」王宗道教授表示,高血脂大概是僅次於高血壓最普遍的慢性病,根據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低密度膽固醇異常之盛行率在45至64歲男性為28.9%,女性為26.5%〔1〕。   高血脂、高血壓是心臟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險因子,王宗道教授說,過去的研究發現,狹窄、阻塞的冠狀動脈裡所堆積的物質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所謂的「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全世界也都觀察到,膽固醇越高,腦血管事件發生率就跟著上升〔2〕。   有些遺傳性高膽固醇病患,可能在20、30歲就發生血管阻塞的問題,王宗道教授說,低密度膽固醇是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險因子〔3〕,已經是非常確定的事實。   然而,高血脂患者往往無感,不抽血檢驗,就完全不知道。王宗道醫師強調,成年人都應該定期檢查,了解自己的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低密度膽固醇LDL-C、高密度膽固醇HDL-C、三酸甘油酯TG。   一般的檢驗報告都會標示正常範圍,但是檢驗值落在正常範圍內不見得就代表正常。王宗道醫師提醒,血脂的目標值需要綜合評估患者的危險程度,也需要留意其他幾項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例如高血壓、糖尿病、抽菸、家族病史等〔4〕。   低密度膽固醇LDL-C過高會導致血管狹窄、阻塞,全身器官都會受影響。王宗道教授解釋,腦血管阻塞會導致腦中風、冠狀動脈阻塞會導致心肌梗塞、腎臟血管阻塞會導致腎臟衰竭、周邊血管阻塞會導致痠麻疼痛、骨盆腔血管阻塞會導致性功能障礙。各種血管阻塞造成的問題會影響生活品質,甚至讓人失能或死亡。     世界心臟日護心第1招:制定個人化低密度膽固醇治療目標   「低密度膽固醇的治療目標因人而異,並非固定的數值!」王宗道醫師說,如果沒有任何危險因子、沒有任何疾病,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目標可訂在130 mg/dL;如果評估起來屬於中度風險,就應該將低密度膽固醇LDL-C降到100 mg/dL以下。      王宗道醫師說,台灣、美國、歐洲的高血脂治療指引〔5〕,都很強調低密度膽固醇的數值,如果更高風險,可以降到55 mg/dL以下,例如最近1年內有心肌梗塞、心肌梗塞兩次以上,或者合併有多處血管的問題。   臨床上會綜合各項風險,依據患者的狀況,擬定個人化低密度膽固醇的治療目標。     世界心臟日護心第2招:調整生活型態、管理危險因子、配合醫師用藥   「控制低密度膽固醇LDL-C必須三管齊下!」王宗道教授指出,分別是生活型態調整、危險因子管理、與藥物使用〔6〕。   生活型態調整非常重要,包括飲食、運動。王宗道教授說,飲食方面要少吃油炸、甜食、精緻澱粉等。運動方面要達到每天30分鐘,一個禮拜5天,加總起來150分鐘的運動量,有氧運動、肌力訓練都有幫助。     危險因子管理是減少各種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抽菸、肥胖等。王宗道教授說,請務必好好控制,讓血壓、血糖達標;最好要戒菸,因為尼古丁會影響血管的健康;體重下降對於改善高血脂絕對會有幫助。   藥物治療在改善高血脂方面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特別是在已經有心臟血管疾病的患者,有助於延長壽命。王宗道教授說,其實吃藥或打針,1個月低密度膽固醇就會下降30%、50%以上,但是要讓血管斑塊穩定,甚至消退,至少要半年、一年以上。控制血脂就跟控制血糖、血壓一樣,需要長期治療。   因為需要長期治療,所以有降低密度膽固醇針劑的發展,如降膽固醇針劑能夠2週打一次,有助提升治療順從度。王宗道教授說,「研究證據顯示,血管斑塊有機會消退,只要將低密度膽固醇降得夠低,例如70 mg/dL或55 mg/dL以下,持續半年以上,血管斑塊體積可能漸漸縮小。」     世界心臟日護心第3招:良好醫病溝通讓治療更安心   「良好的醫病溝通很重要!」王宗道教授說,透過溝通,患者可以了解控制低密度膽固醇的好處以及個人化目標,才有明確的方向。     在抽血數值改善之後,患者常會想要停藥,王宗道教授說,我們會提醒患者,控制低密度膽固醇的目標是希望能讓血管斑塊穩定,甚至消退,所以需要持續使用藥物,不可擅自停藥。   由於高血脂的藥物很多樣,患者可以跟醫師討論藥物的選擇,了解藥物的作用與副作用。王宗道教授說,如果服藥之後出現肌肉痠痛、無力等問題,請回診向醫師反映,不要自行停藥或吃止痛藥。現在已有降膽固醇針劑可以使用,兩個星期使用一次,能降低50%以上的低密度膽固醇,副作用僅少數注射部位紅腫或疼痛,患者的接受度和適應性都很好。〔6〕     貼心小提醒   今年世界心臟日(9 月29 日)的主題是 「用心為每顆心 (Use heart for every heart) 」,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會促使血管斑塊形成,而造成狹窄、阻塞,對全身都會造成影響。王宗道教授強調,請務必了解控制低密度膽固醇的個人化治療目標,透過飲食、運動、藥物來改善,持續控制,才能達到讓血管斑塊穩定,甚至漸漸消退的目標!   參考資料: 1. 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成果報告2017-2020年 2. NIH/Lipids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 and Practice 3. Practical guidance for combination lipid-modifying therapy in high- and very-high-risk patients: A statement from a 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 Task Force 4. CDC/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5. ScienceDirect/2022 focused update of the 2017 Taiwan lipid guidelines for high risk patient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and ischemic stroke 6. 2019 ESC/EA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 lipid modification to reduce cardiovascular risk     原文出處

自體免疫疾病恐致肺纖維化,把握肺功能檢測時機,醫師圖解說明

2022年09月29日
公開
48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我有一位患者因為慢性咳嗽、容易喘而就醫,結果發現是硬皮症,而且已經造成肺纖維化。」臺大醫院內科部免疫風濕過敏科謝松洲醫師表示,「自體免疫疾病可能會侵犯肺部,使肺臟功能惡化。過去的治療主要針對免疫系統,希望控制疾病活性,讓肺部的發炎可以改善,目前已有抗纖維化藥物,可以針對肺纖維化治療,能給病人更多的幫助。」   硬皮症、皮肌炎、紅斑性狼瘡、乾燥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都有造成肺纖維化的風險,只是比例不太一樣,謝松洲醫師說,有些疾病較容易導致肺纖維化,所以在確定診斷後,就會去檢查肺部的狀況,至於比例較低的疾病,像乾燥症、類風濕性關節炎,很多病人都是到了肺纖維化比較嚴重以後才被發現。     自體免疫疾病併發肺纖維化的初期症狀不明顯,且患者對肺纖維化較沒有病識感,很容易被忽略。謝松洲醫師說,肺纖維化會影響肺部進行氣體交換,導致身體無法獲得充足的氧氣。可能症狀包括乾咳、容易喘、體力變差、爬樓梯覺得比較吃力。若沒有及早接受治療,患者的活動會受到限制,甚至在休息時也會越來越喘、呼吸困難,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針對肺纖維化的衛教很重要,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都要了解有肺纖維化的可能性,並對相關症狀提高警覺,回診時要向醫師反應,才能及早檢查並介入治療。   「嚴重肺纖維化會對肺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可能導致患者失能,甚至需要仰賴呼吸器。」謝松洲醫師強調,「能夠越早診斷肺纖維化,整體的預後會越良好。部分患者的肺纖維化進展非常快,因此需要更積極治療!」     把握檢查時機,及早發現肺纖維化   近年來大家對於肺纖維化有較多認識,醫師在面對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時,會詢問、留意患者是否有乾咳、喘等症狀。謝松洲醫師說,針對較容易導致肺纖維化的自體免疫疾病,追蹤過程都會定期安排肺功能篩檢,以便及早發現肺纖維化,常用的檢查工具包括聽診、胸部X光、肺功能檢查,必要時也會安排電腦斷層檢查(HRCT)。     一般而言,肺功能檢查時間點包括剛診斷自體免疫疾病時、出現相關症狀時、以及定期檢查。謝松洲醫師說,若病程進展較快,也許每三、四個月就會檢查一次,如果進展比較慢,也許每半年檢查一次,端看病情和疾病種類來決定,建議患者主動與醫師討論合適的肺部檢查頻率。   現階段針對併發肺纖維化的自體免疫患者會採用多科別團隊照護模式,風濕免疫科醫師會與胸腔內科醫師密切合作,共同照顧患者,謝松洲醫師說,風濕免疫科醫師負責控制自體免疫疾病的活性,胸腔內科醫師會協助肺部的照護,延緩肺纖維化病程進展、減少併發症。     控制發炎反應,對抗肺纖維化   自體免疫疾病往往需要長期控制,利用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等藥物控制全身性發炎反應。謝松洲醫師說,使用治療自體免疫病的藥物有助於控制免疫系統對肺部造成的發炎反應,減少破壞。     另一方面,現在有抗纖維化藥物可以減少肺纖維化的進展。謝松洲醫師說,倘若發現患者已有肺纖維化,建議及早接受治療,有助延緩病程,維持生活品質。     貼心小提醒   自體免疫疾病有很多種,可能造成身體各個器官發炎,也會導致肺纖維化,謝松洲醫師叮嚀,初期症狀如乾咳,很容易被患者忽略,而延誤治療時機。隨著病程進展,肺臟功能將越來越差,逐漸失去氣體交換的能力,使身體無法獲得足夠氧氣,患者的活動會受到限制,很容易喘、很容易累,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造成失能。   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務必把握肺功能檢查的時機,才能及早發現肺纖維化並對症下藥。除了控制全身性發炎反應,也要使用抗纖維化藥物控制肺纖維化。   「平時請留意乾咳、喘等症狀,回診時要記得向醫師反應。」謝松洲醫師叮嚀,「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有較好的預後!」   原文出處

治療B型肝炎,呵護媽媽和寶寶

2022年09月27日
公開
110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來到照護線上。   黃釧峰醫師:大家好,我是高醫肝膽胰內科黃釧峰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B型肝炎患者,在懷孕前跟懷孕中該如何治療B型肝炎?   黃釧峰醫師:根據這個問題分為兩個層次,假設媽媽是一位慢性B型肝炎患者,而她現在有活動性B型肝炎,比較厲害的纖維化,她會有個急性肝炎,不管在懷孕前、懷孕中,都該針對媽媽來評估抗病毒藥物的治療,就是跟一般常人無異,這是針對媽媽是一位活動B型肝炎,她是一個很進展的肝炎、硬化等等,當然跟一般人評估無異。   黃釧峰醫師:現在假設站在嬰兒的立場,假設媽媽沒有纖維化、肝硬化,也不是急性肝炎,但本身病毒量高,也就是高活動高傳染性的B型肝炎媽媽,在懷孕的第二產程後,27、28周以後,我們會幫媽媽檢測B型肝炎病毒,假設她的病毒量非常高,每毫升的血中病毒量,大於10的6次方的國際單位,這時我們的考量就不是媽媽本身,因為她沒有很厲害的發炎,但是她的高病毒量很容易傳染給胎兒,這時我們會站在保護胎兒的立場,在第三產程後針對高病毒量的媽媽,不管她有沒有e抗原陽性或陰性,病毒量高的媽媽就要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   黃釧峰醫師:現在有副作用較少的藥物,對嬰兒也非常安全的藥物可以使用。   劉育志醫師:請問B肝患者產後可以哺乳嗎?   黃釧峰醫師:事實上我們都知道母乳比配方奶來的更好,假設可以餵母乳的情況下,我們還是鼓勵媽媽親餵母乳。   黃釧峰醫師:現在有兩個問題存在,第一,病毒會不會經由乳汁傳染給嬰兒?,這件事情已經知道,機會是微乎其微,和母乳的好處比較起來,經由乳汁傳染病毒給嬰兒的機會是非常少,因為嬰兒出生後會打免疫球蛋白和疫苗,傳染的機會非常少,除非乳頭有受損、被咬傷,嬰兒口腔有傷口等等,才有微乎其微的機會傳染給嬰兒,我們積極鼓勵媽媽可以親餵母乳,就是跟一般常人無異,這是第一個觀點。   黃釧峰醫師:第二,媽媽在懷孕過程已使用抗病毒藥物,抗病毒藥物會不會經由乳汁傳到嬰兒身上?,這個問題可以放心,假設媽媽有使用抗病毒藥物,在懷孕過程中,抗病毒藥物對嬰兒是很安全,經由胎盤傳給胎兒的濃度,統計後也會比經從乳汁傳給嬰兒的更高,即便有很輕微的濃度,藉由乳汁傳給嬰兒,因為藥物是嬰兒也可以接受,所以沒有藥物的疑慮,我們還是鼓勵媽媽,母乳比配方乳在B型肝炎的媽媽身上,更適合,也相對安全,跟一般媽媽沒有不同,可以鼓勵餵食母乳。   劉育志醫師:感謝黃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黃釧峰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