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桂格滴雞精_回文活動 異動公告:因品牌內部審核因素,故得獎名單延後到4/19 16:00後公布,敬請期待!

照護線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感染B型肝炎會好嗎?急性症狀、慢性帶原

2022年09月22日
公開
156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黃志富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黃志富醫師:大家好,我是黃志富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急性B型肝炎?   黃志富醫師:急性B型肝炎一般所指的是以前沒有得過B型肝炎,在B型肝炎的病毒感染之後產生一些病毒性肝炎的症狀,譬如說倦怠、疲勞,甚至有時候會產生一些黃疸、茶色尿,這些種種急性肝炎的症狀。我們在臨床上都會推估,然後去做診斷,看看是不是由B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般這種急性肝炎在成年人大概只有不到5%,會變成慢性的B型肝炎。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慢性B型肝炎?   黃志富醫師:B型肝炎病毒在我們身體存在超過六個月以上,就叫做慢性B型肝炎。臨床上比較具體的就是用抽血檢查,也就是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在血清中存在大於6個月,在臨床上我們就把它定義做慢性B型肝炎。   劉育志醫師:感染B型肝炎病毒之後,出現症狀的比例大概有多少?   黃志富醫師:一般來講跟年紀還有他感染的時間有關係,一般在成年人大概一半以上,甚至有時候高達7、8成,都合併有些症狀。這些症狀有時候是非特異性的,譬如說都是一些倦怠、疲倦、想睡覺,有時候合併一些胃腸道的症狀,譬如說噁心、嘔吐,甚至比較嚴重一點會造成黃疸、茶色尿,這些常見的肝炎症狀。   劉育志醫師:感染B型肝炎病毒之後,變成慢性B型肝炎的比例大概有多少?   黃志富醫師:一般跟年紀有很大的關係,在年紀越輕的時候,譬如說新生兒、小兒、小朋友,他們在感染急性B型肝炎的時候一方面較容易產生、造成帶原的狀態,慢性B型肝炎感染。他們的症狀一般來講,比較輕微一點,就是偶爾一些倦怠、疲倦、疲勞、噁心、吃不下飯這些症狀。可是在成年人的感染樣貌又不大一樣,一般來講成年人感染到B型肝炎病毒的症狀會比較明顯,而且常常會合併比較嚴重的症狀。但是在成年人感染到急性B型肝炎,只有不到5%會產生、導致慢性的B型肝炎。   劉育志醫師:請問要如何知道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   黃志富醫師:大部分就是自己做一個檢查,因為B型肝炎的帶原者大部分都沒有症狀,所以您不去檢查的話,根本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B型肝炎。以我們過去一些流行病學的調查顯示,大概只有一半的B型肝炎帶原者知道自己有B型肝炎帶原,也就是有將近一半的人事實上不知道自己有B型肝炎。所以去做檢查就是了解自己是不是慢性B型肝炎帶原最好的方式,現在檢查,這些檢驗、抽血都是相當的簡便。   黃志富醫師:其實很多醫師在照顧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故事都相當多,從沒有症狀的帶原者,到第一次用健保卡就產生了肝癌,這個故事都有。我最近這幾年剛好有一個病人,一樣慢性B型肝炎,他50幾歲,是一個白領階級。他有定期在追蹤,每半年就過來這邊做腹部超音波、抽血,在一個固定的追蹤時間裡面,我們很早期就發現他有肝細胞癌,不到兩公分,就接受開刀的治療,治療之後我們也給予抗病毒藥物。目前已經追蹤三年了,到現在都沒有再復發的跡象,所以他從此就是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我想這個是截然不同的命運,這個命運的取決,就是我們真的是做為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要好好的去做定期的追蹤跟檢查。   劉育志醫師:感謝黃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黃志富醫師:掰掰。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

莫名反覆性腹痛、腹瀉、消化性潰瘍、低血糖,當心神經內分泌腫瘤,突破晚期治療瓶頸,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9月22日
公開
89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因為胰臟腫瘤辭世,然而奪走賈伯斯性命的並非胰臟癌,而是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tumor)。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黃文冠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常發生在消化道,例如胃、小腸、大腸、胰臟等處,值得注意的是國外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以小腸居多,台灣則是以直腸最多,患者往往是做大腸鏡、直腸鏡時,意外發現神經內分泌腫瘤。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指起源於各種神經內分泌細胞的腫瘤,顧名思義就是具有神經和內分泌這兩種成分,黃文冠醫師指出,神經的意思是,它的結構跟神經元某些部分有點相似,具有比較緻密的核心顆粒。內分泌的意思是,這種腫瘤具有內分泌的功能,可能會分泌胰島素、胃泌素、升糖素等激素對人體造成影響。   神經內分泌腫瘤可分成「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黃文冠醫師解釋,大約20%至30%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屬於「功能性」,因為腫瘤分泌激素到血液中,而產生相對應的症狀,不同的激素會造成各種不同的症狀,例如消化性潰瘍引起腹痛、腹瀉、血糖異常升高或降低引起暈眩、咳嗽甚至引發喘鳴,或皮膚潮紅等。   大約70至80%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屬於「非功能性」,這些腫瘤可能也有分泌激素,但是因為分泌的量較少,而沒有產生對應的生理活性,病人不會表現出相關症狀,但是抽血、驗尿還是會發現某些數值異常升高。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源自於神經內分泌細胞,黃文冠醫師指出,由於人體的各個器官,或多或少都具有神經內分泌細胞,所以都有可能產生神經內分泌腫瘤。較常見的是發生在消化道,約占70%至75%,如膽、胃、小腸、大腸、直腸、胰臟等;大約20%至25%,是發生在呼吸系統;出現在其他內分泌器官較為罕見,如甲狀腺、腎上腺等。   由於大部分病人沒有明顯症狀,不容易察覺神經內分泌腫瘤,往往是健康檢查作胃鏡、大腸鏡時意外發現。黃文冠醫師說,至於有症狀患者,在診斷上仍有相當複雜度,因為腹痛、拉肚子、咳嗽、暈眩等非特異性症狀很容易跟其他疾病混淆,無法在第一時間診斷,所以從症狀發生到確診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會經過大概5至7年。大家如果有消化性潰瘍、低血糖、腹瀉、暈眩等症狀,持續反覆性且莫名查不出原因,務必就醫接受評估或進一步檢查。     突破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瓶頸   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方式很多元,黃文冠醫師說,「開刀是最優先的治療考量,如果第一時間沒辦法開刀,可以使用生長抑制素、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性核素療法等。醫師會根據是否有功能性症狀、病理分期、腫瘤大小、腫瘤、腫瘤檢體生長抑制素受體表達情況、腫患者的身體狀況等因素,並整合各科別的專業,擬定合適的治療計畫。」   如果腫瘤較小顆,能夠接受手術的患者,相對預後較好,黃文冠醫師說,因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生長相對緩慢,術後只要定期追蹤即可。     如果發現時已經無法開刀、或是轉移、復發等相對比較晚期的患者,就會需要全身性治療,但往往經過生長抑制素、標靶治療、化學治療後,疾病可能還是漸漸惡化。為了突破治療瓶頸,目前還可以使用放射性核素療法例如鎦。黃文冠醫師說,因為神經內分泌腫瘤常具有很豐富的生長抑制素受體,放射性核素療法便是將放射同位素與能夠和生長抑制素受體結合的藥物綁定在一起,如此一來,藥物就像精準導引的飛彈,一端能與神經內分泌腫瘤結合,一端能發出放射線,針對腫瘤細胞準確地進行放射線治療,有助於提升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成效。   因為放射性核素療法需要利用生長抑制素受體,所以腫瘤細胞的生長抑制素受體必須呈現陽性,才有辦法發揮作用。黃文冠醫師說,患者可以和醫療團隊詳細討論,共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貼心小提醒   神經內分泌腫瘤大多沒有症狀,如果出現症狀,可能會以反覆腹痛、腹瀉、潰瘍、低血糖、暈眩來表現,黃文冠醫師提醒,如果有相關症狀且反覆發作卻查無明顯原因,務必盡快就醫,才能及早發現,把握治療時機!   原文出處

兒童急性後期整合照護,恢復元氣的中繼站

2022年09月21日
公開
127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何宗憲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何宗憲醫師:大家好,我是何宗憲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造成兒童失能的原因有哪些?   何宗憲醫師:一般來講,除了一些先天性的異常,或者像一些早產的意外以外,其實大部分兒童失能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些比較不可預期的急重症,緊急的狀況,或是一些特別嚴重的突發狀況。   劉育志醫師:我們要如何避免急重症導致兒童失能?   何宗憲醫師:能夠在急性期之後,立即有一個急性後照護,一個復健的環境,是一個最有效,可以預防遭受急重症傷害的小朋友,進一步失能很重要的方式,這個部分包括身體、心理,甚至還有家庭、照顧環境,種種的配合,讓他即使很不幸已經遇到急重症,還可以得到一個重新出發的機會。   劉育志醫師:請問哪些患者需要兒科急性後期整合照護?   何宗憲醫師:就是會造成重大失能的內外科疾病,比方說重大的外傷、意外,或者像受虐性的腦傷、缺氧,一些比較重大的急症,比方說急性的病毒感染症,造成嚴重的肺炎後遺症,或是嚴重的腦炎的後遺症,甚至一些特殊的感染造成肢體無力,或者是肢體能力的損傷,也就是說舉凡會造成小朋友失能的,這些常見的內外科疾病,都是非常需要兒科的急性後照護。   劉育志醫師:兒科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能夠提供給患者哪些協助?   何宗憲醫師:大部分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在物理治療,就是說他可能在肢體上,不管是肌肉力量,或者是身體的協調出現問題,搭配的另外一個是職能治療,也就是讓他原有已經會的功能能夠恢復,還有一些小朋友在這些急重症之後,他會有包括吞嚥,甚至發音上面的問題,需要的是語言治療的復健,身體的部分以外,其次就是包括有些小朋友,在經過急重症的傷害以後,會需要一些心理的復健,這時候臨床心理師,甚至是精神科的照護,就可以在這個時候介入,最後一個是關於他重新回到社會適應的部分,我們也會有包括社工師,還有個案管理師,來幫忙他重新適應發生急重症之前的環境。   劉育志醫師:兒科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能夠提供給家屬哪些協助?   何宗憲醫師:在兒科醫療,特別是急重症醫療這部分,我們看到的家屬有一個很大的困境就是,通常小朋友出院以後就直接回到家裡,過去的模式就是家裡必須要運用很多資源,比方說帶小朋友到門診,或者是診所復健的設施,通常很難每天都做,可能一個禮拜做一兩次,多一點三、四次,已經是非常不容易,而且如果有一些狀況的時候,也很難立即有專業人員可以來幫忙,兒科急性後照護的設施,基本上可以把它想像成是一個住院復健的過程,也就是把它所需要的項目,以這位孩子跟照顧者為中心,大家集合來在這個中心,不管是從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心理治療,還有社會適應這幾個方面,我們會經由團隊評估以後,提供給他,我們兒科跟中醫科有很深度的合作,可以提供像針灸或者中醫藥的治療。   劉育志醫師:請問醫療團隊包含哪些成員?   何宗憲醫師:包括兒科,還有護理的照護團隊,以及復健科,物理治療、職能治療,還有語言治療,還有精神科的臨床心理,還有中醫科包括中藥、針灸的治療,以及營養科針對小朋友的需要,做一些特定的治療餐設計,還有包括社工室,針對小朋友經濟的幫忙,或者是出院之後銜接,還有出院準備的個管師,各個專業的同仁,一起來組成兒科急性後照護的整合團隊。   劉育志醫師:請問兒科急性後期整合照護可以住多久?   何宗憲醫師:在小朋友住院以後,會盡快由整個團隊的成員去做評估,根據他的複雜程度,或者是他需要介入的項目,住院的時間其實是非常個人化,依我們的經驗,有些不是那麼複雜的小朋友,或許在三、四個禮拜,他就可以有很好的復原成果,也有小朋友甚至住到快要三個月也有,因為這是一個急性後照護的設計,一般來講不會超過三個月的時間。   劉育志醫師:感謝何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何宗憲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學童近視控制日拋與角膜塑型片比一比,眼科醫師圖解兒童近視控制家長常見問題

2022年09月20日
公開
150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學校通知說他的近視又加深了,請我們再來檢查。」家長指著孩子憂心地說。   「小朋友的近視惡化速度較快,一定要好好控制喔。」醫師慎重地叮嚀。   近視學童的家長常常跟眼科醫師說:「我孩子點過散瞳劑,但是很容易畏光,出去玩的照片幾乎每張都瞇瞇眼,寫功課時看書本的字也會模糊,影響學習,該怎麼辦?」   又或者:「近視就戴眼鏡呀,但戴眼鏡打球又常撞壞,已經換了好幾付,有沒有其他方法?」   該怎麼選才能控制孩子的近視,同時又讓他們的生活上不那麼困擾呢?“角膜塑型片”與“學童近視控制日拋”兩種方式,到底差異在哪呢?   台灣學童的近視比例相當高,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1〕,小學二年級近視超過50度的比例約占38.7%,直到小學六年級已經爆發性地增加至70.6%, 而5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比例在小學六年級更是高達到10.3%。大學眼科林日蘋醫師說明,近視度數越深,眼球病變的風險變越高,造成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白內障等併發症的機率也越高,因此學童近視預防與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想要控制近視,除了平常用眼距離和時間的管控,也要遵醫囑及時治療與矯正,林日蘋醫師說,比較常見的控制方法有長效散瞳劑、角膜塑型片、兒控鏡片,還有學童近視控制專用日拋。方法這麼多,選擇上也有許多眉角,我們整理出了幾個家長的常見問題,來看看林日蘋醫師怎麼說!     近視控制專用日拋與角膜塑型片的差異:配戴時間、鏡片特性、適應時間   家中有近視學童的家長,應該對於角膜塑型片不陌生,除此之外,現在還有專為9~18歲學童與青少年設計的近視控制專用日拋隱形眼鏡,也通過了台灣、美國FDA核准,且有國外的六年研究報告,證實它的安全性。   近視控制專用日拋與角膜塑型片有許多不同,首先是配戴時間,前者為白天配戴10-15小時,晚上取下;後者則是睡覺時配戴,需戴滿6-8小時,早上起床後再卸除。     其次是材質上的不同,角膜塑型片為特殊高透氧之硬式鏡片,初期配戴異物感較為明顯,需要一點時間適應;而近視控制日拋是軟式的隱形眼鏡,鏡片柔軟,配戴適應期較短,也因此許多小朋友在第一次驗配時很快就可以適應,接受度很高。   雖然有這些使用上的差異,但兩者都能達到光學矯正與控制的效果。至於家長與孩子要怎麼做選擇,還是需要到眼科請醫師做評估整個角膜與度數的條件,再根據小朋友的生活習慣和睡眠時間長短,做出合適的選擇。     讓孩子學會獨立配戴與卸下近視控制日拋,家長孩子都輕鬆!   很多家長會詢問,孩子是否有辦法自行配戴隱形眼鏡?其實眼科醫師都會針對孩子的年齡、生活習慣、獨立性、試戴狀況等綜合評估,並由專業人員指導,確保孩子能學會自行配戴及取下。林日蘋醫師觀察到,由於近視控制日拋是軟式的隱形眼鏡,異物感較低,多數小朋友蠻快就能夠上手了。而且近視控制日拋不需要清洗保養,用過即丟棄,家長也不用擔心清潔問題,只要記得提醒孩子配戴前洗淨雙手,既能訓練其獨立性,家長也很輕鬆!不過還是要記得定時回診,以掌握近視控制狀況以及角膜健康程度。     近視控制日拋不是上學才需要,正確配戴才能有效減緩近視度數增加!   林日蘋醫師特別提醒,配戴近視控制日拋,除了可以矯正看遠視力之外,重要的是其周邊離焦的設計,可以讓孩子減緩近視加深的速度,長期遵醫囑配戴,才能達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因此,即便是放長假期間不需要看黑板,也要記得依照醫師建議的時間配戴。一般建議配戴時間為:每日至少10小時、不超過15小時,一週至少配戴6天。    林醫師補充配戴近視控制專用日拋,還是有些注意事項,如:配戴前的手部清潔、鏡片不得重複使用等,且眼睛過敏及游泳的時候都不建議配戴。除此之外,也建議家長可以多準備一副近視控制專用日拋或一般的框架眼鏡,讓孩子備在身邊,必要時就可以隨時做替換。       這些孩子都適合配戴近視控制日拋,需由眼科醫師診斷評估!   林日蘋醫師也幫我們總結分析出,幾種適合配戴近視控制日拋孩子:   ● 喜歡打球、運動,不方便戴框架眼鏡的孩子。 ● 在使用長效散瞳劑後,畏光狀況較嚴重的孩子。 ● 較難適應角膜塑型片異物感的孩子。 ● 睡眠時間較短,不適合配戴角膜塑型的孩子。 ● 有能力獨自配戴隱形眼鏡的孩子。     若檢查發現孩子有近視,家長們要盡快與醫師詳細討論,選擇合適的近視控制方式,林日蘋醫師叮嚀,及早介入控制近視,才能避免視力快速惡化,並降低併發症發生的機率。     參考資料: 1. 106年「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計畫」   原文出處

B型肝炎何時該治療?能不能停藥?

2022年09月20日
公開
119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余明隆教授來到照護線上。   余明隆醫師:大家好,我是余明隆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B型肝炎的藥物要如何選擇?   余明隆醫師:第一大類干擾素,它的好處是只要治療半年到一年,它的療程是固定的,它不好的地方是有副作用,另外它要用打針,一般來講,如果是年輕人30-40歲左右,比較可以承受副作用,尤其是如果要生育,在吃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時候,有時候就不適合懷孕,如果年輕人打算哪時候要懷孕,生育計畫的時候,可以在那之前用干擾素,用一個固定療程來治療他,就可以結束,就可以按照計劃去生育,這是干擾素,但是干擾素不好的地方是療效也是只有3成,沒有效,一年以後就沒有效了。   余明隆醫師:口服抗病毒藥的好處是一天一顆,幾乎沒有什麼副作用,但是它的療程不一定,有三年,甚至一輩子,有些口服抗病毒藥物,在服用過程當中不適合懷孕,如果是年紀比較大,沒有要再有生育計畫,如果是疾病嚴重度比較嚴重了,例如已經肝硬化了,或甚至已經肝衰竭了,這時候不能使用干擾素,只能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這在抉擇上面,主要是根據這兩個因素,有沒有生育計畫?疾病的嚴重度是如何?   劉育志醫師:請問B型肝炎的治療何時可以停藥?   余明隆醫師:兩大類的治療在干擾素的治療當中,它是固定療程,半年到,或是一年到,一定是停藥了,但是口服抗病毒的藥物就不一定了,最少要吃三年,最多可能吃一輩子。   余明隆醫師:什麼時候要停藥,分為兩大類,一個是一定不能停藥的,一定不能停藥的病人,就叫做已經有肝硬化的病人,因為一旦停藥,他發作以後,肝衰竭的機會非常大。   余明隆醫師:如果還沒有肝硬化,你是纖維化零期到三期的病人,也可以考慮停藥,根據亞太肝臟協會,跟台灣肝臟協會的停藥準則當中,分成e抗原陽性,還有e抗原陰性,不管是e抗原陽性或者是e抗原陰性,有一個特點是,吃到這個病毒跟病人肝指數的反應,到某種程度以後再持續一年,鞏固療程以後,就可以考慮停藥。   余明隆醫師:那個目標點是什麼?以e抗原陽性的病人來講,就是你吃到e抗原陰性,e抗體跑出來,肝指數正常,吃到這樣的條件以後,這兩大條件以後,再吃鞏固療法一年,就可以考慮停藥,另外一個是e抗原本來就陰性的病人,e抗原本來就陰性的病人,必須要肝指數正常,血中的病毒必須要測不到,這樣為期至少半年以上以後,再達到這個點以上,再為期一年的鞏固療程,才可以考慮停藥,這兩個點是非常重要,現在在講口服抗病毒能不能停藥,第一個,要看有沒有肝硬化,第二個,看e抗原是陽性還是陰性,第三個,要看有沒有達到停藥的標準。   劉育志醫師:請問停藥之後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余明隆醫師:目前健保給付當中,有一群病人是給付三年,三年以後就必須要停藥,停藥以後,基本上有一些病人會走向非常好的方向,就是他肝指數持續正常,病毒也都測不到,到最後甚至抗原會消失掉,達到根除的目標,不過這些只是裡面的一小部分,我們知道停藥以後,有一半以上的病人病毒會再復發,這一半以上的病人,病毒復發以後,就有機會又產生慢性活動性肝炎,甚至最近有發現一些病人,他復發以後就造成肝衰竭,在這邊再次提醒,B型肝炎停藥以後不是沒事,一定還要定期的追蹤,尤其在停藥剛開始的半年當中,一定要去固定追蹤,有什麼不舒服、茶色尿,一定要趕快回診,因為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會復發,我們一定要特別注意。   劉育志醫師:請問B型肝炎未來的治療趨勢?   余明隆醫師:新的治療標的可以分成兩大類,第一大類跟目前口服抗病毒藥物非常類似,主要是針對病毒複製的過程當中,去阻斷它的複製,從病毒感染過程、病毒組裝過程,病毒核酸複製的過程,到病毒整個基因表現的過程,把這個點阻斷掉,不過到目前為止,除了目前已經知道的口服抗病毒藥物以外,其他都還沒有成功。   余明隆醫師:第二大類是提升人體的免疫能力,跟干擾素有點像,大部分目前都是用口服的比較多,但它是有針劑,還有一些免疫的提升劑,甚至有人在用目前的免疫療法等,來看能不能找到,另外一個是治療性疫苗,這個治療性疫苗是現在如火如荼的在發展當中,希望這種治療性疫苗能夠提升人體的免疫能力,這兩大類是目前在做的,不過看起來,單一的治療標的要能夠成功的機會沒那麼高,未來可能會走向像C型肝炎一樣的合併治療,就是不同的機轉把它合併在一起,提高B型肝炎根除的機會。   余明隆醫師:我在大概20年前,剛加入這個團隊,我們開始舉行社區的篩檢、義診,是第一次把超音波搬到醫院以外,我們集合科內所有同仁,一次12位醫師、10台超音波,去梓官鄉做了一天1000個超音波的義診,那時候我剛升到主治醫師,印象讓我非常深刻,除了那邊C型肝炎很多以外,B型肝炎也一樣,跟整個台灣的盛行率一樣,大概是10-12%,我比較訝異的是我們光是這樣去做了一天,就找到兩個肝癌,這兩個肝癌的病人,有一個是C型肝炎,一個是B型肝炎,這位B型肝炎的病人,他知道他有B型肝炎,他都沒有在追蹤,是因為我們有去義診,他想說順便來做超音波,結果發現肝癌。   余明隆醫師:在過去20年當中,就一直在推展這種社區的篩檢跟義診,最重要的是要提升,所有民眾對於B型肝炎的認知率,大家都生在這個國度,都應該要知道自己有沒有帶原,理論上現在B型肝炎是可以早期治療,早期預防的,我在這邊再次呼籲,如果您還沒有去檢查過B型肝炎,或C型肝炎,應該藉這個機會,政府有在補助完全不用錢,一輩子一次的B型肝炎篩檢,任何醫療院所都可以做,應該要趕快去做檢查。   劉育志醫師:感謝余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

改善胃食道逆流,專科醫師這樣說

2022年09月20日
公開
122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吳文傑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吳文傑醫師:大家好,我是吳文傑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胃食道逆流好發在哪些族群?   吳文傑醫師:胃食道逆流的人數越來越多,將近四個人就有一個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的族群好發的,女孩子最常見,女孩子她比較敏感,就算瘦瘦的她也覺得有逆流的感覺。   吳文傑醫師:第二個,男孩子也會逆流,但逆流的通常都是怎樣,肥胖、比較胖,或是代謝症候群腰圍比較粗,或是他有不好的生活習慣,譬如說喝酒、抽菸,還有常常像是上班族一樣久坐沒有運動等等。最後,年輕人會胃食道逆流,就是他是不好的飲食習慣,暴飲暴食,吃飯的時候喝很多湯湯水水,都有可能造成逆流。   劉育志醫師:請問胃食道逆流可能造成哪些問題?   吳文傑醫師:這些胃食道逆流會引起所謂的典型症狀跟非典型症狀,像您常常覺得說如果有火燒心,胸口會悶熱、灼熱,甚至會覺得胃有東西,不管是酸或不酸的食物,逆流到喉嚨來,還要把它嚥回去,這就是典型症。   吳文傑醫師:第二種胃食道逆流常常被輕忽,叫做非典型症狀,譬如說有些人是咳嗽,晚上咳嗽咳得很嚴重,躺下來特別厲害,或是第二個,喉嚨會覺得痛、卡、不舒服,甚至痰會比較多,會一直覺得口乾舌燥,這個也是一個非典型症狀,再來比較少見的就是,牙齒、牙齦會常常發炎,甚至疼痛,不舒服,然後牙醫就說沒有蛀牙,都是因為胃酸腐蝕到牙齦造成不舒服,最後一個就是常見耳鳴、耳脹、失眠,就是比較少見,但是也是有,所以這種典型症狀大家都很簡單就可以看出來,非典型症狀除了看腸胃科、胸腔科看不好的時候,記得要想想看,你是不是有胃食道逆流。   劉育志醫師:胃食道逆流的藥物治療選擇有哪些?   吳文傑醫師:臨床上能夠治療胃食道逆流的藥物其實很多種,第一大類就是用降低胃酸的方式,常見的就是所謂氫離子幫浦阻斷劑,第二個也就是所謂的組織胺受體拮抗劑,都可以降低胃酸分泌、改善胃食道逆流。   吳文傑醫師:第二種胃藥是中和胃酸的藥物,就是立即吃下去之後,可以馬上跟酸做結合,產生中和胃酸的效果,就不會那麼酸,不會逆流,市面上常見的胃藥都是這樣的治療方式。   吳文傑醫師:第三種是所謂黏膜的保護劑,這種黏膜保護劑吃下去之後,它會覆蓋在食道或是胃的黏膜有傷口的地方,覆蓋它,改善胃酸侵蝕,讓它不要受到傷害;最後一個也是我們臨床上很常用,甚至在各個族群都可以用到,就是所謂藻膠酸,藻膠酸它是物理性的,也可以使用在各個族群,比較不會有風險,它吃進去在四個小時甚至半天之後就會排出,所以達到治療胃食道逆流的效果,在臨床上跟很多藥物一起合併使用,效果都很好。   劉育志醫師:請問藻膠酸的作用機轉為何?   吳文傑醫師:藻膠酸它是物理性的,其實我做過實驗,你把它泡到酸水裡面,它會開始發脹,形成像蘿蔔泥一樣,白白稠稠的纖維質,其實它不是化學合成的,它是採取天然的褐藻,也就是所謂的昆布的植物纖維,所以對人體的傷害是相當的少;第二個,吃進去之後它會膨脹,浮在胃的最上面,也就是賁門口的地方,也就是胃食道逆流最不舒服的地方,它會保護它,阻隔胃酸、食物跟賁門的接觸,造成賁門口不會疼痛,不會不舒服;第三個,藻膠酸還可以覆蓋食道跟胃黏膜的傷口,也會有保護的效果,所以這樣的機制可以保護它,而且它在飯後吃完之後產生保護,隨著你四個小時排掉它之後,下次再吃飯你再服用,它又可以再造成一次的保護機制。   劉育志醫師:日常生活中要如何改善胃食道逆流?   吳文傑醫師:第一個,我們衣服上盡量不要穿得太緊,尤其是女孩子喜歡穿塑身衣,這都有可能因為腹壓增加,引起胃食道逆流。   吳文傑醫師:第二個,我們在睡覺或者躺平的時候,盡量可以一開始先左側躺,因為我們的胃在左邊,左側躺的時候胃在下面,它比較不會因為重力把胃酸直接引流到食道。   吳文傑醫師:第三個,如果你的逆流會造成咳嗽的話,你在睡覺的時候枕頭稍微墊高一點,譬如說兩個枕頭,甚至三個枕頭,或是做三角形的躺枕,都會改善逆流的情形。   吳文傑醫師:最後就是在睡覺前,或躺平之前,不管是午覺或者晚睡的前兩個小時,不要吃太多東西,甚至說能夠不吃就好,如果真的要吃、肚子餓,你就吃點乾的,乾糧,一點吐司麵包、一點蘇打餅乾,但是喝的東西就盡量少,也可以降低逆流;最後,如果你有抽菸的習慣,因為菸會讓賁門口變得更鬆,所以如果可以戒菸的話最好;體重管理,如果你是一個BMI超標的病人,我希望你可以藉由體重管理,把身材變得更苗條,胃食道逆流也會跟著改善。   劉育志醫師:如果有胃食道逆流,飲食該如何調整?   吳文傑醫師:最重要的第一個,吃飯的習慣盡量飯水分離,吃飯的時候不要喝太多湯湯水水,譬如你點了一碗牛肉麵,把牛肉吃完,麵吃完,湯淺嚐即止,如果把湯整個喝完,胃裡面充滿液體,就會把胃酸跟食物帶到食道,引起胃食道逆流;第二個,避免所謂的氣泡飲,譬如汽水、氣泡水等等,可能會讓胃發脹,也會造成逆流上升;第三個就是避免較酸的食物,譬如檸檬、鳳梨、奇異果,只要嘴巴舌頭嚐起來是酸的就是酸的,這樣也會誘發逆流的表現更嚴重;第四個就是甜食,巧克力、奶油,比較油炸的東西,都容易造成賁門口鬆弛,引起逆流發生;最後一個就是所謂咖啡因的食物,譬如咖啡、可樂、茶這類含有咖啡因的東西,它會讓賁門口變得更鬆馳,也會引起逆流,所以掌握以上五大原則,您的逆流也會減少很多。   劉育志醫師:感謝吳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吳文傑醫師:掰掰。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

近視控制日拋10大問題,眼科醫師一次解答

2022年09月20日
公開
108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林日蘋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林日蘋醫師:大家好,我是大學眼科的林日蘋醫師。   劉育志醫師:開學之後,很多小朋友都會被檢查出近視,請問我們目前控制近視的方法有哪些?   林日蘋醫師:常見的有以下幾種:長效散瞳劑、角膜塑型片、兒控鏡片,還有軟式的近視控制日拋隱形眼鏡。   劉育志醫師:小朋友可以戴隱形眼鏡嗎?   林日蘋醫師:科技日新月異,目前有推出專為兒童還有青少年近視控制的日拋軟式隱形眼鏡,通過台美FDA的核准,就是白天配戴,晚上的時候取下,當然要先經過醫生的評估。目前(這種近視控制專用)隱形眼鏡,也有六年的國外報告,證實它的安全性,小朋友能夠安全、自行、獨立配戴。   劉育志醫師:近視控制日拋跟角膜塑型片的差異在哪裡?   林日蘋醫師:首先是配戴的時間,角膜塑型片是晚上睡覺的時候配戴,白天的時候把它拿下來,如果是近視控制日拋的軟式隱形眼鏡,其實戴起來就跟大人在配戴的一般軟式隱形眼鏡,是一樣的,白天的時候配戴,晚上睡覺的時候再取下來。另外一個差異是鏡片的特性,角膜塑型片是硬式的隱形眼鏡,比較會有一些異物感,需要一點時間去適應,如果是近視控制日拋隱形眼鏡,它是軟式的,所以在配戴適應期,幾乎是剛開始驗配的時候,就可以很快適應。這兩者都是有很好的近視控制的效果存在,什麼時候要選哪一種鏡片?需要配合醫生的評估,在評估之後,再看小朋友的睡眠時間長短,或是生活習慣,再去做選擇。   劉育志醫師:請問幾歲可以使用近視控制日拋?   林日蘋醫師:一般是建議9歲,有近視的小朋友可以開始使用,不過因為現在是疫情期間,有許多小朋友在這段時間,有上線上課程,導致近視控制不佳,如果是小朋友的狀況許可,經過醫生們檢查,也可以提早做驗配的動作。   劉育志醫師:請問近視控制日拋隱形眼鏡,一天建議要戴多久?   林日蘋醫師:一天建議至少要配足10個小時,不建議超過15個小時;一週至少要配戴6天。建議要定期的回診,定期給醫生追蹤,才會有一個比較好的近視控制效果。   劉育志醫師:請問午休睡覺的時候需要拿掉嗎?   林日蘋醫師:午休的時間比較短,所以其實不一定要把它取下來,但每個孩子的狀況不一樣,家長可以多準備一副日拋的隱形眼鏡,或是多準備一副框架眼鏡。而我們診所也都會再提供一副框架眼鏡,提供家長們讓孩子做備用。   劉育志醫師:小朋友有辦法自行配戴嗎?   林日蘋醫師:以我自己的經歷,9歲以後就可以自行配戴角膜塑型片,而近視控制日拋,因為不需要有清洗的動作,每天只要更換一副新的就可以,因此小朋友能夠更加的適應自己去配戴。家長也不用太擔心,來到我們診所的時候,醫生還有專業的驗光人員,都會為小朋友做獨立性的評估,並協助家長還有小朋友們自行配戴和取下,回家的時候,我們也會給幾副試戴片,讓大家能夠回去試戴看看喔!   劉育志醫師:卸下後需要戴眼鏡嗎?   林日蘋醫師:卸下以後還是要戴眼鏡,大家可以把它想成,就像大人一般在配隱形眼鏡,卸下以後,他還是需要戴眼鏡,但是近視控制日拋跟一般大人的隱形眼鏡,不同之處在於,它除了屈光矯正以外,同時還可以讓我們有延緩近視(加深)的效果,所以一般我們都還是建議,白天的時候盡可能配戴10個小時,拿掉以後再改成框架眼鏡。   劉育志醫師:請問近視控制日拋,適合哪些小朋友?   林日蘋醫師:首先是經過醫生評估之後,如果他是有近視,然後需要做近視控制的小朋友,像是男生很喜歡去打球、喜歡運動,不喜歡戴框架眼鏡的也都非常適合;另外,有能力可以獨自完成戴上隱形眼鏡的人,也都很適合喔!另外還有一些使用長效散瞳劑,有畏光狀況的小朋友,也可以使用近視控制日拋;如果是配戴硬式隱形眼鏡,異物感較重的小朋友,也可以把它轉換過來,換成近視控制日拋;睡眠時間比較短,無法配戴角膜塑型片的小朋友,也很適合配戴近視控制日拋。   劉育志醫師:配戴近視控制日拋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林日蘋醫師:雖然日拋真的是非常方便,但是在配戴之前,我們還是要做手部清潔的動作,另外家長要幫忙注意,過敏的時候盡量不要配戴,還有用過以後,就要把它丟棄,取下以後,也是要再更換一副新的,游泳的時候不能配戴,現在寒暑假到了,家長也要注意因為它是近視控制的隱形眼鏡,所以平常在放假的時候也是要配戴,一週要配足6天,每天要配足10個小時,才會有近視控制比較好的效果。定時也要回來給眼科醫師做檢查,確定度數還有確定角膜健康程度,才會有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劉育志醫師:感謝林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食道癌控制不易、轉移風險高 術後輔助免疫治療抗癌效果佳

2022年09月20日
公開
100

  吃東西卡卡、長時間吞嚥困難,別以為改吃流質或容易下嚥的食物就好,小心可能罹患食道癌。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台灣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學會秘書長黃才旺表示,食道癌因早期症狀不明顯,求診患者中高達6成已是三四期 ,不僅較容易復發轉移、治療選擇也較為受限。所幸近年免疫療法傳來好消息,成為食道癌治療新利器,且使用在輔助性治療上,在無疾病存活率、降低癌症復發風險表現佳 ,成為患者治療的新選擇。   黃才旺主任指出,食道管腔大、具彈性,即使有腫瘤,也不容易早期察覺。加上不少患者忍功了得,即使吞嚥困難或感覺喉嚨卡卡不舒服,也情願改吃其他流質或容易吞嚥的食物,不太會主動就醫;另有部分民眾誤以為吞嚥困難是胃食道逆流或腸胃潰瘍性疾病所致,自行購買胃藥或服用保健品,因而錯失早期發現治療、及早安排根除性手術切除食道腫瘤的契機。若食道癌邁入中晚期,因無法直接進行根除性手術,現行的治療方式是先做化放療,待腫瘤縮小後,再安排手術切除,治療難度提升外、預後表現普遍不佳。   「中晚期食道癌患者即使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之後再安排手術切除腫瘤,仍有超過五成以上病患在術後1至2年疾病復發 。」黃才旺主任解釋,食道癌治療成效不佳的主要原因跟病人身體及營養狀況、目前可使用的藥物有限、以及食道腫瘤的生長位置密切相關。除了患者的身體太虛弱或合併有營養不良情形,都會影響食道癌的治療成效外;以往食道癌的治療藥物屈指可數、僅2至3種而已,且無有效標靶治療表現亦不佳,造成治療選擇受限。     所幸近年來免疫療法在治療表現上傳來不少好消息,且可做為術後的輔助性治療。當患者術後發現有食道或淋巴結殘存腫瘤細胞的特定族群,透過免疫療法輔助性治療,有助下降腫瘤復發及轉移風險、復發率。研究指出,統計患者整體存活中位數至少增加10個月。黃才旺主任分享臨床觀察,食道腫瘤的生長位置與週邊組織連結緊密者,通常癌友術後半年或一年就可能復發;但接受免疫治療的中晚期食道癌病友除了病情穩定控制中,也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黃才旺主任提醒,食道癌的治療除了手術、放化療,也有新興的免疫療法,呼籲患者積極治療外;由於50到70歲中年男性是食道癌的高危險族群,若平時有抽菸、喝酒(尤其是烈酒)、嚼檳榔、吃太熱燙食物、醃漬食品等習慣的人,很容易好發食道癌。民眾一旦出現吞嚥困難或聲音沙啞、摸到脖子腫塊、短時間體重驟降(3個月減輕5至10公斤)等,若症狀持續1個月仍未緩解,最好儘速到大醫院的胸腔外科或腸胃科做進一步檢查,以確保安全。   1506-TW-2200055   NV-071122-PR-01 【廣編特企】     原文出處

身材矮小不能等!及早檢查,把握治療時機,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圖文懶人包

2022年09月20日
公開
98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小莉的身高都比同學矮,需要看醫生嗎?」看著一群小朋友玩耍,媽媽擔心地說。   「聽人家講大隻雞慢啼,過幾年就會長高吧?」奶奶發表意見。   「如果一直等,會不會來不及啊?」媽媽顯然相當憂慮。   究竟孩子的身高怎樣算正常?何時該就醫?哪些狀況需要補充生長激素?     什麼是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不治療會怎樣?   小朋友的成長與生長激素有關,生長激素由腦下垂體前葉分泌,並隨著血液循環全身,生長激素可以刺激骨骼生長、提升骨質密度、使肌肉量增加、促進脂肪代謝。   「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可能是因為遺傳、腦部構造異常、放射治療等因素,造成生長激素分泌過少。罹患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的小朋友會生長遲緩、身材矮小、肌肉無力、骨質疏鬆、牙齒發育較慢、運動能力較差。   我們的骨骼在生長板癒合之後,便會停止生長,如果沒有及時治療,便會造成終身影響。       身材矮小,何時應該就醫檢查?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定要定期量身高、體重,並記錄在男孩或女孩的兒童生長曲線圖中,先比對橫坐標的年齡向上延伸,再比對縱座標之身高橫向延伸,然後在年齡與身高之交會點做記號,持續追蹤生長狀況。   一般而言,從國小至青春期,孩子的身高每年約增加5 至6 公分,直到生長板完全癒合為止。   如果發現孩子的身高比同性別、同年齡的兒童來得嬌小,身高落在兒童生長曲線圖中第三百分位以下且生長速率一年小於四公分,便要盡快至兒童內分泌科檢查。     懷疑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需要做哪些檢查?   導致生長激素過少的原因很多樣,必須進一步檢查釐清。經過兒童內分泌科醫師專業評估後,可能會安排生長激素刺激測驗、骨齡X 光檢查、血液生化檢驗等,必要時還會安排腦部影像檢查、染色體檢查。   由於生長激素的分泌會呈現「脈衝式分泌」,主要在夜間分泌,所以無法靠隨機抽血來判斷身體分泌生長激素的能力,必須進行「生長激素刺激測驗」。   「生長激素刺激測驗」是藉由藥物刺激,了解生長激素是否能夠正常分泌。檢查時會先幫小朋友抽血並建立靜脈留置針,再給予口服藥或針劑,然後會間隔15 至30 分鐘抽一次血,依序檢測生長激素的濃度。完成生長激素刺激測驗,大約需要2 至3 個小時。後續醫師便能根據生長激素濃度的變化,判斷小朋友分泌生長激素的功能。     兒童骨骼的生長與生長板(growth plate)有關,所以會幫小朋友安排骨齡X 光檢查。骨齡X 光檢查是拍攝左側手掌與手腕的X 光片,藉由骨骼的形狀、生長板的癒合程度,來推算骨骼年齡。   由於生長激素缺乏症可能與遺傳、腦部構造異常有關,必要時醫師會安排腦部染色體檢查或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等,以幫助鑑別診斷。     如何治療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   針對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目前已可藉由補充生長激素來治療,幫助成年身高正常化。補充生長激素是利用皮下注射的方式進行,在經過醫療團隊的指導後,家中成員便可以幫忙注射生長激素。   提醒您,生長激素治療的成效與生長板有關,越早治療,預後越好,等到生長板完全癒合後,便無法繼續長高。如果發現孩子的身高比同年齡小朋友嬌小,一定要盡快讓兒童內分泌科醫師評估,把握成長關鍵黃金期。     除了遵循醫師的醫囑把握時機補充生長激素之外,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也能幫助小朋友長高,平時要攝取均衡營養、足夠的熱量,並少吃甜食,因為甜食、糖飲可能抑制生長激素分泌。   由於生長激素主要在夜間分泌,所以每天要有充足睡眠,最好在晚上十點前就寢。維持規律運動,例如跳繩、跳舞、籃球、游泳等,也可以刺激骨骼生長。     貼心小提醒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身材矮小千萬不能等。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請務必紀錄兒童生長曲線圖,持續追蹤生長速度,如果發現身高落在兒童生長曲線圖中第三百分位以下,請及早至兒童內分泌科就診,把握治療時機,幫助孩子自信成長!   原文出處

銀髮糖友控糖訣竅:「控糖鐵三角」原則,讓控糖更有信心不憂鬱

2022年09月20日
公開
125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模範糖友劉先生今年75歲,罹患糖尿病已經26年,卻一直能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6.5%的標準範圍內。劉先生分享他的秘訣,就是遵守控糖鐵三角「飲食、運動、用藥」,保持各項的均衡,例如運動無法得到預期的效果,就要加強其他兩方面的控制。   雖然劉先生幸運地在疾病早期就發現,但當時血糖數值偏高,他表示,由於糖尿病無法根治,只能長期控制,確診後最大的難題就是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所幸主治醫師持續鼓勵他提早用藥,透過長期規律用藥、保持回診的好習慣,如果不說,完全不知道他是糖尿病患,「我的健康狀況好,家人就可以不那麼擔心,做他們想做的事,這也是我最想要的」。   銀髮病人要如何控糖才能樂觀不憂鬱呢?臺中榮民總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李奕德醫師針對高齡糖友和病友家屬,分享銀髮病人需要知道的控糖觀念:     高齡糖友該如何管理血糖?   很多長輩有糖尿病卻不自知,最近糖尿病學會的提醒:台灣65歲以上人口有40%都患有糖尿病,因此建議年紀稍長的長輩應多關心自身血糖。目前健康檢查都可測量空腹血糖,若已確診為糖尿病,應該積極與它和平共處,只要控制穩定,仍然可以像健康的人般快樂的生活。     請問高齡糖友在血糖控制上常遇到哪些困擾?   相較於年輕人擅長用各式管道查資料、解讀複雜的資訊,長輩更容易遇到治療觀念錯誤的問題,但銀髮病人若能夠規律回診,就可以透過與醫師、衛教師聊天來獲取正確資訊。尤其年紀大的病人可能合併多種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同時可能服用多種藥物,或是有些肝腎功能較差的人,部分藥物無法使用,如果擔心藥物交互作用或對於無法忍受副作用,應好好向醫師溝通,尋求最好的解決方式。   此外,若病人行動困難、難頻繁外出就醫,現今數位工具也很發達,子女、親朋好友都可以幫忙從糖尿病衛教學會的LINE Chatbot等線上工具中獲得衛教資訊。     研究指出,糖尿病患的憂鬱症盛行率為一般人的兩倍,約兩成五糖友受憂鬱症所苦,請問糖尿病與憂鬱症有何關聯?   糖尿病跟憂鬱症可謂是一種惡性循環,當腦部的能量代謝異常,如高血糖、低血糖引起腦部受損,就容易出現如憂鬱的症狀,當病人出現憂鬱症狀,活動量可能降低,進而導致血糖更難控制。其實糖尿病病人得到憂鬱症的比例偏高,因此在問診時醫師有時候會主動與病人聊天,透過問答探索患者是否已經出現相關症狀,確認是否需要做進一步評估憂鬱症風險。     合併憂鬱症的患者,在血糖控制上是否會受到影響?   憂鬱症患者在病情較嚴重的時候,通常血糖會控制成果也較差。原因包含日常活動量降低、高血糖引起的腦部代謝異常,都可能加重憂鬱症狀。在這樣惡性循環之下,醫師大多會介入治療,最常做的是鼓勵病人盡量正面迎接困難、解決壓力,當憂鬱症狀改善後,多數病人的血糖控制狀況也會變好。     對於剛確診的高齡糖友,您會如何與其溝通規律用藥的重要性?   若確診為糖尿病後,病人覺得很不舒服、難過、抗拒,往往會得到更差的控制效果。但若能稍加轉念,把治療糖尿病當成一種正面標章,像是「我雖有糖尿病,但控制得宜」,這樣思考或許反而能獲得榮譽感。所以我很常鼓勵病人在確診糖尿病後,好好了解、把它當作是一輩子的朋友,試著與疾病和平共處。     請問要如何幫助患者做併發症的控管?   糖尿病治療中,預防其他併發症發生也是關鍵。建議病人要定期檢查眼睛、腎臟、尿蛋白、周邊血管,盡量規律且全面地檢查,才可提早發現哪裡有問題,提早進入治療。     【糖尿病智慧好幫手快問快答】   相信大家對於糖尿病還有許多想要了解的問題,糖尿病衛教學會在「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中蒐集許多糖友的提問,請李奕德醫師為糖友解答。   Q1、面對糖尿病應如何鼓勵自己? 得到糖尿病不是任何人的錯,只要對糖尿病有正確認識,與醫師合作一起面對血糖管理,相信每位糖友都能越來越健康。   Q2、糖尿病同時有憂鬱症有哪些徵兆? 合併憂鬱症的糖友通常伴有心情低落、易怒、對任何事提不起勁、胃口不佳、活動力下降,也容易失眠導致疲憊。   Q3、覺得憂鬱時該怎麼做? 糖友不需要自己一人面對糖尿病,家庭成員如果能適時給予糖尿病友關心與鼓勵,甚至願意一起陪伴糖友一同回診,都有助於減緩糖友的憂鬱情緒。   Q4、糖尿病病人多久該篩檢是否有憂鬱症? 血糖控制不佳容易誘發糖尿病相關併發症,同樣也會提升憂鬱症的發生率;而合併憂鬱症也會影響血糖治療成效。建議糖友若察覺相關異常症狀,就可以向醫師索取憂鬱症評估量表進行檢測。   Q5、總是擔心血糖忽高忽低怎麼辦? 糖尿病是需要長期控制的慢性疾病,只要糖友能建立正確的治療與照護觀念,定期回診、規律用藥並學習自我血糖監測,相信都可以找到與糖尿病和平共處之道。   Q6、糖尿病跟失眠的關係? 血糖控制不佳帶來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症等問題都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失眠問題;另一方面,失眠也會影響血糖控制,可以說血糖不佳與失眠兩者會形成惡性循環。   Q7、年長糖尿病患是否用運動來降血糖? 在規律用藥的基礎下,配合適當的運動與飲食管理都有助於改善高血糖。   Q8、年長糖尿病患有哪些運動建議? 只要不造成身體負擔,避免受傷或跌倒等意外,糖友可以持之以恆去執行的運動都是好運動。   Q9、糖尿病病人是容易感染肺炎的族群嗎? 目前還沒有大型研究證實糖友較容易感染肺炎,不過有許多研究都指出,糖尿病患者若感染肺炎將有較高風險演變成重症,所以提醒糖友要兼顧防疫與血糖管理。   Q10、糖尿病病人應接種新冠疫苗嗎? 基於防疫考量,建議糖友應該接種新冠疫苗,如果本身身體狀況不佳又合併多種慢性疾病,可以先與主治醫師討論後再安排接種疫苗。     原文出處

皮膚脫屑關節腫痛 原來是乾癬性關節炎

2022年09月20日
公開
121

  作者:  醫藥新知   大叔長袖衣褲不敢脫 竟因乾癬性關節炎所致   今年50歲的王大叔(化名)從事農夫一職,不管風吹雨淋,每日都用心種植台灣好米。幾年前手肘內側出現小塊皮屑,起初以為是濕疹,就使用皮膚藥膏解決,豈料半年後紅疹逐漸擴大蔓延全身,脫屑飄雪花的外觀,讓他飽受外界異樣眼光,出門時都要穿著長袖衣褲來遮掩,才敢勉強出門工作,對原本就木訥寡言的王大叔,人際社交更加困難。之後腳踝跟膝蓋關節出現疼痛,幾度痛到他無法下田工作,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最後輾轉轉診到免疫風濕科檢查,確定罹患「乾癬性關節炎」。   收治個案的竹山秀傳醫院免疫風濕科蕭育芬醫師表示,初期先幫王大叔以傳統藥物治療,甚至用到最大劑量,但症狀只有些微改善,關節痛一直反覆發作,未獲得良好控制。後來申請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介入治療,皮膚脫屑情況大為好轉,只剩些微紅斑,另外關節痛也明顯改善,讓他能恢復正常社交生活,也能繼續下田種植好米給大家。     乾癬並非傳染性疾病 自身免疫失調引起發炎    蕭育芬醫師說,乾癬性關節炎多數發病在30~50 歲的青壯男女,初期開始可能只有乾癬,而乾癬會造成皮膚紅疹脫屑搔癢,嚴重影響患者外觀。由於「乾癬性皮膚炎」一開始可能無任何關節症狀,統計約20~30%乾癬患者會發展出乾癬性關節炎,出現關節僵硬腫痛、痠痛等症狀,好發部位為手、腳、膝蓋、手肘或中軸等關節部位,提醒乾癬患者出現類似關節等症狀應儘早就醫進一步評估。     蕭育芬醫師補充,乾癬皮膚的紅疹脫屑看起來很像皮癬,常常讓民眾誤以為乾癬是一種傳染疾病。其實,乾癬並不具有傳染力,它是身體內的免疫系統造成的發炎反應,導致皮膚過度增厚、脫屑紅腫,而一般的皮癬是黴菌感染,是外在微生物感染所造成的,因此民眾切勿混淆。     乾癬稱皮膚科的糖尿病 併發症症狀多樣勿輕忽   蕭育芬醫師說明,乾癬性關節炎目前成因不明,誘發因子可能與先天遺傳基因,再加上後天環境刺激,如抽煙喝酒、受傷感染、生活壓力、情緒、睡眠或肥胖等所致,要避免疾病加劇,建議乾癬性關節炎患者應維持正常生活作息,並做好體重控制。     蕭育芬醫師指出,乾癬又被稱為皮膚科的糖尿病,由於乾癬是全身性發炎疾病,發炎容易引發併發症產生,例:虹彩炎、指甲病變、發炎性腸道疾病或代謝症候群(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另外,因疾病容易影響外觀,也會讓患者的身心、生活及社交活動備受衝擊,臨床常見部分患者合併情緒障礙及睡眠障礙,因此乾癬患者罹患憂鬱的機率也高於一般人。     乾癬性關節炎有藥醫  生物製劑精準抑制發炎    「現今醫藥技術發達,針對乾癬性關節炎患者的治療藥物選擇性相當多樣!」蕭育芬醫師表示,初期先使用傳統免疫調節藥治療,若超過半年並達到一定劑量,但療效仍然不佳時,就會進一步向健保申請生物製劑介入治療。生物製劑就像是標靶治療,針對發炎的細胞或細胞激素精準抑制,同時能改善皮膚及關節症狀。     蕭育芬醫師補充說明,目前生物製劑的種類相當多,包含皮下注射的抗腫瘤壞死因子、口服標靶藥物...等,會評估患者狀況使用適當的治療藥物。另外,目前已有適合懷孕及哺乳使用的生物製劑,對於有備孕計劃的患者,也可以提早與醫師溝通調整藥物,但切勿擅自停藥造成病情加劇!   蕭育芬醫師提醒,乾癬患者若出現關節腫痛症狀,應儘快至免疫風濕科檢查診斷,只要配合醫師積極治療,相信疾病都可以獲得良好的控制,患者也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繼續開心工作!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

B型肝炎帶原能不能懷孕?餵母乳?呵護媽媽和寶寶,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9月20日
公開
12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有B型肝炎帶原,能不能懷孕?」   「B型肝炎病毒會不會傳染給寶寶?」   「寶寶出生後,能不能餵母奶?」   B型肝炎病毒可以透過血液傳染,使得母子傳染成為常見的傳染途徑,因此B型肝炎帶原者都很關心要如何避免把病毒傳染給寶寶,以及產後能不能餵母乳。讓我們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黃釧峰教授來解答。     懷孕前跟懷孕中,該如何治療B型肝炎?   從1985年後,台灣便已經替新生兒全面接種B型肝炎疫苗,目前的媽媽們B型肝炎帶原率相對較少。黃釧峰醫師指出,B型肝炎帶原者在懷孕前、懷孕中的治療,主要有兩種考量,針對媽媽、與針對胎兒。   如果媽媽是B型肝炎帶原者,而且處於活動性B型肝炎,黃釧峰醫師解釋,不管在懷孕前、懷孕中,都應該針對媽媽來評估抗病毒藥物的治療,目的是保護媽媽,避免肝病惡化。     如果媽媽沒有肝纖維化、肝硬化,也不是活動性B型肝炎,但血液中病毒量很高,超過1,000,000 IU/ml,屬於高活動性、高傳染性的B型肝炎帶原者,黃釧峰醫師說,為了保護胎兒,降低感染機會,會建議在第三產程後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   「針對媽媽的部分,假設是活動性B型肝炎,當然要對媽媽進行治療,避免肝病進展。假設沒有明顯的發炎,但媽媽血液中的病毒高,為了避免母子垂直傳染,也要給予媽媽抗病毒藥物治療。」黃釧峰醫師強調,「現在已經有副作用較少的抗病毒藥物可以使用,對於胎兒也相當安全。」       如何預防新生兒感染B型肝炎?   在懷孕過程中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能夠降低胎兒感染B型肝炎的機率,而在寶寶出生後,還需要給予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並接種B型肝炎疫苗。   自2019年7月開始,只要母親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s抗原)為陽性,便會在出生24小時內儘速替新生兒接種1劑公費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第1劑B型肝炎疫苗,以提升阻絕母子垂直傳染的成效。     第2劑B型肝炎疫苗與第3劑B型肝炎疫苗,會分別在出生1個月及出生6個月時接種。   幼兒出生滿12個月大時,還須進行B型肝炎追蹤檢查,評估是否需要補接種,並決定後續追蹤的方式。     B型肝炎帶原者可以哺乳嗎?   對寶寶而言,母乳具有較多的好處,因此在狀況許可時,都會鼓勵媽媽哺餵母乳。黃釧峰醫師說,B型肝炎帶原者常會關心兩個問題,一個是B型肝炎病毒是否會經由乳汁傳給寶寶,一個是抗病毒藥物會不會經由乳汁影響寶寶。   究竟B型肝炎病毒會不會經由乳汁傳給寶寶呢?黃釧峰醫師回答,傳染的機會非常小,因為嬰兒出生後會施打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B型肝炎疫苗,除非媽媽的乳頭有破損、寶寶的口腔又有傷口,才有微乎其微的機會將B型肝炎病毒傳染給嬰兒。     若服用抗病毒藥物,藥物是否會經由乳汁影響寶寶?黃釧峰醫師說,媽媽們可以放心,因為部分抗病毒藥物是嬰兒也可以接受,甚至在懷孕期間,亦能使用,所以即使乳汁中含有輕微的藥物濃度,對寶寶也沒有什麼影響。   「結論是,就B型肝炎帶原的媽媽而言,哺餵母乳還是會比配方奶更合適,並不會增加寶寶感染B型肝炎的機率。」黃釧峰醫師說,「接受治療的同時,也能持續哺餵母乳。」     貼心小提醒   從懷孕前、懷孕中、到生產後,肝膽專科醫師都能提供各種協助,既保護媽媽的肝臟,並且避免寶寶遭到B型肝炎病毒感染。   B型肝炎帶原者一定要依照醫師的指示追蹤治療,降低B型肝炎病毒對肝臟造成傷害,避免進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媽媽們要照顧自己的健康,才能陪伴寶寶長大!       原文出處

工程師糖友控糖訣竅分享 : 遇到糖尿病,「理性」就對了!

2022年09月15日
公開
159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模範糖友李先生的糖尿病年資已經超過16年,每次回診檢查血糖都能達標,糖化血色素穩定控制在6.2%的標準範圍內,也沒有出現糖尿病相關併發症。李先生是工程師背景,因此面對糖尿病治療也習慣以理性思維解決問題,重視治療、照護與生活習慣改善的每一個環節。   「血糖控制難免會卡關,重點是要『承認問題』,並與醫師一起『討論解決』。」李先生會主動了解糖尿病藥物的種類、機轉,並落實血糖監測來檢視血糖治療的成效,當遇到問題便會利用回診的時間與醫師討論,在建立對糖尿病治療的正確認知後,控糖就能越輕鬆。   針對糖尿病友常見的錯誤用藥觀念,童綜合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曾耀賢醫師藉多年診治經驗,分享如何做到「規律用藥、不抗拒治療」的撇步:     糖友該如何做到規律吃藥、不抗拒治療?   我會分兩個層次,一是「醫師端治療方式調整」,透過開立簡單、方便的藥物給病人(例如:一天一顆、不用擔心藥物副作用、不需依照肝腎功能不同調整劑量…等),讓病人不會因為服藥方式太複雜,造成使用上的困難;第二是「病人本身對糖尿病的認知」。從開始診斷糖尿病時,我們就會告訴病人正確用藥、疾病相關知識,當然也包含糖尿病相關併發症(如心血管、腎臟病等)。   如果病人能在最一開始確診的時候,就了解藥物如何使用、對疾病控制的好處,相信能大幅改善病人抗拒治療的問題;此外,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生活、工作的治療方式,也能幫助提升服藥順從性。     哪些因素會影響糖友規律用藥?   根據臨床經驗,十個中大概會有一個病人有不規律用藥,其中多半是副作用所致。舉例來說,有些人吃的血糖藥會造成低血糖、體重增加,就會影響服藥意願。因此,醫師在開立降血糖藥物時會考量藥物副作用,或使用複方劑型來減少藥物使用的顆數,以增加患者配合用藥的意願。另一方面,醫師也會評估病人的藥物服用狀況,並安排衛教師傳遞藥物的正確使用觀念,確保病人能在正確服用的狀況下得到應有的療效。     未規律服藥控制血糖的患者,可能面臨哪些嚴重後果?   糖尿病的併發症種類繁多,例如腦部血管、心臟血管跟下肢血管等大型血管併發症,也包括眼睛、神經、腎臟等小型血管併發症。此外,也常出現病人在身心理的雙重負擔下,影響生活與工作表現。因此,讓血糖維持平穩是治療的一大關鍵,規律用藥才能進一步降低相關併發症的發生風險。     增加糖友對糖尿病資訊了解,對血糖管理有哪些幫助?   若病人能主動了解糖尿病相關資訊,例如哪些因素容易造成血糖升高、高血糖帶來的各種併發症、不同降血糖藥物的機轉與對血糖的影響,相信病人的服藥性會比較好,疾病也較容易被穩定控制。   糖友容易擔心有低血糖的副作用,請問我們在用藥安全性方面,可以做哪些調整?   在醫師端,若遇到因藥物副作用而導致低血糖的病人,處方上會評估使用更不易造成低血糖的降血糖藥物;而在病人端,建議除了主動向醫師討論合適的用藥選擇外,也要自己加強檢測血糖的頻率,藉由了解用藥前後的血糖波動,避免低血糖的發作。此外,規律用餐時間配合按時服藥,也能讓低血糖的發生率下降。       請問藥吃多了是不是會洗腎?   血糖過高才是導致腎臟併發症的主要原因,現階段降血糖藥物皆經過大型臨床試驗證實其安全性,病人若是對用藥有疑慮,都可與主治醫師討論,不建議自行減少或中斷藥物。     糖尿病血糖達標後可否停藥?   在糖尿病初期的病人是有機會可停藥。其中關鍵在於,初期透過口服藥物或胰島素把血糖降下來,在前面三到六個月把血糖達到穩定標準,讓胰臟恢復正常機能;第二是搭配運動與飲食,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臨床觀察,初期積極控制血糖的病人在第一年的時候,血糖相當穩定,即使無法完全緩解,用藥也可變得相當簡化,能更簡單的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智慧好幫手快問快答】   相信糖友對於糖尿病還有許多想要了解的問題,糖尿病衛教學會在「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中蒐集許多糖友的提問,請曾耀賢醫師為糖友解答。   Q1、血糖超過多少才需要用藥?   若空腹血糖值超過126mg/dL、隨機血糖值超過200 mg/dL、糖化血色素超過6.5%即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建議儘快尋求醫師協助,透過藥物、飲食、運動來控制血糖。   Q2、坊間民俗藥可否根除糖尿病?   坊間民俗藥沒有經過大型臨床實驗證實療效,並不一定適用於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建議糖友在面對糖尿病時應以正規治療為主,用安全、科學的方式去穩定血糖。   Q3、可以單靠藥物控制血糖嗎?   日常生活中的有多種因素都會影血糖控制,因此,糖友在規律用藥的前提下,結合飲食與運動去全方面改善生活習慣,更能加強血糖管理的成效。   Q4、藥吃多了是不是會洗腎?   糖友合併腎臟併發症的原因與血糖控制不佳有關,反而是規律用藥才能減少腎臟併發症的風險。此外,糖尿病藥物有經過多項臨床研究證實其安全性。   Q5、糖尿病控制好可否停藥?   糖尿病初期的病人如果在初期透過藥物讓胰臟恢復正常機能,並搭配運動與飲食管理讓體重正常化,就臨床觀察,部分糖友有機會經醫師評估後停藥;沒達到停藥標準的糖友也能大幅簡化藥物,讓糖尿病治療變得更簡單。   Q6、降血糖藥飯前還是飯後吃好?   現階段糖尿病治療藥物相當多元,效果與適用的時機也各不相同,有些要飯前吃、有些要飯後吃,甚至有隨餐吃的種類,建議糖友依循醫師、藥師與藥袋標示用藥。   Q7、降血糖藥有哪些種類?   降血糖藥可初步分成口服藥物與注射用藥兩大類,因應患者的需求,目前也發展出複方或是不容易造成肝臟、腎臟負擔的類型,可以說現階段糖尿病的治療已經相當成熟,幫助糖友更安全且便利的控制血糖。   Q8、是不是吃藥就會造成低血糖?   低血糖是降血糖藥物常見副作用,特定藥物、錯誤的劑量與使用時間都有可能造成低血糖的發生,若糖友在治療期間發生低血糖,應該向主治醫師反映,並評估改用較不易造成低血糖的口服藥物。   Q9、容易忘記吃藥怎麼辦?   不僅高齡族群容易忘記服藥時間,青壯年糖友也常因為工作繁忙忘記吃藥,針對這個狀況,建議糖友可以使用有標記與分裝功能的藥盒來幫助記憶,也可以配合用藥提醒鬧鈴等電子輔助APP來輔助。   Q10、長途旅行藥物該如何準備?   糖友若有遠行需求,建議先與醫師與衛教師討論藥物與劑量的調整,依據旅行天數備妥足夠分量的藥物並放在隨身包包內,同時也可以準備點心以因應低血糖的狀況。   原文出處

謹慎預防傳染性疾病,不該忽略的成人疫苗

2022年09月15日
公開
101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黃玉成教授來到照護線上。   黃玉成醫師:大家好,我是黃玉成醫師,很高興來到照護線上。   劉育志醫師:我們有哪些方式可以預防疾病?   黃玉成醫師:我們今天強調的是預防感染性的疾病。如果以現在大家知道的,知道有一些是藥物性跟非藥物性的,都可以預防傳染性疾病。現在在COVID的階段,大家都聽過很多非藥物性的一些介入的方式,就包括洗手、戴口罩,這些都是在預防疾病。   黃玉成醫師:再來才是藥物性預防的方式,藥物預防在感染性的疾病裡面簡單來講分兩大類,一個是跟真的是藥物性,有一些藥物在短時間可以做預防性投藥。當然最基本、最重要的、可以維持久一點的,是用免疫治療的方式。免疫治療的方式又有分兩種,最基本就是我們現在打的疫苗,這是最重要的,另外一種就是單株抗體,這些都是屬於免疫的療法。   劉育志醫師:目前可以使用疫苗來預防的傳染性疾病有哪些?   黃玉成醫師:在過去這一百年醫學的發展裡面,其實最重要的進步,除了醫療進步、一些檢測之外,最重要的進步,而且真正讓疾病減少、讓壽命延長,最重要的其實就是疫苗的發展。   黃玉成醫師:在不同年齡層都有不同需要打的疫苗,已經有一種叫做終生疫苗的政策在裏頭。我們現在知道打得最多的是嬰幼兒在打的,再來中間還有青少年的疫苗,然後還有成人疫苗,甚至以後也會有一些年長者的疫苗,所以在不同階段有不同需要的疫苗存在。   黃玉成醫師:比如說有的人以前沒有得過B肝,要打B肝的疫苗;沒有打過A肝,要打A肝的疫苗;沒有打百日咳、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這些都是需要施打。   黃玉成醫師:是不是還有些特殊的,要去某些國家需要施打的疫苗,像腦膜炎雙球菌之類的。   黃玉成醫師:目前在推一些新的疫苗裡面,年長之後還有一些帶狀皰疹疫苗。都是一些新興的,可能要考慮的疫苗。   黃玉成醫師:在這個裡面還有一個青少年疫苗,目前也有說如果成年人沒有打過都可以打的,就是所謂的HPV疫苗,叫做人類乳突病毒的疫苗,在青少年現在開始公費施打,但是超過年齡層是不是可以施打?目前有一些研究,26歲到45歲還是可以施打的,26歲以下,我們叫做補接種的,其實在某些國家已經都納進去了。   劉育志醫師:有很多疫苗我們在小朋友的時候就已經打過了,為什麼到成年人的時候還需要再次接種?   黃玉成醫師:從現在最熱門的新冠疫苗就知道,打完疫苗之後抗體會消失,而且病毒本身也會變異,所以原來打的病毒株可能就沒有效。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每年需要打一次流感疫苗的因素。   黃玉成醫師:再來一個,某些疫苗打完會有效期的問題,可以維持多久的問題。目前我們需要再追加的疫苗裡面常常被忽略,在台灣,就是百日咳疫苗。百日咳以前在沒有打疫苗的時代其實都在小時候在得的,現在打了疫苗之後,我們打了不管是以前的三合一、後來的四合一、現在的五合一,裡面都含有百日咳的疫苗。打完之後小朋友不得了,但是他隨著年紀長大,抗體就消失,一般來講十年以上就會消失掉,甚至不到十年就消失了,所以有些傳染病到某個年齡層就開始多起來。   黃玉成醫師:我們剛剛提到的百日咳,這幾年在美國、在歐洲,都造成很大的流行,在台灣一直是一個被忽略的疾病,可能很多人得過自己都不知道,包括我自己。因為我回想我自己在住院醫師也得過,我也是咳了快三個月,而且咳到會想吐、半夜咳到坐起來,所以百日咳在台灣是一個相當受到低估的疾病。它的咳嗽是陣發型,所以如果陣發型、咳到會想吐、咳到超過兩個禮拜以上,這個就要小心。   黃玉成醫師:其他還有要再補接種的,在目前為止,就是青少年開始,我們目前都打完,小時候打過了B肝,我們現在發現B型肝炎打完之後有些抗體會消失,而且還不低,至少三成以上,完全沒有記憶,要重新再打三劑。這個是目前在國中、高中生的時候,也會開始注意到這個議題。   劉育志醫師:請問帶狀皰疹好發在哪些族群?   黃玉成醫師:帶狀皰疹這個病其實蠻有趣的,它跟年紀竟然成正比。隨著年齡的增加,它的發生率就會增加,只要你活得夠久,有三分之一的機會會發病。不過一般來講,有的用60歲以上,50歲以上其實就是好發的年齡層。第二個就是,你可能本身免疫有一些缺陷的,不管先天的還是後天的,或者是因為藥物治療,因為有疾病的關係。第三個,如果你的生活真的作息不正常,當你抗體下來的時候,沒有辦法把你得過的水痘病毒壓抑在不會發病的情況下,它就會產生出來。   黃玉成醫師:目前有帶狀皰疹的疫苗出來,我們都覺得一個年紀以上,之前的建議是從60歲以上會比較好發,因為隨著年紀越來越多。但是後來發現50歲以上就可能有機會得到,而且50歲打的時候抗體效價比較高,而且疫苗效果比較好,所以目前大部分的國家都已經把年齡拉到50歲以上就可以開始施打帶狀皰疹疫苗。就是它抗體效價比60歲打,上升得比較好,而且維持的時間比較久。   黃玉成醫師:小兒科在接觸很多的接種小孩子跟大人裡面,我們發現阿嬤、阿公他們對小小孩縱使要打什麼自費疫苗,再貴他們都願意打,但是他們花在自己身上,要打肺炎鏈球菌、打帶狀皰疹疫苗的,他們都捨不得花錢。他就覺得「我沒有關係」,但是他忽略了帶狀皰疹其實是一個得到的時候會痛不欲生,甚至會留下一些神經學的症狀,會讓你痛好久,已經病過了還痛好久。而且他隨著年紀的增加,只要你活得夠老,大概三分之一的人會得到帶狀皰疹。目前已經有一些好的疫苗出來,但是一些年長者他們都不願意,但是得過的人才說「早知道我就打了」,因為實在是痛得很厲害,而且痛的時間很長。所以這些也是大家需要去補充、再去追加的,要施打的,不只是追加。這是一個對年長者需要施打的疫苗。   劉育志醫師:感謝黃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黃玉成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巴金森病就在你我的身邊!便祕、憂鬱竟然是警訊,神經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9月15日
公開
121

  作者: 劉育志 醫師   「我們團隊有做居家醫療,記得有一回,本來要去看失智症的病人,結果抵達之後才發現他們家裡除了失智的病人外,旁邊還有一位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患者,但是自己卻不知道應該要就醫治療。」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蘇豐傑醫師分享,「基隆的巴金森病患者就醫的時機較晚,可能是因為老人家獲得的資訊較少,就醫也比較不方便。如果希望患者早期就醫,對年輕人的衛教很重要,年輕人有認知,才會及早把病人帶出來。」    巴金森病是退化性疾病,活得越久就越有可能出現,罹患巴金森病的比率在60歲左右的族群約1%,到了80歲以上族群約2%。蘇豐傑醫師表示,近年來,巴金森病罹病率不斷上升,可能是民眾對於疾病的認知提升。以前大家或許會認為走不穩、顫抖是老化的現象,而不以為意;現在若發現有動作緩慢或肢體僵硬的狀況,家屬會警覺可能是巴金森病,而帶患者就醫檢查。所以提供衛教資訊,加強年輕人對於疾病的認知,有助於發現巴金森病。   大家對於巴金森病的「動作症狀」較為熟悉,例如手會顫抖、姿態前傾、步伐變小、動作變慢、平衡困難等,不過巴金森病還可能造成一些「非動作症狀」,例如憂鬱、失智、睡眠障礙、意識障礙、性功能障礙等。     非動作症狀可能比動作症狀更早出現,且隨著巴金森病程進展逐漸惡化,蘇豐傑醫師解釋,如果是在50歲發病,患者可能在30歲時會注意到有便祕、嗅覺異常的毛病,40歲就注意到有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RBD,REM behavior disorder),快速動眼期基本上就是正在作夢,一般作夢就只是做夢,身體不會亂動,可是有些人在作夢的時候會跟著手舞足蹈,夢到在打架,身體就出現打架的動作。在診斷前5、6年,患者開始會有些憂鬱或焦慮狀況。   非動作症狀的出現與體內的左旋多巴缺乏有關,蘇豐傑醫師解釋,根據病理分期(Braak staging),一開始可能會有嗅覺異常跟自律神經失調,到了病理分期的第3期、第4期,開始有睡眠跟一些動作的問題,最嚴重的時候會影響到大腦皮質,而有情緒與認知功能障礙。   巴金森患者大多不曉得巴金森病會造成焦慮、憂鬱、便秘,也可能沒有察覺到相關症狀,而沒有及時到神經科就診。多數巴金森患者都是因為有單邊顫抖、動作緩慢、肢體僵硬、撲克臉等動作症狀而就診。蘇豐傑醫師說,我們會檢視患者的用藥並做檢查找原因,包括抽血、核磁共振等,接下來可以做腦部多巴胺掃描,或嘗試使用藥物,很多病人在吃藥後症狀明顯改善,就很可能是典型巴金森病;如果吃藥的效果很差,可能就要考慮是非典型巴金森病。   「狀況許可時,我們會鼓勵病人多運動,使用治療巴金森及憂鬱症的藥物也可以改善憂鬱。若使用多巴胺促效劑,對改善動作症狀及非動作症狀都有幫助。」蘇豐傑醫師說,「睡眠障礙、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或不寧腿症候群等問題,也可以透過藥物來改善。」   當巴金森病進展到失智時,生活無法自理,給藥就變成很大的問題,可能忘記吃藥或重複吃藥,所以一定要有照顧者負責患者的用藥。蘇豐傑醫師說,一旦出現失智的狀況,可能還會有妄想、幻覺,患者可以到處走動,又很容易跌倒,讓照顧者非常辛苦,因此政府才會推行喘息服務讓照顧者有時間休息。巴金森病中晚期的動作障礙會越來越嚴重,患者可能需要輪椅或臥床,完全仰賴他人照顧。     留意警訊,早期發現巴金森病   早期發現巴金森病,對患者很重要,蘇豐傑醫師說,大家要留意家人是否有動作緩慢、步伐變小、肢體僵硬、姿勢向前傾斜、手抖、字體變小、撲克臉等問題。     50歲以上民眾,建議每個月利用手指操自我檢測。首先伸出右手,五指張開,然後拇指與食指輕按25下,做完之後,換成左手輕按25下。如果發現速度不同、動作變慢、停頓、手指打不開或開合大小改變,請盡快至神經內科就診。     擬定治療策略,延長藥物蜜月期,延緩巴金森病程   對於剛確診巴金森病的患者,醫師會考量年紀、身體狀況,善用各種藥物來延緩病程,蘇豐傑醫師解釋,如果是70歲以前的病人,可能會考慮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也許效果沒有左多巴胺那麼立即見效,但多巴胺促效劑可以延長藥物蜜月期,讓病人不會於早期就進入藥效波動、異動症的情況。「藥效波動」是在藥效發揮時,可以正常活動,但當藥效消退,患者會變得僵硬、動作緩慢,彷彿突然斷電一般。「異動症」是出現一些不自主運動,例如搖頭晃腦、手舞足蹈等。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在改善動作症狀的同時,亦有助於改善憂鬱、焦慮等非動作症狀。   如果發病年紀是70歲以上,可能會使用單純有效的藥物,並根據臨床表現做調整,等到產生藥效波動的問題,再改用其他藥物。   巴金森病的治療在前幾年都能明顯改善,但要給病人建立「用藥不能要求到很強」的觀念,盡量讓病人不會產生藥效波動與異動症的情況,並鼓勵病人多運動。蘇豐傑醫師解釋,「左旋多巴是改善巴金森病動作症狀最強效的藥,但如果一開始就吃太大量,吃藥時間又不規則,可能會提早進入難治療的階段。我都告訴病人,藥物的部份讓醫師想辦法,患者自己要做的就是多運動,包含太極拳、跳舞、騎腳踏車或瑜珈等,如果只能走路就多走路。」     曾經遇過兩位40歲左右的巴金森病患者,其中一位患者聽從我們的建議,按時服藥也很認真運動。過了十幾年巴金森病都還維持在第一期、第二期,狀況穩定。蘇豐傑醫師說,另一位患者可能希望讓症狀消失,而要求吃較大量的藥,若不滿意便一直換醫師,過了十年,再度回到門診時,異動症已非常嚴重,頻繁地搖頭晃腦。兩位患者一開始的狀況類似,如果肯好好配合,狀況就會比較好。     貼心小提醒   「請務必規則回診、按時服藥,不要自己當醫生調藥、停藥!」蘇豐傑醫師叮嚀,「如果自己覺得藥效不理想,可以主動跟醫師討論,保持互相信任的醫病關係。」   巴金森病其實就是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的慢性病,可以好好控制,不用太過緊張。蘇豐傑醫師說,治療重點在於維持生活品質,接受治療後,患者依然可以出去運動、旅遊。如果出現憂鬱、焦慮、睡眠障礙、容易跌倒、吞嚥困難,也可以善用藥物改善問題。   由於巴金森病患者本身可能沒有自覺,需要仰賴家人、親友多加留意。逢年過節,大家在返鄉時,若觀察到親屬出現巴金森病警訊,務必盡快至神經內科就診!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

BRCA基因檢測搭配PARP抑制劑,提升轉移性攝護腺癌治療成效,泌尿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2年09月13日
公開
250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那是一位攝護腺癌的患者,因為骨骼轉移痛得要命,根本不能走,只能躺擔架進到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張延驊醫師回憶,「接受治療後,疼痛大幅改善,可以走路出院,讓他非常開心!」   攝護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直到出現症狀時,往往已經比較嚴重,甚至出現轉移。張延驊醫師說,有些病人在診斷時攝護腺指數PSA非常高,甚至都上萬,但是在治療之後,能夠一次一次的往下降,甚至降到小於1 ng/ml。     「不過,我都會提醒患者,攝護腺指數PSA就讓醫師來關心,」張延驊醫師說,「醫師會安排合適的檢查,綜合評估各項資訊,來決定藥物的選擇或是換藥的時機。」 針對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過去僅能使用化學治療,如今還有機會使用PARP抑制劑標靶治療、細胞放射治療等,幫助提升治療成效。     攝護腺癌的治療選項   臨床上會根據攝護腺癌的期別來選擇治療工具,張延驊醫師表示,例如侷限性攝護腺癌,可以做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或放射治療,便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如果身體狀況許可,預期餘命超過10或15年,可考慮手術治療,現在大部分採微創手術,如達文西機械手臂、腹腔鏡手術;如果年紀大、共病較多,可能會選擇放射治療。   如果在接受手術以後,攝護腺指數PSA升高,或是發現時已經比較後期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全身性治療,張延驊醫師說,由於男性賀爾蒙會刺激攝護腺癌生長,所以賀爾蒙治療在攝護腺癌的治療中扮演重要角色。     然而患者在接受賀爾蒙治療一段時間後,攝護腺癌會漸漸產生抗藥性,張延驊醫師說,針對去勢抗性攝護腺癌,過去的標準治療就是化學治療,不過現在還發展出標靶治療、細胞放射治療,可以幫助提升治療成效。     具有BRCA基因突變的攝護癌進展較快、預後較差   部分攝護腺癌患者具有BRCA基因突變,具有BRCA基因突變的攝護腺癌病程進展較快、對傳統治療的反應比較差,預後也比較不好。張延驊醫師指出,尤其是BRCA2基因,具有突變跟沒有突變的預後差別很大,根據研究,生殖細胞具有BRCA2基因突變的存活期約17個月,沒有基因突變的存活期約33個月,兩者有顯著差異。   因此,有許多國家的攝護腺癌治療指引,會建議在較早的階段便進行基因檢測。張延驊醫師解釋,至於台灣目前是建議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mCRPC患者在面臨選擇藥物時接受基因檢測,因為基因突變的狀況可能會隨著病情進展慢慢出現變化。有些攝護腺癌在早期可能沒有基因突變,經過很長的一段治療以後,漸漸產生抗藥性,出現基因突變的機會就比較高。     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mCRPC患者中,約25%會有同源重組修復基因HRR突變,其中約有一半是BRCA1/2。張延驊醫師說明,我們的DNA在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而斷裂時,細胞會進行修復,但是當基因突變後就會失去功能。   若基因檢測確認具有BRCA1/2基因突變,便能考慮使用PARP抑制劑進行精準治療。     利用基因檢測,進行精準治療   癌症的治療持續朝向精準醫療邁進,張延驊醫師說,目前可以做次世代基因定序NGS(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同時檢測數百個基因,然後根據基因檢測的結果選擇對應的藥物。現階段對選擇藥物有幫助的是BRCA1/2基因突變,因此也可以只驗幾個基因,以節省基因檢測的費用。 臨床研究證實,PARP抑制劑標靶藥物能夠用來治療具有BRCA1/2基因突變的攝護腺癌。PARP抑制劑標靶藥物的治療機轉是抑制DNA修復機轉,進而促使癌細胞凋亡。     進行基因檢測可以幫助患者選擇藥物,也有機會幫助其他親屬。張延驊醫師說,BRCA1/2基因突變除了與攝護腺癌有關之外,還可能增加乳癌、卵巢癌、子宮頸癌、胰臟癌、胃癌等癌症風險。影星安潔莉娜裘莉便是因為有乳癌、卵巢癌的家族史,而接受基因檢測,並發現具有BRCA基因突變,於是進一步接受預防性乳房切除手術。   「隨著精準醫學的進步,未來大家對於基因諮詢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張延驊醫師說,「目前,建議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mCRPC再做基因檢測,幫助選擇藥物。」     針對具有BRCA1/2基因突變的攝護腺癌,口服PARP抑制劑能有效延緩疾病惡化,提升整體存活率,便利性高,能夠維持生活品質。張延驊醫師說,由於新的醫療科技可能伴隨較高的費用,所以患者與家屬可以與醫師詳細討論,共同擬定合適的治療計畫。     貼心小提醒   早期攝護腺癌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有些患者會感到解尿困難、頻尿、夜尿,或出現血尿、精液帶血、體重減輕等。若有相關症狀或抽血發現攝護腺指數PSA偏高,務必盡快至泌尿科就診,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原文出處

B型肝炎怎麼治?能不能停藥?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9月02日
公開
167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有B型肝炎,但肝指數正常,需不需要治療?」30多歲的李先生問。   這是許多B型肝炎帶原者關心的問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余明隆教授指出,B型肝炎治療與肝纖維化程度、血中病毒量、肝臟發炎狀態有關。   在小時候感染B型肝炎病毒後,會有大概20年的「免疫耐受期」,余明隆醫師說,等到免疫系統成熟後,免疫系統會攻擊遭到感染的細胞,而會進入「免疫清除期」。   如果處在「免疫耐受期」,肝指數都正常,肝臟沒有遭到破壞時,患者需定期追蹤,不需要接受治療。因為接受治療的效果不好,所以沒有必要接受治療。如果已經進入不活動期,病毒量很低、肝指數正常,也不建議接受治療。   「免疫清除期」是接受治療的黃金時期,余明隆醫師說,首先要評估肝臟纖維化程度、血中病毒量與肝指數。     如果肝臟纖維化程度是F0到F2,會在血中B型肝炎病毒量達2,000 IU/mL以上,且肝指數達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才需要治療。   如果肝臟纖維化程度是F3,在血中B型肝炎病毒量達2,000 IU/mL以上,且肝指數異常便需要治療。   如果肝臟纖維化程度是F4,只要血中有B型肝炎病毒存在,都應該要馬上接受治療。     根據病況選擇B型肝炎的治療   B型肝炎的治療藥物有兩大類,余明隆醫師解釋,一大類是干擾素,干擾素以針劑注射,每週打一次,為期半年到一年;另一大類是口服抗病毒藥物,口服抗病毒藥物是一天一顆,服藥時間會依照患者的狀況來決定,最少吃三年。   這兩大類藥物的作用機轉不同,干擾素具有抗病毒作用,也有免疫調節作用,可以引發身體的免疫能力,把病毒清除掉。余明隆醫師說,口服抗病毒藥物的作用是抑制病毒,藉由抑制病毒來降低肝臟發炎,減少未來產生肝癌、肝硬化的機會。     選擇B型肝炎治療藥物時,主要根據兩個因素,是否有生育計畫與疾病的嚴重度。余明隆醫師說,如果患者年紀較輕,比較可以承受副作用,或是有生育計劃,可以使用干擾素治療。完成療程後,便能按照計畫生育。   如果患者年紀比較大、沒有生育計畫、或疾病比較嚴重,已經肝硬化,甚至肝衰竭,這時候便會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     B型肝炎治療能不能停藥?   余明隆醫師說,干擾素的治療是固定療程,使用半年或一年後,就會停藥;至於口服抗病毒藥物的療程會隨著患者狀態而有所差異。   已經有肝硬化的病人必須持續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因為一旦停藥,B型肝炎發作以後,導致肝衰竭的機會非常大,所以不能停藥。   如果還沒有肝硬化,肝臟纖維化零期F0到三期F3的病人,有機會可以停藥。余明隆醫師說,根據亞太肝臟協會和台灣肝臟協會的停藥準則,會分成e抗原陽性、e抗原陰性。   「e抗原陽性」的病人,必須達到e抗原陰性、e抗體陽性、肝指數正常後,再服用鞏固療法一年,可以考慮停藥。     「e抗原陰性」的病人,必須達到肝指數正常、測不到血中病毒量,為期至少半年後,再服用鞏固療法一年,才可以考慮停藥。   「停藥以後,有些病人會順利復原,肝指數持續正常,血中也測不到B型肝炎病毒,到最後甚至抗原會消失,達到根除的目標。不過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會復發,再度產生慢性活動性肝炎,甚至造成肝衰竭。」余明隆醫師提醒,「B型肝炎停藥以後一定要定期追蹤,如果有不舒服、茶色尿,一定要趕快回診!」     B型肝炎的治療趨勢   近年來,大家一直在發展B型肝炎的治療,余明隆醫師說,新的治療標的可以分成兩大類,一大類與目前口服抗病毒藥物類似,主要是針對病毒複製的過程,從病毒感染過程、病毒組裝過程、病毒核酸複製過程、病毒基因表現過程,來阻斷病毒複製;另一大類是提升人體的免疫能力,與干擾素類似,例如免疫療法、治療性疫苗等。   未來B型肝炎的治療可能會走向合併治療,就是同時運用不同的機轉,以提高B型肝炎根除的機會。   「過去20年來,我們團隊一直在推廣肝炎防治,希望提升民眾對於B型肝炎的認知。在台灣,每個人都應該要知道自己有沒有帶原。」余明隆醫師分享,「我們做過大規模篩檢,在6000多人中,便發現有6個肝癌病人,其中5個是C型肝炎帶原者,1個是B型肝炎帶原者。罹患肝癌的病人,在早期都沒有症狀,等到出現症狀而就醫時,往往已是末期肝癌,非常的可惜。」   B型肝炎是可以預防、治療的疾病,余明隆醫師呼籲,如果您還沒有去檢查過B型肝炎或C型肝炎,應該趕快去抽血檢查,目前國民健康署有提供45至79歲民眾,終身一次的免費篩檢服務,任何醫療院所都可以做,一定要把握!       原文出處

灼熱、劇痛、持續不斷、極度煎熬的帶狀疱疹後神經痛,預防帶狀疱疹,感染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9月02日
公開
126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在所有人的一生中,約有三分之一的機會會出現帶狀疱疹,其中有一部分人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暨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兒童醫院小兒部李秉穎醫師指出,「雖然帶狀疱疹的死亡率很低,但是帶狀疱疹可能破壞神經,造成持續多年的灼熱、刺痛,讓人長期失眠,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利用帶狀疱疹疫苗預防帶狀疱疹發作,是相當重要的事!」     得過水痘便可能長帶狀疱疹   水痘與帶狀疱疹皆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造成的疾病,在沒有水痘疫苗的年代,水痘是相當普遍的兒童疾病,李秉穎醫師說,得過水痘以後,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會潛伏在我們的神經組織裡,平時沒有症狀,可是到了50、60歲以後,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時候,潛伏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會再度活化開始繁殖,然後沿著神經跑到皮下造成群聚的水泡。因為是沿著神經支配的皮膚長出水泡,所以會形成帶狀病灶,而稱為帶狀疱疹。     帶狀疱疹的高風險群包括年紀大、免疫功能缺損,李秉穎醫師解釋,通常在50歲以上,帶狀疱疹的發生率就會增加;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缺損的狀況很多,例如HIV感染者、慢性病患、接受化學治療、服用免疫抑制劑等。   長出帶狀疱疹時,主要是會感到麻癢刺痛,比較不會有全身症狀,不會發燒,也沒有呼吸道、腸胃道症狀。李秉穎醫師說,在恢復期可能會癢,有時候還會留下「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狀況。   「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是帶狀疱疹常見的併發症,李秉穎醫師指出,因為病毒沿著神經蔓延,會造成發炎、破壞神經,即使皮膚水泡已經癒合,神經痛仍會持續一段時間。大部分是持續幾天,可是有部分病人會持續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   疱疹後神經痛雖然不會致命,但灼熱、劇痛、感覺異常會嚴重干擾睡眠、影響生活品質。李秉穎醫師說,如果帶狀疱疹發生在比較重要的部位,造成神經的破壞,便可能留下長期的神經學後遺症,例如影響到視神經,視力會受到影響;如果影響聽神經,會使聽力受損;如果影響到顏面神經,就會造成顏面神經麻痺;影響到臀部附近的神經,可能導致大小便失禁。這些是比較嚴重的併發症,可能會持續很久,甚至沒有辦法恢復。     「如果跟各種疼痛做比較,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只有比生產時候的痛稍微低一點,算是所有疼痛裡面第二名。」李秉穎醫師說,「一般疼痛可能幾分鐘就過去,但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可能持續好幾年,那是非常痛苦的痛,相當煎熬,每天都失眠,對生活品質的打擊非常大,甚至有人會痛到想要自殺。即使最後終於恢復,也會留下非常恐怖的陰影。除了嚴重免疫功能缺損的病人,帶狀疱疹很少造成死亡,但是對於生活品質的危害,可能比其他感染症都還要來的嚴重。」   在小嬰兒或免疫功能不全患者,帶狀疱疹病毒會沿著神經蔓延全身,李秉穎醫師說,可能會影響到腦部、肝臟等重要器官,便會有生命危險。     預防帶狀疱疹重點提醒   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會潛伏在神經組織中,當免疫功能低下的時候,便會出現帶狀疱疹,李秉穎醫師說,帶狀疱疹發作時,可以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不過治療帶狀疱疹比較像是亡羊補牢,雖然可以減少疱疹後神經痛的發生率,但是抗病毒藥物沒有辦法預防帶狀疱疹發作,也沒有辦法預防可能出現的併發症,例如視力受損、聽力受損、大小便失禁等問題。   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才能預防帶狀疱疹發作,李秉穎醫師提醒,就像在面對新冠肺炎COVID-19時,一定是以接種疫苗為優先,接種疫苗的價值會高於抗病毒藥物,因為能夠預防疾病發生。   過去的帶狀疱疹疫苗是活性減毒疫苗,目前還有非活性帶狀疱疹疫苗,安全性更高。50歲以上成年人、或18歲以上罹患帶狀疱疹風險較高的民眾都可以考慮接種帶狀疱疹疫苗。     「在所有人的一生中,約有三分之一的機會會出現帶狀疱疹,其中有一部分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利用帶狀疱疹疫苗預防帶狀疱疹發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李秉穎醫師強調,「帶狀疱疹通常不會致命,但是得到帶狀疱疹以後,留下來的後遺症非常可怕、非常煎熬,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是減少帶狀疱疹對我們造成傷害最有效的方法。」     貼心小提醒   帶狀疱疹容易在免疫功能低下時發作,年輕人也不能大意,日常生活中,建議要攝取均衡營養、維持正常作息、充足睡眠,並維持規律運動,都有助於降低帶狀疱疹發作的機率。大家也可以和醫師討論,進一步了解帶狀疱疹疫苗。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

什麼是細胞培養流感疫苗?感染科醫師講解說明

2022年09月01日
公開
14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紀鑫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紀鑫醫師:大家好,我是紀鑫醫師。   劉育志醫師:為何需要每年施打流感疫苗?   紀鑫醫師: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傳染病,流感病毒每年都會有一些變異,流感疫苗的作法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的流感病毒株來做的疫苗,每一年因為流感有變異的關係,所以疫苗也是每年都要施打,這是第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因為流感預防針在施打完之後,它產生保護力,之後大概每一週的抗體都會逐漸下降,所以需要每年施打。   劉育志醫師:請問流感疫苗是如何製造?   紀鑫醫師:第一個是我們要製造出流感病毒株,這個培養的部分,現在是有兩種培養的方式,一種是用雞胚胎蛋的培養,一種是用細胞的培養,培養出來的病毒之後,我們再經由不活化的程序,做成流感疫苗。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雞蛋培養流感疫苗?   紀鑫醫師:雞蛋培養流感疫苗,就是我們在選定病毒株之後,我們就會找一些雞胚胎蛋,通常這個要有非常多的雞蛋,我們把病毒放到雞胚胎蛋裡面培養,等到病毒長到一定量的時候,我們就把病毒拿出來,拿出來之後,我們再利用去活化的步驟,像雞胚胎蛋的去活化,是用甲醛去活化,其實這個雞胚胎蛋培養的技術,已經非常久了,大概是已經70年左右的時間,所以它是一個蠻傳統的方式。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細胞培養流感疫苗?   紀鑫醫師:細胞培養流感疫苗的方式,主要跟雞胚胎蛋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它是用哺乳類的細胞,這個技術是比較新的技術,大概是從2016年開始,在美國還有其他國家開始這樣的技術,細胞培養是在一個大型的細胞反應爐裡面,做細胞的培養,也是一樣長到一定病毒量的時候,我們就把病毒拿出來,用不活化的方式,把病毒去活化之後做成疫苗。   劉育志醫師:雞蛋培養流感疫苗可能遭遇哪些問題?   紀鑫醫師:流感病毒是感染到人類細胞的病毒,如果是在雞胚胎蛋裡面培養,它也是可以生長,但是因為它有一些不同物種之間的特性,所以它在雞胚胎蛋生長的時候,抗原會有一些突變,意思是說如果我們預測接下來流行的病毒株,是某一個病毒,但是在雞胚胎培養的過程裡面,它可能因為抗原突變之後,抗原性就改變了,這樣就有可能會沒辦法達到說,我們原來預期它產生的疫苗保護效果,再來就是雞胚胎培養的時間,是需要比較久的時間,可能需要20週的時間,才可以把病毒長到一定的量,再來就是有一些在去活化的過程裡面,可能會用到甲醛,它有非常少含量,可能會有一些雞蛋的成分,所以對於雞蛋過敏的人會有一些影響。   劉育志醫師:細胞培養流感疫苗有哪些好處?   紀鑫醫師:如果是用哺乳類的細胞培養,病毒在生長的過程裡面,它就比較不會產生抗原的突變,這樣我們就可以比較能夠確定,它可以產生我們想要得到的保護效果,另外,細胞培養也是可以生產比較大量的病毒,它也不需要雞蛋,在反應的時間也比較短一點,所以這都是它的好處。   劉育志醫師:細胞培養與雞蛋培養流感疫苗的保護效果,有何差異?   紀鑫醫師:在雞胚蛋培養的部分,有時候會產生抗原的突變,所以會使它產生的保護力會有一些影響,至於細胞培養的部分,它的抗原會跟我們原來設定的一樣,可以比較精準提供我們想要的保護力,根據實證醫學的部分,過去在2016年、2017年有一些研究證實,如果用細胞培養的病毒株來做的流感疫苗,它的保護效果是比原來用雞胚胎做,會好大概10%至36%。   劉育志醫師:感謝紀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紀鑫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攝護腺癌治療重點提醒,泌尿專科醫師解說

2022年08月29日
公開
19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呂育全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呂育全醫師:大家好,我是呂育全醫師。   劉育志醫師:診斷攝護腺癌的時候,患者需要跟醫師討論哪些問題?   呂育全醫師:確診是攝護腺癌之後,我們會建議患者要跟醫師討論,你目前攝護腺癌的期別,不同的期別,有不同的治療方式,我們會希望病人自己也要知道,你的期別,包含格里森分數,你的攝護腺指數PSA是多少?同時也有可能會接受核磁共振,或骨骼掃描,我們要知道有沒有轉移的現象,根據台灣的癌登資料,一開始被診斷攝護腺癌的患者中,大概有一半以上,可能是第三期或第四期的患者,甚至有30%的患者,一開始被診斷就已經是第四期的患者。   劉育志醫師:請問攝護腺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呂育全醫師:比較初期的攝護腺癌有幾種治療方式,包含手術治療,也就是達文西手術,前列腺全切除手術,或放射線治療,也就是電療或放療,甚至在一些惡性度比較沒那麼高的患者,或者是很初期的患者,年紀很大的患者,我們甚至可以考慮積極監控,或者是觀察等待。   呂育全醫師:中期的攝護腺癌患者,以手術治療,達文西手術、前列腺全切除,或者是放射線治療為主。   呂育全醫師:但晚期的患者,也就是可能已經轉移的患者,則以荷爾蒙療法,或荷爾蒙療法加上化學治療,荷爾蒙療法加上新一代的荷爾蒙藥物,再更晚期的患者可能就要考慮化療,或者是鐳223等治療為主。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荷爾蒙治療?   呂育全醫師:在比較晚期的患者,因為攝護腺癌的生長是需要男性荷爾蒙,我們在過去會選擇兩種抗荷爾蒙的方式,一個是把睪丸全切除,在大概2、30年前,男性可能都需要把睪丸全切除,在這1、20年來,我們會用針劑的抗荷爾蒙治療,來抑制男性荷爾蒙的產生,進而來控制前列腺癌的進展。   劉育志醫師:請問荷爾蒙治療要怎麼做?   呂育全醫師:第二期以上的患者,如果要搭配放射線治療,我們就會接受大概半年至三年的荷爾蒙治療,但如果一開始就已經有轉移的患者,可能就要接受長期,甚至一輩子的荷爾蒙治療。   劉育志醫師:請問荷爾蒙治療的頻率?   呂育全醫師:荷爾蒙治療的頻率基本上有分為,我們有分為口服的荷爾蒙藥,以及針劑的荷爾蒙藥,目前絕大部分主流,都是以針劑的荷爾蒙藥為主。   呂育全醫師:針劑的荷爾蒙藥基本上是以一個月,三個月或六個月,不同的劑型會選擇不同的藥物,基本上這些藥物它的效果都是相當不錯,它的副作用也都是差不多的,如果病情穩定,接受荷爾蒙治療的患者,甚至可以接受三個月,甚至六個月的長效型針劑,因為這樣對病人,他們有更好的順從性以及便利性,也不用在短期一個月就要再打針,對他們來講比較舒適一點。   劉育志醫師:請問荷爾蒙治療的副作用?   呂育全醫師:荷爾蒙治療就是讓男性荷爾蒙降到最低,所以可能會有一些性慾減低,人會覺得比較疲勞、體重減輕,甚至有些人會有些憂鬱,甚至骨質疏鬆的現象發生,我們會建議,病人如果要減少一些骨質疏鬆的現象,我們會建議要多曬太陽,或者是使用維他命D3、鈣片等藥物。   呂育全醫師:我有一位患者大概70多歲,本身因為是晚期攝護腺癌,在我的門診接受荷爾蒙治療,以及新一代的荷爾蒙治療,他有一位兒子,大概50多歲,定期都會陪爸爸回到門診來追蹤,我有跟兒子提到因為爸爸有攝護腺癌,如果你也一定年紀了,大概50多歲了,也可以接受PSA攝護腺癌指數的追蹤,這位兒子後來也被診斷有攝護腺癌,因為一開始發現是比較初期的,所以他就接受手術治療,目前恢復相當不錯,攝護腺指數也都降到非常低。   呂育全醫師:因為攝護腺癌是非常具有家族病史,如果家裡長輩,或者是兄弟有家族病史,我會建議大概45歲以上,就要接受定期的PSA檢驗,如果臨床上已經有泌尿道的症狀,以及排尿困難,也會建議到泌尿科門診,接受詳細的追蹤及治療。   劉育志醫師:感謝呂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血糖降下來後就可以不用再吃藥了嗎? 糖尿病專家圖文解說

2022年08月25日
公開
180

  作者: 劉育志 醫師   「剛確診糖尿病的時候,對於糖尿病很陌生。雖然有試著控制飲食,但是血糖依然不穩定。」 65歲的模範糖友翁女士說,「每次回診,我都會把關於血糖的問題提出來跟醫師討論,不管是飲食、運動或藥物,醫師都能幫忙解答疑惑。我也遵照醫師、衛教師的指示,按時使用藥物並調整飲食、運動、生活型態,漸漸把血糖控制好。」   「一開始認為血糖降下來就可以不用再吃藥,直到經醫師與衛教師解說後才了解,正是因為有藥物發揮作用才能穩定控制血糖,貿然停藥會讓血糖再度失去控制,讓先前的努力付之一炬。」翁女士分享,她參與醫院的糖尿病衛教諮詢已經累積12年,從一開始對糖尿病的一知半解,到現在逐漸累積豐富糖尿病資訊,面對血糖治療也更加得心應手,每次回診檢查,糖化血色素都能維持在6.5%以下,更沒有發生過任何併發症!   「請不要害怕,有問題就要提出來和醫師、衛教師討論。了解藥物對身體的幫助、血糖監測的重要性、飲食的內容,都可以幫助血糖達標。」翁女士說,「糖尿病衛教學會推出的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對我的幫助也很大,只要有什麼問題或不了解的地方,隨時都可以點進去看,找到正確的資訊。」     翁女士強調,「依照醫師的說明服藥、飲食,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並定期篩檢預防併發症,做個快樂的控糖人也可以很簡單!」     良好醫病溝通,幫助血糖達標   現代醫學科技進步,藥物研究發展迅速,陸續有許多不同機轉的糖尿病藥物出現,讓糖尿病治療選擇多元化。奇美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楊純宜醫師指出,以往的治療大多是由醫師決定,直接開立藥物,但是隨著民眾知識水準提升,加上電腦、手機的普及,糖友可以從網路上查到許多跟糖尿病相關的資訊還有治療方式,使醫病溝通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因為糖友容易受到不實資訊、傳統觀念的影響,而對藥物產生疑慮,進而影響用藥行為,需要雙方充分溝通、釐清。   診間確實常常遇到病人本身或家屬,不接受醫師的建議或是溝通不良,楊純宜醫師說,因為網路、廣播、電視的不實廣告非常多,導致患者尋求偏方,而錯過治療時機,甚至造成嚴重心血管、腎臟等併發症。透過良好的醫病溝通,患者才能了解糖尿病的治療目標,除了血糖達標外,也要重視相關併發症,例如心臟、腎臟、血管等問題。   導致醫病溝通不良的因素非常多,楊純宜醫師說,有時候是醫師比較強勢,導致病人抗拒或不敢發問,有時候是病人接收到錯誤的觀念或資訊,另外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很多患者不敢到醫院,都會造成醫病溝通的問題。   「從剛診斷糖尿病開始,我們就要給予正確的治療觀念,提醒他們不要聽信一些誇大、不實的資訊。」楊純宜醫師說,「許多錯誤的資訊會宣稱治癒糖尿病,事實上糖尿病就是要長期控制,第一個是飲食控制,飲食控制對糖尿病的治療非常重要;第二個是生活型態的改變,例如減重、戒菸、戒酒;第三個是規則運動;第四個是按時用藥。如果合併其他相關疾病,例如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心臟病等,也要加以控制。」   因為需要多方面介入,無法單靠醫師來完成,必須許多專業的參與,包括營養師、衛教師、藥師,甚至其他科的醫師,如腎臟科、心臟科、復健科、神經科等。醫療團隊會根據每位患者狀況與需求,提供適切的協助,達成更好的溝通。     積極控糖,保護腎臟   糖尿病人最害怕的併發症就是洗腎,所以常常會有病急亂投醫的現象,楊純宜醫師說,坊間、網路、電台常推銷一些宣稱可以護腰子的祕方。但是自行服用來路不明的藥反而可能導致腎功能急速惡化,得不償失。   糖尿病腎病變是很多糖友面臨的問題,楊純宜醫師說,隨著醫學進步,目前已經有許多糖尿病藥物可以在不造成腎臟負擔的狀況下,幫助腎臟功能不好的病患穩定血糖。藉由醫病溝通了解病人需求,提供正確的訊息,並制定個人化的治療方式,其實相當重要,楊純宜醫師提到,各醫院都有製作相關說明書,可以幫助病人理解,降低他們對於治療糖尿病的抗拒,達到更好的控糖成效。   「醫病溝通確實是可以改善病人對於糖尿病治療的許多疑慮,」楊純宜醫師分享,「門診有位病人,血糖一直都控制得不穩定,經過深入的溝通,我們才知道,病人誤以為吃血糖藥會傷害腎臟,所以就自行減藥。我們就跟他說明,其實糖尿病控制不良才更容易使腎功能惡化,甚至洗腎。台灣洗腎的病人中,主要便是血糖控制不良造成的糖尿病腎病變。病人了解到血糖控制的重要性,願意配合藥物治療改善血糖,他的腎功能也較為穩定。」   台灣已經有兩百多萬糖友,受限於看診時間,醫師可能沒辦法做長時間衛教,所以需要衛教師的協助。楊純宜醫師,糖尿病衛教學會也有推出「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能夠及時回覆病人疑問,提供正確資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很多病友不願意長時間留在醫院,使得數位工具更加重要,能夠發揮更大的幫助。     糖友提問:如果發生高血糖的時候,建議處理的方式是什麼?   糖尿病的治療目標包括飯前血糖、飯後血糖、以及糖化血色素,楊純宜醫師說,由於每個患者的年紀、本身有的其他慢性疾病皆不相同,控糖目標會略有差異。臨床上是採取個人化,漸進式的降糖目標,配合相關併發症的風險管理,這樣才是比較周全的糖尿病照護。     糖友們最好養成監測血糖的習慣,若發生高血糖或低血糖的狀況,要檢視飲食的內容與分量。楊純宜醫師提醒,血糖藥一定得按時使用,才能幫助血糖穩定。運動的強度、時間也都會與血糖有關。   維持規律的用藥、飲食、運動、生活習慣,對糖友非常重要。如果血糖還是起起伏伏,便要考慮到可能是藥物本身問題,要盡快回診與醫師討論喔!   原文出處

蛀牙不理它可以嗎?圖文懶人包

2022年08月22日
公開
189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文/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黃耀慧臨床教授、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何佩珊教授   一、識蛀牙   蛀牙的專業用語稱為齲齒。齲齒大部分看起來呈現黑色或深褐色,一開始的齲齒只在牙齒的表面,若沒有立即移除蛀蝕的齒質,進行齒質填補治療,細菌就會往牙齒深層侵犯。一旦細菌穿過牙本質感染到牙髓腔(俗稱神經),變成牙髓炎或是牙髓壞死,此時就需要進行根管治療(俗稱抽神經),來解除疼痛和移除病灶。   二、牙齒的結構   一顆牙齒主要可分為牙冠和牙根兩大部份。在牙齦裡面的是牙根,而牙齦以上,一般肉眼可見的就是牙冠。牙冠是由牙釉質(又稱琺瑯質)、牙本質以及牙髓組成;牙根則是由牙骨質、牙本質以及牙髓組成;而牙齒表面可分為外側面、內側面、咬合面和鄰接面。   (一) 牙釉質(Enamel):主要由鈣和磷酸鹽組成,是人體最堅硬的組織。牙釉質也是進食時直接接觸食物的部份,幫助咬碎食物以及保護牙本質。牙釉質破損是無法自行修復,因此出現蛀洞(又稱窩洞)後就不能再生,只能靠日常護理及定期的口腔檢查,才能預防或治療。   (二) 牙本質(Dentin):一般是偏黃色,會影響到牙齒外觀的顏色。牙本質內有許多微細管道連接著牙髓,因為有這些微細管道,外界的冷、熱、觸覺變化時,會出現疼痛或酸痛的感覺。   (三) 牙髓(Dental pulp):是牙齒的中腔部份,屬於軟組織,裡面滿佈血管和神經組織。牙髓可形成新的牙本質和維持牙齒生命,因裡面有痛覺神經,讓牙齒能感覺到物理、化學和細菌的刺激,過度的外來刺激會令牙髓發炎或壞死。   (四) 牙骨質(Cementum):位於牙根部的最外層,質地比牙本質稍軟,經由牙周韌帶使牙齒與牙床骨連結,因此被歸類為牙周組織的一部份。牙骨質無神經血管分佈,常常因為牙齦退縮而暴露口腔中。     三、為什麼會蛀牙?   當我們吃甜食、喝含糖飲料或吃醣類食物,如米飯、麵食、馬鈴薯、蕃薯等五穀根莖類;少量來自奶類的乳糖,水果及蔬菜中的果糖及其他醣類時,口腔細菌會分解其中的糖分而產生酸,這些酸會侵襲牙齒表面,造成礦物質(特別是鈣與磷酸鹽)流失,經過長時期的脫鈣過程,在牙齒會出現蛀洞,形成蛀牙。因此,影響蛀牙的四大因素包括:   (一) 牙齒:特別是牙齒的結構、排列。   (二) 細菌:口腔中有好菌也有壞菌,容易形成蛀牙的細菌稱為「致齲菌」。致齲菌與正常菌種的比率、分佈會影響蛀牙形成。   (三) 食物: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容易造成蛀牙,只有「可發酵性碳水化合物」才是致齲菌可以利用來產生酸性物質的食物。這些食物不只包括甜食、含糖飲料,還包括吐司、白米等。   (四) 時間:需要有足夠的時間,讓牙齒與來自致齲菌的酸性物質作用。     四、蛀牙的進程   放任齲齒不治療,最後的結果可能會造成殘留齒根或缺牙哦!   當我們吃甜食或喝含糖飲料時,口腔細菌會分解其中的糖分而產生酸。這些酸會造成牙釉質的礦物質(特別是鈣與磷酸鹽)流失,也就是「去礦物化」(簡稱「去礦化」),此階段的變化是不會有任何臨床症狀的。去礦化的初期可藉由氟化物的使用,加速口腔內再礦化的效率,使已經發生去礦化的牙釉質恢復原狀。   當去礦化現象持續發展,牙齒的礦物質流失嚴重時,就會使蛀洞(或稱「窩洞」)從牙釉質延伸到牙本質,此時只需要將窩洞填補即可。到了這個階段如果沒有適時處置、放任蛀牙繼續往深部發展時,細菌或毒素會侵蝕牙齒神經組織(或稱牙髓),造成牙齒神經感染、發炎,甚至壞死,此時則需要進行根管治療。   若持續放任蛀牙發展,除了使牙齒內部神經受損外,連牙齒的牙冠結構也逐漸崩壞、瓦解,最後只剩下牙齦底下的牙根結構,即所謂的「殘留齒根」,此時則需要拔牙或製作假牙。   當牙齒神經組織壞死、產生膿腫,或是蛀蝕到只剩下「殘留齒根」時,出現在這些部位的細菌毒素可能會擴展到牙齒根部外的周邊組織,形成「蜂窩性組織炎」,更甚者會順著血液的流動而擴及全身,此時就必須藥物治療或住院了。     五、有效預防蛀牙的方法   (一) 減少含糖飲食 當我們吃甜食、喝含糖飲料或吃醣類食物,如米飯、麵食、馬鈴薯、蕃薯等五穀雜糧類;少量來自奶類的乳糖,水果及蔬菜中的果糖及其他醣類時,容易被細菌利用產生酸性物質,因此減少含糖飲食的攝取量及頻率,可以有效降低蛀牙。儘量以開水取代飲料,甜食儘量在三餐飯後吃,吃完了就去刷牙。   (二) 確實做好潔牙 每天都要以1,000ppm以上的含氟牙膏刷牙,至少2次,尤其是睡前的那次最重要。另外,每天至少要以牙線清潔牙齒鄰接面1次。     (三) 使用氟化物 適當使用氟化物,像是使用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氟碘鹽或是塗氟,可提升牙齒再礦化能力。經過再礦化的牙齒可以提升對酸性物質侵蝕的抵抗力,還可以加速修復因酸性物質產生的去礦化現象,同時氟化物還具有干擾致齲菌新陳代謝與產酸能力的作用。   (四) 定期口腔檢查 即使沒有牙痛或不舒服症狀,也要定期檢查,因為初期的蛀牙是不會有疼痛感,通常自己無法察覺,而且越初期的蛀牙,治療的方式越不具侵入性,造成痛苦的經驗越低。     六、正確刷牙方式   建議成人以貝式刷牙法(Bass method)或改良式貝氏刷牙法來進行潔牙,一方面可達到適度按摩牙齦,同時確實清潔牙齦溝,達到預防牙周疾病的效果。潔牙頻率:一天至少二次,睡前一次是必須的,另一次可依個人狀況安排。   (一)貝式刷牙法的重點 1. 刷毛朝牙根尖並涵蓋一點牙齦 2. 刷毛與牙齒表面呈45度角 3. 刷牙時兩顆兩顆來回震動約十次 4. 刷咬合面時,不需要求刷毛角度,前後來回刷動數次即可 5. 刷前牙內側時,可將牙刷刷頭擺直一顆一顆刷。     七、正確使用牙線    牙齒的鄰接面主要靠牙線清潔,使用牙線的方法有兩種:分別是手指捲線操作法(Spool method)與環形操作法(Loop method)。   (一) 手指捲線操作法 取牙線長約45公分(約大拇指到手肘處長度),牙線二端分別纏繞在雙手的中指上,前牙清潔操作利用大拇指和食指,而後牙則是利用雙手的食指來操作。二手手指以前後(前牙) 或左右(後牙)拉動,使繃緊的牙線切入越過牙間接觸點後,將牙線輕靠一側牙面從牙龈最低處向咬合面,上下滑動最少5次來回,以清除牙面上的牙菌斑。結束後再清潔另一側的牙面。     (二) 環形操作法 將牙線前後二端對疊打結三次,連成一大牙線圈。再以上述方法來清潔牙齒。清潔過程中可以變換使用牙線圈不同的位置,以避免重覆使用不潔線段。以環形操作法較簡單,且可改善手指捲線時,雙手中指被牙線緊纏不舒服的感覺。     八、其他潔牙輔助工具   (一) 牙線棒 大專學生原則上建議以牙線清潔牙齒的鄰接面,當無法使用牙線時,可以牙線棒替代,但是牙線棒上有食物殘渣或牙菌斑時,就要更換,不可一支用到底,否則容易把細菌帶到另一個牙齒鄰接面。如果牙線棒使用不當時,容易造成施力過大而傷害牙齦。 (二) 牙間刷 當較大的牙縫、牙齦嚴重萎縮或是在牙齒矯治期間牙齒表面有矯正器時,才須使用牙間刷進行清潔,原則上還是建議以牙線清潔為主   (三) 牙線穿引器 牙線穿引器是一種牙線的輔助工具,由稍硬一點的尼龍材質製造的水滴狀穿引器,可以將牙線穿引到牙橋的下方和臼齒牙根的分叉處。在製作固定牙橋假牙和牙周病治療後使用。     指導單位:教育部 執行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照護線上  諮詢專家: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 黃耀慧 臨床教授                     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 何佩珊 教授 諮詢單位:衛生福利部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台灣口腔衛生科學學會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

轉移性乳癌與節拍式口服化療

2022年08月18日
公開
124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陳芳銘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陳芳銘醫師:大家好,我是陳芳銘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轉移性乳癌的治療組合有哪些?   陳芳銘醫師:轉移性乳癌我們可以區分為是局部的轉移,或者是遠端的轉移,對於局部的轉移,一般來講可能是手術治療,或者是放射治療,但是對於遠端轉移就需要全身性治療,全身性治療就是藥物治療,在乳癌的部分來講,我們可以包括抗賀爾蒙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跟免疫治療,當然現在有些新的科技在發展,在未來或許還有細胞的治療,都可以幫助我們控制轉移性乳癌的病情。   劉育志醫師:請問轉移性乳癌的化療要如何進行?   陳芳銘醫師:化學治療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靜脈注射的化學治療,通常會根據藥物的半衰期,有些藥物需要每週來施打,每次大概半小時、一個小時,有些藥物是每三週,或是每兩週施打,有時候需要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另外有口服的化學治療藥物,是每天服用,或者是每週服用,也是根據藥物本身在身體療效的半衰期來決定,當然也會看病人個別的身體狀況來搭配,讓這些藥物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但是它的副作用可以降到最低。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節拍式口服化療?   陳芳銘醫師:節拍式的化學治療,特別是針對口服的化學治療,我們發現在口服的化學治療,我們將每個禮拜要用的劑量,讓它分散在每一天服用,發現可以降低化學治療引起的副作用,但是也可以達到同樣化學治療,可以得到的效果,這裡面有一點接近我們最理想的化學治療,又能達到療效反應,又可以把副作用降到最低,這在我們一開始的臨床試驗,去證實了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以後,節拍式口服化學治療目前在臨床上,也是相當普遍的使用。   劉育志醫師:節拍式口服化療,與傳統化療的治療成效有何差異?   陳芳銘醫師:因為節拍式的口服化學治療,本身它還是一個化學治療,就化學治療如果能夠產生療效反應,其實它跟傳統針劑式的化學治療,效果是一樣的,但是因為節拍式的化學治療,它的兩個好處。   陳芳銘醫師:第一個,它因為將劑量分散在每天,每一次我們服用的劑量比較低,副作用比較少,反而病人的服從性會比較好,病人可以得到治療的期間,反而會比較長,一方面它有針劑式化學治療的療效反應。   陳芳銘醫師:第二個,因為減少了針劑式化學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而讓治療的期間可以延長更久,讓病人接受治療的服從性可以更好,雖然就療效反應而言,是跟針劑式化學治療是一樣的,但是整體而言,病人可以得到療效反應的比例,還有可以治療的時間,反而在我個人的臨床經驗上,有時候會比針劑式的化學治療,要來的更好,很多病人也會很感激說,我們也提供這樣的化學治療選擇,來讓她的病情可以得到持續的控制。   劉育志醫師:節拍式口服化療適合用在哪些族群?   陳芳銘醫師:其實在我們目前很多臨床情境上來講,都可以使用這種口服式的化學治療,配合節拍式來讓病人服用,在臨床實際上治療病人經驗裡面,其實有一個比例的病人,她不接受治療是因為怕化學治療,想到癌症治療就是化學治療,所以她抗拒治療,但是當用口服式、節拍式的化學治療,來治療她,其實她可以沒有化學治療刻板的經驗,比如會掉髮,需要放人工血管,需要每個禮拜或隔一個時間,就來醫院打針,所以她可以接受這樣治療的模式,得到病情的控制。   劉育志醫師:哪些病人適合節拍式的口服化學治療?   陳芳銘醫師:我覺得反過來講是只有少數的病人不適合,所以大部分轉移性乳癌的病人,其實都適合用節拍式的口服化學治療,來控制乳癌的病情。   劉育志醫師:節拍式口服化療可以使用多久?   陳芳銘醫師:通常化學治療的時間可以多久,通常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個,有沒有治療的效果,第二個,有沒有無法承受的副作用,也就是說有治療的療效反應,但是又沒有無法忍受的副作用,原則上這個治療的療程會一直持續,口服式、節拍式的化學治療,第一個,它有化學治療的治療效果,但是因為節拍式這樣的模式,又讓化學治療的副作用降到最低,甚至在某些程度上面,也減低了我們對於化學治療的恐懼,其實在臨床經驗裡面,有一個比例的病人,可以維持一年,甚至兩年這樣持續口服治療的時間。   陳芳銘醫師:有蠻高比例的病人其實她被告知乳癌,她不是害怕做乳房的切除,她是害怕要接受化學治療,也就是說化學治療其實讓病人聞之色變,但是化學治療在目前的癌症治療裡面,轉移性的乳癌治療裡面,還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所以我們有了節拍式口服化學治療的選擇,讓病人可以不用因為化學治療而聞之色變,她可以選擇比較可以接受的頻率跟副作用,她可以每天吃,可以隔兩天吃,讓病人在治療上也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性,我覺得這也是讓病人在參與治療過程裡面,讓她有自己可以決定的部分,也可以讓治療的順從性,會有加分的效果。   劉育志醫師:感謝陳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近視對眼睛很傷,可能導致失明!醫師圖解

2022年08月18日
公開
101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眼科教授暨近視防治中心主任、教育部國教署學童視力保健計畫主持人 吳佩昌醫師     一、什麼是近視?   近視主要原因是眼軸拉長,導致遠方的影像無法聚焦成像在視網膜上。近視是遠方的景物焦點落在視網膜前方,而非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模糊影像;因看遠處會較模糊、看不清楚;看近處會較清楚,故稱為「近視」。   大部分近視眼都是眼軸拉長所致。眼軸是從眼球前表面一直到視網膜表面的這段距離,也稱為眼球前後直徑。眼球是一個水球,一旦拉長時,眼睛組織變薄,體積和重量變大,對眼球的壓力及衝擊力變大,就容易產生病變。   近視後不只是配眼鏡矯正視力。大多數人認為戴上眼鏡看清楚就沒事了,但是不知道的是眼鏡只能做為輔助工具,卻無法控制近視度數加深,並忽略了近視會惡化危害眼睛健康和導致許多併發症。   目前國際臨床上,針對近視的照護標準已進展到控制度數,也就是透過醫療處置來延緩加深度數,維持眼睛的健康,而非單純佩戴近視眼鏡而已。     近視眼度數越深表示眼軸得越長,眼球的病變風險越高。近視500度的高度近視患者,比沒近視者,黃斑部病變的風險增為41倍,視網膜剝離風險增為9倍,白內障風險增為3倍;如果是近視800度的高度近視患者,比沒近視者,黃斑部病變的風險增為126倍,視網膜剝離風險增為21倍,白內障風險增為5倍。         二、近視是一種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近視達500度有失明風險的警告,2050年將會有近50億人口近視,其中10億人會因高度近視(>500度以上)而有失明風險。   近視500度以上可能導致多種併發症:   (一) 眼睛提早老化,導致視力變差,視野受損,甚至提高失明的機會。 (二) 易罹患青光眼導致周邊視野受損。 (三) 易罹患黃斑部病變導致中心視野受損。 (四) 易提早白內障導致視力模糊。 (五) 易罹患視網膜剝離導致視野缺損、視力受損,甚至失明。     近年來,不只是高齡族群發生視網膜剝離,20-29歲年輕人數也持續攀升中。高雄長庚眼科近視防治中心吳佩昌主任指出,國人視網膜剝離發生率為各國之冠,隨著3C世代來臨,民眾自我保健意識也要跟著抬頭,才能避免近視相關併發症發生,進而維護大家的視力健康。       三、近視自我保健這樣做   (一) 每年至少一次定期至醫院視力檢查留下檢查紀錄,若發現問題可以提早治療。   1. 散瞳檢查:定期散瞳檢查眼底視網膜。 2. 眼軸測量:正常為24毫米以內。 3. 眼壓及視神經盤檢查。     (二) 症狀自我察覺:飛蚊症是否突然變多、出現布幕般黑影或是有閃電的症狀。     (三) 閱讀時要有適度光線,及正確姿勢,保持30-45公分的距離。   (四) 減少過度用眼:用眼30分鐘,宜休息10分鐘。   (五) 戶外活動預防近視:研究指出每周戶外活動11小時,一年平均可減少55%近視機率。戶外活動不僅可以減少眼睛肌肉緊張,也增加視網膜多巴胺分泌量,進而抑制眼軸拉長,降低視網膜剝離機率。   (六) 營養要均衡,並多吃綠色蔬菜及富含葉黃素的食物。     四、雷射近視手術能夠治癒近視嗎?   在認識雷射近視手術前,我們先來認識眼睛的構造。   (一) 角膜(Cornea):角膜為透明組織,可讓光線進入眼球的主要屈光表面,避免外在環境傷害鞏膜為眼球壁,可保護眼球內部。   (二) 鞏膜(Sclera):為眼球壁,可保護眼球內部及維持眼球形狀。   (三) 水晶體(Lens):是眼球的主要屈光結構之一,也是唯一有調節能力的屈光間質。   (四) 虹膜(Iris):虹膜中間的洞形成瞳孔,可讓光線通過。虹膜有環狀肌及放射肌,收縮和放鬆時改變瞳孔大小,虹膜上的色素細胞多寡會決定虹彩顏色。   (五) 視網膜(Retina):為眼球壁內層,佈滿感光細胞及神經纖維。視網膜中心區稱為黃斑部,為視力最重要的地方。   (六) 睫狀肌(Ciliary muscle):是位於眼球中層(血管層)的一圈平滑肌,它能控制和調節水晶體形狀,以便看清近物、遠物以及正在移動的物體。   (七) 視神經(Optic nerve):視神經具有能傳導神經訊號的功能,可將視覺傳導到大腦。     雷射近視手術是以雷射光點將角膜磨平,透過改變角膜的厚度來改變屈光率,讓影像可以聚焦在近視眼較長的眼球之視網膜上,達到矯正近視的效果。但是眼球依舊有眼軸拉長問題,且有易出現各種近視併發症的風險!       五、日常保養重點:   (一) 定期就”醫“視力檢查:每年應進行1-2次眼科醫師檢查 ,以及配合學校護理人員進行學生視力保健的健康管理。   (二) 天天戶外活動“2”小時:力行「天天戶外遠眺 2小時」,每天戶外活動時間加總2小時。   (三) 力行規律用眼“3”010:進行近距離用眼時,一定要遵守「規律用眼」,近距離用眼3C或讀書30分鐘遠眺休息10分鐘。   (四) 睡眠時間“是”充足:充足睡眠可讓眼球肌肉休息和組織修復。   (五) 正確飲食健康”五”蔬果:攝取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飲食,特別是深色多葉蔬菜,例如菠菜、羽衣甘藍,對維持眼睛健康也很重要。     指導單位: 教育部  執行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照護線上 諮詢專家: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眼科教授暨近視防治中心主任                      教育部國教署學童 視力保健計畫主持人 吳佩昌醫師 諮詢單位: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     原文出處

危機倒數!胸痛、昏厥、心衰竭,致命的主動脈瓣狹窄

2022年08月18日
公開
12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我們的心臟負責推動全身血液循環,為了讓血液能夠朝正確的方向流動,心房與心室的出口都具有瓣膜,可以防止血液逆流。   當左心室收縮時,主動脈瓣會打開,讓血液從心臟流入主動脈。   當左心室舒張時,主動脈瓣會關閉,避免血液從主動脈流回心臟。   正常的主動脈瓣相當柔軟且富有彈性,能夠有效發揮閘門的功能,日以繼夜地運作。   然而,老化、感染、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或先天性心臟病可能導致主動脈瓣增厚、變硬,漸漸無法完全打開,使主動脈出口越來越狹窄。   主動脈瓣狹窄初期,患者沒有明顯症狀,但是隨著狹窄惡化,患者可能出現頭暈、胸痛、昏厥、呼吸急促等症狀。一旦出現昏厥,患者平均存活期只有3年 !   置換主動脈瓣是唯一能夠有效解決主動脈瓣狹窄的方法,可以改善症狀與存活率。   傳統開胸手術,會先讓心臟停止跳動,然後打開主動脈,切除損壞的瓣膜,縫上人工瓣膜、縫合主動脈,再讓心臟恢復跳動。   微創主動脈瓣膜植入術是透過導管放入人工瓣膜。醫師可以從股動脈穿刺,在X光輔助下,將導管延伸到心臟。然後在適當的位置展開人工主動脈瓣,取代已僵硬、狹窄的主動脈瓣。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 屬於微創手術,傷口僅約1公分,因為不開胸、不停止心臟、不使用人工心肺機,所以手術時間較短,術後疼痛較少、恢復較快、住院天數大幅縮短。手術風險較高的患者,可以考慮微創主動脈瓣膜植入術。   術後仍須依照醫師指示服用藥物,並定期回診檢查心臟及瓣膜的功能。除此之外,由於體內植入了生物組織瓣膜,因此在進行任何醫療程序前,請務必告知醫師您的心臟瓣膜狀況,以確保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早期發現主動脈瓣狹窄,有助提升治療成效,如果出現相關症狀,務必盡快就醫!   原文出處

肝硬化讓肝癌風險暴增!B型肝炎的病程與治療

2022年08月17日
公開
17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余明隆教授來到照護線上。   余明隆醫師:大家好,我是余明隆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B型肝炎的病程會如何進展?   余明隆醫師:B型肝炎主要是有兩大途徑來傳染,一個是媽媽傳給小孩子,大家知道的母子垂直感染,另外一個是長大以後,血液、體液的感染,主要是藥物毒癮者,這是一個主要的因素,另外,不安全的性行為也會傳染B型肝炎,得到B型肝炎以後,如果是小孩子得到,會有大概20年的免疫耐受期,在這20年當中,可以測到B型肝炎病毒,但是肝指數都是正常,基本上,肝臟的組織也都沒有發炎,但是隨著人體免疫的成熟,B型肝炎就會開始發作,稱為免疫清除期,免疫清除期的時候,我們的免疫系統就會去攻擊遭到感染的肝細胞,以及攻擊病毒,就會造成B型肝炎的發作,這時候常常說慢性B型肝炎。   余明隆醫師:大部分是指免疫清除期這1、20年當中,清除的過程當中,有些人蠻幸運的,他慢慢地可以把病毒抑制下來,一少部分,甚至可以把病毒帶原的全部清除掉,不過畢竟非常少,每一百個人裡面,每一年只有一個人可以這樣,大部分的人會一直發炎,發炎的過程中,就會造成肝臟的破壞,這時候就有機會進展成肝硬化,大概有五分之一的病人會變成肝硬化,一旦肝硬化形成以後,每一年就有1-4%的機會會產生肝癌,終其一生,有大概五分之一肝硬化的病人會走進肝衰竭,末期肝病變的現象,所以我們常說B型肝炎有三部曲,就是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   劉育志醫師:請問我們要如何評估肝纖維化的嚴重程度?   余明隆醫師:在B型肝炎的整個病程當中,會從慢性肝炎進入肝硬化,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可以根據肝臟纖維化的嚴重程度,就是纖維化程度把病人分成五期,零期就是沒有肝纖維化,另外,一期、二期、三期,到第四期的時候就叫做肝硬化,在慢性肝炎還沒有肝硬化之前,就可以分成0、1、2、3,第三期就叫比較嚴重的肝病,第四期就是已經肝硬化了。   劉育志醫師:請問我們要如何評估肝硬化的嚴重程度?   余明隆醫師:肝硬化最簡單的檢查是用超音波,不過超音波是一個預測,我們現在有肝纖維化超音波,這都是只能夠檢查出來有沒有肝硬化,剛剛劉醫師有提到非常重要的一點,肝硬化還分這三期來代表它的嚴重程度,第一期是代償功能還是完好的,叫做Child氏分期的A期,第二期是Child氏分期的B期,就是開始已經有肝衰竭的現象,不過還在中間,第三期C期就已經是末期了,這時候已經必須要換肝,這個Child氏分期主要有五個要素,一個是血中的白蛋白,一個是血中的膽紅素,另外,還有血液的凝血機能,還有看有沒有腹水,看有沒有肝腦昏迷,由這五個元素來構成一個分數,來評斷肝硬化的嚴重度。   劉育志醫師:請問何時會建議B肝的患者接受治療?   余明隆醫師:如果還在免疫耐受期,肝指數都正常,肝臟沒有破壞,這時候不需要接受治療,為什麼?因為接受治療的效果是不好的,也沒有必要接受治療,如果已經進入了不活動期,病毒都很低,肝指數也正常,也不建議接受治療,接受治療的黃金時期就是在免疫清除期。   余明隆醫師:免疫清除期可以把病人分成幾大類,第一大類就是他還沒有肝硬化的時候,這時候就要評估肝臟裡面的纖維化程度,如果是零到二期,這是比較輕的,這比較輕的肝病病人,這時候就要去評估他血中的病毒量是多少,病毒量一般來講2000 IU/ml以上才需要治療,除了這個以外,還必須配合肝指數,如果比較輕,肝指數必須要大於正常值上限兩倍以上,有了這三個要件,就建議要開始治療,至於比較嚴重的纖維化病人,就是第三期的纖維化病人,這時候也是病毒量來到2000 IU/ml以上,才建議要治療,但是肝指數只要不正常就可以了,這是中等程度肝病的病人,如果已經進入到肝硬化,這時候只要有病毒存在,不管是多少,不管肝指數是高或低或正常,所有的肝硬化都應該要馬上接受治療。   劉育志醫師:請問B型肝炎有哪些治療藥物?   余明隆醫師:B型肝炎現今有兩大類的治療藥物,第一大類就是干擾素,干擾素是用針劑打的,跟早期C型肝炎的治療一樣,現在一個禮拜打一次,為期半年到一年,另外一大類就是口服的抗病毒藥物,口服的抗病毒藥物很簡單一天一顆,要吃多久?不一定,每個人狀態不太一樣,一般來講,現在最少要吃三年,有的人要吃到一輩子,這兩大類藥物作用機轉不太一樣,干擾素同時有抗病毒作用,而且有免疫調節作用,它可以引發你的免疫能力,把病毒清除掉,如果是口服抗病毒藥物,主要作用就是抑制病毒,藉由抑制病毒來降低肝臟發炎,讓以後產生肝癌、肝硬化的機會大幅降低。   劉育志醫師:感謝余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惡性度高、進展快速,搶救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血液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8月15日
公開
93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50多歲的王先生因為不明原因發燒、全身倦怠而就醫,原以為只是感冒而已,豈料意外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簡稱AML)。基隆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黃彥閔醫師指出,因為患者是老菸槍,肺功能不佳、一直咳嗽,經評估後判斷較不適合使用高強度化學治療;基因檢測結果更顯示王先生屬於難治型患者,就算接受高強度且密集的化療,治療效果也不如預期。過去這類患者在治療上往往遇到瓶頸,僅能以疾病控制、減少併發症衝擊為目標,多數無法進行高強度化療病人會在半年內過世。與有機會治癒的其他患者相比,這類患者的預後成效落差極大。   所幸,今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治療進入標靶治療時代,臨床上有多款標靶藥物可使用,其中,健保有條件給付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與FLT3抑制劑,有助於降低患者治療上的經濟負擔。黃彥閔醫師分享:「經過心臟、肝臟、肺臟功能等重要器官功能檢查後,判定患者符合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給付條件,爾後透過低劑量化療合併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的療程,患者疾病控制獲得顯著改善,且相較於傳統高強度化學治療,噁心、嘔吐、血球低下等副作用都比較輕微,患者仍能維持很好的生活品質!」     惡性度高,進展快速的血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在四大血癌之中屬於高惡性度、病程發展快速的類別,大部分的病人都是因為出現症狀及相關併發症而就醫確診。只有少數病人是在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血球異常,進一步詳細檢查後才意外確診。」黃彥閔醫師提醒:「無論是年輕人或是長輩都可能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因此,若莫名出現四大症狀,包含:發燒不退、瘀青出血、蒼白疲勞、骨頭疼痛,就應該趕快到血液腫瘤科就診,才能掌握黃金治療期,降低未來健康、生活品質、自我實踐的衝擊與阻礙。」       根據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治療   擬定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治療策略時,有兩大關鍵的評估點,第一項為年齡,通常會以70-75歲作初步的分界點;第二項為心臟、肺臟、肝臟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是否良好。黃彥閔醫師解釋,過往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第一線治療為高強度且密集的化療;第二線治療為高強度化療加上異體幹細胞移植,治療帶來的副作用衝擊可說是越來越強烈,高齡且身體機能欠佳的患者治療風險較高,往往只能改以緩和性治療。   黃彥閔醫師也直言,這類無法接受治療的患者,過去因為藥物毒性的限制,病人即使有意願,也沒有辦法承受副作用、完成療程。所幸,隨著醫療科技發展,今日已有多元標靶藥物可使用,透過標靶藥物有望確保在調降化療強度的同時,提升預後成績,年長與體弱患者也能爭取治癒機會。     「台灣目前健保有給付兩種急性骨隨性白血病(AML)的標靶藥物,一種是針對比較高風險的FLT3基因突變,在原來的高強度化療加上標靶藥物治療,以提升化療藥物的治療效果,讓病人可以盡早進入幹細胞移植。另一種標靶藥物是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適合用在一些不適合做高強度化學治療的病人,有助提升緩解率與存活期,改善生活品質。」黃彥閔醫師也以最新通過健保給付的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為例:「針對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健保目前的給付條件是設定在一些比較不適合做高強度化學治療的病人,包含:75歲以上長者,或者是心臟、肺臟或肝臟功能不佳的病人。也因為重要器官功能健全與否,是75歲以下成年患者獲得健保給付的關鍵條件,也鼓勵患者確診後可與主治醫師討論是否需要進行相關檢查。」       貼心小提醒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病程進展快速、惡性度高,黃彥閔醫師叮嚀,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發燒、莫名瘀青出血、無力倦怠、骨頭疼痛等症狀,請盡快至血液腫瘤科就診。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是有機會治癒的疾病,要保握治療時機;若是年紀較大、身體狀況無法承受傳統的高強度化學治療,可使用口服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搭配低劑量化學治療,提升疾病緩解率與存活期!   若出現相關症狀想要探詢更多衛教資訊,或是想要尋找住家附近醫院及醫師進行相關檢查、治療,可點擊下方連結,進入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與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疾病工作組成立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衛教網站」,取得完整疾病介紹及治療資源。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

常見的腦下垂體腫瘤,症狀表現、治療解析,神經外科醫師圖文說明

2022年08月10日
公開
152

  文/台大醫學系潘威霖醫學生、台大神經外科黃博浩醫師/副教授     § 什麼是腦下垂體腫瘤?   腦垂體或又稱腦下垂體(pituitary gland)位於頭顱底部中央、又稱為蝶鞍部(sella turcica)的位置,是我們內分泌系統的樞紐。腦下垂體大致上可以分為前、後兩葉。前葉可分泌生長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刺激素、催乳素、濾泡刺激素和黃體生成激素等。而後葉分泌兩種激素,抗利尿激素和催產素。這些賀爾蒙可以調控人類生長發育、水份代謝、 產後哺乳、以及甲狀腺、腎上腺、性腺等內分泌器官的功能。腦下垂體的位置也與視神經的位置相當接近,當腦下垂體出現腫瘤而產生壓迫現象時也容易造成視覺的受損。   腦下垂體實際大小僅1立方公分,重量約 0.5 公克,但卻是顱內腫瘤的好發位置,將近有十分之一的腦瘤是源自腦下垂體。根據某些文獻的健檢與大體解剖報告,腦垂體瘤的盛行率在正常健康人甚至高達40%。流行病學臨床調查顯示,在任何年齡段都可能發生腦下垂體瘤,而在30-40歲,以及60-70歲則是兩個明顯的發病高峰。而就性別來看,女性(尤其是停經前的女性)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     大部分有症狀與少部分無症狀的垂體腫瘤需要以手術、藥物、放射線等方式,以一種或多種方式合併治療,期使內分泌功能與視力恢復正常、腫瘤根除或其生長受到抑制。黃博浩醫師指出,開刀的治療方式包括開顱(將頭骨打開進行手術)與經鼻(從鼻孔進入進行手術)兩種途徑,目前主流方式採用內視鏡經鼻的微創手術。因此完整的腦垂體疾病的診療面向涵蓋內分泌科、眼科、神經外科、耳鼻喉科、影像醫學科、病理科等範疇。   過去的診療為疾病治療方式為導向分科處裡,譬如藥物治療以內科為主、手術治療則在外科處置,需要時再照會或轉診他科。黃博浩醫師說,近年來院內相關科部醫師逐漸凝聚共識,深覺以病患為中心的臨床醫療有助於提升診療效率與病患治療後的結果,並在2019年成立台大醫院腦垂體多專科團隊。     § 腦下垂體腫瘤的種類   腦下垂體腫瘤大多數為良性,依據其是否分泌賀爾蒙,可分為兩大類:   一. 功能性垂體腫瘤(Hormone Secreting tumor):因為腦下垂體本身即為賀爾蒙的分泌中樞,其中內含多種細胞各自分泌不同的賀爾蒙影響身體各個器官。若有其中一種或多種分泌細胞大量生成特定賀爾蒙,就可能造成身體原本的內分泌平衡被破壞,衍生出各式各樣的內分泌相關疾病。   二. 非功能性垂體瘤(Nonfunctional tumor):相對於功能性垂體腫瘤,這類的腫瘤細胞增生並不分泌賀爾蒙。在初期無症狀,但若腫瘤生長擴大(通常要超過1公分以上的腫瘤)壓迫在腦垂體周圍的視神經路徑 或其他腦組織時,則會導致視野缺損或其他神經功能障礙。當病患出現神經功能障礙或視野缺損時,宜儘快接受治療。     § 腦下垂體腫瘤常見症狀   由於腦下垂體是人體的「內分泌中樞」,而且又位於視神經交叉下方,所以常見的症狀有以下幾種:   一. 內分泌功能症狀:   (一) 賀爾蒙分泌過多:   1. 泌乳激素瘤:最常見的「賀爾蒙分泌過多的功能性腦下垂體腫瘤」,體內泌乳激素過高,乳頭不正常分泌乳汁。 2. 生長激素瘤:體內有過多的生長激素,發生在小孩稱為「巨人症」,身形明顯較一般小孩來得高;發生在成人稱為「肢端肥大症」,手部、足部、前額、下巴、鼻子不正常增大。 3. 庫欣氏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瘤):由於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過高,導致高血壓、高血糖、體重增加、皮薄如紙、皮膚不正常色素沈積、皮膚不正常瘀血、骨質疏鬆症……等,如同吃過多類固醇所產生的症狀。 4. 促甲狀腺激素瘤:較罕見,有多動、心跳加快、怕熱、易出汗…等,類似甲狀腺亢進的症狀。     (二) 賀爾蒙分泌不足:正常的腦下垂體組織,受到腦下垂體腫瘤的壓迫,造成原本腦下垂體的功能低下,賀爾蒙分泌不足,而影響內分泌恆定。   二. 壓迫症狀:   腫瘤過大,對周邊正常組織的壓迫。常見於過大的腦下垂體腫瘤,壓迫視神經或視交叉,產生視力、視野的症狀,典型的病人可能會有雙眼靠外側(耳側)的視野缺損,感覺上很像在隧道裡面一樣。   三. 無症狀: 這類的腦下垂體腫瘤沒有症狀,在身體檢查或是腦部影像學檢查時才意外發現。   四. 腦下垂體腫瘤中風: 腦下垂體腫瘤生長與血管生長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腫瘤內部出血或是梗塞(缺血)的狀況,因腦下垂體腫瘤中風後壓力會上升,造成周圍正常組織更嚴重的壓迫,這類病人需要緊急處置。     § 腦下垂體腫瘤需要做哪些檢查?   一. 詳細血液賀爾蒙檢測:一方面與正常人比較是否血液中的賀爾蒙有異常,一方面賀爾蒙亦可以作為醫師的治療的追蹤標的,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後,還會再定期追蹤賀爾蒙報告,透過賀爾蒙的數值的趨勢,得知選擇的治療方式是否有效。   二. 腦部核磁共振或是電腦斷層檢查:詳盡的影像學檢查,可以提供神經外科醫師治療建議的資訊,並且可以當作日後治療成效追蹤的基礎資料。   三. 視力、視野檢查:如果病人本身有視力或視野的症狀,有可能需要安排此項檢查。     § 如何治療腦下垂體腫瘤?   主流的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放射線、與手術治療等方式。   一. 手術切除:是腦下垂體腫瘤常見的治療。若手術完整切除,此疾病即已治癒,不需後續藥物治療或放射線治療。以下狀況病患可能需考慮手術:   (一) 功能性腦下垂體瘤患者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或出現副作用 。 (二) 大型的非功能性腦下垂體腫瘤壓迫神經組織導致視野缺損或其他神經功能障礙。 (三) 急性腦下垂體腫瘤中風(Pituitary apoplexy),病人因為腦下垂體持續出血造成腦壓迅速上升影響大腦其他組織或神經功能麻痹,通常病人會先感受到劇烈的頭痛。   二. 藥物治療:主要針對功能性垂體瘤的病患,尤其多巴胺促效劑(dopamine agonist)對於泌乳素瘤,可以有效抑制腫瘤生長與調節內分泌功能;抗生長激素(octreotide)可以抑制生長激素的下游作用,對於生長激素瘤有不錯的治療效果。其他賀爾蒙激素的功能性垂體腫瘤也都有很好的藥物去針對該特賀爾蒙激素系統做症狀治療。   三. 放射線治療:如果手術無法切除整個腫瘤,放射治療是後續控制腫瘤和防止它生長的方法。傳統的放射治療放射治療多屬於大範圍長時間的輻射線照射,雖然能將病變的腫瘤細胞殺死,但容易影響周圍的健康組織造成多種副作用。目前新興的放射手術(radiosurgery)概念,如電腦刀(cyberknife)、加瑪刀(gamma knife)等新儀器是一種治療小型腦下垂體腺瘤的新選擇。配合立體定位技術來進行高準確度的腫瘤照射,對健康腦組織暴露之輻射量減至最小。資料數據顯示,放射手術比放射治療更有效地降低異常激素分泌,並且縮短治療時間,是在第一線手術治療失敗後,仍然是相當有效的第二線治療方法,而且最終發展成腦下垂體功能低下的機率比一般放射治療低很多。   四. 持續門診追蹤、觀察:當腫瘤大小尚小,且沒有對周邊組織產生壓迫症狀,也沒分泌賀爾蒙,可以選擇「持續追蹤、觀察」即可。     § 手術最常見的類型   一. 開顱手術(transcranial surgery)。病人需剃頭髮,因破壞範圍較大,感染風險高且較不美觀,目前並非主流治療方式。通常用於腦下垂體腫瘤過於巨大或無法以經蝶竇手術安全切除的病人。   二. 顯微鏡經蝶竇手術(microscopic transsphenoidal surgery)。蝶竇為鼻竇的其中一部分,通常透過鼻孔或口腔伸入手術器械,並需要在鼻中隔或上牙齦處做切割,才能將在蝶竇後的腦垂體腺露出並進行切除。但因為鼻腔或口腔的範圍不大,傳統顯微鏡光線與視線會受到周圍組織的阻擋,影響神經外科醫師的手術進行與結果。後來因為內視鏡技術的引進,目前已經不再是主流的治療方式。現在專家共識認為顯微鏡手術只適合小型腦垂體瘤(<1cm)。   三. 內視鏡經蝶竇手術(endoscopic transsphenoidal surgery)。由於手術器械與內視鏡系統的進步,「經鼻內視鏡手術移除腦下垂體腫瘤」是目前世界上治療腦垂體腫瘤共通的趨勢,除了有不需剃頭髮、不需開顱手術的優點之外,對神經外科醫師而言能有更良好的視野與操作空間,故可以避免一些傳統顯微鏡手術容易有的病發症,對病人是多一層保障,也是目前治療腦下垂體腫瘤的首選。     黃博浩醫師也指出,文獻證實內視鏡可以降低傳統顯微鏡手術容易發生的腦脊髓液外漏與腦部感染的機會,並增加腫瘤切除的範圍與降低有殘留腫瘤細胞的機率,亦降低鼻腔的併發症(如鼻中隔破裂與鼻塞等不適感)[1, 2, 3, 4]。     § 內視鏡經蝶竇手術的流程與優缺點   病人在麻醉以後,神經外科醫師會將內視鏡從鼻孔置入病患鼻腔,經由蝶竇到腦下垂體附近,進行腫瘤切除。目前大部份醫學中心的神經外科醫生皆有成熟的技術以及經驗可以利用經鼻內視鏡經蝶竇手術安全的切除大部份的良性腦下垂體腫瘤。不光是本文的主題良性腦下垂體腫瘤,適合接受經鼻內視鏡手術之腦下垂體疾病包括: Rathke氏囊腫(Rathke’s cysts)與部分的顱咽瘤(craniopharyngioma)等。   傳統顯微鏡與內視鏡視野與清晰度之差別 (左)為傳統顯微鏡視野極狹窄清晰度低 (右) 內視鏡解析度清晰視野較廣故國內外醫學中心多採用內視鏡(如UCL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_UQS345C8w)   一. 經鼻內視鏡手術的優點:不需在鼻中隔作切割,對鼻腔粘膜的破壞較低,故手術後病患的不適感會較少見。另外內視鏡的優點是解析度較高,故手術中醫師可以看得比較清楚,並可利用30度內視鏡檢查是否腫瘤有完全切除。目前有研究顯示內視鏡手術(較傳統手術)有較高的腫瘤切除率與較低的併發症。   二. 經鼻內視鏡手術的缺點與限制: 需要內視鏡專用的手術器械,並不是所有醫院都有這樣的器械與技術,不過台灣各大醫學中心都已經引進內視鏡技術。     § 經鼻內視鏡手術的風險與併發症   一. 感染、出血 與傳統手術相似,經鼻內視鏡手術之併發症包括感染,出血。輕微的感染多數以抗生素治療即可治癒,但若發生嚴重感染(如腦下垂體化膿)則有可能需接受引流手術將膿泡引流而出。手術後鼻腔因為有侵入性治療通常會有流血的狀況,但大多數皆會慢慢改善,但有少數案例需要接受止血手術。   二. 解剖位置併發症 又因為腦下垂體的位置特殊,也有視神經傷害與腦膜傷害造成腦脊髓液外漏(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的風險。腦脊髓液外漏發生之機會為3.5%,手術中會使用組織膠或自體脂肪組織來修補腦膜破洞,手術後需臥床並接受腰椎腦脊髓液引流(lumbar drainage)約5-7天以利腦膜破洞愈合。   三. 內分泌相關併發症 若因為腦下垂體切除而影響腦下垂體本身的功能,亦有可能有因為抗利尿激素不組造成的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腦下垂體賀爾蒙不足造成內分泌失調。黃博浩醫師指出,整體手術後之嚴重併發症之發生機會低於5-8%。尿崩症與腦下垂體賀爾蒙不足,又可分為暫時性或永久性,需要補充賀爾蒙並定期抽血檢查。一般來說永久性的腦下垂體賀爾蒙不足之機會低於5%,而這些病患需終身補充賀爾蒙。   四. 罕見併發症 手術中發生傷到內頸動脈的機會極低(0.5%),但若發生則有可能有生命危險。   目前研究顯示,內視鏡手術(較傳統顯微鏡手術)有較低的併發症比率。至於因為手術需要麻醉,麻醉風險通常和年紀與心肺肝腎功能有關,手術前通常會諮詢麻醉科醫師之意見。其餘風險包括:中風、心臟病發作、下肢靜脈栓塞等。另外,若手術無法順利完整切除腫瘤,則有可能需要再接受開顱手術或放射線手術治療。     § 筆記重點   腦下垂體腫瘤,絕大多數為良性腫瘤,惡性腫瘤的機率較低,雖然如此,也絕對不能放著不管它,更不能放任腫瘤任意的生長。尋求合格的神經外科醫師協助,接受完整的身體檢查,與神經外科及耳鼻喉科組成的顱底手術團隊討論最適宜的治療方式,才能降低腫瘤的危險性。     (A) 腦下垂體腫瘤壓迫到視神經, 術前核磁共振檢查。 (B) 經鼻內視鏡腦下垂體腫瘤切除術後腫瘤完全切除且視神經壓迫獲得緩解   在台灣,台大醫院的內分泌科、眼神經科、耳鼻喉科與神經外科位居國內龍頭地位。台大神經外科是國內最早採用經鼻顯微手術的單位,近十年來也與耳鼻喉科團隊合作採用內視鏡手術,台大腦垂體團隊乃國內全方位整合性的醫療團隊,不論內科、外科治療結果都具有相當的優勢。   目前手術團隊包括鼻科、眼科與神經外科互補合作,發展複雜性顱底手術,能安全治療較侵入型與巨大型腦垂體瘤。2021年底台大醫院也引入術中核磁共振造影,增加 困難治療的腦垂體瘤 之手術成功率。   參考文獻: 1、Phan K, Xu J, Reddy R, Kalakoti P, Nanda A, Fairhall J. Endoscopic Endonasal versus Microsurgical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for Growth Hormone-Secreting Pituitary Adenomas-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ld Neurosurg. 2017 Jan;97:398-406. doi: 10.1016/j.wneu.2016.10.029. Epub 2016 Oct 15. PubMed PMID:27756664. 2、Kahilogullari G, Beton S, Al-Beyati ES, Kantarcioglu O, Bozkurt M, Kantarcioglu E, Comert A, Unlu MA, Meco C. Olfactory functions after transsphenoidal pituitary surgery: endoscopic versus microscopic approach. Laryngoscope. 2013 Sep;123(9):2112-9. doi: 10.1002/lary.24037. Epub 2013 Jul 8. PubMed PMID: 23835915. 3、Li A, Liu W, Cao P, Zheng Y, Bu Z, Zhou T. Endoscopic versus microscopic transsphenoidal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pituitary adenom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ld Neurosurg. 2017 Jan 16. pii:S1878-8750(17)30032-3. doi:10.1016/j.wneu.2017.01.022. [Epub ahead of print] PubMed PMID: 28104521. 4、Gao Y, Zhong C, Wang Y, Xu S, Guo Y, Dai C, Zheng Y, Wang Y, Luo Q, Jiang J. Endoscopic versus microscopic transsphenoidal pituitary adenoma surgery: ameta-analysis. World J Surg Oncol. 2014 Apr 11;12:94. doi:10.1186/1477-7819-12-94. PubMed PMID: 24721812; PubMed Central PMCID: PMC3991865.   原文出處

我有牙齦炎怎麼辦?圖文懶人包

2022年08月10日
公開
136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文/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黃耀慧臨床教授、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何佩珊教授     一、什麼是牙齦炎    牙齦炎是牙齦組織發炎,症狀為牙齦發紅、腫脹及容易流血。造成牙齦炎的主因是牙菌斑,牙菌斑(或稱口腔生物膜,俗稱牙垢)是一種軟軟黏黏的物質,最常附著在牙面及牙齦邊緣,顏色介於半透明或淡黃色,其中含有數以百萬計的細菌。這些細菌新陳代謝後的產物,會誘導牙齦發炎,也會造成蛀牙。有效去除牙菌斑是預防和治療牙齦炎最直接方法,也是保持牙周健康的措施。容易形成牙菌斑的牙齒部位有:一、靠近牙齦處;二、兩顆牙齒間;三、牙齒表面不平整處。       二、牙齦炎不理它,後果會是……   牙周疾病包括牙齦炎和牙周炎(俗稱牙周病),牙齦炎是牙周疾病最初期的症狀。牙菌斑中的細菌與其代謝產物誘發身體的炎性反應,造成牙齦紅腫,刷牙會看到流血。   如果牙菌斑一直沒有去除,唾液中的礦物質會沈積在牙菌斑中,形成牙結石。牙結石的粗糙表面使細菌更容易堆積、增生、成熟,當細菌形成相當程度的聚落,會引發身體的免疫反應,而破壞牙齒周圍的組織,包括牙周韌帶、齒槽骨,導致牙周炎。       牙周炎是屬於較嚴重的牙周疾病,牙周炎若未及早治療,接下來牙齦就會開始出現萎縮的現象,進而齒槽骨遭到破壞,造成牙齒動搖,形成掉牙的危機。        三、研究文獻已證實牙周疾病與多種全身性疾病,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口腔健康促進計畫   (106~110年)指出日本的長期世代研究(Japan Collaborative Cohort Study),追蹤了 4,139 位 40 至 79歲的民眾超過 13 年後,發現牙齒的症狀與因心血管疾病和肺炎的死亡具有相關性,牙齒的症狀包括:敏感性牙齒、咀嚼困難、牙齦流血、感到口腔黏膩。其中,常感到口腔黏膩的受試者死於肺炎的風險升高 2 倍。2012 年的一篇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共收集了 13 篇文獻數據加以整合分析後發現,罹患牙周病後得到中風的風險是沒有牙周病者的 1.47 至 2.63 倍。         四、清除牙菌斑的方法   根據Weiger等學者於1995年發表的研究顯示,牙菌斑中的細菌在不到一小時內就會開始繁殖、增生,24-72小時後便會衍生為成熟的細菌生態,而造成牙齦炎。此時如果能即時運用正確潔牙方法清除牙菌斑,牙齦即可恢復健康狀態;如果任由牙菌斑堆積而形成牙結石、牙周炎,就無法靠個人的潔牙來去除,只能靠牙醫師的專業牙結石清除術(俗稱洗牙)才能去除。清除牙菌斑的方法可分為機械式(例如:刷牙及牙間清潔)及化學方式(例如:抗菌牙膏、抗菌漱口水等)。     五、牙刷及牙膏選擇重點    牙刷能夠刷得到牙齒的三個面,包括外側面、內側面和咬合面。挑選牙刷和牙膏時請注意下列幾項重點:   (一) 牙刷頭 牙刷頭需挑選大小適中,以能包含 2-3 顆牙的範圍為最佳;刷頭太大無法將每一顆牙齒刷乾淨。   (二) 牙刷毛 牙刷毛的軟硬也要適中,太軟的牙刷毛不易將牙齒清潔乾淨,太硬的牙刷毛反而容易引起牙齦萎縮,造成齒頸部外露。   (三) 牙刷該怎麼放置 刷完牙應將牙刷以清水沖洗乾淨,將刷毛朝上,放置於通風良好處,以利保持乾燥。   (四) 更換牙刷時機 每三個月要定期更換牙刷;刷毛出現損壞、變形、變色、發霉,則應該馬上更換牙刷;得到傳染病、感冒流行過後也應更換牙刷。   (五) 正確選擇牙膏 牙膏的主要作用是將氟化物帶入口腔中,以發揮預防蛀牙的功效。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一般家用牙膏中氟離子的濃度要在1000-1500ppm之間,才能有效預防蛀牙,而且含氟濃度越高或是使用頻率越高,預防蛀牙的效果會越好。另外,選用含有抗菌成分的一般家用牙膏,可以有效預防及治療牙齦炎。     六、正確刷牙方式   建議成人以貝式刷牙法(Bass method)或改良式貝氏刷牙法來進行潔牙,一方面可達到適度按摩牙齦,同時確實清潔牙齦溝,達到預防牙周疾病的效果。潔牙頻率一天至少二次,睡前一次是必須的,另一次可依個人狀況安排。     七、貝式刷牙法的重點   (一) 刷毛朝牙根尖並涵蓋一點牙齦。 (二) 刷毛與牙齒表面呈45度角。 (三) 刷牙時兩顆兩顆來回震動約十次。 (四) 刷咬合面時,不需要求刷毛角度,前後來回刷動數次即可。 (五) 刷前牙內側時,可將牙刷刷頭擺直一顆一顆刷。         八、正確使用牙線    牙齒的鄰接面主要靠牙線清潔,使用牙線的方法有兩種:分別是手指捲線操作法(Spool method)與環形操作法(Loop method)。     (一) 手指捲線操作法 取牙線長約45公分(約大拇指到手肘處長度),牙線二端分別纏繞在雙手的中指上。前牙清潔操作利用大拇指和食指,而後牙則是利用雙手的食指來操作。二手手指以前後(前牙) 或左右(後牙)拉動,使繃緊的牙線切入越過牙間接觸點後,將牙線輕靠一側牙面從牙龈最低處向咬合面,上下滑動最少5次來回,以清除牙面上的牙菌斑。結束後再清潔另一側的牙面。   (二) 環形操作法 將牙線前後二端對疊打結三次,連成一大牙線圈。再以上述方法來清潔牙齒。清潔過程中可以變換使用牙線圈不同的位置,以避免重覆使用不潔線段。以環形操作法較簡單,且可改善手指捲線時,雙手中指被牙線緊纏不舒服的感覺。       九、其他輔助工具   (一) 牙線棒 大專學生原則上建議以牙線清潔牙齒的鄰接面,當無法使用牙線時,可以牙線棒替代,但是牙線棒上有食物殘渣或牙菌斑時,就要更換,不可一支用到底,否則容易把細菌帶到另一個牙齒鄰接面。如果牙線棒使用不當時,容易造成施力過大而傷害牙齦。   (二) 牙間刷 當較大的牙縫、牙齦嚴重萎縮,或是在牙齒矯治期間,牙齒表面有矯正器時,才須使用牙間刷進行清潔,原則上還是建議以牙線清潔為主。   (三) 牙線穿引器 牙線穿引器是一種牙線的輔助工具,由稍硬一點的尼龍材質製造的水滴狀穿引器,可以將牙線穿引到牙橋的下方和臼齒牙根的分叉處,在製作固定牙橋假牙和牙周病治療後使用。     指導單位:教育部 執行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照護線上  諮詢專家: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 黃耀慧 臨床教授                     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 何佩珊 教授 諮詢單位:衛生福利部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台灣口腔衛生科學學會     原文出處

達到腸道黏膜癒合 別讓發炎持續危害

2022年08月05日
公開
123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林毅軒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林毅軒醫師:大家好,我是林毅軒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發炎性腸道疾病?   林毅軒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顧名思義就跟它的名字一樣,腸道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某些病人暴露在特別的環境改變,會誘發身體免疫反應,進一步攻擊腸道,甚至全身器官,大致分為兩大類,潰瘍性結腸炎以及克隆氏症,潰瘍性大腸炎的病患主要有腹瀉,一天可能拉肚子二、三十次以上,甚至會有血便的狀況,血便大家看了可能非常害怕,也可能因裡急後重而導致坐立難安,這都是非常困擾的狀況,在慢性發炎下可能有貧血的情形,久了便產生倦怠,影響工作及生活品質。   林毅軒醫師:另一個是克隆氏症,克隆氏症疾病的位置會更往上,可能到小腸甚至上消化道,如果在小腸影響到病患的吸收更大,常常跟病人說小腸影響更大,慢慢地體重便會減輕,再進一步可能產生腹痛、腹瀉,有些病患還會出現瘻管的情形。   劉育志醫師:請問要如何評估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嚴重程度?   林毅軒醫師:我們可以從病患的主觀症狀,包含腹瀉、腹痛的次數,嚴重程度,甚至病患的生活品質做評估,這個是比較主觀的,第二個我們可以從客觀的角度做評估,因為病患處於腸道發炎的狀況,我們可以利用抽血,觀察發炎指數有多高,或檢驗他的鈣衛蛋白,這是用來看腸道發炎特殊情形偵測的蛋白。   林毅軒醫師:另外也可藉由內視鏡去看,包含大腸鏡、小腸鏡以及膠囊內視鏡,觀察腸道的黏膜是否紅腫,是否黏膜非常脆弱、出血,潰瘍的大小範圍,這個都可以用來評估,除此之外,還有放射科幫助能做小腸攝影,做影像的結合,包含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這些綜合起來,包含主觀跟客觀的證據,可以用來評估發炎性腸道的嚴重程度。   劉育志醫師:臨床上會如何選擇治療藥物?   林毅軒醫師:還是以病患的疾病分佈位置跟疾病嚴重程度做評估,依主觀和客觀的證據分類,可以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一般介於輕到中度之間的病患,可以比喻說輕到中度是一塊,中到重度又是一塊,就像廚師在煮飯一樣,輕到中度是小火燉煮,中到重度則是大火快炒,所以這個發炎程度是不一樣的。   林毅軒醫師:輕到中度可以用傳統的5-ASA藥物,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幫他把小火控制住,但若是中度到重度,用小火的藥物控制可能已經緩不濟急,久了大火一直在發炎,底部可能已經燒焦了,這時候除了在急性期可以使用類固醇也要盡快移到生物製劑的介入,生物製劑的選擇目前有包含兩大類,病患若有腸道外的免疫攻擊表現,我們可以選擇抗腫瘤因子的藥物,除了這個之外,目前也有更安全的選擇,就是所謂腸道專一性的單株抗體。   劉育志醫師:請問生物製劑和傳統藥物有何差別?   林毅軒醫師:傳統藥物主要有5-ASA藥物、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在臨床上病患比較擔心的主要是類固醇,除了會造成外觀改變,像月亮臉、水牛肩,影響造成系統性免疫力下降,進而引起感染,這是大家在傳統藥物比較擔心的地方,在生物製劑它的安全性,不論它的效果,效果一定更好,安全性比起傳統藥物來的安全,分成抗腫瘤壞死因子的生物製劑,也有更安全的腸道專一性生物製劑,安全性又是大幅地提升。   劉育志醫師:症狀改善就可以停藥嗎?   林毅軒醫師:症狀改善可能是主觀的症狀,例如腹瀉、血便改善,這個改善表示疾病獲得大部分控制,卻不代表體內的發炎也控制住,我們還需要客觀證據,包含內視鏡及其他檢查,症狀改善當然是好的,但體內的發炎反應,還需要進一步跟醫生討論。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腸黏膜癒合?   林毅軒醫師:腸黏膜癒合是我們在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非常重要的目標,在治療前我們會用大腸鏡、小腸鏡觀察黏膜狀況,是否有紅腫,或是潰瘍出現,而在治療期間,更需要用內視鏡檢查,觀察黏膜紅腫是否消失,是否恢復到正常人的黏膜狀況,血管紋路是否非常明顯,如果可以達到跟正常人無異的狀態,黏膜的腫脹程度,血管的分布都已經正常,這就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也就是腸黏膜癒合,這目標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改善病患在短期,甚至長期的狀態,短期可能包含未來類固醇的使用率降低,黏膜癒合也能讓病患之後開刀比率降低,生活品質上也能獲得很大的改善,往後得到腸胃道腫瘤的比例也會大幅下降。   劉育志醫師:感謝林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林毅軒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