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照護線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突破治療瓶頸!降低卵巢癌復發風險,PARP抑制劑標靶藥物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2024年02月20日
公開
2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卵巢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發現的時候往往已經是第三、第四期。台大婦產部主治醫師魏凌鴻醫師說,卵巢癌可能出現腹部不適、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常有患者是到腸胃科就醫,才發現卵巢癌。   卵巢癌的轉移跟其他腫瘤的轉移不太一樣,卵巢癌可以經由腹腔轉移,很容易從卵巢擴散到腹部其他器官的表面。魏凌鴻醫師表示,卵巢癌進展到第三期、第四期的時候,大多沒有辦法靠外科手術徹底切除,一定要搭配藥物進行全身性治療。   然而,過去治療卵巢癌的過程中常會發現,開始化學治療後很快就可以把疾病控制下來,但在經過一段時間後,腫瘤細胞會再次活躍,而需要繼續治療。魏凌鴻醫師指出,「近年來,我們認為卵巢癌患者在接受化學治療後,便可利用維持性治療,降低復發的風險,或是延緩復發的時間。」       完成化療後開始維持性治療,有效降低卵巢癌復發   隨著藥物的進步,維持性治療的成效持續提升。魏凌鴻醫師分享,用於維持性治療的藥物有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副作用要少,患者才願意常態性使用。   早期大家嘗試使用低劑量化學治療作維持性治療,但是副作用較多,效果也不理想。魏凌鴻醫師說明,現在已發展出治療機轉較精準的PARP抑制劑標靶藥物,對卵巢癌的治療是一個重要的突破。   PARP抑制劑是第一個針對DNA修復機轉發揮作用的藥物,可以讓卵巢癌細胞失去修復DNA的能力而逐漸凋亡,我們會利用基因檢測,找出適合使用PARP抑制劑標靶藥物的患者,魏凌鴻醫師強調,利用PARP抑制劑標靶藥物作為維持性治療,能夠顯著提升治療成效、降低復發風險、延長無疾病存活期、改善存活率。     隨著精準醫療的發展,基因檢測的角色越來越重要。魏凌鴻醫師提到,在確定診斷卵巢癌時,便會建議進行基因檢測,確認基因型態有助於挑選合適的治療藥物。我們希望利用維持性治療來減少復發的風險,而不是等到卵巢癌復發後再開始治療。   PARP抑制劑標靶藥物採用口服,一天一到兩次,不需要住院,非常方便,患者可以照常工作,維持原來的生活。魏凌鴻醫師指出,因為治療機轉較精準,副作用較少,有助提升患者治療的順從性。     「建議在確診卵巢癌後,便要進行基因檢測,了解腫瘤的基因型態。」魏凌鴻醫師呼籲,「患者一定要與醫師詳細討論,根據基因型態,擬定合適的治療計畫!」     筆記重記起來   1、 卵巢癌初期沒有症狀,且容易經由腹腔轉移,接受治療後仍有較高的復發風險。 2、 確診卵巢癌時,建議進行基因檢測,了解基因型態能幫助選擇合適的藥物。 3、 卵巢癌接受手術與化學治療後,建議接受維持性治療,降低復發風險,不要等到復發再治療。 4、 PARP抑制劑標靶藥物是針對DNA修復機轉的藥物,上皮性卵巢癌發揮作用。 5、 利用PARP抑制劑標靶藥物進行維持性治療,可顯著降低卵巢癌復發風險、延長無疾病存活期、提升存活率。 6、 PARP抑制劑標靶藥物採用口服,一天一到兩次,不需要住院,非常方便,患者可以照常工作,維持原來的生活。因為治療機轉較精準,副作用較少,有助提升患者治療的順從性。   原文出處

癌症免疫藥物如何使用?療程常見疑問解答

2024年02月19日
公開
61

  癌症免疫藥物利用人體免疫系統來對抗疾病,比起傳統化療有機會產生更顯著的治療成效,是近年來醫學研究的熱門話題,也提供了更多肺癌治療選擇。不過,許多癌友及家屬仍對這個新興療法存有許多疑問,為此,肺癌權威醫師蔡俊明教授也特地整理出幾個患者常見疑問,希望幫助大家更了解癌症免疫藥物治療。     已中斷過癌症免疫藥物 仍可能重啟治療   癌症免疫藥物治療有時會因為患者免疫力、體力降低或產生副作用而暫停,若待體力恢復、副作用降低後再繼續恢復治療,仍有機會有治療效果。此外,有時可能是治療初期效果不錯,但後期因為腫瘤細胞對藥物產生抗藥性而影響治療效果,這時若患者的治療期程較長、而腫瘤又持續惡化,不排除也可暫停治療一陣子後再次恢復,有時仍會出現治療效果。     觀察腫瘤指標 評估癌症免疫藥物治療效果   蔡俊明教授指出,開始癌症免疫藥物治療後,有時可能會發現效果不如預期,這時醫療團隊會替患者再次進行基因檢測,確認患者是否有先前沒發現、但可用標靶藥物治療的突變基因。另一種情況,有時除了效果不如預期,甚至會發現腫瘤快速惡化,但通常再觀察一陣子後就可能發現腫瘤開始縮小。針對這類情況,醫師通常會觀察患者的腫瘤指標,若腫瘤指標持續減少就能推測治療有效,可以繼續耐心追蹤。蔡俊明也建議,患者治療過程中若有任何疑問,應隨時與醫師討論。     密切追蹤觀察 依患者成效調整治療計畫   有鑑於有些病人在剛開始進行癌症免疫藥物治療時效果會不如預期,因此治療通常會以3週作為一個療程週期,並每2個月左右做一次電腦斷層來判斷療效〔1〕。對於免疫治療反應良好的病人,通常都會建議持續使用1~2年的時間。 蔡俊明指出,治療兩年後可以考慮適時暫停、觀察腫瘤復發情況後再評估是否繼續。     癌症治療因人而異不可盲從!主動與醫師討論才是正解   癌症免疫藥物並非所有晚期肺癌患者都可以使用,目前僅建議無腫瘤基因突變的患者使用,有基因突變的病人建議使用標靶藥物治療,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可有效控制病情。蔡俊明指出,癌症免疫藥物與標靶藥物為兩種治療,適用於不同患者,除非是臨床試驗〔2〕,否則目前學界不建議同時使用。   部分患者在接受癌症免疫藥物治療後,可能會出現「間質性肺炎」等副作用〔3〕〔4〕。蔡俊明提醒,間質性肺炎的症狀為咳嗽和呼吸困難〔5〕〔6〕,若患者同時出現這兩種症狀,應主動告知醫師。除了肺功能異常,癌症免疫藥物也可能會讓患者出現腎功能異常〔7〕,嚴重的話甚至會造成不可逆影響,因此若出現疑似不良反應症狀,也請主動與醫師討論。    參考資料: 1. Aide, N., Hicks, R. J., Le Tourneau, C., Lheureux, S., Fanti, S., & Lopci, E. (2019). FDG PET/CT for assessing tumour response to immunotherapy : Report on the EANM symposium on immune modulation and recent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46(1), 238–250. https://doi.org/10.1007/s00259-018-4171-4 2. Papadatos-Pastos D, Yuan W, Pal A, et al. Phase 1, dose-escalation study of guadecitabine (SGI-110) in combination with pembrolizumab in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rs.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10(6), 2022;10:e004495. doi: 10.1136/jitc-2022-004495 3. 鄭詩穎、王爾瑩、孫國倫、陳必立,疑似Pembrolizumab及Olaparib引起間質性肺炎案例報告,藥學雜誌電子報146期。 4. Kim, S., & Lim, J. U. (2022).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ystematic review of characteristics, incidence,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 14(5), 1684–1695. https://doi.org/10.21037/jtd-22-93 5. Picard, S., Goh, D., Tan, A., Sikotra, N., Gabbay, E., & Clay, T. (2021). Patterns of immunotherapy-induced pneumonitis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case series. Journal of medical case reports, 15(1), 332. https://doi.org/10.1186/s13256-021-02926-y 6. Suzuki, Y., Karayama, M., Uto, T., Fujii, M., Matsui, T., Asada, K., Kusagaya, H., Kato, M., Matsuda, H., Matsuura, S., Toyoshima, M., Mori, K., Ito, Y., Koyauchi, T., Yasui, H., Hozumi, H., Furuhashi, K., Enomoto, N., Fujisawa, T., Nakamura, Y., … Suda, T. (2020). Assessment of Immune-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NSCLC Treated with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 15(8), 1317–1327. https://doi.org/10.1016/j.jtho.2020.04.002 7.Borówka, M., Łącki-Zynzeling, S., Nicze, M., Kozak, S., & Chudek, J. (2022). Adverse Renal Effects of Anticancer Immunotherapy: A Review. Cancers, 14(17), 4086. https://doi.org/10.3390/cancers14174086 衛教文章公益合作夥伴MSD (TW-LAM-01312 Jan/2024)   原文出處

晚期肺癌治療新趨勢 癌症免疫藥物大揭密

2024年02月19日
公開
58

  肺癌已成台灣新國病!根據統計顯示,肺癌已蟬聯我國癌症死亡人數榜首近20年〔1〕,每年新發生人數也破萬人〔2〕,平均每半小時就約有1人罹患肺癌〔2〕。其中過半數的肺癌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不適合手術,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成為重要課題。隨著醫療科技進步,肺癌治療已有許多更精準、表現不錯的治療,如:癌症免疫藥物、標靶治療等,國內外治療指引(包含美國癌症治療指引〔3〕、國內晚期肺癌藥物治療共識〔4〕)也皆將兩種治療列為晚期肺癌優先治療建議。但是,你知道癌症免疫藥物是什麼嗎?哪些情況可以使用呢?     不適用標靶治療?無腫瘤基因突變患者以免疫治療搭配化學治療可望效果加乘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依照是否有腫瘤基因突變大致分為兩類,有突變者可考慮接受標靶治療〔3〕,鎖定突變基因進行攻擊;而無腫瘤基因突變者,則可考慮接受癌症免疫藥物治療,或癌症免疫藥物合併化學治療〔3〕。     肺癌權威醫師蔡俊明教授指出,若患者無腫瘤基因突變,或突變基因無適用的標靶藥物,則可以考慮接受癌症免疫藥物治療〔3〕。若同時合併化學治療,研究顯示療效相比單用化學治療更為突出〔5〕,且體能越好的患者治療成效有機會更顯著,鼓勵患者應把握時機及早就醫治療。     癌症免疫藥物破壞癌細胞機制 讓免疫系統正常運作   為什麼癌症免疫藥物的適用對象會與標靶藥物不同呢?其實是因為兩者作用機制有所差異。蔡俊明說明,癌症之所以難以治療,就是因為腫瘤(癌)細胞會在體內分泌一種稱為PD-L1的蛋白,並與免疫細胞連接,讓原本負責攻擊外來細胞的免疫細胞無法正常作用,抑制體內免疫系統〔6〕。     而癌症免疫藥物,或稱「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其機制便是打斷PD-L1與免疫細胞之間的連接,將抑制解鎖,讓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可以正常發揮功能,去對抗癌細胞〔7〕。       癌症免疫藥物專一攻擊癌細胞 較細胞治療精準度高   癌症免疫藥物與細胞治療皆為癌症的新型治療,蔡俊明特別解釋兩者之間的差別。癌症免疫藥物是利用個人的免疫系統,讓原本被阻擋的免疫細胞能夠正常發揮功能去攻擊癌細胞,精準針對癌細胞進行攻擊,不只治療成效已通過國際認可,更被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CCN)指引列為無腫瘤基因突變者的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建議治療。另一方面,細胞治療則是透過抽取患者或他人的免疫細胞,經過體外繁殖培養等程序後,再將這些處理過的細胞引進患者體內使用〔8〕,是完全不一樣的治療。    不同於「癌症免疫藥物」治療時患者的免疫細胞已和癌細胞「抗原」連結過,只是透過藥物再次幫助免疫細胞正常作用,「細胞治療」使用的免疫細胞則是經大量培養後統一輸回患者體內,表面並無抗原,無法專一針對癌細胞或集中目標進行攻擊。因此,細胞治療目前仍在臨床實驗階段,不確定性高,效果也需要更多資料與實證。     最後提醒大家,肺癌越早發現,存活率就有機會越高。早期篩檢、早期治療仍是最好的防治方式。雖然癌症免疫藥物對晚期肺癌治療成效佳,不過研究顯示若能及早發現,將癌症免疫藥物提前至術前輔助,也能為治療帶來顯著幫助〔9〕。另外也要注意,不論何種治療皆有風險,癌症免疫藥物也不例外,治療後仍有一定副作用發生率,若治療後發現身體有異樣,切記要盡快通知醫療人員。     參考資料: 1.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統計處,90-111年主要癌症死亡原因_肺癌 2.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0年癌症登記報告,p.3 算式:365天x24小時/17,923人(110年肺癌新發人數)=0.48 (每半小時就新增一名肺癌患者) 3.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lines®)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V.3.2023. ©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Inc.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Accessed [July 24, 2023] 4. 2022台灣晚期肺癌藥物治療共識 5. Kaplan-Meier estimate. Data cutoff date: February 23, 2022. 6. Yi, M., Niu, M., Xu, L., Luo, S., & Wu, K. (2021). Regulation of PD-L1 expression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14(1), 10. https://doi.org/10.1186/s13045-020-01027-5 7. Dang, T. O., Ogunniyi, A., Barbee, M. S., & Drilon, A. (2016). Pembrolizumab for the treatment of PD-L1 positive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Expert review of anticancer therapy, 16(1), 13–20. https://doi.org/10.1586/14737140.2016.1123626 8. 衛生福利部,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https://celltherapy.mohw.gov.tw/intro.htm (accessed date: 2023.12.26) 9.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衛部菌疫輸字第001013號_保疾伏OPDIVO (nivolumab) Injection仿單 衛教文章公益合作夥伴MSD (TW-LAM-01311 Jan/2024)   原文出處

打呼不代表睡得好,睡眠呼吸中止症常導致失眠,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4年02月19日
公開
40

  作者: 劉育志 醫師   「那是一個五十幾歲的男士,長期有失眠的問題,導致情緒不穩定,而且在駕車經過高架橋時都會感到很恐慌。」馬偕紀念醫院胸腔內科劉景隆醫師指出,「進一步檢查發現,原來他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晚上都會嚴重缺氧。」   確定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症後,便建議患者在睡覺時使用呼吸器。劉景隆醫師說,使用呼吸器改善缺氧之後,患者的睡眠品質大幅改善,整個人變得神采奕奕,安眠藥的劑量也可以減量使用。   失眠是國人相當常見的狀況,造成失眠的原因也相當複雜,常見的有環境因素,例如太冷、太熱、太吵、太亮而影響睡眠;有心理因素,例如緊張、焦慮、擔憂等;有生理時鐘改變,例如時差、輪班等;有飲食因素,例如在睡前攝取刺激性食物、飲料;有精神疾病,例如憂鬱症、焦慮症、思覺失調等;有身體疾病,例如咳嗽、鼻塞、疼痛、夜尿、睡眠呼吸中止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由於失眠的成因相當複雜,所以在遭遇失眠的狀況時,必須仔細尋找原因,才能採取適當的解決方式。     眾多失眠的原因中,有些原因造成入睡困難,有些原因導致睡著之後容易醒來而影響睡眠品質。劉景隆醫師說,睡眠呼吸中止症便是會嚴重干擾睡眠的因素之一。   大家可能會以為,一個人睡到打呼代表睡得很好,其實並非如此。劉景隆醫師說,如果經常打呼,一定要留意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的患者往往打呼聲有大有小,而且睡覺時的呼吸聲會中斷。當呼吸中止導致血中氧氣濃度過低時,患者就會驚醒,一個晚上會發生數十次、甚至數百次,早上起床的時候會覺得頭痛、口乾舌燥等症狀。   因為晚上的睡眠一直被打斷,所以白天就容易打瞌睡、工作不能專心、記憶力衰退、暴躁易怒、心情低落。劉景隆醫師說,由於精神不繼,患者駕駛的安全性也須受到重視。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危險因子包括肥胖、男性、老年、家族病史、使用酒精或鎮靜劑等。部分患者的呼吸道肌肉較鬆弛,睡著之後便可能造成呼吸道塌陷,導致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從盛行率推估,台灣至少有100-200萬人患有呼吸中止症,但大多數患者都不曉得自己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劉景隆醫師說,通常是身邊的人發現患者打呼很大聲、呼吸聲明顯中斷,才會提醒患者就醫。   「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只會發生在成人,兒童也有機會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而在夜間哭鬧、翻來覆去。」劉景隆醫師說,「因為睡眠品質很差,兒童可能常打瞌睡、活動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憂鬱、夜尿等,對小朋友的發育也有負面影響。」   經過檢查確認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時,建議要根據病因接受治療,或是在睡覺時使用陽壓呼吸器,改善缺氧以及睡眠品質。劉景隆醫師說,部分患者在初期配戴陽壓呼吸器時,會因不習慣而影響睡眠品質,所以可以使用安眠藥物來輔助。   慢性阻塞性肺病也容易影響睡眠。劉景隆醫師說,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因為支氣管有慢性發炎的狀況,患者白天就容易喘,睡著之後換氣減少,缺氧會更加嚴重,所以很容易醒過來,相當痛苦。     謹慎使用安眠藥物   如果有失眠的狀況,請務必就醫檢查,千萬不能擅自服用安眠藥。劉景隆醫師說,因為部分安眠藥具有抑制呼吸的作用,可能會讓呼吸中止的狀況更嚴重,或讓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體內堆積更多二氧化碳。   劉景隆醫師說,由於苯二氮平類安眠藥物會改變睡眠結構,長期使用後,部分患者會覺得記憶力受到影響。另外,部分苯二氮平類藥物具有呼吸抑制的作用,呼吸中止症患者也需特別留意使用此類藥物。     目前較新的機轉安眠藥是透過節抗食慾素受體改善失眠症(Orexin receptor antagonist),劉景隆醫師解釋,因為透過不同的機轉發揮作用,較不會影響睡眠結構,較符合生理需求,對失眠症患者的睡眠有助益。相較於傳統安眠藥物,食慾素受體拮抗劑比較不會有生理依賴性,也不會造成呼吸抑制,因此臨床上讓呼吸中止症病人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多一個選擇。   失眠的成因很複雜,患者一定要跟醫師詳細討論,選擇合適治療與安眠藥物。     筆記重點整理   1、 如果經常打呼,一定要留意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往往打呼聲有大有小,而且睡覺時的呼吸聲可能會中斷。呼吸中止會導致血中氧氣濃度過低,患者就會頻繁驚醒。   2、 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白天容易打瞌睡、工作不能專心、記憶力衰退、暴躁易怒、心情低落。由於精神不繼,患者駕駛的安全性也須受到重視。確認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時,建議要根據病因接受治療,改善睡眠品質。   3、 如果有失眠的狀況,請務必就醫檢查,千萬不能擅自服用安眠藥。因為部分安眠藥具有呼吸抑制的作用,可能會讓會讓呼吸中止的狀況更嚴重,或讓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堆積更多二氧化碳。   4、 苯二氮平類藥物是常見的安眠藥物,有呼吸抑制的作用,呼吸中止症患者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也需特別留意使用此類藥物。   5、 食慾素受體拮抗劑透過不同的機轉發揮作用,對失眠症患者的睡眠有助益。相較於傳統的安眠藥物,比較不會有生理依賴性,也不會造成呼吸抑制,因此臨床上讓呼吸中止症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多一個選擇。   原文出處

對抗惡視力!治療糖尿病黃斑部水腫與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4年02月19日
公開
5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王先生,你的左眼確定發生了黃斑部病變,所以看東西會覺得變形。」醫師慎重的說,「這個問題最好要儘早治療,否則視力可能越來越差。」   「接下來該怎麼辦?」王先生問。   「目前主流治療方式是眼內注射藥物。」醫師說。   「打針?!每個月都要施打嗎?這樣要一直來醫院好麻煩!」王先生焦慮的回答。   「您先別緊張,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的治療選擇日益多元,除了現有的治療外,也有可以透過『抑制血管不正常的增生』加上『快速減少視網膜積液、血液滲漏』的選擇,治療頻率有機會延長到16週、也就是近4個月打一次藥。」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學中心葡萄膜炎科林純如主任指出,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是常見的黃斑部病變。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好發在50歲以上的族群〔1〕,至於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就是跟糖尿病相關,即使是20幾歲也有可能發生。   糖尿病黃斑部水腫是相當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根據統計,約10%糖友會發生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2〕,千萬不能輕忽。     林純如主任說,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可能會使患者視覺出現扭曲、變形,甚至出現暗影。但因為兩隻眼睛未必會同時出問題,所以患者容易輕視症狀而延誤就醫。   林純如主任也提醒,50歲以上民眾、糖尿病患者、有家族病史等高風險族群,可以定期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自我檢測。檢測方式是先遮住一隻眼睛,用另一隻眼睛注視表格中心的圓點,若發現方格中的線條有扭曲、變形、或出現暗影,可能是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的症狀,務必盡快至眼科檢查。     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現有治療遇挑戰,患者抗病好難熬   林純如主任指出,面對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應積極治療,才能避免視力持續惡化。為了減少新生血管不正常增生,過去會透過雷射治療封閉不正常的新生血管,以避免病情惡化,因為打過雷射後會形成疤痕,還可能造成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患者後續的視力下降。      林純如主任說,現有的眼內注射抗新生血管藥物,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抑制不正常的血管新生,通常需要一段時間幾次注射後,患者才會感受到視力的明顯進步,治療頻率約為1至2個月施打一次,對於部分同時罹患一種或多種慢性疾病患者,需要較頻繁的往返醫院追蹤與治療。   對於害怕眼內注射帶來的恐懼及擔心頻繁往返醫院治療的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患者而言,負擔較大。若患者因此而放棄治療,可能會導致其視力發生不可逆的惡化,實在非常可惜。     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治療新選擇,助患者減少治療負擔   林純如主任鼓勵,患者千萬不要放棄治療的希望!特別是今日,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治療日益多元,除了已有的抗血管新生藥物以外,現在已有可以抑制血管增生再加上穩定血管,雙管齊下控制減少視網膜內積液、出血的治療選擇可以使用,針對不同致病原因進行控制。穩定控制疾病以後,有機會將治療頻率延長至4個月注射一次,減少患者回診治療的負擔及時間,希望在治療初期就讓患者建立疾病控制的信心。     至於患者也很擔心的「眼內注射到底會不會很恐怖」,林純如主任指出,注射前醫師會先幫患者點局部麻醉眼藥水,注射時也僅會使用一根很細的針將藥物從眼白處注入,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可怕。患者通常在初次治療之前會很緊張,但是打完針後,就會覺得沒有想像中可怕。     貼心小提醒   林純如主任說,若發生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千萬不要害怕,若因為恐懼而消極治療,反而可能會造成不可逆的視力影響。鼓勵患者,今日臨床上已有多元的治療選擇可以幫助患者穩定控制疾病,有機會減少患者請假的次數、往返醫院與候診的時間。請主動與醫師討論,以利醫護人員為您打造個人化療程,在治療持續穩定的情況下,患者的視力也更有機會進步。   參考資料: 1、 Votruba M, et al. Eye (Lond). 2001 Jun;15(Pt 3):424-9.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1450768/ 2、 衛生福利部台灣病人安全資訊網 2022/6/17 《我有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病變,該接受何種治療?》 #羅氏公益夥伴   原文出處

乳癌轉移仍有機會長期存活!健保接軌國際指引,納入細胞週期抑制劑與停經針,停經前荷爾蒙受體陽性轉移性乳癌治療解析,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4年02月19日
公開
3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細胞週期抑制劑與停經針已納入健保,幫助患者接受符合國際指引建議的治療,對停經前的荷爾蒙受體陽性轉移性乳癌患者非常重要!」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廖國秀醫師指出,多年來乳癌都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乳癌的治療也持續進步。   確診乳癌之後,醫師會根據多種生物標記將乳癌分成幾種亞型,包括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HER2陽性乳癌、三陰性乳癌等。廖國秀醫師說,台灣最常見的是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約占65%。   由於國民健康署已推動乳癌篩檢多年,有助於提高民眾對乳癌的認知,也發現許多早期乳癌。廖國秀醫師說,目前有8成患者屬於早期乳癌,只要能夠按部就班接受治療,就可達到良好的成效,甚至有機會治癒。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早期乳癌患者中,約有3成左右的乳癌患者可能出現復發的狀況。   台灣乳癌患者的年齡比歐美國家大約年輕了8至10歲,約有三分之一的乳癌患者不到50歲,所以臨床上常會遇到較年輕、尚未停經的乳癌患者。     很多人會覺得年輕人的身體狀況較好,較能承受抗癌的治療。但是根據統計,40歲以前的乳癌患者,與較年長的乳癌患者的預後有顯著差異。廖國秀醫師說,因為相較於年紀較大的乳癌患者,年輕患者的乳癌惡性度較高、進展速度較快、接受手術後復發、轉移風險較高。   面對這些年輕型乳癌患者,除了治療疾病之外,常常還要考慮到她的工作、家庭,甚至患者可能還有生育計畫,這些狀況都與年長的乳癌患者不同。   年輕型乳癌患者以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較常見,過去的乳癌在復發轉移後,治療選擇較有限。廖國秀醫師說,隨著乳癌治療的進步,針對轉移性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現在可以使用細胞週期抑制劑標靶藥物,搭配抗荷爾蒙治療與停經針。停經針採皮下注射,細胞週期抑制劑與抗荷爾蒙治療都是口服藥物。     細胞週期抑制劑能夠針對調節細胞分裂週期的細胞週期素激酶CDK(cyclin-dependent kinases)發揮作用,進而抑制癌細胞的分裂,達到控制乳癌的效果。廖國秀醫師解釋,根據研究,細胞週期抑制劑搭配抗荷爾蒙治療與停經針能夠有效延緩疾病惡化,副作用較化學治療少,且採用口服,便利性高,有助維持生活品質。   根據大規模臨床試驗,停經前的轉移性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患者,在使用細胞週期抑制劑搭配抗荷爾蒙治療與停經針後,能夠顯著提升治療成效,延長存活時間,所以被列入國際治療指引建議的治療。廖國秀醫師說,納入健保給付,能夠幫助患者接受符合國際治療指引的治療,大幅減輕經濟上的負擔。     目前停經前或正在停經乳癌婦女患者使用細胞週期抑制劑,須與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及停經針合併使用,並符合以下條件:   1、 荷爾蒙接受體為:ER或PR>30%。 2、 HER-2檢測為陰性。 3、 經完整疾病評估後未出現器官轉移危急症狀(visceral crisis)且無中樞神經系統轉移。 4、 骨轉移不可為唯一轉移部位。   細胞週期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能夠更精準的對抗腫瘤,副作用也相對較低,只要符合健保給付條件,醫師便會協助向健保申請使用,幫助提升治療成效。     貼心小提醒   「在過去,大家會認為乳癌轉移後大概就只剩下幾個月時間。」廖國秀醫師說,「如今,在使用細胞週期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停經針後,有半數以上的患者能夠存活達5年以上,治療成效大幅提升而且能夠維持生活品質。」   乳癌早期沒有症狀,必須利用乳房攝影與乳房超音波才能發現,請大家要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能夠達到較佳的預後。廖國秀醫師提醒,如果遭遇乳癌復發或轉移也不要灰心,乳癌的治療持續進步,健保也接軌國際指引的建議,納入細胞週期抑制劑與停經針,幫助患者獲得更完善的治療。   即使是晚期乳癌仍有機會長期存活,如同慢性病般,使用口服藥治療便能穩定控制病情。請與醫師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提升治療成效!   原文出處

輕忽小傷口、惡化恐截肢!糖尿病足治療照護重點提醒 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2024年02月05日
公開
8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有位60多歲的女性患者,因為糖尿病腎病變而需要洗腎。有次洗腎結束後頭暈不小心跌倒,在腳上造成一個傷口。由於傷口遲遲沒有癒合,所以被帶來門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暨整形外科主任李建智醫師指出,「檢查發現患者的傷口有感染且周邊動脈有狹窄的狀況,便建議進行清創,並打通狹窄的血管。」   經過一段時間的換藥,傷口依然沒有明顯進展,再拖下去可能會有截肢的危險,於是患者評估後決定嘗試使用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李建智醫師說,經過幾個禮拜後,患者的傷口逐漸好轉,最後完全癒合,不必再擔心截肢,讓患者與家屬鬆了一口氣。   根據文獻報告,19-34%糖尿病患在其一生中會有糖尿病足問題〔1〕。台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暨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王治元醫師表示,台灣的糖尿病照護與衛教越來越完善,大幅減少糖尿病足的發生。目前糖尿病足在第1型糖尿病病人族群之盛行率介於1.0%至2.5%〔2〕,第2型糖尿病病人族群盛行率1.03%至1.36%〔3〕。不過因為糖尿病患相當多,全台約有270萬人,所以還是時常看到罹患糖尿病足的患者。     糖尿病足的發生與血管病變和神經病變有關。王治元醫師說,若沒有好好控制糖尿病,全身器官就像泡在糖水裡,將漸漸產生病變。大血管病變包括心肌梗塞、腦中風、周邊動脈阻塞等,小血管病變包括神經病變、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等。   因為神經病變,患者足部的感覺較遲鈍,可能在無意間碰撞、燙傷卻沒有自覺。李建智醫師補充,由於足部周邊血液循環不良,足部可能形成潰瘍、壞疽,難以癒合的傷口容易遭到感染,而進展為蜂窩性組織炎、骨髓炎、壞死性筋膜炎,甚至可能面臨截肢的命運。     積極治療糖尿病足,才能避免截肢!   發現糖尿病後請與醫師密切配合,王治元醫師叮嚀,透過飲食、運動、藥物,將血糖、血脂控制達標,盡量減少血管併發症。有抽菸的患者一定要戒菸,以避免血管的狀況惡化。   若發現糖尿病足,務必積極治療。王治元醫師說,醫師會評估周邊血管的狀況,若有狹窄、阻塞的狀況,便要想辦法解決,恢復足部的血液循環。     為了降低感染的機會,一定要積極清創、換藥,保持傷口乾淨。李建智醫師說,如果有發紅、腫脹等感染跡象,必須使用合適的抗生素來控制感染。   在促進傷口癒合的部分,可以使用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李建智醫師解釋,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的機轉是調節傷口處的免疫細胞,控制會分泌發炎激素的細胞數量,活化會抑制發炎激素的細胞增生,打造傷口更好癒合的環境,發揮幫助調控傷口從發炎期進入增生期,且臨床試驗的結果顯著,能夠大幅增加傷口完全癒合的比例。   「在使用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前,必須先確認足部的血液循環,這點非常重要!」李建智醫師提醒,「倘若足部的血液循環不良,即使擦了藥膏還是不會有好的結果。」   因為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不含抗生素,無法控制感染。李建智醫師說,如果傷口有感染,一定要先使用合適的抗生素治療。   尤其糖尿病足的傷口照護很重要,在換藥前請先使用肥皂洗手。李建智醫師說,然後以沾生理食鹽水的無菌棉棒清潔傷口,並仔細觀察傷口的狀況。     確認傷口沒有感染後,請以無菌棉棒均勻塗抹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最後使用無菌紗布或人工敷料覆蓋傷口。李建智醫師說,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已納入健保給付,只要符合健保給付規定,醫師便會協助申請使用。     貼心小提醒   糖尿病患者要好好保護雙腳,請穿著符合腳型的包鞋,避免赤腳走路,以減少受傷的機會。王治元醫師提醒,由於足部感覺異常,洗澡的時候,請先測量水溫,避免燙傷。患者要每天檢視足部,看看是否有傷口、水泡、龜裂、發紅、浮腫等狀況。如果有相關問題,請盡快就醫治療,不可自行塗抹藥粉、藥膏、草藥。及早做好預防跟治療,才能避免從一個小傷口,演變到難以收拾,甚至需要截肢的狀況!   參考資料: 1. Armstrong DG et al. N Engl J Med. 2017;376(24):2367-2375. 2.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臺灣糖尿病年鑑 2020 第 1 型糖尿病: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2020. 3.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臺灣糖尿病年鑑 2019 第 2 型糖尿病: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2019.   原文出處

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條件放寬,安全性高、保護更持久!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2024年02月05日
公開
22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大家較少戴口罩,呼吸道的傳染性疾病也明顯增加。2023年累計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案例數為近3年最高〔1〕,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顏啟華醫師表示,其中有將近5成案例為65歲以上民眾〔2〕,高危險群務必提高警覺。   提到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顏啟華醫師指出,由於感染後的症狀與流行性感冒相似,因此常常容易被民眾忽略,誤以為只是感冒。然而,肺炎鏈球菌其實是具備一定的危險性,常見除了引發肺炎外,還可能造成中耳炎、鼻竇炎、支氣管炎等。更可怕的是當肺炎鏈球菌進入血液中,將造成多種侵襲性疾病,例如敗血症、腦膜炎、腹膜炎、關節炎、骨髓炎、心包膜炎、溶血性尿毒症等〔3〕。對此,顏啟華醫師提醒,若感染肺炎鏈球菌後,演變成「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對患者的威脅性將大大提升,不只疾病病程進展快速,死亡率還很高。而且部分存活的患者可能出現痙攣、癲癇、聽力障礙等後遺症〔4〕。可見感染肺炎鏈球菌的威脅不容小覷,民眾切勿掉以輕心。     而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可以存在人體鼻腔,並經由打噴嚏、咳嗽的飛沫傳染,是社區型肺炎常見的致病菌。任何人都可能遭到肺炎鏈球菌感染,尤其是5歲以下嬰幼兒及65歲以上老年人更容易遭到感染〔5〕。另外,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腎衰竭或慢性腎病、脾臟功能缺損或接受過脾臟切除、何杰金氏病等癌症患者、接受器官移植手術、植入人工電子耳、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含括愛滋病毒感染者)、使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者,均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的高危險族群〔6〕。顏啟華醫師補充說明,如果覺得症狀比較嚴重,就要特別小心,千萬別當成單純的感冒而延誤就醫。除此之外,積極預防肺炎鏈球菌,能更有效降低感染機會。     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安全性高 肺炎鏈球菌疫苗加一劑,保護更廣、更持久!   相較其他傳染性疾病,肺炎鏈球菌已有積極的預防方式-疫苗。近年來疾病管制署持續提供公費疫苗接種,現接種對象已放寬至65歲以上〔7〕。顏啟華醫師分享,肺炎鏈球菌疫苗能夠降低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發生率與死亡風險,減少衍生的醫療負擔。根據研究,肺炎鏈球菌疫苗還可以讓鼻咽黏膜受到免疫系統的保護,降低肺炎鏈球菌帶菌移生機率,進而阻斷肺炎鏈球菌的傳播,發揮群體免疫效益〔8〕。   此外,相較於過往公費疫苗僅有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2023年起公費補助更納入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顏啟華醫師指出,根據研究,接種一劑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後,再接種一劑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有助提升免疫記憶,提供較長時間的保護力,並使保護範圍更廣〔9〕。這也是國際上建議接種疫苗的共識,能有效降低感染肺炎鏈球菌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的風險。也因此,疾病管制署提供的公費疫苗增加為一劑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與一劑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     而究竟疫苗接種該如何安排?顏啟華醫師分享,從未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民眾,可先接種一劑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間隔至少1年後再接種一劑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曾接種過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或PCV15)的民眾,可於間隔至少1年後再接種一劑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曾接種過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的民眾,可於間隔至少1年後再接種一劑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若是屬於高風險對象,可於醫師評估後縮短接種兩種疫苗的間隔〔10〕。   最後,顏啟華醫師也分享,診間常遇到民眾對疫苗安全性感到猶豫,事實上,目前的PCV13結合型疫苗及PPV23多醣體疫苗皆為不活化疫苗,安全性高,極少發生發燒、倦怠等嚴重副作用。少數人可能有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的反應,不過通常會在2天內恢復〔11〕。   因肺炎鏈球菌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可與流感疫苗同時接種,建議採「左流右肺」,也就是左手接種流感疫苗,右手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提升保護力。       筆記重點提醒   1、 肺炎鏈球菌可存在人體鼻腔,透過飛沫傳染。任何人都可能遭到感染,尤其是5歲以下嬰幼兒及65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等高危險群更容易遭到感染,進而產生敗血症、腦膜炎、腹膜炎、關節炎、骨髓炎、心包膜炎等嚴重併發症,危及性命。 2、 肺炎鏈球菌疫苗是相當有效的預防方式,公費疫苗接種對象已放寬至65歲,且增加為一劑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與一劑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 3、 PCV13結合型疫苗及PPV23多醣體疫苗皆為不活化疫苗,安全性高,極少發生發燒、倦怠等嚴重副作用。能夠與流感疫苗同時施打。 4、 接種一劑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後,再接種一劑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有助提升免疫記憶,提供較長時間的保護力,並使保護範圍更廣,能夠有效降低感染肺炎鏈球菌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的風險。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疾病管制署資料開放平台地區年齡性別統計表-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依發病日統計(以月為單位) 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秋冬防疫 三針有幸」,65歲以上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第二階段開打,呼籲長者儘速接種新冠XBB、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提升3重保護力(accessed date 2023/11/30)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4EhvkH6BPPgghk4vduSFAw?typeid=9 3.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accessed date 2023/11/30) https://www.cdc.gov.tw/Disease/SubIndex/oAznsrFTsYK-p12_juf0kw 4.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 疾病介紹(accessed date 2023/11/30)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MEYvHLbHiWOcLfQKKF6dpw 5.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accessed date 2023/11/30) https://www.cdc.gov.tw/Disease/SubIndex/oAznsrFTsYK-p12_juf0kw 6.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肺炎鏈球菌疫苗 (Pneumococcal Vaccine) (accessed date 2023/12/15)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ORBnRmMgImeUqPApKawmwA 7.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為提升民眾免疫保護力,10月2日起分三階段擴大65歲以上民眾公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accessed date 2023/10/05)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q9_r5mAOvcpIPSUvrjGFpw?typeid=9  8. SpringerLink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s(accessed date 2023/11/30)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719-023-10100-3 9. Intervals Between PCV13 and PPSV23 Vaccine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accessed date 2023/12/15) Intervals Between PCV13 and PPSV23 Vaccine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cdc.gov) 10.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肺炎鏈球菌疫苗 (Pneumococcal Vaccine) (accessed date 2023/12/15)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ORBnRmMgImeUqPApKawmwA 1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肺炎鏈球菌疫苗 (Pneumococcal Vaccine) (accessed date 2023/12/15)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ORBnRmMgImeUqPApKawmwA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輝瑞協助刊登(PP-PRV-TWN-0130-202312)   原文出處

多囊腎警訊與治療,腎臟專科醫師解說

2024年02月02日
公開
9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吳逸文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吳逸文醫師:大家好,我是吳逸文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多囊腎的成因為何?   吳逸文醫師:多囊腎就是俗稱泡泡腎,就是腎臟裡頭,大家可以看到像這個模型,在正常組織裡頭,它長了很多的水泡跟空泡,來侵蝕我們正常的組織,目前為止這是一個遺傳疾病,它是一個顯性的遺傳,最主要有兩種遺傳的基因缺陷,包括PKD1的基因跟PKD2的基因,因為這是顯性遺傳,只要是爸爸媽媽,有一個人得到疾病,每一個子女就有50%的機會,得到這個疾病,在臨床上面非常重要,是在病人問診的時候,去注意他的家族史,不只是在直系的第一代,甚至會再追到更上一代的親屬,來看看他們的一些基因傾向。   劉育志醫師:請問多囊腎有哪些常見的症狀?   吳逸文醫師:多囊腎症狀有分兩個,第一個是在腎臟本身,因為非常多的空泡,造成整個腎臟的組織變化,跟腎臟的形狀變大所引起的症狀,這些包括腎臟變大的時候,一些腹痛,血尿、腎臟的感染,或者是血壓的改變,另外,因為這個基因的突變,他會影響到全身很多其他的器官,所以多囊腎的病患,他也會有很多腎臟以外的一些症狀,包括他在肝臟也會有一些大大小小,不一樣的囊腫,在我們的腸子裡頭,也會有一些憩室,或者是發炎,在我們腦的血管裡,也會有一些血管瘤,其他的部位所有的腺體,包括我們的胰臟,或者是我們其他的腺體,甚至在心臟的瓣膜,也都會有異常,當我們遇到一位多囊腎的病人,不只我們會關注他腎臟方面的疾病,同時我們也要看看,這些基因的缺陷,所帶來全身的狀況。   劉育志醫師:請問哪些屬於多囊腎的高風險族群?   吳逸文醫師:在腎臟功能不良的病人,或者是有腰部疼痛,五大症狀的病人,我們會特別去看他有沒有,一些家族史的狀況,如果說家族史方面,我們有看到他有一些遺傳的疾病,甚至他有一些透析的疾病家族史,這些都是罹患多囊腎的高風險群。   劉育志醫師:請問多囊腎會帶來哪些健康衝擊?   吳逸文醫師:多囊腎是一個無形的殺手,它會在結構上面,慢慢的破壞我們的正常組織,因而使得腎臟功能慢慢的下降,當腎臟功能下降到,腎絲球過濾率小於15分,也就是第五期的腎臟功能不良的時候,病人就會面臨需要透析,也就是俗稱洗腎的風險,目前為止我們有兩種多囊腎,也就是第一型跟第二型的多囊腎基因病變,以第一型的多囊腎基因病變,它的惡化速度是比較快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病人,他可能是在30、40歲發病,經過10年、15年以後,在50歲、60歲的時候,就會步入到透析的狀況,另外,在多囊腎的部分,由於它是一個顯性的遺傳,所以常常在我們整個遺傳學的諮詢,還有婚姻跟下一代生育的諮詢,也會讓病人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這一部分也是需要團隊照護,來加強衛教跟輔導。   劉育志醫師:在確診多囊腎時,患者常見的反應為何?   吳逸文醫師:很多病人剛開始他們會有點憤怒,或者是自我放棄,經過我們多次的一些衛教,還有治療的時候,他們都很願意來正視一些腎臟的問題,來接受衛教跟治療,在整個疾病的過程當中,跨領域的陪伴不只是醫師、衛教師,甚至一些社工,或者是志工夥伴們的陪伴,對病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劉育志醫師:請問過去多囊腎的治療方式為何?   吳逸文醫師:大部分都是傳統的保守治療,除了會一些血壓,跟慢性腎病的危險因子控制以外,我們會請他做一些飲食上的調控,包括鹽分、糖分跟脂肪食物的攝取,同時我們也會應用一些藥物,讓他得到比較正常的血壓跟血糖控制,當這些因子控制不良的時候,最終病人都有可能,會步入到透析的風險。   劉育志醫師:新型的口服藥物對於多囊腎有哪些幫助?   吳逸文醫師:近年來因為藥物的一些發展跟進步,其實在多囊腎已經有些突破性的治療,新型的口服多囊腎的藥物,可以精準的來抑制,我們腎臟水泡的發生跟數量的增生,也會抑制我們水泡中水分的分泌,得到整個腎臟功能的改善,跟延緩腎臟水泡數量增加的效果,目前這種藥物,也可以用專案用健保的給付方式做申請,其實它是一個非常革命性跟突破性的療法,以我自己治療病人的經驗來看,我這裡自己有一位洗腎的病人,這位老先生本人是因為多囊腎開始做透析,五個子女裡面,有三個女兒都罹患到多囊腎的遺傳,其中有兩位已經開始透析,自從這個新的藥物開始進來以後,我們就告訴老先生的子女們,每一位都要來做篩檢,我們也很成功的,在有一位腎臟功能還沒有到末期的病人,開始導入專案,精準的多囊腎口服藥治療,這位病人是年紀非常輕的一位女性患者,經過這樣的治療以後,多年以來他的腎臟功能,都可以維持的非常穩定,所以不管是跨領域的一些治療,或者是在醫師上面的處方,可以給病人更多的信心,來對這個疾病可以治療的更理想。   劉育志醫師:感謝吳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吳逸文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解決熟男解尿困擾,攝護腺拉開術幫助保留性功能,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4年02月02日
公開
12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那是位50多歲的男士,因為良性攝護腺肥大而解尿困難,甚至導致兩側腎臟都有點水腫。」台大醫院泌尿部姜宜妮醫師指出,「患者考慮接受手術治療,但是非常擔心在接受攝護腺刮除術後,會出現逆行性射精或影響勃起功能。」經過討論後,患者選擇接受攝護腺拉開術,利用細小的植入物從左右兩側拉開攝護腺,讓尿道恢復暢通。姜宜妮醫師說,術後患者的解尿狀況明顯改善,膀胱餘尿從300毫升降到50毫升,而且勃起功能與射精功能都沒有受到影響,讓患者鬆了一口氣。   隨著年齡增長,男性都會遇到良性攝護腺肥大的狀況。姜宜妮醫師說,攝護腺是個胡桃大小的腺體,位於膀胱出口,包住尿道,所以在攝護腺增生肥大後便會漸漸對排尿造成影響。   良性攝護腺肥大好發在50歲以上的男性,姜宜妮醫師說,如果有代謝症候群,例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或是體重過重,也比較容易發生良性攝護腺肥大的問題。     良性攝護腺肥大的症狀包括尿速較慢、斷斷續續,上廁所時需要等一段時間才能解出尿液,且須用力解尿。姜宜妮醫師指出,長期解尿不順,也會讓膀胱產生變化,變得很頻尿,可能每個小時都想要尿尿,或是晚上睡覺時要起來解尿兩次以上。患者只要感到尿意就會很急,需要馬上去解尿,甚至出現尿失禁。   如果有相關解尿症狀,應該要及早至泌尿科就診,讓醫師評估攝護腺的狀況,並利用肛門指診、超音波、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等檢查看看是否有其他的問題。     低侵入性攝護腺拉開術解析   良性攝護腺肥大初期可以使用藥物治療,姜宜妮醫師說,但是如果在吃藥過程中,解尿狀況雖然比沒有吃藥好,卻一直有新的症狀出現,就表示患者的膀胱還是需要費力解尿,可能影響膀胱功能導致急尿、頻尿,便會建議利用手術的方式處理良性攝護腺肥大。   如果已有兩次以上尿不出來而需要導尿,或是產生膀胱結石,常常感染發炎,就一定要儘快手術治療。   傳統經尿道攝護腺刮除術是在膀胱鏡輔助下,利用電刀一片一片的刮除壓迫尿道的攝護腺。姜宜妮醫師解釋,因為失血的關係,患者可能需要接受輸血。術後也可能有疼痛、血尿、尿失禁、尿滯留的狀況。   接受傳統經尿道攝護腺刮除術後,患者可能會有性功能的變化。姜宜妮醫師說,最常見的逆行性射精就是因為攝護腺被刮開了,所以在射精的時候精液會向後流入膀胱。而在電刀刮除攝護腺時,部分神經可能受損,患者會覺得勃起的硬度不如以往。   近年來發展出攝護腺拉開術,利用不同的原理解決良性攝護腺肥大造成的解尿問題。姜宜妮醫師說,肥大的攝護腺就好像是閉合的窗簾,攝護腺拉開術就是利用細小的帶線植入物把肥大的攝護腺向兩側拉開,讓尿道恢復暢通。     攝護腺拉開術是在膀胱鏡輔助下,依序在左右兩側放置4至6個鎳鈦合金製成的帶線植入物,將肥大的攝護腺拉開。姜宜妮醫師說,拉開攝護腺後,尿液就能順暢通過。   相較於傳統攝護腺刮除術,攝護腺拉開術的手術時間較短,通常可在0.5~1小時內完成。由於植入物相當細小,傷口僅幾個小點,過程幾乎不會失血。姜宜妮醫師說,對年長患者而言,手術時間短、失血量少皆有助於降低手術風險。   攝護腺拉開術術後需要留置尿管的時間較短,甚至有機會不用放尿管。姜宜妮醫師說,一般而言,術後疼痛感不明顯,患者可能會有會陰部比較沉重的感覺,經過一段時間便會恢復正常。因為不會刨除組織,也不會產生熱傷害,所以不會影響原本的勃起功能,也不會造成逆行性射精。   「接受攝護腺手術後,患者都會關心何時能夠恢復性生活。」姜宜妮醫師說,「一般而言,接受攝護腺拉開術,大概兩週以後可以恢復性生活。但是如果患者完全沒有不舒服,其實也可以在出院之後就開始。」     若有考慮接受攝護腺拉開術,必須先請醫師評估,確認攝護腺的大小與形狀,看看是否適合採用攝護腺拉開術。姜宜妮醫師說,如果平時有服用抗凝血劑,術前要與醫師討論,確認停藥的時間。術後兩週建議不要提重物,也要多攝取蔬菜水果,避免便秘。   若需要協助掛號諮詢,請洽[email protected]     筆記重點整理   1、 隨著年齡增長,男性都會遇到良性攝護腺肥大的狀況,常見症狀包括尿速較慢、頻尿、夜尿、急尿、尿滯留等。 2、 如果在吃藥過程中,一直有新的症狀出現,便會建議利用手術的方式處理良性攝護腺肥大。如果已有兩次以上尿不出來而需要導尿,或是產生膀胱結石,常常感染發炎,就一定要儘快手術治療。 3、 接受傳統經尿道攝護腺刮除術後可能有疼痛、血尿、尿失禁、尿滯留的狀況,也可能出現逆行性射精,或影響勃起功能。 4、 攝護腺拉開術是利用細小的帶線植入物把肥大的攝護腺向兩側拉開,讓尿道恢復暢通。手術時間較短,過程幾乎不會失血,術後疼痛感不明顯,不會影響原本的勃起功能與射精功能。 5、 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攝護腺拉開術,必須先請醫師評估,確認攝護腺的大小與形狀。   原文出處

聞到惡臭,才發現足部潰爛!治療糖尿病足潰瘍不能等,整形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2024年02月01日
公開
6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一位30多歲的女性患者,在幾年前懷孕的過程中發現有糖尿病,血糖都超標。患者在產後持續接受治療,但是因為生活忙碌,血糖控制並不理想。」雙和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張舜程醫師指出,「最近兩年,患者發現腳上的小傷口癒合速度比較慢。有一天,患者的右腳發紅、浮腫,連鞋子都穿不下,而且有畏寒發燒,而被送到急診室。」   檢查發現,患者的右腳是嚴重的蜂窩性組織炎,傷口已有化膿的狀況。病患在入院接受抗生素治療後,蜂窩組織炎漸漸改善,但是足部的傷口大概有2公分大且相當深。當時有醫師告訴她說,若傷口繼續惡化,可能會需要截肢,讓患者非常震驚、難過。   幸好在經過傷口照護團隊的積極治療,包括徹底清創、控制感染、控制血糖、並輔以使用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後,傷口漸漸好轉,並達到完全癒合。張舜程醫師說,經歷這段辛苦的過程,患者深切體認到控制血糖的重要性,願意積極與醫師配合,也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第二型糖尿病患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如果沒有好好控制血糖,便可能在幾年後出現糖尿病足的問題。張舜程醫師說,根據美國的統計,在糖尿病患的一生中,併發糖尿病足的風險約34%。糖尿病足感染常導致患者住院,而且是非創傷性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   造成糖尿病足潰瘍的常見原因包括神經病變、血管阻塞、感染等。張舜程醫師解釋,長期血糖控制不良容易產生神經病變,感覺神經異常讓患者的感覺遲鈍,容易受傷、燙傷而不自覺。患者也會因為沒有感覺到傷口疼痛,誤認為是小傷口而延誤就醫。尤其自主神經異常使出汗量減少,皮膚容易乾燥龜裂,而形成一些小傷口。運動神經異常使患者容易跌倒,而造成皮膚損傷。     血管狹窄使血液循環變差,導致組織缺氧,使傷口癒合緩慢,且容易出現皮膚潰瘍。張舜程醫師說,若血管嚴重阻塞,可能導致疼痛,甚至可能形成壞疽,而需要截肢。   「曾經有家屬說,因為聞到家中瀰漫著一股奇怪的味道,所以到處尋找,結果發現怪味道的來源是患者的腳,甚至已經發黑發臭。」張舜程醫師說,由於糖尿病患的免疫力較差、組織容易缺氧、血糖過高,會增加遭到感染的風險。若沒有及時控制感染,可能進展為蜂窩性組織炎、壞死性筋膜炎。     糖尿病足傷口潰瘍照護計畫V.I.P.D.F.   張舜程醫師說,糖尿病足傷口潰瘍的照護會從V.I.P.D.F.這幾個方向著手:   「V」是檢查足部血管的狀況,如果有狹窄、阻塞,便要想辦法重建血管,恢復血液循環。 「I」是評估感染的嚴重度,並根據細菌培養結果使用合適的抗生素治療。 「P」是減輕傷口承受的壓力,讓患者穿著適合腳型、軟硬適中的鞋子,必要時可使用枴杖或輪椅。 「D」是透過清創手術盡量清除壞死、感染的組織,傷口才有機會癒合。 「F」是使用合適的敷料加速傷口癒合,例如使用含銀離子的敷料預防感染,或使用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盡快縮小傷口的範圍與深度。     張舜程醫師表示,較有經驗的傷口照護中心都會依照V.I.P.D.F.這樣的治療計畫來幫助病患,加速傷口癒合,降低截肢的風險。   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主要作用是調節傷口微環境,抑制傷口中會增加發炎的M1型巨噬細胞,轉化成以增加傷口癒合的M2型巨噬細胞。   整個過程有助於調控VEGF生長因子促進血管新生,增加血液流量;影響TGF因子誘導產生組織再生之幹細胞到達患部,促使纖維母細胞增生;透過羥脯氨酸合成膠原蛋白,產生胞外基質沉積,幫助傷口達到完全癒合。     「在控制傷口感染後,我們會希望增加M2型巨噬細胞。」張舜程醫師說,「M2型巨噬細胞能夠幫助增生,讓傷口朝向癒合的方向進行,漸漸由深變淺、由大變小,最後達到完全癒合。」   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已納入健保給付,只要符合健保給付條件,醫師便能協助患者申請使用,遠離截趾、截肢的危機。     貼心小提醒     糖尿病患要每天檢查足部的皮膚狀況,保持清潔。張舜程醫師叮嚀,在修剪指甲時要特別注意,指甲要以直線水平修剪,不要把邊緣剪得太裡面,兩側甲溝的指甲要露出,讓指甲超過周圍的肉,也不要將指甲剪太短,因為可能會使指甲長入周圍的皮膚,造成甲溝炎。也請不要赤腳走路,應該穿著合腳舒適的鞋襪,保護足部。   如果發現足部出現水泡、龜裂、發紅、浮腫、滲液等狀況,務必盡快就醫。張舜程醫師強調,即使不會痛也不能輕忽,及早治療,才能降低截肢的風險!   原文出處

頻尿、急尿、下腹痛!當心間質性膀胱炎

2024年02月01日
公開
6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李香瑩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李香瑩醫師:大家好,我是李香瑩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間質性膀胱炎?   李香瑩醫師:間質性膀胱炎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膀胱疼痛,也就是病人在脹尿,急尿的時候,會有膀胱疼痛的感覺,當他把尿解掉之後,這個疼痛的感覺會緩解,另外病人還會同時有急尿感,或者是會常常有頻尿,或跑來不及,漏尿的現象,這些有時候,只要解完尿之後,這些疼痛會緩解,會覺得比較舒服,這時候就要懷疑,是不是有間質性膀胱炎。   劉育志醫師:請問間質性膀胱炎,對心理有何影響?   李香瑩醫師:間質性膀胱炎的病人,常常都會有憂鬱、焦慮,甚至常常會覺得心情不好的情況,因為他常常會有膀胱疼痛的問題,而且甚至是會有很常的頻尿跟急尿感,所以完全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品質,甚至是睡眠品質,我有很多的病人常常說,他會因為這個症狀發作,而無法工作,所以非常的困擾,而且非常焦慮跟憂慮,所以這個疾病,其實我們都應該要好好正視它,才可以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   劉育志醫師:請問要如何確診間質性膀胱炎?   李香瑩醫師:要診斷間質性膀胱炎,一定要去排除其他的疾病,例如泌尿道感染,或是膀胱癌的病人,所以我們會讓病人去驗尿,去做膀胱鏡的檢查,去排除看有沒有一些細菌的感染,或者是有沒有癌症的可能性,接著我們會希望讓病人,做一個在麻醉下的膀胱鏡水擴張的檢查,也就是在膀胱,把它灌得很脹,如果有發現膀胱壁很脆弱會流血,就要高度懷疑,是不是有間質性膀胱炎,基本上我們會利用排除的診斷,加上膀胱鏡水擴張,還有做一些排尿日記,或是尿流速的檢查,去診斷病人是否有間質性膀胱炎。   劉育志醫師:請問要如何治療間質性膀胱炎?   李香瑩醫師:間質性膀胱炎的治療,最重要其實是病人生活品質的改善,生活習慣的調整,還有飲食習慣的調整,一些健康飲食一定要注意,睡眠品質要好,不要熬夜,生活壓力不要太大,多做運動,其實這些都會有改善,另外一方面,你的飲食有些刺激性的東西,也是要盡量避免,譬如說茶葉、咖啡、碳酸飲料等,病人可以找出哪些食物,會讓他的症狀更嚴重,當然就要漸漸減少,這個食物的攝取,除了這個之外,我們也可以用一些藥物的介入,例如止痛藥,或者是專門治療間質性膀胱炎的藥物,其實都可以做選擇,如果藥物的效果有限,就可以做膀胱鏡水擴張,其實水擴張也可以改善病人疼痛的症狀,另外如果診斷是間質性膀胱炎,未來在門診,還可以膀胱灌注玻尿酸,玻尿酸可以修復破損的膀胱壁,就可以緩解病人疼痛的症狀,病人的生活品質就會覺得有改善。   劉育志醫師:請問玻尿酸灌注的機轉為何?   李香瑩醫師:間質性膀胱炎的膀胱壁上皮容易脆弱,主要就是因為最上面的保護層,我們俗稱GAG layer,那個層如果破裂,尿液裡面的一些刺激性電解質,或一些物質,容易刺激到膀胱壁下面的神經,就會產生疼痛或急尿感,所以灌波尿酸就是在修復GAG layer,讓它變得比較強壯,屏障變得更好,修復他的屏障之後,這些刺激性的東西,就比較不會影響到表皮下面的神經,就可以改善他的疼痛。   劉育志醫師:請問玻尿酸灌注要如何進行?   李香瑩醫師:膀胱灌注玻尿酸,在門診進行就可以,不需要全身麻醉,一般來講,一個療程大概是九次,前面四次是一個禮拜灌一次,第五次是一個月灌一次,以我臨床的觀察,可以達到85%的治癒率,疼痛也明顯下降,所以事實上,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很多病人都會很期待,回來門診灌玻尿酸,可以讓他們整個生活會比較舒服。   劉育志醫師:請問玻尿酸膀胱灌注治療選擇上,有何注意事項?   李香瑩醫師:我們還是要選擇有TFDA核准的藥品,有多國使用經驗,而且來源標示非常清楚,有信譽的廠商,這樣治療的效益,才能達到更好的結果。   李香瑩醫師:之前有一位病人,因為間質性膀胱炎的問題,困擾非常久,甚至影響到他的工作,有時候他還會說,他甚至有一點憂鬱、輕生的念頭,之後診斷出間質性膀胱炎,給他一些心理上的支持之外,也給他一些藥物的治療,甚至是玻尿酸的灌注治療,在灌注的過程當中,他就明顯的感覺,他的膀胱疼痛越來越好,比較能夠憋尿,也可以跟朋友出去旅行,他也可以繼續他的工作,玻尿酸的治療,對這些病人,真的有帶來很好的福音,甚至病人有時候,都會灌完了九灌,不久之後他又會覺得好像症狀,有一點點在發作,又想要再回來灌,可見他們很信任這樣玻尿酸的治療。   劉育志醫師:感謝李醫師來到照顧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李香瑩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頻尿、急尿、下腹痛!當心間質性膀胱炎,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4年01月24日
公開
4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有位30多歲的女性病人,已經被間質性膀胱炎困擾好幾年,每天要跑好幾十次廁所,每次都只解出一點點尿液。患者的生活、工作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有時候還會出現憂鬱、輕生的念頭。」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部李香瑩醫師指出,「確定診斷為間質性膀胱炎之後,我們給她藥物治療、心理支持,並進行玻尿酸膀胱內灌注治療。」 在接受玻尿酸灌注治療的過程中,患者明顯感覺到膀胱的疼痛持續改善,比較能夠忍住尿液,可以維持他的工作,也可以和朋友出去旅行。李香瑩醫師說,從這些患者的經驗中,可以清楚感受到玻尿酸灌注治療帶來很大的幫助。在完成玻尿酸灌注的療程後,若在一段時間後又感覺到有些症狀,患者便會回到門診,希望能夠再次接受玻尿酸灌注治療,可見他們都對玻尿酸灌注治療相當有信心。   間質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較好發在中年族群,大多數是女性患者。李香瑩醫師說,間質性膀胱炎最常見的症狀是膀胱疼痛,患者在脹尿的時候會感到膀胱疼痛,在解尿之後,疼痛便會緩解。患者還會頻尿、急尿,甚至會因為來不及如廁而有漏尿的現象。如果有這些症狀,便要將罹患間質性膀胱炎的可能性納入考量。     因為長期受到頻尿、急尿、下腹疼痛的困擾,間質性膀胱炎患者的生活品質、睡眠品質大受影響,且常常會有憂鬱、焦慮的狀況。李香瑩醫師說,「很多病人會抱怨,因為間質性膀胱炎發作而無法工作,所以我們都應該正視這個問題,並積極接受治療,才能改善生活品質。」     懷疑間質性膀胱炎該怎麼辦?   要診斷間質性膀胱炎,一定要先排除其他的疾病,例如泌尿道感染、膀胱癌等問題。李香瑩醫師說,通常會驗尿、做膀胱鏡檢查,看看是否有細菌感染或罹癌的可能性。   後續會建議患者接受膀胱鏡水擴張檢查,李香瑩醫師說,膀胱鏡水擴張檢查是在麻醉的狀態下灌水撐開膀胱,同時利用膀胱鏡觀察,如果發現膀胱壁很脆弱、容易出血,就要高度懷疑是間質性膀胱炎。   另外,還會請患者製作排尿日記,紀錄每天排尿的時間、尿量,也會進行尿流速檢查,綜合各項檢查結果後,才能確定診斷間質性膀胱炎。     間質性膀胱炎的治療要從幾個方面著手,包括調整生活習慣、藥物治療、玻尿酸膀胱灌注、膀胱鏡水擴張等。李香瑩醫師說,患者要盡量維持正常作息,不要熬夜。飲食方面要減少刺激性食物,例如茶葉、咖啡、碳酸飲料等。如果發現某些食物會使症狀惡化,便要盡量避免。   藥物治療的部分,包括止痛藥或是專門治療間質性膀胱炎的藥物。李香瑩醫師說,在門診還可以進行玻尿酸膀胱灌注,利用玻尿酸暫時補充膀胱內壁的葡萄糖胺多醣層,有助於緩解疼痛、改善症狀,幫助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間質性膀胱炎的成因可能與膀胱內壁的GAG層(glycosaminoglycan layer)較脆弱有關,所以尿液容易對膀胱造成刺激,而產生疼痛或急尿感。李香瑩醫師解釋,玻尿酸灌注能夠幫助修復GAG層,讓膀胱比較不會受到尿液的刺激,進而改善患者的症狀。     玻尿酸灌注在門診就可以進行,不需要麻醉。李香瑩醫師說,醫師會利用導尿管將大約50毫升的玻尿酸灌入膀胱,灌完後便可以離院,建議讓玻尿酸滯留30分鐘以上再解尿。   「玻尿酸灌注療程大概是9次,前4次是一個禮拜灌一次,後續是一個月灌一次。」李香瑩醫師說,「根據臨床的觀察,治療一個月後,患者的疼痛與下泌尿道症狀會明顯改善,對生活品質相當有幫助,很多病人都很期待回來門診接受玻尿酸灌注。完成一個玻尿酸灌注療程可以達到大約85%的治癒率。」   接受玻尿酸膀胱灌注治療時,一定要選擇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核准的藥品,且有多國使用經驗、清楚標示來源及純化步驟、較有信譽的廠牌,治療效益會比較有保障。     筆記重點提醒   1、 間質性膀胱炎好發在中年族群,絕大多數是女性患者。患者在脹尿的時候會感到膀胱疼痛,在解尿之後,疼痛感便會緩解。患者還會頻尿、急尿,甚至會有漏尿的現象,使生活、睡眠品質都大受影響,甚至無法工作,常常會有憂鬱、焦慮的狀況。 2、 診斷間質性膀胱炎,一定要先排除其他的疾病,常見的檢查包括尿液檢查、膀胱鏡檢查、膀胱鏡水擴張檢查、尿流速檢查、排尿日記等。 3、 間質性膀胱炎的治療要從幾個方面著手,包括調整生活習慣、藥物治療、玻尿酸膀胱灌注、膀胱鏡水擴張等。 4、 玻尿酸灌注在門診就可以進行,不需要麻醉,灌完後便可以離院。利用玻尿酸暫時補充膀胱內壁的葡萄糖胺多醣層,有助於緩解疼痛、改善症狀,幫助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治療晚期大腸直腸癌,標靶藥物開啟新契機

2024年01月24日
公開
5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方川尹醫師:有一位24歲的女生,因為血便來急診室,一診斷就是直腸癌,同時有肝轉移的第四期大腸直腸癌。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方川尹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方川尹醫師:大家好,我是嘉義基督教醫院方川尹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患者在確診大腸直腸癌的時候,分期會如何分布?   方川尹醫師:大腸直腸癌的病人在診斷的時候,從第一期到第四期的占比分別大概是:兩成、三成、三成、兩成。意思就是說,大概有兩成的病人在一診斷的時候,就是第四期的大腸直腸癌。   劉育志醫師:請問要如何及早發現大腸直腸癌?   方川尹醫師:大腸直腸癌在初期的時候,常常是沒有症狀不容易發現。你可以想像到在一個腸腔五公分的腸子裡面,一個一公分的腫瘤,事實上它是不會產生任何症狀的。所以在早期的大腸癌,常常不容易去發現它的存在,往往有了症狀,甚至要產生阻塞、貧血、腹痛等等的這些症狀,一般的民眾才會警覺,去做檢查而發現。   劉育志醫師:請問手術治療對大腸直腸癌有何重要性?   方川尹醫師:大腸直腸癌的治療,如果要達到一個治癒的效果,基本上幾乎都是要經過手術的過程。第一期到第三期的病人經過手術治療,都有相當好的療效。第四期的病人若剛開始評估是可以手術的,仍然可以經由手術得到一個相當好的治療;而對於那些一剛開始無法手術治療的病人,可以先經由標靶治療、化學治療,得到一個腫瘤萎縮的狀態,接下來我們外科醫師就有機會,給予手術切除。所以手術治療可以說在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中間是一個最重要的角色。   劉育志醫師:請問目前大腸直腸癌手術有何進展?   方川尹醫師:在傳統大腸直腸癌的手術,都是以開腹、剖腹手術的方式為主,目前因為這個科技、醫療器材的進步,幾乎八九成的病人,我們都可以採取微創手術。這裡面有包含了3D腹腔鏡手術、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手術,這個手術讓病人的術後傷口跟以前比較起來,小很多、疼痛感也少很多,同時又有「ERAS」術後加速康復體系的照護,讓病人恢復非常的快。一般而言大概都五到七天左右就可以非常順利的出院,很快的可以回到工作崗位上,降低了病人對這個手術的恐懼感。   劉育志醫師:在接受精準治療之前,為何需要使用基因檢測?   方川尹醫師:目前第四期的大腸直腸癌,除了手術之外,當然還有很多治療方式出現,包括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等等。這中間最重要的就是標靶治療,我們可以精準的按照這個基因檢測的結果,來選擇合適的標靶藥物,而得到一個良好的治療效果。特別是在臨床上,經常運用的KRAS基因、BRAF基因以及MSI等等的這一些的檢測,可以讓我們經由這一些基因檢測的結果,來選擇一個標靶藥物治療。   劉育志醫師:請問RAS基因變異對藥物的選擇有何影響?   方川尹醫師:對於這種RAS基因是原生型沒有突變的、以及BRAF基因是原生型沒有突變的病人,有好幾個大型的臨床試驗已經告訴我們了,可以使用anti-EGFR的標靶藥物,可以得到非常好的療效,在臨床上我們的病人也是可以得到同樣的證實。而對於KRAS基因有突變型的,就是變異型的話,我們將會採取anti-VEGF,就是血管內皮增生因子抑制劑的標靶藥物來給予治療。   劉育志醫師:請問先使用藥物縮小腫瘤再接受手術治療,可以帶給患者哪些好處?   方川尹醫師:對於一些原本腫瘤轉移比較厲害的、或者是腫瘤太大的第四期的病人而言,剛開始外科醫師評估無法用手術方式完全切除的時候,這時候我們會經由化療、或者是經由基因檢測所取得標靶治療,來獲取這個腫瘤萎縮的狀態,再來給予手術。在以往沒有標靶治療的時代,只有經由化療,這個腫瘤萎縮的情況比較沒那麼好,但是現在有標靶治療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將近有六成的病人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萎縮狀態,而有三成到四成的病人因此而可以手術。所以標靶治療,在原本不可切除的第四期病人的治療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方川尹醫師:有一個58歲的男性,原本是一個乙狀結腸癌、多發性肝轉移,同時有膀胱的侵犯。經過多專科團隊會議討論,認為是無法切除的。因為這個病人的基因檢測出來又是一個KRAS原生型、BRAF原生型沒有變異的,所以我們就先給予了抗表皮增生因子受體的抑制劑,這一類的標靶藥物。經過六次的標靶治療之後,包括原發腫瘤及轉移腫瘤,都有明顯的萎縮。再經過多專科團隊會議討論認為可以切除了,我們就安排手術。經過手術之後,目前病患已存活五年,並無疾病復發的現象。像這類的案例在我們的臨床經驗裡面可以說是相當多,不只是肝轉移的病患、肺轉移的病患,我們經由這樣一個標靶治療,腫瘤萎縮之後,再以手術切除的治療計畫當中,都可以讓病人獲得很長時間的存活。   方川尹醫師:我們國健署現在,從50歲到74歲有每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篩檢,可以多多利用。對於有家族史、有遺傳性的,比如家族息肉症候群或者是林奇症候群的這一些民眾,應該要提早於40歲,每五年要做一次大腸鏡的檢查。   劉育志醫師:感謝方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拜拜。   方川尹醫師:拜拜。   本衛教訊息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TWN-954-0124-80003   原文出處

「胎兒小於妊娠年齡」兒童的生長異常與健康問題,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4年01月19日
公開
57

  林口長庚醫院 兒童內分泌科 邱巧凡醫師/新生兒科 江明洲醫師   兒童內分泌生長門診中很常出現的一個族群是「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孩子。這些小朋友在長大的過程中,相較於正常出生體重的孩子,容易出現身材矮小、性早熟、過重、肥胖,甚至到成人時期罹患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明顯較高,兒童健康守護者應特別留意。     什麼是「胎兒小於妊娠年齡」?   胎兒小於妊娠年齡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SGA)是指「出生體重低於同樣妊娠週數新生兒第十百分位或低於負二個標準差者」。     如何知道我的孩子是否為「胎兒小於妊娠年齡」?   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圖片對照寶寶出生週數與體重,即可得知寶寶出生體重是否符合該週齡。 舉例來說: 一個懷孕39週出生的足月寶寶,出生體重只有1800公克,屬於「胎兒小於妊娠年齡」。       為什麼會「胎兒小於妊娠年齡」?   造成「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原因包含:母體因素、胎盤因素與胎兒因素。   ● 母體因素: 如高血壓、子癲前症、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低下、感染、抽菸、吸毒、飲酒、高齡妊娠等。 ● 胎盤因素:如胎盤血管異常(如單一臍動脈、雙胞胎輸血症候群)。 ● 胎兒因素:染色體異常、先天性異常、胎兒感染等。     「胎兒小於妊娠年齡」孩子成長過程會面臨哪些健康問題?   新生兒時期   約有1/3「胎兒小於妊娠年齡」寶寶,在新生兒時期因為肝醣儲積不足,脂肪量不足,造成「低血糖」的發生。也容易因為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下脂肪相對不足,而增加「低體溫」的風險。若早產合併胎兒小於妊娠年齡,也明顯「增加新生兒死亡率」。     嬰兒期   「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寶寶往往在出生後3~6個月開始出現「追趕生長」,且常常體重追趕得比身長來的快。研究發現,此階段的體重快速增加將大幅提升未來長期肥胖、代謝性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兒童時期與青春期   生長 大多數「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兒童,可在成長過程發生「追趕生長」。即生長速率可高於同齡同性別之平均值,使生長曲線逐漸邁入正常範圍。將近90%「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兒童可在兩歲前完成「自發性追趕生長」;若「早產」合併「胎兒小於妊娠年齡」,則需要更長時間完成追趕生長,大部分可在四歲前追趕達標。   然而,仍然有10%左右的「胎兒小於妊娠年齡」兒童無法完成自發性追趕生長,造成終生持續身材矮小。此族群目前在美國、歐盟與日本皆已列為「生長激素治療」之適應症族群。此族群透過適當的生長激素治療,除了可改善身高預後,還可改善身體組成(減少脂肪量、增加肌肉量)、改善高膽固醇血症,並提升骨質密度。     青春期發育 大多數「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青春期發育時間會落在正常時間:女孩8~13歲,男孩9~14歲。但平均而言,「胎兒小於妊娠年齡」兒童的青春期還是會早於正常出生體重的兒童(初經比正常出生體重兒童提前5~6個月),女孩容易發生「早發性陰毛發育」,青春期的進展速度也較快,但青春期階段的生長速率卻較為緩慢,而這樣「偏早又偏快的青春期,以及偏慢的長高速率」,往往不利於理想成人身高的達成。   神經發展與認知 大部分「胎兒小於妊娠年齡」兒童的腦部發育是正常的。但在極度早產兒,會增加發展遲緩、認知功能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學習障礙的風險。     成人時期   相較於正常出生體重的兒童,「胎兒小於妊娠年齡」兒童在成人階段有較高的機率罹患中樞型肥胖、脂質異常、胰島素阻抗、葡萄糖代謝異常、高血壓等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特別是兒童時期高熱量飲食、體重快速增加的肥胖兒童。由此可見「小時候胖」幾乎註定成人以後肥胖的趨勢,甚至助長成人肥胖併發症的發生。   「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寶寶,從出生一直到長大成人,都有許多健康議題需要特別關注。建議此族群家長,應格外留意以下幾點:   1. 「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寶寶,於兩歲以前的生長曲線未達標請先不要過度擔心,出生後應密切配合新生兒科醫師或兒科醫師的追蹤安排,留意後續的生長發育狀況。 2. 若3~4歲生長曲線仍明顯落後,請就診兒童內分泌科進一步評估診療。 3. 應留意是否過早出現第二性徵。若女孩8歲前胸部、陰毛發育,10歲前初經來潮;男孩9歲前睪丸長大、陰莖明顯變長變粗、長陰毛,請務必就診兒童內分泌科。 4. 應避免不當餵食導致過度的體重增加,因為這將大幅提升未來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原文出處

慎防肺炎鏈球菌,公費條件放寬、疫苗+PCV,65歲即可接種!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4年01月18日
公開
2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65歲民眾可以接種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囉!」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家醫科曹玉婷醫師指出,「為了長者提升保護力,避免因感染肺炎鏈球菌而導致嚴重併發症,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已從71歲放寬至65歲,並納入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1〕,大家一定要趕緊帶家中長輩到醫療院所接種!」曹玉婷醫師說明,肺炎鏈球菌可潛伏在鼻腔,並透過飛沫傳染,許多人原本就處在健康帶菌的狀態,但是在免疫力下降的時候,肺炎鏈球菌便趁虛而入,造成感染〔2〕,例如在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之後,可能出現次發性肺炎鏈球菌感染〔3〕。   肺炎鏈球菌感染可能出現發燒、咳嗽、氣喘、噁心、胸痛、頭痛等症狀〔4〕。曹玉婷醫師表示,如果肺炎鏈球菌侵入血液造成菌血症,將會侵襲各個器官,演變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可能出現肺炎、中耳炎、腦膜炎、關節炎、骨髓炎、心包膜炎、腹膜炎、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危及性命〔5〕。   全年皆有肺炎鏈球菌感染的病例,不過冬季與春季是發病高峰期。肺炎鏈球菌感染好發於於人口密集機構,例如護理之家、托兒所等擁擠環境。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較常出現在5歲以下嬰幼兒、65歲以上老年人〔6〕。曹玉婷醫師分享,根據2019至2022年的統計,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確定病例中,65歲以上民眾占了45.4%〔7〕。相較於其他年齡層,65歲以上民眾的住院率較高,且可能需要住進加護病房,死亡率也比較高〔8〕。因此疾病管制署將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放寬至65歲,除了放寬公費疫苗接種年齡至65歲,現在還納入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曹玉婷醫師表示,肺炎鏈球菌可區分為92種以上血清型,大約有30種血清型會造成人類的感染,所以會針對較常見的血清型製作肺炎鏈球菌疫苗,例如23價多醣體疫苗即是能夠預防23種血清型的肺炎鏈球菌〔9〕。   目前台灣有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與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兩者皆屬不活化疫苗。曹玉婷醫師說,根據研究,先接種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再接種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能夠產生較佳的保護力〔10〕。   2023年10月起,長者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放寬製65歲以上族群,建議符合資格的民眾,按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提升保護力。   疾病管制署建議:   ◎ 從未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民眾,可先接種1劑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間隔至少1年後再接種1劑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若是高風險對象,可於接種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後,間隔至少8週後再接種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   ◎ 曾接種過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或PCV15)的民眾,可於間隔至少1年後再接種1劑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若是高風險對象,可於接種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後,間隔至少8週後再接種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   ◎ 曾接種過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的民眾,可於間隔至少1年後再接種1劑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11〕。    曹玉婷醫師分享「左流右肺」的口號,幫助民眾記憶在接種流感疫苗時,可同時分不同部位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既可提升兩種保護力,不用多跑一趟醫院。   除了5歲以下嬰幼兒、65歲以上老年人之外,還有一些是不論年齡都屬於肺炎鏈球菌感染的高危險群。曹玉婷醫師表示,例如具有慢性疾病(包括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臟疾病、慢性肺臟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與肝硬化患者、酒癮者、菸癮者等)、脾臟功能缺損或接受過脾臟切除、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含括愛滋病毒感染者)、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或器官移植患者、人工耳植入者、腦脊髓液滲漏患者等〔12〕。建議符合高危險族群輪廓的民眾主動向醫師諮詢,評估自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提升自身保護力。曹玉婷醫師說明,根據研究,接種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可以提升自身保護力,還有助於降低鼻腔帶菌率,進而減少經由飛沫傳染肺炎鏈球菌的機會,保護身邊的高危險群〔13〕!   若身邊有高危險群的民眾也可以考慮自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為提升民眾免疫保護力,10月2日起分三階段擴大65歲以上民眾公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q9_r5mAOvcpIPSUvrjGFpw?typeid=9 (accessed date 2023/11/28) 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肺炎鏈球菌疫苗 (Pneumococcal Vaccine)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ORBnRmMgImeUqPApKawmwA(accessed date 2023/11/30) 3.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Bacterial factors required for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coinfection with influenza A virus (accessed date 2023/11/30) https://jbiomedsci.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29-021-00756-0 4.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accessed date 2023/11/30)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470537/ 5.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accessed date 2023/11/30) https://www.cdc.gov.tw/Disease/SubIndex/oAznsrFTsYK-p12_juf0kw 6.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accessed date 2023/11/30) https://www.cdc.gov.tw/Disease/SubIndex/oAznsrFTsYK-p12_juf0kw 7.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秋冬防疫 三針有幸」,65歲以上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第二階段開打,呼籲長者儘速接種新冠XBB、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提升3重保護力(accessed date 2023/11/30)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4EhvkH6BPPgghk4vduSFAw?typeid=9 8. Zarabi, N., Aldvén, M., Sjölander, S., Fues Wahl, H., Bencina, G., Johnson, K. D., & Silfverdal, S. A. (2023). Clinical and economic burden of pneumococcal disease among adults in Sweden: A population-based register study. PloS one, 18(7), e0287581.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87581 9.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 疾病介紹(accessed date 2023/11/30)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MEYvHLbHiWOcLfQKKF6dpw 10. Intervals Between PCV13 and PPSV23 Vaccine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accessed date 2023/12/15) Intervals Between PCV13 and PPSV23 Vaccine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cdc.gov)  1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肺炎鏈球菌疫苗 (Pneumococcal Vaccine) (accessed date 2023/12/15)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ORBnRmMgImeUqPApKawmwA 1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肺炎鏈球菌疫苗 (Pneumococcal Vaccine) (accessed date 2023/12/15)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ORBnRmMgImeUqPApKawmwA 13.SpringerLink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s(accessed date 2023/11/30)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719-023-10100-3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輝瑞協助刊登(PP-PRV-TWN-0124-202312)   原文出處

肺癌常見腦轉勿恐慌! 醫病共享決策拚長期存活

2024年01月17日
公開
12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給 每一位剛踏上抗癌路上的鬥士與戰友   隨著肺癌治療工具越來越多元,完整的溝通與討論便非常重要。在以往的年代,晚期肺癌只有化學治療,如今已有標靶治療、免疫治療、放射治療等,還可以合併治療。而每位病友的狀況都不盡相同,我們都會與跟病友、家屬好好討論,共同選擇合適的治療。現在有很多新的藥物、接續治療策略,以及臨床試驗,都有機會獲得新的契機,達到長期存活。我們要相信,肺癌會漸漸變成一個慢性疾病,就像在治療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只要使用藥物就能控制得很穩定!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重症醫學中心主任 夏德椿醫師      晚期肺癌從毫無期望到創造抗癌奇蹟 一位年約50多歲的病友,在十幾年前就診斷晚期肺癌,「剛開始他來看病的時候,其實也沒有特別的期望,因為他就覺得自己大概活不久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重症醫學中心主任夏德椿醫師說,當時晚期肺癌的治療選擇非常有限,只有化學治療,不過這位病友選擇參加標靶藥物的臨床試驗,治療到現在,以前回診時身邊總是牽著的那位小女孩,現在已經大學畢業,換她開著車陪他來醫院回診。 癌症藥物的日新月異,讓我們看見許多病友的抗癌奇蹟,在標靶藥物、免疫藥物的協助下,晚期肺癌的治療成效比過去只有化學治療的年代提升非常多,臨床上可以看到很多具有特定基因突變的肺癌病人,有時候僅僅使用一個標靶藥物,便能讓無病存活期達到一年以上,如果在病情變化之後調整藥物,例如第二代加第三代標靶藥物接續治療,存活達5年、6年、7年以上的案例非常多。        肺癌常見腦轉移 面對症狀要有所警覺 由於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許多病友在發現時就已經是晚期,甚至已經轉移。夏德椿醫師說,以具有EGFR突變的肺癌為例,在初診斷時就有25%至30%的病人有腦部轉移。 大家常誤以為腦轉移的症狀會非常明顯,但是腦轉移的症狀跟中風不太一樣。夏德椿醫師說,中風的症狀很明顯,病友會突然手腳無力、不會講話;至於腦轉移,癌細胞是從一顆、兩顆慢慢變大,因此症狀往往不像中風那樣戲劇性,可能只是漸漸覺得沒有力,或是家屬會覺得病人的應對、行為變得不太一樣。甚至有些腦轉移連檢查都不容易發現,例如腦軟膜轉移,病友的症狀可能就是懶洋洋,或者有些頭痛、噁心。腦轉移的症狀通常不是很明確,病友或家屬若有察覺異常,便要跟醫師討論,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 病友如果出現腦轉移,但沒有很明顯的症狀時,目前也可以選用標靶藥物治療,標靶藥物對腦部的穿透力不錯,腦部病灶可能不需要經過放射線治療,就會有顯著改善;如果腦轉移的症狀已很明顯,可能就必須做全腦放射線治療,或是針對侷限性病灶,做立體定位放射線治療或手術切除等,我們也會根據有沒有症狀、單一或多發、侷限性或散在性,調整治療模式。      醫病共享決策維持生活品質 齊力拚最長存活期 剛診斷肺癌時,病友的第一個期待都是希望活得更久。夏德椿醫師說,第二個相當在意的問題,往往就是生活品質。如果生活品質很差,即使活得很久,病友也不樂見。所以醫師都會盡力為病友選擇治療成效較好、副作用較少、便利性較高的治療方式,讓病友能夠維持原來的生活。   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為例,我們有很完善的肺癌治療手冊,會根據病友的分期、細胞型態、基因型態,列出各式各樣的治療方式讓病人參考。夏德椿醫師說,病友一定要跟醫師好好討論,擬定個人化的治療策略,醫學的進步讓我們對肺癌有更深入的認識,病友及家屬面對治療也一定要堅定我們的信念!     原文出處

肺癌腦轉、骨轉、肝轉不絕望 精準治療掌控全局

2024年01月17日
公開
11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給 每一位剛踏上抗癌路上的鬥士與戰友   現在的醫學相當進步,有越來越多的藥物,都能對肺癌的治療發揮很好的效果。當確診肺癌,甚至是第四期的時候,請先不要驚慌,因為有很好的藥物,可以讓大部分病友在短時間內改善,使腫瘤縮小、症狀緩解。最重要的是,病友可以恢復生活品質,重新回到家庭與工作,賺到一個很有意義的時期,這時期也許是幾年,也有些人會達到五年、十年以上,我們要好好把握多賺到的時間,過得更積極、更樂觀、更有意義!     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 李岡遠教授      晚期肺癌合併腦轉移 標靶藥物短時間成功縮小腦部腫瘤 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平時不僅要工作還要照顧小孩,卻突然被診斷肺腺癌且已腦部轉移,在確定有EGFR基因突變後,便開始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李岡遠醫師說,病友因為合併有腦轉移,建議再接受加馬刀治療,即為病友申請健保給付。令人感到振奮的是,病友在服用標靶藥物一個禮拜後,大部分症狀就明顯改善,胃口變好,也能恢復日常生活功能。兩個禮拜後,準備進行加馬刀治療前,再做一次核磁共振定位,發現病友原本腦部約1公分左右的腫瘤,已經縮小到幾乎找不到,因為仍有微小蹤影,還是按照計畫完成了加馬刀治療。後續持續服用標靶藥物,在追蹤治療的過程中,病友肺部的腫瘤也越來越小,轉移到腦部的腫瘤已不復見,也恢復原本的工作與生活。        晚期肺癌治療前 應了解肺癌的侵犯範圍、活性強弱與基因變化 「現在的醫療資訊非常發達,病友與家屬都可以從網路上搜尋到一些很重要的資訊,並和醫師討論。」蔡俊明教授說,「治療肺癌要注意三個要點,肺癌的侵犯範圍、肺癌的活性、與肺癌的組織型態與基因變化。以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為例,大約60%至70%的病友有適合的標靶藥物可以使用,開始使用標靶藥物後,60%~80%的病友,都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所以接下來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將來會不會有抗藥性?什麼時候發生抗藥性?這是我們在治療晚期肺癌的過程中,病友與家屬最關心的問題。」        肺癌常見三轉 認識症狀與影響程度 晚期肺癌常出現轉移部位包括腦部、骨頭、肝臟等處,可能造成不同的症狀。李岡遠醫師說,肺癌轉移到腦部,可能出現頭暈、頭痛,較嚴重時可能造成腦部功能障礙,甚至腦壓可能會升高,使病友噁心、嘔吐、陷入昏迷。轉移到骨頭,可能出現骨頭疼痛,若是轉移到承重的骨頭,例如股骨,便可能在活動時產生骨折;如果轉移到脊椎,可能造成脊椎塌陷,進而壓迫脊髓的神經,導致半身不遂、癱瘓等狀況。轉移到肝臟的病友,初期幾乎沒有症狀,等到腫瘤變大時,如果貼近肝臟邊緣,可能造成肚子痛;如果肝臟多處轉移,會影響肝臟功能,而造成黃疸,甚至肝昏迷。      肺癌腦轉移治療策略 針對腦轉移的治療,李岡遠醫師說,可分為局部治療與全身治療。局部治療中較常做的是放射治療,利用放射線照射腫瘤,現在也有比較進步的放射治療方式,例如加馬刀,加馬刀治療可以很精準的在小範圍內盡量消滅腫瘤,能夠發揮較好的治療成效,且對正常腦組織的影響較小,副作用較少,少數的情況可能會需要手術治療。 若是腦部轉移的範圍較廣,可能就要進行全腦放射治療。全身治療包含標靶治療、化學治療等。李岡遠醫師說,有些標靶藥物對腦轉移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不但能讓原發部位的肺部腫瘤縮小,也能讓轉移到腦部的腫瘤消退。在選用合適的治療藥物後,通常最快可以在一個禮拜內,即可緩解症狀,可以恢復生活動能,包含食慾變好、開始運動,甚至恢復工作,生活品質自然就能夠改善。        肺癌骨轉移、肝轉移治療策略 骨頭轉移的治療會評估是否有症狀,以及是否有骨折風險。李岡遠醫師說,如果有骨頭疼痛,可以透過局部放射治療,來改善疼痛的問題。如果有較高的骨折風險,除了放射治療外,經專業評估,也可能需要預防性的手術治療。肝轉移的部分主要是靠全身性治療,標靶藥物對於肝臟轉移的治療效果不錯。李岡遠醫師說,在特定情況下,也能考慮使用射頻燒灼術或手術處理轉移至肝臟的腫瘤。        晚期肺癌治療首重持續追蹤 面對抗藥接續治療 在初確診肺癌時,醫師都會安排詳細的檢查,例如電腦斷層、骨骼掃描等,評估是否有發生轉移。李岡遠醫師說,在後續治療過程中,也會視狀況持續不斷的追蹤,病友可能在治療一段時間後,出現抗藥性的問題,但是在出現抗藥性後,還有其他藥物可以接續治療。李岡遠醫師提醒,我們可以有效的延長生命,也能夠改善生活品質,相信終有一天我們能讓肺癌變成像是慢性病來治療。       原文出處

年輕乳癌較兇猛?細胞週期抑制劑與停經針納入健保接軌國際指引,停經前荷爾蒙受體陽性轉移性乳癌給付條件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2024年01月17日
公開
5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那是一位40歲的女士,意外發現乳癌時,已有多處轉移。因為有家庭、有小孩,突然發現罹癌,對她造成很大的衝擊。」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曾令民醫師指出,「切片結果顯示為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經過討論後,患者開始使用口服抗荷爾蒙治療、細胞週期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與停經針。」   接受治療後,患者的狀況便漸漸穩定下來,也能繼續工作、照顧小孩。曾令民醫師說,患者罹癌至今已超過8年,仍在門診追蹤治療,持續使用細胞週期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   曾令民醫師強調,「乳癌治療持續在進步,只要與醫師配合,好好接受治療,便能像慢性病一樣長期控制,即使是第四期也不要放棄!」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在診斷乳癌後,會先根據生物標記確認乳癌的亞型,如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HER2陽性乳癌、三陰性乳癌等。曾令民醫師說,其中最常見的是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大約佔了65%至70%。   早期乳癌沒有明顯症狀,必須透過乳房攝影或乳房超音波來偵測。曾令民醫師說,台灣的乳癌篩檢已實施多年,約有8成的乳癌患者在確診時為早期乳癌(零期、一期、二期),約12%至15%為第三期乳癌,約6%至7%為第四期乳癌。相較於美國,台灣乳癌患者的年齡大約年輕8歲左右。   近年來乳癌的治療工具持續進步,治療成效也相當卓越,不過仍須注意復發風險。曾令民醫師說,以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為例,約有3成患者屬於高風險族群,可能在術後出現復發、轉移。   「針對復發、轉移的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目前已有細胞週期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可以使用。」曾令民醫師說,「細胞週期抑制劑能夠讓病情維持穩定,大幅延長患者的存活期,有一半以上的患者能夠達到5年,甚至更久。」     相較於40歲以上的乳癌患者,40歲以下的乳癌患者的治療成效較差。曾令民醫師說,主要是因為荷爾蒙受體陽性的年輕乳癌,有比較高的比例是屬於分化級數比較高的乳癌,所以癌細胞的惡性度較高,進展較快。   根據研究,停經前婦女使用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停經針,加上細胞週期抑制劑後,能夠顯著提升治療成效。曾令民醫師說,即使進展到第四期乳癌,仍可讓半數以上的患者能存活達到5年,而且能夠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   「對患者與家屬而言,這是非常重要的進展。因為停經前婦女大部分都還在職場工作,可能還有家庭、有小孩,承擔許多的責任。」曾令民醫師說,「經過長時間的爭取,健保已經通過,讓停經前荷爾蒙受體陽性轉移性乳癌患者能夠使用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停經針、細胞週期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因此不論停經前後的荷爾蒙受體陽性轉移性乳癌病友,皆能獲得符合國際治療指引建議的治療,延緩疾病惡化、延長存活時間,並能維持生活品質,不需要擔心經濟上的負擔。」     停經前乳癌患者若符合以下條件,(一)荷爾蒙接受體為:ER或PR>30%。(二)HER-2檢測為陰性。(三)經完整疾病評估後未出現器官轉移危急症狀(visceral crisis)且無中樞神經系統(CNS)轉移。(四)骨轉移不可為唯一轉移部位。醫師便會協助向健保申請使用口服抗荷爾蒙治療、細胞週期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與停經針。   細胞週期抑制劑能夠針對細胞週期素激酶CDK(cyclin-dependent kinases)發揮作用,曾令民醫師解釋,細胞週期素激酶CDK是與細胞分裂週期相關的重要蛋白質,細胞週期抑制劑可抑制細胞分裂週期進而抑制癌細胞的分裂複製。   細胞週期抑制劑能夠有效延緩疾病惡化,延長存活期。相較於化學治療,細胞週期抑制劑的副作用較少,有助維持生活品質,且採用口服,便利性高。     因為細胞週期抑制劑在荷爾蒙受體陽性轉移性乳癌發揮良好的治療成效,所以也逐漸被應用於術後輔助治療,幫助降低乳癌復發風險。     筆記重點提醒   1、40歲以下的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有較多是屬於分化級數比較高的乳癌,所以癌細胞的惡性度較高,進展較快。 2、停經前荷爾蒙受體陽性轉移性乳癌患者使用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停經針、細胞週期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能夠顯著提升治療成效。即使進展到第四期乳癌,仍可讓半數以上的患者能存活達到5年,而且能夠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只要符合條件,醫師便會協助向健保申請使用。 3、細胞週期抑制劑能夠有效延緩疾病惡化,延長存活期。相較於化學治療,細胞週期抑制劑的副作用較少,有助維持生活品質,且採用口服,便利性高。   原文出處

精準對抗晚期肺癌,標靶藥物接力治療

2024年01月11日
公開
5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給 每一位剛踏上抗癌路上的鬥士與戰友   晚期肺癌的治療,已經漸漸定位成一個慢性疾病。整體治療效果已跟20年前大不相同。診斷晚期肺癌時,請先不用恐慌,請盡快跟你的醫師討論腫瘤的狀況,了解分期、基因型態、細胞型態等,才能盡快選擇合適的治療。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內科王金洲醫師      標靶藥物使用到位 接續治療活更久 「一位46歲的男士,發現肺癌時,腫瘤大概4公分,且有淋巴結轉移、骨轉移,屬於第四期。」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內科王金洲醫師指出,病友的基因檢測的結果顯示具有EGFR基因突變,於是開始使用口服標靶藥物。 當時我們告訴他,標靶藥物有效時間大概是一年半至兩年,不過,他吃第二代標靶藥物,大概第三、第四個月的時候,肺部與轉移的腫瘤就不見了,持續使用甚至超過五年,當時病友還詢問說,「這樣是不是就沒事了?」王金洲醫師說,其實標靶藥物是抑制癌細胞並不會治癒,到了第六年半的時候,他的腫瘤還是產生了抗藥性而復發。        標靶接續治療 打造最長存活期 經過重新切片,重做基因檢測,發現癌細胞出現新的基因突變T790M,適合使用第三代口服標靶藥物,從第二代標靶藥物接續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後,他的病情再度受到控制,原來的第二代標靶藥物使用了六年半,接續第三代標靶藥物使用三年,就已經來到了九年半,目前狀況也相當穩定,顯示出接續治療的效果非常好,即使未來又出現抗藥性,我們也會再幫病友選用接續的藥物。 剛確診晚期肺癌時,病友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排斥、抗拒罹患癌症的事實。王金洲醫師說,過了這段時間後,病友就會開始面對,了解接下來該如何治療。因為對肺癌不熟悉,病友可能感到無助、惶恐。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把幾件事情釐清,包括肺癌的期別、細胞型態、基因型態等,藉此決定治療的方向。        EGFR標靶藥物治療成效佳 存活率已達到過去兩倍至三倍 近20年來,晚期肺癌的治療有非常大的進步。王金洲醫師說,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標靶藥物與免疫藥物。標靶藥物能夠針對具有特定基因突變的癌細胞發揮作用,目前在肺癌最常見的是EGFR基因突變,其他還有ALK、ROS1、BRAF等。標靶藥物大幅提升了晚期肺癌的治療,原本存活期很難超過兩年,但是現在這些標靶藥物的治療目標,已經不只是兩年,而會希望維持到五年以上。 以EGFR基因突變為例,台灣的肺癌病友中大概55%至60%具有EGFR基因突變,根據基因檢測結果使用EGFR標靶藥物,就能發揮很好的治療效果,存活率可以達到過去的兩倍至三倍,只要是專門治療肺癌的醫師,幾乎都有一些吃了十幾年標靶藥物的病友,肺癌也已經逐漸變成了一種慢性疾病。 「根據基因突變使用對應的標靶藥物,就是所謂的精準醫療、個人化醫療。」王金洲醫師說,「在對的時間、對的人、給對的藥物,治療效果就會變得非常好。而且EGFR標靶藥物,已經不只有一代,還有二代、三代,未來也會有其他藥物陸續被開發出來,有機會讓晚期肺癌的治療效果、存活時間繼續延長下去。」      標靶藥物合併血管抑制劑 亦可增加標靶治療的效果 使用標靶藥物的同時,也可能考慮合併療法,例如合併使用血管抑制劑與化學治療。王金洲醫師說,因為化學治療終究比較辛苦,副作用較多,通常不希望很早使用。至於血管抑制劑的副作用較少,而且可以增加標靶治療的效果,較常合併使用。舉例來說,在具有EGFR基因突變的病友中,常見的有第19對的基因突變與第21對的L858基因突變。第19對的基因突變單用標靶治療,效果就非常好。第21對的L858基因突變的治療效果,相對會稍微弱一點,所以會建議這類病友,在接受標靶治療時可合併使用血管抑制劑。     原文出處

連休息都會喘!末期心臟衰竭,心室輔助器治療解析,心臟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2024年01月10日
公開
6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那是一位66歲的女士,因為末期心臟衰竭而喘得很厲害,經常需要住院治療。」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外科鄭羽廷醫師指出,「由於年紀較大無法接受心臟移植,所以在詳細討論後,決定安裝持久性心室輔助器。」   接受手術後,患者順利出院,心臟衰竭的症狀大幅改善,體力與活動力也明顯提升,目前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鄭羽廷醫師說,對於末期心臟衰竭,心室輔助器是一個治療選項,有助改善生活品質。   心臟是重要的幫浦,負責將血液送往全身。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外科劉國聖醫師解釋,當心臟衰竭時,身體各個器官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而導致許多症狀,例如心悸、胸悶、容易疲倦、活動會喘、躺平會喘、下肢水腫、夜間頻尿、記憶變差等。     有許多原因可能導致心臟衰竭,鄭羽廷醫師說,包括心肌梗塞、瓣膜性心臟病、心肌炎、心肌病變、心律不整、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     什麼是晚期心臟衰竭?    隨著心臟功能惡化,會漸漸進展為晚期心臟衰竭。鄭羽廷醫師說,患者的活動受到嚴重限制,連從事刷牙、吃飯、洗澡等日常活動都有困難。   患者可能反覆住院,需要使用強心藥物,才能夠改善症狀。鄭羽廷醫師說,如果在過去一年內,有因為心臟衰竭住院超過一次,就算嚴重的狀況。   因為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全身器官都可能受損,肝臟功能、腎臟功能皆會變差。鄭羽廷醫師說,心臟衰竭常會造成心律不整,可能需要電擊去顫治療。   患者的血壓會偏低,心跳會加快,即便使用高劑量利尿劑,患者還是會水腫。鄭羽廷醫師說,目前有很多藥物能夠改善心臟衰竭的症狀,延長患者的存活。倘若藥物皆已達到較高的劑量,患者仍持續有症狀,或左心室射出分率<35%,便要進行晚期心臟衰竭治療評估。     心室輔助器幫助改善生活品質   末期心臟衰竭患者必須考慮進行心臟移植,然而心臟捐贈的機會相當有限,且有年齡的限制。劉國聖醫師指出,目前有另一個可行的方式是安裝「心室輔助器(VAD,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心室輔助器是個能夠植入體內的裝置,可提供患者暫時性的循環輔助。     心室輔助器常安裝於左心室,協助將充氧血輸送到全身,恢復血液循環。劉國聖醫師說,術後會有一條電線穿出皮膚拉到體外,只要連接控制器與電池,便能讓心室輔助器運轉,取代心臟功能。   心室輔助器能夠大幅改善心臟衰竭的症狀,若狀況穩定,患者便可以帶著心室輔助器回家。鄭羽廷醫師說,心室輔助器的體積很小,不會對日常生活、活動造成太大影響。   因為可以改善心臟衰竭的症狀,能讓患者行走更遠的距離,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劉國聖醫師說,目前使用心室輔助器的兩年存活率約80%,已經和心臟移植的兩年存活率相近。對於長期等待心臟移植或不適合心臟移植的患者而言,心室輔助器是另一項治療選擇。   安裝心室輔助器後,患者要每天測量心跳、血壓、體重,也要記錄心室輔助器的轉速、流量等參數。鄭羽廷醫師說,如果裝置出現警示,或有任何狀況都可以隨時與個案管理師聯繫。     日常照護方面要每天要更換電池,小心執行傳動系統傷口換藥。鄭羽廷醫師說,請不要游泳、或泡溫泉、泡澡,以避免感染。   安裝心室輔助器後,請遵照醫囑服用抗凝血劑和心臟衰竭的藥物。劉國聖醫師叮嚀,就醫時要主動告知醫護人員有安裝心室輔助器,不可以做核磁共振檢查(MRI)。     貼心小提醒   心臟衰竭可能出現多種症狀,例如心悸、胸悶、容易疲倦、活動會喘、躺平會喘、下肢水腫、夜間頻尿、記憶變差等。鄭羽廷醫師說,若有相關問題,應及早至心臟科檢查,及早治療。   若已進展到晚期心臟衰竭,便要進行晚期心臟衰竭治療評估。劉國聖醫師說,在等待心臟移植期間,或不適合心臟移植的患者,可考慮安裝心室輔助器,幫助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早期肺癌開完刀就沒事了嗎?術後掌握精準醫療關鍵,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4年01月09日
公開
3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開刀切掉肺癌後,是不是就安全了?」40多歲的陳先生問。   「你的肺癌是第2期,建議接受術後輔助治療,以降低復發風險。」醫師說。   這是一位經由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而意外發現肺部腫瘤的患者,已接受手術治療。三軍總醫院胸腔內科主任蔡鎮良醫師表示,為了降低肺癌復發風險,建議患者接受術後輔助治療,與病患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第三代口服標靶藥物,術後至今已過兩年多,都沒有出現肺癌復發的狀況,也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蔡鎮良醫師說:「根據大規模臨床試驗的結果,早期肺癌術後利用第三代口服標靶藥物作輔助治療,能夠顯著降低復發、死亡的風險,有助提升整體存活期。」     肺癌是台灣發生率最高、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且連續19年居癌症死因之首!依據國際《臨床腫瘤學雜誌》曾發表的Lung Adjuvant Cisplatin Evaluation顯示,肺癌患者5年疾病復發或死亡風險率會隨期別逐漸升高,1B期約45%、2期約62%、3期約76%〔1〕。近年來,台灣有許多患者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偵測到早期肺癌,並接受手術切除。   蔡鎮良醫師表示:「肺癌在術後,依然常見到復發的狀況,因為那些肉眼看不到的癌細胞可能已經隨著血液、淋巴液循環到其他的地方,但剛發生轉移時,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症狀,像是曾經有患者在出現骨頭疼痛,甚至下肢癱瘓時才發現肺癌已經復發轉移。因此,『肺癌患者在開完刀除肺部腫瘤後,術後還會考慮搭配輔助治療,降低肺癌復發的風險,並且一定要定期回診,利用影像檢查追蹤!』」     肺癌術後基因檢測接續精準治療,降低復發風險   肺癌的治療已經進入精準醫療的時代,其標靶藥物已普遍用於晚期肺癌,且發揮相當顯著的治療成效,蔡鎮良醫表示:「利用基因檢測找出肺癌驅動基因,便可以選用對應的標靶藥物來治療,且近年來大家也嘗試在早期肺癌術後使用口服標靶藥物,希望可以降低肺癌復發或死亡風險。」     以常見且大宗的肺腺癌患者為例,在亞洲約有5成至6成的肺腺癌患者具有EGFR基因突變。臨床試驗也發現帶有EGFR基因突變的1B至3A期肺癌患者,若於術後使用第三代口服標靶藥物,可顯著減少近八成的復發風險以及避免五成以上死亡風險〔2〕。蔡鎮良醫師說,相較於第一代、第二代標靶藥物,第三代標靶藥物的副作用較輕,患者接受度較高,而且採用口服,相當便利,有助提升患者對術後輔助治療的順從度。   目前肺癌基因檢測的方式有很多種,患者可以和醫師詳細討論,選擇合適的基因檢測方式,共同決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若在基因檢測中沒有發現適合使用標靶治療的基因突變,患者可以再接受免疫檢查點檢測。蔡鎮良醫師說,若腫瘤的PD-L1表現量大於1%,便能考慮使用免疫治療,幫助降低肺癌復發風險。     為了鼓勵肺癌患者接受基因檢測,利用精準醫療提升預後,台灣癌症基金會目前有提供「早期肺癌EGFR檢測補助計劃」,幫助擬定早期肺癌的治療策略,歡迎早期肺癌患者至台灣癌症基金會網頁了解補助計畫。     筆記重點整理   1、肺癌是台灣發生率最高、死亡率最高的癌症,連續19年十大癌症死因之首。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 ;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能夠偵測早期肺癌,具有「肺癌家族史」與「重度吸菸史」的民眾可接受每2年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篩檢。   2、因為部分肉眼看不到的癌細胞可能已經隨著血液、淋巴液循環到其他地方,所以患者在術後仍有復發、轉移的風險。   3、肺癌的治療已經進入精準醫療的時代,利用基因檢測找出肺癌驅動基因,便可以選用對應的標靶藥物來治療。臨床試驗發現,帶有EGFR基因突變的1B至3A期肺癌患者,若使用第三代口服標靶藥物,可顯著減少近八成的復發風險與避免五成以上的死亡風險。相較於第一代、第二代標靶藥物,第三代標靶藥物的副作用較輕,患者接受度較高,而且採用口服,相當便利,有助提升肺癌患者對術後輔助治療的順從度。   4、高比率的亞洲患者因為具有EGFR基因突變,因此可以與醫師討論先做EGFR基因檢測,若在基因檢測中沒有發現適合接受標靶治療的基因突變,患者可以接受免疫檢查點檢測。   參考資料: 1.   J Clin Oncol. 2008 Jul 20;26(21):3552-9 2. Tsuboi M, Herbst RS, John T, Kato T, Majem M, Grohé C, Wang J, Goldman JW, Lu S, Su WC, de Marinis F, Shepherd FA, Lee KH, Le NT, Dechaphunkul A, Kowalski D, Poole L, Bolanos A, Rukazenkov Y, Wu YL; ADAURA Investigators. Overall Survival with Osimertinib in Resected EGFR-Mutated NSCLC. N Engl J Med. 2023 Jun 4. doi: 10.1056/NEJMoa230459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272535   原文出處

電視變暗、變模糊,原來是白內障惹禍!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提升便利、安全性,眼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2024年01月08日
公開
4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開完白內障後,看東西變得好清楚、好明亮喔!」60多歲的王先生在術後回診時興奮地說,「之前我以為家裡電視故障,便去買了一台新電視,結果回家一看畫面還是又暗又模糊,所以就回去電器行罵了老闆一頓。想起來真是不好意思,原來是我自己白內障啊。」   進行白內障手術前,都會做詳細檢查並了解用眼需求。左營大學眼科診所謝宏義醫師指出,因為患者有散光,也有夜間開車的需求,所以在詳細討論後選擇使用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解決白內障的同時也矯正散光,提升視覺品質。   散光是一種相當常見的屈光異常,謝宏義醫師解釋,散光的問題在於角膜的弧度不規則,使光線無法準確聚焦在視網膜上,產生清晰的影像。   「散光大多是天生的,因為人類的角膜通常不是完美的圓弧,所以散光的比例相當高,可能八、九成以上的人口或多或少有散光的狀況。」謝宏義醫師說,「如果散光超過100度,對視線的清晰度就有蠻大的影響。」     散光會使視覺品質下降,導致視力模糊。謝宏義醫師說,尤其在晚上看路燈、車燈都會散開,對行車安全造成影響。   隨著年紀增長,眼睛退化,角膜的形狀會有些微變化,散光度數可能增加。謝宏義醫師說,水晶體的退化往往會更加明顯,原本清澈透明的水晶體,慢慢變得混濁,形成所謂的白內障。   「到了一定年紀,每個人都會出現白內障,差別在於退化的速度。」謝宏義醫師說,「就好像有些人三十多歲就有白頭髮,有些人到五十歲才有白頭髮。」   導致白內障提早發生的原因很多,包括曝曬過多紫外線、高度近視、眼睛外傷、糖尿病、長期使用類固醇等。謝宏義醫師說,白內障有年輕化的趨勢,二十年前白內障手術的患者大多是七、八十歲,現在有許多患者在五、六十歲便到了需要手術的程度。     出現白內障後,外界光線無法順利通過混濁的水晶體,患者就好像是隔著毛玻璃在看東西。謝宏義醫師說,隨著白內障惡化,看東西會越來越模糊,視野也越來越暗。所以患者在接受白內障手術後,可能會感到視野變得很明亮,煥然一新的感覺。     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同時解決散光、白內障   在白內障初期,醫師可能會開一些藥水,稍微延緩白內障的進展。謝宏義醫師說,但是在白內障中期之後,任何藥水都沒有實質幫助,唯一有效的方法是進行白內障手術,移除老化混濁的水晶體,放入新的人工水晶體。   早期的人工水晶體是單一個焦點,遠距離能夠看的很清楚,至於中、近距離,就要配戴老花眼鏡。謝宏義醫師說,隨著光學科技的發展,人工水晶體的功能已有很大幅度的進展。從單焦點進展到多焦點,然後又從焦點型人工水晶體進展到能夠延長視覺景深的焦段型人工水晶體。   延焦段人工水晶體可以提供遠距離清晰視力,並延長視覺景深,改善中距離視力。謝宏義醫師說,中距離大概就是一個手臂的長度,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使用中距離視力,例如切菜、煮飯、打電腦、打麻將、開車看看導航等。   對白內障患者而言,延焦段人工水晶體可以滿足大部分的用眼需求,對日常生活較為方便。晚上開車的時候,延焦段人工水晶體較不會出現眩光或光暈的問題,減少視覺干擾,有助提升安全性。因為材質穩定,能夠減少二次白內障的機會。     處理白內障時,一定要留意散光的問題,謝宏義醫師提醒,散光超過100度便會影響視力清晰度。利用人工水晶體同時矯正散光,才能在術後達到較佳的視覺品質,也不用額外佩戴矯正散光的眼鏡。   矯正散光時,需要將人工水晶體固定在特定角度。謝宏義醫師說,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透過新一代散光矯正技術,強化術後穩定性,準確矯正散光,能夠提升視覺品質,對生活便利性與安全性都有幫助。   相較於早期的人工水晶體,目前的人工水晶體有長足的進步,已可同時處理遠視、近視、散光等問題。謝宏義醫師說,接受白內障手術前,請與醫師詳細討論,根據需求挑選合適的人工水晶體!    原文出處

晚婚、生育年齡高!定期抽血檢測AMH,掌握自己卵巢健康

2024年01月02日
公開
5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現代女性晚婚不孕人數越來越多,台灣凍卵協會理事長曾琬婷表示,隨著女性教育程度提高,女性逐漸拿回自己的生育權,選擇晚婚、晚生或不生者皆有,之前做的調查,也發現大家預期的生育年齡也越來越高,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然而身體狀態會隨年齡增加而逐漸衰退,因此非常建議女性要更清楚自身卵巢健康,才能全面掌握職涯、夢想與家庭生育等規畫,做多方考量。   台灣新生兒人數銳減,2022年國內新生兒數僅13萬7千多人,相較於2017年的19萬4千人,短短5年間的新生兒出生數減少逾5萬人。女性生育跟卵巢功能息息相關,卵巢的卵子庫存量更是懷孕關鍵,只要抽血檢測「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MH)」數值,就能知道卵巢功能是否早衰,及時冷凍卵子或採取其他醫療服務,更能積極掌握自己未來的生育及家庭計畫。   AMH是跟生殖系統有直接相關的荷爾蒙,它可以檢測卵巢卵子庫存量。基本上,女性一生的卵子數量有限,女嬰出生時的卵巢庫存量通常約有50萬顆卵子,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凋零,尤其女性到了35歲以後,卵子狀態與品質急遽下降,也能直接反映在AMH荷爾蒙數值上。   「卵巢功能及卵子庫存量多寡,從外觀上根本看不出來。」即使外表年輕漂亮,有維持固定運動習慣,也不代表卵巢功能不會衰退。想要知道卵巢是否早衰、卵子庫存量是否充足,只要簡單抽血檢測AMH荷爾蒙數值就能一探究竟,可依據數值計畫懷孕生子或是提前採取凍卵等生育保存措施。     正常生育年齡女性的AMH數值大概介於2到5ng/ml之間,40歲以上女性的AMH數值會掉到1ng/ml、甚至1ng/ml以下。曾琬婷分享一名年約30多歲的瑜珈老師,平時也有固定運動習慣,某日進行AMH檢查,發現AMH荷爾蒙數值極低,直接掉到1以下,甚至僅零點零幾而已,顯示卵巢功能嚴重衰退,若不是有抽血檢測,根本不會發現此刻的自己身體情況根本不太可能受孕。   社團法人凍卵協會在2023年做了對全臺女性生育保存意識調查,發現60%女性不太了解什麼是凍卵、什麼是生育保存,她們對於「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MH)」檢測也完全不清楚。曾琬婷強調,每位女性朋友都應該了解AMH荷爾蒙檢測,因為它跟「生育權」有很大關聯,尤其「AMH荷爾蒙是一個比較不可逆的數值,它會隨著年齡上升,數值慢慢下降。」一旦發現自己的AMH數值較低時,建議趕快做生育保存或凍卵措施,等到日後想懷孕生子,再拿出來使用,積極掌握自己的生育權。不止每位女性,曾琬婷呼籲男性朋友也要關心自己的另一伴,鼓勵她們檢測AMH荷爾蒙數值,尤其30歲以上女性更應每年檢測,隨時掌握卵巢健康,對未來家庭與生育有更完整的規劃。   原文出處

小中風是中風前兆!即使症狀消失,也必須積極治療,神經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3年12月27日
公開
16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50多歲的王先生在用餐的時候,突然右側肢體無力,而被送到急診室。   「醫師,我剛剛連筷子都拿不起來。」患者動了動手臂說,「不過現在已經好多了。」   「當時還有其他不舒服嗎?」醫師問。   「好像沒有其他不舒服。」患者搖搖頭,接著問,「請問這是小中風症狀嗎?」   「從目前的檢查看起來,應該是俗稱的小中風。」醫師說,「由於接下來發生中風的風險很高,所以建議使用兩種抗血小板藥物來降低中風的風險〔1〕 。」   一般常聽到的「小中風」指的是短暫性腦缺血(或稱暫時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吳秀娟醫師表示,患者會出現類似中風的症狀,例如肢體單側無力或麻木、口齒不清、失明等。相關症狀可能持續幾分鐘至幾個小時,並於24小時內完全恢復〔2〕。     「短暫性腦缺血是即將中風的警訊!」吳秀娟醫師說,「約有1/3的短暫性腦缺血患者會發生中風,尤其在短暫性腦缺血發生後48小時內的風險最高〔3〕。有研究指出,在短暫性腦缺血發生後1週內,中風復發的機會高達10%〔4〕。」   短暫性腦缺血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心房顫動、抽菸等〔5〕。如果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的症狀,一定要盡快就醫,即使症狀自行消失,也不能掉以輕心。吳秀娟醫師說,很多人對短暫性腦缺血較沒有概念,出現短暫症狀時,可能會懷疑自己是太累了或是出現幻覺,而錯過治療的時機。     請大家要記住「FAST」口訣,「F」是Face,患者可能出現臉部不對稱如嘴角下垂、眼皮下垂;「A」是Arm,患者會肢體無力,無法維持兩隻手臂在平舉的狀態;「S」是Speech,患者說話會變得含糊不清、胡言亂語,可能無法聽懂別人說的話;「T」是Time,請務必把握時間,立刻送醫〔6〕。     採用雙抗治療,預防二次中風   發生短暫性腦缺血後,即使症狀消失,也必須接受治療,以降低二次中風的風險。吳秀娟醫師說,短暫性腦缺血的患者會在急性期馬上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除非有不能吃藥的理由。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治療指引,非心因性高風險暫時性腦缺血(ABCD2 score ≥ 4)或急性輕微缺血性腦中風(NIHSS ≤ 3)發作24小時內,會使用雙重抗血小板治療,也就是阿斯匹靈搭配另一種抗血小板藥物,至少21天〔7〕。   抗血小板藥物能夠避免血小板凝集,雙抗治療是使用兩種不同機轉的抗血小板藥物,進一步避免血栓形成。     針對短暫性腦缺血患者,目前台灣的健保並未給付雙抗治療。吳秀娟醫師說,不過患者大多願意自費使用第二種抗血小板藥物,畢竟二次中風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損失,例如失能、甚至死亡。   「小中風其實等同於中風!雖然小中風症狀持續時間很短,但仍有很高的風險會出現二次中風,千萬不可輕忽。」吳秀娟醫師說,除了積極接受治療外,日常生活中請務必好好控制血壓、血糖、血脂,飲食方面要少油、少鹽,最好維持理想體重、規律運動、正常作息,請務必戒菸、避免過度飲酒。藥物治療與非藥物的治療,都同等重要!     筆記重點整理   1、 短暫性腦缺血會出現類似中風的症狀,例如肢體單側無力或麻木、口齒不清、失明等。相關症狀可能持續幾分鐘至幾個小時,並於24小時內完全恢復〔8〕。   2、 約有1/3的短暫性腦缺血患者會發生中風,尤其在短暫性腦缺血發生後48小時內的風險最高〔9〕。有研究指出,在短暫性腦缺血發生後1週內,中風復發的機會高達10% 。   3、 發生短暫性腦缺血後,即使症狀消失,也必須接受治療,以降低二次中風的風險。   4、 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治療指引,非心因性高風險暫時性腦缺血(ABCD2 score ≥ 4)或急性輕微缺血性腦中風(NIHSS ≤ 3)發作24小時內,會使用雙重抗血小板治療,也就是阿斯匹靈搭配另一種抗血小板藥物,至少21天 。   ◎ 了解更多心血管疾病用藥知識與風險,前往問診便利貼。   ◎ 了解十年內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前往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       參考資料: 1. 2022台灣腦中風學會非心因性急性急性缺血中風的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更新指引 2.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3. Siket MS, Edlow J.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n evidence-based update. Emerg Med Pract. 2013;15(1):1-26. 4. Rothwell PM, Giles MF, Chandratheva A, et al. Effect of urgent treatment of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and minor stroke on early recurrent stroke (EXPRESS study): a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sequential comparison. Lancet. 2007;370(9596):1432-1442. doi:10.1016/S0140-6736(07)61448-2 5.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6.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TIA). NHS 7. 2022台灣腦中風學會非心因性急性急性缺血中風的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更新指引 8.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9. Siket MS, Edlow J.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n evidence-based update. Emerg Med Pract. 2013;15(1):1-26. MAT-TW-2301775   原文出處

LBV裸視美老花雷射,8大QA眼科醫師詳解

2023年12月26日
公開
10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張聰麒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張聰麒醫師:哈囉大家好,我是遠見眼科張聰麒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LBV裸視美老花雷射,適合哪些族群?   張聰麒醫師:大概會建議在40歲以上的人,開始有老花問題的人,就會考慮用術式,來幫助我們解決老花的問題,一般在40歲之前,我還是會建議用平常的近視雷射,來處理近視問題,因為上帝給的調節力才是最好的,一旦過40歲之後,調節力越來越下降的時候,才需要靠術式的輔助,我們不要一開始就做起來放,變成我們沒有享受到上帝給我們的禮物,應該等到40歲之後再來做,大部分我會建議在40歲以上,不想戴眼鏡的朋友,再來做這個手術。   劉育志醫師:曾經接受近視雷射手術,能否再做LBV裸視美老花雷射?   張聰麒醫師:曾經接受過近視雷射的朋友,其實因為很不想戴眼鏡,之前就是因為不想戴眼鏡,大家的詢問度其實非常高,這部分大概45歲到50歲左右,這群人會跑出來說,我可不可以再做老花雷射?其實是可以的,但是要看角膜的狀況,要看角膜的厚度,還可不可以做,所以我們術前會有很多檢查要做,確認再做一次手術,是在合理、安全的範圍之內,才可以做,但是是可以再做一次。   劉育志醫師:請問LBV裸視美老花雷射術後,多久能恢復視力?   張聰麒醫師:大部分平均來講,可以看到術後回診的患者,在隔天大概恢復到8成以上的視力,會先從遠的跟中距離先恢復,遠的視力隔天他們就覺得還蠻不錯,接下來在1、2個禮拜左右,中、近距離的視力會慢慢變好,夜間眩光的狀況大概在兩個禮拜到1個月,慢慢恢復到術前的狀況,整體要恢復到最好,大概抓一個月。   劉育志醫師:請問LBV裸視美老花雷射,術後的適應度如何?   張聰麒醫師:這是我們有一個視差,0跟150度,0跟150度在大部分的人,其實都適應地非常良好,大部分我觀察到大概術後1、2個禮拜,他就跟我說大概沒什麼感覺了,我們比較少見的,有很罕見的案例,可能還是一直沒辦法適應,就覺得我一直視差,一直會有點暈,一直看不清楚,這個時候我們會給他一點適應期,如果適應期過後,他還是不太適應,我們就會把他的度數調的沒有相差那麼多,也許回到0跟100度,也許回到0跟75度,這時候是很容易可以修的,我都會跟患者說你不用擔心,我一定會讓你變得不會頭暈,不用擔心。   劉育志醫師:接受LBV裸視美老花雷射術後,老花眼度數改變怎麼辦?   張聰麒醫師:老花眼度數改變牽扯到兩個因素,第一個是度數的改變,第二個是球差會不會又變少,所以這兩個因素,第一個是度數會不會變化?0跟150度就一直固定在那邊嗎?不一定喔,就像人是彈性的,就是我們腰圍也是,我們的體重也是,隨著年紀多多少少會有點小變化,未來在10年之後,會不會0跟150度變回正負50度,可能往前、往遠的,或往近的,這部分是可以被調整,球差會不會變少了,變成延長焦段功能變差,球差變化比較少,不會因為球差變化而去修,但是會因為度數,假如這個人度數往遠端前進,近端不夠好,我們可以把它修近一點,如果近的太好,遠的不好,我們也可以再修往遠一點,但是在還沒修之前,我們都可以用眼鏡來輔助,所以最重要就是,我們還是可以靠眼鏡輔助,我們看遠的,想要看得更遠,看近的想要看得更小,都還是可以靠眼鏡輔助,其實這個手術最重要的是,可以大幅減低我們對眼鏡的依賴,但是我們要看得更遠、更小的時候,還是靠眼鏡來輔助。   劉育志醫師:請問LBV裸視美老花雷射,是否會讓白內障提早發生?   張聰麒醫師:這是一般大家會很想問的問題,做了近視老花雷射之後,眼睛會不會比較容易退化?我們的眼睛是一個很複雜的結構,角膜其實只是在眼球的最外層而已,目前只有改變角膜的厚度,這時候我們的水晶體、視網膜、視神經,都還是原來的樣子,所以還是隨著年紀慢慢地退化,但是不會因為我們做了角膜手術,變成後面東西比較容易退化,角膜本身會不會容易退化呢?在一定的範圍裡面把它削薄,它是很安全的,也不會因此很容易退化,不會加速整個眼球的退化,但是隨著年紀的退化是會有的。   劉育志醫師:請問LBV裸視美老花雷射,是否會影響未來的白內障手術?   張聰麒醫師:基本上是不會,在手術的時候,小心避開皮瓣的位置,這時候的手術方式,跟原來的手術方式一模一樣,所以不用擔心,眼科醫師都知道皮瓣長在哪邊,都會細心地避過,這完全不用擔心。   劉育志醫師:接受LBV裸視美老花雷射術後,未來要如何挑選人工水晶體?   張聰麒醫師:因為我們的角膜像差,都被規範在一定的安全範圍之內,所以還是照一般過去以來,有做過近視雷射的患者,照同樣的規則,照同樣的算式去算就可以了,所以我們不用有太多的限制,一樣可以像過去以來,做近視雷射的患者,一樣可以放多焦型水晶體,一樣可以達到遠、中、近,都不用戴老花眼鏡的需求。   劉育志醫師:感謝張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張聰麒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避免近視度數暴衝,近視控制方案解析

2023年12月21日
公開
8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吳佩昌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吳佩昌醫師:大家好,我是吳佩昌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台灣兒童近視的現況?   吳佩昌醫師:目前台灣兒童近視的盛行率相當高,國小一、二年級的時候,都已經到20%、30%,國小六年級已經到60幾%,國中跟高中已經到85-89%,這裡面比較嚴重的是將近三分之一的孩子,已經變成是5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這些都會有很多併發症,包括提早的白內障,青光眼的機會增加8倍,視網膜剝離的風險增加40倍,黃斑病變的機會增加121倍,所以怎麼控制近視,不要變成高度近視,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劉育志醫師:請問目前近視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吳佩昌醫師:我們認為近視是一種疾病,孩子每年大概度數會增加100度,所以很快的,如果沒有好好控制,5年他就變成高度近視,有失明的風險,目前控制的方法很簡單,大概分成兩種方法,一種是藥學的方法,一種是光學的方法,藥學的方法我們都知道,也就是點低濃度的阿托品散瞳劑,讓眼睛放鬆,光學的方法,從以前比較常使用的角膜塑型鏡片,到目前以這個發展出來的,軟式日拋的隱形眼鏡,以及治療性的眼鏡,上面有很多微凸透鏡的眼鏡,甚至有的孩子如果控制得不好,還要合併的治療,另外還有,生活習慣也是要保持,目前教育部在推行的3010120,就是日常好的用眼習慣,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以及戶外活動每天120分鐘,這些加總起來配合醫師的治療,才能夠達到一個很好的控制效果,我們才能幫近視的度數踩煞車,不要讓它暴衝到變成高度近視。   劉育志醫師:請問兒童近視控制鏡片的優點為何?   吳佩昌醫師:兒童近視控制鏡片,是新出來的治療性眼鏡,它的好處跟其他光學的角膜塑型,以及軟式日拋的隱形眼鏡,它的好處是沒有接觸到眼球,而且它適用的小朋友年齡比較廣泛,不會說只限於9歲以上,對於家長來說,也減少擔心隱形眼鏡在清潔的時候,沒有清潔乾淨,所導致的感染問題,所以是相當方便,相當多家長會去採用這樣的方法,協助孩子控制近視,我們在早期以前,會以為配眼鏡可以控制近視,但是一般的鏡片沒有特殊設計,像這種微透鏡的設計,它對近視的控制效果,是沒有幫助,所以這個的好處,就是既可以去矯正,小朋友看黑板看不到的情形,一方面矯正,一方面又有治療的效果,這樣有治療效果的眼鏡,一定是要找眼科醫師,來做後續的追蹤,看到底效果是好或者是不好,如果不好,有時候我們還會再加上,合併散瞳劑使用。   劉育志醫師:請問您會推薦哪些族群,使用近視控制鏡片?   吳佩昌醫師:大部分的孩子如果近視大概在150度,他需要看黑板要看得清楚,不要影響到學習,這時候我們就會建議他去配眼鏡,如果不適合戴隱形眼鏡,或角膜塑型的人,他就蠻適合使用近視控制鏡片,甚至有時候,如果是戴日拋的軟式隱形眼鏡,他不想戴那麼久,晚上的時候也可以搭配這樣子,等於是一個近視控制加強的方法,我們也曾經配過大概3、4歲的小朋友,就已經可以配戴,對於一些比較大的孩子,國、高中,他們因為這個鏡片,雖然有特殊微透鏡的設計在上面,但是一般的人外觀是看不出來,是適用所有的兒童跟青少年族群。   劉育志醫師:配戴兒童近視控制鏡片,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吳佩昌醫師:跟一般配眼鏡一樣,配戴控制近視鏡片的時候,也是要避免撞擊到眼睛,因為這個鏡片上面有一些微透鏡,所以也不要讓它磨損到,還是要保持眼鏡的清潔,以及不要受傷,要達到一個好的效果,這個眼鏡配戴,大概一天要戴10到12個小時,才會產生眼睛周邊離焦的效果,來達到近視控制的程度。   劉育志醫師:請問目前近視控制鏡片,會使用哪些技術?   吳佩昌醫師:目前在市面上,有幾家廠商能夠達到,大概超過50%的控制效果,甚至到60%,大部分的這些原理,是利用一些很微小的凸透鏡,大概會有上百點,甚至上千點的微透鏡,來達到周邊離焦的效果,而且它就不會影響到我們的視野,國際的大師認為,這樣子的技術,未來是會成為一個主流,在對於近視控制,這樣治療性的眼鏡,會比其他的方法更為普及。   吳佩昌醫師:這個案例是一位家長,一位媽媽帶了兩個小孩過來,這兩位小孩,一位是兩歲,抱在手上,另外一位是四歲,但是一檢查發現這個孩子,他的近視已經是475度,因為幼稚園的孩子度數增加很快,所以這時候我們會給他配戴眼鏡,讓他看得清楚,要不然他有可能產生弱視,第一個,眼鏡是需要的,眼鏡又需要能夠控制他的近視,所以我們就使用具有星環狀的微透鏡,總共大概有1000多點的微透鏡,周邊離焦的眼鏡來做使用,搭配低濃度的散瞳劑,還好他的近視度數經過了一、兩年的追蹤,呈現每年大概增加20幾度,所以從每年大概增加100多度的情形之下,我們踩煞車讓他維持比較穩定,度數也不會變成很快就到1000度,所以這個近視控制的眼鏡,在醫學上能夠好好的使用,再搭配其他的方法,還有日常生活,就不可以再持續這樣一直玩手機,而沒有限制,這樣對孩子的眼睛,才可以好好的控制,未來才不會很快就導致失明。   吳佩昌醫師:目前有這樣微透鏡眼鏡的廠商,也有提出一些相當好的方法控制度數,如果每兩年增加75度,會有免費換鏡片的服務,要鼓勵大家能夠配合醫師,把近視度數,盡量控制在合理穩定的範圍,比較不會變成高度近視。   劉育志醫師:眼睛非常重要,感謝吳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吳佩昌醫師:記得照顧好自己的眼睛喔,掰掰。   劉育志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糖尿病治療觀念再進化!血糖控制、器官保護、體重管理應該兼顧,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3年12月21日
公開
14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這位年輕人雖然才30多歲,但因肥胖的關係,已有高血糖、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廖國盟醫師指出,「為避免併發心血管疾病或腎臟病,我們建議他積極接受治療,在控制血糖、血壓的同時也保護器官,及早把體重減下來也能降低中風風險。」   醫師評估後,決定使用口服降糖藥搭配GLP-1針劑治療,而在了解體重控制的重要性後,患者也相當配合,按時用藥並搭配飲食控制與運動,半年後不僅血糖、血壓明顯改善,更成功減重10%,讓患者很開心、也有信心維持治療。   廖國盟醫師指出:「近年糖尿病治療觀念持續進步,不只要控制血糖,更要及早管理危險因子、保護器官!」     ADA/EASD糖尿病治療準則看糖尿病治療進化至「去階層化時代」   廖國盟醫師說,糖尿病的治療,有兩個很重要的國際學會的治療指引需要參考,第一個是美國糖尿病學會(ADA)。ADA從1989年起,每年由專家研討出新年度治療照護建議;第二個是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EASD)。EASD成立於1965年,是歐洲規模最大、最具公信力的糖尿病會議。而這兩大學會,每年都會根據最新的研究證據,發布ADA/EASD共識報告。而這個共識報告,也成為各國醫界的糖尿鰾治療的重要準則。   近年來,ADA/EASD共識報告建議的糖尿病治療策略,歷經幾次重要的典範轉移,糖尿病治療的目標也隨之改變。廖國盟醫師指出,1997年UKPDS研究發現,每1%的糖化血紅素下降,能大幅減少大小血管併發症〔1〕,所以治療指引進入以控糖為中心的治療策略〔2〕。因此建議血糖愈低越好,最好能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然而 2008年發表的ACCORD 研究,卻發現低血糖的發生,反而會增加心血管死亡〔3〕。因此第二個重要典範轉移,則是不只控糖達標,還要避免低血糖發生〔4〕。因此能降血糖,又不會造成低血糖的藥物逐漸風行。    糖尿病治療的重要轉折點,來自一系列糖尿病藥物的心血管安全性的臨床試驗結果。結果意外發現:腸泌素和SGLT-2抑制劑類似物不僅安全性無虞,更有額外心血管及腎臟保護的效果〔5〕。而這個心腎保護的效果,更是獨立於控糖之外。治療共識也迎來第三次典範轉移〔6〕,從控糖為中心自此跨入「器官保護優先」的時代。   廖國盟醫師說,「然而,如果我們關注心腎器官保護,除了加上器官保護的藥物之外,還得回頭關心三高是否控制得當。更進一步,三高背後的主要成因,也就是肥胖,也得要適當管理。如果能夠透過體重管理,同時改善血糖、血脂、血壓,進一步達成器官保護效益,這樣才能夠想要達到全方位的治療」。所以2023年治療共識產生第四次典範轉移〔7〕,進入「去階層化時代」。治療指引將血糖控制、器官保護、體重管理、危險因子防治視為糖尿病治療的四大象限,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也因此,同時對四大象限治療皆有益處的腸泌素藥物與SGLT-2抑制劑,在糖尿病治療中的重要性大大提升。       最新糖尿病治療目標:兼顧血糖、體重、器官保護打造治療好循環   腸泌素藥物與SGLT-2抑制劑在治療共識中展露頭角,這些藥物除了能控糖,對心臟、腎臟亦能發揮保護效果,國際指引中就建議如果糖尿病患併有心血管疾病、心臟衰竭、或是慢性腎臟病,應優先使用這些藥物治療〔7〕。      除了心腎器官保護,體重控制亦是現階段糖尿病治療相當重要的一環。研究顯示,腸泌素類似藥物與SGLT-2抑制劑在體重管理上皆具成效〔8〕。廖國盟醫師解釋,SGLT-2抑制劑會讓多餘的糖份從尿液排出,腸泌素藥物則是因為具有多重機轉,包括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升糖素分泌、降低食慾、延緩胃排空等,幫助患者控糖,同時達成體重控制。     貼心小提醒   廖國盟醫師提醒,剛開始使用腸泌素藥物時,可能會出現噁心、腸胃不適的副作用,因此建議患者可以從低劑量開始適應、再慢慢調整,飲食方面則要盡量細嚼慢嚥,避免油膩食物,一般來說副作用都會逐漸獲得改善,有需要的患者應諮詢醫師專業意見後依照醫囑使用,積極控糖、找回健康人生。   參考資料: 1. BMJ. 2000 Aug 12; 321(7258): 405–412.  2. Diabetes Care. 2009 Jan; 32(1): 193–203.  3. ACCORD Study Group, NEJM 2008, 358  4. Clin Diabetes. 2015 Apr; 33(2): 97–111.  5. Cardiovasc Diabetol. 2022 Aug 4;21(1):144.  6. Diabetes Care 2018 Dec;41(12)2669-2701.  7. Diabetes Care 2022;45(11):2753–2786  8. BMJ Open. 2023 Mar 7;13(3):e061807.   原文出處

心房顫動很危險!即使沒症狀,也可能中風,治療保養重點提醒,心臟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3年12月20日
公開
8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那是一位50多歲的患者,在上班時突然心肌梗塞,而被送到急診室。」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病房主任林恆旭醫師指出,「經過緊急處置,撿回一條命,也順利出院,回到職場。」   患者原本都定期回診拿慢箋,不過有次回診時,患者竟然是被用輪椅推進診間,已半身不遂也無法言語,顯然是腦中風。林恆旭醫師說,患者有心房顫動,中風的風險相當高,所以平時都有開立抗心律不整與抗凝血藥物,以避免血栓形成。但是家屬抱怨說,患者自認沒有症狀,所以不願意按時服藥,偶而才吃一次藥,結果中風真的就發生了。   「看診時我們都會一再提醒病人,雖然心房顫動沒有明顯症狀,吃藥好像也沒什麼感覺,不過這是非常重要的預防。」林恆旭醫師說,「如果等到中風、癱瘓臥床,吃藥是來不及的。防患於未然,避免中風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吃藥預防!」   我們的心跳是由規律的電氣訊號所驅動,促使心肌有效收縮。林恆旭醫師指出,當心房顫動發作時,心房受到異常電訊號的影響,導致心房肌肉無法正常收縮,而心室收縮的速度也會變得忽快忽慢。   心房顫動發作時,患者可能感到心悸、胸悶、頭暈、無力、呼吸急促、心跳不規則等症狀〔1〕。林恆旭醫師說,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而不曉得自己有心房顫動。     尤其是持續性心房顫動的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林恆旭醫師說,因為持續處於心房顫動的狀態下,患者就習慣了。根據經驗,可能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持續性心房顫動病人不會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狀。   「很多老人家常常是因為其他問題就診,被醫師發現心跳不規則,才轉介到心臟科治療。」林恆旭醫師說,「因為沒有症狀,患者便容易輕忽,但是心房顫動其實相當危險!」   一方面心房顫動會使心臟功能變差,容易造成心臟衰竭。林恆旭醫師說,另一方面心房顫動會導致血流不順,而在心臟裡形成血栓,當血栓脫落、流進血液循環時,便會導致各種嚴重共病症。血栓流到腦部,造成腦中風〔2〕;流到心臟,造成心肌梗塞〔3〕;流到腸系膜,造成腸中風〔4〕;流到周邊動脈,造成肢體中風〔5〕。這些共病症往往會造成失能,甚至死亡。     心房顫動容易出現在老年人,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林恆旭醫師說,其他危險因子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心肌梗塞、抽菸、喝酒、肥胖、甲狀腺機能亢進等〔6〕。     心房顫動治療保養重點提醒   心房顫動對健康有相當大的威脅,一定要積極治療。林恆旭醫師說,除了可以讓心房顫動的症狀改善,也可以穩定心臟功能、減少未來中風的機會。   心房顫動的治療原則是預防中風、矯正心律、處理共病。林恆旭醫師說,臨床上會以CHA2DS2-VASc Score評估風險,若風險較高就建議使用抗凝血劑避免血栓形成,降低中風的機會〔7〕。   服用抗凝血劑是為了長期預防,服藥之後可能沒有特別的感覺,但是千萬不可任意停藥,以免中風猝然發作。     矯正心律的方法包括藥物和手術,目的是幫助心臟跳動恢復正常心律。林恆旭醫師說,儘早矯正心律可以穩定心臟功能,降低心臟衰竭的機會,並預防血栓形成。目前有副作用較低的抗心律不整藥物〔8〕,幫助提升治療順從度。若在使用藥物後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和醫師討論,逐步調整,找到適合的藥物與劑量。   處理共病是心房顫動治療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血壓、血糖、血脂都要控制達標。林恆旭醫師說,建議採取健康飲食習慣與健康生活型態、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維持理想體重。抽菸、喝酒、熬夜都可能刺激心房顫動發作,請盡量避免。     筆記重點記起來   1、 心房顫動發作時可能出現心悸、胸悶、頭暈、無力、呼吸急促、心跳不規則等症狀,但也可能完全沒有症狀。   2、 心房顫動會導致心臟衰竭,並大幅增加中風的危險,即使沒有症狀也要積極治療。   3、 心房顫動的治療原則是預防中風、矯正心律、處理共病。抗凝血劑可避免血栓形成,降低中風的機會;矯正心律能穩定心臟功能,預防血栓形成;各種共病都要妥善處理,以減少併發症出現的機率。   4、 治療心房顫動不僅是為了改善症狀,更重要的是長期預防,避免中風。   ◎ 了解更多心血管疾病用藥知識與風險,前往問診便利貼。   ◎ 了解十年內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前往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       參考資料: 1.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Atrial Fibrillation 2. Alshehri AM. Stroke in atrial fibrillation: Review of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preventive therapy. J Family Community Med. 2019;26(2):92-97. 3. Violi F, Soliman EZ, Pignatelli P, Pastori D.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ppraisal of Pathophysiologic Mechanisms. J Am Heart Assoc. 2016;5(5):e003347. Published 2016 May 20. 4. Bala M, Kashuk J, Moore EE, et al. 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guidelines of the World Society of Emergency Surgery. World J Emerg Surg. 2017;12:38. Published 2017 Aug 7. 5. Spanos K, Athanasoulas A, Argyriou C, Vassilopoulos I, Giannoukas AD. Acute limb ischemia and anti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history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t Angiol. 2016;35(5):510-515. 6.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Atrial Fibrillation 7. Komen JJ, Pottegård A, Mantel-Teeuwisse AK, et al. Oral anticoagulant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t low stroke risk: a multicentre observational study. Eur Heart J. 2022;43(37):3528-3538. 8. Safety and efficacy of dronedarone from clinical trials to real-world evidence: implications for its use in atrial fibrillation MAT-TW-2301717   原文出處

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搭配生理性起搏有效治療心跳過慢,降低心衰竭機率

2023年12月19日
公開
12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吳尚儒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吳尚儒醫師:大家好,我是台中榮總的心臟內科吳尚儒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心跳過慢,對人體會有什麼影響?   吳尚儒醫師:當心跳沒辦法符合生理需求的時候,第一個就是腦部的灌流會不足,所以有時候會有頭暈的症狀,因為胸口的灌流不足,就會有胸悶的症狀,到更嚴重的時期,人可能會暈倒,甚至會突然猝死,這取決於我們的心跳系統,到底是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發電機出了問題,還是中繼站出了問題,還是下游出了問題,會對於心跳有些不一樣的影響。   劉育志醫師:請問心跳過慢該如何治療?   吳尚儒醫師:心跳過慢會造成症狀的時候,這時候其實就必須要處理它,不然可能會發生暈倒,甚至會發生猝死的風險,傳統上會有一些藥物,可以讓心跳速度稍微增快一點點,但這些藥物對於心跳的效果,通常都不是非常明確,特別是當傳導系統,真的發生很嚴重的問題時,就更難以發揮效果,所以事實上多數的醫生,在面對病人心跳過慢的時候,我們會放心律調節器,透過人工的方式,去取代正常的傳導系統,讓心跳可以達成,一般該有的速度,所以電池驅動,讓心跳可以符合你的生理需求,就不會再發生暈倒,甚至是突然死亡的狀況。   劉育志醫師:請問心律調節器,能否適時調整心跳速率?   吳尚儒醫師:傳統的心律調節器,沒有這麼聰明,沒有這麼敏感,有一些沒有配備加速功能的,發電機發動了70跳,就心室跟著70跳,這樣的作法,後續就發明了一種靠運動加速,來調節心律的心律調節器,只要透過活動,心跳就會快起來,這個心跳就會符合你的生理需求,但是事實上我們人的心跳,並不是這麼單純,當你在沒有活動下,心律也會有一些變化,比如說你今天焦慮,今天生氣、快樂,這個心跳就會變得快起來,可是如果身體沒有活動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心跳,其實沒有辦法符合生理需求,所以目前市面上一個比較新的,叫做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這樣新的配備,事實上它很敏感的去偵測心臟的收縮功能,當你在激動、在快樂、在開心的時候,心臟收縮率會有一些變化,這個機器就會驅動加速的功能,讓你的心臟速度變快,可以更符合你的生理需求。   劉育志醫師:請問安裝心律調節器後,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吳尚儒醫師:比如說如果要做磁振造影的時候,必須要跟醫生強調,你有一個心律調節器,這時候要調整調節器的功能,讓它不會對於磁場有些不好的影響,其他的生活影響,其實非常的微乎其微,包括我們出國坐飛機經過海關,身體檢查的過程,事實上這個檢查,並不會因此影響到調節器的功能,有了調節器之後,我們的生活,並不會因此受到太大的影響。   劉育志醫師:請問心律調節器,可能對心臟造成哪些影響?   吳尚儒醫師:傳統的心律調節器,事實上是把電線,直接埋在右心室的中隔處,所以當心臟在驅動收縮的時候,是經過右心室的電線先驅動,然後經過右心室、左心室,有點類似右、左、右、左這樣,是不同步的收縮,這樣收縮,事實上並不是一個很生理性的收縮,在某些病人,如果心室驅動的比例太高,可能發生心律調節器,引起的心臟衰竭,大概近5年至10年內,我們發展生理起搏,希望能夠把這個電線,直接安裝在我們的傳導系統上,包括希氏束、左束支等,可以讓心臟節律器,更符合人的生理需求,也可以減少心臟衰竭的發生。   吳尚儒醫師:一位80歲的阿嬤,他大概近3年內,會有一些頭暈的狀況,之前都一直沒有查到原因,直到來到我們醫院就診之後,發現他其實有一些間歇性的心搏過慢,而且這個心搏過慢,看起來是因為房室結阻斷所造成,當時候其實跟病人講說,房室結阻斷是有一些危險性,當這個阻斷的時候,如果是在活動的時候發生,這個時候你可能會暈倒,可能會猝死,可能會跌倒,會有些受傷的情形發生,所以我們就幫這個病人,安裝生理性起搏,把電線放在傳導系統,目前比較主流是放在左束支,這樣的起搏,可以維持一個非常良好的功能,目前追蹤大概5到10年,都是一個很好的狀態,所以當時候和我們的病人討論,決定裝左束支起搏,同時間這位病人,活動量還是蠻大,即使他的年紀蠻大,所以我們和病人討論之後,就決定安裝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病人裝完之後就非常滿意,他確實可以因為他的活動、運動,甚至一些情緒反應,就會有一些相對應的心跳加速功能,生理性起搏,也可以盡量避免,心律調節器引起的心臟衰竭,到目前為止病人安裝一年左右,都相當滿意。   吳尚儒醫師:在裝了心律調節器之後,都需要固定回到醫院回診,和醫生討論目前的狀況,但事實上大家也知道,來醫院一趟非常辛苦,特別是有些病人,真的住的離醫院非常遠,這時候可以再選擇,另外一種居家監控服務的功能,這樣的功能,是在家裡配備一台居家監控的機器,可以放在床旁,當我在睡覺的時候,這個機器就可以和心律調節器連線,就可以把遠端的資訊,傳遞到醫生的手上,當醫生有看到一些心律不整的狀況時,就可以即時的和病人聯絡,就可以減少病人回診的次數,如果病人有問題,我們也可以即時的,把這個問題解決。   劉育志醫師:感謝吳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吳尚儒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