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嘉嘉

瘦的祕密

2009年03月10日
其實,我也覺得我不胖,只是最近我想要弄好我自己與食物的關係

我發現我會習慣性,無意識的吃東西

即使不餓也會吃東西。我很納悶這件事……

後來我發現我感覺不到我自己的"餓"

我有試過24小時沒吃,也沒有飢餓感

所以我對自己身體的「餓」與「飽」的訊息並不清楚



最近看到這本書,正在實行它裡面的法則

非常簡單的瘦身的祕密

跟吸引力法則有很多相通之處,我已經實行近一周了

牛仔褲真的有鬆一些,因為我沒量體重。


之前也有買了一本書叫:健康的秘密




其中的方法都非常的像

指示健康的秘密,是幾十年前的人寫的,口氣嚴厲又拘束,

好像一個訓練師一樣,瘦的秘密,就好多了,還有很多真人的見證喔

我節錄了其中的一些重點

與你分享











黃金法則:

一、餓了就吃

二、吃你「想吃」,而非「該吃」的東西

三、有意識地吃,用心享受每一口食物。

四、覺得自己飽了,就不要再吃了





飢餓量表:

1—身體沒力了

2—餓壞了

3—很餓(吃)

4—稍餓(吃)

5—不太確定

6—舒服的滿足感(停)

7—飽了(停)

8—撐

9—漲

10—讓人想吐





* 習慣忽略自己身體的信號者:每一個小時將量表套在自己的經驗上,直到你可分辨出各層級的不同

* 接下來的兩個禮拜,把你吃東西的數度比平常放慢4倍,徹底咀嚼每一口食物。

* 吃完"一口"食物就把筷子放下來,這能讓你的身體有時間注意自己在做什麼。

* 不管盤中剩下多少食物,你一覺察到不舒服感,就不要再吃了。

* 退出「清盤俱樂部」,最好的方法是:每一次都故意把一點食物留在碗裡,即使是一小口殘羹也好。

* 區別「口渴信號」和真正飢餓的差異:覺得餓的時候先喝一杯水,喝水之後不呃,那就是渴,若是還覺得餓,那就去吃點東西。

* 忘了黃金四法則,可以放輕鬆,微笑,提醒自己,會有這樣的事發生是正常的,然後回去繼續run 黃金四法則。

* 接下來的兩周都不要量體重(* 建議:這一輩子都不要用磅秤,如果受了你會有感覺,如果你真的得秤體重的話,至少要隔兩周再秤。)

* 想像力比意志力厲害(做苗條後的想像,每天)

* 明確的目標:三個月內我要的體重達52KG

情緒性飢餓

A、分辨法:自問:「我是真的餓,或是只是想改變我的感覺?」

B、對治方法:

關掉電視出去散個步

和朋友聊個天

去看一場電影

走出去做一點事

處理情緒的源頭

………..

C、原因:

自我厭惡—覺得無望、無助、一無是處而且沒有人愛。

處理方法:

A、「不欲他人施於你的,絕勿施於己」

B、做:「還是有人愛著你練習」P91「友善的自己」

C、為了得到你想要的身材,你必須要跟現在的身體做朋友。

* 自我形象:你是如何想像自己,看待自己?自我內在對話?





* 運動:只要讓你的呼吸比平常加深,而且/或是讓心跳加術的活動,都是運動。

* 每天走路4000-10000步

* 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有一點心情不好,就花10-15分鐘動一動,只要能加快心跳或加速呼吸的活動,都可以。把自己推向正向的循環(因為會分泌腦內啡)

* 如何控制口腹之慾:拍打穴位降低食慾

* 戒掉某種食物練習:P124




瘦的秘密

· 作者:保羅麥肯納

· 原文作者:Paul McKenna

· 出版社:遠流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31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3263913

· 裝訂:平裝

· 內容簡介top

  《瘦的秘密》不同於大部分減肥瘦身書籍,它沒有炫目的理論,不鼓吹昂貴的技巧,沒有刻苦禁欲的菜單,沒有食之無味的食譜,英國潛能開發大師麥肯納只要你做兩件事:

遵循減重「黃金四法則」:

1 餓了就吃
2 吃你「想吃」而非「該吃」的東西
3 有意識地吃,用心享受每一口食物
4 感覺飽就不再吃

  作者相信,節食減重要從心開始,不然不可能維持長久的效用。因為身體自有一套調節體重的機制,體重異常,通常是因為情緒性的因素,可以一般減重法卻是治標不治本,訴求藥物、手術來達到減重的目的,這裡頭隱含了對自己身體的不信任與厭惡。

  本書附贈重設心靈程式CD,利用「神經語言程式學」(NLP)的技巧,改變讀者對理想體重、對飲食的認知,從而在不花大錢、不虐待自己的前提下,享受食物的美好、生命的美好,同時還能瘦得健康、瘦得快樂、瘦得滿足。

作者簡介

保羅.麥肯納(PAUL McKENNA, Ph.D.)

  是英國最暢銷的非小說類作家、潛能開發專家。他的著作在三年之間銷售超過三百萬本,已授權譯為二十多種語言;全球有四十二個國家、超過兩億人看過麥肯納的潛能開發節目。

  麥肯納本身就是透過自我開發潛能而成功的範例。一九六三年,麥肯納生於英格蘭,家境寒微。一九八○年代,擔任電台DJ,開始接觸「神經語言程式學」(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NLP),自此深入鑽研,並獲得博士學位。在過去的二十年間,麥肯納透過NLP,曾幫助過數百萬人減重、戒煙、克服焦慮與失眠、處理壓力、培養自信。



引用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18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