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嘉嘉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12年國教殘酷真相:小六開始拚大學!

2012年05月17日
公開
74

12年國教殘酷真相:小六開始拚大學! -字 +字 作者: 黃亞琪 | 商業周刊 – 2012年5月16日 下午4:20 新形態的教育M型化戰爭,開打! 這場戰爭背後的推手,是政府在民國100年元旦宣示,將於民國103年實施的12年國民教育政策。 不確定的政策,讓孩子暴露在升學的高風險中,許多家長開始轉向,到私立學校尋求避風港。他們開始拚大學的戰線提前,從小準備。 私校變成大熱門 家長對政策焦慮,寧願先找緩衝 本刊調查全省約二十所知名私立中學,校方幾乎異口同聲表示,拜12年國教之賜,去年與今年的報名數、報到率均較往年增加,錄取率下滑。 擠爆私校現象,只是縮影、開端,數字背後,代表一大群擔心焦慮的家長,對政策投下不信任票。「先找一間好學校,至少有一緩衝區可思考,」是家長普遍心聲。 「私校有篩選過,至少比較安心!拚好大學就好!」這是高雄市光華國小家長會長、準備讓女兒就讀道明中學盧先生的想法。 台師大教育學系教授王麗雲比喻,12年國教「就像只有骨架的預售屋,你告訴看房子的人說我們用SRC鋼骨,但裡面要塞什麼我不知道,但旁邊剛好有新成屋,我為了降低風險,乾脆買新成屋比較保險。」 幼稚園提早卡位 只為搶直升名額,換一張升學門票 這些家長,不見得多喜歡私校,而是「逃亡」到私校,只為了換一張較保險的升學門票。並且,這股「逃亡」潮,有「向下延伸」趨勢。 由於私校有校內直升生保留名額,因此越早卡位,擠進直升名額機會也越高,提供幼稚園、國小、國、高中的「十五年一貫」私立學校,更成了大熱門。 「未來教育政策無法滿足我的期待。可能會選私立學校就讀。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準備好一切,讓小孩能應付所有選擇!」從小孩出生就替他遷學區的婦產科 醫師Danny表示。 小六衝刺入學考 搶進私立中學,補習班應運而生 私校窄門有多窄?以北市私立復興中小學為例,幼稚園抽小一入學名額,只有三分之一中籤率,等到小六升國中,外校中獎機率剩下1%。 門票難求,促成專為考進私立中學的補習班應運而生。延平附近就有「小四衝刺班」宣傳海報,中、南部明星私校周遭「小六衝刺班」比比皆是,「這幾年小四就送過來補習人數,增加不少,」台中百大多向思考補習班特訓班總召集人張庭嘉透露。 靠著一路投資,努力擠進窄門後,孩子擁有的「一流設備」,也不是一般公立學校能企及。然而,這些高檔軟硬體只能算是「軍備」,多數私校家長的終極目標,是把孩子送入明星大學。 明星私中成第一志願 入建中考台大,將變入私校考台大 翻閱去年私校錄取台大一覽,數字令人驚豔。薇閣錄取台大比率21%,復興也有17%;緊追在後的延平考上台大錄取率9.4%,新起之秀東山高中也有6%,成績不遜許多明星高中。 反觀未來將大量釋出免試名額的明星公立高中,錄取台大比率卻可能下滑。「目 前建中畢業生考上台大比率45%,學生素質整齊,但免試申請後,學生素質混合,上台大比率,可能降到15%,甚至更低,為什麼還要念建中呢?」曾任國小校長、現為資策會教學數位化總顧問的陳木城觀察。 政策的不確定,加上第一志願高中菁英濃度稀釋, 以往「先進入私立國中,考建北,再考台大」的思維,將被「在明星私校讀六年,再考台大」所取代。 教改加劇學校M型化 私校金字塔變更尖,阻礙階級流動 「促進教育機會均等,追求社會公平正義」,是12年國教的總體目標。為達到「公平」的目標,政府從民國103年起,將全面補貼公私立高中職學費,估計一年補貼私校160多億元,平均補貼每名私校高中職生4萬5千元,這些錢,由全體納稅人負擔。 這筆錢,將使許多原本不把孩子送入私校的家長,也開始動搖。當越來越多人選擇私校,私校就有誘因,以調高學費、調高考試門檻來篩選學生。 接下來的景象就是:金字塔更尖、更高,菁英更菁英化。「原本要均質化,反加速分化,」台灣藝術大學師資培訓中心副教授謝如山說,教改原希望以教育促進階級流動,反成阻力。這不是私校的錯,而是錯誤政策導致的荒唐劇。 12年國教上路,希冀促進平等,卻造成更大不平等,這是已經宣示推動政策上路的政府,無法迴避的課題!

十二年國教將重挫國家競爭力 程度差學生恐遭直接放棄

2012年05月17日
公開
56

十二年國教將重挫國家競爭力 程度差學生恐遭直接放棄 李家同╱前暨南大學校長、現任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2012.05.16 作者簡介: 李家同 台灣資訊巨人及寰宇作家,曾任國立清華大學代理校長、靜宜大學以及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長、暨大資訊工程學系及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於2008年5月31日卸下暨南大學教授職務退休。2009年獲中華民國總統府聘為無給職資政。目前在國立清華大學擔任教職。2011年1月6日獲教育部頒予一等教育文化獎章。 當我首次聽到十二年國教的時候,我是很興奮的,因為我接觸過很多弱勢的小孩未能在國中畢業以後繼續升學,而成為中輟生,因為找工作非常困難,有的成為社會邊緣人物,有的以後終身靠打零工為生,十分可憐。所以我贊成十二年國教,因為十二年國教可以使國家沒有中輟生,所有的孩子都要進一個學校繼續唸書。孩子在學校裡面有老師注意他的行為,原來可能成為往下沉淪的孩子,現在在高中期間至少被穩住了,高中畢業以後,自制力會好得多。我們國家的社會邊緣人物會少得多,而且社會裡的黑道也因此不太能夠吸收年輕人,所以我是全心全意贊成十二年國教的。 可是,好像現在十二年國教從未提起強迫學生要讀高中或高職,反而強調免試升學,因此我想在下面談談關於免試升學的各種問題。 第一:免試升學的重要目的是希望孩子們不要再成天想進明星學校,對於這一點,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們國內的確有很多人嚮往建中,這是很好的現象,但是並沒有一定要進建中,能夠進明星高中的學生極少,難道那些沒有進入的學生都非常沮喪了嗎?他們其實都過得很快樂,而且也能在社會上生存。所以,我不了解為什麼政府要說大家太想進入明星高中。 政府又常常說十二年國教是要讓學生適才適所,我認為我們現在也有這種機制,我現在在教十一個國二和國三的孩子,十一個學生中,只有一位非常想進明星高中,這也難怪他,他的程度相當不錯,也很聰明,有這種志向總不是壞事,可是其他十位,沒有一位想要進明星高中。有一位下定決心要唸高工的板金科,所以,我們的學生可以適才適所地發展的,為什麼要有新的制度? 第二:現在已經有免試升學的辦法,在校成績好的學生是可以經由免試升學的管道直接進入高中,這種制度也使很多並非明星高中的高中可以收到還不錯的學生。因為有一些學生在校成績很好,他們對基本學力測驗的考試感到害怕,而且他知道他有很大的把握,可以申請到離家不遠又還不錯的學校,如果他參加基本學力測驗,雖然可能考到城裡最好的明星高中,可是為了早日安定下來,他們會選擇免試升學。比方說,在我們南投鄉鎮的國中生,他們往往就申請中興高中或者南投高中,這些學校並非明星學校,可是也可以收到相當不錯的學生。 第三:對於非常弱勢的孩子來講,他們早已在免試升學了,在全國各個縣市,因為少子化的影響,幾乎高中所能提供的員額是大於國中畢業生數目的,所以很多小孩隨便考一下基測,不論多少分都可以進入某一個高中,甚至於不去考學測,照樣可以進高中。我曾經碰到一個偏遠地區國立高中的老師,他一再地強調他們學校運氣不錯,可以收到基測105分的學生(當時基測滿分是300分)。我還以為他在開玩笑,後來才發現這所學校附近還有一所國立高中,他們收到的學生最高分還低於105分,所以對於這些程度非常落後的孩子來說,新的免試升學對他們絲毫沒有任何影響。 就在最近,我碰到一位偏遠地區高中的老師,他對於十二年國教完全無動於衷,而且也蠻不在乎,他的理由非常簡單,他教書的學校早就免試升學了。如果你要問他,你們學生的基測成績大概是多少,他可以告訴你平均大概是60分左右(410分滿分)。所以我必須再說一次,對於非常弱勢的孩子來說,他們早已免試升學了。 第四:新的辦法當然不可能完全消滅明星高中,建中和一女中一定繼續存在,對於那些功課非常好的學生而言,他們知道能夠進入明星學校的人數是減少了,因此他們會更加用功,而且會考的最前面一段學生,所謂" 精熟" 程度的學生,只有5%,程度好的學生,當然一定摩拳擦掌,來拼命設法進入這個" 精熟" 程度,如何能" 精熟" 呢? 補習一定有用的。對專門吸引成績好學生的補習班而言,他們不愁學生的來源。我們國家每一次的教育改革,都希望能夠減少學生的壓力,可是每一次改革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任何人到台北市的南陽街去看一次,就知道我們的補習絕對沒有因為廣設大學而有所減少。 第五:對於一般程度的學生而言,他們究竟可以進哪一所高中,必須經過會考,因為會考成績只分三等,很多學生當然都會同分,其他的三分之二是要主觀判斷的,對於收學生的學校而言,主觀判斷是非常困難的事。相信最後只有實行抽籤,如果真得如此做,將是一個大災難,所引起的民怨可想而知。因為到底是所有的國立高中聯合抽學生還是各個高中單獨抽學生?或者是學生抽學校?我們的家長會信任任何一種抽籤的公平性嗎?單單哪一個學生可以先抽,或者被抽,都是一個大問題,我相信很少家長能夠接受自己的孩子是最後一個被抽的學生,雖然在數學上這是沒有關係的。 如果真的抽籤入學,恐怕會變成全世界性的大笑話。 第六:對於極想唸好學校的家長而言,他們會更壓迫他們的孩子,因為進國立明星學校的機會少了,而且仍然要準備私立學校的考試。我可以相信我們的補習班仍然樂不可支,他們可以放心。對於極為弱勢的孩子而言,他們以不變應萬變,反正如果要唸高中,總有高中唸。可是,對於眾多中間程度的學生,他們會發現自己根本用功也好,不用功也好,結果都是一樣的,完全要靠運氣。我可以擔保如果十二年國教正式上路,我們的國家平均的學業程度將大幅滑落,整個國家的競爭力也將大幅滑落。 第七:免試入學的參考資料是很複雜的,如下表所示; 免試升學將會重視技藝、品德等等,首先我要說,我對此根本就懷疑,假設我是一個高中校長,收了一個會彈鋼琴的學生,可是他都跟不上學校的課程,對他而言是不是毫無意義?關於入學時要看他的品德,我更加不以為然,我們有的時候發現很多國中生有一些誤入歧途,如果我們看一下統計資料,絕對可以發現這些誤入歧途、慢慢走向社會邊緣化的孩子往往是來自窮苦家庭的,難道一個孩子在小的時候犯了一些錯,高中就不該接受他嗎? 反過來說,一旦學生入學要與品德有關,社經地位好的家長會對學校施以壓力,以保證他的子女雖然犯了錯,也不會有什麼不良記錄,所以我甚至於認為,入學考慮品德,反而會毀壞了我們的德育。 尤其令我感到傷心的是,孩子是可能在國中時期犯錯的,如果我們問法務部和社會局,他們雖然會有青少年犯錯的記錄,可是他們一定不會透露這些記錄,這是為了要保護我們的青少年,不要毀了他們的一生。現在,這個入學方法考慮到學生的獎懲,對於有一些誤入歧途的孩子來說,將是一個嚴重的夢魘。我熟悉一些天主教的中途之家單位,他們專門收容一些有問題的小孩,最近他們非常沮喪,因為這些孩子們可能會在新的十二年國教制度之下受到打擊的。 常常聽到社會上有一種聲音,認為學生應該做志工,其實如果做志工的原因是為了要進好的學校,這怎麼叫做志工?因為他不是出於自願的。這種因為要升學而做志工,乃是對志工的嚴重侮辱。而且我們常常說,為善不欲人知,聖經上又說,你左手做的,不要讓右手知道,我就知道很多大學生一直在照顧街上的遊民,但是也堅決拒絕學校表揚他們。看來,將來這些真正做志工的同學反而會大吃其虧,因為別人也不知道他在做志工,他也不會敲鑼打鼓地宣揚自己的善行。 如果我們希望我們的年輕人都有服務社會的習慣,就不妨強迫他們在學生時期做一些替學校以及社區服務的事情。我發現清華大學就有規定大一學生必須勞動服務,所以常常看到大一學生在很認真地掃地,指揮他們的是一位工友,這些大學生也都完全服從工友的指揮,絲毫沒有所謂士大夫階級的觀念,這種制度比強迫他們去做志工要有意義得多。 我曾經問過很多人,究竟扶助弱勢、均衡學習、實行輔導建議、日常生活表現、服務學習、幹部、社團等等,意義為何?大家回答都說是在無底霧中,更加不知道如何可以量化,最重要的是根本都不贊成這種入學評量方法。有些孩子天生就是內向,根本不能做幹部,也不願意參加社團,難道我們要懲罰這些學生嗎?日常生活表現也是一大問題,男孩子在國中期間極有可能有些叛逆性,免不了有調皮搗蛋的行為,現在很多家長為了這件事情極為擔心。 第八:免試升學對於弱勢的孩子極為不利,至少他們在心理上知道,他們在使人有好印象的努力上是會很吃虧的。要說自己有什麼技藝,大多數的孩子是說不出來的,家庭好的小孩常常會玩很多的樂器,見識也比較廣。現在,他們知道只要自己努力,至少還是可能進到他們想進入的學校,可是未來免試升學的制度實施以後,他們會認為自己是吃虧的一群。 就以英聽為例,這項措施絕對對弱勢家庭不利的,很多弱勢孩子家裡沒有電腦,有了電腦,也沒有能力上網,既使有能力上網,也沒有人教他如何利用網站練習英聽。現在坊間己有很多補習班招兵買馬,專門幫助孩子英聽,但是弱勢孩子是無法利用這些補習班的。 第九:對於眾多的家長而言,在目前他們知道孩子的學業程度大概如何,也可以預料自己孩子可以進哪一類的高中,將來他們一定會對於自己孩子的入學充滿不確定性,陳院長一再強調他的內閣是安定內閣,我們的社會如果很多家長不知道該怎麼辦才能夠使得孩子進入自己喜歡的學校,試問,我們的社會能夠安定嗎?假設一個大學的教授升等是決定於相當多主觀的評量,助理教授會不知如何地努力,因為他們發現最後升等與否,幾乎要靠運氣,這個大學會是一個好的大學嗎? 家長們最大的問題是這些參數可能因為各國中的想法不一而使學生無法受到公平的待遇。比方說,某國中對記大功極為浮濫,某國中卻非常嚴謹,某國中對服務學習要求非常嚴格,某國中卻可以將原來就有的勞動服務看成服務學習。凡此種種,都一定使家長感到孩子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第十:免試升學會將程度不好的學生和程度好的學生混在一起,很多人以為這是一件好事,其實絕對不是好事,說是程度不好的學生會拖累程度好的學生,大概不太可能,可是,程度不好的學生絕對會被放棄掉。因為他在上課的時候一定跟不上,老師不可能特別照顧這些學生,在過去,進入國中是要經過考試的,在程度不好的學生唸的學校裡,老師一定會教得比較簡單,這些學生至少可以學到一些東西,現在進入國中是免試升學的,其結果是,很多不夠聰明,或者小學沒有唸好的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如同鴨子聽雷,完全不知其所云,老師放棄他們,他們也放棄自己。難道我們還要將這一個不幸的現象,延長到高中嗎? 孔子說因材施教,我們現在卻要反其道而行之,實施一個混材施教的辦法。在國中已經實施了這種辦法,我教過的國中學生中,有很多孩子硬是不夠聰明,必須慢慢地教。現在他們都被強迫和一些聰明的孩子在一起上課,已經吃了很大虧,我們不妨看看三所不同國中混材施教的情形: (1) 一所不算偏遠,也不是都市的國中,一個班上31位同學,10位考到80分以上,11位同學30分以下,其餘的在80分和30分之間。 (2) 一所在都市內的國中,班上有10位同學是資優班同學,數學80分以上20人,5人在80分和60分之間,15人在60分以下。 (3) 一所有點偏遠,但不是最偏遠的國中,數學7人及格,20人不及格。 由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我們國中M型問題有多嚴重。 我過去唸成功初中的時候,我們班上無論英文或數學,都只有少數人不及格的,考其原因,當年我們是考進去的,所以程度差不多,班上沒有不聰明的孩子。老師如果用不同的教材,要求也比較小,進度比較慢,這些不夠聰明的孩子仍能學到某種程度的。一旦被混材施教,就一定被放棄了。 如果現在己經落後的同學,在十二年國教免試升學的辦法中,進到一所學校又和聰明的高中生一起唸書,這下子,對他們的打擊是不難想像的。 第十一:對於很多家境好的孩子來說,他們知道私立高中一定會以學業程度來招收學生,因此我們可以想見,整個國家會有很多貴族化的私立學校,這絕對不是好的現象。 以我們新竹而言,很多家境好的家長,都在準備將孩子送進附近的私立高中,因為要進入這些私立高中必須經過他們的入學考試,所以學生的程度會比較整齊,家長也比較放心。可是對於弱勢的家庭來說,這是他們所不能做到的事。 第十二:十二年國教一直給國人一種印象,那就是要打倒像建中這類的學校,這種反菁英份子的想法是十分危險的,任何一個國家總要靠一小撮菁英份子的,以法國為例,他們的空中巴士替國家賺了很多錢,如果法國沒有一批極為優秀的工程師,何來空中巴士?我們不應該希望人人都要成為所謂社會的菁英份子,但我們也絕對不能將菁英份子的學業程度拉下來。 第十三:教育部宣佈會考要考非選擇題," 精熟" 程度只有5%,也要考英聽,部長的理由是要增加會考的鑑別度。我可以說教育部長有一點『進退兩難』的現象,照說會考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爲了入學,當初將成績列為三種,也就是要強調會考主要的任務是要知道學生的真實程度。但是,部長又知道會考的成績是要與入學與否有關的,必須增加鑑別度,我不能責怪教育部長,我只有代他難過,因為他怎麼做都會發現他是在一種矛盾的心情下做的。 第十四:對於免試可以進高中,可是進大學不可能免試,我們要小心有一批自命為思想先進的家長和學者,會要求打倒明星大學的。這僅僅是時間的問題,到那個時候政府如何回應?可是,絕大多數的家長都會知道大學不可能免試升學,所以他們在高中會更加要將孩子送到補習班,因為他們自己心知肚明,自己的孩子沒有經過嚴格的測試,程度可能是有問題的。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讓補習班來彌補孩子的弱點,專門替高中生補習的補習班仍然會存在。 第十五:我們多數的家長們是很在意其子女的入學問題,公正性永遠是社會看重的事,入學制度只要有一點給人感覺不公正之處,對政府就是嚴重的打擊。台北市的好意,結果弄到郝市長最後要向人民道歉。十二年國教對於眾多的家長們來說,他們心中都充滿了不確定感,一個充滿了不確定感的社會,一定會對政府不滿意的。 第十六:大家對明星高中有一種奇怪的想法,認為建中如果厲害,就應該教會程度差的學生,這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的說法,如果這種說法成立的話,台大電機系應該空出一些名額,讓其他大學程度非常落後的電機系學生也到台大電機系來上課,台大電機系能夠把他們教好嗎? 學生程度不好,有很多原因,可是,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混材施教,一旦混材施教,一定會放棄程度不好的學生。建中如果收到了程度不好的學生,唯一的辦法就是從頭教起,可是他已經是高中生了,要請高中的老師重新教他國中的功課,三年以後頂多將他教到高一的程度,絕不可能使他們能夠和那些程度好的學生相比的。 總結一下我對於十二年國教有以下的疑慮: (1)現在的制度就已經使很多的孩子並不一定要進明星高中,甚至於不進高中,進高職也是很多年輕學子的願望。為什麼我們又要改革我們的制度呢? (2)新的制度之下,十分有野心的學生絕對更加用功,因為明星學校的名額少了,而且他們要想進私立高中,這些高中都是要考的。 (3)實施混材教育,將很會讀書的孩子和學習得很慢的孩子放在同一個教室,對於這些程度差的學生來說,將是非常嚴重的打擊,他們一定會被放棄掉。所以,對弱勢孩子而言,他們未蒙其利,反而可能會受其害。 (4)對於絕大多數中等程度的同學而言,他們發現用不用功沒有多大的關係,最後到底能夠進哪一所學校,絕對不是因為程度的關係。所以,他們會比現在還要不用功,整個國家的競爭力一定會大幅下降。 (5)免試升學所要參考的項目,在我看來是非常不合理的,一個學生十分內向,不願意做幹部,也不肯參加社團,為什麼在入學上要受到打擊?一個孩子體能不好,為什麼要受到打擊? (6)免試升學考慮的項目複雜無比,會使家長有無力感和不確定感,也一定會使家長感到孩子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7)我認為我們的惡補情況不會改善,恐怕還會加劇,至少現在已經有補習班要開“健康體適能"的課程了。 最後,容我做一個結論。我國的教育現況並沒有非常嚴重的現象,當然教育總是可以改善的,總統應該注意的是後段班學生的程度問題,我要在此舉幾個例子。 (一)一位高三的學生,英文字母26個字母當中,居然漏掉了兩個字母。 (二)一位高三學生,背不出九九乘法表。 (三)有一個高中,一年級同學全部不會分數除法。 (四)一位國中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他的英文程度僅僅會了26個英文字母,連I am,you are等等都搞不清楚。 這才是我們教育界應該注意的事,因為這些孩子之所以沒有學好,絕對不能怪他們自己,我們大人要負很大責任的。我成天到處演講,題目中有一個就是『任何孩子都可以學得不錯的』,我負責的博幼基金會收的全部都是後段班學生,可是我們今年已經做到73%的國三畢業生可以免試升學。(現在免試升學是要看在校成績的)所以,如果政府傾全力將後段班學生教好,社會一定會欣賞馬總統,也絕對不會對於馬總統有什麼意見。 遺憾的是,我們又在升學方法上打轉,升學方法永遠是吃力不討好的,台北市長就因為改變了升學方法而引起重大的民怨。過去,大家要打倒聯招,因此想出了甄試入學的方法,現在誰都知道甄試對於有錢的孩子極為有利,弱勢的孩子極為不利,十二年國教如果能夠實施強迫入學,我想不會有什麼人有意見。可是,不知何故,又落入了免試升學有好處的迷思,我只有希望政府知道,陳院長說他的內閣是安定內閣,十二年國教可能會引起家長的疑慮,當然,最嚴重的是國家的競爭力可能會大幅滑落,這才是馬總統最應該注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