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vivianliu

日期

#Tag

2009年08月20日
公開
7

愛撒嬌的小甜心弟弟

2009年08月12日
公開
16

MIB

呵呵~我才是MIB

2009年08月06日
公開
7

9.6公斤

9.6公斤

2009年08月04日
公開
13

誰該被派去非洲?

在助人這條路上,你只會越贏越多 誰該被派去非洲? 作者簡介 連加恩,台灣陽明大學醫學系第二十屆畢業。2001年6月,放棄預官資格,參加台灣 第一屆外交替代役男,在服役的布吉納法索期間的優異表現,贏得外交部頒發「睦誼 外交獎章」。2005年,他返回台灣接受家醫科住院醫師訓練,於同年獲布國總統龔保雷先生頒發國家騎士級勳章,以肯定他的貢獻。目前於疾病管制局擔任防疫醫師。這本書是他寫給現在2歲兒子的書。 文╱連加恩 親愛的兒子: 當爸媽以前,我只知道當孩子的心情,孩子們不喜歡爸媽拿自己和別人比來比 去,現在自己當了爸媽才知道,天下父母心──從出生的體重、身高,還有雙眼皮的 角度,就已經開始了這場一輩子的競賽。 當你出生第三天,爸媽把你接到坐月子中心,看你和其他「同學」一字排開,探望 你的親友就忍不住拿其他的寶寶指指點點:「你看這一排還是我們的比較可 愛!」「你看那個是誰家的怎麼那麼黑?」等等。 有一次,我不經意的聽到你隔壁床小朋友的爸爸和親友聊天,他指著你說:「天 啊!為什麼他的頭比我們的大這麼多?」 親愛的兒子,爸爸答應你:盡量克制自己不要老是拿你和別的小孩比較,就算爸爸 愛和人家比較,我會放在心裡比,不會像那位爸爸,還大叫出來。 雖然,等你大一點去了學校,爸爸一定會要你好好唸書,考試後,也會忍不住問你 其他人考幾分、在班上排第幾名之類的問題,老爸其實很清楚,這些東西真正影響 人生路的程度並不大;持續的努力、擁有好的品格、充滿上帝恩典的際遇影響才 大。其實很多數字,好比你的出生體重、頭圍,現在看來也不過是親友們聊天的題 材,或拿來耍耍嘴皮子用的啦! 上帝給你的這個人生,就是最獨特、最特別的,你有自己的路要走,天底下有六十幾億人,每人自成一格,該怎麼比?如果真的要比,爸爸告訴你,其實你的頭也沒 有很大啦! 但是,如果你不小心和人家比較了、發現自己什麼都贏人家,那代表你的責任更大 了!爸爸在非洲的許多朋友,沒有聽過什麼叫做「坐月子中心」,他們的孩子一出 生就睡在泥地上的草蓆,罩在蓋剩菜剩飯用的防蚊罩裡,為了躲避瘧疾的威脅,孩 子長到5歲以前,他們不敢宣稱家裡多了一個人,因為隨便一個傳染病就可能奪走他 們的性命。 說真的,如果你比老爸非洲朋友的孩子們更聰明、更會考試或更有學問,爸爸一點 都不會感到意外,上帝給你比較多一點,就是要你多付出一點。這些被你「比下去 的人」,都是你的責任範圍,你要用上天給你的才能,去做一些事情幫助這些人。 若用這個角度出發,爸爸就可以要求你好好唸書了,目的不是爸爸可以拿你的成績單,去和我朋友們的孩子比較;而是你被賦予了使命,用你的專業和貢獻去改變你所在的世界,讓那些沒有你幸運的人,可以過得更好。 奉獻一生給非洲的 史懷哲 醫師,小時候也很愛比。他比什麼呢?「比武」。 有一次,他和鄰居的孩子打架,獲得壓倒性的勝利,那個打輸的孩子說了一句不服 氣的話,改變了他一生,他說:「如果我像你家一樣,可以天天吃肉,我就不會輸 給你了。」這話讓年幼的史懷哲察覺自己的優越和優勢,都是建立在上天所賜的福 氣,而不是他自己有什麼了不得。當他進一步去思考:上帝給他如此幸福的成長背 景、順利的求學過程和不凡的天分之目的為何時?他決定把自己奉獻給非洲無數可憐的人,來活出那一個目的。 親愛的兒子,老爸常常覺得你實在很幸福,你們這一代的人都是,我告訴你這個故事,是希望你不需要等到和鄰居打架,才發覺這個道理。下定決心服務人群的史懷哲,在完成了醫學、神學、演奏學三個博士學位之後,才踏上前往非洲的旅程。每次,當老爸受邀作非洲服務的相關演講,之後的Q&A 中,年輕學子最常問到的問題就是:「現階段的我們該如何準備,才能去第三世界服務?」有時,他們眼裡還閃著真誠的淚光,讓我實在不知道怎樣回答,才算是夠慎重。 直到一年聖誕節,在台北市政府廣場有一個盛大的晚會,現場集結了五千多位民眾,在電視實況連線之下,我被邀請作短短的分享,當我拉拉雜雜的講完要下台時,主持人「黑人」(他是藝名叫黑人,不是真的黑人),忽然讓我措手不及的 說:「那最後請你跟大家講講,要加入你們的非洲工作,需要具備什麼條件?」看著手錶,我只剩一分鐘可以回答,我隨口答了一句:「只要覺得自己很幸福的 人,都可以去!」就下台了。 我想講的是,攔阻我們願意幫助別人最大的心理障礙就是:「『比』起別人,我還不夠幸福!」的想法。 小學老師告訴我們:「不要成為手心向上,而要成為手心向下的人,因為向下是 給,向上代表乞討。」如果我是小學老師,我會講一句相反的話:「大家要先學會成為一個手心向上的人,當你把手心朝上,可以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幸福的接受 者,不斷從這個社會、國家、爸媽、老師、校長和上帝那裡領受愛的灌注,那 麼,你就可以把手心向下翻,把福氣分享給其他的人。」 孩子,你要先體會自己是一個幸福的接受者——「知道自己從上天白白領受恩 典」,然後分享你所領受的福氣給人。上帝會給你更多,你就越有力量幫助更多的人,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迴路。這種情況下,你更不需要比,「You got nothing to lose !」——在助人這條路上,你只會越贏越多。

2009年07月24日
公開
13

全家福

2009年07月21日
公開
14

9.4公斤(逼近14M)

9.4公斤(逼近14M)

2009年07月17日
公開
10

過分快樂的童年 等於一個不快樂的成年

過分快樂的童年 等於一個不快樂的成年 2009/07/17 問: 馬雨沛:提到這個,還有網友就問到,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像我們剛剛講有一些教育的方式的不適當,會讓大家有很大的挫折。但是這一部份好像不太是我們教育的評量的部分,所以有一個網友特別問到的是「快樂學習」。 他提到說,英文是該學的、理財也是該學的,好像都是設定好該要去學的。那「快樂」是不是該學?是不是有學習的辦法?所以他說,這個網友從小看李教授的書長大,帶給他很多的感動,他說「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得到快樂和幸福,避免煩惱和痛苦,但是現在的教育多半強調在知識還有技能上的增長及培養,相對來說,道德跟品格,還有快樂跟幸福就好像不是我們在教育裡頭強調的重要目標。」 所以這位網友認為說「快樂是需要創造的、幸福是需要耕耘的、愛人也是需要學習的」,所以他想問,是不是能夠讓孩子學習怎麼樣去創造快樂還有幸福,然後用更寬廣的人生去面對? (主持人:馬雨沛,前新聞主播,現任教於淡江大學傳播系) 訪談記錄 答: 2649人 認同本文 認同 李家同:那我們有的時候也要現實一點。如果你的學識太差,你也不可能快樂,也談不上幸福,是不是?如果你小學畢業的時候,國文就差得不得了、英文也差得不得了、數學也差得不得了,因為你不唸書、你每天玩。所以你小的時候是很快樂的,可是到了大了後你絕對不可能幸福啊!所以有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知道,人成天要追求快樂,這個對不對?這個是我們應該注意的事情。 每一個人,尤其小朋友都應該知道,過份快樂的童年,往往就等於一個不快樂的成年。我們有的時候不應該太過強調快樂這件事情。可是呢,我們現在反過來的是,我們的教育使得太多的人是不快樂的,這個是個問題。就是說我們的教育不該如此的打擊那些其實已經夠水準的人。這個是我的問題。你過份的強調快樂是不切實際的事情,一天到晚講「快樂學習」,這個是我絕對不贊成的,哪有小孩子喜歡唸書的?我現在教一對博士班學生,有的時候我說我們今天的課停掉,他們還是高興得不得了。(問:還是高興得像小孩一樣?) 像!像小孩一樣。而且其他教授也是這樣,我們有教授說今天的課停掉,大家也都高興,所以這個是很正常的事情。那問題來了,能不能成天說快樂?這是做不到的,對不對?可是一天到晚打擊學生,這個是我最擔心的。其實我們國文考的就難得不得了。 可是其實小朋友很多都會唸書,我昨天也是在「羅那」,看到有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同學,我就隨便拿一本書給他看,他完全念得出來。其實這個學生的國文程度就已經夠好了,可是我相信等到他去參加各種的考試的時候,他還是覺得很沮喪。(問:那他就會有挫折?)對,所以我們應該考那最基本的東西,他會了,就可以了。 馬雨沛:不過我想繼續闡述,這位網友他的角度應該是在於…他又提到另外一個就是說,他覺得的快樂跟幸福可能是一個寬廣的心,可能是價值、態度不太一樣的。所以他說,生命的意義是不是可以不是一個標準?所以他說,我們學習的榜樣,或許可以是巴菲特、或許可以是郭台銘,但是生命的榜樣也或者可以是證嚴法師、德蕾莎修女,甚至是李校長。所以他講的這個快樂包括了一個人生價值學習的角度,不是只有一個模範在那裡。 李家同:也不需要去強調這些事情。我們應該教小朋友做一個很普通的人,他在社會上能夠生存,他將來能夠成立一個家庭,使得他的家庭能很幸福,其實這個已經是不容易了。 馬雨沛:所以教授您對成功的定義好像是跟一般的社會大眾是不一樣的。因為成功是一個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現在的社會價值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李家同:我是非常反對的。)所以您反對這樣的概念? 李家同:我是非常反對,而且我從來沒有看過那種巴菲特的書,也沒有看過郭台銘的書,我也沒看過這些偉大的人自己講的事。其實我有的時候知道的很清楚,一個人還沒有蓋棺論定之前,是不值得去注意他的。我現在看看歐巴馬總統,很多人叫我看他如何成功的書,我都覺得這個是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事情。說不定等到他做完總統,大家說他根本是一個很不好的總統,也極為可能啊,對不對? 問題在於,我們的社會啊,其實要能夠在社會上生存,已經不是容易的一件事,已經需要我們幫助我們的下一代,而不需要把我們的目標變成郭台銘,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在社會上生存?如果景氣不好,你還能夠撐的過去等等,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2009年07月10日
公開
7

會放手走路囉~

2009年05月11日
公開
8

眼鏡秀~

嘟嘟嘴也可愛~

2009年05月08日
公開
9

書讀多了,也許是知識的巨人,卻是感情的侏儒......

令人省思的一篇文章 對於孩子,往往是最寵的那個,最令人心傷…… 覺得父母的態度很重要 不要讓孩子變成知識的巨人卻是情感或是生活上的白痴 也覺得愛要及時~ 真的,人生很短~隨時都有離別的可能~~ 能相聚、成為朋友家人都是緣分~ 真的要珍惜,能做、該做的…都該把握!! 書讀多了,也許是知識的巨人,卻是感情的侏儒...... ───────────────────── 他去醫院的時候父親正熟睡,被單蓋至頸項,剩下一具蒼白的面容。 他從來沒有這麼仔細地看過父親的臉。 父親的皺紋,像幾條平行的河川在額間;眼前的魚尾紋是扇形的三角洲,眼窩處有兩圈深深的黑眶;唇色白帶紫;鼻間的氣息絲絲如縷。父親病得很重了。 他已經有兩周沒有來醫院這麼坐著守住父親。原本是與兄弟輪班的;但是輪他值夜的時候,父親疼痛唉唉哼哼,卻沒能吵醒他;父親要上廁所,喚他兩聲,他也沒聽見,父親只得自個兒攜點滴瓶去了。 父親對他兄弟說:「半夜別讓辭修來;他很累。」所以都是他的兄弟值班。 他週六週日有演講、聚談及其他各類文化活動,也是匆匆見著父親,匆匆離去。 其實他心底很清楚與父親相處時日所剩無多; 時候不對的電話鈴響起一定與父親的死訊作聯想,驚得他半跳起來。也實在應當多與父親在一起的;但是一天天過去,他還是忙個不停。 他的生活型態,早與家人不同。 父親只有小學畢業,一生作黑手;他的兄弟高中高職畢業,一個作直銷一個跑外務,沒什麼太光明的遠景,倒也安分守己,有妻有子女,守住一個家。 只有他是頂著美國「比較文學」的博士學位回來的。學識,外加口才、機智挺拔的外表,使他在文化界好出鋒頭,什麼拉里拉雜的演講題目,掛上他的頭銜,就有一定數目的聽眾;專家學者的聚談,也以邀得他為好興頭。 他在外頭居住,父親兄弟都知道他很忙,素來容讓他,不要求什麼。 這種容讓,早在他顯出讀書興趣的中學就開始了。 家中瑣事也不輪他擔,家計不讓他操心;下課回來,直直走向書桌,喊他半晌才應。打從他坐上書桌,電視機就扭得小小聲,談話也壓低嗓門,全家人都順著他讀書第一。 連母親過世,喪事之對內對外,都只由兄弟出面。親戚看不過去,說他,父親就護著說:「隨便他去!我們張家真難得出一個讀書人啦!」邊說,邊看著自己那粗糙的手。 母親過世前他也是不常去醫院。 那時他讀大學,專心於期末考,每天黃昏,到操場上跑五千,邊跑邊想, 不知母親現在怎樣?想到用情處,就讓思想跳開了,覺得課業好沈重,期末考非得考好不可。去醫院看母親,母親握住他的手像握住指望:「全厝的人都依靠你,你一定要出頭天。你爸爸兄弟都不是讀書人。」 他的心很沉重,滿肩重擔。跑五千時便直直加速,想讓重擔遠遠跌落在身後。 母親過世了;他更加走進他的知識領域,又遙遠又疏離又清高。 其實他心也清楚他是可以推掉些演講、聚談的;只是去醫院的心理壓力很大,相較下那些演講聚談,就魅力足夠、難以推卻了。 他有懼怕,當他走進病房,看見父親熟睡著,毋寧說是大鬆了一口氣。 父親最近已很難得熟睡了,癌症末期的痛楚常叫忍耐力強的父親唉哼出聲, 那是痛到常人難以忍受的程度。最近他常叫著,難得熟睡。 他踱到窗口,眺望戶外--一個小小的天井下是一片小小的草皮。這是一間收費昂貴的小私立醫院。 醫生說父親不行了,兄弟就將他轉到這裡,讓他能圖個清靜,少受些人聲雜沓的叨擾。 他很驚異他兄弟處理父親的臨終,是如此的明快果斷出錢出力,他的嫂子與弟媳也捲進這場服侍,理所當然毫無怨尤。 他們很少起爭議或討論,就是一個意見、一個動作,像一群無聲而方向一致的工蟻,將自己完全擺上來與父親一同承擔痛與死。 這種愛的力量究竟從那兒來的,為什麼他沒有呢? ───────────────────── 他聽見父親呻吟的聲音。父親終於醒來,要面臨另一場痛苦的爭鬥了。 他坐在父親床邊的椅子上。 「是你啊!怎麼有空呢?」父親的聲音很微弱。 「今天沒事!今天沒事!」他喃喃答,心虛而自責的。父親在床上輾轉著。 如何分散他的注意力,讓他不痛楚呢? 「最近接了些演講,都是很有趣的,像是『如何談戀愛』啦!『婚姻與性』啦! 『如何過有意義的人生』啦!『人! 際! 關係與溝通的藝術』啦!」 「哦!」 「也幫忙弄了些戲劇;怡君是學舞台設計的,有夥搞小劇場的朋友。」 「哦!」 「結果不正經事業,倒比教書這事業更忙了。」 「哦!」 父親假裝有興味,卻仍是輾轉,不小心呻吟了一下。 他覺得燥熱,忽然站起身來,又坐下。 父親對他總是沈默著,好像以為自己沒有什麼分量跟知識分子對話。 可是父親的沈默使他覺得自己很可笑。 特別是父親與他的兄弟可以談上個把小時,無非是家居的小事, 親友的芝麻綠豆,談得鄭重其事,而他竟插不上口,只覺得瑣碎、煩悶、無聊。 在他們之間有一道知識不能跨越的溝。 他以為父親與兄弟乃普羅大眾之典型,關懷的層面僅及家族,天下的事,只要不殃及自己,是無動於衷的。所以他這個關懷層面已遠遠逾越小我及於大我的知識分子,與他們隔閡之深,只能叫父親對他的生活、話題沈默以待。 他剛回國時,曾經對兄弟有些不由自主的輕視;對自己的學識、社會地位有些自負;當親戚以敬重的態度向他寒暄時,有些陶陶然。 這就是他的懼怕;因為父親瀕臨死亡時,他徹底看出自己只能以清談關懷遙不可及的群體,卻對至親沒有付諸行動的力量。 父親又在呻吟,痛苦叫他的臉扭曲猙獰。 「我能為你做什麼?」他大聲問,又站了起來,再坐下。 「去問...快快去問護士止痛針什麼時間才能打?」他快步走出去,又沮喪的回來。 「還要兩個小時。不能太密的。」父親絕望的大聲呻吟起來。 他恐懼了;他多希望他兄弟就在身邊。他們總是知道該怎麼辦的。 「我能為你做什麼?」他又問。父親沈默;但呻吟。 啊!話題,話題,讓我再想個話題。 昨天他才談了一天的話,從街頭抗爭、群眾心理,談到消費者心態、廣告企劃,談到環保以及知識分子的良知。 「辭理說他一下班就過來,大嫂煮了雞湯麵線一道送來。」 「哦!」 「大嫂....真不錯,沒想到相親可相到這麼好的。」 「是啊!」父親大聲叫了起來。 他慌張的跑出去找護士。護士見他白了臉,趕忙衝進來。 父親已按捺下叫聲,忍耐著,扭曲著臉。 「我幫他打止痛針!你跟我來。」 走到長廊,護士悄聲說:「只是心理作用,打了也沒用,癌症末期沒法止痛的。痛到極點,累了就睡了。」 護士給父親打了針,父親較平靜些。 「需不需要我為你做什麼?」他又問。 「...你...也該結婚了。」 他低頭看自己的鞋;他與怡君同居父親是知道的。 兄弟都說,換了是他們,這麼做一定會被父親打斷腿。父親對他卻保持沈默。 其實遠從他考上大學,父親送他一隻手錶開始,就不大管他了。 父親總是說:「他書讀得多,他知道的。」怡君不要結婚。 「婚姻對女人是個束縛。」她說:「我學的是藝術。藝術講究自由。」 「No marriage, No children, No kitchen.」她說。 怡君當真擺脫掉一切可能有的束縛,包括他的父親。 父親生病期間,她沒來探望過一次。 他對怡君說:「父親到末期了,好痛哪!」 怡君看起來好認真的說:「好可憐!」也就只說了這麼句話。 「還是結婚沈穩些。最近這些時間,幸好是有玉美和小麗。」 他一真低著頭,沒敢抬起來直視父親的臉。 ───────────────────── 父親又開始呻吟,距打止痛針只過了幾分鐘,躺在床上輾轉著,比方才還難忍。 怎麼辦呢?怎麼辦呢?哥哥的出現,簡直像救星一般,讓他鬆了口氣。 「爸爸很痛...」他求救地說。 「麵線來了!麵線來了!」 哥哥好精神的說:「玉美幫你丟了好多香菇,是你最喜歡吃的小香菇, 趕快吃完擦個澡,比較好睡。你看,全新的三槍牌。」 父親還在呻吟,卻也無力的笑笑。 他從父親的笑容中看出一種完全的託付與信賴。 哥哥將父親的床搖起來,麵線一口口放湯匙中,吹涼了,餵進父親口中。 父親吃得很慢,溫順而聽話的,像個病中的孩子。 才吃幾口,咳一聲,全又吐了出來,吐得一身一床一地。 「沒關係!沒關係!」哥哥說,拿布慢慢擦父親的身子,再蹲下來擦地,然後又慢慢的餵。父親卻吃不下了。 「我們來擦個澡吧!」哥哥說。 他木楞的站在旁邊,看得心好苦,滿肩滿心的重擔壓得他透不過氣來,他覺得自己也要吐了。 深吸一口氣,他匆匆看錶:「我,我,我...」 他對哥哥說:「我還有事。」 「去吧!去吧...」哥哥說:「這兒有我照顧。」 走前,他看見自己來時買的那束玫瑰,放在抬上,已萎縮了。 一生從事黑手的父親,是不賞花的。 哥哥幫父親擦澡時,他離開了。 他想起那一次哥哥交代他為父親擦澡;他是如此的絆手絆腳,把父親弄得很不舒服。 他從來沒有這麼近的與父親肌膚接觸。 父親蒼白瘦弱的身體他既不敢直視,也不敢觸碰,那樣親密的距離,叫他害怕得好想逃避。他張皇失措;他終於承認他沒有辦法承擔父親的痛與死。 在愛的理念上,他是如此侃侃能談;在愛的實踐上,他卻是個無法擺代價的侏儒。 那晚他赴一個演講--「愛、生活與學習」。 當他離開醫院,真實地感覺自己蓄意將滿肩重擔隨自動大門關上而丟棄;他從來沒有這麼恨過他自己的口才、機智與清談。 ───────────────────── 書讀多了,也許是知識的巨人,可是卻是感情的侏儒。 難道連回歸最基本的真性情都被沒辦法嗎? 不要利用假清高的藉口去逃避情感表達的怯弱。 否則,可能連最後表達的機會都沒了,不是嗎? 感情、感覺不表達出來,不就等於空白冷漠一樣。 想一想,父母與我們的關係,是不是這篇文章的縮影? 只是程度上或許有些差別,在我們完全的追求自己的同時, 往往忘卻了無私付出與最愛我們的父母,不會想到與父母分享我們的世界, 不會想要去分享父母的世界。 心中真誠的愛與感受,好像讓一種無形的知識與現實隔絕開來,讓你真的只想逃避,而這種悲哀你卻一輩子也無法忘懷。 醒了就去做吧!哪怕只是帶他們去吃一碗乾麵.

2009年04月25日
公開
10

八顆牙囉~

八顆牙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