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Twins 媽

寶貝加班,爸媽去看米亞桑

2007年11月10日
今天,我們原本要把寶貝們送到板橋阿媽家,
然後,爸媽去看米亞桑的,
不巧阿媽紅眼睛,
擔心會傳染給小小孩,
所以突然通知我們不要把小孩送回去,
也因此,
除了車錢、餐費跟門票,
把拔還多花了2000元大洋,請保母幫我們帶12個小時,
而且,
也只好ㄠ主辦單位和山友,硬是改了其中一場的時間。

什麼是米亞桑?
去年,它叫做班夫影展。
這小鎮位在加拿大的亞伯達省,座落於海拔九百公尺的群山環境中,
因此發展出獨特的山岳文化。
創辦影展的「班夫文化中心」(The Banff Centre),
為了想將累積出的高山文化與全世界分享,
於是開始舉辦各種山岳相關的活動,而「班夫山岳影展」便是其中之一。
班夫影展每年集合了來自世界各地與山岳相關的精采影片,
包含各式冒險活動、高山攀登、原住民文化以及世界最後未開發野地探險等的主題。
它同時鼓勵著世界各地戶外活動影片的拍攝,
設置數個獎項及提供一個發表與交流的空間。
去年我們去看了。
忘了片名是什麼,但是每一部的內容都十分精采,
讓人雖然過了一年,
還是念念不忘影片裡的內容,
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今年,
主辦單位把加拿大的班夫影展加上英國的肯多影展與台灣的山岳影展合在一起,給他一個名稱,叫米亞桑山岳影展。
米亞桑,是布農族語,老家的意思。
希望給人看影片的時候,就有回老家的快樂感覺。

但是,
今年看完了之後,
還是覺得班夫好看。
台灣場的拍攝沒有內容或意義,
肯多場的沉悶,
班夫還是精采可期,讓人想一看再看。
也很佩服外國的人,
可以騎6個多月的腳踏車,騎8000公里的路,
卻把影片只剪成56分鐘的精華。
可以一個明眼但截肢的人,但著兩個失明者登山,
還拍下"無障礙登山"的影片,
而台灣,
明明就有一個挑戰不可能任務的跑者,
卻沒有辦法把這樣的毅力與感動化成影片和動全世界。
我們有這麼多的山青在幫人背重物上山的同時,
也藉此親近了最愛的山岳,甚至完成的自己的百岳,
但是,這種感動,還是留在山上。

零零散散的抒發自己的想法,
對於暫時與大山絕緣的人來說,
似乎,
有那麼一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意味。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