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Twins 媽

我聽洪蘭:親子教育與品格培養

2010年11月04日
距離上次聽洪蘭演講和孩子說話,原來這麼重要! 已經超過一年,
媽咪覺得,每年都該聽一下這樣的演講,喚回自己對孩子的愛。
這次聽講的主題是:親子教育與品格培養講座

一開頭,這位神經研究所所長一樣從科學實驗佐證自己的說法,
即使是瀕死的老人,他的大腦神經也可以生長出新的神經元,
因此,大腦只有用進廢退(有使用到就會進步,沒使用到就會退步),
沒有3歲定終身,只有馬拉松式的終身學習。
並推薦有空的人可以看看” 改變是大腦的天性”一書(本次演講中洪蘭教授推薦了很多書,老木我恐怕要花上一段時間來閱讀和消化,家裡有這些書又肯外借的人,可以跟我連絡…)

就品德教育的學習上,
洪蘭教授說,孩子”天生愛學樣”
儘管管記憶的海馬迴到5歲才會發展完整,
但是5歲前這些記憶存在神經突觸上,
因此,爸爸媽媽的言行舉止就是無形的品德教育,
孩子從爸媽開車、打牌或日常生活中無形的模仿與學習,她們的身上,有著你的影子…。
並實際舉出研究證明說,
3歲以前每個月被打2次的小孩,
在5歲之後會出現打人的現象,
請身為爸爸、媽媽的,多鼓勵、少責罵…。
面對做錯事情的孩子,寧可冷處理的不理他、不罵他,
但在孩子作對事情的時候一定要稱讚他,
孩子被稱讚會很高興,會想辦法得到你的下一個稱讚,
說到這裡我很想批A斯附和一下,
自從我上週四稱讚過2個畫畫很美之後,
兩個小傢伙每晚回家吃完飯不是去房間演戲準備洗澡,
而是跑到書房抽一張紙、找一隻筆,然後就畫了起來,
在給媽咪過目之前,兩個人還會先互相交換看,
並且相互稱讚一下…還蠻可愛的哩~
“天生愛學樣”這本書也可以讓你從鏡像神經元去了解從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這件事,有興趣的再自己去找找吧~

另外,讓孩子只跟自己比,每個地方都可以有天才。
教授建議父母不要拿孩子跟同學比,
只要孩子比的過去更進步,就應該獲得稱讚;
期間還提到愛因斯坦,他是上個世紀最聰明的人,
從愛因斯坦死後的大腦解剖可知,
愛因斯坦的大腦大小比他身高體重所計算出來應該有的腦容量還小,
因此,頭大不一定聰明,說不定還是水腦症…,
還有,從愛因斯坦死後的大腦解剖可知,人是沒有完美的,
愛因斯坦空間概念很強,語言區塊很弱;
而實際上這個發現相對論的人,的確是一個閱讀和文字障礙者(3歲才會叫媽媽,5歲才會說話),
沒有人完美,
在哪裡跌倒就換個地方站起來(跌倒的地方是你不擅長的,就換個你擅長的地方伸展吧~)
想想也是,
如果愛因斯坦生在我家,大概小小就送去語言治療,
從此大概也就專注於此項缺陷的彌補,大概沒機會發展他的空間才能了吧?
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未來,媽咪應該多看看她們的優點,也多鼓勵她們朝自己的優點邁進才是…
喜歡看這類書籍的,可以看看”讓天賦自由”(我這兩天訂書的時候順便訂了這本,有興趣的可以預約在我看完之後看)

還有,安全感是很重要的,
當你可以提供一個讓孩子覺得安全的環境,他才會有機會可以放心去做更多的發揮,也才能談所謂的學習,
所長說,
正常人恐懼的時候,腦筋只會一片空白的想逃命,
沒辦法在那種環境下建立良好的學習,
因此,不論是家裡或是學校,都該幫孩子找到擁有安全感的地方,
就小猴子的實驗可以知道,
在沒有安全感下長大的小猴子會一位在牆角,甚至手放嘴里吸允以獲得安全感,這樣環境長大的猴子甚至無法生育,
用人工的方式讓那些猴子懷孕生下小猴子,但媽媽甚至會殺死自己的孩子;
就人類的世界而言,
台灣的女子監獄裡也發生了類似事件,
所以,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溫暖的家人…。

建立品德教育的方式,
可以從典範中了解,
從實踐中體驗,
從體驗中感動,
從感動中內化。
在美國,每個學期老師會在開學的時候開立14本書單,
讓小朋友涉略不同種族、文化與各種典範的經典書籍,
從這些典範中去了解與包容不同的人種、個性、文化差異,
也可以把別人花一生完成的作品,在短時間看完,變成自己知識的一部分,
除了閱讀,
帶孩子到偏鄉,
看看同齡的孩子吃些什麼、怎麼過生活,
讓他實際體驗,他會從中體會、感動,進而內化在成為實際行為。
而你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
就讓他直接遠離那樣的環境,
不要把電視開著放在他前面要他不看電視,
不要把糖果餅乾放在他的面前要他吃飯不要吃零食,
站在跟他一樣的高度上,參與孩子的生命…。

最後,
發問時間有個老師問洪蘭,
為什麼以前的過動兒這麼少,
但是現在每個班都有3-4個小朋友在服用過動兒的藥物?
洪蘭教授以獵人理論告訴大家,
遠古打獵採集時,獵人所需要的能力是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行動力要夠快才能抓到獵物或是不被猛獸吃掉,這是人類最根本的生存能力;
只是,這樣的能力到了現在社會,
卻會因為孩子思想跳躍、精力旺盛、注意力通常很短,只對有興趣的可以專注很久,因而判定他是過動兒…,其實他們並沒有錯,錯的是制度。
所謂的過動兒,其實就是動的不夠多,
就目前的學制而言,一週1-2堂體育課根本是不夠的,甚至下推我們的幼兒教育,也有動得不夠多的問題,
當孩子動的不夠多,大腦就不夠活化,學習力也就不強;
根據數據分析研究暴力犯也會得到相同的數據(前腦不夠活化),
因此,面對這樣的孩子,可以增加他的運動量,
因為過動而所服用的藥物:利他能是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利他能也是治療憂鬱症的藥,吃了對大腦會有損害。
運動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製造沒有副作用的多巴胺;
醫學研究發現服用:利他能的患者,每天早上跑3圈操場,一個月後,他的用量只需要一半,所以,適量的運動還蠻重要的。

此外,最後一個語帶哽咽的媽媽,她的小孩才小一就被老師貼上了過動兒的標籤,媽媽幾乎心碎的表示,自己的孩子在幼稚園的生活是快樂兒正常的丫~
而現在到了私立學校之後,反而懼怕老師還出現過動…。
當然,洪蘭老師建議在孩子相當懼怕老師的狀態下,就直接轉學或換老師吧~

媽咪也雞婆的查了一下洪蘭老師其他的演講內容(有關過動兒的),給大家參考喔~

發展心理學家很早就發現,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注意力廣度很短,只有10至15分鐘,上課太長注意力容易游離;但是我們的課堂設計仍是40分鐘一節,並強迫孩子乖乖坐在教室中,不准動、不准說話。假如《湯姆歷險記》中的湯姆生在現代,他早就被送去看醫生,每天吃幾顆利他能(Ritalin)了。

孩子要學紀律沒錯,但是教學應該符合孩子的天性。美國聖地牙哥的未來小學(Future School)就改變了原來的上課方式,把上課內容定為幾個核心,每個核心概念必須在10分鐘內教完,大家討論一下,再教下面一個核心概念,老師掌握孩子可以專注的10分鐘,把要教的訊息傳遞出去,結果發現這樣的學習效果很好。

如果大人肯靜下來仔細想一想,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把一個好動的孩子關在教室中不准他動,如果動了就給他吃藥、叫他安靜下來,這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嗎?孔子說「適性而教」,我們有做到嗎?為什麼只有坐在教室中才叫學習?其實,真正的教室在窗外,人是在大自然中演化來的,最佳的學習環境應該是在大自然中。

英國的學者發現很多在教室中無法安靜學習的過動孩子,放回大自然中,可以學習的很好。他們發現過動兒可以用運動的方式取代服藥,因為利他能是刺激多巴胺(dopamine)的分泌,運動也可以達到這個目的,還不會有副作用。他們主張過動兒運動的時數應該比別人多,而不是給他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