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哆哆的媽咪~小v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新莊運動公園

2008年12月07日
公開
17

傍晚沒事~ 媽咪說要帶哆哆去運動公園散步, 阿公很熱情的跟著一起去! 運動公園人實在有夠多~ 在草地上的哆哆依舊是不大敢行動,一定要大人牽著走! 先來到一處溜滑梯,上面許多比較大的小朋友~~ 在阿公的協助下,哆哆也玩了好多次! 之後再散步到第二處的遊樂設施,在阿公的協助下,哆哆又玩了好多次溜滑梯! 原本自己溜下來會露出害怕表情的哆哆,玩了幾次之後~ 不但不害怕,還一直露出開心的笑容! 最後來到第三處的遊樂設施,這次的溜滑梯是兩道併排~ 兩個國小姐姐看到哆哆,很大方的主動讓出其中一道給哆哆玩~ 還很熱情的抱著哆哆一起玩! 天色漸黑,跟小姐姐們byebye,散步回家去囉! 阿公說,以後要每天帶哆哆出來散步... 謝謝阿公哦!! (媽咪的題外話...... 一趟運動公園之旅,發現小女生都比小男生大方許多~ 哆哆看到球會興奮的追著球跑,幾個小男生都是玩自己的.. 其中看到有一顆球,哆哆衝去抱起來! 媽咪跟哆哆說:那不是你的,不可以拿~ 球的小主人是個小女生,對媽咪說:沒關係,可以借他玩!! 媽咪對她說:真的嗎?妳好大方哦,謝謝妳!! 小姐姐還陪哆哆小玩一下,媽咪趕緊要哆哆把球還給姐姐,並要哆哆跟姐姐byebye!! 有個小男生下了搖搖馬,阿公抱哆哆去坐,小男生衝回來說:這是我的! 另一個小女生跑來說:沒關係,借他玩一下! 小男生才離開,但不到一分鐘,小男生又跑回來說:換我了!! 媽咪只好抱下哆哆.... 另一個小女生對媽咪說:我的借弟弟玩! 媽咪謝謝她,但旁邊有一個空著的,阿公就帶哆哆到那一個去! 最後一處遇到的兩個國小女生,更是懂得照顧小弟弟了! 不只把其中一道讓出來給哆哆玩,還輪流抱著哆哆玩~ 還很成熟的問我:請問妳是媽媽嗎? 媽咪:對呀! 小女生:妳好年輕哦,不像他媽媽!那個是阿公嗎? 媽咪:對呀! 小女生:那爸爸呢? 媽咪:爸爸不在家耶! 小女生:那阿媽呢? 媽咪:阿媽在家裡! 小女生:他好可愛哦,比我家的還可愛!! 媽咪:.........真的嗎?謝謝你! 小女生:他跟媽媽一樣可愛! 媽咪:(笑得很爽)謝謝你! 再玩個幾回合,媽咪要哆哆跟小姐姐們byebye,兩個小姐姐還護送了一小段路呢! 短短的時間,很湊巧的都是看到比較大方的小姐姐.. 玩具是自己的,願不願意分享本來就是看個人~ 公共設施,本來也就是先來的先玩~ 但遇到的這些小姐姐,都很大方的要借哆哆玩自己的球、讓哆哆玩溜滑梯、搖搖馬! 哆哆也很不客氣的玩得很開心! 希望哆哆也可以成為這樣大方的人,懂得與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 媽咪會努力的!!)

一歲的baby

2008年12月05日
公開
74

到底要怎麼管教bobo呢?我可以在他「不乖」或「不聽話」時,斥責我的孩子嗎?為什麼打罵之後,他很快又忘記了呢?我的bobo很暴力,猛抓著另一個小朋友的頭髮不放!我的bobo很愛鬧脾氣,不高興,就躺在地上撒野。我們會發現那漸漸長大的bobo,有時可愛的像天使,有時兇悍的像惡魔。我要怎樣才能管定我自己的小寶貝呢? 1歲bobo是行動家•需要被了解 早在孩子4、5個月大時,我們就會發現他的需要愈來愈多。有的父母會抱怨自己的小孩脾氣大,身子扭不停!愛哭又哭得好大聲!他會爬之後,bobo愈來愈有自己的意見。1歲之後的bobo會走路之後,就像腳上裝上風火輪的音速小子,走來走去一刻不停歇。父母或照顧者,總是要小心看好他,免得「啥米攏不驚」的幼兒,誤闖禁區。 父母需要了解bobo的身心需要,才能與他安然共處。我們總以為bobo還小,一定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事實剛好相反,他往往清楚自己要得是什麼!bobo的哭鬧總是有因可循,找到他的問題,滿足他受助的需要,一旦幼兒得到安撫,就會自然停止吵鬧。1歲多的bobo是行動家,他用行動清楚表達自己的當下。 照顧bobo的成人,一定要去了解他想要表達的是什麼!當幼兒發現成人能夠了解他所想表達的,還會協助bobo來表達自己,對成人的信任就會愈來愈多,願意學習合作的可能也會愈來愈增加。 1歲bobo脾氣大,是因為他想要的,不是拿不到,就是不可以拿到。另一個原因是,成人不知道bobo要得是什麼?他只會指指點點,照顧者就得和幼兒大玩猜猜看的遊戲。如果,成人老是猜不著,有可能會讓他失去耐性,於是開始吵鬧。不過,要是猜對,就很容易贏得他的信任。默契總會慢慢建立。另一種方式,就是多和bobo說話。特別是當他指指點點,我們又猜對時,一定要用簡短的字句說出來,譬如,「杯子」、「喝水」等等。這樣做,會讓bobo知道還有比指指點點更有效表達需要的方法。當他知道成人很想「了解」,也很「在乎」他的需要時,他也會比較放鬆,比較有耐性的「努力」來溝通。 支持探索•保護安全 幼兒滿1歲之後,親子間容易衝突的另一個原因是,他變得愈來愈愛探索。由於bobo分辨危險的能力很低,好奇心又強,常會讓照顧者嚇出一身冷汗!成人在受到驚嚇時的正常反應是,情緒會變得緊張,不是大聲斥喝,就是動手阻止。結果,好奇bobo常在不知錯在哪裡時,就已經受到驚嚇。這對正在探索與學習而行動力超強的好奇bobo來說,也是一種阻擾。他會覺得怎麼自己老是做不對的事,老是被說「不可以」或「不行」! 究竟該怎麼做,才能讓成人與bobo都能相安無事的相處呢?我覺得畫出地盤,讓成人與幼兒各自有自己可以自得其樂的空間,會讓事情變得容易些。另一種方式是成人稍作犧牲,讓bobo擁有比較多的空間,特別是家中空間較小時。很快地,他會長大,慢慢就能再調整回來。 從環境上調整與預做安排,可以減少很多親子間衝突,這是上上策,也能讓親子的互動,變得容易一些。成人不會覺得一直要糾正孩子,孩子也不會覺得自己老是被看管。照顧者可以將這些能量,轉化成很多的支持,讓bobo盡情探索。成人可以在確保幼兒安全的空間裡,放置他可以玩的玩具或和他一起玩,漸漸地,他就會知道自己可以在歸屬的空間,放心玩耍,對於誤闖禁區也不會有興趣。因為在安全的空間裡,幼兒已經得到大量的正向注意力,他會知道在哪裡,用什麼方式,讓自己可以得到更多「正向注意力」! bobo需要很多身體的活動 至於對身體有活動需要的bobo,成人唯一可以化解親子衝突的方式,就是一定要滿足他「需要」活動的身心需求。這段時間的幼兒,為了要讓自己全身從頭到腳的神經系統,能夠更成熟發展,他的精力特別旺盛,他需要不斷的「活動」身體。當bobo的活動足夠時,大肌肉發展會更敏捷,小肌肉發展會更加精緻化,大腦也會變得更聰明,整個身體的平衡感也會更好。 當身體活動的需要得到滿足時,bobo就會安靜下來,好像多出來的電能被用盡,可以重新的儲蓄電能!那種新鮮的感覺,就是幼兒最喜歡的時刻。所以,放電與蓄電得當,都會讓當天的親子關係變得容易與放鬆。照顧者可以觀察bobo身體電能的極限,不要讓他累過頭,無法統整回到平衡而大發脾氣。 成人最需要學習的地方,是了解多少的活動對自己的bobo才是恰到好處!成人也要觀照自己的極限,以免自己累過頭而變得缺乏耐性,對孩子的容忍力也會自然下降。這需要花點時間留意一下,多試幾次,就會找到平衡點。 管教有堅持•也有界線 往往成人只要想到「貓狗都嫌」的大bobo,總會覺得「愛的管教」談何容易!不過,這卻是很值得練就的功夫。因為,孩子「從此以後」就會不斷試煉成人愛的能力。動手管教是不合格的,動口罵人也是下策。處於這段發展的期間,當他犯錯時,可以多用「隔離」與「交換」的法寶。一方面可以轉移他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讓他「踢到鐵板」。因為您已經用行動告訴他,不可以的事就是不可以。若是bobo耍賴大哭大鬧,也只能讓他發洩情緒,慢慢消融情緒與接受現實,成人只要等待他安靜下來。不過,這些過程都需要「時間」來經歷與感受!但願,忙碌的新手父母,也能在管教孩子的事情上,放慢腳步,不要以效率來論斷bobo與自己的親子行為。 最親密的親子關係,在親子衝突的關鍵時刻,要巧妙運用力氣,時間也要用在最有價值回收的片刻裡!愛的管教,需要一點一滴累積,用心精算!重要的是,投資報酬率很高喔,而且是一輩子都受用不盡! 成人最需要學習的地方,是了解多少的活動對自己的bobo才是恰到好處!成人也要觀照自己的極限,以免自己累過頭而變得缺乏耐性,對孩子的容忍力也會自然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