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母后與公主

☘️隨遇而安含羞草☘️ 娃娃圓滿人生旅程

☘️隨遇而安含羞草☘️ 娃娃圓滿人生旅程

轉貼文章{對不起}

2010年11月22日
父母與老師經常在孩子作錯事的時候,跟朋友說:「對不起」。
道歉這是重要的品德教育,也是人際EQ的一大能力。在我的觀點裡,
【道歉】不只是有禮貌的習慣,而是一種能力,我們來看看,
它需要哪些基礎?

首先,道歉需要有同理心,也就是對別人因自己而受的苦有所覺知與感受。
其次,道歉需要自我肯定又能自我承認。因為能自我肯定,
所以能在認錯時,不會感受到自我的縮小或消失,於是能自我承認。

接著,要有人際表達能力,能夠真誠地看著對方的眼睛,
能夠真心地用語言表達出心中道歉的情感。或在對方質問或怪罪時,
能夠真誠地承擔自己的責任,又不會一眛地認錯,而承擔了不屬於自己的責任。

最後,道歉還要有一定的邏輯思考力。道歉,有時不只是一句話了得,
可能對方會責怪,可能需要賠償對方。這時候就需要有清晰的邏輯思考能力,包括思考到自己的責任是哪些?
對方的責任又是哪些?
哪些行動,可以剛剛好地在情分與實質上彌補,
讓寬諒可以發生,讓平衡可以恢復,於是人與人的親密聯繫可以繼續存在。

在現代社會,父母在邀請孩子道歉時,可能有常犯的錯:

*把道歉當作是一個「只要說對不起,就會沒事」的單薄禮貌。
*在邀請孩子道歉時,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錯誤,甚至自我貶抑。


道歉,表面上是禮貌,實則上是靈魂平衡的負責行動。

我看到這篇文章很有感觸;常常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無法清楚表達是我的困難.
我只能用生活經驗告訴孩子;用我的感覺告訴她這樣對這樣不對.
幸運的是她愛看書愛學習也很享受享樂

有幾次我發現說完對不起娃就覺得事情過去;那次我說如果妳覺得做錯事只是說對不起就可以了!那我拒絕.對不起是一個名詞重點是妳知道妳做不對並會改進
這樣我才會接受.
每次我會沉思好久...
書裡不盡然都是對ㄉ畢竟很多理論化不貼近真實生活
但絕對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