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糖佐故事館

打了五合一,為何還要補服兩劑小兒麻痺疫苗?

2005年12月10日
現在愈來愈多家長願意自費讓孩子打五合一疫苗,但最近這些家長卻接到醫院告知,孩子應補口服二劑小兒麻痺疫苗,此事經由媒體披露之後,造成許多家長質疑五合一疫苗的保護效果。針對此事,以下的內容可提供家長們對此事件有一正確的認知。

小兒麻痺疫苗有兩種,口服型活性減毒疫苗(沙賓疫苗)以及注射型死性疫苗(沙克疫苗)。其中受到質疑的五合一疫苗是將非細胞型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混合疫苗、B型嗜血桿菌疫苗、注射型去活性小兒麻痺疫苗等五種疫苗混合在一針裡施打,也就是說打一針就能預防五種嬰幼兒傳染病的發生。

根據國外研究報告顯示,五合一疫苗的保護效果良好,全球已經有59個國家普遍使用五合一疫苗來預防此五種疾病的發生。其中的注射型去活性小兒麻痺疫苗,只要接種三劑以上即可達95﹪以上的保護效果且持久、安全性高,接種後不會發生如口服疫苗會產生的類似小兒麻痺症狀。美國基於上述原因已於西元2000年起,全面改以使用安全性較佳的注射型小兒麻痺疫苗取代原有的口服活性疫苗。

接種五合一疫苗中所含的注射型小兒麻痺疫苗,寶寶本身可產生足夠的抗體以抵抗小兒麻痺病毒的感染,只是當腸胃不慎感染到病毒時,自己本身並不會發病,但是因腸道內沒有足夠的抗體IgA來中和病毒,因此會將病毒傳染給未曾接種過小兒麻痺疫苗的人。

而口服型小兒麻痺疫苗,其預防效果良好且持久,可以產生腸道免疫力乃是指口服疫苗之後,會在腸胃道產生抗體來中和小兒麻痺病毒使其病毒效力降低再經由糞便排出,讓沒有口服過疫苗的人自然感染到已被減弱的病毒而產生抗體,來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不過,在口服疫苗前有以下情況須注意:當寶寶有腹瀉情形時不宜使用,且服用前後半小時內不可進食以免影響疫苗的效力;服用疫苗後三十分鐘內如果有嘔吐現象,需再補服一劑。除此之外,仍隱藏著口服後會有極低的比例會發生類似小兒麻痺症狀的危機,因此不得不慎!

隨著境外移民者有增多的趨勢,疾病管制局考量到台灣本土小兒麻痺疫苗接種率尚未達到100﹪,遂要求醫院為曾接種五合一疫苗的嬰幼兒補服兩次疫苗,實則是為了提升群體免疫的效果,並非是因為五合一疫苗的免疫力不足。

因此,家中有接種過五合一疫苗寶寶的家長們,您可以放下心中的疑惑,注射型小兒麻痺疫苗可以讓您的寶寶自身有良好的保護效果;而口服小兒麻痺疫苗除了本身有免疫力之外又能嘉惠其他人,也算是為台灣的公共衛生盡了一份心力。

為了寶寶的健康,應確認兒童健康手冊上的接種記錄,若您的寶寶尚未施打過小兒麻痺疫苗,請您儘速帶寶寶施打。如有意讓寶寶補服小兒麻痺疫苗,請參考疾病管制局目前所建議的接種時程,或於施打水痘疫苗、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混何疫苗時補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