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WUWOW線上英文】好評回文活動將延後於4/24開跑,為感謝配合,BBH將提供神秘加碼好禮唷,敬請期待!

Nancy 2

日期

#Tag

文章:保護自己

2015年02月11日
公開
50

【青少年基地】保護自己 文 / 江思妤 人本三重青少年基地館長 來三重青少年基地上課的孩子,有男有女,又都是十多歲的年紀,一開始男生女生難免會打打鬧鬧,不是互相追打,就是一群人講話音量越來越高。高漲的情緒總是要經過好幾個星期,大家彼此認識熟悉後,才會慢慢平息。 有一年,基地來了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子,不但人漂亮,個性也活潑好玩。女孩和一個男孩連續打鬧一個多月,大人們試著分頭問女孩與男孩,是否彼此之間有好感?兩人都說沒有;要不要跟別人一起玩?兩人都搖頭;玩得有點過頭,吵到別人了,怎麼辦?孩子們說,會改進。但孩子們對於自己的感覺都還懵懵懂懂,哪能真的改進?我們也就只好一邊等孩子明白自己的感受,一邊想還可以怎麼辦。 那天下課時,兩個人從二樓衝到一樓,男孩喊著:「她捏了葡萄乾!…」我想了想,就知道發生什麼事了—女孩動手捏了男孩的乳頭。 兩小無猜情竇初開,打打玩玩本來沒什麼,但侵犯到身體的隱私部位實在不太妥當,我只好請兩個人在一樓坐下來談,男孩一方面有點不好意思,一方面又有些害怕,動手的女孩則還多了些不高興。孩子們會不好意思,表示他們知道這次的打鬧和以往不太一樣,但他們怕被罵就有點麻煩,孩子們不知道我真正擔心的是:他們不懂得保護自己。 為了打破僵局,我直接說動手捏別人的乳頭不是一件錯的事,但不太妥當。聽到我直接講出「捏乳頭」三個字,孩子們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然後我們才有機會往下談。我們談身體自主權,談基地的大人反對體罰,談每一個人都應該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而且不可以侵犯別人的身體。以及身體被衣服包起來的部份,需要經過我們同意,別人才可以碰觸。男孩表情鬆軟了,且同意以後不會再隨意讓別人這樣對待自己,也不會這樣對待別人。 然後我請女孩留下來再談一下,女孩沒想到還有下一場,更不高興了,雖然不高興,她還是回答了我的問題。女孩說,班上有一些同學都在玩捏乳頭的遊戲,大部份是女生捏男生,學校老師應該不清楚這件事。 我問:「為什要捏?」 女孩說:「好玩。」 「捏乳頭和捏其它地方有什麼不一樣?」 女孩說:「比較痛,所以比較好玩。」 「為什麼男生不捏女生的?」 女孩說:「他們不敢,這樣很色。」 「為什麼女生捏男生就不色?」 女孩:「女生又沒有那個意思。」 我可以明白女孩需要這樣防衛自己,我也相信她動手的當下真的沒有想那麼多。 一邊和女孩談,我一邊想起曾經聽過的故事。一位基地的義工說,小學高年級時有一陣子班上流行男生摸女生胸部:男生們互相較量,比誰敢去摸女生的胸部,敢摸的人就成了英雄;而女生們在莫名其妙的氣氛下,也要去選擇自己是敢被摸還是不敢被摸。義工說,事後回想起來,實在很不可思議,全班沒有人拒絕玩這個遊戲,或許是因為真的很刺激吧。但是不論男生或女生,都在遊戲裡失去自己真實的感受以及對自己的評價,不但把侵犯別人當成勇氣的表現,也把敢被別人侵犯當成有勇氣的表現,整個人都錯亂了。 我把那位義工的故事說給女孩聽,並告訴她:「對異性的身體有好奇,是很正常的生理發展,但捏乳頭這樣的遊戲藏有對人的侵犯—侵犯人的身體、侵犯人的隱私。還有很多複雜說不清楚的東西…有的人在這樣的遊戲裡,得到性的刺激;有的人借機親近自己喜愛的人;有的人在這樣的遊戲裡,因為可以控制別人而得到滿足感。最重要的是,把這件事當成遊戲,就表示你也同意別人可以這樣對你。但我一點都不覺得你會想要被別人這樣對待。講這麼多,最希望你知道的是,你的身體需要你的保護。」 談完後,女孩沒有了不高興的神情。我本來擔心,講得太重,壞了兩小無猜的發展,還好女孩和男孩還是玩在一起,並少了許多的打鬧。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但孩子們有能力玩,且不會玩過頭,總是好事一樁。 學期末時,基地掛出讚美牆,大人小孩互相寫讚美卡。出乎意料之外,我收到一張女孩寫給我的讚美卡,上面寫著:「謝謝妳那天對我說的那些話,我以前從來沒有這樣想過。」 女孩和我對望,彼此心照不宣,我知道她未來一定有能力保護自己。 支持三重青少年基地 線上訂購禮盒義賣→http://teenager.pixnet.net/blog/post/44363890

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簡稱RSV)

2014年05月13日
公開
54

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簡稱RSV),是一種有外套包含單鏈RNA病毒,屬於Paramyxoviridae 科,Pneumovirus屬。可區分為亞型A和B,亞型A的臨床表現較亞型B來得嚴重。 十一月至隔年三月為高峰期 RSV的基因中能製造十種蛋白質,其中以F和G蛋白為最重要的抗原蛋白。RSV藉G蛋白與細胞接觸,再藉由F蛋白與宿主細胞之細胞膜融合,而形成一個大的融合細胞(所以被命名為呼吸道融合病毒)。病毒則在融合的細胞間直接散佈,令呼吸道上皮的杯狀細胞分泌大量黏液,纖毛細胞則會壞死脫落,兩者一起塞住細支氣管或肺泡,造成肺泡塌陷。同時細支氣管周圍及肺部間質會有大量淋巴球浸潤,這些發炎細胞會釋放細胞激素,造成細支氣管水腫,氣管攣縮等發炎的現象。 呼吸道融合病毒好發於秋季至冬季(熱帶地區則好發於雨季),常開始於晚秋,十一月至隔年三月達尖峰之後才慢慢減少流行。好發於男性及低社經家庭、擁擠的居住環境。 感染常發生在六個星期至二歲的小孩(少見於小於一個月的嬰兒),潛伏期約二∼四天,會造成嚴重的細支氣管炎及肺炎。兩歲以上的幼童百分之八十已感染過RSV,而有中和抗體存在,不過之前得到感染,並不能完全避免再度感染。藉由飛沫或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傳染。 新生兒感染常會造成窒息 在臨床表現方面: 從輕微的感冒至嚴重的細支氣管炎或肺炎來表現,無症狀的RSV初次感染是非常少的。感染常造成低血氧,而嚴重的病人經常會併隨著發紺、胸凹、肋凹、鼻翼搧動等症狀。 新生兒(四週以下的小孩)感染的表現跟較大小孩不同,可能只以窒息為唯一的表現,或者以昏睡、躁動不安或食慾不振表現。 大小孩和大人的再度感染,是無症狀或以上呼吸道感染來表現,包括流鼻水、鼻塞、咳嗽、喉嚨發炎及喉嚨痛、發燒。 高危險群的小孩包括:早產兒、支氣管肺再生不良(包括肺高壓)、先天性心臟病、先天及後天免疫不全和纖維囊腫的小孩。若受RSV感染常需要更久的住院時間,死亡率也較高。當早產兒受RSV感染時,容易造成窒息發作、肺部塌陷或肺部膨脹,而常需氧氣治療,甚至氣管插管、用上呼吸器。正常心臟功能的小孩受RSV的感染時,心臟功能並不會受到限制,但先天性心臟病的小孩受RSV感染,常需要更多的加護治療。 併發症:中耳炎(最常見)、易合併百日咳感染、全身性的細菌感染(少見)。 正確診斷及早治療 洗手是重要預防方法 現在沒有安全和有效的RSV疫苗可用,但已有多項疫苗被發展出來,只是仍有很多問題尚未解決,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合適的疫苗研發出來。 病源體 1. 是一種RNA病毒,和腮腺炎病毒,德國麻疹病毒同屬副黏液病毒(Paramyxovirus) 2.在多種不同組織中培養都可產生特別的細胞融合現象(syncytial cytopathology),侵入呼吸道後會引起氣管上皮細胞壞死、黏液分泌、發炎細胞浸潤、黏膜下層水腫。 流行病學 1.呼吸融合病毒是細支氣管炎及肺炎的主要原因,在流行季節,小於1歲因細支管炎或肺炎而住院的病患,RSV均須列入考慮。在感染人類的病毒中,是唯一在新生兒時期即有高發生率的病毒,在小小孩的呼吸道疾病中佔有很重要的角色。全世界都有且每年發生,北半球流行期為每年1~3月,但遲至6月或提早至12月也有可能。 2. 高危險群包括 .早產病史 .支氣管肺葉發育不全 .先天性心臟病 .免疫不全者 .住在養育院、醫院等公共團體 .囊性纖維化(cystic fibrosis) 3.兒童二歲前幾乎都會得到感染,之後在每次流行期再感染機會大約10~20%,年紀愈大感染機率愈低,嚴重度也愈低。在高曝露率的場所如托嬰中心,這些比率都會提高(首次感染100%,再次感染60~80%)。老年人冬季住院,10%是由RSV引起的,且造成約10%的死亡率,跟流行性感冒病毒差不多。 4.潛伏期4~6天,疾病表現期7~10天,病毒排放時間5∼12天,甚至有長達三星期或更久,急性症狀之前2~4天最具感染力。傳染途徑主要是飛沬感染或經手接觸感染。 什麼是細支氣管炎 當寶寶發生咳嗽、流鼻水、鼻塞及微燒的感冒症狀後,進一步咳嗽加重,呼吸困難,合併喘嗚的聲音,在這時候,您的寶寶就可能發生細 (毛) 支氣管炎的症狀了。 細支氣管炎是發生幼兒的一種疾病,整個呼吸道均受到侵犯,特別為肺部的細支氣管。由數種不同的病毒造成侵犯,這些病毒也可以造成傷風或感冒類同的症狀。統計上指出呼吸合體細胞病是最常見的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亦為常見的一種病毒,其他則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鼻病毒等。 臨床上診斷的年齡為二歲以下為主, 幼兒得到感染多半經由較密切的接觸感染,家中患有感冒的較大兒童, 父母親或家中其他成員得到感冒或輕微不適,均可傳給幼兒。病毒的感染為飛沫傳染,感染病毒的黏液分泌物經由咳嗽或打噴嚏傳至另外小孩的臉部,經由接觸再傳至鼻或眼睛。進入感染, 大概3至7天後發生症狀。 細支氣管炎的症狀 細支氣管炎通常開始呈現感冒症狀,有發燒及鼻塞現象,再經過2至4天,病毒傳播到細支氣管,造成剌激及呼吸道的阻塞,產生咳嗽及呼氣時的喘嗚聲,有些幼兒如氣喘發作的呼吸急促及困難,咳嗽聲亦較沙啞。發燒多半仍然存在,有時亦會消失,時間拖久,則大多數的幼兒胃口不振、睡眠不安,經常容易醒來。 經過了3至5天,通常喘嗚聲改善,但是病情仍然拖拖拉拉持續一段時間,鼻塞及咳嗽持續1至2週。 父母親應如何面對 當父母親面對幼兒發生症狀而感到憂慮時,則應與你的醫師聯絡。 當幼兒發生呼吸困難,父母親看到每次呼吸時,胸部肋間肌收縮,上下起伏,呼吸急促,每分鐘呼吸超過60下以上,臉色蒼白或嘴唇發紺,則表示病情嚴重,應儘速送醫。 當發生胃口不振、發燒,幼兒感到耳朵疼痛,睡眠不安,則應與你的醫師聯絡或就診。 如何治療細支氣管炎 大多數的嬰兒感染細支氣管炎並不需特別的藥物治療,亦不必住院,父母親應耐心的照顧嬰兒的呼吸及飲食水份。利用噴霧器有助於保持鼻腔分泌物的潮溼,以利排除通暢。 如果胃口不振或吸吮困難,可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尤為重要的為飲用水份的供給、果汁或飲料,在疾病的初期均甚有助益。 當發燒超過38.5℃以上,則可考慮給些退燒藥物,目前為以Acetaminophen (Scanol,Tylenol, Tempra, Panadol)為主 。 有時醫師會建議用些藥物以治療咳嗽及喘嗚,藥物的使用與否,最好能與你的醫師討論。 因為細支氣管炎為一種病毒感染,因而抗生素一般沒有效果,但是如果產生了續發性細菌感染,諸如耳朵發炎,這時候就可能必須使用抗生素了。幼兒得到細支氣管炎,並不須絕對限制幼兒的活動,大多數的幼兒均能根據其本身的舒適性來調整其活動力。 細支氣管炎的傳染性 當幼兒感了細支氣管炎,特別在發病的前數日,發燒、咳嗽、流鼻水的症狀發生時,當咳嗽之時及打噴嚏之際,病毒隨著飛沫擴散出來,囗腔及鼻腔內的分泌物均可呈現感染,持續期間約為一週或更久。 在家族中應如何避免其他人員的感染,應適當的注意及處理用過的擦臉面紙,適當的洗手,為預防病毒擴散的方法。當幼兒沒有發燒,飲食正常,精神充足之時,則可以繼續參加一般性的活動或繼續托兒管理,輕微的咳嗽及流鼻水是不要緊的。 細支氣管炎的類同症狀 細支氣管炎的特徵為產生喘鳴,有許多情形產生細支氣管炎的類同症狀,諸如細小的異物吸進氣管內,可產生喘鳴聲如同細支氣管炎,反覆性發生細支氣管炎,則要考慮是否為兒童氣喘。 細支氣管炎的症狀為咳嗽,流鼻水,喘鳴與幼嬰兒氣喘的症狀類同,二者有時難以區分,細支氣管炎的發作為一次,多次發作應考慮氣喘的發作,配合家族史,過敏性抗體的升高,可區別二者。產生類同的喘鳴聲音,少數先天性的問題,如氣管軟化,均在嬰兒出生後不久,就產生持續性的類同症狀,這些不同的診斷及處理,均應讓你的醫師知道,作適當的注意及處理。 預後 死亡率約2%,多為高危險群。

小兒感冒,藥不藥?

2014年04月07日
公開
53

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9D3D84D69BEA2A2E 小兒感冒,藥不藥?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47 採訪撰文�陳姵樺 企畫編輯�江睿毓 諮詢�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 周宇光 寶寶打噴嚏、流鼻水又咳嗽,寶寶感冒了?會自己痊癒嗎?需要馬上帶去看醫師吃藥嗎?還是先觀察幾天再決定是否上醫院呢?這一連串的問題是家有幼兒出現不舒服症狀時,擔心的家長會想瞭解的問題。事實上,要不要看醫生、要不要吃藥、吃藥的時間多久,都不是簡單的是非題就能回答,受訪醫師表示這些問題足以寫成一本書來討論!而現在用比較簡單易懂的方式立刻來解開爸比媽咪們的疑惑。 哈啾、流鼻水、發燒,就要送醫院? 輕微,請先觀察;嚴重,馬上看診 寶寶出現感冒的病症,如果只有打個噴嚏,流點鼻水或輕咳,並不一定要馬上送醫院,這時家長可以先觀察寶寶的狀況,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周宇光表示,如果寶寶作息正常,沒有發燒,胃口以及活動力都屬正常,就不需要立即去看醫生,可以先觀察個1、2天,1、2天後如果寶寶的症狀減輕就可以再繼續觀察。 但若寶寶症狀變嚴重,就必須帶去看醫師,讓醫師來診斷。可是,如果一開始寶寶就出現發燒的症狀或呼吸喘、咳不停、又吐又拉,或是症狀嚴重到影響胃口與活動力,或顯現精神狀況差,這時就需要馬上看診,讓醫師早點作診斷找出確實的病因,對症治療。 感冒以症狀治療為主 感冒的治療都是以症狀性治療為主,也就是將病患不舒服的症狀緩解、減輕,像是流鼻水的藥是減少流鼻水的症狀、退燒藥是降溫、咳嗽藥是減輕咳嗽症狀等等,醫生會依據病患狀況給予不同緩解症狀的藥物,通常感冒病程約1∼2週應該可以痊癒。 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先來定義一下何謂感冒?周宇光主任指出,人體氣管上端與食道的交界處有個會厭軟骨,這個軟骨在吞嚥食物時,會將氣管蓋上(以避免嗆到)。此軟骨以上的部位受到感染,稱為上呼吸道感染。當這種感染的病原是病毒引起時一般就稱為感冒。感冒出現的症狀通常是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痛、咳嗽、喉嚨有異物感,較小的嬰兒及1至3歲的幼兒比較會出現發燒情況。感冒的病源是病毒,約有50∼60幾種之多,此外,黴漿菌、鏈球菌等細菌感染也會引起類似感冒的症狀。 生病與吃藥不是等號 找出確實病因對症治療 周宇光主任強調,其實生病與吃藥並不是等號,而看醫師的用意是要找出確實的病因以對症治療,只要寶寶的病症輕微、作息正常,並不一定要看醫生當然也不必吃藥,此種狀況只需做好身體調養即可,例如均衡的營養、充足的休息、遠離感染源等,大約休養一週身體本身就會產生抗體來對抗病毒,等病毒被清除就可康復。 兒感冒經常伴隨合併�併發症 但是因為幼兒的感冒經常伴隨著合併症、併發症或多重感染的問題,所以若寶寶的症狀在1、2天內沒有轉好就要看醫生。常見的幼兒感冒合併與併發症以中耳炎、鼻竇炎、急性腸胃炎、支氣管炎與肺炎多。尤其在秋冬常見的呼吸道融合病毒,很容易讓嬰幼兒除了感冒症狀外,還併發出現小支氣管炎或支氣管性肺炎,這些併發症容易造成嬰幼兒發燒,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療才能痊癒。另外,肺炎鏈球菌也容易讓嬰幼兒從感冒症狀併發變成具有生命威脅性的急性肺炎。這種細菌正常人的帶菌率很高,約10∼15%正常人的喉嚨中都帶有此菌,只要帶菌者讓細菌隨著咳嗽散出,則吸入細菌的嬰幼兒就有可能感染。 中耳炎、鼻竇炎併發,比感冒更嚴重 除了上述的併發症外,因為幼兒咽喉接耳朵的耳咽管較短及細小,感冒引起的喉嚨黏膜發炎及水腫,會讓耳咽管阻塞造成中耳積水及細菌感染,讓幼兒中耳與喉嚨間的壓力無法平衡而產生耳痛症狀;還有感冒引起的鼻腔水腫、鼻塞也容易讓副鼻竇的引流阻塞,加上細菌增生造成幼兒鼻竇炎。中耳炎與鼻竇炎都是感冒後可能會引起的併發症,這兩種併發症也都比原本的感冒嚴重,需要使用到抗生素治療且療程也比較久。所以若是幼兒出現嚴重的感冒症狀,或是身體相當不舒服影響到一般作息與活動情況,就一定要看醫生,讓醫生正確診斷再對症下藥。 不用吃藥身體也可以自癒 人體本身是具有抵抗力與自癒力的,增強自身的免疫系統功能是預防疾病最好的方法。要培養寶寶抵抗疾病的能力,家長首先必須讓孩子擁有均衡的飲食,周宇光主任指出,現在很多孩子的飲食是不均衡的,不是偏食就是吃了過多的速食,速食中的高脂肪與高糖分不僅會讓孩子有肥胖的問題,引發代謝方面的疾病,也無形間減低了孩子的抵抗力,應該讓孩子多吃蔬菜水果,補充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才比較不容易受到病菌侵襲。營養之外,規律的生活、足夠的運動(例如打球、騎車、散步都是不錯的運動)與充足的睡眠都是必要的,現在不少孩子不但活動量不夠還有晚睡的習慣,這都對增強抵抗力有負面影響。 藥吃太多、太久,可能造成不良影響? 吃藥最好不要超過2週 雖說治療感冒症狀的藥物副作用不大,但周宇光主任還是不贊成吃藥吃太久。周宇光主任建議吃藥最好不要超過2週,因為像是退燒藥,吃過多會對腎功能造成影響,對胃黏膜亦會造成損傷,止咳藥主要的作用是讓氣管平滑肌縮弛,吃過多則亦會影響腸胃平滑肌收縮功能造成便祕問題,而治療流鼻涕的藥屬於抗組織胺藥物,對幼兒的神經系統影響較明顯。 重複感染,幼兒長時間用藥主因 會造成幼兒長時間吃藥物的原因與重複感染有很大的關係,尤其現在很多孩子都在2、3歲就開始就進到幼兒園,幼兒園中的感冒病毒種類很多,而且多數對病童的隔離措施做得不徹底,有可能今天得了一種感冒病毒還沒治療好又得到另一種病毒,甚至有可能再感染到第三種不同的病毒,這種重複感染會讓孩子的症狀持續而無法減緩。家長若是發現孩子的感冒病症在用藥後一直都沒有減輕,就要考慮到是否出現重複感染的問題,為了讓孩子不要吃太久的藥,建議家長讓孩子停止上課1至2週,觀察是否可以讓幼童縮短吃藥的時間。給孩子們身體有時間復元,不要一再受到病毒感染。此外,不可在家中抽菸以及減少自家人的傳染,亦是需要考量的問題。 醫師用藥與評估方式說明 周宇光主任表示,一般來說,診所大概每次開2天的藥量,醫院大約開3∼4天的藥量,一般感冒通常吃3天藥後,若病症減緩就不需要再回診,但若病症加劇就必須回診看看是否有其他併發症產生。病症超過2週尚未痊癒就可能轉為慢性疾病,必須讓醫師評估原因後再重新用藥;有時因感冒引發嬰兒的支氣管炎或是支氣管性肺炎病程可能會長達1∼2個月之久。這時醫生在用藥一陣子後,如果病情減緩藥量就會減輕或只用化痰藥、蒸氣吸入或物理性的拍痰方式來治療。 周宇光 現職: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士 經歷:三軍總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國防醫學院小兒學科講師 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中心小兒腸胃科研究員 中華民國小兒科、新生兒、感染科、小兒腸胃科專科醫師

孩子半夜睡覺會突然大哭

2013年09月24日
公開
58

★孩子已經一歲了,仍對副食品非常抗拒,即使吃進嘴裡卻總是含著,所以就只好再餵母乳補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又該如何去改善? 黃瑽寧醫師 孩子對副食品抗拒的原因有三種: 1.爸爸媽媽親手做的副食品可能不太可口。建議給孩子的食物先由爸媽親自嘗過味道,覺得好吃再給孩子吃。 2.食物的形狀孩子是否喜歡。爸媽可能認為這個階段的孩子以吃泥狀食物為主,但是未必每個孩子都喜歡吃泥狀的食物,他可能比較喜歡白飯或是顆粒較粗的食物。 3.孩子可能在餐前吃了大量的餅乾或零食,因此吃不下正餐。此時爸媽必須要狠下心來,將零食丟進垃圾桶或是放置在 孩子拿不到且看不到的地方,這樣在正餐時間就比較會肚子餓且吃得下。 每個孩子都有模仿的本能,當孩子念幼稚園或是身處在群體生活中,用餐時周圍的小朋友都在吃飯,他就會跟著拿起湯匙一起吃飯。爸媽也可以在家裡模擬幼稚園的環境,小朋友就由家庭成員來扮演,不失為一種改善的方法。 其實能夠自動自發的吃是最快樂的,當孩子被強迫要吃東西,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孩子有一餐不願意吃,父母就不要強迫,可以等孩子自己發現餓了,就會開始用哭或是發出聲音,讓你知道他想吃東西了。 ★以中醫的觀點,要如何讓寶貝吃得多又長得高呢? 李思儀醫師 中醫的觀點著重三個部分,分別是飲食、運動跟睡眠。 •飲食─早上7:00~9:00是人體胃運行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餵小朋友吃早餐會比其他時間吃有更好的吸收效果。 •運動─人類足底有一個穴道叫「湧泉穴」,約在腳底三分之一處,即食指下方凹陷處,小學生可以多做跳繩或是籃球等 運動,便能夠刺激湧泉穴,有助長高。爸媽平時有空就可以幫孩子輕輕按摩雙腳的湧泉穴,嬰幼兒時期就可以開始按囉! •睡眠─必須掌握正確的睡眠時間,晚上11點是人類膽經所主的時間,主生長及發育,所以11點前一定要讓孩子入睡,這樣 生長發育會比較快,且孩子睡著後體內才會分泌生長激素,因此睡眠跟生長激素都是非常重要的。 ★九個月大的孩子腳的支撐力不夠,但他又很喜歡站,若是站立太久會不會造成腳掌外翻的情況呢? 王宏哲職能治療師 九到十一個月剛好是孩子扶站、扶走的發展階段,所以自然而然的孩子會喜歡站、喜歡直立,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不過有些爸爸媽媽覺得孩子喜歡站那就抱著他站、抱著他走,認為這樣子是在幫他;其實這是非常不適合的,因為孩子應該要自己學習站立、自己扶著東西站起來,站久站累了自然會坐下休息,爸爸媽媽並不需要過度擔心。 一歲半是檢核發展的里程碑,若孩子已經一歲半了,還不會站起來走,這時就必須注意可能是發展較慢的現象。此時應該要刺激學扶站,可以將孩子喜歡的東西或是目標物放遠一點,讓他藉由走或扶走到達目標處。但是如果四周並沒有任何可以扶的設施,孩子又怎麼可能學得會走呢?因此可以設計一個扶站的環境,增加孩子扶站、扶走的機會。 ★ 孩子快兩歲了,但半夜睡覺會突然大哭跟尖叫,這樣的情形常常讓父母不知所措,可以請醫師歸納 有哪些原因會造成小孩哭鬧嗎? 黃瑽寧醫師 孩子半夜哭鬧原因有很多,首先希望孩子晚上睡得好,白天孩子醒著的時間就要夠長。千萬不要因為孩子晚上睡不好,而在白天花過多的時間補眠,如此一來白天睡眠時間長,晚上精神當然會比較好。 每個人都會有所謂的睡眠週期,在一個週期內,孩子的睡眠會從深度到淺度,淺度時就會比較容易清醒。當孩子半夜清醒時,本能會確認四周圍是否安全,是否讓他有安全感。所謂的安全感是什麼呢?假若孩子含著奶嘴入睡,但半夜清醒時奶嘴掉了、不見了,孩子可能會因此大哭大鬧,所以我們必須尋找一個孩子願意接受且半夜清醒時能安撫入睡的東西,讓孩子自己將自己 帶入睡眠中。 半夜啼哭的類型有兩種,一種是在睡眠的前三分之一(睡著閉眼時)醒來,孩子可能會大叫、尖叫等等,稱為「夜啼」,跟夢遊是同一個時間點。孩子夜啼時,父母會將孩子叫醒、搖醒,但是他會認為本來自己是睡著的,卻無端端被叫醒,便會更加的生氣,此時父母只要輕拍孩子或是不要理他,一段時間孩子又會進入睡眠囉!。另一種類型是在睡眠的後三分之二醒來然後大哭,通常是做噩夢,此時父母必須要安撫或抱抱他,讓他得到安慰後再繼續入睡,這兩種類型的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 ★孩子遺傳到過敏體質,像是鼻子不舒服或皮膚癢,在食材方面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李思儀醫師 現在有過敏體質的小朋友非常的常見,根據統計約每三個就有一個小朋友過敏,最主要的原因是飲食習慣改變了。像是早餐吃米飯的人越來越少,其實米飯類比吐司或漢堡更具有保護身體的效果唷!因此想改善過敏的情況,飲食方面需要改變一下,比方說將早餐的吐司改成吃粥,情況就會改善許多。 另外有些父母認為自己吃了益生菌後,過敏改善了皮膚狀況也跟著好起來,其實以中醫邏輯來說,人的腸胃好,體內的肺氣系統也會提昇,肺主表,皮膚當然也會跟著變好。最後不建議過敏者吃所謂的發物,即蝦、螃蟹、芒果、奇異果等,因為生冷的東西對腸胃並不好,假若要餵小朋友喝果汁,建議飯後飲用為佳。 ★孩子目前約七個月大,一個月前從親餵改為瓶餵後,出現「分離焦慮」的問題,該如何改善這種情況? 王宏哲職能治療師 根據一項針對嬰幼兒的研究中,六個月的孩子就能聽得懂成人複雜的語言,所以在做任何的環境改變之前,建議先讓孩子慢慢認識、熟悉瓶餵的器具,否則突然從親餵改成瓶餵,容易造成非常強烈的不安全感。另外,當孩子用哭泣在找父母時,有可能只是要一個擁抱,當他安撫下來的時候,中間的過程家長要提供足夠的安全感,因為孩子在三歲之前還不知道時間的概念,對孩子來說離開一下下跟離開一輩子是一樣的意思,家長需多留意這方面。 黃瑽寧醫師 每個有分離焦慮症的孩子,其實與照顧者有一定的關聯。有時孩子需要的是認同感,像十個月的孩子就會開始有需求,如果孩子在白天時釋出的需求沒有辦法取得媽媽的認同與支持、雖然爸媽在旁邊,但真正與孩子的互動並不多,像這樣在陪伴的關係中是很沒有安全感的。適度去了解孩子發出的某個聲音、某個動作,當家長滿足孩子的需求,且孩子露出快樂的笑容就表示做對了。適時給予回饋會讓小孩更加有安全感。 ★ 孩子洗完澡後不喜歡吹頭髮,甚至會有傷害自己的行為,而且也不喜歡用毛巾擦臉,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或改善這種情形? 王宏哲職能治療師 只是要吸引家長的注意力而有一些自殘行為或自傷行為以外,有一些孩子是有感覺統合的問題,若孩子過度的敏感,很怕人家碰、很怕人家擦臉等,會建議媽媽在擦臉或洗臉的過程,不要使用太輕的力道,因為輕觸覺對一個正在成熟的孩子來講,是一種很刺激的感覺,再加上家長會用言語去提醒孩子現在要擦臉囉,孩子就會因為非常害怕,而讓整個神經系統非常的緊繃,久了以後孩子對毛巾這種東西就會感到非常害怕。所以每天除了使用嬰幼兒按摩的方式,用重壓觸刺激,並用溫的毛巾由上而下,從刺激的近端到遠端,這樣刷下來的一個動作;或是用大拇指、食指去幫孩子做口腔的一些深部按摩,或玩臉部遊戲的活動,再回到毛巾的這部分,孩子就比較不害怕了。 ★兒子快三歲,但體重不到十五公斤,想請問小孩體重過輕的問題?另外,小孩白天在學校的飲食都很正常,可是晚餐在家都不吃,該怎麼辦? 黃瑽寧醫師 首先,一定要讓小孩回到對吃的熱愛,並從爸媽自身開始做起,別讓吃飯變成一種壓力,比如在孩子不吃飯時,說出「不吃就不會長高」的類似話語,這是大部分的爸媽都會使用的激將法,藉此逼小孩吃飯,殊不知對孩子來說卻是一種壓力。若孩子早午餐都吃得很正常,第三餐讓小孩自己決定自己要吃的東西以及吃多少,這樣沒有壓力的飲食反而很自由,也更容易找到吃東西的樂趣,也比較不會有壓力。 李思儀醫師 一般會先請媽媽看小孩的肚子會不會脹氣,因為有可能是脹氣的關係而導致食慾不佳;再來就是要看孩子的排便狀況,因為小孩有可能是宿便排不乾淨,而使食慾下降。而中藥裡面有幾種不錯的藥材,例如:八角、小茴香、肉桂,這些藥材本身就有辛香開胃的功效,所以有時候食物可以用滷的方式,記得醬油不要放多,不但可以消脹氣還能打開食慾。另外,也可以補充中藥界的益生菌「神曲」,幫小朋友做腸胃調理,祝情況調整後食慾也較容易變好。甚至可以幫孩子做腸胃道的按摩,方法為使用四個手指頭,由右手往左邊按,幫助腸胃道的蠕動。 轉貼至以下網址 http://blog.ebc.net.tw/apps/life/article.aspx?id=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