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董小慧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貼--男孩要這樣養育

2007年09月11日
公開
47

轉貼文章來自bbhome討論區 感謝 陽。Sobieski 媽媽 的分享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786599&bid=4&page=9&r=169 你可能覺得男孩總是很調皮,總是給你惹麻煩。有時他還很固執,不聽你的話。其實,有些行為恰恰因為他是男孩。讓我們讀懂我們的男孩子,然後你要做到: **多擁抱你的男孩** 誤區:剛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小男孩已經開始東張西望了,但他很少專注媽媽,他大概不需要媽媽抱他。 事實:男孩需要更多的擁抱。1歲半之前,怎麼寵愛你的兒子都是不過分的。他看你眼睛的時間少,看起來好像更少依賴你,而且容易被別的事物所吸引。比起你的臉,他更喜歡看那些移動的物體。但實際上,男孩大腦成長得比女孩慢,所以他們的情感比女孩更加脆弱,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懷。他的肌膚需要通過觸摸得到滿足,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他更想讓你帶著他四處走,所以多抱抱他吧。 **理解男孩的冒險行為** 誤區:男孩調皮搗蛋。帶他出去玩,他總是喜歡做一些危險動作,比如登高、從高處往下跳。媽媽們因為擔心他的安全而制止他們的行為。   事實:中國人傳統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靜,總是想辦法約束孩子的行動。其實,你應該時時刻刻想到,我們的小男孩是遠古時期的小獵人,他們需要廣闊的空間和自由的行動,他們依靠運動和攀爬來健康地發育他們的大腦。媽媽爸爸們不要束縛他。你需要在不幹涉他的前提下盡量保護他的安全,並且相信他天生的空間判斷能力。同時,鼓勵你的小獵人多參加體育運動,多在戶外奔跑活動,各種感官綜合的經驗帶給他的是更健康的發展。 **讓男孩走進集體** 誤區:現在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出于愛護和安全考慮,很多媽媽不喜歡讓小朋友到家裏來玩,也不願意讓孩子到外面去玩。 事實:男孩天生是群居動物,他們生性成群,在群體中學會社交、學會愛、學會生活、學會責任感和道德觀,並找到自己的歸屬。如果男孩在孩提時代沒有學會處理團體中的關系,缺少團體意識,將來就不懂得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也不可能和別人保持融洽的關系。他們尋找的是能讓自己放松、能給他任務、能讓他感到自豪的集體。家長應該適當鼓勵他們參與積極競爭的活動,比如體育活動,讓他們從中找到自己是誰。家長也可以設計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讓他在有挑戰、感興趣的氛圍中學到能力、技巧和責任感。 **理解男孩的固執** 誤區:一個2歲的小男孩一直想登上一個高高的童話城堡。但他太小了。媽媽告訴他你現在還不能玩這個。但男孩好像沒聽見,還在看城堡。媽媽硬拉著孩子離開。 事實:做不到的事情,一定要去嘗試,這是睾丸素的作用。從襁褓期開始,男孩就不像女孩那樣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也不喜歡接受他人的幫助。通常他明明知道自己力所不能及,感情上卻不能夠很快地接受,他還是要堅持不斷地嘗試。男孩子對自己情緒的處理,比女孩子緩慢許多。這時,媽媽應該相信我們的小獵人對自己的判斷能力,並且給他足夠的時間調整自己的心態。他接受事實後,會自己離開的。而你硬把他拉走、或者強迫他接受你對他的幫助,才會使他産生真正的挫折感。 **知道他的聽力不如你** 誤區:你說了好幾遍,他也沒聽見。你覺得他是故意的不聽你的話,所以你很生氣。 事實:他就是沒聽見。男孩的聽力不如女孩好,特別是在他們非常專注地幹一件事情的時候,根本聽不到第二種聲音。這時,你不要呵斥他,你越呵斥,他越排斥這種陌生的噪音。你應該走過去、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抓住他的手,對他溫和地講話,讓他同時有視覺、觸覺和聽覺的刺激,他才會從其他事情上把注意力轉到你身上。 **體諒男孩的特殊表達方式** 誤區:對你不滿意,或者自己的心情不好,他就摔門、砸東西、喊叫、甚至敲牆。于是你訓斥他,展開一場嗓門兒的比賽。 事實:由于體內睾丸素的作用,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憤怒,更需要發泄,侵略、冒險和競爭是男孩的天性。男孩是用身體來表達他的情感的。他不會像女孩一樣,能用語言表達出“我生氣了”“我很難過”等情緒,即使表示對你的愛,他可能也只是拉拉你的衣角。有時男孩在非常高興的時候也摔東西,這都是睾丸素的作用,是這個小男子漢成長中的正常行爲。2∼5歲男孩會越來越多地顯露自己的個性,這時,孩子容易發火,爸爸媽媽不要壓制他的反抗,否則可能會破壞他一生的性格。你應該告訴他什麽是更好的表達方式,他有能力、有責任也有時間去調整自己。同時給他發泄的機會,允許他喊叫,甚至指定一樣東西比如沙發或者沙袋等,讓他捶打。 **給男孩優秀的男性偶像** 誤區:男孩的世界裏總是有很多女人,媽媽、姥姥、奶奶、保育員、幼兒園老師等。這些女人會給孩子最好的照顧,他還需要什麼? 事實: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男孩總是要在身邊尋找一位男性作爲榜樣來效仿。在過去,家庭中的男性成員往往充當這個角色。如今獨生子女家庭,多數男孩缺少叔叔、舅舅這樣的男性親屬。男性榜樣有可能是家庭的朋友或者孩子的老師。當男孩說“我喜歡某位男性”或“***很不錯”等話語時,父母就需考察此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否可以認同。因為男孩子已經把他作為了榜樣。 **幫助男孩表現自己的同情心** 誤區:小貓咪病了,鄰家小女孩不斷地撫摸著小貓咪,表現出無限的同情。兒子卻冷眼旁觀,表示男孩生性冷酷。 事實:男孩同樣有同情心,只是現實社會嚴重抑制了他們的同情心。男孩很少像女孩那樣用語言和傾聽來表達自己的關切,他們更注重自己能夠為對方做些什麽具體的事情、給予對方切實的幫助。當你情緒不好或者身體欠佳的時候,女兒也許會陪伴著你,給你說些甜蜜的話語,兒子卻會用實際行動表達他對你的關愛。也許他會笨手笨腳地給你倒一杯水,也許他會積極地收拾好自己的玩具,表示他不用媽媽操心。了解男孩的這一特點,也有助于我們理解自己家庭中的成年男性,比如父親和丈夫。下一次你期待鮮花的時候,愛人卻給你買來烤鴨,也許你會少一些怨氣,多一分感激。 **幫助男孩認識他們的英雄主義** 誤區:4歲的兒子做什麽事情都喜歡首當其沖。這孩子太莽撞了。 事實:這是男孩一種本能的反應。男孩通過“自我犧牲”來發現“我是誰”和自己的“個人力量”。他們在共同奮鬥中和諧友誼,可以爲了理想獻身。所以家長要告訴他們冒險和使命的衡量標准,並給他們安排一些諸如“倒垃圾”的小任務,告訴他這些小任務也可以讓家人很舒服。衣食無憂、萬事不用自己操心的男孩只能學到很少的冒險精神,缺乏使命感。父母要鼓勵男孩去發現自我價值並實現它。在鼓勵中,告訴他最有意義的是實現價值的過程,而不是最後的結果。 **教男孩學會自律** 誤區:鄰家小妹妹剛走進房間,兒子就揮起手中的“金箍棒”打過去。不懂禮貌的孩子應該狠狠教訓他。 事實:男孩有很強的進攻性,父母應該教育我們的孩子懂得自己的價值,了解一種規範來約束自己的行爲。我們可以通過教男孩懂得價值觀、道德觀實現他的自律。電視節目、好的故事都可以告訴他什麽行為是好的。 原來是這樣∼ 這一篇文章在去年我就po過了 今天又將它移過來之後再看一次 ㄚ弟的狀況跟上面的真的很像耶! 看來要調整一下對他的態度和方式囉! 【】

轉貼--孩子15種表情背後的真相(心理分析)

2006年11月26日
公開
53

感謝來自bbhome 黑白王子的皓&博ㄉ媽的分享 ☆★孩子15種表情背後的真相 ★表情一、打人、咬人 孩子總喜歡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原因1:可能孩子對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邊去,他就會覺得受到威脅,然後主動進攻。 辦法:媽媽應多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幫孩子交些好朋友。那段時間我一直在反思,然後就開始行動了。如做了冰淇淋、煮了毛豆、花生,有了水果等都分成幾份,帶著孩子送到小朋友家,有好吃的也叫到家裡一起吃,或拿到別人家吃。禮尚往來,別人也會有好吃的想著我們。這樣關係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覺也越來越好。 變化:不打人了,每次出去,都要去敲人家的門,想見見小朋友。有好吃的分享,還說:他是我的好朋友。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 有時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們總是做些他不喜歡的事情,他想把這個事實排除掉。如:他拿個小碗,用土來做飯。小朋友過來就往他的碗裡放土,但他不想這樣,因為破壞了他原有的計劃和目標。他對小朋友嚷,但人家不聽,他嚷了幾次,發現不管用,就會動手打人了。他的想法本沒有錯誤,只是不想被打擾。但他的舉動是不好的。有時想吃冰棒或做其它一些事情,家長不讓做,他也會用打的方式來解決,只是想把家長不讓他做事的這個事實排除掉。所以我覺得更多時候,孩子打人是排除的意思。包括大人也一樣,樂爸總不聽我的,我也會打他。說不過就打吧。反思一下,其實大人和孩子都差不多。 辦法:加強用語言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教他用語言來和別人表達思想。如人家往他碗裡放土打人這件事,媽媽可以告訴他:「如果你不喜歡人家這麼做,你可以直接教他對別人說『不喜歡你往碗裡放土,我正在做飯!』」然後告訴他,打人無法解決問題,打人是不好的行為。他就明白了。當然要達到完全用語言表達還需要一個過程,媽媽要耐心等待他心智成長到這個程度。 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輕打屁股來逗著孩子玩)的行為。孩子會把所以的待遇反加到別人身上。 辦法:家長要反思自己是否有這種形為,如有應即時改正。 感想:其實孩子打人,根本也不會打怎麼樣,如果別人打自己的孩子倒沒什麼。如果他打了別人,當父母的總會說自己的孩子不對。我的想法是:當他打了人後,要及時根據當時的情況來分析原因,然後告訴他如何用語言來解決。再告訴他打人是野蠻的行為(幼兒園總這麼說,所以我也要家園一致)。然後告訴他媽媽愛他(以免他有種做錯事不被愛的擔憂)。這樣,他既知道自己打人不對,也知道下次該怎麼解決,還知道媽媽無論何時都是愛他的。孩子感覺被愛包圍著,他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無論怎樣,媽媽都應把握一個原則,就是一定讓孩子知道媽媽是愛他的,他永遠都是好孩子,對事不對人,一時行為不對,不能說孩子就壞呀。 有時候孩子不順心,可能會拿媽媽撒氣,我倒覺得挺正常的。因為媽媽是他最親近的人,和最親近的人發洩內心的壓力是很正常的事呀,發洩完了,孩子會更好地調整自己的狀態,也會更加愛媽媽。樂有時就這樣,我就會說:給我捶背呢!給他一個積極的暗示就夠了。多理解孩子,他畢竟還很小,心智還沒有成長到可以自己解決一切問題的程度呀。然後每天大聲對他說:媽媽愛他!或在耳邊輕聲地說:「媽媽告訴你一個秘密,就是『我喜歡你!』」孩子的心情會馬上陽光燦爛、晴空萬里。有時他做些壞事,如把腳放到飯桌上,你越說不行,他越邊壞笑著去做,有時我急了就會問他:你是不是覺得我愛你不夠呀?他說是。我就說:那從現在起,我多愛你一點。他馬上就規矩了。所以有時我覺得對孩子大吼生氣都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最佳的辦法就是:讓他知道媽媽愛他。 ★表情二、插話 孩子打斷別人的談話,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徵引起的,大體在以下幾種情況出現: 1、孩子對講話中的部分內容感到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解決心中的「疑問」。 2、別人談的或討論的內容,孩子曾經聽說過或有點似懂非懂,產生「共鳴」、激動,急於想「表現」自己,講一講自己的「看法」。 3、孩子獨自玩耍或獨自嘗試著做某件事遇到了困難,這時他急於求得幫助,可能會不顧場合打斷別人的談話。 對孩子的這種行為既不能放任不管,又要注意處理方式。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1、「因事制宜」。即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相應適當的方式和方法加以引導。當孩子對大人談話內容提出疑問,或遇到困難求助時,千萬不要因一時惱火而當別人的面訓斥孩子,否則就傷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尊心」。家長可以跟孩子講明,談話結束後再解答,還可以再誇獎他一句:「你真愛動腦筋!」這樣孩子是會諒解的。但事後一定要實行諾言,並教育孩子在別人談話時不要隨便地打斷,告訴他這樣做是不禮貌的。 如果大人在閒聊時所談及的內容使孩子產生「共鳴」,孩子因急於想表達自己的意見打斷別人的談話,家長不妨給孩子一個「表現」的機會,先徵求與你交談的對方的意見,然後讓孩子參與進來。不過,談完話後應很委婉地指出孩子剛才隨便插話是不對的。這樣孩子是比較容易接受你的批評的,因為孩子的「表現欲」得到了滿足。 2、「相機誘導」。即家長要利用一切可以用來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機會,對孩子加以啟發和誘導,特別要注意運用發生在孩子身邊的事情來教育孩子,使孩子受到啟迪和提高。例如,爸爸媽媽帶孩子上街玩,看到了別的孩子在其父母和別人講話時插在中間吵個不休而受到批評,就可以問自己的孩子:「剛才那個孩子做得對不對?為什麼?你喜歡他嗎?」讓孩子從中受到教育。 3、「言傳身教」。即做家長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別是「行」,這給孩子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孩子的模仿性較強,且又缺乏一定的辨別能力,因此父母應樹立起一個禮貌地與人交往的榜樣。 ★表情三、撒謊 你聽我說,我們家有三個電視機。」 「哎呀,太棒了!」「一個是爸爸的,一個是哥哥的,還有一個是我的。」「那你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動畫片啦。」「當然啦。一吃完飯,就可以一直看到上床。」「你多美呀!」 當這個孩子的謊話被揭穿時,他受到了母親的斥責。媽媽責備他「撒謊就是當小偷兒的開始。」 兒童的心理分析: 兒童根本不懂撒謊和小偷兒究竟有什麼必然聯繫。對孩子來說,與其說不懂,還不如說這兩者之間根本沒有任何聯繫。 「有三個電視機」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話不能單從表面意思去理解,更重要的是正確理解它的真正含意。 講這句話的孩子當時的心情就是希望「如果我家能有三個電視機該有多好呀!」「如果有了三個電視機,爸爸就不會因為要看夜間棒球比賽而霸佔電視機了;哥哥也不會因喜歡足球賽節目而獨佔電視機了;當然我也就可以獨自看我所喜歡看的動畫片了! 他把這個願望和空想聯繫在一起了,因此,採取了「有三個電視機」的語言表達形式。幼兒的心理結構,往往是主觀與客觀融為一體,這種現象稱為「主客觀未分化心理」,是幼兒心理的一個特徵。 媽媽的高招: 兒童「說謊話」的種類繁多,想像謊話、願望謊話、無知謊話、遊戲謊話、辯解謊話、方便謊話、友情謊話、吸引注意力謊話、復仇謊話、以及欺騙謊話,等等。 幼兒的大部分謊言來自想像、願望、遊戲和無知,偶爾有出自辯解或引人注目的目的。無論哪一種都不屬於真正的謊言,更不至於發展成性質惡劣的小偷行為。 如果不能充分理解這一點,就談不上正確的處理辦法。我們應該認清隱藏在謊話背後的兒童心理,採取與其心理狀態相符的辦法解決。 例如,當你聽到孩子說「我家裡有三個電視機」的時候,你就應該接著說:「哦,是嗎!那太棒啦!」表示理解孩子的願望和心情,然後再說:「真的,如果能有三個電視機,那該有多好啊!」 ★表情四、嫉妒 孩子的嫉妒,是對小夥伴中在智能、名譽、地位、成就及其他條件比自己強或比自己優越的孩子懷有的一種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孩子嫉妒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不許爸爸媽媽親近或愛別的孩子。 2、別的孩子取得了成功,學習上有了進步,或受到教師的表揚時,認為自己不比他差,不服氣,對別的孩子中傷、諷刺、排斥等。 3、別的孩子比自己穿得好,或玩具多,或小夥伴多,就打擊、嘲弄、疏遠,甚至怨恨。 4、別的孩子沒有滿足自己的慾望,就產生對立情緒,或怨恨,或採用另外的形式補償和替代,如別的孩子不借水彩筆給他,他就向別的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且不借給那個孩子玩,以借此壓倒對方。 一般來說,對孩子的嫉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導,便可以變壓力為動力,激發孩子發奮上進,養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導,就會影響健康成長。 對於好嫉妒的孩子,家長應採取心理疏通並輔之以思想教育來消除。 1、對孩子嚴格要求。鼓勵孩子勤奮踏實、積極進取、樂於助人;對於浮躁、損人利己的不足的行為要予以處罰、教育,以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 2、對孩子的讚許、表揚要恰當。既要實事求是,又要使孩子承認自己的成功之中,有周圍夥伴的貢獻和幫助,而不可趾高氣揚,好圖虛榮;同時,要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以防止孩子驕傲自滿,過高估計自己,藐視別的孩子。 3、激發孩子把嫉妒轉化為競爭意識,使孩子在趕、超先進中調整自己的行為,增強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從而使壓力轉變為動力,超越嫉妒。 4、教育孩子誠實待人。要教育孩子心胸豁達,不斤斤計較;學會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理解小夥伴,交流和溝通感情,增強與小夥伴團結共進的氣氛。 ★表情五、哭 「哇……哇……」「好啦,好啦,別哭了。」「哇……哇……」「叫你別哭了,有什麼可哭的,你說呀!虧你還是個男孩子呢。」「哇……哇……」 母親拚命想辦法不讓孩子哭,可是孩子卻越哭越起勁。母親認為,首先應該使孩子停止哭,一切問題要等停止了哭以後再說。可越這樣孩子越委屈,哭哭啼啼就是停止不了。 兒童心理分析: 哭的行為是一種結果,是某些問題表面化的結果。既然有哭的行為表現出來,內心裡一定有某種「感情」在活動。把著眼點放在這一方面,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比如,有時是悲傷的感情在起作用,有時因為寂寞的心情,或者感覺到痛或熱而哭泣。特別是愛哭的孩子,哭,基本上是由於想讓父母安慰自己、同情自己等依賴心理所致。 此外,愛哭的孩子都是膽怯的孩子,當受到小朋友的欺負,不和他玩,不適應朋友關係或集體生活時,就會哭起來。 總之,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不要忘記愛哭的孩子,多半是為了希望父母理解自己的心情才哭的。因此,僅僅勸他停止哭泣的行為,而不解決他內心的感情問題,是止不住哭的。 媽媽的高招: 當孩子哭的時候,不要只說:「別哭了。」而首先應該關心的是瞭解他為什麼哭,哭的原因和心情。 然後,對孩子的悲傷心情或氣憤心情,總之是對孩子當時的感情,表示同情、理解,並把這個信息傳達給孩子,也就是說,把孩子的感情反饋過去。 切記莫用大道理去批評,而無視孩子的感情。你接受了孩子的感情,孩子的心情感到舒暢了,其結果,不僅停止了哭泣,而且愛哭的毛病也會逐漸得到克服。 ★表情六、重複 我發現我五歲的孩子最近有一個奇怪的特點:在看動畫片、圖畫書時,特別喜歡重複。即對看過的動畫片和圖畫書不厭其煩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而對新的、未看過的反而不太感興趣。請問這樣正常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兒童心理分析:這位家長對孩子的觀察很細心。四五歲的孩子出現喜歡重複看同一部動畫片和圖畫書的現象並不是個別的,有相當一部分孩子都不同程度地表現出這一特點。孩子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個性的原因。在對待事物的態度上,能表現出人的個性的不同特點,孩子的個性正在形成和發展,這種個性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表現出來。喜歡重複看同一部動畫片和圖畫書正是一部分孩子喜歡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喜歡重複的個性的一種體現。二是心理發展水平的原因。由於幼兒的認識能力、想像能力和記憶力的發展還很不完善,所以就不可能像成人一樣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大量的信息。這樣,孩子如果是每次都看不同的動畫片和圖畫書,就會出現記不住、無法接受的現象,而一次又一次的重複則能避免這一現象,使孩子在重複中檢驗自己的記憶和期望,從中體會到一種成就感。一般來說,隨著孩子心理水平的提高,這種現象也會逐漸消失。 所以,孩子喜歡重複看同一部動畫片和圖畫書的現象並沒有什麼不正常的,一般也不會有什麼害處。如果這種現象的程度非常嚴重時,家長可以適當進行引導。 ★表情七、撒嬌 我女兒特別愛撒嬌,家中的老人說:孩子哪有不撒嬌的?大了就好了;但我姐又不時地告誡我:撒嬌過度就是任性,一定要糾正。我該聽誰的? 兒童心理分析:兩種說法都有道理,具體情況應區別對待。做父母的首先是要學會區分孩子的撒嬌哪些是合乎情理的。例如,孩子生病、身體不舒服時,容易撒嬌;嬰幼兒每天午飯後和晚上要睡覺時會撒嬌;外界擾亂了孩子的生活習慣可能導致孩子吵鬧、撒嬌;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因為不熟悉環境而產生心理不愉快也會撒嬌。另外,專家認為孩子也有生理節律的週期性變化,當孩子情緒低落、心情不舒暢時也容易撒嬌。這些撒嬌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是親子情感交流的一種形式,父母都應予以理解,並給予安撫。 但是對那些因不順心、不講道理而故意發脾氣撒嬌的孩子,父母就不能聽之任之、百般遷就、百依百順了,否則會養成孩子任性、霸道的性格。 ★表情八、不合群 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出門惹是生非,總是把孩子關在家裡,很多原因久而久之就造成孩子「不合群」 兒童心理分析: 1、寶寶表現為怕生。總是停留在同齡群體之外,鬱鬱寡歡,孤獨沉默。這些寶寶往往不願入托或入園,常因此與父母生氣。 2、是孩子以自己為中心,只要大家不按自己想法去做就會不高興。 3、是由於孩子身上的某些缺點。例如,愛搗亂、愛罵人等原因,小朋友們是不歡迎他加入遊戲隊伍的。 4、體弱多病的孩子也不願意參加集體遊戲和活動。對於他們首先要增強體質,要找大夫診治,把孩子體力恢復起來。有了強健的體魄,你的孩子就會改變過去那種靦腆的、懦弱的、只縮在家裡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習慣了。 5、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總願意跟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這也不奇怪。如果大人硬讓他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由於智力跟不上,他就免不了受朋友們的欺負和排擠,因而造成孩子易怒、粗暴,產生自卑感,收到相反的效果。 6、性格古怪的孩子也不願和朋友一起玩。他們一般不容易在短期內轉變。對於他們,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恆地和孩子交流感情,努力理解孩子,還要找心理專家和精神科大夫咨詢,以便矯治孩子古怪的性格。 7、住在樓房,本單元上下沒有同齡孩子。 8、大人怕把屋子弄贓,不讓孩子帶同學到家裡玩。 9、擔心出事,乾脆誰家也不讓孩子去。 10、孩子沒常性,與別的孩子玩一會就鬧個不歡而散。 11、不愛和同學說話,總是自己埋頭看書。 12、沒老實勁,不是逗弄這個,就是推倒那個,結果誰也不願和他玩。 父母可以多鼓勵孩子與同齡兒童交往。大人不要在孩子身邊,也不要叮囑太多,甚至孩子們的爭吵,哭鬧等事也讓他們自己去處理,家長盡量不要去干預。讓孩子廣交朋友。同各種類型的孩子交往,不要局限於鄰居親戚家的孩子。盡可能改變孩子的依賴狀況。要讓孩子自己穿衣吃飯,夏天自己洗澡,單獨睡覺,自己起床,自己決定一天的活動等。如果孩子一時離不開媽媽,可將他們寄放到親戚家,讓其適應一下離開媽媽的生活。 ★表情九、摸生殖器 2歲多時,豪豪開始時不時地玩弄自己的生殖器,從小帶大他的爺爺奶奶認為,男孩子嘛,都是這樣,長大自然就好了。有時爺爺甚至還以此當眾逗樂。3歲多上幼兒園後,老師漸漸地發現了他的問題,這才引起父母的重視,但似乎已經來不及了,耐心說服、批評教育、甚至巴掌「伺侯」,軟的硬的都用過了,豪豪卻只不過將原來的公開行為轉為地下。白天躲在沒人的地方玩,晚 上入睡前或早晨醒來後躲在被窩裡玩。更糟糕的是爺爺此時仍不以為然,有時父母教育豪豪,爺爺還充當其保護傘。 兒童心理分析:孩子成長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外部世界和自身世界的過程,所以,孩子對性的探索是他們探索未知世界的一部分。理論上講,七八個月時,豪豪的小手就應該偶爾摸到過自己的生殖器,不過這時,如同摸到眼睛、耳朵一樣,他完全是無意識的探索。慢慢的這種探索開始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增多,但仍然不受性慾和性幻想的驅使;他們只產生感官上的愉悅反應,而不會引起各種複雜的情感反應。 不過,探索精神再值得嘉獎,我們還是有責任引導孩子選擇恰當的方式。尤其是如果孩子玩生殖器已經影響到日常活動,就不再是小事一樁了,家長有必要採取恰當的方式盡早糾正。 ★表情十、執拗 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們大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可愛順從的小寶寶逐漸變得執拗起來,不太聽話了;有時你讓他向東,他偏向西,帶有一種故意性。基於此,家長們採取了打、罰、哄、物質引誘等方法,但效果也只體現在一時一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出現了副作用。那麼運用哪種行為規範、採取何種溝通方式,才能處理好此類問題呢?對此需要認識以下幾點: 兒童心理分析:我們知道意識是由物質決定的,人的意識就是人腦對特定物質生活環境的反映。孩子從嬰兒到幼兒,大腦開始有一個大的運動過程,換言之,孩子開始用自己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去看待世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童心、童趣。成人認為孩子執拗,相反,在孩子眼中家長倒有可能是執拗的,這關鍵是個理解、溝通、引導的問題。家長和孩子需以平等的地位相處,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循序漸進地使其明是非、知曲直。 舉例來說,讓一個4歲的孩子寫字一定要非常漂亮,他一定擔心寫不好,因為他不具備這種能力,因此會拒絕,繼而遭到家長的打罵,甚至懲罰,他就會以他的執拗來表示反抗。通過這個例子,應該瞭解,孩子的熱拗、違抗,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在它的後面藏著擔心、害羞、缺乏自信、害怕挫折等等。因此,當孩子執拗不聽話時,你應認清原因,注意溝通,正確引導。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能隨便發火、懲罰孩子,更不要打罵孩子,因為這種沒耐心的專制的做法只會令孩子更加反感,成人的束縛、壓制,會使孩子覺得難為情,受到威脅,他們就會更執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成人與子女間以民主方式進行交往,可以互提意見時,對孩子的獨立性的培養大有好處,在管束壓抑的氣氛中,是很難培養出創造性人才的。 ★表情十一、發脾氣 在商店玩具櫃台前我們常可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要父母買某一玩具,父母不肯,孩子就大發脾氣,吵鬧不止、甚至躺在地上打滾。怕丟面子的父母趕緊以滿足孩子的願望來使孩子停止吵鬧折騰。 兒童心理分析:孩子由此感到,只要我發脾氣,在人前大鬧,父母就會滿足我的願望。於是,每當孩子有新的願望,父母不答應,孩子就大發脾氣,最後家長不得不屈從。久而久之,孩子越來越得寸進尺,脾氣也越來越大,人也變得越未越任性、粗暴。 另一方面,到了會走路的時候,孩子的「什麼都想自己來做」的意欲便開始萌發出來了。例如,吃飯時想自己吃,可因為還不會用調羹,撒掉的比吃進去的還多,結果會變成用手抓著吃了。不過,為了培養孩子的自發性,即便是這樣也不要去阻止他。 開始表現出自發性的孩子,常常想要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且一旦做不好的話就大發脾氣,不是哇哇叫喚,就是倒在地上打滾,或者是亂扔東西。 對於媽媽來說,這是一個很傷腦筋的時期,於是,當孩子想自己一個人做什麼時,媽媽很可能就不由分說地訓斥道:「不行。」 但是,孩子的這種自己來做的願望正是意欲在成長的表現。因此,媽媽要瞭解1歲左右的孩子就是這個樣子,在孩子想自己做的時候就讓他試著做一做。並且,當孩子因達不到自己的想像而又吵又鬧時,大人要若無其事地應付過去。 愛發脾氣是孩子在1歲前後出現的現象,一旦不如意,便大聲哭鬧、跺腳、打滾。這種「動肝火」不一定是對著別人,有時候還會衝著自己。 希望別人「那樣」,自己想要「這樣」--這些慾望過於強烈,而現實又無法滿足,這時孩子幼稚的心便慌亂起來,在情緒上表現出不安定。想睡覺了、肚子餓了、感到累了的時候,一點小事都可能引起孩子發脾氣。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應不聲不響地把他抱起來,或者是平靜地注視著他,等待孩子自己安靜下來。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這種脾氣暴躁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媽媽爸爸們需要瞭解這一點。不要覺得孩子這是「變壞了」,去責怪、訓斥他。 ★表情十二、偷竊 不少孩子都有過順手牽羊,偷拿東西的行為。面對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採取的措施常常是非打既罵,而收效卻甚微。其實對孩子偷東西的行為反應過度和「姑息養奸」都是不可取的。那麼到底該如何幫助孩子改掉這個壞毛病呢? 兒童心理分析:由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偷東西的原因各有不同,所以教導方法也要因人而異。 幼兒園的孩子拿東西很可能是因為他不知道,也沒有意識到這些東西要花錢來買,不懂得不付錢,不打招呼就隨便拿東西是錯誤的。他們還沒有分清楚「自己的」與「非自己的」的概念,道德的概念還沒有完全形成,只是原始意義的「戀物」而已,所以當家長發現他偷拿東西的時候,不要給予過多的責怪。此時的拿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偷」。但是大人應該通過這件事設法讓他意識到偷竊是錯誤的。告訴他:「如果你沒有經過同意或沒有付錢就把東西拿走,就會給別人造成損害,別人會很傷心。」 如果孩子從超市悄悄帶出了糖果,父母要帶著孩子把糖果還回去。如果他已經把糖果吃了,一定要把孩子帶到超市,讓他向店主道歉,並替他還錢。再次帶他去超市時,就要多注意他的行為,看看他是否又將喜愛的東西放進了自己的口袋。在付款時,對他說:「每一件東西都有價錢,媽媽只有把錢給收款的阿姨,才能拿走,這些東西才能屬於我們。」讓寶寶注意到你付款的細節。也可以讓寶寶拿一件小東西,在收款台前,讓寶寶自己付款,加深寶寶買東西要付款的印象。小孩子對於父母囑咐的事情常常一轉臉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下次他們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這時,家長的吼叫、責罵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家長必須反覆和寶寶講道理,讓他明白這種事情的危害性,他才會逐漸改進。如果寶寶的表現良好,家長則可以在房間裡為他貼上一枚小星星以示表揚和鼓勵。 ★表情十三、恐懼 很多父母難以忘記孩子恐懼的表情,他們經常害怕的說:「那聲音太響了」「夢裡的怪獸」「危險到處都有」「分離」「沒嘗試過,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兒童心理分析:也許嬰兒經歷的第一次恐懼是由巨大的噪聲和強烈而陌生的刺激造成的。這種恐懼通常出現在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因為孩子在出生後失去了母體帶來的安全感。第一年裡,他們剛開始認識外界環境。因此,任何他們不熟悉的刺激、光線、聲音都會使之產生恐懼感。顯然,嬰兒是逐步適應世界上的新事物的。 在2-4歲之間,孩子會害怕動物。父母適當地控制局面能為孩子提供幫助。要讓他們瞭解,有些動物很危險,而有些動物卻很有善。幫助孩子熟悉動物很重要,父母可以給他們看圖片,為他們買動物造型的玩具,給他們講關於小動物的故事,和他們一起查閱展現動物生活形態的資料。父母永遠不能強迫孩子接近他們害怕的動物,這樣只會使他們身心不快,並使他們的恐懼心理變成恐怖心理。 孩子常常會對暴雨、閃電和響雷感到恐懼。在自然環境中,暴雨通常很危險。應該告訴孩子如何保護自己。但是,要注意不能讓孩子的恐懼感變成一種持久的不快。此外,兒童對黑暗的恐懼也很常見。不要忘記,孩子到6歲時往往還不能區分虛幻和現實。如果孩子夜間醒來,應該關著燈哄他入睡。不要讓他們感到恐懼總是伴隨著黑暗。 ★表情十四、害羞 讓媽媽頭疼的是每次家裡有生人來,女兒點點總是顯現出六神無主的樣子;那麼小的人兒,顯出與年齡極不相稱的好靜不好動,每次到朋友家裡串門,她會一路吵著「不去」,即便是到了目的地,也像被釘在地上一樣就是不進人家的家門。 兒童心理分析:由於孩子的天生氣質決定的。例如像妞妞就屬於內向型的孩子,比較不愛動,膽小害羞,而且適應性差,對於新事物或陌生人,經常採取拒絕的方式,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比較容易顯示不愉快的心情。 由於家庭的教養方式有問題。一些父母的性子急、對孩子缺乏耐心;對孩子要求過高、管教過嚴;對孩子指責、約束過多等。有的家庭是爺爺奶奶帶孩子,他們總是陪伴孩子玩,為了安全起見,不讓孩子與外界接觸,使得孩子缺乏與他人交往的機會,變得膽小、害羞、依賴性強。還有的父母經常採用懲罰、體罰、恐嚇等方法教育孩子,對於一些敏感、情緒不穩定的孩子來說,會使孩子的神經長期處於過度緊張的狀態,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變得膽小、孤僻。 作為家長平時要認真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瞭解他們的氣質,並運用正確的教養方法引導孩子,孩子就會變得活潑大方、開朗樂觀,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表情十五、纏人 獨生的兒童由於環境的特殊性,容易產生纏人、磨人的壞習慣。比如:吵著要你幫他找玩具,幫他找出來了,玩了不一會兒,他又丟下玩具拿起你手上的絨線當球踢;你寫東西他也要寫,給了紙、筆還不幹,又要搶你手中的筆等等,很容易讓家長惱火。 兒童心理分析: 1.是缺乏感情的表現。我們可以從嬰兒的行為中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嬰兒啼哭,不光光是因為肚子餓的原故,有時看到大人從他身邊走過來卻不抱他,也會哇哇哭起來,目的是引起你的注意,要你趕快抱他。這是一種感情需要。兒童纏人也出於同樣的道理,問你要東西、跟你搗亂都不是目的,目的是要你注意他,和他交流感情。這種心理在獨生子女身上表現得更為突出。當有人陪、有事幹的時候是不會磨人的,當他東張西望不只做什麼的時候,就會來找你的麻煩了。 2. 是一種心理依賴。有個性、活動能力強、會玩的孩子較少磨人。相反,過於嬌生慣養,樣樣都由父母安排停當,會使孩子養成離開父母就無法生活的習慣。這種依賴性反映在情緒上,就是圍著父母胡攪蠻纏,甚至被父母罵了一通、打了一巴掌,反而安穩了。這種情況正是兒童行為不獨立、內心情緒不安定而採取的一種發洩。挨罵挨打反而轉移了焦慮,被動地穩定了情緒。這就是許多家長常說的"孩子是賤骨頭,好說歹說不行,罵一頓到舒服了。同時越是自卑的兒童越容易纏磨大人。 3. 家庭成員的態度不一。請注意孩子專找寵愛他的人纏,也專找態度曖昧、容易妥協的人纏,因為經驗證明,他們總是在責罵之後滿足他的要求。所以要分清情況分別對待。 要從根本上糾正還取決於對兒童個性的培養。纏人表示孩子缺乏自立、情緒不定,改變這種個性的根本出路,是不要過分保護孩子,而應培養孩子自立能力,多讓孩子自己拿主意,尊重他的選擇。這樣孩子反而對自己的行為會作出負責的選擇,再不會整天磨著你幫他幹這幹那,也不會不知深淺地提出無理要求 【點閱次數:】

轉貼--孩子懂規矩,才會守規矩!

2006年11月25日
公開
49

來自babyhome討論區 威穎媽咪 的分享 孩子懂規矩,才會守規矩! 每個當過小孩的人都知道,「聽話、守規矩」幾乎就是好寶寶的專屬代名詞;為人父母者,也總是因家裡的寶寶聽話乖巧,而感到驕傲、寬心。但是有些爸比媽咪也會發現,為什麼家裡的寶寶總是愛耍賴、不聽話,同樣的規矩即使重申了好幾次,軟硬的手段兼施,最後還是以寶寶的哭鬧來結尾?其實父母只要以同理心來了解寶寶,並從日常生活建立規矩,甚至以身作則,才能讓寶寶了解好規矩的意義與重要性! 孩子,你為什麼耍賴? 當寶寶出現耍賴、不聽話的情形時,絕對不會是「無緣無故」,背後一定有其動機與原因,因此不可只是一味地責罵寶寶脫序的行為。 一、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開始擁有自己的主見與想法,但卻尚未學會管理自己,因此面對大人的規定而有所意見或者不滿時,礙於表達的不完整,或者是不懂得如何說明,便會以反抗、不聽話的表現,做為另一種形式的表達。 二、做為引人關注的手段 當寶寶乖巧聽話時,父母可能因其他忙碌的事情而忽略對於孩子的關心,因此當孩子發現耍賴、不聽話時,可以得到父母或長輩的更多關注時,就可能一反常態出現野蠻不講理的舉動,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三、曾因「耍賴」嚐到甜頭 孩子因不聽話而受到斥責時,最常見的表現就是藉由「哭鬧」來耍賴,家長若因心疼或者是管教方便,而答應孩子的要求以求停止其哭鬧的行為,便會建立孩子錯誤的價值觀,認為只要哭鬧就有糖吃,此後一遇到類似的情形,便學會沿用這套壞習慣。 對付耍賴寶寶該怎麼辦? 了解了孩子不聽話的原因之後,除了設身處地的關懷寶寶、與孩子溝通、了解他的需求之外,當孩子已建立錯誤的價值觀時,就要進一步予以導正: 處理孩子耍賴的當下反應 當孩子耍賴時,千萬不要輕易妥協,父母的態度更要堅定,只要孩子發現哭鬧與耍賴無法達到他所預期的目的時,自然就會停止,事後父母則應再藉機教育,告知守規矩的真正理由,不可當場就以太過情緒化的語氣或用詞來告誡孩子,才能讓孩子真正了解守規矩的用意,而不是因畏懼責打而停止錯誤的行為。 日常規矩的建立 寶寶會耍賴,通常都是因為事情不如他的意,因此平時父母就應建立生活的規矩,通常就是對於玩具、零食的規範,並和孩子一起溝通、討論,讓孩子真正因了解而有遵守的意願;而訂定的規矩要明確,也不要隨意更改,以免讓寶寶產生觀念的混淆。另外家長最好也能以身作則,方能讓立下的規定更加具有說服力。 鼓勵孩子正確的表現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訂定了規矩之後,要讓孩子認清是非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事實上給予明顯的區隔,當孩子因表現良好受到鼓勵時,自然能強化規矩的正面意義;孩子犯錯時固然也要給予處罰,但不宜太過放大,把焦點放在寶寶的好行為上,他會更樂於表現喔! 叮嚀 每個人都需要擁有自己不被打擾的空間,當然孩子更不例外,因此父母在教養孩子時,不要時時刻刻都以「規矩」框住孩子的生活,不讓他有喘息的空間,讓孩子自己思考正確的生活方式與態度,反而能提高孩子實踐的意願,更何況人都是會犯錯的,有失敗,才能有所借鏡與成長,有時不妨讓孩子自己去承擔不守規矩的後果,得到的經驗會更為深刻與珍貴

轉貼--幼兒心理特徵

2006年07月16日
公開
45

轉貼文章來自 bbhome討論區 感謝 栒ˋ競ˋ耀的媽 的分享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778673&bid=11&page=3&r=45 文章有些長但對於了解幼兒心理很有幫助 多了解孩子各種不同階段的發展才不會誤解孩子 導致錯誤的教育方式 幼兒心理特徵   觀看幼兒成長是一件有趣的事,也是一種享受,嬰幼兒身心發展變化特別快,每個不同的年齡都有不同的變化,心理特徵亦大不相同,往往們會以大人眼光來看嬰幼兒的世界,解釋他們的種種行為反應,而與事實有所差距,以下就幾個例子來說明:   1.「昨天」是什麼?--幼兒的時間觀念   奇怪呀!明明是上個月的事情,孩子怎麼會說成「昨天」?   剛過三歲生日的祥祥,晚上睡覺前突然對媽媽說:「天亮的時候,我們去樂童玩好不好?」「樂童?什麼是樂童?」媽媽不解地問。祥祥解釋:「就是昨天嘛!昨天我生日的時候,我們去樂童玩啊!」這下媽媽才明天,祥祥指的是上個月他生日時,全家去兒童樂園玩的事。   會模仿大人說「幾點了?」的幼兒,不一定真正瞭解時間概念。    I.用具體事件標示時間   在三歲以前,幼兒幾乎都是活在「當下」,對於時間的流逝沒什麼感覺,言談中自然很少提到過去或未來所發生的事。他們對間時的知覺,主要依靠本身的「生物時鐘」來提供時間的訊息。比如,肚子餓了,便知道喝奶的時間到了。   大約三歲開始,孩子的時間概念積極形成,言談中也越來越常使用與時間有關的字眼。此階段幼兒的時間知覺是與事件的聯繫為主,包括:周遭環境或大自然的的變化,如日夜的差別、以及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如吃飯、睡覺、上學等,都是幼兒知覺時間概念變化時的主要指標。「早晨」對幼兒而言就是「天亮的時候」、「白天」就是「上學的時間」、「晚上」則是「天黑的時候」。   所以,孩子有時可能會發生混淆。假如孩子記得放學的時間是「天黑了」,那麼天一黑,他就認為「媽媽來接我回家」的時間到了。如果一大早就下起雨來,天色陰暗、幼兒可能會納悶:「天已經黑了,為什麼媽媽還沒有來接我?」      II.幼兒不太瞭解時間名詞的意義   三歲幼兒語言發展迅速,有關時間的字彙收得很快,在言談中可聽到他們經常使用有關時間的名詞。提到過去的事情,他們常會說「昨天」、「有一次」;有關未來的字彙則有「下次」、「明天」、「以後」、「等我長大的時候」。但是,有些相應於時間名詞的時間概念卻尚未形成,許多大人往往高估了他們的時間概念。   儘管對時間的估算,仍不太掌握得住,但是幼兒很喜歡模仿大人「一下下」、「再等一分鐘」、「來不及了,快遲到了」......,有的幼兒雖然還不會看時鐘,但遊戲時,他們也會學大人看看手錶,然後說「兩點了」或「吃飯的時間到了」。其實孩子往往並不十分確定「一分鐘」、「五分鐘」、「二點」的真正意義,也不清「昨天」和「上個月」的不同。     III.幫助孩子增進時間觀念   由於時間摸不著,也看不見,大人要與幼兒討論時間,最好盡量引用具體的事例。比如:「午睡醒來,就是遊戲時間」、「爸爸下班回家的時候,就可以看小丸子」,這樣孩子比較聽得懂,也能幫助孩子逐漸建立時間表的觀念,瞭解在特定的時間才能做特定的事情。   此外,儘管幼兒的時間概念發展常不及他對時間字彙的掌握,但是學習手時間字彙,可以增進幼兒的時間觀念,也能幫助他們更正確地使用時間名詞。者之間有相輔相成之效。   2.這是我的!   兩歲幼兒總是被冠上「小氣」與「霸道」,其實不是他們不願意為別人設想,只是受限於「自我中心」的思考方式,無法顧慮到他人的感受。   2歲半的小柏抱著娃娃走近玩具瓦斯爐時,順手將手中的娃娃放在地上,準備拿起鍋鏟妙菜。同班的小慧剛好經過,看到娃娃躺在地上,便將它抱起,一邊哄著一邊走向圖書角。小柏發現娃娃被小慧抱走,連忙跑過去將它從小手中搶回,並生氣地告訴她:「這是我的!」小慧眼看搶不過小柏,只好跑到找老師告狀:「老師,小柏搶我的娃娃!」   這時,小柏已經抱著娃娃走回娃娃家,赫然發現其他小朋友正高興地在炒菜,小柏生氣地將他們推開,高聲抗議:「這是我在玩的!」其他小朋友也不甘示弱,對著小柏大叫:「是我們先玩的!」   「這是我的!」自我中心是兩歲多幼兒的思考特徵。    I.自我中心的兩歲兒   根據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研究,「自我中心」是兩歲多幼兒的思考特徵。他們只想到自己的感覺與需求,而不考慮別人或周圍的狀態。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影響著幼兒的人際關係,因此,他們不容易產生與別人合作、輪流,或分享的行為。   不瞭解幼兒發展的大人,有時會將這些行為誤解為「不乖」、「小氣」、或「霸道」。其實,幼兒不是不願為別人設想,只是受限於本身不成熟的思考方式,才無法顧慮到他人。      II.玩具比朋友重要   因為自我中心,這階段的孩子對於玩具,總以為「只要是我玩的,都是我的玩具」。為了捍衛玩具的「所有權」,他命令、威脅別人不要拿他的玩具,甚至打人、搶奪的方式拿回自己的所愛。   對這階段的幼兒而言,「玩具」可比「朋友」重要多了。要他為了友誼而放棄玩具的可能性很低。因為他只知道自己很想玩,若別人把玩具搶走,他會很難過、很生氣,至於別人的想法與感受,他則無法體會。     III.避免發生爭奪的行為   既然兩歲多的孩子適應他人需求的能力很弱,這時就需要大人幫忙。首先,大人應先瞭解他們的心理特徵,避免將孩子歸類為「慷慨的」、「小氣的」。其次,還要主動製造機會,並給予一些簡單的指導,鼓勵幼兒社會行為的發展。譬如,提供足夠的積木、黏土、色紙、顏料,讓幼兒可以一起參與,減少因爭奪玩具而引發爭執,並藉機讓他們練習社交技巧。     IV.逐漸學會體貼與輪流   兩歲幼兒因為無法同理他人的感受,又欠缺溝通的技巧,因此,不要期望一群幼兒自己可以玩得很好,如果沒有大人的監督,幼兒的遊戲很快就會落入一團混亂的紛爭。此時,大人適時地引導,可幫助孩子發展社會能力。譬如,老師可以跟小柏解釋:「學校的玩具是屬於大家的,如果你想先玩炒菜,就讓小慧先玩娃娃。」並教他問其他正在炒菜的小朋友:「我可不可以和你們一起玩?」若孩子們堅持不願意一起玩,老師也可充當計時員,指導幼兒學習輪流,一人玩一段時間。   雖然幼兒是非常自我為中心的,但只要大人耐心輔導,讓孩子多經驗幾次成功的合作遊戲,那他們心中剛剛萌芽的友誼觀念會漸漸成熟,而學會體貼別人、與人合作和輪流玩具了。   3.兩歲兒的自言自語   您的孩子有自言自語的現象嗎?別擔心,這只是孩子自我中心語言的一種表現。   一歲七個月大的亞亞在馬路上看見小狗時,不管旁邊有沒有人,都會指著牠說:「狗狗!」玩耍的時候,不論是自己一個人,還是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也都會邊玩邊笑,咕咕地自說自話,甚至睡覺前也會嘀嘀咕咕上好一陣子,才漸漸進入夢鄉......。   孩子的自言自語深具發展意義喔!    I.用自言自語控制行為   像亞亞這樣自言自語的現象,常可在幼兒遊戲、動作中,或是處於困難的狀況時發現。幼兒從一歲後期到二、三歲時,常會邊玩邊自言自語,此時的自言自語不一定具有任何意義,也不是為了溝通。   兒童教育家皮亞傑(Piagct,J. )認為,孩子的自言自語是屬於自我訓練的語言行為,其部分原因是來自於小孩未能完全區分字眼所代表的意義,使言語變成了另一種活動。   心理學家高斯基(Vigotsky,J.S.)認為,語言的發展是在社會互動中進行,小孩透過大人告知「言樣做」、「那樣做做看」等,學會知的行動經驗,而對自己發出「我要如此做」的語言,這種「外在語言」的形式,便是學習使用自己的語言來統整、掌控自己行動的開始;往後便會逐漸發展成以思想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孩子的「自言自語」,是深具發展意義的!      II.學會使用文字符號   孩子邁入兩歲後,逐漸從感覺運動期過渡到前運思期(2-5、6歲),此階段孩子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學會使用符號,例如,指著小狗說「狗狗」,這個舉動即表示他已將字詞與它所代表的動物做連結。一旦象徵性的思維能力出現,孩子就越來越靈活於讓一件物體具有許多假想的代表意義,並透過模倣、繪圖、或幻想、語言等表達方式,將過去已瞭解的關係表現出來,並在想像的世界中表達及抒發這些情感。   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遊戲中常自言自語的孩子,漸漸變得能將他人納入自己的遊戲中,將遊戲的中心從自我轉移到他人,因而自言自語的現象會逐減少。     III.展開社會性遊戲   有的父母擔心孩子的自言自語會影響他的人際關係,由發展的角度來看,孩子約一歲半時,開始會對別的小朋友表示關心,但僅限於用眼睛追逐他們的活動,或緊跟在後面跑來跑到。   到了兩歲,小孩之間的互動形態,仍屬「平行遊戲」,例如:喜歡加入許多小孩之中,但只是在旁邊看著別的小孩玩耍,或是在團體中高興地自個兒玩自個兒的。   到了2-3歲,孩子在遊戲中會逐漸使用有限的語言來建立和維持協調性的合作關係,但仍缺乏合作的本領,只是試探性地注意對,方尋求種一起玩耍的方式,像是互相追來追去、邊跑邊笑這類簡單的遊戲。   3歲以後,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互動的需求增強,交談機會自然就增加了,因此,父母不要過於擔心。   4.百聽不膩,百看不厭--談嬰幼兒的重複閱讀行為   您是否對孩子一再要求念或看同一本書感到厭煩,其實,重複閱讀行為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的。   常聽許多父母抱怨:「為什麼孩子一直要重複地看某一卷錄影帶,玩某一種遊戲,更麻煩的,有時還要我一直念某一本故事書?」在幼兒的重複要求下,爸媽念得是「嚼之無味」,愈念愈煩,不由自主嘀咕起孩子怎麼這樣「固執」或「一成不變」!   在重複共讀的經驗裡,孩子不斷地以自己的速度吸收、學習。    I.「學習躍進」發生在重複行為後   嬰幼兒「喜愛重複」的行為,不是個案,而是他們專屬的特性。   較細心或替孩子做成長記錄的父母應可發現:嬰幼兒的重複行為總會在持續一段時間後的某天,出現了學習上的躍進。也許是他突然會抓住物體、會唱出哪首歌了,或者不知道什麼時候他會翻身了......。   在親子共讀中,這種「突然」發生的學習躍進,也會在他不斷地要求成人重複閱讀的行為後出現。我們可以這麼說,在重複共讀圖書的環境裡,作人所提供的,一如蓋房子所使用的鷹架,嬰幼兒可順著這鷹架,不斷地以自己的速度添砌不同的土和磚,並在發展成熟之際展現出來。所以,他們一定會在重複共讀中,以行動或語言來表示他已獲得或學會的某些東西。例如:看到這一頁有牛,他就會哞哞地叫,表現出他知道這一頁的內容。或當他們察覺該書是以有韻律的文字組成,就會主動地唸出句尾的韻字,像我的女兒寧寧在17個月大時,我和她共讀《晚安,月亮》一書,她每每主動念出「......and a comb and a brush and a bowl full of mush......」這;句子中的〔sh〕音,而且把音拖得很長。   有的幼兒還會突然背起整段的童謠:「滴答滴答下雨了,滴到寶寶的鼻尖上了!」;或者他們在學會掌握閱行為後,也能聯結故事情感和本身的經驗,像寧寧在2歲半時,拿起《野獸國》,便一頁頁、半背誦半嘟噥地編詞念完全書,還問我:「要不要看『麥斯想媽媽很難過』那一頁?」並努力地翻找該頁。   心理學家高斯基(Vigotsky,J.S.)認為,語言的發展是在社會互動中進行,小孩透過大人告知「言樣做」、「那樣做做看」等,學會知的行動經驗,而對自己發出「我要如此做」的語言,這種「外在語言」的形式,便是學習使用自己的語言來統整、掌控自己行動的開始;往後便會逐漸發展成以思想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孩子的「自言自語」,是深具發展意義的!      II.不該孩子受挫的拒絕法   雖然嬰幼兒喜愛成人一再地讀某一本書給他聽,但若要成人不厭其煩地照做,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當你在某天、某時,真的不想再念下去,但又不忍孩子遭受被拒絕的挫折時,建議您利用以下方法: 1. 您只須慢慢地、一頁頁地翻書中圖片給幼兒看,對孩子的問題則簡短答腔。只要一會兒功夫,嬰幼兒通常就會失去下再看的興頭,但卻不會失去明天再讀的興趣。 2. 當您察覺嬰幼兒想要求再讀,可在念完書時,趕緊轉他的注意力。 3. 可反問孩子:「你從書上看見了什麼?」或請他們自己「唸」給你聽。有經驗的成人都知道,幼兒可以自己嘟噥嘟噥、煞有介事般地念起書來。把被重複要求的對象轉回到幼兒身上,他們大可在一讀再讀後,而自行決定結束該次的閱讀經驗。 4. 直接誠懇地告訴幼兒:「爸爸(媽媽)累了,現在不想再念。」大人誠實地向孩子坦白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是尊重孩子的一種表現。坦誠不只是一種「美德」,也是一個習慣。孩子從小獲得大人坦誠的對待,就有機會學習坦誠的方法和態度。父母對孩子坦誠,往往會很驚訝地發現,即使是一歲多的幼兒,也常常能尊重您坦誠相告下的決定。     III.在愛中進行重複共讀   曾聽見一位父親像拆穿西洋鏡般地說:「我的孩子一天到晚拿書要我念,其實他只是想得到我的注意力罷了!」這位父親說的雖是實情,但其實他的孩子想要表達的訊息是:「請你愛我!」   嬰幼兒從重複行為中獲得成長,成人在提供嬰幼兒重複行為的環境中灌溉孩子的生命;孩子絕非固執,成人更非安排一個呆板的環境。在一讀再讀的親子互動裡,不但有愛,還應和著人類成長的規律和需求!   5.兒子總是黏著我、要我抱,怎麼辦?   孩子從6個月大開始,就會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出現個人的喜好,不但會對照顧者表現出喜愛,也會對陌生人有「怕生」的反應。幼兒通常會以依賴、黏膩的方式表達他對照顧者的喜愛及需要,黏人的問題因而產生。   孩子黏人本是一種滿足需求的正常表現,大多芔現在半歲到一歲半之間。而這個年齡的幼兒正處於學習爬行、走路的階段,需要藉助別人的擁來移動身體,所以,常會吵著「要人抱」。   理智上,父母都能理解孩子黏人、想要被人擁抱的心理需求,只是,當父母被孩子黏得太緊時、免不了會有想要逃脫的想法,往往就無法這麼理性而對了。尤其傳統的育觀念認為,不要太滿足孩子「要人抱」的需求,否則將會種下孩子日後養成依賴個性的惡果。   不過,許多研究證實:嬰幼兒階段依戀關係的滿足(幼兒與照顧者問的親密關係),是孩子對他人產生信任感的基礎,也是建立安全感的關鍵做法。因此,您不妨將這樣的觀點跟公婆說明,讓他們也接納孫子在這階段的黏人行為。   至於而對黏人的孩子,首先,要滿足孩子黏人的需求,否則您會發現,當孩子的需求越得不到滿足時,就會越強烈表達需求,哭鬧的情形就更是沒完沒了。   其次,要逐漸轉換親子間相處的方式。抱孩子不是唯一讓孩子感到滿足的方法,您提到孩子在保母家可與其他玩伴和平相處,顯見您的孩子已經具有遊戲、玩耍的能力,所以在這段期間,您有必要為孩子調整個人的作息,或是改變家事處理的步驟,儘量多陪伴孩子,勵孩子進行一些玩具的操弄、肢體的活動,或是為孩子說說故事、唱唱兒歌,讓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   這樣一來您會發現,孩子在充滿安全的環境中,反而能放心地去探索環境中的其他事物、黏人、要人抱的問題就會隨著成長而逐漸消失了。   6.寶寶沒耐心?--談嬰幼兒的注意力   許多家長總認為自己的孩子注意力不夠,所以無法專心學習,本文將為您探討這個話題,並提昇注意力的方法。   美芳的女兒已經八個月大了,為了養成女兒喜歡讀書的好習慣,她興沖沖地從書店抱了些故事書回家,沒想到女兒東翻一本、西抓一本,接著就把書丟一旁,好像對那些書一點兒也不感興趣。   不僅如此,在美芳念故事書給她聽時,孩子也是相當沒耐心,一頁都還沒念完,女兒就啪搭啪搭拼命往下翻,美芳感到很沮喪,彷彿被澆了一大盆冷水......。   孩子專注時間的長短,會隨著發展階段和個別特質而有所不同。    I.注意力的發展   孩子注意力持續時間的長短,是許多父母非常關心的話題。事實上,孩子的注意力發展會隨著段及個別特質而有所不同。但伴隨著年齡的成長、孩子注意力的持續時間會逐漸增加。   一般而言,三、四個月大的寶寶,會對自己的手腳感興趣,也會花相當多的時間端詳自己的雙手,或玩上好一陣子;五個月大時,孩子的注意力開始轉移到「物」上,而不只是在「人」(自己的手腳、身體和大人)。當你拿玩具給他時,他會花很多時間注視玩具,這正顯示寶寶的注意力愈來愈集中。   再稍大一些,孩子能自己坐著,自顧自地玩玩具5-15鐘之久;滿一歲的孩子可以指出書中的事物,但注意力不持久。      II.提昇注意力的方法   許多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過於好動,無法專心學習,其實,幼兒的注意力持續時間原本就較短暫,父母無須太過擔憂。只要適當地引導與協助,就能幫助孩子提升注意力: i. 不要一次提供太多具給孩子。當你同時給孩子很多學習刺激時,相對也會影響孩子的專心度。 ii. 注意環境中其他的影響因素。和孩子進行活動時,周圍儘量不要有其他的干擾活動,降低環境中的刺激,孩子便較不易分心。 iii. 選擇孩子有興趣的玩具或遊戲。興趣是學習的動機,一項具有吸引力的玩具,可以讓孩子維持較長的注意力。 iv. 孩子在玩某樣玩具或遊戲時,不要隨意打斷。 v. 念故事書給孩子聽時,不要執意念完整本書,可先選擇有大張彩圖的幼幼書,用指名的方式帶孩子看書(如,以手點指書上的圖,告訴孩子:「這是車車,車車在跑喔!」),時間也不宜太長,接下來再進一步嘗試用你們所看的圖畫,說個簡短有趣的故事,來增加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   孩子的成長有他自己的節奏和速度,在專注力的培養,爸爸媽媽千萬不要操之過急,以免孩子失去了學習的寶貴機會與樂趣。   7.「不公平,我的比較小!」   孩子對公平的要求,顯示他開始有能力去分辨一些事,這也是道德發展的重要一步。   晚餐,媽媽買了披薩來吃,在哥哥、姊姊的碗裡,分別放了一塊披薩,對於念幼兒園中班的強強,為了方便他吃,只放了小半塊,強強看到自己碗裡披薩的大小,和哥哥姊姊的不同,馬上說:「不公平!」   飯後,媽媽吩咐要上英文課和音樂課的哥哥、姊姊準備出門了。這時候,被催著去洗澡的強強大叫:「不公平,為什麼他們都可以出去,我就要去洗澡?」說著,眼淚在眼眶裡轉呀轉呀地,嘴巴也嘟得好高。   最近強強這種不管三七二十一,別人有什麼,他也要有的反應,常讓媽媽招架不住,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不公平,我也要!」三~四歲孩子對他所認為「不公平」的抗議,需要大人加以同理及說明。    I.要求公平的年齡   三-四歲的孩子,正忙著學習很多的生活規則及自理能力,在他們眼中,他和別人是不應該有什麼分別的,所以,如果哥哥姊姊買了二個東西,不管這個東西對他來說有沒有需要、合不合用,他也要有!所以,如果上小學的哥哥買了一個書包,儘管書包對妹妹來說大得離譜,她也會堅持要一個......。   另一方面,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略具數量、大小與物權的概念,也有足夠的語言能力表達意見與需求,所以,當他看到媽媽分給他的披薩跟哥哥的不同,就會抱怨:「不公平,我的比較小。」   其實,孩子對公平的要求,正顯示他開始有能力去分辨一些事,這也是道德發展的重要一步。只是,孩子「不公平」的抗議,經常著重在「看得見」的部分,對於「哥哥有,他沒有」的原因,需要大人說明。   有研究顯示,父母若能跟孩子解釋為什麼他無法跟哥哥(弟弟)一樣的原因,可以減少孩子因父母不同的待遇而產生的「不公平」抱怨,即使是三歲的孩子也能理解,他和哥哥是有不同需求的。      II.「不公平」的背後原因   有時候,孩子口中的「不公平」,只是在抒發自己的情緒或表達另一項需,求比如:要他收拾玩具,他會說:「不公平!」其實是因為現在他不想收拾:要他先去睡覺,他會說:「不公平,為什麼哥哥不用睡?」其實是他還想繼續玩。   這時候,做父母的千萬別急著曉以大義,孩子需要的可能是你的同理心。所以,他不想收玩具,可以陪著他收,並告訴他:「玩具玩完了,本來就要收啊!」讓孩子的情緒先被接受,再給他一個台階下,他才能心甘情願地接受規則。     III.父母要以身作則   當然,父母也要以身作則。有的時候,父母突然改變孩子的習慣,也會讓他們覺得不平公,比如:孩子平常都是九點上床睡覺的,今天突然要他八點半上床,他會覺得遊戲時間少了,而抱怨您「不公平」的待遇!   另外,平日透過遊戲和不斷地提醒,讓孩子瞭解到,環境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規則;而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需,求以建立孩子對公平意義的認識。   如果您的孩子動不動就抱怨:「不公平!」請您耐心地告訴他原因,重要的是要讓他瞭解,哭鬧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千萬別和他一起生氣!   8.小小「大人」樣--談幼兒的模仿行為   寶寶的一些動作,你是否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沒錯,他正在模仿你呢!   一歲半的茵茵最喜歡模仿大人了,一會兒學媽媽平常照顧她的樣子,餵洋娃娃吃飯、哄它上床睡覺;一會兒學爸爸看報紙的姿勢,或學爺爺做體操、裝出咳嗽聲......   每回茵茵有模有樣地表演時,常逗得大家笑得合不攏嘴。但另一方面,也讓家人在生活中更加謹慎,以防無意間做出的壞習慣對她產生不良影響。   「娃娃乖,聽話!」一、兩歲的孩子最喜歡仿大人的動作了。    I.模仿是社會化的歷程   寶寶在一歲前依靠觸碰,或嘴巴的咀嚼來認識世,8-12個月大的寶寶開始探索事物的功能與目的,並產生模仿的興趣,而「模仿」是幫助寶寶社會化的有利工具。   16個月前的寶寶,學習與模仿內容傾向情緒性的表達,例如:揮手說再見、擁抱、親親,或用點頭、搖頭來回答問題,以建立與他人互動的方式。   稍大的小孩則傾向模仿工具性的行為,例如:掃地、煮飯、開門、擦口紅等動作。在這段時期,寶寶模仿的動作,通常是父母、保母、兄弟姊妹,或是保母照顧的其他小孩的特徵性行為。對孩子來說,他們藉由模仿的方式學習使用各種用具,以及表達對被模仿者的愛戀。   18-24個月大的寶寶,具有「延緩模仿」的能力。此時期的寶寶,常將日常發生的事件,或對人物的觀察儲在記憶中,沒有馬上表現出模仿行為來,但這並不表示他們沒有學習,有朝一日,他們會將記憶中所見過的為表現出來。所以,對於這個時期的寶寶,多提供學習的刺激與環境,將有助於寶寶的成長。      II.鼓勵勝於糾正   小孩無法區辨行為的好壞,因此大人的態度和反應,常是影響孩子模仿興致的關鍵。當他模仿的動作,會吸引大人驚訝的表情或笑聲時,他就越有興趣模仿;當他模仿的動作不受鼓勵,自然而然就削減了他的模仿樂趣。所以,大人對於孩子的模仿,在反應上可得多費心思!   另外,家長平日可善用寶寶模仿的興趣,引導他學習,例如:玩遊戲時請他模仿你示範的動作,像是措措鼻子、拍拍你的手;煮飯的時候,可以給他塑膠湯匙或筷子,讓他在一旁玩耍,學習煮飯;當他想湊熱鬧幫忙擦桌子時,不要因為他可能把事情搞得更糟而拒絕他,請多給他一點時間試試......,這樣的鼓勵與嘗試,不但可以幫助孩子成長,也能增添全家的生活樂趣。   9.好奇寶寶   面對3、4歲的好奇寶寶,請多給予空間與自由學習的機會,讓好奇心像大樹一樣茂盛、茁壯。   4歲的小凱和小玫對所有事物都有很強烈的好奇心,時常纏著老師或父母問一些問題,例如:為什麼可以在水裡看到自己?為什麼樹汁是黏黏的?什麼時候我才可以自己烤餅乾?    I.好奇的三、四歲   3、4歲是幼兒展現好奇心的年齡,他們用感去聞、去咬、去撥弄、去凝視,或是很專心地聽周遭的聲音。有時候,你會看到一群幼兒在捏塑泥巴時,有些孩子雖不願意把手放入泥巴中,但他們仍會好奇地在旁邊專心觀看;有時候,孩子會將鬧鐘拆開,只為了看看鬧鐘為什麼會滴答響。   這個階段的孩子也喜歡和好朋友分享新發現。例如:當小凱發現不論在跑或跳,影子都會緊緊地跟隨著他時,就會很快地呼叫朋友來共同分享和研究這個新發現。    II.激發好奇心有訣竅   好奇心是創造發展的原動力,但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環境或父母、老師的態度常常不自知的扼殺了幼兒好奇心的發展。   如何激發和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呢?   i.提供有趣的東西讓幼兒自己去發覺   可以在孩子的物品或玩具堆中,放一些安全又新奇的東西讓孩子自己去發覺。例如:放一些小豆小在養樂多空瓶口,置於玩具堆中。另外,在孩子的玩具中放一個放大鏡也是很好的方法。     ii.在日常生活中製造一些驚奇   在幼兒日常熟悉的事物中做一些改變,可刺激幼兒的好奇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把幼兒的房間重新佈置,為孩子帶來一些新鮮感與驚奇感。     iii.戶外活動   多接觸戶外環境,可引發幼兒發現問題。例如:參觀社區的消防隊將引起幼兒對火、水和環境安全的注意,老師可以延續孩子的好奇心進行教學活動。     iv.提供多元化的資訊   一本有關昆蟲生態的書,可以激發孩子對自然生態的興趣;到戶外實地觀察昆蟲的成長,能滿足孩子的好奇;而一部有關昆蟲的錄影帶,更可以打開孩子的視野,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v.以開放式的問題與孩子討論   打破思考與想像的限制,與孩子共同尋找相關資料、答案,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並且幫助孩子用圖片或畫畫來組織和記錄自己的點子和想法。   到戶外實地觀察操作,可以激發孩子更多的好奇心。    III.注意安全即可   對孩子來說,這世界處處充滿奇妙的事物,需要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和自,己去發現和研究他們感到有趣的事及想法,父母和老師不要以成人的想法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只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即可。   A.寶寶為什麼哭?   面對寶寶哭個不停,爸媽常沒了耐性,甚至祭出「數到三,就給我停止!」的法寶。到底寶寶為什麼哭?可不可以溫柔以對?   「哇-」   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是以哭聲來跟這個世界說「哈囉,我來了」。而這第一聲哭,恐怕怕也是這輩子唯一被人歡迎的「哭」。   之後,所有的哭,都是該被止息的,因為「哭」所放送出來的訊息都是「我不好,我需要人關注」。   您多久沒哭了?不好意思哭?哭的時候都要躲起來、偷偷地哭?   還是孩子好!想哭就哭,絲亮不用閃躲,人前人後、毫無顧忌地扯著喉嚨哭,哭得聲嘶力竭,哭得全身放鬆,再舒舒服服地睡去。   孩子的哭,可能是生理上的原因,也可能是心理上的,一個勁兒的要孩子「不許哭」,孩子是學不會如何用「哭」以外的方法來抒解情緒的。    I.因身體不舒服而哭   新生兒的哭,是他在「說話」,表明「我需要被照顧」。   只要他覺得身體上哪裡不舒服,肚子餓、肚子痛、太熱了、太冷了、想睡覺、尿布濕了、大便了......,他就直接哭出來。   不過,當他用哭來招引爸媽對他的照顧後,只讓他的不舒服感消失,比如餵飽他、幫他脫去一件服等,他就乖乖不再哭了。   他不懂得爸媽白天上班太累,晚上需要睡眠;知道他的哭聲吵醒隔壁房剛睡著的小姊姊。所以,爸媽可不要因為自己實在太想睡覺,就對新生兒這樣的,哭煩躁以對喔!   有時候,小baby身體上的不舒服,任憑他「說」個不停,爸媽左檢查右檢查,就是不明瞭,在這種情況下,實在不能怪他是個「磨娘的孩子」。      II.因心理的需要而哭   寶寶慢慢長大後,除了身體的發展外,心理也快速成長,哭的原因越來越複雜。   他會因為想要要爸媽跟他玩、想要爸媽抱、驟然看到奇怪又有聲音的東西等原因而哭,也會因為爸媽的離開而哭。   更大之後,他會因為想拿的東西拿不到、玩具不見了或壞了、想自己拿湯匙吃東西爸媽不給,或忽然看到一個陌生人而哭。慢慢地,他更可能因為覺得爸媽比較疼弟弟、因為好朋友不理他、因為氣自己拼圖拼不出來、因為別人搶了他的東西而他不知道怎麼辦、因為爸媽「騙」他而哭。   當然,他很小的時候,就因為爸媽罵他、處罰他而哭了。     III.不許哭!   「哭」是一種情緒反應;而情緒本身無所謂好壞。   很小的baby哭的時候,爸媽往往急忙審視孩子身體上有沒有不適。大部分時候,處理完之後,寶寶也就不哭了,皆大歡喜。   但是,等寶寶越來越大,哭的理由越稀奇古怪時,爸媽也就越來越難忍受孩子的哭。一方面是認為孩子「都這麼大了,還哭!」、「這種事也要哭!」、「無理取鬧,就是愛『番』!」另一方面,其實不得不承認,孩子盡情之下的哭聲實在不悅耳,忙碌、煩躁的現代父母,在三兩下沒能「對症下藥」時,耐性就沒了,「你到底想怎麼樣!?」   除此之外,更深的原因是:我們都不習慣接納負面的情緒,大家都覺得哭是很丟臉的,代表性敗、懦弱、無能為力。我們絕不輕易在人前掉淚。   所以,孩子哭的時候,做父母反應就是:「不許哭!別人在笑你了,羞羞臉喔!」   孩子從小就知道「哭是羞羞臉的事」。   而假如孩子生理的或心理的需求仍然得不到滿足,就兇兇地罵他,要他停止哭,恐怕他只會因為被罵,甚至被處罰,而哭得更兇了。   甚至還有更多請求效率的爸媽:「不許哭!數到三,就給我停止,不可以再有一點聲音!」   爸媽請試試看,哪天在自己難過得掉淚時,要求自己「數到三」就完全停止,看看自己做不做得到。     IV.請容許孩子哭   哭,是孩子最先學會的一種溝通方法,藉此來表達他的需求。當然,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爸媽可以教導他透過語言或其他方式表明需求。但是,孩子跟大人一樣,有挫折、傷心、嫉妒等負面的情緒,會有哭一下的需要;而孩子也跟大人一樣,需要的是好的抒解或調適的方式,而不是旁人的喝止:「不許哭!」   所以,陪伴孩子成長的大人,當孩子哭的時候,請給予溫暖的接納與關懷,幫助他找出原由,再跟他一起找出解決的方法,從小給孩子良好的情緒教育。

轉貼--爸媽難為....害死爸媽ㄉ元兇~~~~竟是聯絡簿

2006年07月14日
公開
57

嘿嘿嘿∼∼∼ 給家裡有寶貝就要入學的家長們 文章落落長  用意不外乎要家長們要早一點看家庭聯絡簿 還要有兒女做功課 家長也有功課做的心理準備喔! 最好住家附近要有24hr的商店*數家 其中一定要有welcome 還要有書局,花店,水族店,傳統市場..... 家裡一定要有電腦 不然有很多作業作不出來的 不是會員的看不到討論區的內容,所以我將文章貼上了 討論區裡也有很多bbhome媽媽分享遇到的狀況ㄛ! 爸媽難為....害死爸媽ㄉ元兇~~~~竟是聯絡簿 ◎兒子女兒準備要上小學的,照過來吧這是真的!! 我也經歷過.....而且有時候家長的作業比小孩還多呢!! 公司5:30下班到家已經6點多了,忙晚餐,忙打掃,洗碗,洗澡..... 有空坐下來已經9點多了簽聯絡簿 天啊!!《明天要帶魚》到學校觀察! 鄉下地方水族館不多,且早已打烊,我真的交不出作業,慘!!!!! ************************************************* ◎曾經遇過晚上快9點了,才看到小孩子明天要準備的"主題", 眼淚差一點沒掉下來: 《三明治的材料》,共有以下數樣: 1.土司2片 (哪家店賣2片的,我只好去便利商店買半條土司) 2.少許肉鬆 (家裏剛好沒有,只好去新東陽買一罐) 3.小黃瓜一條(晚上了,沒辦法去傳統市場買,只好去Wellcome買了一盒, 用了一條,其他還放到壞掉 4.蛋 (熟的一顆,為了一顆熟蛋,我還得燒一鍋水煮蛋呢) 5.蛋 (生的一顆,我還得用泡泡紙小心包好,以防兒子把蛋打破成了蛋汁) 6.少許沙拉醬 (別懷疑,我只好去買了一條康寶沙拉醬) 為了一個早餐店10元就可以買到的三明治,大概花了近400元, 還外加煮蛋的時間...當媽媽真的好辛苦!! 我後來還在聯絡簿請老師幫個忙:下次可否早幾天通知... (因為老師可能以為爸媽都是在家閒閒沒事做..) 其他林林總總不勝枚舉....如圖畫紙/色紙/粉臘筆/明天帶一個"面具" (不但要有材料,偉大的爸媽還要會做出來呢!) 還好我的住家旁邊有家營業到晚上11點的文具店, 隨時可以買到老師指定的文具,否則就是家裏自設一個小文具店! 否則我的小孩隔天就沒辦法帶齊所有東西,可能會被老師記上好幾筆呢! 看了別人的經驗,我也將我的經驗和我的朋友們分享! 而且覺得自己愈來愈厲害了.. ,美術勞作都有進步呢!說不定, 哪一天還能發現自己畫畫的天份... 凡身為有國小生子女的父母都心有戚戚焉! ************************************************* ◎我差一點也是受害者, 昨天晚上九點多看聯絡簿時, 發現要帶吹泡泡的用具, 外面天氣變冷又在下雨, 商店不知道市否還開著, 還好想到以前有一隻魚的玩具可以玩吹泡泡, 只是放在那裡忘記了,我又在忙,於是叫兒子務必在他的房間找到, 總算找到了, 但是已經很晚了,我想借別人的泡泡玩應該可以吧 。 今天早上剛好爸爸比較早起床,於是請他作好泡泡,裝在罐子裡帶去學校 。 ◎我女兒上小一時,一天回家看了聯絡簿後才發現要帶蓮藕, 但已經晚上九時多了,我家方圓500公尺外才有一家超市, 所以只好請她老爸開車去買回來交差.重點是超市竟然沒賣, 我只好隔天早上7:00上菜市場! 這篇文章我的感觸最深,孩子要交的東西, 其實都不是要考驗小孩, 而是考驗家長反應, 小學生家長應變能力真的要很強才可以. ************************************************* 2002.09.25  中國時報 【爸媽難為】學童聯絡簿,考驗家長應變能力! 如果你家小孩是小學生, 我奉勸你看聯絡簿要早,多早? 最好不要超過八點。 因為,台灣雖有24小時的便利超商, 大家也認為超商什麼東西都賣, 我告訴你,超商就是沒賣小學生聯絡簿上明天要帶的東西。 女兒有個同學,媽媽都是在早上帶兒子搭計程車上課的途中簽聯絡簿, 結果媽媽常在車上罵兒子:「圓規,這麼早去哪買, 昨天晚上為什麼不說呢?」 ************************************************* ◎晚上十點鐘看聯絡簿時才知道,兒子有張<表格要影印四張>明天用。 兒子慢條斯理的說,到巷口的超商印就好了。 孩子知道超商能影印,卻不知道,偏偏他們家旁邊這家超商就是沒影印機, 最後,老媽在電腦上製作一張一模一樣的表格,然後印表機列印四張交差。 ************************************************* ◎全家都要上床睡覺了,看了聯絡簿才知道, 明天要<帶一隻小動物> 到學校, 這位媽媽氣急敗壞對女兒說,明天把你弟弟帶去。 結果明天起床,媽媽裝一隻螞蟻在底片盒裡讓她帶去, 盒子裡還有幾顆小砂糖。 ************************************************* ◎我也曾經在吃飽飯出門上課前,女兒拿出一張紙給我當樣本, 因為她要我幫她<買一張材質一模一樣>,顏色為綠色或是橘黃色皆可, 明天美勞課要做燈籠,女兒交代,務必要買到,不然會完蛋。 下課回家路上,凡掛著「文具書局」的店我都問了,就是沒有。 靈光一閃,果然在一家花店買到這張紙。 ************************************************* 看得早也要看得巧,那就是別以為看完就沒事了, 看完一定要多嘴再問上一句:「明天有沒有要帶些什麼?」 因為有時候,在學校來不及抄上聯絡簿,孩子會回家以口頭交代, 只是這個交代幾點鐘說出來,沒個準頭, 為人父母如果希望能一夜無夢到天明,多問一句是必要的。 我覺得聯絡簿這東西,一方面是要考驗父母臨危授命能力, 另一方面,就是要測試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到底是每天晚上幾點鐘開始的! 我是家庭主婦,我這邊是五點鐘,你那邊是幾點呢? 此文道盡了家有小學生"媽爸"的心聲, 還沒進小學的 ,請注意研讀, 因為每一段我都似曾相識,所以不要以為寫出來的只是特例, 力求誇張效果而己, 我必需強調, 這些都是家常便飯。 我特別把"媽"寫在"爸"的前面,是因為簽聯絡簿這碼子事, 好像default是由媽媽來做,即使是爸爸簽,他可能只負責簽名, 內容"精彩度"媽媽如果不看,可能只有事後"剁腳"的份了! 如果你家不是這種情形, 我只能說妳好幸福喔! 我曾經在寒冬的深夜, 拉著已穿睡衣的兩個孩子,飛車衝去街上買東西, 只因簽聯絡簿時赫然發現"<明天帶一盆植物>", 幸好那天鴻福齊天, 在烏漆抹黑的街道上,竟然還有一塊光亮的招牌-"XX園藝"。 我是職業婦女, 五點鐘時我在OFFICE,八點鐘時我還不能離開廚房 , 看聯絡簿, 再等一下吧! ************************************************* 老實說:我昨晚才碰到... 女兒的聯絡簿上說要帶一張報紙及牙籤,天! 我家雖然沒電視,但也不看報的,因為有網路.....新聞..... 只好十一點去買一份很晚的晚報.........趁我女兒睡著時。 還有牙籤,才想要用牙線棒混過去, 但老師早有預防,在角落註明著, 請不要用牙線棒代替! 因為是要作勞作,叫作〝甩..什麼〞的?喝! .......... 只有三更半夜去買個鹽酥雞....只為了那隻叉子......

轉貼--帶孩子要用沒有效率的方式

2006年07月13日
公開
51

轉貼文章來自bbhome討論區 感謝 珺安爸比&珺安媽咪 的分享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792069&bid=20&r=44&page=2 帶孩子要用沒有效率的方式 侯文詠的孩子,有一次考試考壞了,那次是全班都考差了,同學都很擔心,不知道該如何向父母大人們交代。這時,侯文詠的孩子說:「我爸一定會說,我很高興你今天失敗了。」 同學疑惑的問:「怎麼會這樣?」 侯文詠的孩子回答:「我爸就是怪ㄎㄚ啊!」 我想,當時侯文詠的孩子在回答這句話時,嘴角和眉梢一定都是上揚的。 其實,著名作家和麻醉科副教授侯文詠說,他對孩子並不是沒有期待,並不是不會焦慮或不會生氣。只是,他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表現良好、受到讚賞。因此,考試沒考好時,孩子一定已經很難過了,這時,做父母的除了安慰他之外,實在不需要再做什麼。 不過,侯文詠也不是一開始就能這麼看得開、放得下。他記得,第一次發現孩子說謊時,又焦急又生氣。但他的母親只是淡淡的告訴他:「你小時候也騙過人哪!」於是,他想起自己一路長大,父母教養他的情景。他們從不張牙舞爪,嚴聲厲色。他們只是一直站在他身後,支持他、信任他。 有一次,孩子學校校車停開。侯文詠想,從學校走到家裡不過十幾分鍾,自己還用車接送他來去多次,他應該認得路,於是要孩子放學後自己走路回家。沒想到,一個多鍾頭過去了,孩子還沒到家。 侯文詠急忙出門尋找,發現他走錯路了。侯文詠這才恍然大悟:「平時你帶他走的路都不算,他從沒有真正會過!」於是,侯文詠開車載孩子回到學校,讓孩子帶領自己,走一遍他認為正確的路線。每到一個岔路,侯文詠就請孩子談談他決定直走或左右轉的原因。最後,侯文詠再帶他走一遍自己覺得最近的路線。 在這段旅程中,沒有打罵嘲諷,只有窩心的分享和探險的樂趣。 侯文詠也清楚記得,他曾經為了培養兩個孩子的閱讀興趣,以及增長他們的知識,要求他們看歷史書。沒想到,孩子反而不喜歡看書了。侯文詠發現情形不對,及時放手,讓孩子選擇自己愛看的書,包括漫畫。結果,現在就讀國二的大兒子從《哈利波特》開始,已經會自動去找文字的書籍來閱讀。五年級的二兒子為了看《向達倫大冒險》,連英文版也願意一邊查字典一邊看。 點點滴滴的累積,讓侯文詠深刻體會到,人的成長沒有捷徑。任何技能或行為規範的學習都必須經過不斷的摸索和重複的練習。在這過程中,打罵、命令或要求,或許看起來有效,但都是表面、騙人的。「熱情才是帶領孩子前進最好的力量。」侯文詠說:「孩子天生就好奇、有熱情。父母根本不必急著站在前面指路,反而應該跟在後面觀察,看到孩子熱情湧現,及時提供機會和幫助就可以了!」 「東西的成熟有一定的時間和過程,必須耐心陪伴、等待。帶孩子絕對不能講效率,要用『沒有效率的方式』,孩子才能紮實的長大!」侯文詠用這句話寫下句點。

轉貼--媽媽溫柔的呼喚刺激寶寶頭腦迅速發達

2006年07月12日
公開
49

轉貼來自bbhome新知頻道 http://www.babyhome.com.tw/main/ch/ch.php?chid=4&id=115&op=d 啟發0歲幼兒的智能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 摘錄自《讓寶寶更聰明的親密對話》 志村洋子◎著世茂出版社出版 別以為寶寶什麼都不懂,其實,寶寶超乎大人的想像,能敏感地察覺到媽媽說話時的態度;因此,當媽媽以舒暢的心情、緩慢的語調和愉快的表情對寶寶說話,就能刺激寶寶頭腦迅速發達,並讓日後的身心成長與人格發展良好。媽媽對還不能言語的寶寶說話這件事情,稱為「媽媽的呼喚」(Motherese),是美國的語言學者在1970年代所極力提倡的。 在離開寶寶前呼喚他一聲,他就會安心 寶寶還很小時,不管媽媽是否在他身邊,只要肚子餓、尿布濕了,他就會哭個不停;但五、六個月大時,只要看不到媽媽,他也會哭泣。這種現象表示寶寶已經認得自己的媽媽。對媽媽來說,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不過話又說回來,媽媽稍微離開就會哭泣,實在讓人傷腦筋。 正因為如此,媽媽在準備離開寶寶以前,最好告訴他離開的理由,例如「媽媽要去洗手間,你不要哭哦!」「或是「媽媽要去洗澡,你要乖乖的哦!」經妳一說,寶寶似乎聽懂妳的意思,就比較不會大吵大鬧。當你從洗手間或是浴室走出來時,不妨對寶寶說:「你看!媽媽不是很快就出來了嗎?」這樣一來,寶寶就會在頭腦裡把媽媽離開的事情以及媽媽說的話連在一起,以後他小小的心靈就會逐漸明白──「媽媽等一下就會回來了。」當他暫時看不到媽媽也不會感到害怕。 吭聲不響離開寶寶身邊,會使寶寶心生恐懼不安 當寶寶長到將近七、八個月大時,連媽媽以外的人也認得出來。以致看到了鄰居的伯伯、伯母等人都會怕生,而且他也開始懂得認識房子了,一旦進入他人的房子就會哭泣。到了這個階段,媽媽在離開寶寶之前最好是先「報告」去處,不宜從寶寶面前突然消失,那些媽媽總是默默地離開的嬰孩,即使到了三歲進入幼稚園時,仍然不肯離開媽媽。因為,在他小小的心靈深處會想著──「媽媽,會不會拋棄我呢?」「媽媽一走,可能就不會回來啦!」以致於感到非常不安。寶寶無論何時何地都希望──保護者不要虐待他,不要認為他是一種累贅,千萬別拋棄他,並且能夠時時保護他。 把寶寶交給保姆時,給他安心的呼喚及擁抱 女性婚後仍然工作已經變成天經地義的事,有相當多的媽媽在上班前會把寶寶交給托兒所,但是在把寶寶交給托兒所的那一瞬間,有些媽媽對寶寶流露出難以割捨的感情,久久不忍離去;也有一些媽媽非常的乾脆俐落,把寶寶交給保姆後,頭也不回的就趕著去上班。 對寶寶來說,這是處於跟最信賴的人以及最喜歡的人分離的狀態,所以把寶寶交給保姆時,媽媽的呼喚及一個寵愛的擁抱也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只要每天早上跟寶寶擁抱,他就會產生一種被媽媽疼愛的感覺,能夠從容的跟媽媽道別,並且感到某種程度的安心。 早晨對寶寶打招呼將成為最好的教養 時常可聽到小學生及國中生的媽媽如此感嘆:「我的孩子不懂得跟別人打招呼…」凡是這種家庭的父母,在家中本來就極少跟對方打招呼,孩子最會學習父母,在嬰兒時期如果父母彼此打招呼的話,就是家長不叮嚀,孩子也會跟別人打招呼。 在早晨醒來時,不妨和顏悅色的對寶寶說一聲:「早安」如果你認為寶寶還小,跟他說什麼它都不會懂的話,那就錯了。對寶寶來說,早晨是他感到最為愉快的時段,即使你再忙碌張羅著家事,也要盡量克制自己慌亂的情緒,以優閒而柔和的聲調對他說話,媽媽的溫言婉語,最能讓寶寶喜悅,並促進頭腦迅速發達呢。 教寶寶說話時,也要讓他模仿動作 三個月大的寶寶,即使媽媽說:「向爸爸揮手說再見!」寶寶也不會模仿。不過到了七、八個月大時,寶寶就能夠發出各種聲音,對任何東西也會感到好奇,你必須巧妙的抓住這個機會,在對寶寶說話時最好也加上動作,例如對老公說「再見」時,如果也同時揮手的話,寶寶也會學你揮手,假如寶寶還無法做到,妳不妨把他的小手舉起來揮一揮,只要做到這種地步他就會記牢。 有時候媽媽抱著寶寶坐公車時,寶寶會對著隔壁的乘客微笑,碰到這種情況,大家都會覺得寶寶很可愛,往往會對寶寶說:「你要跟媽媽到哪裡啊?」但是很多媽媽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擺出那種「不能跟陌生人說話」的冷漠眼神,讓人感到非常掃興。因為妳的寶寶太可愛,所以別人才會想跟他說話,因此媽媽不妨代替寶寶回答說:「我們去買東西啊!叔叔再見。」寶寶就會從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溫情,以及彼此的關心中,學習做人的道理,如果媽媽採取那種「別理睬別人」的態度,將等於自己斷了寶寶學習的機會,所以為人父母者必須以更廣闊的心胸去面對這個世界,以作為寶寶的榜樣。

轉貼--兩歲幼兒如何教才會不抓狂

2006年07月12日
公開
60

轉貼文章來自bbhome新知頻道 http://www.babyhome.com.tw/main/ch/ch.php?chid=4&id=138&op=d 兩歲幼兒如何教才會不抓狂 ■摘錄自《2歲幼兒如何教不抓狂》•佐藤真子著 世茂出版社出版 一提到2歲的幼兒,你會想到甚麼呢?「凡事都要自己來.…..」、「甚麼都說不喜歡.…..」但是做起事來卻又笨手笨腳,一定要大人在一旁守候。的確,2歲的幼兒正是這麼一個麻煩的年齡!他們的心理層面已有迅速的發展,但仍限於一個自己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混亂、掙扎期。 或許有些父母也曾因為照顧2歲幼兒,碰上許多頭痛問題深感困擾,甚至有「置之不理」之感,讓自己也陷入「凡事皆不順心」的煩躁期。雖然有句話說:「如果孩子是2歲,那父母親也是2歲。」但唯有深入「獨立期」的幼兒的內心世界,有耐性地守護著孩子,才能讓親子在各方面一起進步與發展。 ?2歲幼兒的生理與心理發展 在寶寶迎向2歲生日的那一天起,你可以認定他已經完全脫離「嬰兒期」,正式邁向幼兒期。2歲正是走路、跑步、跳躍等運動層面的基本機能,大幅躍進的時期。孩子對於這些逐漸形成的能力,莫不充滿躍躍欲試的衝勁。所以,自我的這些衝勁能充分獲得滿足的孩子,不管是誰到了3歲左右,在走路、跑步、跳躍等動作上,都會有驚人的發展。 對2歲的幼兒來說,上下樓梯真是最佳的冒險遊戲;若在散步途中看到樓梯,即使繞遠路也會故意跑過去爬一爬。就連百貨公司或超市的欄杆扶手,也要攀爬一番,尤其對電梯更感興趣。這時父母親應該多注意孩子的舉動,避免發生危險。等他習慣上下樓梯的節奏感之後,從好幾層的樓梯上跳下來成為新的刺激遊戲。一開始他還有些顧忌,要求父母親助他一臂之力,等他越來越大,膽子也跟著變大,總有一天他自然會成功地從樓梯上跳下來。 2歲的幼兒在心理層面上的發展,遠比生理方面進步更多。例如,他為了強化自我的意識,經常會出現「不要」、「不好」的回應。這時不管是要他收拾玩具、脫掉髒了的衣服,甚至是要給他最愛的香蕉,都會得到「不要」的回應;聽多了總覺得他把說「不要」當作一件有趣的事呢!這時父母千萬不要出現「這個孩子怎麼變得這麼搞怪!」的念頭。其實這種表達「不要」的行動,對孩子在自我意識的建立上,有非常重要的功用。 對一個2歲大的幼兒而言,當自己的要求受到限制或禁止時,要如何堅持自己「不要」、「不好」的念頭,以及說出「好」或接受別人的意見,都是相當寶貴的學習課題。雖然有些老生常談,但在此還是要強調,一個放棄自我意識,完全順服別人的孩子並非「好」孩子。希望父母親多用些心思,輔導孩子找出自我解決問題的方法。 ?大小便的訓練--掌握時機為其要訣 即使你不覺得緊張,但一發現孩子已經2歲了,還是會突然介意他大小便的自理問題。尤其當他的同伴一個個擺脫尿布的束縛後,你不禁也為家裡的孩子著急起來。 或許有很多媽媽之前都有嘗試訓練孩子大小便的失敗經驗,最常見的失敗原因是,孩子還沒有到不穿尿布的時間就開始訓練他,正因為他的腦部還不能充分控制排尿系統,媽媽就急著訓練他,當然不容易成功。至於這個時間是甚麼時候,因個人發展而異,一般最快的話也要1歲半以後。 掌握時機為其要訣,等孩子的膀胱剛好裝滿尿液,再帶他上廁所,他就能順利解出, 但這只是偶爾碰上恰當的時機;大小便的訓練正是為了讓孩子意識到這種偶然性。所以,儘可能瞄準想尿尿的時機,持續誘導孩子去廁所或便器「解決」,才是訓練成功的要訣。像午睡後或早上起床時,都是最佳的時機,而離上次尿尿約2個小時的間隔時間也最適合。不過,要是孩子不想尿,或待了2、3分鐘還尿不出來,就不要勉強他。萬一他過不到2分鐘又尿下去,千萬不要生氣;這可能是孩子比較敏感,不太習慣這種訓練。其他像天氣冷或水喝多了的時候,就要縮短尿尿間隔的時間,常帶他去尿尿。 ?穿脫衣物--「自己做」是獨立的第一步 孩子一過了2歲,都會想要自己穿衣服或脫衣服。不過,他們穿衣的技巧有待商榷,倒是脫衣服的技術好多了。像洗澡時脫衣服或就寢時換上睡衣,都是他們最佳的表現時刻,即使花很長的時間才脫得掉,仍樂此不疲。媽媽也可在適當的時機教他收拾脫下來的衣物。 而最讓媽媽頭痛的是,明明沒有時間了,他還堅持要自己脫衣服,尤其是早上上學或洗澡時,總讓媽媽忍不住出手幫忙。不過,這種想要「自己做」的意識,決定了自此萌芽的獨立心會成長茁壯或不幸夭折,對孩子日後的性情具有重大的影響。所以,當孩子表示想「自己」做做看時,原則上同意他的要求,尊重他的意思吧!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他們對週遭大人的期望也不盡相同。正如同孩子有自己的特色一般,每對父母親也具有不一樣的特質;再加上核心家庭、大家庭或單親家庭等等不同的生活背景,更造就出性格、脾氣都不一樣的孩子。所以,每一對父母親都應該試著找出最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教養方式,才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該不該割包皮? ...有關寶寶包皮的幾篇文章

2006年05月30日
公開
50

認識包皮 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外科主任 張北葉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嬰幼兒的包皮,之後,您將會很肯定的找到了答案。到底嬰幼兒是否需要割包皮? 從嬰兒外生殖器的前半部可看到陰莖、龜頭和兩者之間的冠狀溝。而整個生殖器是由一層完整的皮膚包住,其中蓋住龜頭部份的皮膚就稱作〝包皮〞。 包皮有兩層,外層是皮膚的一部份,內層則是一層黏膜層,有點類似口腔內的粘膜。 出生前,包皮和龜頭是由相同的組織結合在一起,它門是完全在一起的發育的組織,也就是說:它們有共同的麟狀表皮細胞。所以包皮內層是和龜頭合為一體,不可分離的。不像成人包皮內層和龜頭是可輕易完全分開。經過一段時間,包皮內層及龜頭表面都開始剝落一些細胞,其實這種表面細胞剝落的現象終其一生都在發生,只是嬰幼兒時期比較特別。因為這些剝脫細胞一直留在一個密閉相黏的空間內,無法脫離,經常積在一起,就結合成一種乳白色的脂狀物,潛在包皮和龜頭之間縫隙內,俗稱嬰兒的包皮垢。這些白色脂狀物是完全潔淨無菌的,它會逐漸擴大並撐開包皮開口處,藉著清洗而流出去了。 由許多不同方向的包皮垢會撐開包皮和龜頭的間隙,逐漸地,整個包皮就能完全與龜頭分開。這個過程由3歲開始最明顯,到了青春期就有95%,以上的男孩完成此一成長過程。之後包皮就有一種回縮現象,此現象會將原本包在龜頭的皮膚向腹部拉回。事實上,陰莖有時勃起也會加速這種回縮作用。根據台灣的國小學童調查得知:三年級以前只有40%的小朋友包皮和龜頭完全分開,此後分離率大增,到了六年級分離率已達80%,但最後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露出龜頭。 出生嬰兒的龜頭非常細嫩,容易被尿液及大便刺激,包皮就是用來保護龜頭的。如再出生時就割包皮,有時裸露的龜頭會受刺激而變紅腫,尤其是尿道開口處最易受到傷害,甚至引起小小的潰瘍,以後會造成尿道口狹窄。因此,如果不是基於宗教理由,目前是不建議出生嬰兒割包皮的。 包皮不是多餘而會惹麻煩的皮膚。它不會製造污垢,也不會限制龜頭生長,它只是保護龜頭而已。所以,最好的處理態度是:1.包皮炎或龜頭炎,必先處理發炎,等急性期過後才能手術。2.包皮的開口過小,當便溺時包皮會出現球狀膨起,尿液解完後仍會慢慢滴出,此時可以手術割除。3.有時包皮回縮到冠狀溝後方時,卡得太緊而無法拉回到原來的位置,因而充血形成一個腫環,很容易造成潰瘍,此時要在麻醉下立刻將包皮復位並等消腫後早期割除。4.如果包皮過長造成反覆的局部刺激,且因便溺後殘餘的尿蓄積在包皮內,經常感到不舒服之情況時,宜將包皮退出清洗保持清潔,等青春期之後再進行包皮環狀切割術即可。 小寶的包皮要割嗎? 長庚醫院小兒外科醫師 ◎張北葉   小嘟嘟最近每次小便都要很用力,醫師看了說是因為出生時就割包皮,造成的尿道口狹窄。 小強生下來包皮就太長,包皮沒法翻出清洗內部。 小國國被發現包皮太長且常常會紅腫,而在看診時醫師說是出生沒有割包皮引起發炎。 到底嬰幼兒適不適合割包皮?要不要割?什麼時候才需要手術?這是困擾父母親相當多的問題。 包皮是保護龜頭的 包皮的作用是保護龜頭的。想像一下,原始人在草原上跑,樹上及溪邊活動如果沒有包皮保護龜頭不慎被草或樹枝割傷是會大量流血的。因此原始人類是到成年都不宜割包皮的。嬰兒時期包皮是完全粘貼在龜頭上無法分開。包皮完美包住龜頭並且延伸到龜頭外;包皮的開口也很小。這樣的結構才能完全保護龜頭。成年以後生殖的功能彰顯出來,性交過程,如果龜頭露出就能直接射精到子宮頸。因此包皮在以下幾個因素逐漸由嬰兒期的全包,到成人期可以自由伸縮,露出龜頭。 1. 男性荷爾蒙的分泌是主要因素,它使包皮與龜頭粘連處鬆開。 2. 我們看圖二就可以瞭解,一般包皮內層及龜頭表面終其一生會剝落一些細胞,但只在嬰幼兒期比較特別,它會一直留在一個密閉相黏的空間內,經常堆積在一起,就合成一種白色脂狀物,潛在包皮與龜頭之間的縫隙內,俗稱包皮垢,它是完全潔淨無菌並會逐漸擴大,幾個月後撐開包皮開口處,藉著清洗而流出去了。 3. 幼兒在2歲以後自然勃起的現象就常常發生,尤其是夜晚近天明時常有勃起現象,使包皮常向後退開,這也是包皮逐漸與龜頭分離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們根據台灣的國小學童調查得知:三年級以前只有四成的小朋友包皮和龜頭完全分開,此後分離率大增,到了六年級已有八成的小朋友會完全分開,到了青春期就有九十五%以上的男孩完成此一成長過程,但最後不是每個人都會露出龜頭。由以上敘述可以知道嬰幼兒包皮是完全保護龜頭的,就像香蕉皮是貼住香蕉。它不須要剝開清洗,只有香蕉皮剝開後我們才不能保證香蕉的清潔。所以成人的包皮如果仍然蓋住龜頭,小便後難以完全避免在包皮及龜頭之間留下尿垢。因此須要每天退下包皮清洗龜頭溝。 出生嬰兒的龜頭非常細嫩,容易被尿液及大便刺激,包皮就是用來保護龜頭,如在出生時就割包皮,有時裸露的龜頭會受刺激而變紅腫,尤其是尿道開口處最容易受到傷害,甚至引起小小的潰瘍,以後會造成尿道口狹窄,因此如果不是基於宗教理由,目前並不建議出生嬰兒割包皮。 什麼狀況要施行包皮手術 包皮不是多餘而會惹麻煩的皮膚,它不會製造污垢,也不會限制龜頭生長,它只是保護龜頭而已,只有下列情況才須於兒童期施行包皮手術: 1. 包皮炎或龜頭炎:必先處理發炎,等急性期過後才能手術。 1.不過有時幼兒紅腫疼痛不是發炎。而是局部包皮和龜頭因勃起或外力造成分離引起的。表現分離時龜頭失去一層細胞好像燙傷,水泡破掉時真皮露出一樣的紅腫疼痛。所以要區分幼兒的「發炎」是真的細菌感染或是局部剝離造成,就必須找醫師看。 2. 包皮的開口過小,當便溺時包皮會出現球狀膨起,尿液解完後仍會慢慢滴出,此時手術可以減少泌尿道感染機會。 3. 有時包皮回縮到龜頭溝後方,卡得太緊而無法拉回到原來的位置,因而充血,形成一個腫環,很容易造成潰瘍,此時要在麻醉下立刻將包皮復位,並等消腫後早期割除。 何時最適合割包皮? 割包皮是人類自古以來最早,最常見的手術。現代人靠包皮保護已經失去其意義。因此包皮和龜頭能完全剝離後割包皮就是個人自由選擇了。在此之前割包皮還要將粘連部位用力剝開造成龜頭破皮,雙重痛苦。所以最合適的年齡是青春期發育以後,局部麻醉下施行手術。手術後就不致在包皮內留下尿垢。嬰幼兒割包皮不但全身麻醉,手術腫大程度一倍於成人,就像成人割包皮之外再被燙傷一樣的痛苦。 如何照顧幼兒小雞雞 如果瞭解以上說明,就知道以下照顧的要點: 1. 幼兒不須要剝開包皮清洗,他們是完全乾淨的。 2. 小便疼痛,不一定是發炎,吃止痛藥2~3天就好。只有紅腫、留膿液才一定是發炎了。 3. 包皮在成長過程是會自然退縮,一旦部份分離就要清洗了。 再談包皮手術 要不要割包皮是一個令父母困惑的問題,許多年前,各大醫院都在嬰兒出生時詢問媽媽是否要割包皮,最近就很少會有醫師建議嬰兒割包皮,因為隨醫學的進步而逐漸瞭解,割包皮其實是沒有必要的。要瞭解這個問題就必須先瞭解大人與小孩的包皮在生理及構造上的不同。 一般而言,幾乎所有的爸爸都不記得自己在幼兒時期的包皮狀況,也一直認為兒子的包皮及陰莖是大人構造的縮小版。事實上,大人的包皮只是覆蓋在龜頭上的皮瓣,可以推開清洗,而小孩的包皮內層嫩皮是完全黏連在龜頭的表皮上,兩者之間完全無空隙,這種構造是為了保護嬰兒細嫩的龜頭,不受細菌及尿液的侵犯。我曾經做過國小學童的調查,發現在四年級學生中,有百分之四十的人龜頭已成熟,和包皮分離,可以褪開清洗。六年級學生則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龜頭和包皮分離,換言之,包皮和龜頭要在青春期開始時才進行分離現象,如果明白這個過程就知道小學以前絕大多數的幼兒是無法看到龜頭且褪不開,這才是正常的。大多數的父母仍然會有以下幾點錯誤的觀念: 1. 認為包皮除了保護外,沒有其它功能 2. 包皮給人的印象只是麻煩,且容易藏污納垢。 3. 甚至有些人還會懷疑,包皮會妨礙龜頭的發育而認為是累贅,不如趁早割除,較有利於清洗和發育。 以上觀念並不被醫學界所認同,近年來,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告誡,沒有必要條件就不應該割包皮。 此外一般家長的困惑以及要求開刀的理由,無非下列幾種情形: 1. 我兒子的包皮太長,超過龜頭:其實百分之九十的男孩都是這樣,當長大以後,包皮不一定會過長。 2. 兒子常覺得癢,會去抓小雞雞:三歲以後男孩逐漸進入性蕾期,會開始玩弄它,此時不必嚴禁這種行為,大約進入小學就會改善。 3. 他的包皮內有一個白色的腫塊:這就是我們俗稱的包皮垢,因為包皮內層嫩皮和龜頭表皮都會有分泌物或剝落的細胞會聚集成小白粒,像瓜子一樣,有時引起發癢,這個小腫塊最後會衝出來,像牙膏或白色起司一樣,接著這部份包皮與龜頭就分離了,不須手術清除。 4. 包皮開口常常紅腫,小便會痛:包皮真正發炎時整個陰莖都會腫大,有時由包皮開口分泌膿水。但一般清洗時被不慎剝開,或是夜間勃起將龜頭及包皮黏合處撕裂,造成小便疼痛,此時清洗乾淨擦一些消炎藥膏,三天就會好了。 以上現象,不必手術,可以等到青春期發育完全,由孩子自行決定是否要割除包皮。 為何我不主張兒童時期割包皮,其原因有: 1. 避免全身麻醉:兒童割包皮非常疼痛,必須全身麻醉,長大只須局部麻醉,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危險性。 2. 減少疼痛:兒童期龜頭尚未與包皮分離,此時割包皮,須將嫩皮和龜頭剝離,這個動作使包皮表層失去黏膜,就像燙傷起水泡後,外皮脫落,留下失去表皮的真皮層一樣。須要經過結痂期及新生表皮層的過程,三週才會痊癒,青春期以後,包皮已自然和龜頭表面分離,那麼手術傷口就只有在縫線處,幾天就不太痛,七天即可完全癒合了,換言之,兒童期要多痛兩週,而整個龜頭像燙傷一樣的劇痛,實在不值得。 3. 避免設計不良:兒童的陰莖尚未發育完全,包皮要留下多長,才是合適,有時不易準確設計,長大時才能量身切割、縫合,當然比較合適。 不過,還是有些情形,是必須在兒童期施行包皮手術的: 1. 經常尿路發炎:但經過檢查,腎臟、膀胱都很正常,此時發現包皮開口極小,就應割包皮,以免再次感染。 2. 包皮不足:這是一個難以瞭解的情形,包皮不足的幼兒是無法看到龜頭,包皮整個包住陰莖,但外表看來陰莖極短小,像似金字塔狀,尖尖的包皮開口只有部份龜頭突出身體外面,大部份陰莖埋在脂肪層內。家長常以為包莖,請醫師割包皮。 3. 經常包皮發炎:約有百分之七的小孩會發生一次以上的包皮炎,此時整個陰莖紅腫,開口流膿,經過治療後,只要常常褪開清洗包皮開口即可,如果反覆發炎就要割包皮了。 4. 小便時包皮先形成小水球,然後才尿出來:這是包皮開口太小,小便不能直線解出。尿液先將包皮和龜頭之間充滿,才向外射出,這類兒童的包皮與龜頭早就分離,但包皮開口太小,無法清理,有引起尿路感染的機會,因此及早手術,可以解決清洗問題,並預防感染。 綜觀上述,我們可以藉著瞭解包皮正常構造去判斷該不該施行手術治療,但更重要的是,為人父母還須要學習去照顧寶寶的包皮。提供以下幾點做為參考: 1. 不宜人為褪開包皮:包皮黏連龜頭才是最完美的保護,因為它是完全無菌且不必清洗,許多父親以為自己的構造正常,兒子不能剝開會藏垢,應該褪開清洗,那就大錯特錯。褪開後會引起剝離疼痛,又須要每日清洗,如此一來既麻煩又多此一舉。 2. 不必禁止幼兒玩弄包皮:此時不是包皮過長而引起痛癢,而是自然生理發育,只要不摩擦破皮即可。 3. 注意清潔:進入小學,兒童逐漸有包皮褪離現象,此時只要褪到自然分離處清洗即可 不必急於洗到整個龜頭溝,但也應該指導清洗包皮內部的工作了。 如果完全明白包皮正常構造及生理,你仍然還相信要及早割包皮,那就真的對不起兒子了!!

美術填色小遊戲

2006年05月02日
公開
55

在討論區看到這個小遊戲 我覺得這個填色小遊戲還不錯 不過 要比ㄚ弟大一點的小朋友玩比較好吧!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0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0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0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0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0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0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0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0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0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1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1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1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1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1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1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1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1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1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1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2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2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2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2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2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2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2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2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2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2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3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3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3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3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1-3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0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0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0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0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0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0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0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0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0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1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1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1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1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1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1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1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1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1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1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2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2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2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2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2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2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2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2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2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2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3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3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3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3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3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02-3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0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0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0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0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0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0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0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0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0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1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1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1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1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1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1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1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1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1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1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2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2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2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2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2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25-4.swf #2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2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2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2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2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3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3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3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3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3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3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3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3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3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3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4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4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4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4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4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4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1-4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2-0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2-0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2-0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2-0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2-0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2-0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2-1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0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0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0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0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0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0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0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0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0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1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1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1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1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1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1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1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1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1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1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2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2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2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2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2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2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2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2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2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2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3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3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3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3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3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3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3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3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3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3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4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4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3-4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0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0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0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0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0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0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0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0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0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1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1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1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1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1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1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1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1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1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1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2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2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2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2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2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2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2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2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2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2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3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3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3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3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3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3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3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3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3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4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4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4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4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4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4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4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4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4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4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5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5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5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5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5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5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5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5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5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5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6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6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st-04-62-4.swf #3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01-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02-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03-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04-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05-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06-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07-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08-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09-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10-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11-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12-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13-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14-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15-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16-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17-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18-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19-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20-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21-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22-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23-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24-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play/03-25-1.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06-0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06-02-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06-03-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06-04-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06-05-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06-06-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06-07-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06-08-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06-09-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06-10-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06-11-4.swf http://www.yurinuri.com/data/ani/06-12-4.swf

三歲前幼兒遊戲識字法

2006年05月02日
公開
59

來自幼兒學習討論區 小豬豬媽 的分享 三歲前幼兒遊戲識字法   在教孩子識字的過程中,成年人要設計多種多樣的遊戲來誘導孩子,使孩子感到識字能獲得歡樂,把識字當作每天必不可少的遊戲活動,在不知不覺中識字、脫盲。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教者有心,學者無意”。   該怎樣把識字與遊戲結合起來,使孩子感到有趣而樂於接受呢?下面講幾種遊戲識字的方法:   1.捉迷藏:即把字卡藏到容易找的地方讓孩子找。找到了,讀一讀,表揚一番。也可讓孩子去藏字,媽媽找字,讀字。   2.玩玩具:跟孩子玩什麽玩具,就在玩具上寫上相應的字,讓孩子認讀。   3.做動作:邊教字邊做動作;教“跳”字做一個青蛙跳的動作;……等等。凡是動詞都可以做相應的動作,加深印象。   4.裝表情:教育些帶感情色彩的動詞和形容詞 要有臉部表情。如教“笑”字,要帶動孩子哈哈大笑,教“哭”字要和孩子一起裝作哭的樣子;動作、表情的適當誇張,可加深孩子識記。   5.釣魚識字:把字卡當作魚撤在地上,讓孩子去“釣”,釣來一個字卡教一個字,此法可把孩子認過的字當作魚讓孩子釣。成人讀一個字,孩子必須釣到那個字,讀出那個字才算釣到了“魚”。也可以幾個孩子比賽看誰換釣到“魚”。這方法用來復習鞏固效果好。   6.表演識字:讓孩子表演他最喜歡做的遊戲,如孩子喜歡當小大夫,就讓他坐到寫有醫生的位置上,對病人問這問那,用一聽筒在聽,開藥方,打針……這時候教育他識讀,“醫”、“藥”、“病”、“針”等,就不會太難。   7.吃東西識字:孩子在吃東西時,往往是最高興的,這時教他識讀字,興趣也會高些。如削鳳梨時教“菠”、“蘿”,切西瓜時教“西”、“瓜”,吃冰棒或糖果時教包糖紙上的那些字。   8.講故事識字:給孩子講故事,邊講邊把故事中主要人物,關鍵情節在黑板上寫下來認一認,講完故事後讀一讀,讓孩子復述時再認一認。這樣既不影響講故事、故事,認了字又可使孩子把故事情節記得更牢。   9.遊動物園識字:把許多字卡圍成一圈當作動物園的圍牆,“圍牆”裏面放許多寫有各種動物名字的字卡。說有許多小朋友要上動物園去玩,開哪個門進去呢?看門人說走“××”門進去安全,如果開錯門,老虎會逃出來咬人的,這時候要孩子去“××”門,開對了才能進動物園,開錯了重開。進了“動物園”讓孩子撿一個個的字卡來問:“媽媽,這是什麽呀?”媽媽說:“唷 ,好大的大老虎的‘虎’字…”如果場 地大,還可在動物園內再分隔成幾個“猴”、“虎山”、“雞禽館”、“熊貓館”之類的小圈圈,可以把各種飛禽走獸的名詞都教孩子認讀。此法復習舊字,認新字,效果都很好。   10.踩字過河識字:地上畫兩條平行直線當作是一條河,河中間放若干個字卡當作“橋”,孩子要從“橋”上“過”河去,先要讀出一個字才能上前踩中跨到前面的這個字上,讀錯了重教重讀。過了“河”還要從“橋”上返回來,再一個字一個字讀過來復習一遍,能做到一字不錯返回來的要大大表揚。   11.教布娃娃識字:讓孩子當小老師,讓布娃娃、絨毛狗、小熊、猩猩、企鵝、大熊貓等絨布玩具當學生,成人當班長喊“起立、坐下”識字……此法用來復習已經學過的舊字有很好的效果。   12.出門之前識字:讓孩子上兒童公園前,先要認一認“兒童公園”四個字。凡是孩子迫切要求出去玩的時候,都可以先識幾個字再行動,到外婆家去也可以學“外婆”兩字,認認外婆家居住和街道、村莊、門牌號碼等。 13.引誘孩子識字:成人與成人說話,故意相互問字,教字,寫字,猜字謎考字,談得津津有味,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引誘孩子主動來看來問,積極參與識字活動。   以上介紹的十幾種室內識字法,還僅僅開了個頭;針對3歲前孩子的心理特點,還可能創造出更多更好的心理特點,還可能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來。但不論何種方法,識字活動都要做到三定;定時間、定地點、定教師,要每天固定一恰當的時間和一個比較安靜的地點,根據孩子學習情緒高低進行幾分種到十幾種遊戲學習,天天不間斷。學習地點要安靜,有文字、圖畫、桌椅、黑板、地圖、玩具、小紅花、表揚欄等智育環境佈置。這樣時間一久,便會形成條件反射,一天不學孩子會悶得難受。   至於室外遊戲識字,方法更多;成人要隨帶紙筆備用,孩子外去,視野寬,十分高興,什麽都感到新鮮;特別是看到自己認過的字在廣告、標語或招牌上重現,會像老朋友久別重逢一樣興奮,很喜歡讀。這時對出現的新字也特別好奇,愛問愛讀。所以室外遊戲時要鼓勵孩子多注意文字,時時處處留心。玩耍中遇到新奇事物,應立即寫給孩子看、讀。   上面講的室內外遊戲識字和選擇的字、詞 、句,都不要固定教材,更不要講究系統。但選的詞和造句要講原則。這些原則是:   1. 教孩子是感興趣的字、詞、句。   2. 教孩子最熟悉的字、詞、句。   3. 結合孩子在生活遊戲中感到特別高興的事,當場選字,遺詞、造句,編兒歌。   4. 學過的字要有記載,分初次認讀、基本鞏固、能熟練運用三類整理,以便有針對性地做復習遊戲。   5. 教字以識讀爲主,不要要求聽寫。

分享--"為孩子選擇適合的幼稚園:父母必備的知識"

2006年02月23日
公開
48

"為孩子選擇適合的幼稚園:父母必備的知識" (The Preschool for Parents:What Every Parent Needs to Know About Preschool) 本書由幼稚專業,以家長需要的觀點闡逑,如何為孩子選擇適性發展的幼稚園及幼教課程。一所適合幼兒的幼稚園應該包含適性發展的課程、專業師資、及安全豐富的學習環境,該書以提供資訊的方式,引導家長瞭解不同的教育哲學,課程的特質,及如何篩選好的學前機構。例如:家長可用以下的重點,以電話了解幼稚園的狀況,再決定要不要實地參訪幼稚園。 電話訪談時需詢問的問題 學校名稱 園長 地址 電話號碼 你們的教育哲學是什麼? 註冊程序 學費、註冊費和其它雜費各是多少? 上課的時數和學年是怎麼計算的? 你們會在正常課程開始前和結束後提供課後照顧服務嗎? 你們暑假開課嗎? 學校對生病的學童的規定為何? 你們如何管教孩子? 你們對特殊需求的孩子或殘障孩子的政策為何? 你們是不是立案的幼稚園? 你們是否曾經接受幼稚園評鑑? 學生和老師的比例怎樣? 一班有多少學生? 老師己在學校任職多久了? 有沒有娃娃車?如果有,安全管理措施為何? 幼稚園的教師証照情形? 對學童的飲食政策是什麼? 孩子每天的作息活動情形? 老師和家長溝通的方式為何? 當父母想來看孩子的時候,就能來學校看嗎? 家長參與學校課程的情形如何? 貴園對代理人代替家長接送幼兒的管理措施為何? 啟示: 本書雖是為美國家長寫的一本書,但內容的豊富與完整性,也可 供國內家長做參考。 文章來源 作者:Diane Trister Dodge & Toni S.Bickart 合著 摘譯者:張孝筠(花蓮師院副教授)609字 感謝芭比哇哇哇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