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臺北探索館

2005年07月20日
臺北探索館舉辦「行行復行行-臺北大眾交通特展」~8月26日
由於公車捷運發達,在臺北市沒有私人交通工具,一樣能自在優游地享受便捷舒適的大眾運輸工具。為了讓大家了解臺北交通的歷史,台北探索館自昨(12)日起至8月26日止,舉辦「行行復行行-臺北大眾交通特展」,展示早期的公車站及公車的實體情境,喚起民眾對過去扮演大眾交通運輸的公車的種種記憶,並展出汰換不用的剪票機、鐵製分段證、公車代幣、舊式公車路線牌等公車內部的裝設,引領觀眾走入時光隧道感受臺北大眾交通的過去、現在及未來。
昨日上午應邀參加開幕典禮的車掌張百合小姐,談起她從民國48年開始擔任車掌小姐一職,35年的車掌小姐生活讓她經歷了公車的流變。她說,以前公車的座位是U字形而非現在的非字形,而冷氣車也是83年以後才出現的,談到當車掌小姐的趣事她回憶到,剛開始車掌小姐是在車外剪票,但因為公車司機常常忘了車掌小姐還未上車即將車開走,於是後來改為在車上剪票,這段經歷是很難忘的回憶。超級公車迷吳愷笙同學,現場示範製作民國75年的紙彩虹公車及2001年KIA公車的紙模型。

新聞處長游梓翔表示,「食、衣、住、行」中「行」雖被放在第四位,但重要性卻不亞於食、衣還有住,行的發展幫助了市政府與周圍商圈相互串聯,市府各部門的努力都是為了要讓臺北市民擁有更好的行的環境。

交通局副局長林麗玉提到,運輸工具的發展與人類文明有密切關聯,不僅促進貨物流通,更使得人跟人之間的感情更親密,間接促進了都市發展,她也以臺北整個交通的發展為例,點出交通便利是臺北經濟發達最重要的原因,而透過展覽希望民眾可以了解運輸工具與都市發展密不可分的關係。

「行行復行行-臺北大眾交通」特展介紹與市民密不可分的臺北交通。從清亮的氣笛聲、轟隆隆柴油引擎的傳統火車到現代科技化高鐵的演變、從有車掌小姐隨車的老舊車票以至現在使用新式悠遊卡的演化歷程。特展中詳細介紹人力車、三輪車、公車、捷運到高鐵等,從過去到未來臺北市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的演變,藉由圖像與老公車的實體展示物件,探討從日治時期至今臺北公車的發展過程,重建老公車車內的情景,勾起民眾過去搭乘公車的種種回憶。

展覽現場不只有古早味的回憶,還有高科技的未來,展場內設有捷運模擬駕駛互動遊戲吸引了小朋友目光,讓人身歷其境體會駕駛捷運的樂趣,復古的公車站牌和柴油引擎大客車的內部模型也吸引了相當多民眾爭相合影,大人小孩都樂在其中。

展覽以活潑輕鬆互動的方式,古今參照的情境設計,完整呈現台北市交通的歷史與願景,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台北探索館二樓特展廳,一起來探索台北交通,開拓新視野,相關活動請上臺北探索館或洽02-27574547,現場備有限量懷舊紀念公車票供民眾索取。

資料來源:http://www.taipei.gov.tw/cgi-bin/Message/MM_msg_control?mode=viewnews&ts=42d4ad16:78b5&theme=&lay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