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JESSIE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就是愛玩

2008年07月22日
公開
4

早上8點不到,喝完奶的瑋就清醒了, 果真聽爸比昨夜的話?「早點睡、早點起床,才能跟爸比、媽咪說bye bye」 可是瑋昨夜應該也是12點多才睡,這樣一共才睡8小時而已。 等我們要出們上班,瑋也忙著去穿鞋,只好一起帶到樓下公園, 瑋一見到公園,心就像飛了一樣,敷衍般地揮一揮手、轉身就往溜滑梯方向跑去, 只留下一對自作多情的爸媽,尷尬∼ 晚上爸比提議先在新竹吃飯,回去就可以陪瑋在公園裏玩個夠, 不過,七點多就接到奶奶來電說,要我們快回去,她受不了瑋瑋啦∼ 後來聽奶奶說,原來小三哥和瑋瑋原本正在盪秋千, 瑋瑋想玩其他器材,奶奶分身乏術不肯讓瑋瑋離開, 結果,瑋瑋竟然對奶奶發脾氣啦,氣得奶奶來電通知爸比∼ 吼∼這小子真是越來越有個性了。 二位小朋有在公園裏玩得又累又渴又不想回家, 爸比說要去買多多,好不好? 瑋脫口而出一聲「不要」,隨即發現不對勁,趕快說「好」, 那個表情也實在好笑。 這個階段的瑋,有點愛吃醋, 去7-11買多多的路上, 原本爸比抱瑋,媽咪牽小三哥的, 瑋看到後,馬上過來要媽咪牽他, 又發現媽咪另一手仍牽小三哥, 隨即要媽咪抱他, 於是走一段路後,他又發現爸比牽小三哥, 他馬上又跑向前去要給爸比牽手, 哎,小瑋你的腦袋瓜很瞎忙耶∼ 玩累的瑋瑋,媽咪幫他洗完澡仍不想睡, 最後,爸比出動推車,夜深人靜出門去散步, 果然沒多久就睡覺著回來囉, 這就是愛ㄍ一ㄥ的瑋瑋啦。

悠閒的一天

2008年07月20日
公開
11

晚上瑋總是到11點還不想睡, 這幾天好像習慣跳彈簧床,媽咪躺在床上, 這小子覺得好玩,以媽咪當中心線, 左邊跳到右邊、右邊跳到左邊, 而且越來越HIGH... 早上不到8點就被媽咪、爸比吵醒, 不過看完「天線寶寶」後又不支倒地從9點半開始補眠到11點半。 中午預定去吃福利餐廳,一行人包含奶奶、 小飛叔叔和小三哥哥、我們一家三口就浩浩蕩蕩搭公車去市區吃中飯, 這是小瑋第一次搭公車,我們跟他說坐BUS, 一路上就不時聽到他說BUS,好奇地東張西望, 直到快下車看到小三哥哥拉單槓、他也想拉,才開始魯起來。 到了餐廳才知道今天包場辦喜事、不對外營業, 於是臨時找了一家麵店, 媽咪點的牛肉湯冬粉很辣, 幸好奶奶幫瑋帶了一碗粥,再加上過水後的小菜, 勉強可讓小瑋吃一餐。天氣熱、店內人氣也鬧烘烘的、 連瑋也躁動不安,媽咪吃一半後, 趕緊把瑋帶出來,坐在騎樓下陌生人的機車上, 總算安撫、轉移瑋瑋的注意力。 後來考慮小朋友可能都沒吃飽,一行人轉往新光三越地下餐廳, 那知瑋瑋看到這五光十色的環境,根本是樂歪了, 奶奶點的乾麵也不肯吃,開心地到處亂跑、亂竄不受控制, 這時爸比早已氣壞,不肯理瑋瑋, 媽咪只好緊盯著瑋,陪他到處逛逛, 我想瑋也是「鄉巴佬、第一次進城」, 滿足他的好奇心也是需要吧。哈。 後來媽咪買了一球香草冰淇淋給瑋, 告訴他這就是DISNEY裏常看到的「ICE CREAM」, 第一次吃冰淇淋的瑋顯得很開心哦。 回程坐上賣場免費巡迴巴士, 路上二位小朋友不約而同地沉沉睡去。 夏天出門,大人累、小孩也不輕鬆, 不過偶而讓他們看看不同的環境,也是不錯的。 午睡後的小瑋,整個人來電, 到客廳拿了爸比的一顆小蕃茄吃後,面有難色, 原來是要大便了,整整二天應該不少, 只見他蹲在大茶儿前,邊看電視、邊嗯嗯, 不時還稍微起身拿桌上小蕃茄吃再蹲下, 遇上嗯嗯要施力時,還把整個臉貼在茶儿, 表情真是讓媽咪笑壞了。終於桌上小蕃茄被瑋吃光後, 蹲太久,媽咪將他慢慢扶起身, 帶進浴室洗澡。 媽咪從星期五晚上就跟瑋說, 假日要帶他去公園玩、盪秋千、溜滑梯的, 為了不食言,媽咪趁著奶奶忙著張羅晚餐的時間, 就帶瑋到樓下的公園, 夜晚微風徐徐吹來, 涼爽又舒服,讓小孩們玩耍再適合不過了。 這公園的缺點之一大概是遊樂器材比較適合大朋友, 高度設計上對小小孩有些吃力和危險, 另一個缺點是有許多大人都坐在椅子上抽煙乘涼, 以致空氣裏煙味很重,這樣對小朋友健康實在不好。 話說回來,瑋看到許多小孩在公園裏玩,還是興奮莫名... 盪千秋,有小朋友在玩,要瑋等等,他會乖乖等等。 看到大朋友們在玩紅綠燈、捉迷藏,硬是要跟人湊熱鬧, 孩子呀,殊不知你只是他們口中的小寶寶, 一個叨著奶嘴不放的小寶寶而已。 大約玩了二小時,小瑋才依依不捨跟媽咪回家。

茹絲葵(Ruth's Chris)

2008年07月19日
公開
11

今天參加爸比公司旅遊-茹絲葵美食之旅, 11點從桃園出發,先將奶奶和瑋瑋送到姑姑家, 離開時跟瑋說, 「爸比跟媽咪出去一下,很快很快就回來囉, 你跟阿嬤、姑姑、姐姐一起玩」, 很順利地瑋也跟我們揮揮手道再見。 步行到茹絲葵雖不到10分鐘, 酷熱的夏天在外行走, 連呼吸空氣都覺得快要窒息。 爸比的同事們陸續到齊後就先上餐前酒, 一共開了二瓶紅酒、一瓶香檳, 紅酒媽咪原本不喝,但在爸比的鼓勵下淺嘗幾口, 記得其中一瓶是2000年份,搭配牛排吃還算順口。 而冰涼又香甜的香檳,媽咪連喝好幾口, 在爸比提醒它後力強、容易醉後,媽咪趕緊停止。 品完酒就開始點餐, 爸比和媽咪對吃都不愛動腦筋,直接點套餐了事, 店裏幫我們負責點餐的WAITRESS都非常專業, 給了我們許多建議, 媽咪點了菲力牛(6盎司), 爸比點了紐約牛(8盎司), 首先上的是麵包, 外酥內軟抹上有點鹹味的奶油,剛剛好一點也不膩。 餐前媽咪選湯品-奶油野菇湯、 爸比選的是凱撒沙拉(油醋醬), 湯品的部分,跟市面相比, 媽咪不覺得有什麼特別, 但還是喝光光了說... 至於沙拉,媽咪覺得沒有爸比自己做來得好吃, 果然爸比吃那一盤沙拉,大約花了半小時左右。 重點主菜上場,媽咪5分熟的菲力牛, 軟嫩汁多味美,份量也剛剛好, 爸比3分熟的紐約牛, 肉質彈性帶點筋很有咬勁,我想市面上應該很難吃到, 爸比邊享用、邊稱讚不已。 每份主菜可附一份青菜、份量不小可互相SHARE, 媽咪點的是椰菜焗奶油, 爸比點的是波菜焗奶油、 對面爸比的同事點的是清燙磨菇, 椰菜焗奶油、磨菇搭配牛排, 味道都還不錯, 但波菜焗奶油因為味道比較淡、 加上口感軟軟的,不太推薦, 不過波菜有豐富的葉酸,媽咪還是吃了好幾口。 飯後甜點原附的是冰淇淋, 不過「焦糖布丁」一直是爸比出差各地拿來評鑑店家甜點製作的標準, 於是媽咪也跟爸比一樣點了焦糖布丁來吃, 飲料是媽咪的檸檬汁、爸比的冰拿鐵。 美式的甜點真的好吃, 只是份量不小,建議二人吃一份, 另旁邊還附了藍莓和萃莓當盤飾,那可是小瑋的最愛(想念ING)。 這樣吃一餐下來大約花4000大洋左右, 拜爸比公司有補助之賜, 讓媽咪享用這美味的牛排(好久沒吃哩~), 另外也謝謝奶奶、姑姑、MIKY姐姐幫照顧瑋瑋, 讓我跟爸比難得地悠閒享用午餐囉。 後記:媽咪一回到姑姑家就趕緊上廁所排空, 可見他們使用的奶油真的很純,呵呵∼。

1—3歲幼兒做惡夢怎麼辦..

2008年07月10日
公開
9

幾乎大部分的家長都有共同的經驗,就是被家中寶貝做惡夢時的尖叫或哭泣聲吵醒的經驗,睡眠對於學步兒而言,不僅僅是體力的補充,更可以促進他們的神經系統以及腦部的發育,進而讓全身的發育更為健全,所以良好的睡眠對於學步兒而言,真的很重要,若是因為做惡夢而妨礙到學步兒的睡眠,不僅是家長傷透腦筋,同時也會影響您家寶貝的發育呢! 學步兒究竟會不會做惡夢呢?研究睡眠的專家告訴我們:小嬰兒在出生之後就會作夢。也由大部分的家長所經驗到的「我的小孩曾在惡夢中驚醒過」,讓我們知道,學步兒的確會做惡夢。 而學步兒作夢的內容並不複雜,他們的夢境多半是經驗的重現,因為學步兒的記憶能力,是傾向去記憶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例行活動。而無論是好夢或是惡夢,夢境都是學步兒用來表達情緒的舞台,是一種情緒的反映。 一歲多的安安最近正在斷奶,所以和一向最親密的媽媽被隔離起來,不僅白天由外公外婆幫忙帶,晚上也改和爸爸一起睡覺。一向還算好睡的安安,這幾天卻都做著惡夢,常常在半夜聲嘶力竭地在「找媽媽」、「媽媽抱抱」中驚醒... 二歲多的婷婷,因為上的幼兒園最近換了一個照顧的老師,這位新來的老師,求好心切,對幼兒的要求稍微比較嚴格,婷婷的媽媽就發現,婷婷在換了老師之後,比較容易做惡夢... 一歲多的學步兒,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好,所以無法向您描述他的夢境,但是身為家長的您仍然可以由他表現「哭泣」、「難過」或是「受驚」的樣子來判斷,小寶貝做惡夢了。 學步兒此時的認知發展進入Piaget所談的「萬物有靈論」,會將所有的東西都看成是有生命的,而他們的認知能力有限,也無法分辨「夢」與「現實」的不同,所以在學步兒因為做惡夢而醒來時,常常還會哭鬧一會兒,似乎沒有真正醒過來的樣子。 而1-3歲的學步兒在心理與人格發展上正處於M.Mahler所提出的「分離-個體化」(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theory)理論當中的分離-個體化期,他們在此時的惡夢多半與主要照顧者(多半是父母)的分離有關。 此外,還有一些原因的出現,會讓學步兒容易做惡夢,例如: 1壓力: 像是上述例子中所描述的「婷婷的新老師」,或是家裡最近有新成員的加入(最常見的是新生兒的出生)。 2新的改變: 例如搬家或是換托兒所等等。 3白天的活動太多,或是睡前的過度活動: 學步兒在睡前的情緒太過亢奮或是吃太多。 4看了或是聽了恐怖的故事或是情節: 學步兒也會和大人一樣,「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當學步兒做惡夢時,父母該如何應對呢? 學步兒的語言發展差異極大,有的孩子語言發展極佳,很會說話,而1-2歲的幼兒極可能因為語言能力較弱,沒有足夠的字彙來描述,所以做惡夢時多半以「哭泣」的方式來表現,若父母不瞭解此點,又連續一直被夜半的哭泣聲所吵醒,以斥責或是打罵的方式來處理,會讓幼兒更是惡夢連連。 因此,想要減少幼兒做惡夢,或是當您發現幼兒做惡夢時,不妨試試以下的處理方式: 1在睡前盡量保持平靜: 睡前盡量不要讓幼兒玩得太興奮,或是讓幼兒在一種大哭大鬧的情形下入睡。保持睡前平靜的情緒,不但可以讓幼兒避免做惡夢,也可幫助幼兒的睡眠。 2提供足夠的安全感: 當您發現幼兒做惡夢時,趕緊到幼兒身邊陪伴他,最好可以在幼兒將醒未醒時,耐心的抱住幼兒,輕輕地搖著他,以肢體(擁抱)與口語(「媽媽來了」或是「爸爸在這裡」)來安撫幼兒,讓他知道他是安全的。 3學會傾聽幼兒的惡夢: 假使您的幼兒已經可以使用語言,或是以畫圖的方式告訴您,他做的惡夢是什麼了,請父母以耐心、不打斷的態度傾聽幼兒的惡夢。 4察看幼兒的生活是否有新的改變: 幼兒最近是否換了新的保母或是老師?家中新成員的加入,是否令幼兒感到有些緊張? 5篩選幼兒的訊息管道: 盡量不要讓幼兒接觸到恐怖的故事,或是過於血腥、駭人的電視情節。 6適當的教育方式: 父母應該盡量避免以驚嚇恐嚇的方式來教育幼兒(例如:你再不乖,我就叫大野狼來把你咬走)。 若您已經試過了上述的方法,而幼兒還是惡夢連連超過一星期以上,請您考慮進一步尋求兒童心智科醫師,或是合格的諮商心理師的專業協助。 ﹝資料提供:觀新心理成長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 陳意文﹞

轉:爸媽溫馨陪伴孩子愈受教

2008年07月08日
公開
9

父母最忌就是說教,所謂忠言逆耳,必須想別的方式讓道理進入孩子的心中。教孩子一定要趁早,早才會受教。講起來最好的方式就是講故事,尤其小小孩常要求一直重複唸同一本故事書,當故事情節深入孩子心中時,他也學會了在那個情境恰當的應對方式。 父母講故事不一定要照書講,自己可以編很多生活的經驗進去,孩子都喜歡知道父母在他們那個年齡時的行為,這種說故事法可以增加孩子的共鳴。 我小時候台灣幾乎沒有任何童書,我父親給我們講的故事是左傳中的歷史故事,他有時用唸、有時用說,這都沒有關係,因為我們喜歡的是圍在父親身旁看他神采飛揚的樣子,故事懂多少不重要,我們要的是親子共處的時間。 後來我父親病重,住在台大醫院,小妹心血來潮,唸左傳給父親聽,我注意到一開始,爸爸的表情很驚訝,他大概沒想到小妹過了四十年還記得他當年講的故事,到後來他開始微笑,因他看到小妹身上有他當年的影子,那個口氣就像爸爸給我們講了千百次故事時的口氣,我相信那天他很安慰。 生命是個圓,大人以前講故事給小孩聽,小孩大了,大人老了,現在小孩講故事給大人聽。假如我們沒有跟孩子有共同的經驗,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回憶時,我們怎麼期待孩子在我們年老時來陪伴我們呢? 現在的父母太忙了,忙著賺錢給孩子享用他們當年沒有的東西,他們忘了應該先給孩子他們曾經有過的東西。父母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他的愛,愈感受到父母愛的孩子愈受教,因為他不願讓父母傷心。 親子關係需要經營,講故事是一個很好的方式,透過故事教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透過故事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最主要透過故事,親子共同做一件事,這個感覺會在故事內容已經淡忘掉後,化成一股支持孩子上進的力量,因為他長長久久都感受父母陪伴的溫馨。 本文作者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預防針終於趕上進度了

2008年07月03日
公開
4

星期二爸比接到衛生所打來的電話, 提醒我們瑋的水痘和德國麻疹這二支預防針還沒打。 其實自5月底後媽咪已經跟醫院掛號好多次, 不過也因為今年腸病毒的疫情實在太可怕, 所以也跟醫院黃牛了很多次, 上網看了媽媽們的建議都說帶寶寶去衛生所打是比較保險的作法, 也參考亮晶晶媽咪之前留下衛生所預防針注射時間, 今天早上就帶瑋去打針囉。 路上媽咪一如往常,不斷地嘮嘮叨叨跟瑋交待說, 待會兒打針要勇敢...不要怕..., 不過看瑋的表情好像以為我們要帶他去玩(媽咪三條線中...), 到了衛生所,小朋友很多,不過還好都是來打預防針的, 掛號後,瑋可能察覺得周圍的氣氛不對(一直傳來小朋友打針的哭聲)開始焦燥不安, 爸比抱著瑋直接進到注射室後,看到媽咪和護士阿姨核對針劑後開始掙扎, 護士阿姨在瑋的大腿擦著酒精時,瑋就已經嚎啕大哭、死命掙扎。 打完第二針,護士阿姨跟媽咪確認瑋真的還不滿二歲嗎, 因為他看起來很高,力氣又很大哩。 話說打完這二針算是趕上進度,只剩2歲3個月的最後一針, 接下來就等瑋上小學了。 by the way,媽咪今天在爸比的鼓勵下,也去作了免費抹片檢查, 檢查是一位女的老醫師,用的是拋棄式的用具,感覺比去醫院檢查來的好, 醫師說,目前還是有很多媽媽排斥作檢查,所以她們都得努力勸導、宣導, 真是辛苦她們囉。檢查完還送一瓶沙拉油,不錯啦!

睡前親子遊戲

2008年06月30日
公開
11

以下這幾招都是媽咪突發奇想而來,覺得跟瑋互動過程中可以增進親子感情哦。 序-嘟嘟樂 約小瑋嬰兒時期到會翻身時玩的。那時每次洗完澡後按摩瑋身體時, 媽咪就自創一首帶節奏的「唸歌」,「唸歌」顧名思意就是用唸的,但帶點固定節奏才有趣。 整首分成「主動作」、「副動作」 「副動作」即是作要媽咪想換主動作或者媽咪想下一個動作都用此方式做間接。 *抓著瑋的雙腳,讓瑋踩腳踏車活動。口唸「嘟嘟∼嘟∼嘟∼嘟∼嘟」 「主動作」有: *抓左腳軀膝二次,口唸「左腳!左腳!」;抓右腳軀膝二次,口唸「右腳!右腳!」 *「伸伸腿呀~壓肚肚~」 *「抬抬腿,左邊、右邊」 *「翻翻身!翻翻翻翻身! 換一邊呀!換一邊」 1.騎馬 約小瑋1歲時玩的。媽咪坐在床上弓著膝蓋,瑋背對面跨坐在媽咪身上, 情境假設騎馬遇到的狀況,例如:左轉、右轉、停止,最後的ENDING當然就是從馬上跌下來囉, 開心又剌激的遊戲,瑋超愛的。 2.騎老虎 約小瑋1歲7個月玩的,因第一個遊戲玩膩。 其實說穿了就是媽咪給他當馬騎,不過改成媽咪是「老虎」,小瑋是「小泰山」, 情境是小泰山騎老虎去覓食,出發前要先唱主題曲「小泰山」或高喊「喔咦喔咦喔∼」 小瑋坐好後,媽咪會問他「好了嗎?」然後瑋會高舉一手說「GO!」 接著媽咪就開始移動,不過範圍僅限於床上,因為ENDING媽咪會設法讓小瑋滾下來囉! 初期玩的時候,小瑋會因為重心抓不準,才喊「GO」後就從媽咪的背上掉下來, 這陣子,他可厲害了,可以死命雙手勒著媽咪的脖子不放,另外也抓到踩媽咪的腳背爬上媽咪背的翹門。 前陣子,媽咪同學聚會,那些阿姨對於媽咪當「馬」給兒子騎相當不以為然,認為那是爸爸的工作, 不過,媽咪覺得還好啦,該兇媽咪還是會兇的。 3.森林小屋避險 約小瑋1歲7個月玩的。拿一床大涼被,媽咪用雙手把被子撐高當作是小屋子,小瑋和媽咪就躲在裏面, 搖搖被子假裝是風雨來襲,屋子搖搖欲墜,媽咪一邊假想亂說一通,小瑋就覺得很刺激好玩, 過一會兒假裝雨停了,告訴瑋去打門(就是涼被的縫隙),探探頭去看看大野狼有沒有出現, 媽咪一旁負責還得製造緊張氣氛,有意思。這個遊戲在桃園也跟小三哥哥一起玩過, 二個小朋友都玩的很HIGH哦。 4.烤乳豬 約小瑋1歲8個月玩的。上星期晚上瑋過了睡覺時間仍不肯睡,媽咪突然想到的遊戲。 媽咪的腳當烤肉的枝架,一開始讓瑋躺在床上,小瑋的雙手合抱媽咪的小腿,小瑋的雙腳合掛在媽咪的大腿, 慢慢提高媽咪的腿,直到瑋的身體可以離開床面,確定小瑋可以掛得很穩後,媽咪的腳就可以左右移動囉。 另外還可將瑋360度轉動哦,不過難度較高,只玩過一次啦。 這個遊戲表演給彰化婆婆看過後,婆婆稱讚不已,直說媽咪還年輕,可以搞這麼多花樣哩∼ 後記:其實爸比也超會耍花招跟瑋玩一些身體互動遊戲,很刺激而瑋又超愛,改天有機會再整理囉。